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龙海波 张辉 +3 位作者 钟娟 朱艳 何井华 魏连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形态及desmin、podocin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形态及desmin、podocin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利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desmin、podocin表达变化。结果应用肾康丸、厄贝沙坦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足细胞desmin表达明显减少、podocin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通过上调足细胞podocin的表达,使podocin的合成增加,从而减轻足细胞的损伤、维护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可能是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肾康丸 厄贝沙坦 DESMIN PODO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AngⅡ及其受体AT_1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龙海波 牛红心 +4 位作者 李小云 许兆忠 张辉 钟娟 魏连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5-809,共5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和肾组织AngⅡ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AngⅡ、AT1R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AT1RmRNA的表达,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应用肾康丸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浆及肾组织AngⅡ含量明显减少,肾组织AT1R免疫组化相对表达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结论肾康丸可以降低DN大鼠血浆、肾组织AngⅡ水平以及肾组织AT1R含量,抑制肾组织AT1RmRNA表达,从而发挥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 受体 肾康丸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与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爱成 魏连波 +5 位作者 肖炜 梁炜 袁申平 柳文晶 张颖 姜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4-807,共4页
目的比较肾康丸与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8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DA组)和肾康丸治疗组(DS组)。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DA组和DS组分别以阿... 目的比较肾康丸与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8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DA组)和肾康丸治疗组(DS组)。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DA组和DS组分别以阿托伐他汀和肾康丸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α1-微球蛋白(α1-MG),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FBG、血脂测定采用自动生化仪测定,α1-MG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CRP用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法测定,IL-6、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果治疗后DS组FBG与C组和DA组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DA组TC、TG、LDL-C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和DS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DA组、DS组尿α1-MG,血CRP、IL-6、TNF-α分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C组比亦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DS组上述各指标较DA组下降更明显,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C组各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肾康丸和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DN患者尿α1-MG及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不依赖于降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前者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丸 阿托伐他 糖尿病肾病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龙海波 钟娟 +3 位作者 朱艳 何井华 牛红心 魏连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70-1574,共5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s)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s)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量、血清和肾组织AGEs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RAGEs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RAGEsmRNA的表达,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应用肾康丸、厄贝沙坦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量、血清及肾组织AGEs含量明显减少,肾组织RAGEs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与厄贝沙坦作用相当,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DN大鼠血清、肾组织AGEs水平以及肾组织RAGEs含量,抑制肾组织RAGEs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血管紧张素类 肾康丸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RAIL系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爱成 肖炜 +3 位作者 刘雅诗 魏连波 梁子安 马春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组织TRAIL系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对照组(DM)、肾康丸组(DS);另设正常对照组(C)。分组干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高密度... 目的:观察肾康丸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组织TRAIL系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对照组(DM)、肾康丸组(DS);另设正常对照组(C)。分组干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BG)、总胆固醇(TC)及空腹血糖(FBG)(HDL-C);ELISA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α1-MG(Uα1-MG)、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 UmAlb),Q-RT-PCR法检测TRAIL、DR4、DcR2mRNA在肾组织表达,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DM组FBG及TC升高,HDL-C降低,而DS组FBG及TC降低,HDL-C升高;与C组相比,第4周、第8周DM组大鼠Uα1-MG、24h UmAlb均显著升高(P<0.01,P<0.01),肾组织DcR2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而TRAIL、DR4 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1),并且DM组大鼠出现了肾脏组织病理损害;DS组各指标均呈相反改变,肾脏病理损害减轻。结论:肾康丸通过影响TRAIL系统的表达,对T2DM大鼠具有显著的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TRAIL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肖炜 马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564-1567,共4页
目的探讨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开搏通组、肾康丸组,另设正... 目的探讨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开搏通组、肾康丸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后,取大鼠肾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纤连蛋白(fibronetin,FN)和TGF-β1mRNA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Smad2、Smad3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在治疗的8周里,模型组大鼠血糖均维持在16.7mmol/L以上;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DM症状;8周后,DN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大鼠比较,肾脏组织中FN和TGF-β1mRNA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1),Smad2、Smad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肾康丸和开搏通都可以抑制DN大鼠肾脏组织中FN和TGF-β1mRNA基因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都可以减少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结论肾康丸可以抑制DN大鼠肾脏中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和分泌,从而延缓DN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丸 糖尿病肾病 TGF-Β1/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NO、TGF-β_1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国宝 魏连波 +1 位作者 肖炜 龙海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肾康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肾康丸药物血清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系膜细胞分泌NO、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结果肾康丸药物血清能促进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系膜细胞分泌NO、抑制转化生... 目的探讨肾康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肾康丸药物血清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系膜细胞分泌NO、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结果肾康丸药物血清能促进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系膜细胞分泌NO、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分泌(P<0.05或P<0.01),上述作用随用药时间及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肾康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与其促进系膜细胞分泌NO、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分泌,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平衡,达到防止细胞因子引起的系膜细胞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丸 糖尿病肾病 NO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高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TGF-β_1及FN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肖炜 马云 魏连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24-927,共4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高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M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纤连蛋白(FN)分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N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MC,将细胞分为6组:低糖组、高糖组、正常血清组、开搏通组、肾康丸高、低剂量组。培...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高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M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纤连蛋白(FN)分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N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MC,将细胞分为6组:低糖组、高糖组、正常血清组、开搏通组、肾康丸高、低剂量组。培养72 h后,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高糖对MC分泌TGF-β1和FN的影响;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高糖对TGF-β1和FN mRNA的表达的影响;同时研究药物血清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高糖可以促进MC分泌TGF-β1和FN,并提高MC中TGF-β1和FN mR-NA的表达,肾康丸可以明显抑制上述作用。结论:肾康丸可以通过TGF-β1途径抑制MC基质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丸 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TGF-β_1/Smad 7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肖炜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TGF-β1/Smad 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DM)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开搏通组、肾康丸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后,取大鼠肾脏,... 目的探讨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TGF-β1/Smad 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DM)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开搏通组、肾康丸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后,取大鼠肾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纤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 7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8周后,DN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大鼠比较,肾脏组织中FN和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Smad 7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肾康丸和开搏通都可以减少FN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增加Smad 7蛋白的表达。结论肾康丸可以抑制DN大鼠肾脏中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减少ECM的沉积,从而延缓DN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丸 糖尿病肾病 TGF-Β1/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炜 蔡红兵 李欣 《光明中医》 2008年第9期1258-1260,共3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大鼠DM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治疗8w。末次治疗后,观察肾脏大小,计算肾重、相对肾重,并通过HE、Masson染色法和电镜观察大鼠肾脏...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大鼠DM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治疗8w。末次治疗后,观察肾脏大小,计算肾重、相对肾重,并通过HE、Masson染色法和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在治疗期间的8周里,模型组大鼠血糖均维持在16.7mmol·L-1以上;8w后,大鼠肾脏重量及相对肾重增加(P<0.01),且出现了相当于Mogensen分期的3期左右DN病理损害。肾康丸可以改善大鼠基本状况,降低上述指标水平(P<0.01或P<0.05),减轻肾脏组织病理损害。结论:肾康丸具有保护DM大鼠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丸 糖尿病肾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斌 杨爱成 +1 位作者 王晓娟 魏连波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2型糖尿病(DM)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及肾脏p-STAT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M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喂养加腹腔注射30mg/kg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C)组、模型对照...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2型糖尿病(DM)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及肾脏p-STAT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M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喂养加腹腔注射30mg/kg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C)组、模型对照(M)组、阿伐他汀(DA)组、肾康丸(DS)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大鼠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UmAlb)、尿α1-微球蛋白(Urinaryα1-microglobulin,Uα1-MG)、血清IL-6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应用肾康丸、阿伐他汀干预后,模型大鼠一般状况明显改善,BUN、Scr、血清IL-6、UmAlb、Uα1-MG水平减少,肾组织p-STAT3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肾康丸对2型DM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水平,减少肾组织p-STAT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白介素-6 P-STAT3 肾康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皮细胞的内皮-间质转化筛选肾康丸活性成分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姹 张佳幸 +4 位作者 熊一凡 鲁路 王明清 刘思明 肖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2-317,共6页
目的基于ALK5靶点,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肾康丸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并验证各分子在高糖模型中的作用,从而筛选出肾康丸影响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活性的有效成分,优化组方配伍。方法对初步筛选的9个分子进行活力测定后选定毛蕊异黄酮、刺... 目的基于ALK5靶点,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肾康丸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并验证各分子在高糖模型中的作用,从而筛选出肾康丸影响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活性的有效成分,优化组方配伍。方法对初步筛选的9个分子进行活力测定后选定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苷、豆甾醇3个分子;通过设置正常细胞组、高糖损伤组、高糖损伤组+毛蕊异黄酮、高糖损伤组+刺芒柄花苷、高糖损伤组+豆甾醇组,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个分子的α-SMA,vimentin的m 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2/3磷酸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细胞组活力比较,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苷、豆甾醇3个分子细胞毒性弱,与正常细胞组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糖加毛蕊异黄酮组的α-SMA、vimentin的m 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SMAD2/3磷酸化受到抑制。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糖对内皮细胞会产生损伤,可通过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来抑制α-SMA、vimentin上调,抑制SMAD2/3参与调节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内皮-间质转化 肾康丸 毛蕊异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与依那西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方婉 刘雅诗 +4 位作者 刘龙辉 张子鑫 刘小玲 李燕霞 杨爱成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6期2283-2288,共6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及依那西普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系统表达的影响,探讨两种药物对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为模型组(D组),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DM组)、肾康丸... 目的观察肾康丸及依那西普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系统表达的影响,探讨两种药物对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为模型组(D组),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DM组)、肾康丸组(DS组)、依那西普组(DE组);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分组干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空腹血糖(FBG);ELISA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α1-MG)、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Um-Alb);Q-RT-PCR法检测治疗后TNF-α、TRAIL、DR4、DcR2在各大鼠肾组织的表达,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DM组BUN、Scr及FBG上升,与DM组相比,DS组与DE组BUN、Scr、及FBG下降。与C组相比,第4周、第8周DM组大鼠Uα1-MG、24hUm-Alb比其他3组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TNF-α、DcR2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而TRAIL、DR4 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1),并且DM组大鼠出现了肾脏组织病理损害;DS组及DE组的肾脏病理损害较DM组轻。结论肾康丸与特异性TNF-α拮抗剂依那西普均对T2DM大鼠肾脏有显著保护作用,但两者作用机制不全一致,依那西普主要减少TNF-α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作用,而肾康丸是通过影响TRAIL系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康丸 依那西普 肿瘤坏死因子 TRAIL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