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the Optimal Effect of Time of Repetition: Extrinsic Pulse Parameter on Gd-DTPA Enhanced, Spin-Echo T1-Weighted MR Images under Low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1
作者 Bimali Sanjeevani Weerakoon Toshiaki Osuga Takehisa Konis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6年第3期196-203,共9页
The contrast agent concentration, the time of repetition (TR) and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re significant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for the accurate signal intensity (SI) in 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 The contrast agent concentration, the time of repetition (TR) and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re significant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for the accurate signal intensity (SI) in 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herefor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and refine the dependence and the optimal effect of Time of Repetition (T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gnal intensity and Gd-DTPA (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concentration, after applying two-dimensional (2D) Spin Echo (SE) pulse sequence under low-field MRI. In addition to that,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Gd-DTPA at given sequence parameters at low-field MRI was also evaluated. A water-filled phantom was constructed for a range of Gd-DTPA concentrations (0 - 6 mmol/L) and the mean signal intensities (SIs) were assessed in the defined region of interest on T1-weighted images with different TR values (40 - 2000 ms). The generated signal-concentration curves for Gd-DTPA revealed that increasing TR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overall SIs and the maximum relationship between SI to concentration. Moreover, the required Gd-DTPA concentration to produce the maximum SI was associated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R. In addition to this, the application of beyond 100 ms TR values in this study with relative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beyond 1 - 2 mmol/L) has resulted predominantly non-linear patterns in the signal-concentration curves and it appears the saturation or decay of the SIs due to T2 effect. From these results, it can be suggested that the selection of relatively lower Gd-DTPA concentration ( mmol/L) with less than 800 ms (<800 ms) TR values can produce a better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rtation and SIs in T1-weighted SE low field contrast-enhanced MRI.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lso outlined the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R in SE sequence in low field MRI prior to a particular exa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DTPA Concentration spin echo Pulse Sequence Signal Intensity Time of Repetition T1-Weighted Images Low Field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屏气三维压缩感知与梯度自旋回波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李雅楠 樊钢练 +5 位作者 黎星 程燕南 王欢 张雪艳 梁张瑞 郭建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目的 比较单次屏气压缩感知(3D BH-CS-MRCP)、梯度自旋回波三维磁共振胆管成像(3D BH-GRASE-MRCP)与常规三维呼吸触发磁共振胆管成像(3D RT-MRCP)的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12月进行3D BH-GRASE-MRCP、3D BH... 目的 比较单次屏气压缩感知(3D BH-CS-MRCP)、梯度自旋回波三维磁共振胆管成像(3D BH-GRASE-MRCP)与常规三维呼吸触发磁共振胆管成像(3D RT-MRCP)的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12月进行3D BH-GRASE-MRCP、3D BH-CS-MRCP和3D RT-MRCP三组序列扫描的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3.14±15.19)岁。由2名放射科医师按5分制评分对胰胆管可见性、运动伪影、背景抑制和整体图像质量进行评价。计算3个胆管段(胆总管、左、右肝管)的相对对比度,并记录3个序列的采集时间。采用Friedman检验和事后检验比较三组采集时间、定性和定量结果。结果 两组屏气序列的采集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3D RT-MRCP(P<0.001)。三组在整体图像质量、运动伪影、胆总管及肝内胆管一级分支上均无统计学差异。3D RT-MRCP和BH-CS-MRCP的相对对比度、肝内胆管二级分支可见性和背景抑制评分均显著高于BH-GRASE-MRCP(P<0.01)。3D RT-MRCP的胰管近段、中段及远段可见性评分均显著优于BH-GRASE-MRCP(P=0.002、0.043、0.001),而BH-GRASE-MRCP的胆囊及胆囊管可见性评分高于3D RT-MRCP(P=0.036)。除胰管(中、远段)显示评分外,3D RT-MRCP与BH-CS-MRCP其他图像评价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次屏气下3D MRCP联合GRASE和CS技术可在不降低整体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显著缩短采集时间。与BH-GRASE-MRCP相比,BH-CS-MRCP在胆管可见性和背景抑制方面显示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压缩感知 梯度自旋回波序列 屏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SEQUENCES IN DIAGNOSIS OF EARLY SPINAL METASTATIC TUMOR 被引量:1
3
作者 Li-xia Wang Xiang-quan Kong He-shui Shi Ding-xi Liu Yin Xio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ifferent magnetic resonance (MR) pulse sequences in diagnosis of spinal metastatic tumor. Methods Fifteen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uspected spinal metastatic tumor wer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ifferent magnetic resonance (MR) pulse sequences in diagnosis of spinal metastatic tumor. Methods Fifteen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uspected spinal metastatic tumor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se patients were with documented primary tumors. Four MR pulse sequences, T1-weighted spin echo (T1WI SE), T2-weighted fast spin echo (T2WI FSE), 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 (STIR), and gradient echo 2-D multi echo data imaging combination (GE Me-2D) were used to detect spinal metastasis. Results Fifteen vertebral bodies were entire involvement, 38 vertebral bodies were section involvement, and totally 53 vertebral bodies were involved. There were 19 focal infections in 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 15 metastases in spinous process and transverse process. Fifty-three vertebral bodies were abnormal in T1WI SE and GE Me-2D, 35 vertebral bodies were found abnormal in T2WI FSE, and 50 vertebral bodies were found abnormal in STIR. The verges of focal signal of involved vertebral bodies were comparatively clear in T1WI SE, comparatively clear or vague in T2WI FSE, vague in STIR, and clear in GE Me-2D.Conclusions GE Me-2D may be the most sensitive technique to detect metastases. So three sequences (T1WI SE, T2WI FSE, GE Me-2D) can demonstrate the early changes of spinal metastasis roun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al metastatic tumor T1-weighted spin echo T2-weighted fast spin echo gradient echo 2-D multi echo data imaging comb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依赖扩散MRI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乔书琪 韩宇 +1 位作者 王玉瑶 颜林枫(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时间依赖扩散MRI(TDD-MRI)是一种新型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主要通过振荡梯度自旋回波(OGSE)序列并与多种数字模型结合来获得细胞密度、细胞直径(d)、细胞内体积分数(Vin)和细胞外扩散系数(Dex)等参数。其可用于胶质瘤的组织学分级预... 时间依赖扩散MRI(TDD-MRI)是一种新型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主要通过振荡梯度自旋回波(OGSE)序列并与多种数字模型结合来获得细胞密度、细胞直径(d)、细胞内体积分数(Vin)和细胞外扩散系数(Dex)等参数。其可用于胶质瘤的组织学分级预测、基因学与微观结构评估、疗效评估、鉴别诊断等。简要介绍TDD-MRI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在胶质瘤术前评估和疗效监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扩散加权成像 时间依赖扩散 磁共振成像 振荡梯度自旋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的卵巢高分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MRI在卵泡计数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杨仁杰 邹宇洁 +4 位作者 刘薇音 刘昌盛 文之 李亮 查云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0-55,61,共7页
目的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US)以及常规算法重建(conventional reconstruction,CR)的高分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fast spin-echo,SSFSE)和螺旋桨(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目的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US)以及常规算法重建(conventional reconstruction,CR)的高分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fast spin-echo,SSFSE)和螺旋桨(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with enhanced reconstruction,PROPELLER)T2WI图像进行比较,评估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的高分辨SSFSE图像在卵泡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临床确诊或疑似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卵巢MRI检查,无性生活史的患者同时接受TVUS检查。MRI扫描序列包括三平面高分辨PROPELLER和SSFSE序列,SSFSE序列同时采用DLR和CR,分别生成SSFSE-DLR和SSFSE-CR图像。SSFSE-DLR、SSFSE-CR以及PROPELLER图像间定性指标(模糊伪影、主观噪声、卵泡清晰性)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Bland-Altman法进行卵泡计数的重复性评估,同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SSFSE-DLR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差异的绝对值与SSFSE-CR和PROPELLER之间的显著性。基于SSFSE-DLR和TVUS的卵泡计数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4例患者接受了MRI检查,其中18例同时接受了TVUS检查。除SSFSE-DLR和PROPELLER的主观噪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观察者1对SSFSE-DLR的定性评价均优于SSFSE-CR和PROPELLER(P<0.05)。观察者2对SSFSE-DLR的定性评价均优于SSFSE-CR和PROPELLER(P<0.05)。SSFSE-DLR具有最高的ICC、最窄的95%一致性限度以及最小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差异的绝对值(P<0.05),表现出最佳的卵泡计数可重复性。而且,SSFSE-DLR相比TVUS可以检出更多的卵泡(P<0.001)。结论深度学习重建的SSFSE图像能够显著改善卵泡显示的清晰性,从而提高卵泡计数的可重复性,可以作为识别多囊卵巢形态的更可靠的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 卵泡计数 深度学习重建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TSE-T2WI在纵隔MRI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武鹏飞 徐海 +2 位作者 李泓渊 沈杰 王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pin echo,TSE)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序列提高纵隔T2WI图像质量和减少扫描时间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35例纵隔病变的患...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pin echo,TSE)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序列提高纵隔T2WI图像质量和减少扫描时间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35例纵隔病变的患者进行纵隔常规T2WI序列和基于DLR的T2WI(T2WIDLR)序列扫描。由2位放射科医师各自独立对两组图像的伪影、图像清晰度、病灶的细节显示和整体图像质量进行定性评分,并测量和比较两组图像的病灶信噪比(SNR_(病灶))和病灶与竖直肌的对比噪声比(CNR_(病灶/肌肉))。结果:T2WIDLR在伪影、图像清晰度、病灶细节显示和整体图像质量的评分均优于常规T2WI(P均<0.001)。T2WIDLR序列图像的SNR和CNR均优于常规T2WI序列(P均<0.001)。结论:与常规T2WI序列相比,T2WI_(DLR)序列的运动伪影更少,图像清晰度、病灶细节显示和整体图像质量更优,图像SNR和CNR更高,在纵隔疾病的临床应用中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深度学习 磁共振成像 快速自旋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屏气3D-GRASE序列在MRI胰胆管成像的应用
7
作者 周理余 邹建勋 +2 位作者 陈旭高 项万青 李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MRI单次屏气3D-GRASE成像技术在胰胆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57例胰胆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自由呼吸自旋回波技术(3D-RT-TSE)和屏气梯度-自旋回波技术(3D-BH-GRASE)胰胆管水成像,分别记录两种成像方法的扫描时间;测量... 目的探讨MRI单次屏气3D-GRASE成像技术在胰胆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57例胰胆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自由呼吸自旋回波技术(3D-RT-TSE)和屏气梯度-自旋回波技术(3D-BH-GRASE)胰胆管水成像,分别记录两种成像方法的扫描时间;测量计算图像胆总管信噪比(SNR)、胆总管与其周围组织对比度(CR)及胆总管和肝脏之间对比噪声比(CNR),并由2位高年资医师分别对图像质量、伪影、背景抑制及胰胆管的显示进行评分。结果与3D-RT-TSE技术比较,3D-BH-GRASE技术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95,P<0.001);3D-BH-GRASE的整体图像质量、伪影、胰胆管的效果评分均高于3D-RT-TSE,两种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D-BH-GRASE图像SNR、CR、CNR及图像背景抑制方面均小于3D-RT-TS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相比呼吸触发(3D-RTTSE)序列,3D-BH-GRASE序列扫描时间更短,整体图像质量和胰胆管显示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三维梯度自旋回波 单次屏气 胰胆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算法在前列腺TSE-T_(2)WI序列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武鹏飞 张久楼 +3 位作者 荣凡令 武晨江 周丹 季丽雅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DL)算法在改善前列腺快速自旋回波(TSE)T_(2)WI序列图像质量和加快扫描速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54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均行前列腺常规T_(2)WI序列和联合DL的T_(2)WI(T_(2)WI_(DL))序列扫描。对2组图像质量进...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DL)算法在改善前列腺快速自旋回波(TSE)T_(2)WI序列图像质量和加快扫描速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54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均行前列腺常规T_(2)WI序列和联合DL的T_(2)WI(T_(2)WI_(DL))序列扫描。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定性评估包括:伪影、前列腺包膜清晰度、病灶的细节清晰度和整体图像质量;定量评估包括:以前列腺病灶和髂腰肌为ROI,测量并比较2组图像病灶SNR,以及病灶与髂腰肌的CNR。结果:T_(2)WI_(DL)序列在伪影、前列腺包膜清晰度、病灶的细节清晰度和整体图像质量的评分均优于常规T_(2)WI序列(均P<0.001)。T_(2)WI_(DL)序列图像的SNR_(病灶)和CNR_(病灶/肌肉)均优于常规T_(2)WI序列(均P<0.05)。结论:与常规T2WI序列相比,T_(2)WI_(DL)序列可提高图像质量,且扫描时间减少了96 s(约47%),在前列腺疾病的临床应用中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深度学习 磁共振成像 快速自旋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臂丛神经损伤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蔡剡军 王国松 +1 位作者 江茜 黄锦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析高分辨率磁共振(MRI)成像对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y,BPI)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9例临床拟诊BPI的病例行高分辨MRI检查。根据年龄,将年龄≥65岁者纳入老年组,18~64岁者纳入青中年组。观察两组臂丛神经显像效果,计算... 目的探析高分辨率磁共振(MRI)成像对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y,BPI)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9例临床拟诊BPI的病例行高分辨MRI检查。根据年龄,将年龄≥65岁者纳入老年组,18~64岁者纳入青中年组。观察两组臂丛神经显像效果,计算臂丛神经成像评分、臂丛神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背景抑制评分,分析高分辨率MRI成像对不同年龄段BPI的预测价值。结果59例临床拟诊BPI病例中,MRI诊断为BPI 20例,其余正常。20例经MRI确诊BPI中,老年组7例和青中年组13例。老年组节前损伤2例(28.57%),节后损伤5例(71.43%);青中年组节前损伤5例(38.46%),节后损伤8例(61.54%)。两组病人臂丛神经成像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三维双回波稳态(3D-DESS)序列增强扫描、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3D SPACE)序列平扫、DESS序列平扫和SPACE序列增强扫描,且在干3、支5 DESS序列平扫、股6 DESS序列增强扫描及支5 SPACE序列增强扫描上,老年组臂丛神经成像评分明显低于青中年组(P<0.05)。两组SNR、CNR由低到高依次为DESS增强、SPACE平扫、DESS平扫和SPACE增强(P<0.05),两组背景组织抑制评分比较,SPACE增强最高,其次为DESS平扫,DESS增强和SPACE平扫最低(P<0.05)。老年组DESS序列增强扫描的SNR、CNR以及SPACE序列平扫、增强扫描的SNR、CNR均明显低于青中年组(P<0.05)。结论与青中年BPI病人相比,老年BPI病人臂丛神经成像评分、SNR与CNR更低,MRI 3D SPACE序列可清晰显示臂丛神经内部信号改变,同时降低神经周围背景组织信号干扰,对于显示神经损伤优势明显,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三维双回波稳态联合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序列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蔡剡军 王国松 +1 位作者 江茜 黄锦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723-727,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imaging,MRN)三维双回波稳态(3D dual-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联合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 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 spin echo imaging,3D-STIRSPACE)序... 目的 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imaging,MRN)三维双回波稳态(3D dual-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联合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 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 spin echo imaging,3D-STIRSPACE)序列在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y,BP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疑似BPI患者的MRN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DESS和3D-STIR-SPACE序列扫描。分析BPI的MRN图像特征,比较各序列图像对臂丛神经的显示情况、臂丛神经背景组织抑制评分和图像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对比3D-DESS序列、3D-STIR-SPACE序列及其联合应用对BPI的诊断效能。结果 3D-DESS序列扫描显示损伤神经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损伤神经呈等信号;3DSTIR-SPACE序列扫描显示损伤神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损伤神经及周围软组织信号增高。3D-STIR-SPACE序列的臂丛神经的神经显示评分、背景组织抑制评分和CNR均高于3D-DESS序列(P<0.05)。不同序列及联合应用诊断BPI的敏感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3D-DESS和3D-STIR-SPACE序列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3D-DESS序列(P<0.05)。结论 MRN是临床诊断BPI的重要影像学手段,3D-STIR-SPACE序列可较好抑制周围背景信号、清晰显示臂丛神经。联合应用3D-DESS和3D-STIR-SPACE序列扫描可提高3D-DESS诊断BPI的敏感度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神经成像 三维双回波稳态 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联合多层螺旋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诊断价值探究
11
作者 李有强 王海蛟 +3 位作者 朱步奇 王亮 钱宏 王长垠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索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应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hree-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3D-SPACE)联合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12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男78例,... 目的:探索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应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hree-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3D-SPACE)联合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12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男78例,女42例,年龄21~68(41.52±4.13)岁,依次采用单独MSCT扫描仪扫描、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及3D-SPACE序列联合MSCT扫描。比较3种诊断方式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级情况,观察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的长度及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判断3种诊断方式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与单独MSCT检测在总诊断率和分级总诊断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检测总诊断率和分级总诊断率显著高于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或MSCT检测(P<0.05);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与单独MSCT检测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相关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检测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测量值明显高于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或MSCT检测(P<0.05);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评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960,明显高于3D-SPACE序列扫描与MSCT单独评估ROC曲线下面积0.756和0.795;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与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分析预测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6,P<0.05),单独MSCT与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分析预测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53,P<0.05)。结论: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应用3D-SPACE序列联合MSCT扫描,可以提升临床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诊断率,可以作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 多层螺旋CT 膝关节 交叉韧带 韧带损伤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BH-GRASE序列与3D RT-TSE序列进行MRCP的应用价值分析
12
作者 石容容 丁玉姣 +1 位作者 贺俊峰 徐秋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分析三维屏气梯度-自旋回波(3D BH-GRASE序列)与三维呼吸触发快速自旋回波(3D RTTSE)序列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因怀疑胰胆管病变而行腹部MRI检查的患者,均接受3D RT-TSE序列与3D BH-GRASE... 目的探讨对比分析三维屏气梯度-自旋回波(3D BH-GRASE序列)与三维呼吸触发快速自旋回波(3D RTTSE)序列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因怀疑胰胆管病变而行腹部MRI检查的患者,均接受3D RT-TSE序列与3D BH-GRASE序列MRCP扫描。比较两种序列扫描时间、图像质量评分及显示病变情况。结果3D BH-GRASE序列的扫描时间为(16.4±1.7)s明显短于3D RT-TSE序列的(258.6±31.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 BH-GRASE序列扫描图像胆囊、肝内胆管、胆囊管、胰管、胆总管等主要分支评分均明显高于3D RTTSE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扫描序列方法对各区域病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P检查应用3D BH-GRASE序列扫描能够保证图像质量及显示病变,同时缩短扫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系疾病 胰胆管 磁共振成像 梯度-自旋回波 快速自旋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时间依赖扩散诊断指标判断胶质母细胞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
13
作者 梁晓晶 张云 +4 位作者 符永瑰 谢雁 魏倩倩 程流泉 王庆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74,共8页
目的使用MRI时间依赖扩散诊断指标判断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O6-甲基鸟嘌呤-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eoxyribonucleic acid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材料与方法对22例甲基化MGMT启动子(methylated ... 目的使用MRI时间依赖扩散诊断指标判断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O6-甲基鸟嘌呤-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eoxyribonucleic acid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材料与方法对22例甲基化MGMT启动子(methylated MGMT,mMGMT)和29例非甲基化MGMT启动子(unmethylated MGMT,uMGMT)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诊断分析以及对14例mMGMT和14例uMGMT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应用验证。使用3 T MRI震荡梯度回波和脉冲梯度回波进行时间依赖扩散扫描。基于两室模型获取MRI时间依赖扩散微结构诊断指标,包括细胞内容积分数(f_(in))、细胞外扩散率(D_(ex))、细胞直径(d)、细胞密度(cellularity)、不同频率的扩散率(D_(0Hz)、D_(15Hz)和D_(30Hz))。比较mMGMT和uMGMT两组胶质母细胞瘤之间以上指标的差异。首先使用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各指标区分两组胶质母细胞瘤的能力,然后使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确定是否存在构建逻辑回归联合诊断模型的可能。两两比较各诊断指标区分两组胶质母细胞瘤的能力。结果相对于uMGMT胶质母细胞瘤,mMGMT胶质母细胞瘤表现出更高的f_(in),D_(ex)和cellularity(P<0.05)以及更低的D0 Hz(P=0.018)。f_(in)对于区分两组胶质母细胞瘤诊断能力最佳,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9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和90%,且与其他诊断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f_(in)为独立影响变量,因此无联合诊断模型的构建。以f_(in)>0.16作为诊断阈值进行应用验证,准确度为82.14%。结论MRI时间依赖扩散诊断指标f_(in)对于判断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表现出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时间依赖扩散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微结构 震荡梯度回波 MGMT启动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HASTE序列与高频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赵越 胡雪杨 +3 位作者 孙琳 张蕊 王智宝 王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128-130,共3页
目的对比高场强磁共振半傅里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与高频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PPP)及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022年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6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PPP的患者临床资... 目的对比高场强磁共振半傅里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与高频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PPP)及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022年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6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PPP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场强磁共振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者在PPP患者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16例患者中胎盘植入共81例,其余35例患者非胎盘植入;高场强磁共振HASTE序列检查结果显示:116例患者中诊断为胎盘植入68例,其余48例非胎盘植入;高频彩超检查结果显示:116例患者中诊断为胎盘植入66例,其余50例非胎盘植入;两者联合诊断结果显示:116例患者中诊断为胎盘植入84例,其余32例为非胎盘植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对照,高场强磁共振HASTE序列诊断PPP患者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81.48%、94.29%、85.34%、97.06%、0.685;高频彩超诊断PPP患者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75.31%、85.71%、78.45%、92.42%、0.544;两种方式联合诊断PPP患者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96.30%、82.86%、92.24%、90.63%、0.811。结论在PPP患者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中,高场强磁共振HASTE序列较高频彩超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两者联合可显著提升诊断效能,临床可将两者联合作为诊断PPP患者合并胎盘植入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型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磁共振成像 半傅里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自旋回波与平面回波弥散张量成像显示颞叶放射性脑病
15
作者 陈新吟 丁苗苗 +2 位作者 何舒欣 陈晓红 苏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2-1425,共4页
目的对比自旋回波(TSE)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平面回波(EPI)DTI显示颞叶放射性脑病(REP)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30例疑REP进展的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以5分制对TSE-DTI和EPI-DTI图像清晰度、磁化率伪影及变形程度进行主观评分,并对其... 目的对比自旋回波(TSE)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平面回波(EPI)DTI显示颞叶放射性脑病(REP)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30例疑REP进展的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以5分制对TSE-DTI和EPI-DTI图像清晰度、磁化率伪影及变形程度进行主观评分,并对其平均弥散系数(MD)、各向异性分数(FA)、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失真率(DR)差异进行客观评价。结果TSE-DTI磁化率伪影及变形评分均高于EPI-DTI(P均<0.001)。REP边缘及正常脑组织FA均低于、SNR和CNR均高于EPI-DTI(P均<0.001),而REP病灶及双侧颞叶DR均低于EPI-DTI(P均<0.001)。结论相比EPI-DTI,TSE-DTI可通过减少图像磁化率伪影和变形而显著提高图像显示REP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放射治疗 磁共振成像 自旋回波 平面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EPI的ASL技术在健康志愿者脑灌注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卞红丽 王建伟 +1 位作者 王敏 刘俊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5期133-136,15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联合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er Imaging,EPI)的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即EPICS-ASL序列在脑灌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并与传统EPI-ASL序列进行比较。方法前瞻性收集30... 目的探讨基于联合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er Imaging,EPI)的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即EPICS-ASL序列在脑灌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并与传统EPI-ASL序列进行比较。方法前瞻性收集30例志愿者行EPICS-ASL和传统EPI-ASL序列扫描。在ASL原始图上选取基底节、灰质、白质、脑干和小脑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并计算各ROI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灰质/白质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灰质/白质);2名医师独立双盲采用4分法主观评估两组图像质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图像的SNR和CNR灰质/白质,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图像主观评分结果。结果客观评价,EPICS-ASL组各ROI的SNR和CNR灰质/白质均优于EPI-ASL组各ROI的SNR和CNR灰质/白质(均P<0.001);主观评价,EPICS-ASL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也优于EPI-ASL组(均P<0.001)。结论EPICS-ASL序列显著优于传统EPI-ASL序列的图像SNR和CNR,图像质量更高,具有进一步临床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压缩感知 平面回波序列 敏感度编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依赖扩散加权MRI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7
作者 曹文芯 陈彦玲(综述) 王焕军(审校)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4期298-303,共6页
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已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应用,但前列腺癌的早期精准诊断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性。现阶段PI-RADS评分中重要的参考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原因在于,传统的DWI存在长扩... 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已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应用,但前列腺癌的早期精准诊断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性。现阶段PI-RADS评分中重要的参考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原因在于,传统的DWI存在长扩散时间的限制,其可探测的扩散受限范围约为一个细胞直径大小,反映的是组织细胞整体的综合扩散受限情况,无法进一步在亚细胞空间尺度上表征前列腺病变组织的微观病理学变化。如能突破这一局限性,或将增加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度。而新型DWI技术即时间依赖扩散磁共振成像(td-dMRI)近年来备受关注。td-dMRI是一种基于振荡梯度自旋回波和脉冲梯度自旋回波的组合序列及有限光谱编辑扩散显微结构参数成像模型的磁共振成像方法,通过采集短及长扩散时间内的扩散信号,可以表征组织亚细胞尺度上的微观结构变化情况,在疾病诊疗方面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能。本文对td-dMRI技术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的应用技术原理、优势、应用价值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分析该技术在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早期检测、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依赖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 振荡梯度自旋回波 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 微观结构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自旋回波:研究蛋白质结构域动力学的利器
18
作者 孙喆炘 崔腾飞 储祥蔷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83,共10页
蛋白质作为生物系统这种复杂分子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解它们内部的结构及其在不同时间及空间尺度上的运动,对于研究生命的运作机理至关重要。相较于其他实验手段,中子自旋回波技术能探测到更大时空范围的性质,在研究蛋白质内部的... 蛋白质作为生物系统这种复杂分子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解它们内部的结构及其在不同时间及空间尺度上的运动,对于研究生命的运作机理至关重要。相较于其他实验手段,中子自旋回波技术能探测到更大时空范围的性质,在研究蛋白质内部的结构域动力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是一门横跨核物理与核技术、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与蛋白质组学等前沿交叉领域的学科,充满着诸多未知与挑战,也遍布着一探生命奥秘的机遇。文章简述了中子自旋回波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阐述其在研究蛋白质结构域动力学方面的方法和技术优势,并介绍了部分实验案例,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散射 中子自旋回波 蛋白质结构域动力学 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磁共振成像振荡梯度自旋回波原理及其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陆珏 汪晶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189,共5页
脑胶质瘤作为成人最常见的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高病死率及侵袭性强的特点。脑胶质瘤的肿瘤分级及遗传表型异质性将影响治疗方案制订及预后,治疗后疗效评估及肿瘤复发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期。基于振荡梯度自旋回波(oscillat... 脑胶质瘤作为成人最常见的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高病死率及侵袭性强的特点。脑胶质瘤的肿瘤分级及遗传表型异质性将影响治疗方案制订及预后,治疗后疗效评估及肿瘤复发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期。基于振荡梯度自旋回波(oscillating gradient spin echo,OGSE)的扩散MRI是一种新型扩散MRI技术,它通过探测细胞直径、细胞密度、细胞内外体积分数等微结构特征,在脑胶质瘤影像诊断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OGSE成像的技术原理、OGSE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类分级、分子分型预测、疗效评估、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及OGSE成像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脑胶质瘤的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振荡梯度自旋回波 扩散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微结构成像 肿瘤分级 分子分型预测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膈、肺门良恶性肿块的MR HASTE影像特征及诊断模型构建
20
作者 郭玲 王进才 段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2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纵膈、肺门良恶性肿块患者的核磁共振(MR)单次激发快速扫描(HASTE)影像特征,并构建相关诊断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2例纵膈、肺门肿块患者,随机数表法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72例和测试集30例,均接受MR H... 目的探讨纵膈、肺门良恶性肿块患者的核磁共振(MR)单次激发快速扫描(HASTE)影像特征,并构建相关诊断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2例纵膈、肺门肿块患者,随机数表法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72例和测试集30例,均接受MR HASTE、增强CT扫描和病理检查。比较训练集和测试集纵膈、肺门肿块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分析纵膈、肺门良恶性肿块的MR HASTE影像特征;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训练集与测试集不同方法诊断纵膈、肺门肿块良恶性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建立MR HASTE模型、MSCT增强模型和MR HASTE+MSCT增强联合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模型诊断纵膈、肺门恶性肿块的效能;Delong检验评估模型间效能的差异,Hosmer-Lemeshow检验联合模型拟合度。结果训练集72例纵膈、肺门肿块患者经穿刺病理检查确诊恶性病变62例,良性肿块10例;测试集30例确诊恶性病变24例,良性病变6例。纵膈、肺门肿块良性肿块的MR HASTE影像特征表现病变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病变内信号均匀,周边无转移表现,T2WI图像上多暗少亮;恶性肿块的影像特征表现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信号呈不均匀高、等、低混杂信号,病灶内斑点状、小片状高信号。训练集中MR HASTE检查、MSCT增强和MR HASTE+MSCT增强诊断纵膈、肺门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为87.10%、91.94%和96.77%,Kappa值为0.536、0.498和0.768。经ROC曲线和DeLong检验、Hosmer-Lemeshow检验,测试集联合模型纵膈、肺门恶性肿块的AUC值优于MR HASTE模型、MSCT增强模型单独检测(P<0.05)。结论纵膈、肺门良性肿块MRHASTE影像特征表现病变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病变内信号均匀,周边无转移表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信号呈不均匀混杂信号,病灶内斑点状高信号,MR HASTE+MSCT增强联合诊断模型对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 肺门 肿块 良恶性 核磁共振 单次激发快速扫描 影像特征 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