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F_(6)/N_(2)混合气体隔离开关热态气流场特性仿真研究
1
作者 彭凯 李丹洋 +2 位作者 王善帅 郭沂 董华军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8-114,共7页
通过搭建550kV SF_(6)/N_(2)混合气体隔离开关气流场的几何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隔离开关热态气流场开距处的压力、温度、密度等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并通过加载同等电压、电流值的直流与交流电,对比不同电流输入下隔离开关气流场的分布... 通过搭建550kV SF_(6)/N_(2)混合气体隔离开关气流场的几何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隔离开关热态气流场开距处的压力、温度、密度等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并通过加载同等电压、电流值的直流与交流电,对比不同电流输入下隔离开关气流场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在热态气流场下,隔离开关动、静弧触头开距处的压力围绕初始值呈曲线状衰减分布,且压力变化范围小于冷态时的变化范围;动、静弧触头开距处的密度和温度分布呈负相关;加载交流电时产生的电弧温度低于加载直流电时产生的电弧温度,且开断时间小于加载直流电时隔离开关的开断时间。隔离开关气流场的开断特性依赖于工作条件的设定,通过调整气流场的工作条件,优化和提升隔离开关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开关 热态气流场 sf_(6)/n_(2)混合气体 交流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N_(2)混合气体隔离开关的小电流开断特性仿真研究
2
作者 李欣 陈沛龙 +3 位作者 朱石剑 欧阳泽宇 钟尧 王邸博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5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验证SF_(6)/N_(2)混合气体应用于隔离开关的灭弧可靠性,针对252 kV隔离开关开断母线转移电流过程,建立电弧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仿真研究SF_(6)气体和SF_(6)/N_(2)混合气体在不同气体配比、不同开断速度下的燃弧过程。同时建立弧后... 为验证SF_(6)/N_(2)混合气体应用于隔离开关的灭弧可靠性,针对252 kV隔离开关开断母线转移电流过程,建立电弧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仿真研究SF_(6)气体和SF_(6)/N_(2)混合气体在不同气体配比、不同开断速度下的燃弧过程。同时建立弧后电击穿评估模型,通过计算电流过零后100μs内的临界击穿电压,定量研究SF_(6)/N_(2)混合气体的浓度、隔离开关的开断速度对灭弧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8%SF_(6)+70%N_(2)混合气体具有较好的燃弧性能与弧后击穿特性,可以实现对SF_(6)气体的替代。开断速度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提升混合气体恢复强度,但对隔离开关操动机构提出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n_(2)混合气体 隔离开关 磁流体动力学 灭弧性能 开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水对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和分解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田双双 陈艺萌 +4 位作者 靳小平 汪颖翔 李陈莹 王家浩 陈辉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C_(6)F_(12)O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和绝缘性能,在中低压气体绝缘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探究气体绝缘设备内部的微水对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和分解特性的影响,本文搭建气体工频击穿试验平台,测试0~1000μL/L微水浓... C_(6)F_(12)O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和绝缘性能,在中低压气体绝缘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探究气体绝缘设备内部的微水对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和分解特性的影响,本文搭建气体工频击穿试验平台,测试0~1000μL/L微水浓度范围内0.14 MPa气压下4%C_(6)F_(12)O/96%CO_(2)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分析不同微水浓度对混合气体工频击穿特性的影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定量分析C_(6)F_(12)O/CO_(2)混合气体工频击穿后分解产物的种类和浓度,获得微水浓度对击穿分解产物浓度和有效产气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水会降低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的工频击穿电压。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的主要击穿分解产物为CF_(4)、C_(2)F_(6)、C_(3)F_(6)、C_(3)F_(8)、C_(3)F_(7)H、CF_(2)O、C_(4)F_(10)、C_(5)F_(12)和CF_(3)H,其中CF_(4)、C_(2)F_(6)和C_(3)F_(7)H的浓度及有效产气速率与微水浓度呈正相关,CF_(4)、C_(2)F_(6)、C_(3)F_(6)、C_(3)F_(8)、C_(3)F_(7)H的浓度与击穿次数呈正相关。综合考虑绝缘性能和分解特性,建议在工程应用中严格控制C_(6)F_(12)O/CO_(2)混合气体设备内部微水的浓度,同时提高设备微水的检测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6)F_(12)O/CO_(2)混合气体 微水 绝缘性能 分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N_(2)混合绝缘气体全比例智能补仓技术研究
4
作者 王一波 成诚 +3 位作者 丁五行 霍耀佳 王立志 吴杨 《宁夏电力》 2024年第6期73-79,共7页
针对SF_(6)/N_(2)混合绝缘气体充补气中因过充SF_(6)气体导致补仓至额定压力时气室SF_(6)气体占比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问题,研究适用于全比例范围的SF_(6)/N_(2)混合气体绝缘设备不停电智能补仓技术。在满足正常补仓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基于... 针对SF_(6)/N_(2)混合绝缘气体充补气中因过充SF_(6)气体导致补仓至额定压力时气室SF_(6)气体占比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问题,研究适用于全比例范围的SF_(6)/N_(2)混合气体绝缘设备不停电智能补仓技术。在满足正常补仓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基于辅助泄压的全比例智能补仓算法,将过充部分的SF_(6)气体全部泄出后再进行补仓。此外,研究SF_(6)气体占比反馈调节模块和混匀模块以提高补仓后SF_(6)气体占比准确性。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内容研制带辅助泄压的SF_(6)/N_(2)混合绝缘气体智能补仓系统,实现全比例范围内自动配气和智能补仓。模拟试验表明,经该系统补仓的设备气室内SF_(6)/N_(2)混合绝缘气体中SF_(6)气体占比偏差小于±1%,压力偏差小于±0.00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n_(2)混合绝缘气体 全比例算法 模块化设计 全比例智能补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SF_(6)/N_(2)混合气体GIS设备故障诊断
5
作者 梁璐 蒋延磊 +3 位作者 曹心怡 苏鑫 郑俊洋 丁五行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3期27-31,共5页
为实现SF_(6)/N_(2)混合气体GIS设备的潜伏性故障诊断,搭建实验平台探究SO_(2)浓度与放电量之间的关系,以SO_(2)浓度增量为输入参数之一,建立BP、GA-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四种缺陷类型下的放电量,分析预测结果后选取最优诊断算法。结果... 为实现SF_(6)/N_(2)混合气体GIS设备的潜伏性故障诊断,搭建实验平台探究SO_(2)浓度与放电量之间的关系,以SO_(2)浓度增量为输入参数之一,建立BP、GA-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四种缺陷类型下的放电量,分析预测结果后选取最优诊断算法。结果表明:每种缺陷类型下的放电量与SO_(2)浓度之间呈现正相关性,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和拟合度分别为0.86和0.9386,平均相对误差为1.23%,在评估结果中占明显优势,可为SF_(6)/N_(2)混合气体GIS设备的潜伏性故障建立诊断算法提供基础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n_(2)混合气体 SO_(2)浓度 GA-BP神经网络模型 潜伏性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N_2混合气体绝缘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鹏程 王帮田 +1 位作者 洪文芳 王其中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75,共5页
目前绝大多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采用SF6气体绝缘,SF6泄漏导致严重的环保问题,人们迫切希望少采用或不采用SF6气体,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此,试验研究SF6和SF6/N2混合气体在不同混合比、不同压力以及在不同电场结构下的击穿特性,并与SF6... 目前绝大多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采用SF6气体绝缘,SF6泄漏导致严重的环保问题,人们迫切希望少采用或不采用SF6气体,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此,试验研究SF6和SF6/N2混合气体在不同混合比、不同压力以及在不同电场结构下的击穿特性,并与SF6气体的绝缘性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N2中注入20%~30%的SF6气体后,SF6/N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指标可以达到纯SF6气体的80%左右,但若继续增加SF6气体的配比,则其耐电强度上升的幅度明显变慢;此外,试验研究还发现,极不均匀电场会大大降低气体的耐击穿电压强度。试验研究证明了采用SF6/N2混合气体代替纯SF6气体的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sf6/n2混合气体 sf6气体 电气绝缘特性 耐电强度 击穿电压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F_(6)替代气体全氟甲基乙烯基醚的绝缘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博雅 唐念 +7 位作者 孙东伟 姚雨阳 吕剑 曾纪珺 赵波 马义丁 李兴文 高文强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0,共6页
高压电力设备中大量使用的六氟化硫(SF_(6))气体具有极强的温室效应,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研究新型环保SF_(6)替代气体是目前电力行业的紧迫任务。首先通过高通量虚拟筛选出170个潜在的SF_(6)替代气体,建立了由19个化合物组成的潜在绝... 高压电力设备中大量使用的六氟化硫(SF_(6))气体具有极强的温室效应,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研究新型环保SF_(6)替代气体是目前电力行业的紧迫任务。首先通过高通量虚拟筛选出170个潜在的SF_(6)替代气体,建立了由19个化合物组成的潜在绝缘替代气体库,发现全氟甲基乙烯基醚(CF_(3)OCF=CF_(2))气体综合性能良好,绝缘强度较高,沸点约为-22℃,GWP小于1。接着重点针对CF_(3)OCF=CF_(2)气体的绝缘性能,开展了脉冲汤逊实验及雷电冲击击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F_(3)OCF=CF_(2)气体相对SF_(6)的绝缘强度大概为0.96~1.02。因此,从CF_(3)OCF=CF_(2)气体绝缘性能的角度来看,具有替代SF_(6)的潜力,验证了虚拟筛选方法的可行性。文中工作有力推动了新型环保绝缘气体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替代气体 高通量虚拟筛选 CF_(3)OCF=CF_(2)气体 脉冲汤逊实验 雷电冲击 绝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N_2混合气体绝缘特性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厉伟 林莘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1年第5期387-389,共3页
应用自制的试验模型对SF6/N2混合气体的绝缘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和纯净的SF6、N2的绝缘能力进行了比较,获得了SF6/N2混合气体在不同比例下的击穿电压与气体间隙距离之间的曲线.经综合比较、分析确定50%SF6+50%N2的混合气体的经济技术... 应用自制的试验模型对SF6/N2混合气体的绝缘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和纯净的SF6、N2的绝缘能力进行了比较,获得了SF6/N2混合气体在不同比例下的击穿电压与气体间隙距离之间的曲线.经综合比较、分析确定50%SF6+50%N2的混合气体的经济技术指标比较高,可以在电气设备中作为绝缘介质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 n2 混合气体 绝缘特性 击穿电压 输配电设备 试验研究 理论分析 六氟化硫 氮气 绝缘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N_(2)混合气体综合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海龙 魏存金 +2 位作者 金佳美 赵云龙 阮海川 《电工技术》 2024年第6期194-197,共4页
为应对全球温室效应,减少电力设备中温室气体SF_(6)的使用量,提出了SF_(6)混合气体的研究方案。目前SF_(6)混合气体是短期内有效减少SF_(6)气体在电力设备中使用量的方法之一。初步研究表明,SF_(6)/N_(2)混合气体具有较强的电气绝缘性能... 为应对全球温室效应,减少电力设备中温室气体SF_(6)的使用量,提出了SF_(6)混合气体的研究方案。目前SF_(6)混合气体是短期内有效减少SF_(6)气体在电力设备中使用量的方法之一。初步研究表明,SF_(6)/N_(2)混合气体具有较强的电气绝缘性能,使得SF_(6)/N_(2)混合气体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做好对SF_(6)/N_(2)混合气体的电气设备,特别是GIS的监督和管理变得非常重要。基于此,研发了一款集SF_(6)/N_(2)混合气体混气比、湿度及分解产物检测为一体的检测仪器,并介绍了SF_(6)/N_(2)混合气体检测技术的原理及试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sf_(6)/n_(2)混合气体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微水微氧下的SF_(6)/N_(2)混合气体电晕分解特性实验研究
10
作者 王永奇 陈宏刚 +4 位作者 樊新鸿 张正渊 赵睿 景瑞斌 马玲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84,98,共9页
SF_(6)目前是使用最广泛的绝缘气体,但SF_(6)的GWP极高且不易降解,使用SF_(6)/N_(2)混合气体可以有效减少SF_(6)的使用从而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因此,文中开展了考虑微水微氧下的SF_(6)/N_(2)混合气体电晕放电分解实验,利用色谱仪对产... SF_(6)目前是使用最广泛的绝缘气体,但SF_(6)的GWP极高且不易降解,使用SF_(6)/N_(2)混合气体可以有效减少SF_(6)的使用从而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因此,文中开展了考虑微水微氧下的SF_(6)/N_(2)混合气体电晕放电分解实验,利用色谱仪对产物进行检测并分析产物特体积分数变化趋势,得出不同外界条件对分解产物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SF_(6)/N_(2)混合气体在电晕放电下的分解产物中SO_(2)F_(2)与SOF_(2)随时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增加趋势,CO与CH_(4)的体积分数与放电时间无明显变化趋势,CO_(2)、N_(2)O、NF_(3)、SO_(2)与H_(2)S随着放电时间小幅增加,但相较于SOF_(2)与SO_(2)F_(2)变化规律不明显。电压升高后,电晕放电能量会得到提升,进而促进SF_(6)/N_(2)混合气体的分解作用;气压的增加会抑制SF_(6)/N_(2)的分解;微水或微氧含量增加均会使得SO_(2)F_(2)与SOF_(2)的体积分数增加,对于SO_(2)、CO_(2)、NF_(3)、H_(2)S和N_(2)O的影响不明显。文中实验结果为SF_(6)/N_(2)混合气体绝缘设备内部故障的快速识别与响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sf_(6)/n_(2)混合气体 分解特性 微水微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5 kV SF_(6)/N_(2)混合气体GIS的研制
11
作者 张会杰 王伟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4期146-147,150,共3页
为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环保的号召,开展SF_(6)/N_(2)混合气体GIS的研制。介绍了SF_(6)/N_(2)混合气体的混合比、充气压力的选择及设计压力的计算方法。最后,145 kV SF_(6)/N_(2)混合气体GIS(断路器除外)通过了全部试验。
关键词 sf_(6)/n_(2)混合气体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绝缘电流互感器SF_6/N_2混合气体替代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经锋 张璐 +3 位作者 仲鹏峰 梅锴盛 王亚楠 丁卫东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3-229,共7页
SF_6绝缘电流互感器是广泛应用的电力设备,其气体用量巨大,是SF_6气体替代或减量应用的重要领域。为此,研究SF_6/N_2混合气体替代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针对SF_6电流互感器进行混合气体改造的技术方案,并开展了理论分析、关键部... SF_6绝缘电流互感器是广泛应用的电力设备,其气体用量巨大,是SF_6气体替代或减量应用的重要领域。为此,研究SF_6/N_2混合气体替代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针对SF_6电流互感器进行混合气体改造的技术方案,并开展了理论分析、关键部件研制、绝缘性能试验和实际挂网运行校验,同时对该改造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两种气体混合比例(20%SF_6/80%N_2与30%SF_6/70%N_2)的电流互感器均通过了工频耐压试验和雷电冲击耐压试验,SF_6/N_2混合气体替代技术现场可行。文中研究成果对于SF_6/N_2混合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技术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绝缘电流互感器 sf6/n2 混合气体 替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0.25MPa气压下二元混合气体SF_6-N_2和SF_6-CO_2的击穿特性 被引量:38
13
作者 李旭东 周伟 +2 位作者 屠幼萍 张贵峰 王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0-264,共5页
柜式气体绝缘开关设备(cubicle gas insulatedswitchgear,C-GIS)由于其全可靠性能高、小型化等特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C-GIS开关柜的主要绝缘介质SF6气体具有较强的温室效应,且其成本较高,迫切需要减少或不用SF6气体。... 柜式气体绝缘开关设备(cubicle gas insulatedswitchgear,C-GIS)由于其全可靠性能高、小型化等特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C-GIS开关柜的主要绝缘介质SF6气体具有较强的温室效应,且其成本较高,迫切需要减少或不用SF6气体。针对C-GIS开关柜较低的气压条件,探讨SF6混合气体替代SF6的可行性。采用圆形平板电极模拟均匀场,研究均匀场、较低气压(0.1~0.25 MPa)下SF6与N2、CO2两种气体的二元混合气体在不同配比、不同电压形式(工频和负极性雷电冲击)作用下的击穿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气压在0.25 MPa以下时,适当增大SF6混合气体的压强可以使其达到纯SF6相同的绝缘强度,为新型C-GIS开关柜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关键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气体 击穿特性 柜式气体绝缘开关设备(C-GIS) sf6-n2 sf6-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母线(GIL)中SF_6/N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建 夏廷君 赖苏琴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6-163,共8页
文中首先对GIL中SF_6/N_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进行了计算,重点关注了SF_6体积分数配比以及气体压力对绝缘能力的影响,并且研究了高落差下是否出现气体分层从而对混合气体的绝缘能力产生影响。其次,利用试验装置,对SF_6/N_2混合气体在不... 文中首先对GIL中SF_6/N_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进行了计算,重点关注了SF_6体积分数配比以及气体压力对绝缘能力的影响,并且研究了高落差下是否出现气体分层从而对混合气体的绝缘能力产生影响。其次,利用试验装置,对SF_6/N_2混合气体在不同配比和压力下的雷电击穿电压进行了测量,并且对比分析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SF_6/N_2混合气体绝缘强度随SF_6气体体积分数增加而提高,但SF_6体积分数达到10%后,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呈现出饱和的趋势;在高落差下,SF_6和N_2的混合比随高度的变化很微小;GIL样机的雷电冲击试验结果验证了击穿电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 sf6/n2混合气体 绝缘性能 高落差 雷电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弹性随机碰撞与SF_6/N_2混合气体影响的直流GIL球形金属微粒运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51
15
作者 王健 李庆民 +1 位作者 李伯涛 陈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971-3978,共8页
针对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金属微粒污染物问题,研究球形金属微粒在其中的运动行为,采用贴合实际情境的同轴圆柱电极结构,建立直流GIL内球形金属微粒运动模型:纳入SF6/N2... 针对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金属微粒污染物问题,研究球形金属微粒在其中的运动行为,采用贴合实际情境的同轴圆柱电极结构,建立直流GIL内球形金属微粒运动模型:纳入SF6/N2混合气体动力学参数,利用流体力学理论分析微粒运动过程中混合气体阻力的影响;同时考虑金属表面粗糙度影响,利用弹性力学中的碰撞理论分析金属微粒与导体及外壳的非弹性随机碰撞,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计算的可靠性。利用模型对微粒运动轨迹进行仿真分析,并根据微粒运动的分布情况提出微粒活跃度的概念,研究表明:微粒在导体与外壳间的谐振频率与微粒半径、SF6占比、绝缘气压呈负相关;微粒活跃度与随机反射角、电压幅值呈正相关,而随着微粒半径变化存在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 金属微粒 非弹性随机碰撞 sf6/n2混合气体 谐振频率 微粒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G-通量校正传输法的短间隙SF_6/N_2混合气体流注放电数值仿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汪沨 李敏 +3 位作者 李锰 皮建民 许松枝 黄墀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4-241,共8页
利用粒子输运方程及耦合泊松方程,研究了短间隙中10%~90%SF_6/N_2混合气体在不同阶段的流注放电特性。针对流注头部粒子空间分布出现陡梯度问题,基于不均匀的三角元网格剖分,采用Euler-Taylor-Galerkin(ETG)格式对粒子连续性方程进行时... 利用粒子输运方程及耦合泊松方程,研究了短间隙中10%~90%SF_6/N_2混合气体在不同阶段的流注放电特性。针对流注头部粒子空间分布出现陡梯度问题,基于不均匀的三角元网格剖分,采用Euler-Taylor-Galerkin(ETG)格式对粒子连续性方程进行时间离散,利用通量校正传输法(FCT)对离散后的方程进行求解,可以明显提高计算准确度和减小数值扩散。基于以上算法,考虑电子与SF_6/N_2中性混合气体的电离、复合、吸附以及光电离等过程,对短间隙气体流注放电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初始场强的大小影响流注的发展,随着流注发展,流注头部空间电荷加剧了两极板间的电场畸变,间隙击穿时流注头部电子浓度达到10^(20)/m^3,最大空间场强达到114k V/cm;光电离对加速流注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仿真结果也验证了ETG-FCT法应用于气体放电研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注放电 Euler-Taylor-Galerkin 时间离散sf_6/n_2 混合气体 通量校正传输法光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2)体积分数对N_(2)/O_(2)混合气体工频绝缘强度的影响
17
作者 陶子林 赵思洋 +4 位作者 郑宇 任书波 郝东昕 向志辉 周文俊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45,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N_(2)/O_(2)混合气体的工频绝缘特性,分析O_(2)占比对混合气体绝缘性能的影响,文中采用Boltamann方程,对比了Wieland近似与Garland近似两种方法,基于电子输运参数计算了不同比例下N_(2)/O_(2)混合气体的临界电场,分析了...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N_(2)/O_(2)混合气体的工频绝缘特性,分析O_(2)占比对混合气体绝缘性能的影响,文中采用Boltamann方程,对比了Wieland近似与Garland近似两种方法,基于电子输运参数计算了不同比例下N_(2)/O_(2)混合气体的临界电场,分析了O_(2)对混合气体绝缘性能的影响;同时开展了0.1~0.8 MPa下5%~21%O_(2)占比的N_(2)/O_(2)混合气体工频放电实验,结合实验数据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文中发现在实验比例范围内,O_(2)占比对N_(2)/O_(2)混合气体工频绝缘特性几乎无影响,气压与N_(2)/O_(2)混合气体的放电电压成线性相关。文章可为以洁净空气电力设备的设计、运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_(2)混合气体 临界约化电场 电离系数 吸附系数 工频绝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_(3)SO_(2)F/N_(2)混合气体中柱式环氧树脂绝缘子沿面闪络特性
18
作者 苑伟光 高克利 +2 位作者 任书波 郑宇 章程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88-5396,共9页
CF_(3)SO_(2)F/N_(2)混合气体是一种潜在的SF6替代气体,但其沿面闪络特性目前仍有待研究。该文结合三氟甲基磺酰氟(CF_(3)SO_(2)F)已有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液化温度、运行工况、应用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主要研究CF_(3)SO_(2)F/N_(2)混合气... CF_(3)SO_(2)F/N_(2)混合气体是一种潜在的SF6替代气体,但其沿面闪络特性目前仍有待研究。该文结合三氟甲基磺酰氟(CF_(3)SO_(2)F)已有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液化温度、运行工况、应用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主要研究CF_(3)SO_(2)F/N_(2)混合气体。通过搭建直流、工频、雷电冲击等不同电压形式下的沿面闪络实验平台,开展了均匀电场下混合气体中的沿面闪络特性研究,并与SF6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电压形式下的沿面闪络电压随气压升高而呈增长趋势。在直流电压下,0.8MPa下混合体积比为12%CF_(3)SO_(2)F/88%N_(2)的混合气体相对沿面绝缘强度为0.5MPa下SF6的90%以上;在工频交流电压和雷电冲击电压下,前者的相对沿面绝缘强度分别接近后者的70%和90%。此外,还对实验后样品表面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电压形式下,混合气体中实验后样品表面闪络痕迹的形状与颜色均存在差异,其中工频交流电压沿面闪络对样品表面的损伤最严重。该文结论可为CF_(3)SO_(2)F绝缘设备的绝缘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_(3)SO_(2)F/n_(2)混合气体 环氧树脂绝缘 沿面闪络 sf6替代气体 均匀电场 雷电冲击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弧式SF_(6)/N_(2)混合气体触发间隙开关电弧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永兴 曲学彬 +3 位作者 王雯 李志兵 黄印 董恩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11-2120,共10页
江苏—白鹤滩±800 kV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工程中,采用触发间隙开关作为400 kV母线消能装置开关。开关主电极采用了带有螺旋槽结构的平板型横磁旋弧电极。文中使用了三维MHD电弧模型对触发间隙开关主电极的旋弧特性进行了研究,仿真... 江苏—白鹤滩±800 kV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工程中,采用触发间隙开关作为400 kV母线消能装置开关。开关主电极采用了带有螺旋槽结构的平板型横磁旋弧电极。文中使用了三维MHD电弧模型对触发间隙开关主电极的旋弧特性进行了研究,仿真获得了不同电极结构对电极控弧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电弧在横向磁场的作用下,整体沿电极边界进行高速旋转,降低了电弧对主电极的烧蚀程度。电弧转速随着电极旋弧瓣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极板直径的增加而减小。通过与通流实验中拍摄的主电极旋弧过程进行对比,综合仿真和实验的结果,确定了工程应用的电极结构具体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D模型 sf_(6)/n_(2)混合气体 触发间隙 电弧旋转 横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N_(2)混合气体在126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戴振 王通德 朱振华 《电气技术》 2023年第9期60-64,共5页
在役的大部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使用绝缘性能较好的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为实现“双碳”目标,开展绝缘气体的替代研究以控制SF6气体的使用与排放有助于提升电力设备的环境友好性。为实现SF_(6)/N_(2)混合气体在126kV GIS... 在役的大部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使用绝缘性能较好的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为实现“双碳”目标,开展绝缘气体的替代研究以控制SF6气体的使用与排放有助于提升电力设备的环境友好性。为实现SF_(6)/N_(2)混合气体在126kV GIS中的应用,首先确定126kV SF_(6)/N_(2)混合气体型GIS的基本参数,并通过建立各单元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型式试验的顺利通过表明,在维持现有GIS结构的前提下,适当混合比及充气压力的SF_(6)/N_(2)混合气体能保证GIS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sf_(6))替代 sf_(6)/n_(2)混合气体 绝缘性能 温升性能 力学性能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