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18国道川藏线旅游产业要素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钟燕红 马继刚 李灏 《旅游研究》 2025年第1期15-28,共14页
科学合理规划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布局,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以318国道川藏线沿线六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POI大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其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结构及影响... 科学合理规划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布局,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以318国道川藏线沿线六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POI大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其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318国道川藏线旅游产业要素呈“扁担状”结构,且呈现出“两中心高度集聚,其他区域呈孤岛状零星分布”和“沿路而建、低海拔集聚”的分布态势;旅游产业要素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且关联程度较高,呈现出显著的联动发展效应,但交通设施与旅游景点之间的空间匹配程度低;影响旅游产业要素分布的关键因素按其解释力大小依次为GDP、人口规模、景点密度、路网密度、坡度、海拔、年平均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8国道川藏线 旅游产业要素 空间结构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8国道川藏线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钟燕红 马继刚 +2 位作者 赵烨 贺灵娟 赵玲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景点是旅游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厘清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是优化旅游景点空间布局、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POI大数据,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Getis-Ord Gi*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探究318国道... 景点是旅游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厘清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是优化旅游景点空间布局、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POI大数据,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Getis-Ord Gi*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探究318国道川藏线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318国道川藏线旅游景点在空间分布上为典型的集聚分布。(2)318国道川藏线旅游景点整体呈现出“两中心高度集聚,其他区域零散分布”和“依山、聚盆”的分布态势,大多位于101~1000 m的低海拔区域和3000~5000 m的中高海拔区域,上山趋势明显。(3)318国道川藏线旅游景点冷热区域呈现出“东热西冷”的分布格局。(4)318国道川藏线旅游景点布局受GDP影响显著,受海拔影响最弱;双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均高于单因子作用,并产生明显的双因子增强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318国道川藏线旅游景点空间统筹优化建议,为促进道路沿线区域旅游提档升级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8国道川藏线 旅游景点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两路”精神的弘扬路径研究——纪念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子祥 陈昱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弘扬“两路”精神,不仅要注重史论结合,从内涵阐释、根源回溯和历史定位发轫,夯实传承弘扬基础,还要注重红绿相映,从国家文化公园、协同研究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着手,构建... “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弘扬“两路”精神,不仅要注重史论结合,从内涵阐释、根源回溯和历史定位发轫,夯实传承弘扬基础,还要注重红绿相映,从国家文化公园、协同研究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着手,构建教育引导体系;既要注重文工交叉,从“两路”建设养护、进藏铁路修建及科技攻坚克难着力,实现文化涵育功能,又要注重文旅融合,从整合文化资源、创建品牌标识、完善支撑条件入手,助推红色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两路”精神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YL-8/25D多功能钻机的结构设计及工艺研发
4
作者 吕鹏飞 马晨 +2 位作者 尚小辉 尚丽 王卿源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3期75-77,82,共4页
为适应我国川藏线隧洞钻孔施工工艺需求,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钻孔效率,自主研发了一款KYL-8/25D多功能钻机,解决了现有钻探装备在施工中存在的探测距离短和效率低问题。利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对各结构的功能介绍以及钻... 为适应我国川藏线隧洞钻孔施工工艺需求,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钻孔效率,自主研发了一款KYL-8/25D多功能钻机,解决了现有钻探装备在施工中存在的探测距离短和效率低问题。利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对各结构的功能介绍以及钻杆的仿真模拟计算,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最后通过现场调试试验也验证了钻机的实际成效,为川藏线隧洞施工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成功工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线隧洞 钻探 试验工艺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游记内容分析的风景道骑行体验研究——以318国道川藏线为例 被引量:102
5
作者 胡传东 李露苗 罗尚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9-110,共12页
骑自行车旅行是当下游客体验风景道的重要方式。318国道川藏线在国家级风景道中居重要地位。网络骑行游记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游客的骑行体验过程。文章以网络骑行游记为素材,采用内容分析法,从骑行动机、感知维度、高峰体验及拍照指数4个... 骑自行车旅行是当下游客体验风景道的重要方式。318国道川藏线在国家级风景道中居重要地位。网络骑行游记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游客的骑行体验过程。文章以网络骑行游记为素材,采用内容分析法,从骑行动机、感知维度、高峰体验及拍照指数4个方面,研究骑行游客对川藏线风景道的旅游体验规律及其特点。研究表明,游客骑行高原风景道的主要动机在于获得认同;骑行川藏线的体验可划分为自然、挑战、畅爽、美丽、传奇和升华6个维度,以及景观感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超越3个层面;骑行高峰体验是骑行的客观条件、骑行者的主观认知与身体状况综合作用的结果;骑行的高峰体验路段与高度凝视路段基本一致;骑行初期的拍照指数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标志性景点与休整地也是拍照指数相对较高的区域。基于网络骑行游记的风景道体验研究,对自行车旅游的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骑行游记 旅游体验 内容分析法 风景道 川藏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线骑行者旅游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旅游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华 马志新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65,共13页
基于动机理论视角,文章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索川藏线骑行旅游情境下的旅游动机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由"社会交往""自我实现""享受自然""放松释... 基于动机理论视角,文章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索川藏线骑行旅游情境下的旅游动机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由"社会交往""自我实现""享受自然""放松释压""追求新奇"和"独处探索"等6个维度24个细分指标构成;(2)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维度直接且正向影响主观幸福感;(3)旅游满意度在自我实现与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享受自然、放松释压与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关系中起全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理解特种旅游参与者的旅游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丰富旅游动机和旅游幸福感理论研究,对后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开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动机 主观幸福感 旅游满意度 骑行旅游者 川藏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的互动:川藏线骑行旅游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汝辉 马志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73,共10页
从本真性视角出发,选取30名2011-2018年川藏线(G318)骑行旅游者样本,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分析其旅游体验内容及规律。研究发现:(1)客观本真性体验和存在本真性体验既是川藏线骑行旅游的体验内容,又构成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其中... 从本真性视角出发,选取30名2011-2018年川藏线(G318)骑行旅游者样本,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分析其旅游体验内容及规律。研究发现:(1)客观本真性体验和存在本真性体验既是川藏线骑行旅游的体验内容,又构成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其中客观本真性体验包括自然景观本真体验和人文景观本真体验,存在本真性体验包括自我内部本真体验和人际本真体验;(2)客观本真是存在本真性体验的重要来源,存在本真体验强化了旅游者对客观本真的认同;(3)旅游者强烈的内在自主意识和主动性,彰显了本真性判断的主位化特征。本文构建了客观本真性和存在本真性之间的互动模型,揭示了二者之间互促互融的结构性规律,有利于丰富旅游领域本真性研究的理论成果,对本真性体验解释框架拓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真性 旅游体验 骑行旅游 川藏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公路南线西藏境内病害类型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铭 支喜兰 柳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5-190,共6页
川藏公路南线是西藏自治区的五大主干公路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国防意义。但公路沿线复杂的地理、地质条件导致多种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公路的正常使用。在对川藏公路南线西藏段病害实地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公路的破坏... 川藏公路南线是西藏自治区的五大主干公路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国防意义。但公路沿线复杂的地理、地质条件导致多种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公路的正常使用。在对川藏公路南线西藏段病害实地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公路的破坏现状及病害类型,得出了这些病害的引发原因不仅在于材料、施工等方面,更主要是由滑塌和水毁等地质灾害造成的,并针对这些病害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公路南线 地质灾害 破坏现状 病害类型 整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交通干线帕隆藏布段冰碛物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杨东旭 王军朝 杨栋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8年第8期51-57,共7页
作为冰川运动的遗迹,冰碛物由于其宽级配、大孔隙、非均质、渗透性等特点,成为川藏铁路和高速公路帕隆藏布路段规划选线中的一类特殊岩土体,并与藏东南地区的冰川型地质灾害具有关联,使得帕隆藏布流域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及防治研究愈发... 作为冰川运动的遗迹,冰碛物由于其宽级配、大孔隙、非均质、渗透性等特点,成为川藏铁路和高速公路帕隆藏布路段规划选线中的一类特殊岩土体,并与藏东南地区的冰川型地质灾害具有关联,使得帕隆藏布流域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及防治研究愈发复杂。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冰碛物物性特征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实地调查和室内外测试结果,归纳了冰碛物的分布特征、沉积构造、物理性质和工程力学特性,梳理了冰碛物的物理力学研究进展,凝练了帕隆藏布流域冰碛物研究中的3个关键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研究思路,旨在为后续的冰碛物研究和川藏交通干线规划与建设管理提供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交通干线 帕隆藏布 冰碛物 物理力学性质 地质灾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线自行车骑乘者感知获益概念模型研究——基于AQAL理论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浩 李立华 雷若然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8-388,共11页
川藏线自行车骑乘是一项艰辛耗时的旅行活动,近年来却始终为广大骑乘者所热衷,骑乘者的动机、体验在既有研究中多有探讨,但骑乘者深层次的获益感知仍缺乏系统剖析。为探析骑乘者的感知获益特征与规律,文中基于AQAL模型四象限框架,利用... 川藏线自行车骑乘是一项艰辛耗时的旅行活动,近年来却始终为广大骑乘者所热衷,骑乘者的动机、体验在既有研究中多有探讨,但骑乘者深层次的获益感知仍缺乏系统剖析。为探析骑乘者的感知获益特征与规律,文中基于AQAL模型四象限框架,利用爬虫程序采集47篇318川藏线自行车骑乘网络游记,结合扎根理论和文本分析方法对骑乘者感知获益展开概念模型构建、感知元素提炼与维度关系评价。结果发现:(1)骑乘者感知获益概念模型包含身体获益、心理获益、文化获益和社会获益4个维度及13个子范畴;(2)骑乘者感知获益元素共聚类为4类,"坚持""骑友""信仰""身体"是骑乘者感知印象最为深刻的4大元素,元素与维度呈现一体两面关系;(3)感知获益以个人化、内生性、四元共生性为典型特征,且无论是内在/外在视角还是个体/群体视角下,心理感知获益均较突出,"感受"与4大元素两两共线后构成稳定的"钻石"状语义网络结构。研究初步界定了骑乘者感知获益概念,提取出身体获益和文化获益两个新的非物质感知维度,可对旅游感知研究提供思路启示和可能创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获益 概念模型 整合理论 骑乘者 川藏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和BIM的川藏铁路数字选线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江涛 何娘者 《高速铁路技术》 2016年第5期75-79,共5页
川藏铁路线路长,所经区域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选线制约因素多。为综合把握选线区域各控制因素,在项目研究中综合应用Google Earth和BIM技术提取大范围地形数据、建立数字选线环境、进行交互选线和纵断面自动设计、基于BIM的... 川藏铁路线路长,所经区域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选线制约因素多。为综合把握选线区域各控制因素,在项目研究中综合应用Google Earth和BIM技术提取大范围地形数据、建立数字选线环境、进行交互选线和纵断面自动设计、基于BIM的三维设计等,以选择最优的线路通道和工程布局。研究结果表明:(1)Google Earth数据应用于川藏铁路选线,加快前期研究进度并节省费用;(2)基于Google Earth三维选线融合地形、地质、环保、规划等各种控制因素,在三维环境中直观审视线路方案,便于选择综合最优的方案;(3)基于BIM的线路三维设计对于局部方案比选、优化调整空间线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数字选线 三维选线 BIM GOOGLE EAR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道路震害及对新建川藏交通干线的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建 姚令侃 黄艺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72-277,共6页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为强震区线路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震害经验。从地貌学的角度出发,发现道路工程通过汶川震区中低山丘陵区和高山峡谷区具有直接震害与间接震害两种不同的震害类型,归纳总结不同地貌区工程结构物的震害特征及防范对策,...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为强震区线路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震害经验。从地貌学的角度出发,发现道路工程通过汶川震区中低山丘陵区和高山峡谷区具有直接震害与间接震害两种不同的震害类型,归纳总结不同地貌区工程结构物的震害特征及防范对策,并将其应用到新建川藏交通干线的定线策略和工程选型中。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强震作用下,鲜水河谷与无量河谷的线路工程将以直接震害为主,定线时主要采用路基、矮桥、短隧的方式通过,同时要加强路基震陷的防治;②新建线路通过帕隆藏布河谷时将以地震触发山地灾害所造成的间接震害为主,采用隧道方式走较高线位通过,以规避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不良影响,同时可以减轻高地应力对隧道工程震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工程 定线策略 地貌学 川藏交通干线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绳索随钻定向钻进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金生 黄晓林 +2 位作者 蒋炳 张弛 吴万炯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0-264,271,共6页
水平孔绳索取心钻进时,钻具回转轴线与自身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地面孔口加压,受地层软硬或岩层产状作用下,钻孔轨迹都会发生偏斜,目前暂无有效办法实现随钻定向纠斜。针对此问题,开展了小直径水平绳索随钻定向仪器的推送、固定、打... 水平孔绳索取心钻进时,钻具回转轴线与自身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地面孔口加压,受地层软硬或岩层产状作用下,钻孔轨迹都会发生偏斜,目前暂无有效办法实现随钻定向纠斜。针对此问题,开展了小直径水平绳索随钻定向仪器的推送、固定、打捞机构研究,创新形成一套水平绳索定向钻进器具和定向技术,并在川藏铁路多吉隧道水平钻孔进行随钻定向纠斜,成功抑制钻孔上漂趋势,并降斜3°,为地质勘查水平绳索取心定向钻进轨迹控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定向孔 绳索取心 随钻定向钻进 川藏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铁路隧道建设期衬砌质量检测方法与新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安哲立 叶阳升 +3 位作者 马伟斌 郭小雄 邹文浩 王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97-504,共8页
为提升川藏铁路隧道衬砌检测效率及准确性,针对其建设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结构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分析可能引发的主要衬砌质量隐患及检测问题,从技术、管理角度提出以先进成熟、提前介入、阶段开展、信息化管理为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梳... 为提升川藏铁路隧道衬砌检测效率及准确性,针对其建设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结构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分析可能引发的主要衬砌质量隐患及检测问题,从技术、管理角度提出以先进成熟、提前介入、阶段开展、信息化管理为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梳理国内外既有隧道衬砌检测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以衬砌强度、厚度、渗水情况、裂损、冻害、结构位移等为主的川藏铁路隧道检测项目及方法。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新技术,明确川藏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应以机械化、智能化、集成化为新技术发展和应用导向,并提出川藏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隧道 建设期衬砌 衬砌质量检测 衬砌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休闲视角下川藏线骑行的动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林 张道清 吉玉良 《科教导刊》 2017年第4期160-161,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骑行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本文以川藏线骑行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法、参与观察法、网络游记统计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对各广大驴友的骑行动机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相应地有建设性的建议来促进...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骑行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本文以川藏线骑行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法、参与观察法、网络游记统计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对各广大驴友的骑行动机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相应地有建设性的建议来促进户外骑行运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行 川藏线 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的廊道型旅游地意象研究——以皖南“川藏线”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晴晴 杨效忠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4-684,共11页
旅游地意象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旅游者具身化意象认知结果对旅游地行为忠诚、满意度及旅游资源开发至关重要。借助蕴含旅游者记忆与叙事信息的网络游记文本及图片位置数据,采用质性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构廊道型旅游地意象... 旅游地意象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旅游者具身化意象认知结果对旅游地行为忠诚、满意度及旅游资源开发至关重要。借助蕴含旅游者记忆与叙事信息的网络游记文本及图片位置数据,采用质性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构廊道型旅游地意象。研究发现:1)廊道型旅游地意象由线性意象、色彩意象、地方意象、审美意象和情感意象五维类属建构而成。2)皖南“川藏线”旅游者在场体验过程中的情感评价积极情感占主导地位,消极情感占比相对较少,其中高度积极情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高度消极情感。3)旅游者皖南“川藏线”意象要素感知特征呈现动静结合、线性体验与感知兼具两个层级。其中,动静特征通过静态景观与动态体验共同展现,线性体验更多强调旅游者产生的刺激、惊险、震撼的驾驶乐趣及情感升华。4)皖南“川藏线”线性意象热点集中于桃岭公路及六道湾周边,色彩意象热点集中于储家滩和红杉林两地,审美意象热点集中于储家滩、青龙湖、红杉林沿线,地方意象热点集中于储家滩、桃岭公路和水墨汀溪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道型旅游地 旅游地意象 情感评价 意象认知热点 皖南“川藏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方 陈兴长 +1 位作者 孙聿卿 唐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26,共7页
川藏公路北线沿线泥石流灾害数量多、分布广,活动频繁,严重影响到了公路正常运行。在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开展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川藏公路北线四川省新都桥镇-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段泥石流的发育状况和危害特征,并研究制定了... 川藏公路北线沿线泥石流灾害数量多、分布广,活动频繁,严重影响到了公路正常运行。在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开展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川藏公路北线四川省新都桥镇-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段泥石流的发育状况和危害特征,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川藏公路北线沿线共发育有各类泥石流沟339条,以暴雨型-稀性-中低频泥石流为主;(2)泥石流流域多呈长条形,面积普遍较小,沟道短,纵坡降大;(3)泥石流的危害对象主要是桥涵和路基路面,危害方式以冲刷、磨蚀和淤埋为主。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根据不同路段泥石流的流体性质、活动频率以及危害方式等,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公路能够安全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发育特征 危害方式 防治措施 川藏公路北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解译在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路瀚 孙海龙 +1 位作者 周明霞 李进 《地质装备》 2022年第3期26-32,共7页
通过遥感解译与信息分析、工程地质遥感解译和野外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以卫星图像信息为依据,以计算机信息提取为手段,以工程地质遥感解译、野外实地验证及铁路工程地质综合分析为重点,对“新建川藏线CD-LZ段遥感工程地质解译”路线走廊... 通过遥感解译与信息分析、工程地质遥感解译和野外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以卫星图像信息为依据,以计算机信息提取为手段,以工程地质遥感解译、野外实地验证及铁路工程地质综合分析为重点,对“新建川藏线CD-LZ段遥感工程地质解译”路线走廊带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进行了全面的工程地质条件解译,为路线方案优选、桥隧工程布设提供了详实的工程地质资料,为新建铁路川藏线CD-LZ段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川藏线 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 断裂构造 遥感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皖南川藏线(宣州段)旅游者体验的策略研究
19
作者 伍燕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4-48,共5页
文章分析了皖南川藏线(宣州段)现阶段的旅游实际状况,此条线路虽然较火热,但也有着较明显的淡旺季之分,而且回头客不多。为突破当地旅游发展的瓶颈,以宣州区所辖地域为例,围绕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给出了提升旅游者体验相对应的六个主要... 文章分析了皖南川藏线(宣州段)现阶段的旅游实际状况,此条线路虽然较火热,但也有着较明显的淡旺季之分,而且回头客不多。为突破当地旅游发展的瓶颈,以宣州区所辖地域为例,围绕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给出了提升旅游者体验相对应的六个主要策略。并就持续发展沿线旅游经济提出了相关注意事项,要求从业者树立绿色环保、安全和专业服务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 旅游资源 皖南川藏线 宣州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线自行车骑乘者的价值追寻研究——基于"手段-目的链"模型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浩 李立华 +1 位作者 卓曼他 雷若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208,共7页
为洞悉川藏线骑乘者价值层面的动机,研究以手段-目的链模型(Means-end Chain Model,MEC)为分析框架,采用软式阶梯法对48名入藏骑乘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最受受访者重视的11项活动属性经由16项体验结果的"中介"作用形成7... 为洞悉川藏线骑乘者价值层面的动机,研究以手段-目的链模型(Means-end Chain Model,MEC)为分析框架,采用软式阶梯法对48名入藏骑乘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最受受访者重视的11项活动属性经由16项体验结果的"中介"作用形成7大价值要素;各要素分3个层级呈现横向与纵向相关,"挑战性-获得心流体验-愉悦感"、"历时长-完成人生成长仪式-自我认同"以及"队友互帮互助-感动经历-关心他人和社会-社会需求满足"构成3条关键价值脉络;愉悦感、自我认同、社会需求满足是骑乘者价值追寻的"终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乘者 动机 价值 川藏线 手段-目的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