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岛湖库区岛屿面积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及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雀 卢剑波 +1 位作者 邬建国 张凤凤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修建大坝形成水库蓄水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的原因和形式之一。本研究选取了浙江千岛湖库区景观破碎化的典型区域小金山林场,调查了74个大小不一的岛屿,研究了面积对植物物种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使物种多样性最大化的几种植物物种保护方案:... 修建大坝形成水库蓄水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的原因和形式之一。本研究选取了浙江千岛湖库区景观破碎化的典型区域小金山林场,调查了74个大小不一的岛屿,研究了面积对植物物种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使物种多样性最大化的几种植物物种保护方案:小岛组合、中岛组合、大岛组合、大中小组合岛。调查共记录到乔木物种56种,灌木物种79种。将岛屿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将相对应分布的乔木、灌木绘制成植物物种分布表。结果显示:乔木中分布不受面积影响的物种有15种,受面积影响的有11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有30种;灌木物种中不受面积影响的有24种,受面积影响的有16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有39种。将乔木、灌木和总物种数分别累加,同时将相对应的岛屿面积按不同组合累加,绘制累加物种和面积关系图,发现在特定的相同累加面积下,组合岛的累加乔木、灌木、总物种数最多,小岛组合次之,大岛组合最少。因此,建立相同面积的保护区时,组合岛有利于保护更多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库区 景观破碎化 植物分布 sloss 乔木 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上藓类植物嵌套分布格局及其保护策略——基于中国东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数据的分析
2
作者 赵轩 李丹丹 +5 位作者 王艺喆 张婷 杨军 尤得军 徐南龙 郭水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6期799-810,共12页
在大的空间尺度上,研究了我国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系统地收集了1534种藓类植物在我国中东部地区80个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分布的数据,分析了中国藓类植物主要类群在80个地理单元物种分布的嵌套水平和多样性保护的SLOSS(si... 在大的空间尺度上,研究了我国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系统地收集了1534种藓类植物在我国中东部地区80个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分布的数据,分析了中国藓类植物主要类群在80个地理单元物种分布的嵌套水平和多样性保护的SLOSS(single large or several small)策略.研究发现,藓类、侧蒴藓类、顶蒴藓类、金发藓类-烟杆藓类、泥炭藓科(Spag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木灵藓科(Orthotrich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和真藓科(Bryaceae)存在明显的嵌套分布现象.不同地区之间的藓类植物,以贵州境内保护区的藓类植物嵌套分布程度最高,浙江和两广地区的为最低.无论从科还是从属和种的水平上,在面积相近的情况下,均倾向于建立一个大的自然保护区(SL)策略,特别是对于木灵藓科、金灰藓科(Pylaisiaceae)、曲尾藓科、泥炭藓科、提灯藓科.对生境专一性强的种类越多的藓类群,越倾向于SL策略.就不同的地理区域来讲,在浙江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更倾向于建立多个小的保护区(SS)策略,在贵州境内更倾向于SL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类植物 自然保护区 嵌套分布 sloss(single large or several small)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