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孔SiO2纳米球为载体的Pb(Ⅱ)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双莉 封扬 党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1-205,210,共6页
以壳聚糖为单体,介孔SiO2纳米球为载体,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交联剂制得Pb(Ⅱ)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表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其吸附和洗脱等条件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以壳聚糖为单体,介孔SiO2纳米球为载体,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交联剂制得Pb(Ⅱ)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表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其吸附和洗脱等条件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酸度为pH=5~6;最佳静置吸附时间为4~6h,最佳Pb2+初始浓度为160~240mg/L;吸附动力学结论表明吸附速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用2.0mol/L硝酸溶液进行洗脱,洗脱率达到99.60%;常见干扰离子基本不干扰吸附富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Ⅱ)印迹聚合物 介孔sio2纳米球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SiO2纳米球的柔性随机激光器研究
2
作者 李松涛 葛坤 +1 位作者 郑宁 任芝 《新丝路(下旬)》 2018年第24期177-178,共2页
本文通过旋涂法制备了含有SiO2纳米球和增益介质R6G的柔性随机激光器,研究了在随机激光的发射光谱和出射强度、半峰全宽与泵浦光能量密度的关系,研究了样品在不同拉伸量下的随机激光光谱,拉伸量达到14mm时,随机激光发射光谱的中心波长... 本文通过旋涂法制备了含有SiO2纳米球和增益介质R6G的柔性随机激光器,研究了在随机激光的发射光谱和出射强度、半峰全宽与泵浦光能量密度的关系,研究了样品在不同拉伸量下的随机激光光谱,拉伸量达到14mm时,随机激光发射光谱的中心波长蓝移了10nm,展现了一种拉伸法调谐随机激光出射波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激光 拉伸法 sio2纳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等离子体处理对GaAs表面单层自组装SiO2纳米球薄膜的影响
3
作者 王智栋 刘云 +3 位作者 彭新村 邹继军 朱志甫 邓文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258,共6页
二维纳米阵列结构因其重要的光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光电子器件。本文对自组装单层SiO2纳米球掩模刻蚀法制备GaAs纳米柱二维阵列结构的关键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旋涂法在GaAs表面制备自组装单层SiO2纳米球,重点研究了GaAs表面氧... 二维纳米阵列结构因其重要的光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光电子器件。本文对自组装单层SiO2纳米球掩模刻蚀法制备GaAs纳米柱二维阵列结构的关键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旋涂法在GaAs表面制备自组装单层SiO2纳米球,重点研究了GaAs表面氧等离子体亲水处理工艺对纳米球排列特性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功率配比100 W+80 W、腔室压力4 Pa、氧气流量20 mL/min、处理时间1200 s,并最终得到排列紧密的大面积单层纳米球薄膜。以单层纳米球为掩模,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在GaAs表面制备了纳米柱阵列并测试了其表面光反射谱。测试结果表明,GaAs纳米柱阵列在特定波段的反射率降低至5%,远低于表面无纳米结构的薄膜材料表面高达40%的光反射。分析表明纳米柱可以激发米氏散射共振效应,从而有效降低反射率并提升光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纳米球 氧等离子体 ICP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纳米球掺入量对PS/SiO2纳米复合材料硬度及杨氏模量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王玉玉 王晓云 +3 位作者 张文 张强 张丽 卫来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6-21,共6页
采用纳米压痕仪的“单点循环压痕”模式对掺入不同质量SiO2纳米球与PS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硬度及杨氏模量的检测并进行分析,得到PS/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杨氏模量随着纳米球掺入量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掺入少量(质量分数为17wt... 采用纳米压痕仪的“单点循环压痕”模式对掺入不同质量SiO2纳米球与PS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硬度及杨氏模量的检测并进行分析,得到PS/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杨氏模量随着纳米球掺入量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掺入少量(质量分数为17wt%)SiO2纳米球时,由于PS单体中表面活性层增加导致PS/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杨氏模量整体小于PS单体.掺入大量(质量分数为23wt%和29wt%)SiO2纳米球时,由于SiO2掺入量的增加使SiO2的硬度和杨氏模量占据主导作用,导致PS/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杨氏模量整体大于PS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sio2纳米复合材料 sio2纳米球 硬度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空心SiO2纳米球
5
《有机硅材料》 CAS 2013年第5期343-343,共1页
北京化工大学的张斐等人采用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A-172)对空心SiO:纳米球进行改性,并在纯丙乳液制备后期与部分丙烯酸酯单体同时滴入纯丙乳液中。
关键词 sio2纳米球 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 硅烷偶联剂 空心 改性 北京化工大学 丙烯酸酯单体 纯丙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化空心多孔SiO_2纳米球对阿维菌素的吸附条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珠柱 文利雄 +3 位作者 黎颖 刘凡 王青 陈建峰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6,共5页
以本实验室合成的空心多孔SiO2纳米球作为新型吸附介质,以阿维菌素为模型吸附药物,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空心多孔SiO2纳米球的吸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无机?有机双模板法制备出的空心多孔SiO2纳米球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采用超... 以本实验室合成的空心多孔SiO2纳米球作为新型吸附介质,以阿维菌素为模型吸附药物,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空心多孔SiO2纳米球的吸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无机?有机双模板法制备出的空心多孔SiO2纳米球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能有效地把模型药物阿维菌素吸附到多孔空心结构中,吸附量可达61.5%.在压力、温度、吸附时间、共溶剂用量4个影响吸附量的因素中,压力和共溶剂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吸附时间的影响较显著,温度的影响不显著.最佳的吸附条件为:压力50MPa,温度40℃,时间6h,共溶剂(丙酮)添加量5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多孔 sio2纳米球 超临界流体 正交实验 阿维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SiO_2与SiO_2@Au纳米球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四运 徐晟 彭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57-1661,共5页
0引言 荧光标记技术在化学、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外,目前常用的荧光标记的材料主要有半导体量子点、稀土掺杂纳米晶、荧光高分子粒子和荧光SiO2纳米球。与其他材料相比,荧光SiO2球具有光稳定性高、毒... 0引言 荧光标记技术在化学、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外,目前常用的荧光标记的材料主要有半导体量子点、稀土掺杂纳米晶、荧光高分子粒子和荧光SiO2纳米球。与其他材料相比,荧光SiO2球具有光稳定性高、毒性低、亲水性好且生物相容、表面易修饰上与生物分子相连接的基团、尺寸均一可调等诸多优点,因而特别适合作为生物标记材料,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sio2纳米球 稀土掺杂 AU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Eu^(3+)纳米球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质研究
8
作者 陈志明 程龙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4-16,34,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在氨-水-乙醇溶液中进行水解,制备出单分散性SiO2纳米球.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尺寸进行表征.考察了影响SiO2纳米球形成的因素,发现合适浓度的氨水有利于单分散性二氧...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在氨-水-乙醇溶液中进行水解,制备出单分散性SiO2纳米球.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尺寸进行表征.考察了影响SiO2纳米球形成的因素,发现合适浓度的氨水有利于单分散性二氧化硅(SiO2)纳米球的形成.并将Eu3+离子掺入SiO2纳米球中制备出SiO2:Eu3+纳米球,考察了SiO2:Eu3+纳米球的荧光性质,发现SiO2:Eu3+(7%,mol/mol)纳米球的荧光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纳米球 EU^3+ 掺杂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空心SiO_2纳米球对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斐 李保山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5-41,共7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A-172改性空心SiO2纳米球,使其表面带有富含碳碳双键的活性基团,有效地增强了空心SiO2纳米球的疏水性,明显减少了团聚现象。进一步将其引入到纯丙乳液中,研究了其对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SEM)、高倍透射电镜(... 采用硅烷偶联剂A-172改性空心SiO2纳米球,使其表面带有富含碳碳双键的活性基团,有效地增强了空心SiO2纳米球的疏水性,明显减少了团聚现象。进一步将其引入到纯丙乳液中,研究了其对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SEM)、高倍透射电镜(HRTEM)观察了改性前后空心SiO2纳米球的形貌;使用傅里叶红外(FT-IR)、热重分析(TG)、附着力测试等对改性纯丙乳液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空心SiO2纳米球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明显增强,且并未破坏其形貌结构;空心SiO2纳米球改性后的纯丙乳液热稳定性及附着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sio2纳米球 纯丙乳液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团杂化纳米SiO_2微球作为生物标记探针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曲会英 杨黄浩 +3 位作者 林鹏 李顺华 杨薇 许金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2-424,共3页
Recent advances in the nanomaterials, such as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latex fluorescent nanospheres and dye-doped silica nanoparticles, have opened a promising field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luminescent biolabel. I... Recent advances in the nanomaterials, such as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latex fluorescent nanospheres and dye-doped silica nanoparticles, have opened a promising field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luminescent biolabel.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kind of novel nanometer-sized fluorescent hybrid silica(NFHS) particles used as a sensitive and photostable fluorescent probe in biological staining and diagnostics. The NFHS particles are prepared by controlled hydrolysis of the fluorophore silica precursor using the reverse micelle technique. The fluorophores are dispersed homogeneously in the silica network of the NFHS particles and well protected from the environmental oxygen. In comparison with single organic fluorophores without incorporation, these nanoparticle probes are brighter, more stable against photobleaching and do not suffer from intermittent on/off light emission(blinking). The NFHS particles have also shown unique advantages over the existing common organic fluorophores, quantum dots, and latex-based fluorescent particles for biomolecule recognition in the following four major points: easy preparation, good photostability, high sensitivity, and low toxicity. The approach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for making NFHS nanoparticles is a general one, and it i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fluorophore molecule as select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团 杂化 纳米sio2 生物标记探针 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空心微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纯 殷恒波 +6 位作者 石莉萍 王爱丽 吴占敖 吴刚 姜涛 沈玉堂 姜廷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1-1665,共5页
选用具有高比表面、强吸附能力的二氧化硅纳米空心微球作吸附剂,对Pb2+、Cu2+及Cr3+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利用Langmuir线性方程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纳米空心微球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256、0... 选用具有高比表面、强吸附能力的二氧化硅纳米空心微球作吸附剂,对Pb2+、Cu2+及Cr3+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利用Langmuir线性方程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纳米空心微球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256、0.681、0.563 mmol/g。饱和吸附量与重金属离子的共价指数及电荷密度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共价指数增加或电荷密度的降低,饱和吸附量增大;吸附常数与重金属离子电场强度(有效核电荷数)有关,随着有效核电荷数的增加,吸附常数增大。此吸附过程具有化学吸附特征,再生的吸附剂可以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空心微 重金属离子吸附 Langmuir线性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SiO_2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薛琼 邓靖 +2 位作者 付艳琪 邵宴萍 马振萍 《包装学报》 2018年第2期16-22,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_2微球并对其接枝改性,与壳聚糖/淀粉溶液复合后应用于圣女果保鲜包装中。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粒径分析等表征,考察纳米SiO_2成球工艺参数和接枝改性效果;并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改性纳米SiO_2微球...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_2微球并对其接枝改性,与壳聚糖/淀粉溶液复合后应用于圣女果保鲜包装中。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粒径分析等表征,考察纳米SiO_2成球工艺参数和接枝改性效果;并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改性纳米SiO_2微球对壳聚糖/淀粉/纳米SiO_2复合膜溶液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 m L浓氨水、2.8 m L正硅酸四乙酯、40 m L乙醇并通过缓慢滴加的方式制备得到的微球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经硅烷偶联剂KH550接枝改性后的纳米SiO_2微球,能够改善复合膜的多项性能;当添加质量分数为3%的改性纳米SiO_2微球时,壳聚糖/淀粉/纳米SiO_2复合膜的保鲜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壳聚糖/淀粉 溶胶-凝胶法 硅烷偶联剂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型中空纳米SiO^(2)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方贤 杨椰榕 +1 位作者 韦江雄 余其俊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06-7011,共6页
采用Stöber法,通过TEOS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备单壳型中空纳米SiO^(2)微球(HSN),以其为内核基体和引入DVB交联剂,采用逐步包裹法成功制备了双环型中空纳米SiO^(2)微球。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 采用Stöber法,通过TEOS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备单壳型中空纳米SiO^(2)微球(HSN),以其为内核基体和引入DVB交联剂,采用逐步包裹法成功制备了双环型中空纳米SiO^(2)微球。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热常数分析等手段对制备得到的材料进行微观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DVB含量为0.2 mL时,制备的中空球壳层结构较疏松,层间距为18 nm,比表面积为59.81 m^(2)/g;DVB含量为0.3 mL时,中空球形貌粗糙、壳层致密、孔体积下降,层间距为35 nm,比表面积为61.63 m^(2)/g;随着层间距离的增加,双环型HSN热导率降低,可低至0.0252 W/(m·K);双环型HSN可以有效降低涂层的热导率,当掺量为8%时,热导率降低85%,在保温隔热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纳米sio2 交联剂 比表面积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PS/SiO_2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华 吴石山 沈健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8-272,共5页
采用一种简单和低成本的方法制备单分散SiO2包覆聚苯乙烯(PS)(PS/SiO2)核-壳型纳米复合微球.首先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存在下制备了PS纳米微球,然后在NH4OH/乙醇溶液中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在PS微球表面包覆SiO2.PS纳米微球的制备在水介... 采用一种简单和低成本的方法制备单分散SiO2包覆聚苯乙烯(PS)(PS/SiO2)核-壳型纳米复合微球.首先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存在下制备了PS纳米微球,然后在NH4OH/乙醇溶液中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在PS微球表面包覆SiO2.PS纳米微球的制备在水介质中进行,无需使用共单体,使用的是常用的过硫酸钾自由基引发剂;包覆处理前不用进行溶剂交换或离心处理.研究了PVP,NH4OH和原硅酸乙酯(TEOS)的用量对PS/SiO2纳米复合微球尺寸和形态的影响.随着PVP用量增加,PS微球变小,因此得到较小的PS/SiO2纳米复合微球;NH4OH用量对SiO2包覆层的厚度没有影响,但对SiO2包覆层的表面形态有影响,随着NH4OH用量增加包覆层表面变得粗糙;随着TEOS溶液用量增加,生成的SiO2增加,其包覆层的厚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sio2纳米复合微 聚乙烯吡咯烷酮 核-壳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SiO_2纳米球的制备及其直径分布研究
15
作者 李鑫 娜布其 +4 位作者 寇鲁青 解姝媛 刘景海 王志民 段莉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02-204,213,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乙醇为溶剂,浓氨水为催化剂,制备Si O2纳米球.研究了氨水浓度、水用量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Si O2纳米球尺寸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Si O2纳米球的形貌和直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 通过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乙醇为溶剂,浓氨水为催化剂,制备Si O2纳米球.研究了氨水浓度、水用量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Si O2纳米球尺寸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Si O2纳米球的形貌和直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会直接促使Si O2纳米球直径减小,温度由25℃变化至55℃,球直径由280~300nm(57.1%)减少至120~140nm(65%).氨水的用量的增加会增大Si O2纳米球直径,氨水用量翻倍时,球直径由200~220nm(92%)增大至290~310nm(80%).反应体系中水的浓度变大会增加水解速率,但对其尺寸大小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io2纳米球 直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微纳米空心球制备及其大容量去除亚甲基蓝
16
作者 徐泽忠 叶青 韩成良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43-46,共4页
结合水热和煅烧两步法成功制备出SiO_2微纳米空心球.采用XRD,SEM和TEM等手段分别对产物进行结构和形态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SiO_2为无定型结构,形状为球形,粒径约为0.6μm.煅烧后大部分SiO_2形成了空心结构,球壳的厚度约为100nm.制备出... 结合水热和煅烧两步法成功制备出SiO_2微纳米空心球.采用XRD,SEM和TEM等手段分别对产物进行结构和形态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SiO_2为无定型结构,形状为球形,粒径约为0.6μm.煅烧后大部分SiO_2形成了空心结构,球壳的厚度约为100nm.制备出的微纳米SiO_2空心球对水中亚甲基蓝吸附动力学满足准二阶动力学方程,而其吸附热力学方程则满足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约为476mg/g.该方法获得的SiO_2微纳米空心球结构稳定、产量较大,且能快速大容量吸附有机染料,故可用作高效吸附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sio2纳米空心 去除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SiO_2纳米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对Al^(3+)荧光识别研究
17
作者 李成阳 蔡佳达 +4 位作者 涂全 陈子玉 王芙香 潘勤鹤 任国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6-332,337,共8页
中空介孔SiO_2由于中空多孔的结构而常用作功能材料的基底。将中空介孔SiO_2进行官能团修饰,并应用为荧光传感材料是中空介孔SiO_2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论文采用聚丙烯酸(PAA)为中空模板,聚醚F127为造孔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氨... 中空介孔SiO_2由于中空多孔的结构而常用作功能材料的基底。将中空介孔SiO_2进行官能团修饰,并应用为荧光传感材料是中空介孔SiO_2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论文采用聚丙烯酸(PAA)为中空模板,聚醚F127为造孔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在乙醇体系中制备了中空介孔SiO_2纳米球。系统研究了搅拌速度和聚醚F127引入量对中空介孔SiO_2纳米球形貌及比表面积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N_2^-等温吸附脱附曲线等表征说明该合成方法具有很好的普适性,通过调节F127的引入可以实现对比表面积的有效控制。通过氨基化、席夫碱反应进行荧光修饰,进一步研究表明荧光修饰后的中空介孔SiO_2纳米球在水溶液中能够实现对Al^(3+)的有效检测,检测限为1.19×10^(-7)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sio2纳米球 合成方法 Al^3+荧光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SiO_2纳米微球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顾继生 蔡晓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023-18026,18032,共5页
介孔SiO2纳米微球(MSNs)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在疾病诊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若要成功应用于人体,需要完善其生物相容性研究。MSNs对于细胞的毒性与MSNs能否被摄取进入细胞,以及进入细胞的量有关,并取决于细胞的类型和MSNs本身的... 介孔SiO2纳米微球(MSNs)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在疾病诊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若要成功应用于人体,需要完善其生物相容性研究。MSNs对于细胞的毒性与MSNs能否被摄取进入细胞,以及进入细胞的量有关,并取决于细胞的类型和MSNs本身的性状。通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方法的改进,可以明显改善MSNs的血液相容性,降低溶血作用。介孔SiO2纳米微球经静脉注射后分布于动物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肠胃、肌肉和肺脏,其毒性作用与浓度有关;MSNs作为一种异物进入体内后可能会诱发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超敏反应。介孔SiO2纳米微球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其采用何种方式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sio2纳米 表面改性 生物相容性 毒性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介孔中空纳米球载体的体外细胞毒性
19
作者 曹倬 程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由不同表面活性剂所合成的SiO2介孔中空纳米球对于人体的安全性问题。方法:以人肝细胞株L02作为受试细胞,采用MTT法。结果:低浓度时SiO2介孔中空纳米球载体对细胞毒性较小,高浓度时毒性较大;在合成过程中引入pluronic F127后,S... 目的:探讨由不同表面活性剂所合成的SiO2介孔中空纳米球对于人体的安全性问题。方法:以人肝细胞株L02作为受试细胞,采用MTT法。结果:低浓度时SiO2介孔中空纳米球载体对细胞毒性较小,高浓度时毒性较大;在合成过程中引入pluronic F127后,SiO2介孔中空纳米球的细胞毒性增大。结论:剂量是决定SiO2介孔中空纳米球毒性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合成过程中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引入可能导致其细胞毒性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介孔中空纳米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为模板纳米SiO_2空心球及减反膜制备综述
20
作者 高英 牛玉超 段婷婷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65-372,共8页
纳米SiO_2空心球及其减反膜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优良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越来越广泛,纳米SiO_2空心球减反膜具有减反效果好、耐划伤、抗粘污、耐候性能优良等优点,使其在光学和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纳米SiO_2空心球及其减反膜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优良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越来越广泛,纳米SiO_2空心球减反膜具有减反效果好、耐划伤、抗粘污、耐候性能优良等优点,使其在光学和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述了以PAA(聚丙烯酸)为模板的纳米SiO_2空心球的制备方法,从催化剂NH_3·H_2O(氨水)、模板PAA和SiO_2前驱体TEOS(正硅酸四乙酯)等3个方面分析了纳米SiO_2空心球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阐明了模板核PAA的去除原理及去除方法;阐述了纳米SiO_2空心球减反膜的制备技术,总结了纳米SiO_2空心球减反膜溶胶的制备方法和减反膜的镀膜方法,分析了烧结对减反膜的作用;并对纳米SiO_2空心球减反膜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空心 减反膜 聚丙烯酸(PAA) 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