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神经功能计算机评价系统评估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昊 刘立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期25-27,30,共4页
目的:分析面神经功能计算机评价系统(计算机评价系统)和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B分级量表)在评估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上是否存在相关性,其相关性是否存在临床意义,以探讨计算机评价系统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45例周围性面瘫... 目的:分析面神经功能计算机评价系统(计算机评价系统)和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B分级量表)在评估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上是否存在相关性,其相关性是否存在临床意义,以探讨计算机评价系统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4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分别运用计算机评价系统和H-B分级量表进行评估,将两种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计算机评价系统与H-B分级量表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计算机评价系统可作为一种评价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 计算机评价系统 H-B分级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隔姜灸对周围性面瘫SFGS评分及血清GDNF水平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文源 代优 刘勇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10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SFGS)评分及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SFGS)评分及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1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用隔姜灸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SFGS评分对3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检测血清G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比较3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3组SFGS中静态对称性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3组SFGS中动态对称性评分及血清GDNF、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3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有效上调患者血清GDNF、NGF水平,改善面瘫症状及面神经功能,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和单纯隔姜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隔姜灸 神经炎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刺法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梁旭英 曹克锋 +2 位作者 陈文鑫 武沛欣 高山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巨刺法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巨刺法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4个疗程后,评估临床疗效,并比较House-Brackmann(... 目的:观察巨刺法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巨刺法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4个疗程后,评估临床疗效,并比较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及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63.41%(2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H-B面神经分级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H-B面神经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面瘫后遗症,疗效优于普通针刺,能够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面部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 神经炎 特发性神经麻痹 口㖞 卒口僻 巨刺法 梅花针叩刺 H-B神经功能分级 sunnybrook神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及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丁玉菊 刘照勇 +1 位作者 何晓云 张波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及对面部残疾指数(FDI)、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SFGS)评分和面部表面肌电图(sEMG)的影响。方法: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基于Excel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滞针... 目的:观察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及对面部残疾指数(FDI)、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SFGS)评分和面部表面肌电图(sEMG)的影响。方法: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基于Excel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滞针提拉法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行sEMG、FDI和SFGS评估,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23.1%(6/26),总有效率96.2%(25/26),平均疗程(39.81±4.73)d;对照组治愈率3.7%(1/27),总有效率88.9%(24/27),平均疗程(41.80±1.00)d;两组治愈率、疗程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提高额睑肌、颧肌与口轮匝肌患健侧波幅比值和FDIP评分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GS重复测量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面瘫症状(F=269.742,P=0.000),观察组对面瘫症状的改善作用随时间变化趋势优于对照组(F=3.521,P=0.022)。结论:在普通针刺手法基础上施以滞针提拉法可进一步提高顽固性面瘫治愈率,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 针灸 滞针提拉法 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周围性面瘫严重度评估方法及其试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起浩 吴平 +1 位作者 洪震 吕传真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年第5期329-331,334,共4页
目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很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我们编制了一种新的面瘫评定系统,临床试用验证其可信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House-Brackmann面瘫评定系统(HBGS)、Yanagihara面瘫评定系统(YFGS)、Sunnybrook面瘫评定系统(S... 目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很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我们编制了一种新的面瘫评定系统,临床试用验证其可信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House-Brackmann面瘫评定系统(HBGS)、Yanagihara面瘫评定系统(YFGS)、Sunnybrook面瘫评定系统(SFGS)和华山医院面瘫评定系统(HFGS)进行评价。结果信度:HFGS的一致性信度和再测信度良好,并优于HBGS、YFGS和SFGS。HFGS额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与另外3种面瘫评定系统有显著相关性。HBGS总体评分中度、中重度和重度三组的HFGS各因子及总分比较发现:面神经管部分的表现和颈支指标在三组间无显著差异;额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HFGS总分在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起病60d未愈者”与“起病10d以内就诊者”比较发现除了颈支指标在明显好转,其它5个指标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以上试测结果表明,面神经的不同分支受累程度不同,颊支最能反映总体严重度,颈支受累最轻且最容易恢复;HFG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 House-Brackmann评定系统 Yanagihara评定系统 sunnybrook评定系统 华山医院评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腭神经节刺激术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罗岚 曾文璧 林国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9期1728-1731,共4页
目的:观察蝶腭神经节刺激术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面瘫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针刺法,治疗组给予蝶腭神经节刺激术治疗,6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 目的:观察蝶腭神经节刺激术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面瘫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针刺法,治疗组给予蝶腭神经节刺激术治疗,6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疗效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蝶腭神经节刺激术治疗顽固性面瘫较对照组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腭神经节刺激术 顽固性 sunnybrook(多伦多)神经评分 House-Brackmann(H-B)神经功能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神针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瘫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莹莹 林天云 +1 位作者 蒋婧 丁敏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调神针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瘫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周围性面瘫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调神针法治疗... 目的:观察调神针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瘫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周围性面瘫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调神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耳穴贴压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多伦多面部分级系统(TFG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2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FG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TFG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针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瘫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可明显缓解患者的面瘫症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 焦虑抑郁混合状态 调神针法 耳穴贴压 多伦多分级系统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刺法联合理疗对急性期周围型面瘫患者疗效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欣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浅刺法联合理疗对急性期周围型面瘫患者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选取46例急性期周围型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23例使用浅刺法联合理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3例单独采用理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浅刺法联合理疗对急性期周围型面瘫患者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选取46例急性期周围型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23例使用浅刺法联合理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3例单独采用理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躯体功能(FDIP)及社会功能(FDIS)评分均有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要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浅刺法联合理疗治疗急性期周围型面瘫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是治疗周围型面瘫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周围型 中医疗法 浅刺法 理疗 自身健侧对照评分 躯体功能(FDIP) 社会功能(FDIS) sunnybrook神经评定系统评分
原文传递
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28例临床疗效总结
9
作者 谢丽华 蔡灵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21期44-45,共2页
目的:系统地研究在贝尔氏面瘫的治疗中应用针灸分期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韶关市中医院收治的56例贝尔氏面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则... 目的:系统地研究在贝尔氏面瘫的治疗中应用针灸分期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韶关市中医院收治的56例贝尔氏面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则行针灸分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多伦多(Sunnybrook)分级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Sunnybrook分级情况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贝尔氏面瘫的治疗中,针灸分期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 针灸分期疗法 sunnybrook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梁爱军 杨文慧 谢小燕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6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予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予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Sunnybrook面神经系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9%,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后,观察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能够有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静息状态面部五官对称、随意运动及联动时抬额、皱眉、闭眼、微笑、鼓腮等动作的协调对称性,且无特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周围性 浮针 主动再灌注 sunnybrook神经评定系统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