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肌筋膜触发点拔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1
作者
买豫
史栋梁
赵俊燕
《中国疗养医学》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肌筋膜触发点拔罐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骨科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09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
目的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肌筋膜触发点拔罐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骨科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09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4例给予CT引导下射频针刀联合脊得舒丸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肌筋膜触发点拔罐,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腰椎功能、腰椎活动度、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功能评分及活动度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肌电值及平均功率频率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3.70%低于对照组18.52%(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肝肾同源理论的肌筋膜触发点拔罐能够减轻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调节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并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同源理论
肌筋膜触发点拔罐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痹通胶囊联合浮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韵瑶
王国书
赖秀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74-1180,共7页
【目的】探讨腰痹通胶囊联合浮针针刺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将80例LDH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腰痹通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腰痹通胶囊联合浮针针刺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将80例LDH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腰痹通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浮针针刺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进汉化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问卷(RMDQ)评分及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为80.00%(32/40),组间比较(χ^(2)检验),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腰椎活动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椎屈伸、旋转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对腰椎屈伸、旋转活动度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腰椎功能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ODI评分和RMD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对ODI评分和RMDQ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疼痛程度评分方面,研究组治疗1周、2周和1个月后及对照组治疗2周和1个月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在治疗1周、2周和1个月后对疼痛程度VAS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腰背肌表面肌电参数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积分肌电值(IEMG)和平均功率频率(MP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对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MPF和IEMG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痹通胶囊联合浮针针刺治疗可显著提升LDH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腰椎活动度,提高腰背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痹通胶囊
浮针
腰椎间盘突出
血瘀证
腰椎活动度
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疲劳
疼痛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肌筋膜触发点拔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1
作者
买豫
史栋梁
赵俊燕
机构
河南省中医院骨病一科
出处
《中国疗养医学》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基金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3ZY2065)。
文摘
目的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肌筋膜触发点拔罐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骨科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09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4例给予CT引导下射频针刀联合脊得舒丸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肌筋膜触发点拔罐,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腰椎功能、腰椎活动度、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功能评分及活动度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肌电值及平均功率频率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3.70%低于对照组18.52%(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肝肾同源理论的肌筋膜触发点拔罐能够减轻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调节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并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肝肾同源理论
肌筋膜触发点拔罐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
Keywords
Hepatorenal homology theory
My
of
ascial trigger point cupping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umbar
spine function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ignals of lumbar extensor muscle group
分类号
R244.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痹通胶囊联合浮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韵瑶
王国书
赖秀娟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治未病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针灸科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74-1180,共7页
基金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资助项目(编号:2022CZ010166)。
文摘
【目的】探讨腰痹通胶囊联合浮针针刺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将80例LDH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腰痹通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浮针针刺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进汉化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问卷(RMDQ)评分及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为80.00%(32/40),组间比较(χ^(2)检验),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腰椎活动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椎屈伸、旋转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对腰椎屈伸、旋转活动度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腰椎功能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ODI评分和RMD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对ODI评分和RMDQ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疼痛程度评分方面,研究组治疗1周、2周和1个月后及对照组治疗2周和1个月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在治疗1周、2周和1个月后对疼痛程度VAS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腰背肌表面肌电参数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积分肌电值(IEMG)和平均功率频率(MP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对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MPF和IEMG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痹通胶囊联合浮针针刺治疗可显著提升LDH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腰椎活动度,提高腰背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症状。
关键词
腰痹通胶囊
浮针
腰椎间盘突出
血瘀证
腰椎活动度
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疲劳
疼痛
Keywords
Yaobitong Capsules
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
blood stasis syndrome
lumbar
range
of
motion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of
trunk
extensor
s
muscle
fatigue
pain
分类号
R246.9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肌筋膜触发点拔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买豫
史栋梁
赵俊燕
《中国疗养医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腰痹通胶囊联合浮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陈韵瑶
王国书
赖秀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