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0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原子在单束局域空心光束中的Sisyphus冷却 被引量:3
1
作者 印建平 高伟建 夏勇 《量子光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B09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中性原子 单束局域空心光束 sisyphus冷却 蒙特卡洛模拟 势阱 π位相板 强度梯度冷却 全光型BEC 超冷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建筑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问题分析与对策
2
作者 杨琦 《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6,共8页
针对民用建筑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设计中冷却水功效不足、循环冷却水泵的设置位置、噪声控制、冷却塔的漂水、水雾、溢水、结冰和防火等常出现的问题,从系统的选择、系统流量的确定、冷却塔的设计、系统的水处理、系统的管材与安装、... 针对民用建筑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设计中冷却水功效不足、循环冷却水泵的设置位置、噪声控制、冷却塔的漂水、水雾、溢水、结冰和防火等常出现的问题,从系统的选择、系统流量的确定、冷却塔的设计、系统的水处理、系统的管材与安装、租户冷却水系统方面进行了分析。冷却效果是设计中主要问题,涉及到冷却水系统的形式、系统冷却水量的确定和冷却塔的选择。提出了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问题的相关对策。并结合设计经验,给出了典型的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量的估算方法等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系统 循环冷却水量的确定 冷却塔的设计问题 冷却塔的选择 租户冷却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乙二醇冷却液中铝合金3A21的腐蚀影响
3
作者 刘相 高峰 +1 位作者 李森 赵丕盛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7,共5页
利用腐蚀失重试验、电化学测试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5~70℃条件下,铝合金3A21在乙二醇冷却液中的长期腐蚀行为,以及温度对铝合金3A21在乙二醇冷却液中的腐蚀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铝合金3A21在乙二... 利用腐蚀失重试验、电化学测试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5~70℃条件下,铝合金3A21在乙二醇冷却液中的长期腐蚀行为,以及温度对铝合金3A21在乙二醇冷却液中的腐蚀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铝合金3A21在乙二醇冷却液中的平均腐蚀速率逐渐升高;表面腐蚀形貌以均匀腐蚀为主,存在少量的局部腐蚀;当试验时间为56~98 d时,平均腐蚀速率的对数与试验热力学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铝合金3A21在乙二醇冷却液中的稳定腐蚀速率与浸泡温度呈现阿伦尼乌斯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铝合金3A21 腐蚀 乙二醇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氢储罐中耦合蒸气冷却屏的连续变密度多层绝热的序列二次规划优化
4
作者 李科 忻碧平 文键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5-994,共10页
为进一步优化应用于液氢存储的多层绝热结构的绝热性能,提出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耦合蒸气冷却屏(VCS)的连续变密度多层绝热辐射屏间距进行优化。研究了蒸气冷却屏位置、蒸气冷却屏内仲正转化以及蒸气冷却屏数量对最优辐射屏间距分布... 为进一步优化应用于液氢存储的多层绝热结构的绝热性能,提出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耦合蒸气冷却屏(VCS)的连续变密度多层绝热辐射屏间距进行优化。研究了蒸气冷却屏位置、蒸气冷却屏内仲正转化以及蒸气冷却屏数量对最优辐射屏间距分布以及绝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气冷却屏的引入使多层绝热最优辐射屏间距分布在蒸气冷却屏设置处出现突变,优化后漏热热通量qin相比于优化前下降幅度最大可达到36.1%;引入仲正转化的条件下优化可使qin的下降幅度最大达到28.3%;VCS数量的增加使最内层辐射屏间距显著减小,当蒸气冷却屏数量增加到2时,最小qin相比于单蒸气冷却屏下降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优化 真空多层绝热 蒸气冷却 仲正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锂离子电池组冷却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5
作者 申江卫 于帅 +2 位作者 李希进 陈峥 夏雪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组存在散热不足和系统能耗高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半圆弧形液冷板结构对电池组散热性能及流体域压降的影响。基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最大温差和压降这3个关键指标,设计了8组冷却结构,并选取结构2进一步对冷却液... 针对锂离子电池组存在散热不足和系统能耗高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半圆弧形液冷板结构对电池组散热性能及流体域压降的影响。基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最大温差和压降这3个关键指标,设计了8组冷却结构,并选取结构2进一步对冷却液的入口流速、入口温度以及液冷板高度对电池组散热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单一流向结构相比,双向流结构更有利于改善电池组的温度均衡性;调整进出口位置会改变冷却液的流动分布,进而影响电池组的散热性能;增加冷却液流速可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温差,但当流速超过0.3 m/s时,散热效果的提升将变得有限,且会增加系统能耗;降低冷却液温度能有效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但会增大电池组温度差异;增加液冷板高度有助于增强电池组的散热效果并改善温度均匀性。当冷却液流速为0.3 m/s,冷却液入口温度不低于25℃,液冷板高度不小于55 mm时,采用结构2冷却后的电池组最高温度为30.61℃,同时最大温差可控制在5℃以内,具有更好的温度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锂离子电池 冷却结构 热均衡性 Fluen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数显加热/冷却一体机的研制及应用
6
作者 李春 王丽荣 +2 位作者 丁立军 姬宇飞 张晓涛 《实验室科学》 2025年第1期160-165,共6页
针对有机化学实验传统实验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研制了一套集数显加热和冷却于一体,集搅拌与控速于一体的小型实验仪器,并广泛应用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公共基础和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相比于传统的电炉铜锅水浴... 针对有机化学实验传统实验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研制了一套集数显加热和冷却于一体,集搅拌与控速于一体的小型实验仪器,并广泛应用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公共基础和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相比于传统的电炉铜锅水浴和电动搅拌装置,采用新装置能够明显的改善实验效果,提高实验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对于涉及到加热煮沸、介质冷却和充分搅拌的实验过程操作,新仪器具有节能、节省空间、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满足高校实验教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研制 加热/冷却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驱重载车辆动力单元冷却系统设计改进
7
作者 刘宇航 李洪彪 +1 位作者 梁爽 孙志红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5期54-57,63,共5页
随着车辆电动化的发展,重载车辆的研发也在向高机动、电驱方向发展。文章针对某电驱重载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动力单元过温报警问题,首先针对车辆全部跑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动力单元常用工况和各散热器的设计裕度情况。其次对发动... 随着车辆电动化的发展,重载车辆的研发也在向高机动、电驱方向发展。文章针对某电驱重载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动力单元过温报警问题,首先针对车辆全部跑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动力单元常用工况和各散热器的设计裕度情况。其次对发动机水散和电机及控制器水散分别提出了增加10%和降低10%散热功率的修正设计目标。最后通过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发动机水散和电机及控制器水散的高度进行了重新设计。重新设计后的发动机水散高度增加至原尺寸的1.12倍,电机及控制器水散高度减小至原尺寸的0.94倍,改进后的散热器满足设计要求并使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重载 动力单元 冷却系统 设计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核电汽轮机组高中压模块降负荷冷却过程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章艳 段增辉 +2 位作者 陈贝贝 刘伟鹏 杨世香 《东方电气评论》 2025年第1期18-21,共4页
大型核电汽轮机组高中压合缸结构具有热容量大,停机后冷却较慢的特点。文章介绍了一种加快高中压缸停机冷却速度的降负荷冷却方案。结合电厂实际运行数据对整个高中压模块在降负荷冷却过程中温度、应力及间隙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 大型核电汽轮机组高中压合缸结构具有热容量大,停机后冷却较慢的特点。文章介绍了一种加快高中压缸停机冷却速度的降负荷冷却方案。结合电厂实际运行数据对整个高中压模块在降负荷冷却过程中温度、应力及间隙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在保证机组安全性的前提下,加快机组的冷却,缩短检修停机时间,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与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汽轮机 降负荷 快速冷却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气速度下气膜冷却性能分析
9
作者 陈德娟 叶楠 +1 位作者 徐一驰 戴子涵 《黑龙江科学》 2025年第4期72-75,共4页
气膜冷却是当前先进燃气轮机中常用的叶片热防护手段之一,采用导热率低的冷气形成保护膜,将高温燃气与金属叶片隔绝,通过改变气膜冷却结构中的冷气量来控制吹风比的数值,采用雷诺平均法计算稳态气膜冷却结构中的流动换热行为,分析气膜... 气膜冷却是当前先进燃气轮机中常用的叶片热防护手段之一,采用导热率低的冷气形成保护膜,将高温燃气与金属叶片隔绝,通过改变气膜冷却结构中的冷气量来控制吹风比的数值,采用雷诺平均法计算稳态气膜冷却结构中的流动换热行为,分析气膜孔在倾斜角度为15°时结构和吹风比对气膜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速度的增大,气膜冷却的效率逐渐增大,但吹风比过大气膜有分离趋势,会造成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冷却 吹风比 数值模拟 冷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舰式冷却系统在泵站工程中的应用
10
作者 傅金 王豹 龙俊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1期77-79,共3页
研究了船舰式冷却系统在南水北调金湖泵站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冷却系统的选型、配置、热平衡计算及其对泵站运行性能的影响等方面。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论文探讨了船舰式冷却系统在泵站工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船舰式冷却系统 金湖泵站 热平衡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核电厂大气排放调节阀快速冷却模式控制研究
11
作者 朱攀 曾山 +2 位作者 黄鹏 罗焯睿 刘亚男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5年第1期27-29,共3页
“华龙一号”核电厂大气排放调节阀是核安全级设备,需要安全级仪控系统实现其调节控制。该调节阀控制模式多样化且调节需求复杂,在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6项目中是由国外供应商设计了该控制方案。针对华龙一号大气排放调节阀的快速冷... “华龙一号”核电厂大气排放调节阀是核安全级设备,需要安全级仪控系统实现其调节控制。该调节阀控制模式多样化且调节需求复杂,在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6项目中是由国外供应商设计了该控制方案。针对华龙一号大气排放调节阀的快速冷却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并基于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核安全级DCS“龙鳞”平台设计了调节阀快速冷却模式的工程实施方案,最终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可推广应用于后续工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安全级DCS 大气排放调节阀 快速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中央空调系统降膜蒸发冷却式冷凝器的传热特性和结垢规律研究
12
作者 徐中干 郑张 许本亮 《科技与创新》 2025年第3期5-9,共5页
以地铁站中央空调系统中的降膜蒸发冷却式冷凝器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在高温高湿的工况下,通过改造冷凝器盘管传热表面的技术,提高其换热强度和抗腐蚀能力。通过对波纹表面和焊接表面2种改进的管状表面进行实验研究,与光滑表面进行对比分... 以地铁站中央空调系统中的降膜蒸发冷却式冷凝器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在高温高湿的工况下,通过改造冷凝器盘管传热表面的技术,提高其换热强度和抗腐蚀能力。通过对波纹表面和焊接表面2种改进的管状表面进行实验研究,与光滑表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改良方案,以期实现地铁中央空调系统整体效率的提高和运行成本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中央空调系统 降膜蒸发冷却式冷凝器 传热特性 结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芯结构对旋流冷却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何伟 肖俊峰 +3 位作者 高松 李园园 于飞龙 伍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针对用于透平叶片前缘的旋流冷却结构,为了改善其冷气发展空间、提高综合冷却性能,提出了一种布置在冷却腔内的插芯结构。基于简化旋流冷却结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插芯结构对旋流冷却靶面换热系数、综合冷却性能、流量分配、流动... 针对用于透平叶片前缘的旋流冷却结构,为了改善其冷气发展空间、提高综合冷却性能,提出了一种布置在冷却腔内的插芯结构。基于简化旋流冷却结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插芯结构对旋流冷却靶面换热系数、综合冷却性能、流量分配、流动结构等的改善效果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增设插芯结构后,在射流雷诺数5 000~20 000范围内,旋流冷却结构的靶面面积平均努塞尔数增加了5.9%~8.3%,综合冷效因子增加了5.2%~6.6%,吸力侧努塞尔数提高了14.8%~16.6%,相邻喷嘴间流量的最大差从18%削减到5%。插芯结构削减了上游射流在旋流腔轴心处的发展空间,抑制了旋流回流和旋流涡核的形成,降低了上游冷气对新鲜射流的干扰,强化了旋流对壁面边界层的削弱效果,从而有效增加了旋流结构的一致性并提高了靶面换热系数的强度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冷却 透平叶片 内部冷却 努塞尔数 射流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气幕冷却的涡轮端壁改进冷却结构的高温数值验证
14
作者 蔡海扬 吴航 +1 位作者 杨星 丰镇平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3,共12页
叶栅端壁是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中流动结构与传热冷却特征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为提高采用轴向气膜冷却孔布局的原型涡轮端壁的综合冷却性能,本文依据各区域的流场结构和热负荷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高效气膜冷却强化设计,包括应用端壁... 叶栅端壁是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中流动结构与传热冷却特征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为提高采用轴向气膜冷却孔布局的原型涡轮端壁的综合冷却性能,本文依据各区域的流场结构和热负荷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高效气膜冷却强化设计,包括应用端壁通道进口空气幕冷却、扇形气膜孔以及等马赫数线优化布局等方法,使得冷气可以克服横流和二次流的影响,冷气附壁性和覆盖面积大幅提升。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某型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真实进口条件下,验证了端壁改进冷却设计的耦合换热特性。与端壁原型冷却设计相比,在相同冷气消耗量下,端壁改进冷却设计在涡轮真实平均进口温度2150 K下实现了更低且更均匀的金属温度分布,有效消除了原型冷却设计中存在的局部高温热斑,端壁面积平均综合冷却有效度提升了14.2%。叶栅气动分析表明,端壁改进冷却设计还可以降低叶栅出口总压损失,改善叶栅气动性能。冷气流线分布规律表明,空气幕冷却在端壁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冷却性能;当空气幕冷气吹风比达到1.85时,可以克服端壁附近涡系的影响而达到尾缘区域形成冷却,并削弱二次流对压力面侧气膜冷却的不利影响;但当空气幕冷气吹风比达到2.12时则会由于过大的射流动量而脱离端壁表面,从而损失部分冷却效果,因此需要合理分配冷气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端壁 耦合换热 气膜冷却 空气幕冷却 综合冷却有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锥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流动换热特性
15
作者 李录博 王春华 +1 位作者 王宇楠 张靖周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1,共9页
针对中心锥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的流动换热特性展开了数值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气在中心锥表面发生回流,并生成回流涡旋,涡旋尺度随着吹风比的升高而增大;中心锥热侧壁温沿流向呈不断上升趋势,吹风比的增大可提升综合冷却效果,但相... 针对中心锥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的流动换热特性展开了数值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气在中心锥表面发生回流,并生成回流涡旋,涡旋尺度随着吹风比的升高而增大;中心锥热侧壁温沿流向呈不断上升趋势,吹风比的增大可提升综合冷却效果,但相对压力损失也有所增大;随着气膜孔直径的增大,冷却效果逐渐提升,相对压力损失逐渐减小;冲击孔直径的增大削弱了综合冷却效果,相对压力损失有所下降;改变冲击距离对流动换热规律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锥 冲击-气膜复合冷却 综合冷却效果 相对压力损失 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双层壁结构的内外复合流动及综合冷却特性数值研究
16
作者 张垲垣 栗智宇 +1 位作者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0,共11页
针对双层壁在曲面条件下的内、外流动与冷却耦合特性不明晰的问题,在3种典型冷气吹风比0.4、0.6和0.8下,采用共轭传热数值模拟方法及实验验证,研究了平面和凹、凸曲面双层壁的内、外流动相互影响规律和综合冷却特性。结果表明,曲面显著... 针对双层壁在曲面条件下的内、外流动与冷却耦合特性不明晰的问题,在3种典型冷气吹风比0.4、0.6和0.8下,采用共轭传热数值模拟方法及实验验证,研究了平面和凹、凸曲面双层壁的内、外流动相互影响规律和综合冷却特性。结果表明,曲面显著改变了双层壁的孔内入侵、冲击腔室横流和外壁冷气贴壁特性。低吹风比下,凹面双层壁的气膜孔出流面积最大,冲击驻点区域的冷气横流强度和换热效果显著提升,外壁平均综合冷效能够达到0.54;凸面双层壁的下游气膜冷却和冲击冷却有所增强,同时主流入侵能够到达气膜孔下部;高吹风比下,凹面双层壁气膜孔下方冷气出流区的二次涡面积最大,出射角增加导致气膜孔下游冷却效率略低;凸面双层壁冲击腔内冷气向上游回流最弱,在冲击腔内获得最强的横流累积效果,凸壁面平均综合冷效在第4排孔能达到0.73。研究结果对于叶片等曲面部件的双层壁结构布局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双层壁 流动交互 气膜冷却 冲击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游离散气膜孔型对静叶收敛端壁气热性能和气膜冷却效率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张昊 白波 +1 位作者 李志刚 李军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61,共12页
气膜冷却孔型影响冷气射流型态以及与端壁二次流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涡轮静叶造型端壁的传热冷却特性。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的方法研究了上游圆形孔和扇形孔对涡轮静... 气膜冷却孔型影响冷气射流型态以及与端壁二次流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涡轮静叶造型端壁的传热冷却特性。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的方法研究了上游圆形孔和扇形孔对涡轮静叶收敛端壁气热性能的影响特性,分析了6种质量流量比(MFR)下圆形孔和扇形孔的涡轮静叶端壁的热负荷分布、绝热气膜冷却效率、端壁二次流,以及叶片压力面侧的二次冷却效果(风影冷却)。研究表明:相比圆形孔,扇形孔能有效降低叶片肩部和气膜孔尾迹的端壁热负荷;同时,扇形孔可以显著增加端壁气膜覆盖范围和绝热气膜冷却效率,特别是在叶片前缘、叶栅通道上游以及叶片两侧。扇形孔消除了圆形孔出口冷气的流动分离现象进而降低了叶栅通道上游端壁温度。气膜冷气与马蹄涡形成前缘滞止涡,扇形孔的前缘滞止涡范围更大,提高了叶片前缘以及紧贴叶片两侧的气膜冷却效果和面积。在MFR=2.3%时,扇形孔对端壁绝热气膜冷却效率的增强效果最显著,面平均值相比圆形孔增加约40%。MFR=2.7%时扇形孔风影冷却覆盖面积最大,相比圆形孔减小约20%,但叶片近端壁表面温度下降15 K。相比于圆形孔,扇形气膜孔能够提高收敛型端壁冷却效率,但同时需要增加冷却气体质量流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静叶 收敛型端壁 气膜孔型 气膜冷却 风影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叶片前缘双旋流冷却流阻及换热特性的大涡模拟
18
作者 刘学斌 宋立明 +2 位作者 于博阳 陶志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5,共12页
为了厘清双旋流腔室内的换热特性及高流阻的损失机理,在相同冲击雷诺数(Re=10000)下,采用高精度的大涡模拟数值方法对比研究了双旋流冲击冷却和传统垂直冲击冷却方式的流阻及换热特性。以时间平均的努塞尔数分布评估了冲击靶面的换热特... 为了厘清双旋流腔室内的换热特性及高流阻的损失机理,在相同冲击雷诺数(Re=10000)下,采用高精度的大涡模拟数值方法对比研究了双旋流冲击冷却和传统垂直冲击冷却方式的流阻及换热特性。以时间平均的努塞尔数分布评估了冲击靶面的换热特性,以三维流线和Q准则等值轮廓图分析了冲击腔室内的流动和涡系分布特征,采用综合换热系数对比评估了两种冷却方式的综合换热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双旋流冲击在靶面形成的高速强剪切流动是强化对流换热的主要原因,而旋流交叉流动带来的换热增强并不显著;相较于垂直冲击冷却,双旋流冲击的靶面努塞尔数分布更加均匀且高努塞尔数区沿展向分布范围更宽,前缘周向平均的努塞尔数在各个流向位置都有显著提升;双旋流冷却腔室内的中心旋流区出现了较大的流向涡量,导致中心旋流区的总压降较为显著;整个双旋流腔室的面平均努塞尔数相较于垂直冲击冷却提高了11.90%,即便在总压降提高了38.32%的情况下,其综合换热系数相比垂直冲击冷却仍提高了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前缘 双旋流冲击冷却 垂直冲击冷却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湿式冷却系统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19
作者 黎家玮 刘祯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27,共11页
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的冷却起关键作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锂电池湿式冷却系统,该湿冷系统分为两个冷却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喷雾蒸发对空气预冷,第二阶段通过喷雾使电池表面形成液膜,空气流动使液膜蒸发进而对电池冷却。为了研究... 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的冷却起关键作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锂电池湿式冷却系统,该湿冷系统分为两个冷却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喷雾蒸发对空气预冷,第二阶段通过喷雾使电池表面形成液膜,空气流动使液膜蒸发进而对电池冷却。为了研究各因素对喷雾蒸发及液膜蒸发的影响规律,通过Fluent软件对湿冷系统进行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分别探究了喷雾质量流量、风速、空气湿度、液滴粒径、气压对两个阶段冷却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喷雾质量流量、风速对两个阶段的影响规律不同,而空气湿度、液滴粒径、气压对两个阶段的影响规律相同;喷雾质量流量越大、风速越小对第一阶段空气预冷更有利,湿度越低、粒径越小、气压越低对两个阶段都有利;同时喷嘴的位置对喷雾蒸发有影响,适当地增加喷嘴与电池的距离更有利于喷雾对空气的预冷。为了使两个阶段都具备更优的冷却条件,最后对喷雾质量流量、风速进行分阶段改进,改进后以更小的风速及更少的喷雾质量流量提高了第一阶段对空气的预冷能力,在第二阶段为电池提供更大的风速及更均匀的液膜,使电池的平均温度降低了1.9℃、最大温差降低了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湿式冷却系统 喷雾冷却影响因素 分阶段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和地球上玄武岩浆冷却速率差异的数值模拟
20
作者 支羽萧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5-608,共14页
月球表面约有17%的区域被玄武岩覆盖,地球表面也有70%左右的面积为岩浆喷发至地表在大气或海水中冷凝的玄武岩.但月球与地球不同的是,月表大气非常稀薄,岩浆表面热环境主要由热辐射控制.本文研究了在地球与月球表面不同冷却机制影响下,... 月球表面约有17%的区域被玄武岩覆盖,地球表面也有70%左右的面积为岩浆喷发至地表在大气或海水中冷凝的玄武岩.但月球与地球不同的是,月表大气非常稀薄,岩浆表面热环境主要由热辐射控制.本文研究了在地球与月球表面不同冷却机制影响下,玄武岩浆冷凝过程的差异.本文仅模拟分析层状静止的熔岩体在地球空气对流冷却和月球辐射冷却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冷凝过程.通过数值模拟熔岩的冷凝过程,发现月球辐射边界条件下熔岩表面的冷却速率是地球对流边界的500倍以上.冷却速率控制着晶体生长形态及矿物成分,月球辐射冷却条件下熔岩表面到5mm深度处快速淬灭成玻璃体,而地球熔岩浅表则多冷凝为以单斜辉石为主要矿物的玻璃体玄武岩.对熔岩冷却的影响差异主要集中在表面0.5m范围内,更深部的冷却速率则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表玄武岩 冷却过程 冷却速率 晶体形态 矿物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