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SERUM TROPONIN T MEASUREMENT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1
作者 于宏伟 赵文娟 +2 位作者 范洪亮 徐庆科 苗志敏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7期23-27,共5页
The release kinetics of the cardiac specific troponin T (cTnT), measured by an immunosorbent assay, in 32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was evaluated. In 8 AMI patients (25%), the release kinetics of... The release kinetics of the cardiac specific troponin T (cTnT), measured by an immunosorbent assay, in 32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was evaluated. In 8 AMI patients (25%), the release kinetics of serum cTnT showed biphasic serum concentration curves with a large peak at 10 to 18 hours after onset and the serum cTnT concentrations were up to 30 to 120 times of the normal upper limit-detected (0.2 μg / ml), and another samll cTnT peak at 70 to 100 hours after onset of pain. The serum cTnT measurements in the remaining 24 AMI patients (75%) gave only one large peak which was around 32 to 108 hours after onset of pain. cTnT appeared in serum as early as 3 to 4 hours and remained elevated until 240 hours after the infarc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cTnT was a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arker of AMI; (2) the biphasic curve of cTnT releae in general, the ratio of cTnT at around 14 to 32 (14/32)>1 in particular, may be a useful marker suggesting early reperfusion; (3) the continuous elevation of serum cTnT in AMI course might be a prognostic indicator for unfavorable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NT In CKMB EVALUATION OF serum troponin T MEASUREMENT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原文传递
Risk Stratification with Serum Cardiac Troponin I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n Admission
2
作者 张铸 苏恩本 +3 位作者 张寄南 杨志健 曹克将 马文珠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1年第2期72-75,共4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serum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n admission. Methods Serum samples of 108 patients with established AMI ...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serum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n admission. Methods Serum samples of 108 patients with established AMI were collected on admission for measuring cTnI and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intervals between the onset of chest pain and admission. Results In each of these groups, the serum cTnI concentrations in patients died after admi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ho survived (all P<0.05). Conclusions A higher serum cTnI concentration on ad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AMI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subsequent cardiac death during hospit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ssion serum troponin I concentration risk stra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cTnI、Hcy水平与合并肺栓塞风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卢文宣 刘国娟 乔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合并肺栓塞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08例DVT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肺栓塞分...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合并肺栓塞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08例DVT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肺栓塞分为对照组(单纯DVT)68例,观察组(DVT合并肺栓塞)40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高血压史、高血脂史、慢性肺部疾病、脑血管意外、下肢骨折、吸烟史、饮酒史、血栓受累肢体、受累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wells评分、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cTnI及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DVT合并肺栓塞的影响因素。根据肺栓塞危险程度将DVT合并肺栓塞患者划分为高危组(n=10)、中危组(n=17)、低危组(n=13);比较不同危险程度肺栓塞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cTnI、Hcy水平及wells评分间差异。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cTnI及Hcy水平与wells评分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肺部疾病、脑血管意外、下肢骨折、吸烟史、饮酒史、血栓受累肢体及受累静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wells评分、PLT、NEUT、CRP、D-D、cTnI及Hcy水平分别为(52.37±12.19)%、(5.16±1.07)分、(284.63±90.72)×10^(9)/L、(71.22±10.16)%、(15.29±2.39)mg/L、(1051.27±271.19)ng/mL、(0.33±0.13)ng/mL、(21.27±2.16)μmol/L,均高于对照组[41.67±10.28)%、(3.28±0.94)分、(206.27±86.15)×10^(9)/L、(64.31±8.75)%、(10.33±1.71)mg/L、(739.52±206.34)ng/mL、(0.21±0.06)ng/mL、(10.19±1.7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wells评分、cTnI及Hcy为DVT合并肺栓塞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肺栓塞低危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cTnI、Hcy水平及wells评分均低于中危组、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cTnI、Hcy水平与well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DVT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cTnI、Hcy可有效预测合并肺栓塞,同时可判断患者肺栓塞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同型半胱氨酸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胡铭哲 张永生 赵颖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60例急性...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检测cTnI、Mb、CK-MB,并比较两组检测值差异,分析联合检测与单项指标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cTnⅠ(24.85±1.63)μg/mL为Mb(122.46±18.62)μg/L为CK-MB(42.54±8.29)U/L,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86、38.386、36.493,P均<0.05)。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5.83%,灵敏度为96.67%,高于cTnI、Mb、CK-MB单独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特异度为95.00%,与单独检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b、CK-MB异常升高,该三指标联用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Scr、cTnI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崔艳飞 陆芹芹 黄兰芳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6期589-593,602,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血肌酐(Scr)、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绍兴第二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64例,均于入院24 h内行Scr、cTnI水平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血肌酐(Scr)、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绍兴第二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64例,均于入院24 h内行Scr、cTnI水平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峰E峰流速与舒张晚期充盈峰A峰流速比值(E/A)、舒张早期二尖瓣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cr、cTnI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Scr、cTnI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收缩功能障碍者46例,舒张功能障碍者38例,心功能正常者80例。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cr、cTnI水平与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的LVEDd、LVESd、LAD、E/e'呈正相关(均P<0.05),与LVEF、SV、E/A呈负相关(均P<0.05)。随访28 d,84例心功能障碍患者中死亡49例(58.33%)。死亡组的Scr、cTnI水平及LVEDd、LVESd、LAD、E/e'高于存活组,LVEF、SV、E/A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VEDd、LVESd、LAD、LVEF、SV、E/A、E/e'及Scr、cTnI水平均是心功能障碍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cr、cTnI联合评估心功能障碍患者28 d死亡的AUC高于各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Scr、cTnI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及近期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肌酐 肌钙蛋白Ⅰ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hs-cTnT、NT-proBNP与烧伤患者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熊磊 罗伟清 张少衡 《新医学》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烧伤患者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54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85...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烧伤患者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54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85例)和非MACE组(169例),比较2组临床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cr、hs-cTnT、NT-proBNP对烧伤患者院内并发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Scr、hs-cTnT、NT-proBNP、胱抑素C水平更高(P均<0.05),同时2组性别、高血压病史、脓毒血症、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cr、hs-cTnT、NT-proBNP是烧伤患者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cr、hs-cTnT、NT-proBNP及三者联合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43、0.802、0.733、0.801。DeLong检验显示,三者联合预测MACE的AUC值高于Scr单独预测(Z=2.897,P=0.003);Scr、hs-cTnT、NT-proBNP三者单独预测MACE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398、0.202、1.900,P值分别为0.162、0.840、0.057)。亚组分析显示,hs-cTnT≥0.0145μg/L组烧伤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hs-cTnT<0.0145μg/L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hs-cTnT水平与烧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Scr、hs-cTnT、NT-proBNP是烧伤患者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hs-cTnT水平与烧伤患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清肌酐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三种因子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MACE风险间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伟 程湛然 朱燕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胱抑素C(Cys-C)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芜湖市中医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24例急... 目的 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胱抑素C(Cys-C)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芜湖市中医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60 d是否发生MACE分为两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指标,通过ROC曲线分析冠脉病变支数、BNP、cTnI与Cys-C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60 d发生MACE的价值,再将两组有差异信息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行量化赋值,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60 d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基础合并症、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发病至就诊时间、疾病类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生MACE组冠脉病变支数多于未发生MACE组(P<0.01);发生MACE组BNP、cTnI与Cys-C水平均高于未发生MACE组(均P<0.01);经ROC曲线分析证明,冠脉病变支数、BNP、cTnI与Cys-C均能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60 d发生MACE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1(P<0.01)、0.624(P<0.05)、0.736(P<0.01)和0.734(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冠脉病变支数≥3支、BNP≥87.12 pg/ml、cTnI≥4.73μg/L和Cys-C≥2.81 mg/L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60 d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60 d发生MACE与BNP、cTnI、Cys-C水平异常升高有关,是MACE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术 血清B型脑钠肽 心肌肌钙蛋白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患者住院转归与血清Hs-cTnT、BNP水平的相关性
8
作者 李卓 蒋小丽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研讨Hs-cTnT、BNP水平与ACS患者住院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住的ACS患者118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住的1000名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和临床转归情况,对比2组... 目的研讨Hs-cTnT、BNP水平与ACS患者住院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住的ACS患者118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住的1000名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和临床转归情况,对比2组患者血清Hs-cTnT、BNP测值的差异。结果研究组Hs-cTnT、BNP测值均高于对照组(0.07±0.01 VS 51.12±3.21,P<0.05);研究组中不稳定心绞痛、ST段抬高心梗、非ST段抬高心梗三个亚组间临床不良转归与血清BNP测值存在相关性(1%VS 1%VS 1%,P<0.05)。Hs-cTnT测值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理想与预后不理想亚组间存在相关性(0.023 VS 0.009,P<0.05);而不稳定心绞痛预后理想与预后不理想组间血清Hs-cTnT测值无显著性差异(0.062,P>0.05)。结论血清Hs-cTnT、BNP对ACS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预后转归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应用价值更高,血清BNP测值的转归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 p21表达水平与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王亮 李伟 +2 位作者 李涛 耿山山 袁国良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lncRNA p21表达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102例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术后随访1年,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 目的研究血清lncRNA p21表达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102例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术后随访1年,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72例,预后不良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入院时肌钙蛋白(c Tn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及治疗前后血清lncRNA p21表达情况,分析血清lncRNA p2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早发冠心病、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百分比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时cTnl、CK-MB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预后良好组lncRNA p21表达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治疗后两组lncRNA p21表达水平升高且预后良好组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lncRNA p21与糖酵解酶的比值(lncRNA p21/GAPDH)表达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预后>60岁、合并COPD、早发冠心病、合并自身免疫疾病以及高水平CK-MB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ncRNA-p21低表达可以加重心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受损程度,内皮细胞损伤可能加重冠脉狭窄,不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血清高水平lncRNA p21表达水平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lncRNA p2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益气活血胶囊联合心俞穴温针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临床疗效及血清肌钙蛋白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王士玲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7期65-68,共4页
探讨芪参益气活血胶囊联合心俞穴温针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AMI后低血压住... 探讨芪参益气活血胶囊联合心俞穴温针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AMI后低血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三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试验1组采取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芪参益气活血胶囊治疗,试验2组采取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芪参益气活血胶囊以及心俞穴温针灸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芪参益气活血胶囊联合心俞穴温针灸治疗AMI后低血压,能够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活血胶囊 心俞穴温针灸 急性心肌梗死 低血压 血清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络化痰方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及对血清BNP、cTnl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张文中 任奕 +2 位作者 韦成 叶人玮 郭静雯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1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化痰方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l(cTnl)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用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出现...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化痰方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l(cTnl)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用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出现心力衰竭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9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标准心力衰竭治疗(达格列净),实验组在标准治疗上加用益气通络化痰方。比较2组疗效,对其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心排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清指标[心房钠尿肽(ANP)、BNP、cTnl]的变化,并记录两组用药安全性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1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 P <0.05),且治疗后相比,实验组LVESD、ANP、BNP、cTnl低于对照组( P <0.05),CO、LVEF、LVEDD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因心衰再住院率分别为11.54%、5.77%,对照组分别为19.23%、19.23%,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因心衰再住院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医益气通络化痰方药联合达格列净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中疗效确切,不仅能有效恢复患者心功能作用,改善心室重构,还能调节ANP、BNP、cTnl等水平,抑制疾病进展,且预后良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化痰方 达格列净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血清脑钠肽 心肌肌钙蛋白l
原文传递
七氟醚不同吸入方式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樊雅玲 周军 +1 位作者 魏继承 陈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 观察七氟醚不同吸入方式对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炎性细胞因子IL,-6、IL-8浓度的影响,探讨不同七氟醚处理方法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2例拟行全身麻醉下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 目的 观察七氟醚不同吸入方式对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炎性细胞因子IL,-6、IL-8浓度的影响,探讨不同七氟醚处理方法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2例拟行全身麻醉下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1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2组)和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S3组)和对照组(C组).S1组:麻醉诱导后连续吸入1%七氟醚至主动脉阻断;S2组:主动脉、腔静脉开放后连续吸入1%七氟醚至手术结束;S3组:麻醉诱导后连续吸入1%七氟醚至主动脉阻断时停止,主动脉、腔静脉开放后再连续吸入1%七氟醚至手术结束;C组在整个麻醉手术期间不吸入七氟醚.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2 h(T1)、6 h(T2)、12 h(T3)和24 h(T4)分别采集桡动脉血3ml,测定cTnT、IL-6和IL-8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T1~T3时S1组、S2组和S3组血清cTnT、IL-6和IL-8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1~T3时S1组、S2组和S3组血清cTnT、IL-6和IL-8浓度明显降低(P<0.05);而T4时S1组、S3组血清cTnT浓度和S1组、S2组和S3组血清IL-6、IL-8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七氟醚后处理和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三种方式均可有效显减轻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相近,机制可能与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预处理 后处理 肌钙蛋白T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MB、cTnI、BNP、BUN、胱抑素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靳丽丽 郄涛 +3 位作者 张同乐 李立琴 梁青 田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8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c TnI)、脑钠肽(BNP)、尿素氮(BUN)、胱抑素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救治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c TnI)、脑钠肽(BNP)、尿素氮(BUN)、胱抑素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救治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临床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122)和预后不良组(n=14)。比较并分析两组入院时及入院治疗7 d后CK-MB、c TnI、BUN、BNP、胱抑素等指标水平。结果预后良好组入院时CK-MB、BNP、胱抑素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入院治疗7 d后的CK-MB、cTnI、BNP、BUN、胱抑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良好组入院治疗7 d后的cTnI、BNP、胱抑素水平都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入院时的BNP水平及入院治疗7 d后的BNP水平与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相关性较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1、0.856,远高于其他指标的曲线下面积。入院时BNP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71.4%、91.8%,治疗7 d后的BNP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64.3%和97.5%,均高于其他指标。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入院时及经救治后的BNP水平与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相关性较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作为判断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的一个有效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工酶 血清肌钙蛋白 脑钠肽 尿素氮 胱抑素 一氧化碳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效的判定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项志敏 胡大一 +5 位作者 崔亮 陈牧雷 鲍德兰 连桂清 王红 王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08-211,共4页
为了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浓度对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疗效的判定价值。选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2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浓度,比较其中65例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组与27例未通组之间的血清肌... 为了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浓度对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疗效的判定价值。选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2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浓度,比较其中65例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组与27例未通组之间的血清肌钙蛋白T变化特点。结果发现:(1)大部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于发病后第4~8h血清肌钙蛋白T开始升高,且再通组比未通组有提前升高的趋势(但P>0.05);(2)再通组比未通组,发病后第一峰值时间提前(17.8±12.5h比28.6±16.0h,P<0.001);且第一峰值水平有升高趋势(34.6±39.1μg/L比27.0±31.6μg/L,P>0.05);(3)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梗塞相关血管再通价值之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在肌钙蛋白T峰值时间≤12h为55.4%、85.2%及64.1%;在≤16h为76.9%、77.8%及77.2%,比CK-MB≤14h的61;5%、74.1%及65.2%有更好的应用价值。提示肌钙蛋白T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梗塞相关血管再通有一定判断价值,尤其以第一峰时间≤16h的敏感性较CK-MB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肌钙蛋白T 溶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和B型脑钠肽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静 米玉红 +3 位作者 林运 聂斌 张琳琳 梁颖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630-632,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和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抢救室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脓毒症患者48例,非脓毒症患者52...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和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抢救室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脓毒症患者48例,非脓毒症患者52例。以就诊时cTnI和BNP水平和入院24 h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作为基线资料。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cTnI和BNP与预后关系,预后不良指标包括院内和出院30 d内死亡及APACHE评分≥20分。结果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的性别、年龄和原发病构成比、APACHE Ⅱ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中有47.92%(23/48)存在cTnI和(或)BNP水平升高,非脓毒症组中有28.84%(15/52)存在cTnI和(或) BNP水平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不良与cTnI、BNP增高有关。结论血清cTnI、BNP水平升高有助于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生存分析 APACHEII评分 血清肌钙蛋白I B型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肌钙蛋白Ⅰ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铸 苏恩本 +3 位作者 张寄南 杨志健 曹克将 马文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5-266,共2页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10 5例AMI患者在入院时取静脉血作血清cTnI浓度检测 ,按急性胸痛发作至入院时间的不同将病人分组 ,比较各组内存活与死亡病人的血清cTnI浓度。结果...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10 5例AMI患者在入院时取静脉血作血清cTnI浓度检测 ,按急性胸痛发作至入院时间的不同将病人分组 ,比较各组内存活与死亡病人的血清cTnI浓度。结果  0~ 3、~ 6、~ 12小时组内死亡病例入院时血清cTnI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病例 (P值均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肌钙蛋白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测定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奕忠 陈永丰 杨宏生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524-525,共2页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红蛋白(Mb)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电化学发光法测定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3h和24h血中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的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肌钙蛋白T在3...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红蛋白(Mb)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电化学发光法测定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3h和24h血中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的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肌钙蛋白T在3h内阳性率显著低于肌红蛋白(P<0.05);24h阳性率达100%。结论:肌钙蛋白T是诊断AMI最佳的指标,同时联合检测肌红蛋白,可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的可靠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肌钙蛋白T 肌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白T测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建林 李斌 +3 位作者 苏哲坦 林劲 陈关良 王卫 《中国医药》 2011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和10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分别在入院后0~4 h及12~24 h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并随访其血清cTnT水平与6个月内急...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和10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分别在入院后0~4 h及12~24 h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并随访其血清cTnT水平与6个月内急性心脏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TnT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6.9%(46/98)比2%(2/100)],Braunwald 3级者cTnT阳性率(27例,84.4%)高于2级者(16例,47.1%)和l级者(3例,9.4%),血清cTnT阳性者6个月内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清cTnT阴性者[19例比l例].结论 检测血清cTnT水平对于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清 肌钙蛋白T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CK-MB、TnT对再通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的估测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敏 贾三庆 +1 位作者 胡大一 王雷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介入干预(direct PCI)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估测梗死(MI)面积的可行性。方法:对直接PCI成功的60例AMI患者入院后连续抽静脉血测定血清CK、CK-MB及TnT水平...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介入干预(direct PCI)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估测梗死(MI)面积的可行性。方法:对直接PCI成功的60例AMI患者入院后连续抽静脉血测定血清CK、CK-MB及TnT水平,入院10~30d内做核素心肌显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指数(infarct size inedx,ISI)。以测定的生化指标拟合释放曲线,分别以其峰值、所测定总值及术后16小时内曲线下面积与ISI做相关性比较。结果:直接PCI术后即刻血清CK、CK-MB以及TnT浓度迅速升高,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均小于0.05)。CK、CK-MB及TnT在发病24小时内释放曲线基本呈现出单峰特征。所测血清CK、CK-MB及TnT的峰值、累积值及释放曲线下面积与ISI都有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发现TnT释放曲线下面积与ISI相关性最好(r=0.58;P=0.0012)。TnT释放曲线下面积与ISI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39×10^(-4)X+0.20。以ISI=30%为界限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间TnT释放曲线下面积做t检验,发现有显著性差异(P<0.01)。直接PCI术后16小时内TnT释放曲线下面积对ISI的临床估测价值为85.2%、特异度为84%、敏感度为100%。ISI小于30%的占88.46%(以ECT=30%,TnT-Area=688g·h/L为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 CK-MB TNT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面积 估测 血清 磷酸肌酸激酶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生存和死亡及再灌注与血清肌钙蛋白Ⅰ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铸 叶萍 +2 位作者 陈叶芳 陈阳 张寄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胸痛发作后各时间段血清肌钙蛋白I(cTnI)浓度与住院期间存活和死亡关系,探讨cTnI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2例AMI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血清cTnI浓度测定,比较住院期间存活组与死亡组...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胸痛发作后各时间段血清肌钙蛋白I(cTnI)浓度与住院期间存活和死亡关系,探讨cTnI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2例AMI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血清cTnI浓度测定,比较住院期间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cTnI浓度的变化,以及冠状动脉(冠脉)再灌注对其的影响。结果 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患者的血清cTnI浓度明显高于存活患者;住院期间存活患者中胸病发作后18h内,再通者明显高于未通者;住院期间死亡患者中冠脉再通与未通者血清cTnI浓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清cTnI浓度与ANI患者的预后有关,死亡患者在胸痛发作后各时间段的血清cTnI浓度均明显升高;存活患者冠脉再通峰浓度增高,峰值提前;死亡患者再灌注与否对血清cTnI浓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期 血清肌钙蛋白I AMI CT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