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etary xanthophyll improved growth,antioxidant,pigmentation and meat quality in the southern catfish(Silurus soldatovi meridionalis Chen) 被引量:1
1
作者 Chaoqun He Haoyu Geng +4 位作者 Yawen Qin Peng Yang Wenqiang Wang Kangsen Mai Fei Song 《Animal Nutr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01-115,共15页
Xanthophyll has multipl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rmed animals.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xanthophyll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antioxidation,immunity,pigmentation... Xanthophyll has multipl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rmed animals.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xanthophyll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antioxidation,immunity,pigmentation and meat quality of southern catfish(Silurus soldatovi meridionalis Chen).Juvenile southern catfish(18.35±0.04 g)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24 cages(30 juveniles per cage),and fed diets with different dietary xanthophyll levels(at 14,42,80,108,126 and 152 mg/kg,dry matter of diet)twice daily for 8 weeks.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et with 80 mg/kg xanthophyll induced a higher specific growth rate(SGR),feed efficiency ratio and protein productive value.Moreover,the 80 mg/kg xanthophyll diet also increased complement 3,immunoglobulin M(IgM)and lysozyme content more than the other groups.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inflammation-related genes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further confirmed the effects of 80 mg/kg dietary xanthophyll on improving immune response.The present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 126 mg/kg xanthophyll diet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content of total carotenoids and xanthophyll,hydroxyproline,collagen and amino acid in muscle.The diet with 126 mg/kg xanthophylls also induced lower drip loss,thawing loss,centrifugal loss,cooking loss and higher muscle adhesiveness,cohesiveness,springiness,gumminess and chewiness than the other treatments.In conclusion,quadratic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based on SGR and IgM revealed that the optimum xanthophyll level in the diet was 86.78 and 84.63 mg/kg,respectively.Moreover,broken line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xanthophyll content in dorsal skin and chewiness in muscle demonstrated that the optimal xanthophyll level was between 89.73 and 108.66 mg/kg in the diet of southern catfish(S.soldatovi meridionalis C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NTHOPHYLL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capacity Fish quality southern catfish(Silurus soldatovi meridionalis Chen)
原文传递
南方鲇Vasa基因两种亚型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重江 吴风瑞 +3 位作者 刘智皓 黄宝锋 张耀光 王德寿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1-1060,共10页
采用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从南方鲇分离到Vasa基因的两个亚型scVasa和scVasa-s。它们是同一基因在5′端经选择性剪接的产物,其cDNA全长分别为2525bp和2438bp,编码662和641个氨基酸。两者均具有DEAD-box家族成员特有的8个保守基序和... 采用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从南方鲇分离到Vasa基因的两个亚型scVasa和scVasa-s。它们是同一基因在5′端经选择性剪接的产物,其cDNA全长分别为2525bp和2438bp,编码662和641个氨基酸。两者均具有DEAD-box家族成员特有的8个保守基序和Vasa的典型特征。南方鲇Vasa与银鲫相似性最高(73.3%)。两个亚型均特异地表达于雌雄性腺中。原位杂交结果表明:scVasa主要在卵巢Ⅰ、Ⅱ时相的卵母细胞和精巢的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表达。半定量PCR结果显示,在生殖周期中,两种亚型在以Ⅱ时相卵母细胞为主体的卵巢恢复期表达均高于以Ⅲ-Ⅳ时相卵母细胞为主体的卵黄生成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Vasa基因克隆 选择性剪接 表达 RT-PCR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幼鱼和成鱼血液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海涛 张其中 +1 位作者 赵海鹏 刘强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99,共6页
测定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和成鱼部分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南方鲇幼鱼和成鱼血液中红细胞数量(RBC)、白细胞数量(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LC)、血红蛋白(Hb)、血糖(GLU)、总蛋白(TP)、胆固醇(CHOL)及甘油三酯(TG)... 测定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和成鱼部分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南方鲇幼鱼和成鱼血液中红细胞数量(RBC)、白细胞数量(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LC)、血红蛋白(Hb)、血糖(GLU)、总蛋白(TP)、胆固醇(CHOL)及甘油三酯(TG)二者差异不显著,在对幼鱼与成鱼做血液诊断时这些指标可以用同一个标准。成鱼血液中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高于幼鱼,而幼鱼血液中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成鱼,幼鱼血液中氯离子(Cl-)浓度极显著高于成鱼,在对南方鲇幼鱼和成鱼做血液学诊断时需要设定不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成鱼 幼鱼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两种生长激素受体的结构分析及其组织分布和激素调节 被引量:12
4
作者 章力 黄希贵 +2 位作者 焦保卫 吴风瑞 王德寿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6-1106,共11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东方(Fugurubripes)基因组中分离出两种不同基因编码的GHR1(fGHR1)和GHR2(fGHR2)。随后设计引物,采用RT-PCR和SmartTMRace相结合的方法从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肝脏中克隆出两种不同基因编码的生长激素受体,...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东方(Fugurubripes)基因组中分离出两种不同基因编码的GHR1(fGHR1)和GHR2(fGHR2)。随后设计引物,采用RT-PCR和SmartTMRace相结合的方法从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肝脏中克隆出两种不同基因编码的生长激素受体,即GHR1(scGHR1)和GHR2(scGHR2)cD-NA,其全长分别为1985bp(编码602个氨基酸)和2300bp(编码553个氨基酸)。这两种受体都含有生长激素受体典型的标志性基序FGDFS,以及细胞内属于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共有的Box1和Box2序列框。同时两者又存在差异,表现在胞外半胱氨酸残基和胞内酪氨酸残基数目的不同。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scGHR1和scGHR2在南方鲇各组织中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scGHR1和scGHR2有广泛的组织分布,在肝脏中两者的表达量最高。用17β-雌二醇(E2)、17α-甲基睾酮(MT)和可的松(cortisol)对南方鲇进行药物处理,结果表明E2能够下调肝脏scGHR1和scGHR2mRNA水平,而MT上调scGHR1和scGHR2mRNA水平。同时,经cortisol处理后scGHR1mRNA表达水平上升,而scGHR2mRNA表达水平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生长激素受体 结构分析 组织分布 激素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对南方鲇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新文 杨毅 +1 位作者 冷向军 吴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7,35,共6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3 g/kg的脂肪酶,饲喂平均体重(57.6±0.02)g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60 d,测定南方鲇的生长性能、饲料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添加0.1 g/kg和0.3 g/kg的脂肪酶...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3 g/kg的脂肪酶,饲喂平均体重(57.6±0.02)g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60 d,测定南方鲇的生长性能、饲料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添加0.1 g/kg和0.3 g/kg的脂肪酶,增重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0%和5.8%,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分别下降了5.0%和6.6%,差异显著(P<0.05),肥满度和粗脂肪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对内脏指数、肝脏指数、肠脂指数、胰蛋白酶活力、肠蛋白酶活力、肠脂肪酶活力及血液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0.3 g/kg的脂肪酶显著提高胰脂肪酶活力(P<0.05),添加0.1 g/kg的脂肪酶对胰脂肪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在脂肪水平为10%的饲料中添加0.3 g/kg的脂肪酶可以提高胰脂肪酶活力,提高脂肪消化率,改善饲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 脂肪酶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赶和空气暴露对南方鲇耗氧率和呼吸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彭姜岚 曾令清 +1 位作者 曹振东 付世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0,共4页
在25℃条件下对不同驱赶时间(0、0.5、1、2.5和5 min)和空气暴露(0、2.5、5、10和20 min)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22.11~79.52 g)恢复过程中的耗氧率(VO)和呼吸频率(Vf)进行了测定。实验发现:经驱赶和空气暴露处理后,实验鱼... 在25℃条件下对不同驱赶时间(0、0.5、1、2.5和5 min)和空气暴露(0、2.5、5、10和20 min)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22.11~79.52 g)恢复过程中的耗氧率(VO)和呼吸频率(Vf)进行了测定。实验发现:经驱赶和空气暴露处理后,实验鱼耗氧率和呼吸频率立即显著上升(P<0.05),然后缓慢回落至稳定水平;对于驱赶逆境胁迫,0.5 min处理能诱导最大耗氧率峰值(约170 mg/h),2.5 min处理能诱导最大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约35 mg);对于空气暴露逆境胁迫,5 min处理能诱导最大耗氧率峰值(约160 mg/h),10 min处理能诱导最大EPOC(约20 mg);无论驱赶还是空气暴露,呼吸频率的反应(上升28%~62%)远小于耗氧率(上升174%~254%)。实验表明两种逆境均能引起明显的胁迫反应,南方鲇对驱赶的反应远大于空气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耗氧率 呼吸频率 驱赶 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能量蛋白比对大口鲶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许国焕 丁庆秋 王燕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B09期94-97,共4页
用实际商品饲料原料配制9种不同能量蛋白比饲料,蛋白质设置3水平:37、45、53%;能量设置3水平:1295.8、1504.8和1713.8kJ/100g。经过30d饲养大口鲶鱼种,以生长比速、净增重、饲料系数和蛋白效率为评定指标,结果表明:大口鲶鱼种适宜的饲... 用实际商品饲料原料配制9种不同能量蛋白比饲料,蛋白质设置3水平:37、45、53%;能量设置3水平:1295.8、1504.8和1713.8kJ/100g。经过30d饲养大口鲶鱼种,以生长比速、净增重、饲料系数和蛋白效率为评定指标,结果表明:大口鲶鱼种适宜的饲料能量蛋白比为39.0kJ/g蛋白。试验还表明,高氮高能饲料明显降低磷在鱼体内的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鲶鱼种 配合饲料 能量蛋白比 生长比速 蛋白效率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日粮中适宜常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需求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健 彭淇 +2 位作者 吴彬 陈斌 梁品恒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3-960,共8页
采用混合试验中的Cornell均匀设计法研究了初始重为(2.0±0.0)g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日粮中常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适宜需求量。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梯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3%—51%、3%—18%... 采用混合试验中的Cornell均匀设计法研究了初始重为(2.0±0.0)g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日粮中常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适宜需求量。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梯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3%—51%、3%—18%和24%—33%,试验周期为40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日粮中3种常量营养素含量对南方鲇幼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日粮蛋白质水平≤45%时,其特定生长率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上升而增加。当日粮脂肪水平≤9%时,其特定生长率随着日粮脂肪水平上升而增加;但当日粮中脂肪含量≥12%时,鱼体和肝脏脂肪含量显著上升,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33%碳水化合物日粮组鱼特定生长率较24%、27%和30%组鱼显著降低,同时鱼体和肝脏糖原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表明,南方鲇幼鱼日粮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3种常量营养素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45%、9%和≤30%。日粮总能约为19.0k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Cornell方法 常量营养素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鮰爱德华氏菌感染的病理损伤特征及病原分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小丽 李成伟 +3 位作者 耿毅 汪开毓 杜宗君 陈德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71-774,共4页
为研究鮰爱德华氏菌(E.ictalur)对南方鲇的病理损伤特征及病原在组织中的分布,本研究采用腹腔注射E.ictaluri(4×105cfu/尾)的方式感染体质量约20 g的南方鲇,并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随机迫杀5尾实验鱼,采集各组织样品进行组织病理... 为研究鮰爱德华氏菌(E.ictalur)对南方鲇的病理损伤特征及病原在组织中的分布,本研究采用腹腔注射E.ictaluri(4×105cfu/尾)的方式感染体质量约20 g的南方鲇,并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随机迫杀5尾实验鱼,采集各组织样品进行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学以及病原定位检测。结果表明,感染初期实验鱼主要表现为尾柄及上颌须褪色,感染后期褪色区溃烂,断须、断尾,部分感染鱼呈头朝上尾朝下的"悬挂"姿态。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结果表明,E.ictaluri最早引起肾、肝、脾出现损伤,并且这3个脏器的损伤也最为严重,表现为广泛的变质性炎症,逐渐波及到脑、心脏、鳃及肠道。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细菌最先可在肾组织中检测到,之后出现在脾脏,然后出现在肝脏并进入肝血窦。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在脑和心肌组织中检测到病原,最后出现在肠道等组织器官。以上结果表明南方鲇感染E.ictaluri主要病理变化为体表皮肤褪色、溃烂及肝脾肾变质性炎症;细菌可分布在肾、脾、肝、脑、心、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鮰爱德华氏菌 病理损伤 病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时间对南方鲇游泳性能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文文 曹振东 付世建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12-15,25,共5页
为考查测定临界游泳速度(Ucrit)方案中的持续时间(Δt)对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Chen)幼鱼的Ucrit及其代谢率的影响,于25℃条件下以6.0cm·s-1为速度增量(Δv),分别在Δt为20和40min时测定实验鱼的Ucrit和运动代谢率(VO2)。结... 为考查测定临界游泳速度(Ucrit)方案中的持续时间(Δt)对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Chen)幼鱼的Ucrit及其代谢率的影响,于25℃条件下以6.0cm·s-1为速度增量(Δv),分别在Δt为20和40min时测定实验鱼的Ucrit和运动代谢率(VO2)。结果显示在Δt为20和40min时实验鱼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Ua)分别为(31.89±1.29)和(30.17±0.98)cm·s-1,相对临界游泳速度(Ur)分别为(4.22±0.16)和(4.05±0.14)BL·s-1(BL表示实验鱼的体长,以厘米计),两个临界游泳指标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而Δt为20min时的最大运动代谢率(AMR)为(183.36±12.80)mg·h-1·kg-1,显著高于Δt为40min下(139.66±8.75)mg·h-1·kg-1的水平(p<0.05);另外,当Δt为40min时,前20min和后20min的AMR分别为(152.08±10.79)和(121.61±6.68)mg·h-1·kg-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却显著低于Δt为20min处理组的水平(p<0.05)。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的持续时间对南方鲇幼鱼的Ucrit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而对AMR存在着显著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与实验鱼的应激反应程度有关,也可能由于运动过程中无氧代谢的不同比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时间 南方鲇幼鱼 临界游泳速度 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面神经分支有关的外周味觉感受器和神经中枢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磊 周文良 龙天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3-127,共5页
采用组织切片和束路追踪等方法对南方鲇口外味觉传入神经——面神经主要感觉支(上颌须神经和下颌须神经)有关的外周味觉感受器和神经中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上、下颌须神经支配的外周皮肤所含的味蕾分别为I和II型.②上、下颌须神经投... 采用组织切片和束路追踪等方法对南方鲇口外味觉传入神经——面神经主要感觉支(上颌须神经和下颌须神经)有关的外周味觉感受器和神经中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上、下颌须神经支配的外周皮肤所含的味蕾分别为I和II型.②上、下颌须神经投射到神经节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③上、下颌须神经投射到面叶不同位置.显示南方鲇面神经的不同感觉支其外周感受野与中枢投射野结构和功能不同,且具有躯体分布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组织切片 束路追踪 上颌须神经 下颌须神经 味蕾 神经节 面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鲶休闲调味鱼干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蒲开阳 徐锦 李明元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79,共4页
以南方鲶为原料进行休闲鱼干加工工艺研究,探讨了鲶鱼片腌制去腥配方、油炸条件和调味配方对鱼干风味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鱼片最佳腌制配方为食盐1.1%,白砂糖4.0%,白酒0.5%,白胡椒0.2%;最佳油炸温度为160℃下油炸90s;最佳调味料配... 以南方鲶为原料进行休闲鱼干加工工艺研究,探讨了鲶鱼片腌制去腥配方、油炸条件和调味配方对鱼干风味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鱼片最佳腌制配方为食盐1.1%,白砂糖4.0%,白酒0.5%,白胡椒0.2%;最佳油炸温度为160℃下油炸90s;最佳调味料配方为五香粉0.15%,味精0.3%,白砂糖2.0%,熟制辣椒油7%。按最佳工艺生产的休闲调味鱼干具有特殊的口感与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鲶 调味 鱼干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剂量灌喂对南方鲇幼鱼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云 曹振东 付世建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17-21,共5页
绝大多数的鱼类餐后代谢即特殊动力作用(SDA)研究都是以实验条件下能够主动摄食的鱼类为对象,近年来麻醉灌喂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不主动摄食鱼类的相关研究,而目前专门评价麻醉灌喂方法的文献资料却不多见。本研究为了考察麻醉灌喂对南方... 绝大多数的鱼类餐后代谢即特殊动力作用(SDA)研究都是以实验条件下能够主动摄食的鱼类为对象,近年来麻醉灌喂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不主动摄食鱼类的相关研究,而目前专门评价麻醉灌喂方法的文献资料却不多见。本研究为了考察麻醉灌喂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Chen)幼鱼SDA的影响,采用4、7、10g/L的不同剂量麻醉剂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处理,以主动摄食组为对照,均灌喂10%南方鲇幼鱼体重的泥鳅(Misgurus anguillicanndotus),连续48h(1次/2h)测定各组实验鱼的耗氧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的SDA参数之间,除10g/L麻醉灌喂组的摄食代谢峰值比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其它参数如静止代谢率、SDA时间、峰值达到时间、摄食代谢峰值、SDA总能量和SDA系数各实验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麻醉和灌喂操作对南方鲇幼鱼的SDA过程无明显影响,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南方鲇摄食代谢的研究,还将有助于获取不主动摄食鱼类的相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灌喂 南方鲇 特殊动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上下颌须神经分支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磊 龙天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73,共5页
南方鲇头面部的皮肤受外界机械和化学物质刺激时采用电生理技术记录其面神经主要感觉支(上下颌须神经)的诱发放电。结果表明:由须的基部到顶端上下颌须神经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频率和幅度逐渐增强;上颌须神经相对下颌须神经有更高的味觉敏... 南方鲇头面部的皮肤受外界机械和化学物质刺激时采用电生理技术记录其面神经主要感觉支(上下颌须神经)的诱发放电。结果表明:由须的基部到顶端上下颌须神经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频率和幅度逐渐增强;上颌须神经相对下颌须神经有更高的味觉敏感性,其反应的幅度和频率更大,且阈值较低变化率大。两者都有脱敏和适应性现象;上下颌须神经含有3种类型单纤维,这3类单纤维及其联系的味蕾感受器可能构成3种基本的味觉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 上颌须神经 下颌须神经 诱发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上颌须和下颌须神经外周和中枢味觉反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磊 张鹏 +1 位作者 龙天澄 周文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61,共8页
采用组织切片、电生理和束路追踪等方法对南方鲇口外皮肤受外界化学物质刺激时面神经主要感觉支(上颌须神经和下颌须神经)及其味觉初级中枢(面叶)的诱发放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方鲇面叶分成大小2叶,所占体积分别为(73±3)%和(... 采用组织切片、电生理和束路追踪等方法对南方鲇口外皮肤受外界化学物质刺激时面神经主要感觉支(上颌须神经和下颌须神经)及其味觉初级中枢(面叶)的诱发放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方鲇面叶分成大小2叶,所占体积分别为(73±3)%和(58±4)%。上颌须皮肤的味觉传入神经(上颌须神经)投射到大叶的背中位置,下颌须皮肤的味觉传入神经(下颌须神经)投射到小叶的腹中和背中位置;(2)判断上下颌神经放电反应可知最有效的刺激物是L-ala和L-arg,且二者存在交叉反应和脱敏现象。上颌须神经反应更敏感;(3)面叶中上颌须神经投射区域,L-arg和L-ala引起的反应较强;下颌须神经投射区域中,L-his和Qhcl引起的反应较强。这些结果显示出南方鲇面神经的感觉支对不同化学物质具有不同感受性且在其面叶上的投射也具有躯体分布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 面叶与面神经 口外味觉反应 诱发放电 束路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饲用嗜酸乳杆菌微囊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青莲 邢亚阁 +3 位作者 车振明 蒋丽 张丽珠 蔡义民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20,共4页
本试验采用多孔淀粉、甘油、葡萄糖、甘露醇为壁材,对嗜酸乳杆菌进行微囊化,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 mL菌悬液,采用多孔淀粉6 g、葡萄糖5 g、甘油3.0 mL、甘露醇3.0 mL为最佳的包埋条件;电镜分析产品形态表明,嗜酸乳杆菌被... 本试验采用多孔淀粉、甘油、葡萄糖、甘露醇为壁材,对嗜酸乳杆菌进行微囊化,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 mL菌悬液,采用多孔淀粉6 g、葡萄糖5 g、甘油3.0 mL、甘露醇3.0 mL为最佳的包埋条件;电镜分析产品形态表明,嗜酸乳杆菌被保护剂均匀的包裹,且大小均匀,有很好的包裹效率;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剂的稳定性要高于裸菌,并且制剂在4℃下储藏时,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微囊化 南方鲇 益生菌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初级味觉中枢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磊 龙天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8-72,共5页
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对南方鲇头面部的皮肤受外界机械和化学物质刺激时其口外味觉初级中枢——面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机械刺激在面叶引起反应的区域大于味觉刺激,而对味觉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多集中在面叶的表层区域.在上颌须神经投射区... 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对南方鲇头面部的皮肤受外界机械和化学物质刺激时其口外味觉初级中枢——面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机械刺激在面叶引起反应的区域大于味觉刺激,而对味觉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多集中在面叶的表层区域.在上颌须神经投射区域,L-丙氨酸和L-精氨酸引起的反应更强,在下颌须神经投射区域,L-组氨酸和奎宁引起的反应更强.②机械和味觉刺激上、下颌须在面叶的接收区域均成倒立形态.③按照对刺激的反应性质不同将面叶的单个神经元分成3种类型,显示出南方鲇初级味觉中枢具有分区不同功能不同的特点,且和外界感受野之间存在特异性一一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 面叶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诺氟沙星对南方大口鲶肝脏CAT、GST及GO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光中 胡辉 +1 位作者 肖克宇 罗世民 《河北渔业》 2012年第7期1-4,7,共5页
采用一次性背部肌肉注射法,测定和分析了乳酸诺氟沙星对南方大口鲶(Silurus SaldaIooi meridi-onaleis Chen)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注射剂量加大,鱼体肝脏CAT、GST及GO... 采用一次性背部肌肉注射法,测定和分析了乳酸诺氟沙星对南方大口鲶(Silurus SaldaIooi meridi-onaleis Chen)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注射剂量加大,鱼体肝脏CAT、GST及GOT活性值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剂量为140mg/kg时CAT、GST活性值最大(P<0.05),剂量为60mg/kg时GOT活性值最大(P<0.05),三种酶的活性均在220mg/kg时最小(P<0.05);随着试验时间延长,CAT、GST、GOT活性也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过程。结果表明:注射60~100mg/kg既能使药效发挥良好又不会对肝脏产生明显损伤,为其最适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诺氟沙星 南方大口鲶 CAT GST GOT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鲶在弱电场中的行为反应
19
作者 殷雷明 张国胜 +4 位作者 黄洪亮 张旭光 邢彬彬 乔云贵 陈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大口鲶(Silurus meridionalis)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电感受器官的鱼类,其头部分布着大量微壶腹状的电感受器官,可以感受到生存环境中的微弱电信号,并在其摄食、求偶等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采用行为学的方法研究了大口鲶在不同直流类... 大口鲶(Silurus meridionalis)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电感受器官的鱼类,其头部分布着大量微壶腹状的电感受器官,可以感受到生存环境中的微弱电信号,并在其摄食、求偶等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采用行为学的方法研究了大口鲶在不同直流类匀强电场下的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输出电压为0.9V、水中电场强度为(5.0±0.1)mV.cm-1时,大口鲶对铜板电极表现出最大的偏好性,在电场范围停留时间可达100 s以上,说明弱电场对大口鲶具有较强的吸引。研究结果为采用弱电诱集大口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改进传统的大口鲶捕捞作业方式及新渔具渔法的研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鲶 电感受 弱电场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鲶池塘养殖试验初报
20
作者 黄洪贵 黄种持 赖铭勇 《福建水产》 1999年第2期28-34,共7页
利用当年繁殖的大规格鱼种,以不同规格及密度进行大口鲶池塘单养试验,并对饲料配制及投饲方面作了新的探索。经过3个月的饲养,平均体重分别达到443、670.7、211.6g/尾,成活率分别为99.1、99.0、98.6%,平均饲料系数分别为3.2、2.9、3.6... 利用当年繁殖的大规格鱼种,以不同规格及密度进行大口鲶池塘单养试验,并对饲料配制及投饲方面作了新的探索。经过3个月的饲养,平均体重分别达到443、670.7、211.6g/尾,成活率分别为99.1、99.0、98.6%,平均饲料系数分别为3.2、2.9、3.6:1,日总平均增重分别为3.8、5.1、1.8g/尾·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鲶 池塘单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