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2/MoS2复合纳米基润滑油在镁合金冷轧中的摩擦学性能及润滑机理 被引量:5
1
作者 谢红梅 蒋斌 +1 位作者 彭程 潘复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76-1282,共7页
镁合金在轧制过程中通常采用铝合金轧制液,甚至进行无润滑轧制。轧制过程中无润滑油会导致轧后板材表面质量差、能耗高,而铝合金轧制液通常采用含氯、硫、磷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添加剂,此类添加剂不容易分解,废液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 镁合金在轧制过程中通常采用铝合金轧制液,甚至进行无润滑轧制。轧制过程中无润滑油会导致轧后板材表面质量差、能耗高,而铝合金轧制液通常采用含氯、硫、磷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添加剂,此类添加剂不容易分解,废液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基于此,本工作采用不同比例的SiO_2和MoS_2纳米颗粒复合加入EOT5#机械油中,在双辊轧机上研究两种纳米颗粒复合比例对AZ31镁合金冷轧过程中轧制力和轧后板材表面质量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SiO_2/MoS_2复合纳米基润滑油润滑条件下轧后板材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SiO_2/MoS_2复合纳米基润滑油的协同润滑机理。结果表明,SiO_2和MoS_2纳米颗粒在基础油中添加质量分数之比为0.25∶0.75时具有最佳的润滑性能。SiO_2/MoS_2复合纳米基润滑油优良的润滑性能降低了镁合金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力,改善了轧后板材的表面质量。分析认为,不同形貌和润滑机理的SiO_2和MoS_2纳米颗粒共同作用是实现协同润滑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mos2复合纳米基润滑油 镁合金 冷轧 摩擦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和CaCO_3对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戎志丹 姜广 孙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3-398,共6页
系统研究了双掺纳米SiO2和纳米CaCO3对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水化热分析、XRD、MIP和纳米压痕等多种微观分析测试手段对其水化进程及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掺纳米材料可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纳... 系统研究了双掺纳米SiO2和纳米CaCO3对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水化热分析、XRD、MIP和纳米压痕等多种微观分析测试手段对其水化进程及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掺纳米材料可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纳米CaCO3的最佳掺量为3%-5%.纳米SiO2的高反应活性促进了早期水泥水化的进程,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反应产生C-S-H凝胶,纳米CaCO3主要起到了填充增强和晶核的作用,二者共同作用下,使得复合材料结构更为密实,孔隙率进一步降低,孔径得到细化,超高密度C-S-H凝胶大量生成,界面区得以强化,异常均匀致密的微观结构使得复合材料在宏观上体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纳米CACO3 超高性能水泥复合材料 微结构 纳米压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C浓度对Ni/纳米MoS_2基复合镀层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红星 谈淑咏 +1 位作者 柳秉毅 沈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0-65,共6页
采用双脉冲复合电镀技术,在瓦特型镀液中,制备含纳米SiC的Ni/MoS2基复合镀层。研究纳米SiC浓度对复合镀层微观形貌、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添加纳米SiC后,Ni/MoS2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产生明显的变化,随... 采用双脉冲复合电镀技术,在瓦特型镀液中,制备含纳米SiC的Ni/MoS2基复合镀层。研究纳米SiC浓度对复合镀层微观形貌、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添加纳米SiC后,Ni/MoS2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产生明显的变化,随镀液中SiC浓度的增加,复合镀层表面致密度提高;镀液中纳米SiC浓度在1.0~1.5g/L时,组织由Ni+MoS2+SiC组成;纳米SiC为1.5g/L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为505HV,摩擦因数为0.28,分别为纯Ni/MoS2的1.6倍和1/2。复合镀层的磨损机制以磨料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s2复合镀层 纳米SIC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和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冻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鹏 代小兵 +2 位作者 高继祥 张凯旋 付世东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4,共4页
为研究纳米SiO_2和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能,通过快冻法试验测得了各组试件经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对单掺PVA纤维与复掺纳米粒子和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能进行了对比,探讨了纳米SiO_2与PVA纤维对水泥基复... 为研究纳米SiO_2和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能,通过快冻法试验测得了各组试件经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对单掺PVA纤维与复掺纳米粒子和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能进行了对比,探讨了纳米SiO_2与PVA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掺加PVA纤维可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能,但过大掺量(>0.9%)的PVA纤维会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产生不利影响;在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掺入纳米SiO_2可以明显提高其抗冻性能,在本文试验纳米SiO_2掺量范围内,其抗冻性随着纳米SiO_2掺量的增加不断增强;在掺加2%纳米SiO_2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掺加一定掺量(<0.9%)的PVA纤维可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复合材料 冻融循环 相对动弹性模量 纳米sio2 PVA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钱琦 吴唯 吕先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7,共4页
采用普通毛细管流变仪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 ,通过测定流变性能 ,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PP基纳米SiO2 复合材料的团聚、分散和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SiO2 采用偶联剂处理并包覆长链分子型分散剂后 ,可增加界面层厚度 ,形成相... 采用普通毛细管流变仪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 ,通过测定流变性能 ,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PP基纳米SiO2 复合材料的团聚、分散和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SiO2 采用偶联剂处理并包覆长链分子型分散剂后 ,可增加界面层厚度 ,形成相间缓冲层 ,由此增大纳米颗粒与颗粒间的距离 ,使纳米颗粒团聚体变得松散 ,摩擦阻力有所下降 ,熔体流动性损失减少。PP基纳米SiO2 复合材料的熔融流动性基本随纳米SiO2 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当纳米SiO2 质量分数约为 3 %时 ,该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变性能近似于纯P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流变性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杀菌结合聚乙烯醇基纳米SiO2复合材料涂膜对鸭蛋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孙静 邓姝颖 +4 位作者 李游 王文亮 郑妍 孙玥 隋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95-299,共5页
为探究次氯酸钠杀菌结合聚乙烯醇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涂膜对鸭蛋的保鲜效果,本实验分别采用次氯酸钠杀菌、聚乙烯醇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涂膜和次氯酸钠杀菌结合聚乙烯醇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涂膜处理新鲜鸭蛋。动态测定35 d贮藏过程中各... 为探究次氯酸钠杀菌结合聚乙烯醇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涂膜对鸭蛋的保鲜效果,本实验分别采用次氯酸钠杀菌、聚乙烯醇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涂膜和次氯酸钠杀菌结合聚乙烯醇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涂膜处理新鲜鸭蛋。动态测定35 d贮藏过程中各组鸭蛋的失重率、菌落总数、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的变化情况,比较贮藏后各组鸭蛋蛋壳色度和熟制鸭蛋质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三个处理组鸭蛋的失重率和菌落总数均显著降低(p<0.05),杀菌结合涂膜组的失重率和菌落总数最小,分别为2.79%±0.19%、(4.83±0.42)lg cfu/g;三个处理组鸭蛋的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杀菌结合涂膜组的哈夫单位(76.09±4.15)和蛋黄指数(0.40±0.02)最大,且与贮藏前的新鲜蛋无显著性差异(p>0.05);杀菌结合涂膜处理对鸭蛋质构特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使蛋壳亮度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三种处理方式均能显著逆转鸭蛋品质的劣变,次氯酸钠杀菌结合聚乙烯醇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涂膜的保鲜效果最佳,显著优于单独的次氯酸钠杀菌和聚乙烯醇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涂膜(p<0.05),该研究为杀菌结合复合材料涂膜在禽蛋保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聚乙烯醇纳米sio2复合材料 涂膜 鸭蛋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和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鹏 赵士坤 +2 位作者 庾宏亮 杨凯 苏红梅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4-97,共4页
探讨了纳米SiO_2和PVA纤维掺量及石英砂粒径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_2和PVA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工作性逐渐降低,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均先提高后降低;随着石英砂粒径的... 探讨了纳米SiO_2和PVA纤维掺量及石英砂粒径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_2和PVA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工作性逐渐降低,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均先提高后降低;随着石英砂粒径的减小,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工作性、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均逐渐降低。纳米SiO_2和PVA纤维最佳掺量分别为1.0%和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PVA纤维 水泥复合材料 工作性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汪宏涛 吴传明 +1 位作者 钱觉时 曹巨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194-196,共3页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介绍了纳米SiO2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流动性、水化产物、水化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初步探讨了纳米SiO2在水泥基复合材料应用中亟需解决的...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介绍了纳米SiO2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流动性、水化产物、水化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初步探讨了纳米SiO2在水泥基复合材料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水泥复合材料 物理性能 微观结构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纤维增强纳米SiO_(2)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韧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鹏 王磊 郑元勋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3期81-84,共4页
以初始弯曲韧度比Re,p、弯曲韧度比Re,k作为表征纳米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韧性的评价指标,通过9组配合比共27个小梁试件的三分点加载弯曲试验,探究了PVA纤维掺量对普通水泥基复合材料和纳米SiO2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以初始弯曲韧度比Re,p、弯曲韧度比Re,k作为表征纳米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韧性的评价指标,通过9组配合比共27个小梁试件的三分点加载弯曲试验,探究了PVA纤维掺量对普通水泥基复合材料和纳米SiO2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VA纤维掺量的增加,PVA纤维增强普通水泥基复合材料和纳米SiO2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弯曲韧性指标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均在PVA纤维掺量为1.2%时达到最大值,此时2种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荷载-挠度曲线最饱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复合材料 纳米sio2 PVA纤维 弯曲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SiO_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10
作者 李德玲 董美美 +1 位作者 刘景玲 高严萍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7,共3页
基于纳米SiO2表面羟基与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间的缩合反应,于SiO2表面引入双键。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原位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FTIR和TGA证实聚甲... 基于纳米SiO2表面羟基与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间的缩合反应,于SiO2表面引入双键。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原位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FTIR和TGA证实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链成功接枝在SiO2表面。聚合体系黏度是影响SiO2表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率的关键因素。甲基丙烯酸甲酯浓度为6 mol/L,偶氮二异丁腈浓度为0.05~0.1 mmol/L时,SiO2表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率可达到94%;SiO2用量对表面接枝聚合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甲丙烯酸甲酯 纳米复合材料 自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x)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水化行为
11
作者 周世华 袁晓露 《中国水泥》 CAS 2005年第3期56-58,共3页
探讨了纳米SiO_(2-x)对水泥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_(2-x)飞加快了水泥早期水化的放热速率,提前了水化诱导期、加速期和减速期,缩短了水泥的凝结时间;纳米SiO_(2-x)复合水泥试样的早期累计水化放热量要低于硅灰试样;此外,纳米SiO_... 探讨了纳米SiO_(2-x)对水泥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_(2-x)飞加快了水泥早期水化的放热速率,提前了水化诱导期、加速期和减速期,缩短了水泥的凝结时间;纳米SiO_(2-x)复合水泥试样的早期累计水化放热量要低于硅灰试样;此外,纳米SiO_(2-x)大大增加了水泥浆体标准稠度需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标准稠度 水泥水化 放热量 水泥浆体 诱导期 水泥复合材料 硅灰 减速 凝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纳米SiO_2杂化浆料的制备及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志谦 张春红 +1 位作者 曹海琳 白永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4-48,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制备了环氧 /纳米SiO2 杂化浆料,对杂化浆料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研究了该浆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首先制备了(γ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的环氧树脂,利用该树脂对纳米SiO2 先驱体进...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制备了环氧 /纳米SiO2 杂化浆料,对杂化浆料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研究了该浆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首先制备了(γ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的环氧树脂,利用该树脂对纳米SiO2 先驱体进行原位改性,制备碳纤维表面环氧 /纳米SiO2 杂化浆料。采用FT IR,AFM和综合热分析仪对纳米SiO2 先驱体的原位改性结构、浆料膜的显微形态和相态及其热性能进行分析,成功制备了环氧 /纳米SiO2 杂化浆料,SiO2 以纳米尺度均匀地分布于杂化浆料膜中,纳米SiO2 的引入使杂化浆料膜的热性能得到了提高。采用该杂化浆料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杂化浆料可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 纳米sio2 环氧 浆料 制备 原位改性 异氰酸酯 复合材料力学 先驱体 碳纤维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自由基聚合制备Fe_3O_4/SiO_2/P(AA-MMA-St)磁性复合微球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飞鸽 张秋禹 +1 位作者 罗绍兵 张和鹏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82-1088,共7页
用原硅酸乙酯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得到Fe3O4/SiO2磁流体.在Fe3O4/SiO2磁流体存在下,以1,1-二苯基乙烯(DPE)为自由基聚合控制剂,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Fe3O4/SiO2/P(AA-MMA-St)核-壳磁性复合微球.用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 用原硅酸乙酯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得到Fe3O4/SiO2磁流体.在Fe3O4/SiO2磁流体存在下,以1,1-二苯基乙烯(DPE)为自由基聚合控制剂,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Fe3O4/SiO2/P(AA-MMA-St)核-壳磁性复合微球.用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透射电镜(TEM)、X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TGA)、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所制备的磁流体、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结构、形态、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原硅酸乙酯水解后能在Fe3O4表面形成硅膜保护层从而避免Fe3O4的酸蚀,使Fe3O4/SiO2/P(AA-MMA-St)复合微球的比饱和磁化强度比同样条件下制备的Fe3O4/P(AA-MMA-St)微球提高了28%;DPE能有效控制自由基在Fe3O4/SiO2磁流体表面均匀地引发单体聚合,得到平均粒径为422 nm,无机粒子含量为40%,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4.850 emu/g,表面羧基含量为0.176 mmol/g的磁性复合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sio2纳米粒子 控制自由聚合 磁性复合微球 磁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纳米SiO_2表面接枝PS及其对SBS的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龙祥 石洪莹 +1 位作者 刘春华 梁甘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7-100,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并以此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改性。透射电镜(TEM)、力学性能与热重分析(TGA)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g-PS纳米复合粒子在SBS...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并以此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改性。透射电镜(TEM)、力学性能与热重分析(TGA)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g-PS纳米复合粒子在SBS中分散比较均匀,使SBS/SiO2-g-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明显高于纯SBS与SBS/SiO2复合材料。动态力学分析(DMA)测试结果表明,与纯SBS及SBS/SiO2复合材料相比,SBS/SiO2-g-PS的高温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了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纳米sio2 接枝 聚苯乙烯 复合粒子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基复合涂层潮湿储存后的摩擦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荆阳 庞思勤 +1 位作者 钟生东 周兰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1,共4页
利用摩擦学试验及 XPS测试考察了非平衡纳米复合等离子体镀膜技术沉积的 Mo S2 基纳米复合薄膜的抗潮湿性和耐磨寿命等 .结果表明 ,在相对湿度 (RH)为 6 0 %~ 70 %的环境下储存后 ,Ti N- Mo S2 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迅速降低直至失效 ;而 T... 利用摩擦学试验及 XPS测试考察了非平衡纳米复合等离子体镀膜技术沉积的 Mo S2 基纳米复合薄膜的抗潮湿性和耐磨寿命等 .结果表明 ,在相对湿度 (RH)为 6 0 %~ 70 %的环境下储存后 ,Ti N- Mo S2 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迅速降低直至失效 ;而 Ti N- Mo S2 / Ti和 Ti N- Mo S2 / Ti N复合膜的抗潮湿性能显著提高 .因而 Ti和 (或 ) N2 的适量添加显著增强了 Mo 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工程 mos2纳米复合涂层 XPS测试 非平衡纳米复合等离子体镀膜技术 摩擦学性能 潮湿储存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网络优化制备均匀粒度分布的微米级SiO_2基相变调湿复合材料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29,共6页
以SiO_2为载体、癸酸-棕榈酸为相变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微米级SiO_2基相变调湿复合材料。运用均匀设计结合RBF网络优化制备参数,对最均匀粒度分布微米级SiO_2基相变调湿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扩散系数为0.5时,RBF网络具有... 以SiO_2为载体、癸酸-棕榈酸为相变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微米级SiO_2基相变调湿复合材料。运用均匀设计结合RBF网络优化制备参数,对最均匀粒度分布微米级SiO_2基相变调湿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扩散系数为0.5时,RBF网络具有最佳的逼近效果;最优制备工艺参数:溶液pH值为4.27,去离子水用量为8.58,无水乙醇用量为4.83和超声波功率为316W;最均匀粒度分布微米级SiO_2基相变调湿复合材料的d10,d50,d90分别为383.51,511.63,658.76nm,d90-d10实测值为275.25nm,实测值与预测值吻合较好,相对误差为-2.64%;最均匀粒度分布微米级SiO_2基相变调湿复合材料在相对湿度为40%~60%时,平衡含湿量为0.0925~0.1493g/g,相变温度为20.02~23.45℃,相变焓为54.06~60.78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 RBF神经网络 纳米sio2相变调湿复合材料 均匀粒度分布 优化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子锋 任淑英 《塑料加工》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综述了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纳米SiO2对聚合物的增韧机理。
关键词 聚合物复合材料 纳米sio2 增韧机理 二氧化硅 力学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18
作者 王伟 李德玲 李扬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2-285,共4页
经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的纳米SiO2表面具有大量可反应性基团-CH=CH2。以苯乙烯和改性后的纳米SiO2为原料,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得到聚苯乙烯/纳米SiO2复合材料。FT IR和TG证明聚苯乙烯大分子链已成功接枝到纳米SiO2粒子表面。由... 经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的纳米SiO2表面具有大量可反应性基团-CH=CH2。以苯乙烯和改性后的纳米SiO2为原料,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得到聚苯乙烯/纳米SiO2复合材料。FT IR和TG证明聚苯乙烯大分子链已成功接枝到纳米SiO2粒子表面。由于扩散作用的影响,相对于偶氮二异丁腈引发聚合反应,热聚合反应具有更高的接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PSt) 纳米sio2 纳米复合材料 自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法在纳米SiO_2表面接枝PS及其对HDPE的改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龙祥 范保林 +2 位作者 刘春华 张奎 王平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24,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 O2)粒子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并以此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改性。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 O2-g-PS纳米复合粒子在HDP...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 O2)粒子表面接枝聚苯乙烯(PS),并以此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改性。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 O2-g-PS纳米复合粒子在HDPE中分散比较均匀,使HDPE/Si O2-g-PS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及拉伸强度均明显高于纯HDPE及HDPE/Si O2复合材料。加入相容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后,Si O2-g-PS纳米复合粒子在HDPE中分散更加均匀,HDPE/Si O2-g-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表面接枝 纳米sio2 纳米sio2-g-PS复合粒子 高密度聚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法在纳米SiO_2表面接枝PBA及其对PVC的改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龙祥 刘榛 +1 位作者 刘春华 王平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7,21,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并以此对聚氯乙烯(PVC)进行改性。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g-PBA纳米复合粒子在PVC...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并以此对聚氯乙烯(PVC)进行改性。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g-PBA纳米复合粒子在PVC中分散均匀,使PVC/SiO2-g-PBA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及拉伸强度均明显高于PVC及PVC/SiO2复合材料。当SiO2-g-PBA纳米复合粒子的质量分数为5%时,PVC/SiO2-g-PBA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9.5kJ/m2,较纯PVC提高了280%,同时拉伸强度也有一定的提高,达到了65.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法 表面接枝 纳米sio2 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 聚氯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