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goethite on anaerobic co-digestion process of corn straw and algae biomass
1
作者 MA Ding QIN Zhiyong +2 位作者 YUE Zhengbo CHEN Tianhu WANG J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166-167,共2页
1 Introduction Recently the demand for fossil fuel has grown significantl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Renewable energy was developed to replace traditional fossil fuels,which would decrease the
关键词 Effect of goethite on anaerobic co-digestion process of corn straw and algae biom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秸秆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优化及性能表征
2
作者 黄世杰 方志辉 +5 位作者 周芸 梁淼 李瑞丽 张嘉辉 陈志燕 张峻松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80,共11页
为明确烟草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及其对孔隙结构的影响,选用烟草秸秆为碳源,以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微孔率为考察指标,通过BET比表面积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烟秆基活性炭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 为明确烟草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及其对孔隙结构的影响,选用烟草秸秆为碳源,以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微孔率为考察指标,通过BET比表面积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烟秆基活性炭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活化剂制备出的活性炭表面形貌及孔隙结构有较大差异,官能团的种类基本一致,但是含量与比例有所差异。活化温度对比表面积以及总孔体积有较大影响,而微孔率主要影响因素是活化时间。通过优化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以KOH为活化剂,物料比(烟秆∶活化剂,质量比)1∶2、浸渍时间12 h、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60 min。所制备出的最优烟秆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980.91 m^(2)/g,总孔体积为1.2151 cm^(3)/g,微孔率为66.66%。最优烟秆基活性炭对β-苯乙醇的吸附率达到101.49%,35 d的脱附率为35.78%。最优条件下制备出的烟草秸秆基活性炭孔隙结构发达,官能团种类丰富,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为烟草秸秆废弃物的多用途利用及高性能烟秆基活性炭的制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废弃物 烟草秸秆 活性炭 工艺优化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秸秆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陈玲 魏松艳 +3 位作者 崔铁花 李继平 付晓霞 刘冰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0-23,共4页
采用自制的无机阻燃剂对玉米秸秆刨花进行处理,利用秸秆刨花板的生产原理,制备阻燃秸秆板。通过对性能指标进行分析,优化生产工艺,得出阻燃剂添加量为60%,热压时间为5 min,热压温度为180℃,施胶量为6%,板材密度为0.75 g·cm^(-3)。... 采用自制的无机阻燃剂对玉米秸秆刨花进行处理,利用秸秆刨花板的生产原理,制备阻燃秸秆板。通过对性能指标进行分析,优化生产工艺,得出阻燃剂添加量为60%,热压时间为5 min,热压温度为180℃,施胶量为6%,板材密度为0.75 g·cm^(-3)。阻燃秸秆板的物理力学性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MOR为23.0 MPa,MOE为3600 MPa,IB为0.52 MPa,SB为0.90 MPa,TS(2 h)为3.1%。阻燃秸秆板的OI达到41.2%,其阻燃性能达到B _(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秸秆板 生产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发酵农作物秸秆及其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展英 高健 +1 位作者 郭孟娇 成艳芬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大部分被直接还田或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作为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之一,对缓解粗饲料资源紧张、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因为秸秆粗纤维含量高和适口性差的特性,直接作为饲料...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大部分被直接还田或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作为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之一,对缓解粗饲料资源紧张、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因为秸秆粗纤维含量高和适口性差的特性,直接作为饲料利用,营养价值较低,生物发酵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文章从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生物发酵技术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中的应用、生物发酵农作物秸秆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饲料化 生物发酵 营养价值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加工技术及其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建福 高骞 +1 位作者 肖正中 肖定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56,共7页
秸秆作为肉牛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难以保存等缺点,提高肉牛生长性能,降低饲养成本。秸秆饲料化对保护环境、缓解人畜争粮问题和促进节粮型生态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 秸秆作为肉牛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难以保存等缺点,提高肉牛生长性能,降低饲养成本。秸秆饲料化对保护环境、缓解人畜争粮问题和促进节粮型生态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及营养成分、秸秆饲料化的加工方式及其在肉牛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了秸秆饲料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展望,旨在为促进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肉牛养殖降本增效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饲料 秸秆加工 营养成分 肉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锤片式秸秆加工机械噪声研究
6
作者 高波 翟之平 +2 位作者 兰月政 赵宇 周强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49,共7页
农作物秸秆经过揉丝、粉碎、铡切等加工处理后可以作为饲料、肥料、工业原料或燃料等使用。对秸秆进行多种加工的锤片式秸秆加工机械普遍存在振动与噪声大的问题,制约了该类机械向高品质方向发展。文章总结了锤片式秸秆加工机械噪声特点... 农作物秸秆经过揉丝、粉碎、铡切等加工处理后可以作为饲料、肥料、工业原料或燃料等使用。对秸秆进行多种加工的锤片式秸秆加工机械普遍存在振动与噪声大的问题,制约了该类机械向高品质方向发展。文章总结了锤片式秸秆加工机械噪声特点,即该类机械工作时同时存在气动噪声与振动噪声,其中气动噪声主要由锤片式转子旋转扰动内部流场产生的离散噪声以及流场中涡流和边界层的吸附与分离产生的宽频噪声组成;振动噪声主要由不平衡转子传递到机壳或机架产生的离散噪声以及机器内部秸秆物料与锤片、物料与机壳、物料与物料间的碰撞产生的随机宽频噪声组成。基于噪声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综述了锤片式秸秆加工机械气动与振动噪声、内流场特性、结构动态特性、锤片等零部件磨损后对振动及噪声影响以及结构声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该类机械噪声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为锤片式秸秆加工机械降噪及减振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片式秸秆加工机械 噪声产生机理 离散噪声 宽频噪声 结构动态特性 结构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秸秆食用菌基质化利用及灭菌工艺研究与展望
7
作者 杜佳楠 任泓铭 +5 位作者 于文昌 刘岩 邢蕾 刘向东 姜永成 张秀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5期120-122,共3页
食用菌营养丰富,且中国食用菌产量大,市场和消费保持平稳增长,针对现有食用菌栽培基质灭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化全自动高压灭菌系统。该文首先介绍了利用寒地秸秆培育食用菌栽培基质的组成部分和寒地玉米秸秆的营养成... 食用菌营养丰富,且中国食用菌产量大,市场和消费保持平稳增长,针对现有食用菌栽培基质灭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化全自动高压灭菌系统。该文首先介绍了利用寒地秸秆培育食用菌栽培基质的组成部分和寒地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其次,阐述了细菌结构和常用灭菌方法;最后,介绍了新型智能化全自动高压灭菌系统的组成部分,该系统将传统间歇式灭菌转变为连续式灭菌,在大批量持续菌料灭菌的同时,能耗也比传统灭菌装置有所降低。该研究以期为食用菌栽培基质的灭菌工艺提供一条可探索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基质 寒地秸秆 灭菌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炭改性工艺比较及对污水厂尾水的氮磷吸附特性研究
8
作者 王欣然 唐岩 徐丽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1667-1672,共6页
为解决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脱氮除磷的问题,选取秸秆炭作为吸附材料,对秸秆炭进行不同浓度的酸碱盐单一改性以及锌镧联合改性,通过对比吸附量及脱氮除磷率,来确定脱氮除磷性能最佳的改性工艺。结果表明:当ZnCl_(2)-七水合氯化镧组合改性,... 为解决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脱氮除磷的问题,选取秸秆炭作为吸附材料,对秸秆炭进行不同浓度的酸碱盐单一改性以及锌镧联合改性,通过对比吸附量及脱氮除磷率,来确定脱氮除磷性能最佳的改性工艺。结果表明:当ZnCl_(2)-七水合氯化镧组合改性,ZnCl_(2)的质量浓度为100mg·L^(-1)、七水合氯化镧的浓度为0.5 mol·L^(-1)时,总磷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8.95%和0.990 mg·g^(-1),氨氮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为35.86%和2.869 mg·g^(-1),此组合改性为最佳改性方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改性前后秸秆炭,表征图片的结果显示经过ZnCl_(2)-七水合氯化镧组合改性后的秸秆炭孔洞明显增加,孔洞排列规律,比表面积增大,组合改性秸秆炭脱氮除磷效果优于单一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炭 改性工艺 脱氮除磷 锌镧联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颗粒饲料特性分析及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红梅 吴静 +6 位作者 包永清 毛红霞 张红霞 赵元芳 谈宝平 杨延平 李江舟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高品质的颗粒饲料,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农作物秸秆加入精饲料和添加剂粉碎压制成颗粒秸秆饲料,充分发挥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加料量一般控制在的3%~6%,含水率14%~16%之间。农作物秸秆颗粒中加入5%左右... 本试验旨在研究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高品质的颗粒饲料,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农作物秸秆加入精饲料和添加剂粉碎压制成颗粒秸秆饲料,充分发挥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加料量一般控制在的3%~6%,含水率14%~16%之间。农作物秸秆颗粒中加入5%左右的油脂、鸡蛋或糖蜜。颗粒直径一般在10~30 mm之间,可根据家畜而定,提高家畜的适口性及资源的利用价值。对农作物秸秆通过科学的加工处理,提高其应用价值,为畜牧业提供可持续的饲料来源,将县域内的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颗粒饲料 加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的鉴定及其菌剂应用效果
10
作者 马兰 张美君 +6 位作者 王继涛 马志虎 兰正芳 朱红艳 尹翠 徐广亚 曹云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4-772,共9页
[目的]防止秸秆资源浪费,解决秸秆降解问题,探究微生物降解条件下秸秆降解效率。[方法]通过富集驯化培养,从腐熟好的秸秆堆肥中筛选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构建出具有降解能力的复合菌系ZM-10,对其进行16S rDNA测序,确定系统发育地位。以... [目的]防止秸秆资源浪费,解决秸秆降解问题,探究微生物降解条件下秸秆降解效率。[方法]通过富集驯化培养,从腐熟好的秸秆堆肥中筛选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构建出具有降解能力的复合菌系ZM-10,对其进行16S rDNA测序,确定系统发育地位。以液体摇瓶发酵产滤纸酶活性(FPA)变化为评价依据,设置单因素试验优化复合菌系ZM-10的产纤维素酶条件及固态菌剂发酵条件,制备出降解效率最佳的发酵菌剂,用于小白菜盆栽试验。[结果]组成复合菌系ZM-10的菌株分别为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cronae)、芽孢杆菌属(Bacillus velezensis)、台湾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aiwanensis)、臭苣苔属菌(Myroides odoratus)、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复合菌系ZM-10固态最佳发酵条件包括: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秸秆粉4.00 g、麦麸2.67 g、花生片粉2.67 g、豆粕2.67 g,最佳外加碳源为0.3%乳糖,最佳外加氮源为0.3%蛋白胨,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4%、干燥温度60℃、发酵时间6 d,固态菌剂最适载体为生物炭,最佳负载量m(生物炭)∶m(复合菌液)为1∶1.375。盆栽试验表明,施用复合菌剂的处理下小白菜的株高、叶面积、根冠比、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结论]本试验成功构建了高效降解秸秆的复合菌系ZM-10及菌剂,并验证了菌剂对小白菜生长发育的积极影响,为解决秸秆资源浪费和作物生产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降解复合菌系 固态发酵工艺 固态菌剂 小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粗饲料加工机械化技术
11
作者 李丹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1期19-21,共3页
为提高粗饲料加工技术发展,对其加工机械化技术和装备进行分析。牧草加工机械化装备主要以割草机、打捆机、粉碎机、压块机、制粒机等组成,秸秆加工机械化技术主要以青贮、微贮、氨化、碱化、酸贮、压块、粉碎及膨化组成。通过对粗饲料... 为提高粗饲料加工技术发展,对其加工机械化技术和装备进行分析。牧草加工机械化装备主要以割草机、打捆机、粉碎机、压块机、制粒机等组成,秸秆加工机械化技术主要以青贮、微贮、氨化、碱化、酸贮、压块、粉碎及膨化组成。通过对粗饲料加工机械化技术进行分析,为养殖业粗饲料的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加工 机械化技术 牧草加工 秸秆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打捆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2
作者 孙百惠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5期60-63,共4页
为解决秸秆高效打捆运输问题,加强我国秸秆机械化研究,促进创新研发适合我国耕地使用的打捆机械。通过文献查阅法对国内外秸秆打捆机械的主要类型及使用发展概况进行分析阐述。总结我国当前秸秆打捆机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秸秆... 为解决秸秆高效打捆运输问题,加强我国秸秆机械化研究,促进创新研发适合我国耕地使用的打捆机械。通过文献查阅法对国内外秸秆打捆机械的主要类型及使用发展概况进行分析阐述。总结我国当前秸秆打捆机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秸秆打捆机产品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为提高秸秆打捆机械化水平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为秸秆打捆机械化后期发展趋势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打捆机械化 发展进程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钢渣混合填料对低C/N比污水脱氮研究
13
作者 葛冠华 潘达鑫 +4 位作者 郑勇 熊兴军 林杉 王砚 胡荣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6-915,共10页
为探讨作物秸秆和钢渣对低C/N比污水脱氮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空白(CK)、小麦秸秆(W组)、水稻秸秆(R组)、小麦秸秆+钢渣(WF组)、水稻秸秆+钢渣(RF组)、钢渣(F)为填料,在厌氧循环系统中对C/N比为0.23~0.93的污水进行处理,探究6种不同的填... 为探讨作物秸秆和钢渣对低C/N比污水脱氮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空白(CK)、小麦秸秆(W组)、水稻秸秆(R组)、小麦秸秆+钢渣(WF组)、水稻秸秆+钢渣(RF组)、钢渣(F)为填料,在厌氧循环系统中对C/N比为0.23~0.93的污水进行处理,探究6种不同的填料-系统对NO3-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W组、R组、WF组和RF组的NO_(3)^(-)-N去除率分别为94.99%、86.70%、98.75%和94.70%;相比于WF组和RF组填料系统,纯秸秆填料系统(W组和R组)对污水中NO_(3)^(-)-N的去除速度更快,但在处理过程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更高;WF组和RF组钢渣中含铁化合物的释放及转化会消耗有机质,因此其DOC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避免了因DOC浓度过高而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综合考虑,小麦秸秆+钢渣混合填料在脱氮过程中能够在保持高效脱氮的同时避免出水二次污染问题,更适用于低C/N比污水的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钢渣 脱氮 反硝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高温阶段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亮 施爱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以优化好氧发酵高温阶段工艺为目的,采用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选取高温阶段温度、时间、菌剂添加量为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酸碱度(pH)、电导率(EC)、碳氮比(C/N)和种子发芽指数为评价指标,对农业废弃物高温好氧发酵中... 以优化好氧发酵高温阶段工艺为目的,采用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选取高温阶段温度、时间、菌剂添加量为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酸碱度(pH)、电导率(EC)、碳氮比(C/N)和种子发芽指数为评价指标,对农业废弃物高温好氧发酵中高温阶段工艺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菌剂添加量20 g/kg、温度75℃、发酵时间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畜禽粪便 玉米秸秆 好氧发酵高温阶段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制备工艺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欣悦 汪春 +1 位作者 李连豪 张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162,共10页
为实现适合中国国情的钵育栽植技术,该文以水稻秸秆为主要原料,配以热固性胶粘剂、固化剂和增强剂经热压制备水稻植质钵育秧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成型配比(施胶量、固化剂量、增强剂量和混料量)和制备工艺(成型压力、模具温度和保压... 为实现适合中国国情的钵育栽植技术,该文以水稻秸秆为主要原料,配以热固性胶粘剂、固化剂和增强剂经热压制备水稻植质钵育秧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成型配比(施胶量、固化剂量、增强剂量和混料量)和制备工艺(成型压力、模具温度和保压时间)对植质钵育秧盘性能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制备植质钵育秧盘工艺优化参数为:施胶量0.9kg、固化剂量0.002kg、增强剂量0.09kg、混料量1.3kg、成型压力30MPa、模具温度120℃、保压时间300s,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可满足实验室试验研究要求(钵孔率99.46%,膨胀率1.12%),为进一步研究和植质钵育秧盘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工艺 优化 钵育秧盘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醛无毒防火秸秆人造板的制备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德军 董彬 +4 位作者 李文斌 王斌 王鑫坤 高微 宫元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1-307,共7页
针对目前市场秸秆人造板物理机械性能差,不能完全解决甲醛含量等问题,该研究采用Mg SO4、Mg CO3、活性硅和ALSi O4等做成无机胶凝材料,采用豆胶与改性异氰酸酯(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MDI)制成有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与有机... 针对目前市场秸秆人造板物理机械性能差,不能完全解决甲醛含量等问题,该研究采用Mg SO4、Mg CO3、活性硅和ALSi O4等做成无机胶凝材料,采用豆胶与改性异氰酸酯(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MDI)制成有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与有机胶凝材料混合制成胶黏剂。秸秆物料热重分析和秸秆板显微结构观察表明,胶黏剂对提高秸秆板的性能指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五因素四水平L16(45)正交试验优化秸秆人造板的热压工艺,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无机胶凝材料与有机胶凝材料质量比为4:1,胶黏剂添加量与秸秆物料质量比为0.65:0.35(固体有效成分在秸秆人造板中质量分数为35%),热压时间3 min,热压温度为100~120℃,热压压力80 MPa。试验研究表明:热压压力、胶黏剂中无机胶凝材料的比例和胶黏剂添加量是影响秸秆板性能的重要因素,最佳工艺组合下生产的秸秆板各项指标均达到中密度纤维板的国家标准,该研究对中国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造板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加工 材料性能 人造板 无机胶凝材料 胶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物料的特性及其加工利用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51
17
作者 孟海波 韩鲁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41,共4页
在试验研究和对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概述了秸秆物料的加工利用特性、加工方式及设备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秸秆压缩、剪切、拉伸特性的研究进展 ,以及加工方式、切割速度等因素对秸秆加工特性的影响。提出在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 在试验研究和对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概述了秸秆物料的加工利用特性、加工方式及设备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秸秆压缩、剪切、拉伸特性的研究进展 ,以及加工方式、切割速度等因素对秸秆加工特性的影响。提出在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即测控系统难以满足实际工况条件、定量研究较少、对秸秆加工受力状况的研究不足等。分析表明 ,对秸秆加工特性 ,尤其是冲击载荷下的秸秆受力状况的进一步研究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秸秆加工进行分析 ,以及秸秆加工特性在机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物料 特征特性 加工利用 加工设备 切割速度 有限元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植质钵育秧盘蒸汽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海明 汪春 +4 位作者 韩智学 孙勇 张伟 胡军 刘天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40-49,共10页
水稻植质钵育秧盘的湿强度是保证秧盘成型及机械化插秧要求的关键因素。为了确保秧盘的湿强度能够满足秧盘成型及机械化插秧的要求,该文以水稻植质钵育秧盘为研究对象,利用蒸汽干燥技术,以蒸汽干燥后的秧盘湿强度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 水稻植质钵育秧盘的湿强度是保证秧盘成型及机械化插秧要求的关键因素。为了确保秧盘的湿强度能够满足秧盘成型及机械化插秧的要求,该文以水稻植质钵育秧盘为研究对象,利用蒸汽干燥技术,以蒸汽干燥后的秧盘湿强度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研究了自然环境预处理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度和后干燥时间对秧盘湿强度的影响,确定了影响秧盘湿强度的主要因素和取值范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秧盘蒸汽干燥数学模型,并利用双因素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确定各因素在数学模型中的主次顺序。试验表明:植质钵育秧盘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秧盘预处理时间为10 h,干燥时间为21 h,干燥温度为130℃,在此条件下秧盘湿强度预测值为0.4 MPa,验证试验得到实际湿强度值为0.395 MPa,与理论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为1.25%。该研究结果为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优化 蒸汽 水稻植质钵育秧盘 工艺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与农户亲环境行为——以农户秸秆处理行为为例 被引量:74
19
作者 郭利京 赵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9-75,共7页
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挑战,构建亲环境行为的非正式制度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命题。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实施亲环境农业的主体,亲环境农业政策最终要落实到改变农户经营意愿和提高农户亲环境... 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挑战,构建亲环境行为的非正式制度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命题。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实施亲环境农业的主体,亲环境农业政策最终要落实到改变农户经营意愿和提高农户亲环境农业行为上来,才能达到改善农业环境的目的。文章使用通径分析方法,基于江苏、安徽农业主产区9个产粮大县79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在系统梳理非正式制度与亲环境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全面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得出如下研究结论:⑴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制度与农户亲环境行为之间存在多样化的理论联系,而不仅是递进式、间接地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⑵农户搭便车行为与对同伴亲环境行为高度怀疑之间相互强化构成了亲环境行为的一种社会性心理;⑶秸秆焚烧政策、查处力度和产业化水平等既可以直接影响亲环境行为,又可以激励或阻碍非正式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公开与透明秸秆利用信息,提高农户主观约束意识和亲环境行为;第二,重视秸秆禁烧政策执行中的补贴机制,解决个人约束和主观约束中存在的不利局面;第三,调整非正式制度宣传定位,在宣传中应该更多地基于农户的不信任和猜忌心理入手;第四,提高查获率和加重处罚程度,解决农户搭便车行为;第五,促进秸秆产业发展,是秸秆禁烧政策执行中应该着力改进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农户 亲环境行为 秸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秸秆处理行为研究综述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旭凡 冯紫曦 孙家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12-415,共4页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秸秆处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首先回顾关于秸秆处理的研究,介绍秸秆处理方法有哪些。其次,根据农户行为理论,梳理农户行为选择的理论基础,为农户选择秸秆处理方法研究做铺垫。最后,借鉴有关秸秆处理行为的实证研...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秸秆处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首先回顾关于秸秆处理的研究,介绍秸秆处理方法有哪些。其次,根据农户行为理论,梳理农户行为选择的理论基础,为农户选择秸秆处理方法研究做铺垫。最后,借鉴有关秸秆处理行为的实证研究,总结可能影响秸秆处理行为的有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处理 农户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