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北4号断裂带凝析气藏相态特征及差异富集主控因素
1
作者 任泓宇 张子轶 +3 位作者 肖重阳 谭涛 马冬晨 黄诗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顺北4号断裂带位于顺托果勒低隆起中部,该条带油气藏类型为受断裂带控制的凝析气藏,内部凝析气藏相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异性,国内外同类型的油气藏较少,因此,对该条带的相态特征及造成其差异性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同类型... 顺北4号断裂带位于顺托果勒低隆起中部,该条带油气藏类型为受断裂带控制的凝析气藏,内部凝析气藏相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异性,国内外同类型的油气藏较少,因此,对该条带的相态特征及造成其差异性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同类型凝析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研究利用PVT(压力—容积—温度)高压物性实验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等技术手段,综合研究得出相关认识。研究结果表明:顺北4号断裂带原油整体为低凝固点、低含硫、中—高含蜡的轻质油;天然气甲烷摩尔分数、气油比、天然气干燥系数、CO_(2)摩尔分数在段内呈现差异性分布特征;通过PVT实验分析油气藏类型为凝析气藏,地露压差较大,属于未饱和油藏,北段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明显高于中、南段,由北向南存在递减趋势;从烃源岩和成藏的角度分析,认为顺北4号断裂带凝析气藏差异富集的主控因素为多源供烃和多期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油气成藏 凝析气藏 油气藏相态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强反射背景下缝洞体识别方法研究
2
作者 张文文 张楠 龚伟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5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顺北油田奥陶系发育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强反射层下伏缝洞体反射特征被强反射能量所掩盖,难以准确识别。针对这一难题,开展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强反射分离技术和缝洞体精细识别方法研究。首先采用强反射分离技术识别和分离奥陶系目的层顶... 顺北油田奥陶系发育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强反射层下伏缝洞体反射特征被强反射能量所掩盖,难以准确识别。针对这一难题,开展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强反射分离技术和缝洞体精细识别方法研究。首先采用强反射分离技术识别和分离奥陶系目的层顶面(T_(7)^(4))的强反射层,突出被强反射同相轴所掩盖的储层弱反射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其次在强反射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开展断控缝洞体敏感属性分析,优选张量属性、瞬时能量属性、频谱不连续性属性以及机器学习断裂检测属性,对不同类型断控储集体的轮廓边界和空间结构进行表征;最后利用三维雕刻技术明确不同类型储集体的空间分布,形成顺北油田强反射背景下缝洞体地震识别技术。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削弱上覆强反射层的影响,提高缝洞体识别精度,有效支撑井位靶点部署和油气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反射 断控缝洞储集体 地震识别模式 顺北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超深定向井润滑防塌钻井液技术
3
作者 邱春阳 王智 +3 位作者 李彦操 厉明伟 龚伟 卜凡康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位于塔里木盆地中西部的顺北油田油气产层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埋深超过8000 m,井底温度高达180℃。为了提高该区钻探成功率,解决超深层小井眼定向钻井过程中井壁稳定、井眼净化及润滑防卡等问题,通过梳理钻井液技术难点,制订技术对策... 位于塔里木盆地中西部的顺北油田油气产层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埋深超过8000 m,井底温度高达180℃。为了提高该区钻探成功率,解决超深层小井眼定向钻井过程中井壁稳定、井眼净化及润滑防卡等问题,通过梳理钻井液技术难点,制订技术对策,优选钻井液处理剂,构建了高效低摩阻抗高温钻井液体系。评价实验与现场应用结果表明:(1)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温、沉降稳定、抑制、封堵及润滑性能。(2)应用于顺北油田8断块4口井的钻井四开井段,在相应的钻井液现场维护处理工艺辅助下,高效低摩阻抗高温钻井液有助于实现优快钻井,较之于该区块前期已完钻的4口井,采用新钻井液体系的四开井段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6.91%、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4.41%。(3)该钻井液有效解决了井壁稳定、井眼净化及润滑防卡问题——应用井的井身质量好,平均井径扩大率为5.86%,平均井径扩大率较前期已完钻井降低31.62%;钻井液悬浮携带能力强,井眼净化效果好;钻井液润滑性好,定向过程中摩阻和扭矩低,定向钻进顺畅。结论认为,该钻井液体系的研制与成功应用,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对其他区块超深定向井的钻井液构建及施工亦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高效低摩阻 抗高温 沉降稳定性 井眼净化 润滑防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断控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地震预测与井轨迹设计——以顺北油田4号断裂带中北部为例
4
作者 王来源 龚伟 李弘艳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3期288-295,共8页
顺北断控缝洞型油气藏主要受走滑断裂控制,断裂带的活动强度控制了储层发育程度,储集空间主要为断裂破碎形成洞穴、孔洞、裂缝,储层的空间展布非均质性强,缝洞体的空间定位和量化表征是制约井位井型的选择和高效动用的关键。综合测井、... 顺北断控缝洞型油气藏主要受走滑断裂控制,断裂带的活动强度控制了储层发育程度,储集空间主要为断裂破碎形成洞穴、孔洞、裂缝,储层的空间展布非均质性强,缝洞体的空间定位和量化表征是制约井位井型的选择和高效动用的关键。综合测井、地震、地质等资料对顺北4号带断裂北段碳酸盐岩储集体进行立体半定量化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顺北碳酸盐岩储集体沿断裂带呈不规则分布,储集体纵向延伸大(高度50~800 m),沿断裂面非均质性强,走滑断裂带拉分段、平移段及挤压段不同分段的储集体规模、组成差异较明显。拉张段储集体体积空间最大,孔洞占比最高(35%)、裂缝(65%);平移段体积空间较小,洞穴占比较低(44%)、裂缝(56%)。并根据储层预测及储集体空间展布进行井轨迹分类设计,拉分段平面宽度较大、断裂面与储集体夹角在0~30°,采用垂向大斜度角顺穿断裂带,最大限度地钻遇储集体;平移段断面窄,储集规模小,断面与储集体夹角在30~50°,采用垂向中斜坡角斜穿断裂带,钻井揭示储集体长度相比横穿可提高1.8倍,实现高产稳产。上述技术方法取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储层预测 空间定位 井轨迹设计 断控缝洞型储集体 顺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二叠系防漏堵漏技术进展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凡 李大奇 +2 位作者 刘金华 何仲 张杜杰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为了解决顺北油田二叠系钻进过程中漏失严重的问题,分析了顺北二叠系地层特征、漏失类型及裂缝宽度,揭示了二叠系漏失原因,总结了该油田防漏堵漏技术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技术成果,并就目前面临的难题给出了技术攻关建议。分析可知,二叠系... 为了解决顺北油田二叠系钻进过程中漏失严重的问题,分析了顺北二叠系地层特征、漏失类型及裂缝宽度,揭示了二叠系漏失原因,总结了该油田防漏堵漏技术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技术成果,并就目前面临的难题给出了技术攻关建议。分析可知,二叠系地层破碎,多尺度复杂裂缝发育,漏失压力低,裂缝对井筒压力敏感,是造成地层漏失的主要原因。针对二叠系漏失,经历“逢漏就堵”、“避免承压”、“塌漏同治”及“优化完善”四个阶段,形成了随钻防漏、桥堵、随钻堵漏、凝胶堵漏、化学固结和全井堵漏浆等技术。2018年以来,在顺北蓬1、顺北鹰1等20余口井应用,单井平均漏失量由2017年之前的508 m 3降低为2020年的138 m 3(降低72.8%),单井堵漏时间由2017年之前的9.3 d降到2020年的2.6 d(降低72%),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二叠系 防漏 堵漏 井筒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断控缝洞型凝析气藏衰竭式开采特征及保压开采对策
6
作者 苏皓 郭艳东 +5 位作者 曹立迎 喻宸 崔书岳 卢婷 张云 李俊超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8,共11页
顺北油田断控缝洞型凝析气藏具有特殊的地质条件,开采难度大。基于顺北油田气藏实际参数,采用建模-数模一体化定量分析方法,对断控缝洞型凝析气藏的衰竭式开采特征进行了刻画,并制定了相应的保压开采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不同的... 顺北油田断控缝洞型凝析气藏具有特殊的地质条件,开采难度大。基于顺北油田气藏实际参数,采用建模-数模一体化定量分析方法,对断控缝洞型凝析气藏的衰竭式开采特征进行了刻画,并制定了相应的保压开采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不同的介质相类型,采用地球物理属性雕刻的分级建模方法,得到融合的三维储集体模型;基于波阻抗、测井数据、试井解释数据,采用人机交互、逐级嵌套的构建方法得到三维孔渗模型;结合由流体高压物性实验拟合得到的流体模型,可得到代表地区特征的断控缝洞凝析气藏多组分数值模拟模型。(2)反凝析作用、应力敏感性是制约此类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效果的两大因素:反凝析作用使油的稳产时间缩短、气油比变大、累产油减少;应力敏感性储层在一定应力作用下裂缝可能发生闭合,导致部分与裂缝连通的储量无法动用。(3)CH_(4)是保压开发的最优注入介质,以略高于露点压力进行保压补能,其增油效果最好;注采速度和注入时间均与增油量呈正相关关系,但换油率随注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对于井组单元采用先持续注采、后脉冲注持续采的方式,其防窜增油效果最好,对于孤立的井单元可采用单井吞吐注采方式提高凝析油采收率;注入井和采出井部署在同一洞内有利于对洞内储量的定向驱替,保证注采井间有足够距离,有利于预防气窜和增加波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型 衰竭开发 反凝析作用 应力敏感性 保压开采 开发对策 提高采收率 凝析气藏 断控缝洞型储层 顺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修井衬管解堵工艺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王照之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199-201,297,共4页
顺北油田埋藏深,钻完井难度大,衬管种类繁多且内径偏小,生产、作业过程逐渐出现衬管堵塞造成油井停产。受衬管内径所限,不满足常规钻杆带工具处理堵塞。通过对顺北油田衬管类型、堵塞情况进行分析,将杆状磨鞋、连续油管处理衬管堵塞工... 顺北油田埋藏深,钻完井难度大,衬管种类繁多且内径偏小,生产、作业过程逐渐出现衬管堵塞造成油井停产。受衬管内径所限,不满足常规钻杆带工具处理堵塞。通过对顺北油田衬管类型、堵塞情况进行分析,将杆状磨鞋、连续油管处理衬管堵塞工艺进行介绍。目前采油四厂已经成功3井次,为超深井处理衬管堵塞,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衬管 井筒堵塞 连续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气田二叠系快速钻进技术分析
8
作者 窦国奇 《价值工程》 2024年第7期120-122,共3页
近年来,顺北油田取得了重大油气突破,是中石化西北开发的主战场。顺北油气田为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洞穴型油藏,储层埋藏深度大7300~8500m,地层压力>80MPa,地层温度>155℃,从上到下钻遇新生界到奥陶系的多套地层,其中古生界二叠系... 近年来,顺北油田取得了重大油气突破,是中石化西北开发的主战场。顺北油气田为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洞穴型油藏,储层埋藏深度大7300~8500m,地层压力>80MPa,地层温度>155℃,从上到下钻遇新生界到奥陶系的多套地层,其中古生界二叠系地层是二开提速提效的关键井段,二叠系地层存在破碎带、裂缝发育,易发生井漏;井壁稳定性差,易出现坍塌掉块,且该地层厚度大,火成岩夹砂泥岩,机械钻速低等难点,本文通过对二叠系地层特性分析以及提速工具的应用,总结出二叠系钻进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二叠系 提速提效 推荐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走滑断层空间结构及其油气关系 被引量:27
9
作者 林波 云露 +6 位作者 李海英 肖重阳 张旭 廖茂辉 韩俊 王鹏 徐学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4-1353,1400,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小尺度走滑断层在空间上具有"位移小、延伸长、平面分段、纵向分层"的复杂地质结构,其纵向空间结构的变化对流体成矿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近年来,顺北油田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勘探表明,走滑断层带在油气成藏过... 塔里木盆地小尺度走滑断层在空间上具有"位移小、延伸长、平面分段、纵向分层"的复杂地质结构,其纵向空间结构的变化对流体成矿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近年来,顺北油田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勘探表明,走滑断层带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具有"控储、控藏、控富"的特点,但走滑断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控制作用尚不清楚。选取顺北5号断层中、北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钻井、钻录井等实物资料和井动态产能资料,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断层解析和立体评价技术,首次从油气成藏体系中的通源性、输导性、成储性、封闭性、储改性以及成藏性等方面对走滑断层进行垂向立体评价。研究成果表明,走滑断层在不同的构造层具有"垂向分层变形、平面分段演化"的特征,不同的构造层中构造响应特征差异明显,由下向上表现为直立走滑、膏盐岩滑脱构造、花状构造、右行雁列正断层、左行雁列正断层、继承性左行雁列正断层的垂向结构序列;走滑断层在不同构造层中的结构样式决定了走滑断层对油气成藏不同要素的控制作用,断层的垂向立体评价有利于查明油气成藏富集过程,优选油气富集目标,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体系 断控缝洞型储集体 走滑断层 顺北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含侵入岩区域超深井安全高效钻井技术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彪 张俊 +2 位作者 王居贺 李文霞 李少安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顺北油田含侵入岩区域易塌易漏地层多、古生界岩石可钻性差,?120.6 mm井眼定向仪器易损坏,导致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通过测井、录井、测试资料分析,建立三压力剖面,优化了必封点位置,将完钻井眼尺寸由120.6 mm优化为143.9 mm;针对... 顺北油田含侵入岩区域易塌易漏地层多、古生界岩石可钻性差,?120.6 mm井眼定向仪器易损坏,导致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通过测井、录井、测试资料分析,建立三压力剖面,优化了必封点位置,将完钻井眼尺寸由120.6 mm优化为143.9 mm;针对火成岩易漏、侵入岩易塌,制定了防漏堵漏与防塌技术对策;通过研究岩石强度特征,配套了非平面齿PDC钻头分层提速技术;通过研究螺杆造斜能力与设计"先高后低"井眼轨迹,优化弯螺杆、定向钻头、MWD仪器及倒装钻具组合,满足了抗温175℃定向实钻需求。通过研究与应用,形成了以井筒稳定与提速工艺为核心的高效钻井技术,现场应用6口井,钻井周期较前期缩短26.5 d,创?143.9 mm井眼国内陆上水平井最深8 220 m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辉绿岩 盐水层 井身结构 定向井 顺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缝内转向压裂暂堵剂评价实验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雄 王晓之 +4 位作者 郭天魁 赵海洋 李兆敏 杨斌 曲占庆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0-176,共7页
缝内暂堵压裂是开发断溶体油藏的关键技术之一,该工艺可以使新裂缝在已压出裂缝的其他位置起裂,从而大幅度提高井周弱势通道的动用程度,增加裂缝复杂度,达到增产的目的。顺北油田奥陶系油藏埋深大,缝洞特征明显,温度可达到160℃,导致普... 缝内暂堵压裂是开发断溶体油藏的关键技术之一,该工艺可以使新裂缝在已压出裂缝的其他位置起裂,从而大幅度提高井周弱势通道的动用程度,增加裂缝复杂度,达到增产的目的。顺北油田奥陶系油藏埋深大,缝洞特征明显,温度可达到160℃,导致普通可降解型堵剂快速失效,为此优选了一种油溶性树脂粉,开发了一种自降解颗粒。基于桥堵机理明确了粒径配比和有效暂堵厚度要求,对堵剂稳定性及高温下的降解、吸水后的膨胀情况进行了评价;通过改进的驱替装置对堵剂在裂缝中形成的暂堵隔板强度进行了评价;最后反向注入,记录解堵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油溶性树脂粉不溶于水和酸、碱,但任何温度下都可溶于油,厚度为14 cm的油溶性树脂粉暂堵隔板在不同粒径颗粒质量比为1.0∶2.0∶2.3时,可耐受10 MPa的压力;A型自降解颗粒不溶于酸、碱、盐,且不溶于油,在高温油相或水相中均可自我降解,厚度为16 cm的A型自降解颗粒暂堵隔板在不同粒径自降解颗粒质量比为1.0∶1.3时,可耐受10 MPa的压力。该研究成果为顺北油田提供了2种暂堵压裂时使用的暂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压裂 暂堵剂 颗粒暂堵 暂堵强度评价 物理模型试验 顺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超深断溶体深度学习地质建模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段太忠 张文彪 +5 位作者 何治亮 刘彦锋 马琦琦 李蒙 廉培庆 黄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12,共10页
断控缝洞型储层是分布在中国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的一种特殊类型储层,具有埋藏深、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受限于井资料稀疏和地震品质低等因素,断控缝洞型储层的准确表征与精细建模面临重要挑战。综合钻测井、岩心、野外露头及三维... 断控缝洞型储层是分布在中国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的一种特殊类型储层,具有埋藏深、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受限于井资料稀疏和地震品质低等因素,断控缝洞型储层的准确表征与精细建模面临重要挑战。综合钻测井、岩心、野外露头及三维地震信息,在断控缝洞型储层构型模式指导下,构建了断溶体深度学习训练样本;在深度学习网络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深层断溶体的深度学习建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深层少井资料条件下,基于多源数据综合建立的“原位等尺度”训练样本是断溶体深度学习建模的基础;优选的地质体目标图像转换网络可以较好地实现从地震数据到断溶体储层的直接预测。在训练网络搭建基础上,建立了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5号断裂带南段的断溶体储层三维模型,该模型多维度符合断控岩溶地质模式及分布规律,与基于钻井资料的储层预测符合率较高。提升断溶体深度学习地质建模的精度和条件化程度是未来的努力攻关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 训练样本 深度学习 地质建模 顺北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断溶体储集层特征及损害预防 被引量:8
13
作者 方俊伟 董晓强 +2 位作者 李雄 张国 吴雄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05,共5页
顺北油田储集层埋藏深、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为保证钻井安全,通常采用正压差钻井,但较高密度钻井液对储集层的损害较大。根据岩性和储集空间特征,以及表面润湿性、敏感性、岩石力学特征和储集层段钻井液体系分析,钻井液对储集层的损... 顺北油田储集层埋藏深、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为保证钻井安全,通常采用正压差钻井,但较高密度钻井液对储集层的损害较大。根据岩性和储集空间特征,以及表面润湿性、敏感性、岩石力学特征和储集层段钻井液体系分析,钻井液对储集层的损害主要体现在大量低酸溶率固相侵入并堵塞缝隙、较大毛细管力造成气层水相圈闭及水锁、钻井液耐温性能差造成沉降以及过高正压差等。针对顺北一区储集层基质致密、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提出了降低储集层伤害的预防措施,即通过"物理封堵-滤液表面活性控制和水化抑制-力学近平衡"的方法,减少漏失量和固相侵入量及深度、提高随钻封堵时效,达到保护储集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断溶体储集层 走滑断裂 储集层伤害 钻井液 损害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顺北4号断裂带中段断控储集体连通性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军 廖茂辉 +3 位作者 王来源 龚伟 黄超 查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6-464,共9页
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断控储集体类型多样,各储集层空间位置,影响储集体连通能力,制约不同部位油井产量。通过探讨一种在钻前评价目标储集体连通能力的方法,对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中段断控储集体连通性展开评价。结果表明,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 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断控储集体类型多样,各储集层空间位置,影响储集体连通能力,制约不同部位油井产量。通过探讨一种在钻前评价目标储集体连通能力的方法,对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中段断控储集体连通性展开评价。结果表明,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中段断控储集体共划分为4个分隔单元,各分隔单元内部洞穴连通率均超过50%,高角度裂缝延伸,垂向洞穴累计厚度大,连通能力较强,分隔单元3与分隔单元4内部的有利目标获取高产概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中段 断控储集体 连通性评价 三维可视化 裂缝预测 分隔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和LSTM神经网络的顺北油田5号断裂带地层孔隙压力智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罗发强 刘景涛 +3 位作者 陈修平 李少安 姚学喆 陈冬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6-514,共9页
顺北油田断裂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储集层埋深达8 000 m,具有高温高压、窄钻井液密度窗口等特征,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精度难以满足工程需求。为了提高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精度,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在处理复杂非线性问题上的优势,采用反向传播... 顺北油田断裂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储集层埋深达8 000 m,具有高温高压、窄钻井液密度窗口等特征,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精度难以满足工程需求。为了提高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精度,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在处理复杂非线性问题上的优势,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和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STM这2种人工智能算法,基于顺北油田5号断裂带上3口井的声波时差、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等11种特征数据以及经实测校正的地层孔隙压力标签数据,建立了顺北油田5号断裂带地层孔隙压力智能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误差为3.927%,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误差为2.864%。测试结果表明,LSTM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满足现场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精度,为保障顺北油田5号断裂带钻井安全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地层孔隙压力 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 BP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上浮剂封堵及泵注参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新勇 纪成 +3 位作者 王涛 郭天魁 王晓之 曲占庆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温度高且厚度大,采用常规酸压工艺难以实现有效纵向改造及安全高效开发,为此提出了上浮剂隔挡控缝高酸压工艺。基于现场地质参数及酸压施工要求,优选了漂珠作为目标工艺的上浮剂;利用上浮剂隔板...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温度高且厚度大,采用常规酸压工艺难以实现有效纵向改造及安全高效开发,为此提出了上浮剂隔挡控缝高酸压工艺。基于现场地质参数及酸压施工要求,优选了漂珠作为目标工艺的上浮剂;利用上浮剂隔板性能评价装置,明确了颗粒组合和最优质量比;基于大型可视化平行板颗粒运移铺置模拟装置,优化了相应的泵注参数。结果表明:优选堆积密度为0.4~0.8 g/cm^3的漂珠作为耐高温上浮剂,颗粒(20~40,100~120,180~200目)的最优质量比为1.0∶2.0∶5.2,封堵厚度15.9 cm,可以满足10 MPa的最高暂堵压力要求。采用低黏度滑溜水压裂液时,建议以0.350~0.625 m/s的线性流速泵注上浮剂,质量分数应控制在5%左右,注入后仅需停泵1次,各级颗粒混合注入即可。研究成果为顺北油田及相关缝高控制改造工艺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缝高 上浮剂 颗粒质量比 工艺参数 顺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古生界钻井提速技术 被引量:19
17
作者 于洋 南玉民 +2 位作者 李双贵 刘景涛 贾厚刚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0-783,共4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古生界岩性复杂、岩石强度高、研磨性强、机械钻速慢等问题,开展了古生界钻井提速技术的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古生界的地层特征和岩石力学参数,提出了基于高效破岩理论和破岩能量连续平稳传递的协同提速技术;然后,... 针对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古生界岩性复杂、岩石强度高、研磨性强、机械钻速慢等问题,开展了古生界钻井提速技术的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古生界的地层特征和岩石力学参数,提出了基于高效破岩理论和破岩能量连续平稳传递的协同提速技术;然后,开展了个性化提速技术研究,设计了混合钻头和尖圆齿PDC钻头,同时改进螺杆钻具,提高输出扭矩,集成优化形成了"个性化钻头+大扭矩螺杆"钻井提速技术。通过现场应用,顺北油田古生界的机械钻速由优化前的2.90 m/h提高至优化后的4.63 m/h,提速5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钻速 协同提速 个性化钻头 大扭矩螺杆 顺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S井超深超高温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大型酸压关键技术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新勇 李骁 +2 位作者 赵兵 王琨 苟波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98,共7页
顺北油田S井目的层属于典型的超深超高温断溶体储层,工程地质条件和井筒条件复杂,酸压改造面临巨大挑战。针对上述酸压改造难点,提出了“回填井段集中改造+酸损伤降破+管柱浅下+加重压裂液组合提排量+前置液造缝+交替注入造高导流裂缝+... 顺北油田S井目的层属于典型的超深超高温断溶体储层,工程地质条件和井筒条件复杂,酸压改造面临巨大挑战。针对上述酸压改造难点,提出了“回填井段集中改造+酸损伤降破+管柱浅下+加重压裂液组合提排量+前置液造缝+交替注入造高导流裂缝+自生酸疏通远端断溶体”的复合酸压技术,通过试验优选了超高温工作液体系,包括180℃聚合物压裂液、160℃加重瓜胶压裂液、160℃交联酸和自生酸;基于数值模拟结果优化了大型酸压方案,推荐压裂液规模为1800~2200 m^(3),酸液规模为800~1000 m^(3)。现场试验表明,相同注液排量下,注加重压裂液的井口压力比注聚合物压裂液降低了7%,应用效果明显。S井大型酸压后,测试天然气产量10.45×10^(4) m 3/d,取得了顺北4号断裂带开发的突破,也为类似油气藏大型酸压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超高温 断溶体油藏 大型酸压 顺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超深井可回收式套管封隔器失效因素分析及改进对策 被引量:5
19
作者 崔龙兵 樊凌云 +2 位作者 邹伟 谢进 张丽英 《油气井测试》 2022年第1期22-26,共5页
顺北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以封隔器为核心的井下工具在使用中多次出现密封失效、解封失败等问题,大幅降低了完井作业成功率。对典型井封隔器失封原因进行分析,将失效因素分为工具质量和强度、坐封环境、交变载荷三大类,相应提出了从提高... 顺北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以封隔器为核心的井下工具在使用中多次出现密封失效、解封失败等问题,大幅降低了完井作业成功率。对典型井封隔器失封原因进行分析,将失效因素分为工具质量和强度、坐封环境、交变载荷三大类,相应提出了从提高封隔器质量、降低泥浆沉淀、增强承变载能力三方面的改进措施,并对封隔器进行V3等级确认实验。经对顺北油田完井工具结构及作业流程进行调整,实现了不同规格工具的覆盖。改进后的工具在平均井深达7 500 m井的现场应用,成功率达100%。该方法为顺北油田超深井完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超深井 完井 试油 封隔器 失效因素分析 改进对策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三高”油气井试井工艺技术 被引量:9
20
作者 崔龙兵 刘练 +3 位作者 周生福 邹伟 李旭华 王红兵 《油气井测试》 2020年第3期57-63,共7页
顺北油田超深超高温高压含腐蚀介质油气井试井作业一次成功率不到90%。历年试井资料表明,影响试井作业一次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是压力、温度,流体性质,地层出砂或岩屑,管柱弯曲变形及投捞工艺等。针对上述要素,建立了一套包括优选井口装置... 顺北油田超深超高温高压含腐蚀介质油气井试井作业一次成功率不到90%。历年试井资料表明,影响试井作业一次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是压力、温度,流体性质,地层出砂或岩屑,管柱弯曲变形及投捞工艺等。针对上述要素,建立了一套包括优选井口装置、仪器串、压力计,制定井口及管串遇阻技术措施,优化通井工艺,改进投捞工具工艺,设计防落井装置等手段在内的试井作业工艺技术。经对30井次的应用评价,压力恢复试井、产能试井、干扰试井等试井作业一次成功率100%。该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障资料的成功录取,为类似井况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高温高压油气井 试井 腐蚀介质 压力恢复试井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