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地区某综合医院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
作者 黄珊珊 施博文 +4 位作者 魏丹丹 霍炳慧 洪涵旭 江昕竹 刘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究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菌株的临床特征、耐药现状、毒力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8—2021年临床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通过耐药基因、毒力基因... 目的探究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菌株的临床特征、耐药现状、毒力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8—2021年临床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通过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筛选出ST11型CR-hvKP,分析其基本临床信息、耐药基因、毒力基因;随机选取其中23株ST11型CR-hvKP菌株进行毒力表型分析;随机选取其中45株CR-hvKP,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同源性。结果2018—2021年临床分离ST11型CR-hvKP菌株共124株,主要来自神经外科(33.87%),标本以痰为主(56.45%),感染患者平均年龄为(55.2±16.4)岁,男性为主(77.4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毒力试验结果显示菌株毒力存在差异,但多为高毒力毒株;PFGE分析结果显示菌株以A1亚型为主(63.4%)。结论ST11型CR-hvKP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和高毒力特征,部分菌株在该院存在克隆性传播现象,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及防控带来巨大挑战,需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st11型cr-hvkp CRKP hvKP 耐碳青霉烯酶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用于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ST11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红 丁进亚 +3 位作者 刘杰 公彦文 薛文成 赵斌 《东南国防医药》 2016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用于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ST11分型。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5所医院的80株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经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28株为ST11型,52株为其他分型(ot...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用于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ST11分型。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5所医院的80株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经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28株为ST11型,52株为其他分型(other sequence type,OST)。通过MSP dendrogram聚类分析、MALDI Biotyper建立数据库、Clin Pro Tools建立模型3种方法研究ST11分型的可能性。结果 MSP dendrogram聚类分析在距离水平线1000处可将80株菌聚类分析为两类,敏感性为65.78%,特异性为92.85%。MALDI Biotyper数据库验证结果:18株ST11有1株菌分为OST,32株OST有2株菌被分为ST11,敏感性为89.47%,特异性为96.77%。Clin Pro Tools用其余菌株验证模型全部正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 MALDI-TOF MS可通过3种方法区别ST11与OST,以Clin Pro Tools软件建立模型的方法最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11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MALDI-TOF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ST11型艰难梭菌TcdB毒素受体结合域双抗体夹心ELISA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梁伟 全柯吉 +3 位作者 赵勤 武耀民 穆瑜 曹三杰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5-195,共11页
艰难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肠道病原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多种动物体内。ST11型艰难梭菌是国际上流行最广泛、危害最大的亚型之一。我国作为养猪业大国,猪源艰难梭菌的检测方法欠缺,给猪场艰难梭菌的防控留下隐患。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 艰难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肠道病原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多种动物体内。ST11型艰难梭菌是国际上流行最广泛、危害最大的亚型之一。我国作为养猪业大国,猪源艰难梭菌的检测方法欠缺,给猪场艰难梭菌的防控留下隐患。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特异、敏感的双抗体夹心ELISA,为猪源ST11型艰难梭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血清学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原核表达并纯化出97 kDa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蛋白,并利用杂交瘤技术成功筛选出能稳定分泌针对RBD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AE2D3,经检测其抗体亚型为IgG2b(κ)。其次以针对RBD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兔多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运用棋盘法确定了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的配对浓度、抗原包被条件、封闭条件、检测抗体和待检样品的孵育条件、羊抗小鼠IgG/HRP和TMB显色液反应条件。经测定,此方法的临界值OD_(450)为0.152,与13株非ST11型的艰难梭菌无交叉反应,对RBD蛋白的最低检测浓度为8.83 ng/mL。这一特异、敏感、可用于兽医临床检测猪源ST11型艰难梭菌的双抗体夹心ELISA,为养猪业ST11型艰难梭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靠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st11 RBD蛋白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原文传递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调节蛋白、11-脱氢血栓烷素B2的变化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侯拂晓 王庆玲 《中国实用医刊》 2008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情况,测定反映内皮细胞损伤情况的血栓收缩蛋白(TM)的量及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尿11-脱氢血栓烷素B2的量,并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80例非ST段抬高...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情况,测定反映内皮细胞损伤情况的血栓收缩蛋白(TM)的量及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尿11-脱氢血栓烷素B2的量,并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8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被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在治疗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所有的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前后测定血栓收缩蛋白和尿11-脱氢血栓烷素B2含量。结果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栓收缩蛋白和11-脱氢血栓烷素B2浓度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患者体内内皮细胞损伤情况和血小板活化程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是有效的,能减少病人发病率,对病人预后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血栓收缩蛋白 11-脱氢血栓烷素B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