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提升小波的心电信号P、T波检测快速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姚成 司玉娟 +3 位作者 郎六琪 程延伟 李贺佳 臧国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77-182,共6页
为解决心电信号中P、T波信号复杂、微弱、识别难度大及识别算法执行效率低且易失效的问题,在分析提升小波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提升小波对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执行速度快的特性,提出了将提升小波变换与差分运算相结合,构造利用提升小... 为解决心电信号中P、T波信号复杂、微弱、识别难度大及识别算法执行效率低且易失效的问题,在分析提升小波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提升小波对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执行速度快的特性,提出了将提升小波变换与差分运算相结合,构造利用提升小波对心电信号去噪,在重构相应层次的低频信号中利用差分法对P、T波进行识别的复合算法,并提出了一种适应心电信号个体差异和异常心电信号变化的跟随阈值函数。结果表明,提出算法比传统小波识别方法准确率高,且算法执行的速度至少提高一倍,更适合于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小 心电信号 P t波检测 跟随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信号多形态T波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云鹤 钱梦瑶 +1 位作者 刘定宇 饶妮妮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T波检测新方法,以提高检测形态异常T波的准确率。方法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矢量机技术,设计了一种准确性高且适用于检测心电信号多形态T波的新方法,并从QT数据库下载了50组真实心电信号中5000个形态多样的T波数据验证新方法... 目的研究一种T波检测新方法,以提高检测形态异常T波的准确率。方法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矢量机技术,设计了一种准确性高且适用于检测心电信号多形态T波的新方法,并从QT数据库下载了50组真实心电信号中5000个形态多样的T波数据验证新方法的性能。结果将实验结果与库中专家标注的信息对比,在误差容忍度20 ms内,检测准确率达到96.38%,敏感度达到98.04%,阳性预测率达到100%。与现有其他类似方法比较,新方法的平均检测精确度和敏感度分别高出6.73%和4.48%。结论本文方法对于各种形态的T波均具有高的检测准确率,且具有良好的抗噪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检测 形态 变换 支持矢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元网络的心电信号T波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余生晨 高立 +3 位作者 薛阳 黄江兰 余桂贤 崔新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1-484,489,共5页
为了提高T波检测准确率,解决由于反向传播神经元网络(BP神经元网络)连接权值和阈值的初始值选择不合适而导致的无解问题,本研究结合求全局最优解近似值的遗传算法(GA)和求局部最优解精确值的传统BP神经元网络所使用的梯度法,用于T波检... 为了提高T波检测准确率,解决由于反向传播神经元网络(BP神经元网络)连接权值和阈值的初始值选择不合适而导致的无解问题,本研究结合求全局最优解近似值的遗传算法(GA)和求局部最优解精确值的传统BP神经元网络所使用的梯度法,用于T波检测。首先,用GA求得BP神经元网络权值和阈值的全局最优解的近似值;然后,把该近似值作为初始值,训练该神经元网络;最后,用训练好的BP神经元网络识别T波。考虑到T波波峰一定是小波变换(WT)模极大值对,但是反过来,WT模极大值对不一定是T波波峰,首先检测到R波之后一定范围内的WT模极大值对,称为准T波(备选T波),再用训练好的BP神经元网络对刚才检测出的准T波进行筛选和识别,最后确认出真正的T波。MIT数据库实验表明用这样的组合方法检测T波,其检测准确率可达到98%。采取小波变换、GA、BP神经元网络的组合可提高识别T波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检测 全局最优解 遗传算法 反向传播神经元网络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波检测和QT间期提取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大雄 顾永跟 +1 位作者 徐耕 顾正浩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2-356,369,共6页
提出一种T波检测和QT间期提取新策略,应用QRS波群起始点和终末点检测算法,检测到QRS波群的起始点和终末点;从QRS波群的终末点出发,向后求出16点线段参数的LS估计;根据LS估计确定窗口,在窗口内检测出T波的峰谷值位置,从而检出T波;从峰谷... 提出一种T波检测和QT间期提取新策略,应用QRS波群起始点和终末点检测算法,检测到QRS波群的起始点和终末点;从QRS波群的终末点出发,向后求出16点线段参数的LS估计;根据LS估计确定窗口,在窗口内检测出T波的峰谷值位置,从而检出T波;从峰谷值位置向后根据LS估计确定R点和R回归直线,根据心电数据和R回归直线在R点前的偏离程度确定T波终末点,从而提取QT间期。应用具有广泛认可度的MIT-BIH数据库中QT数据库的所有具有T波终末点专家标记的数据文件来验证算法,在专家标记终末点的3 542个T波上获得98.2%的检出率,提取QT间期获得1.0 ms的平均误差,提取QT间期的准确率为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ECG) 最小二乘估计 t波检测 Qt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稳和连续小波变换融合算法的心电信号P,T波检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熊鹏 刘学朋 +4 位作者 杜海曼 刘明 侯增广 王洪瑞 刘秀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1-1447,共7页
P,T波的检测在临床上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由于其波形能量低、形态复杂,极易受到噪声干扰,导致现有检测算法精度仍有待提高。该文提出平稳和连续小波变换融合算法检测P,T波,利用连续小波变换的多尺度信息,获取心电图(ECG)信号中... P,T波的检测在临床上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由于其波形能量低、形态复杂,极易受到噪声干扰,导致现有检测算法精度仍有待提高。该文提出平稳和连续小波变换融合算法检测P,T波,利用连续小波变换的多尺度信息,获取心电图(ECG)信号中P,T波主要成分,融合其平稳小波对P,T波候选段进行平滑处理,消除波形中锯齿状毛刺对峰值点检测的影响,最后对P,T波过零点进行时移修正,保证过零点还原到原始信号过程中能够准确对应其峰值点,从而提高P,T波检测精度。该文算法在MIT-BIH arrhythmic数据库上进行验证,最终P波的误差率、敏感度、正确预测度达到:0.23%,99.85%,99.90%;T波的误差率、敏感度、正确预测度达到0.27%,99.85%,9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平稳小 连续小 P t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T波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莎 胡广书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9年第1期69-73,共5页
T波检测是心电图(ECG,electrocardiogram)分析的难点。本文首先对T波形态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然后提出了一个排除u波的方案,以减少u波对T波检测构成的干扰,进一步提高T波特征点检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QT数据库里的专家手工标注对算... T波检测是心电图(ECG,electrocardiogram)分析的难点。本文首先对T波形态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然后提出了一个排除u波的方案,以减少u波对T波检测构成的干扰,进一步提高T波特征点检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QT数据库里的专家手工标注对算法的性能进行验证,检测结果基本可以达到人工标注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 t波检测 t形态 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T波电交替检测算法综述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石 佘黎煌 +1 位作者 徐中强 宋宇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6-453,463,共9页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T波电交替(TWA)是一项预测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指标。自TWA现象被发现以来,相继出现了很多TWA检测的算法,大体上可以分为频域法和时域法两大类。文中对这两大类典型算法进行系统的分类阐述,讨论它们的优缺点;对其他算法...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T波电交替(TWA)是一项预测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指标。自TWA现象被发现以来,相继出现了很多TWA检测的算法,大体上可以分为频域法和时域法两大类。文中对这两大类典型算法进行系统的分类阐述,讨论它们的优缺点;对其他算法做简要论述;最后探讨了影响TWA检测的因素以及TWA检测算法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电交替 心电图 t电交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波电交替计算机检测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娟 黄忠朝 刘正春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6期970-974,共5页
T波电交替现象可见于长QT综合征、急性心肌缺血、变异型心绞痛、心脏性猝死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它在预测室性心律失常方面与电生理检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独立预测指标,是评定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性猝... T波电交替现象可见于长QT综合征、急性心肌缺血、变异型心绞痛、心脏性猝死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它在预测室性心律失常方面与电生理检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独立预测指标,是评定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性猝死的可信、实用的技术之一。现在,T波电交替已经成为了一种廉价、方便的非侵入式心电检测方法。现综述T波电交替的研究背景、产生机制、检测方法及其临床研究,并简要分析了T波电交替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电交替 t电交替的检测 心脏性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电P-QRS-T波的特征提取及情感识别 被引量:8
9
作者 蒋德育 刘光远 龙正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3-215,共3页
在基于心电的情感识别中,体现不同情感状态的特征是提高情感识别率的基础。采用最优小波去噪心电信号,进行P波、QRS波、T波检测和能量计算,然后提取特征进行情感分类,并分析了P-QRS-T波能量在不同情感状态下的变化趋势和对情感状态的敏... 在基于心电的情感识别中,体现不同情感状态的特征是提高情感识别率的基础。采用最优小波去噪心电信号,进行P波、QRS波、T波检测和能量计算,然后提取特征进行情感分类,并分析了P-QRS-T波能量在不同情感状态下的变化趋势和对情感状态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P-QRS-T波能量变化能体现情感状态的变化,对高兴敏感,识别率可达96%;同时最优小波去噪能有效地提高情感状态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识别 特征提取 最优小去噪 P—QRS—t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复极化时程变异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家普 朱宇杰 潘翠琴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1999年第3期159-162,共4页
QT间期受到前一RR间期和心室肌细胞状态的影响,因此对心室复极化时程变异(repolarizationdurationvariability,RDV)的分析可用来评价心室疾病状况。由于QT间期检测困难,一般以RT间期... QT间期受到前一RR间期和心室肌细胞状态的影响,因此对心室复极化时程变异(repolarizationdurationvariability,RDV)的分析可用来评价心室疾病状况。由于QT间期检测困难,一般以RT间期代替QT间期。我们采用以相关系数为条件的模板匹配的方法检测T波峰值点。受试者受控呼吸时,从HRV和RDV谱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高频峰受到呼吸频率的调制。在乌拉坦麻醉下,用阿托品改变大白鼠呼吸频率,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结果。这些结果证明了RDV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心室复极化的心电图指标打下了基础,将会在一些心室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V t波检测 频域分析 心率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态T波区间检测技术的研究
11
作者 贾慧琳 赵捷 +3 位作者 李斐 张春云 朱晓磊 李田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6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利用小波变换进行T波区间的检测。方法:在23尺度上通过模极大值法定位R波。在24尺度上首先根据R峰以及T波起点和终点的经验值确定起始T波区间。然后对每个心拍在此区间上找到T波的模极大值,根据模极值的个数和正负顺序确定T波波形... 目的:利用小波变换进行T波区间的检测。方法:在23尺度上通过模极大值法定位R波。在24尺度上首先根据R峰以及T波起点和终点的经验值确定起始T波区间。然后对每个心拍在此区间上找到T波的模极大值,根据模极值的个数和正负顺序确定T波波形的形态。由于不同形态的T波对应不同的T波起点和终点的检测方法,实现T波区间的分类检测,提高T波检测的精确度。由于本文算法是作为T波交替检测的前期工作,为了验证算法的准确率,采用了QT数据库中的部分记录进行了仿真,评价实验结果。结果: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文算法能正确地分辨出每个T波的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较为准确的T波区间。结论:本文采用模极大值算法根据T波的不同形态进行T波区间的分类检测,检测结果比较理想,且计算简单,较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 模极大值 t波检测 t形态 ECG
原文传递
基于LabVIEW的心电信号分析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妮 尚宇 《电子设计工程》 2019年第3期36-39,共4页
为了高效迅速地实现信号分析处理功能,本系统以NI公司的LabVIEW为开发平台,设计了虚拟心电信号分析系统,通过LabVIEW软件读取MIT-BIH数据库中的心电信号;采用Matlab scrip调用小波变换算法对心电信号进行滤波以及QRS波的检测,针对目前... 为了高效迅速地实现信号分析处理功能,本系统以NI公司的LabVIEW为开发平台,设计了虚拟心电信号分析系统,通过LabVIEW软件读取MIT-BIH数据库中的心电信号;采用Matlab scrip调用小波变换算法对心电信号进行滤波以及QRS波的检测,针对目前心电分析系统不具备对低频率、形态多样的P、T波检测这一缺陷,本文设计了P、T波检测功能,实现了对人体心脏状况的监测与显示。系统具有读取、存储、分析处理、显示心电信号参数、心电波形对比以及诊断等功能,在信号分析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操作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P、t波检测 MAtLAB SCRIP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