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oxidation of Sebum to Prevent Scalp Inflamm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Lin Xianting Yang Jianzhong 《China Detergent & Cosmetics》 2018年第4期42-44,共3页
Scalp inflammation is a fundamental issue to many unhealthy scalp symptoms such as itching, redness, dandruff, and odor. Oxidized sebum, or specifically oxidization of the squalene component in sebum, is one of the ke... Scalp inflammation is a fundamental issue to many unhealthy scalp symptoms such as itching, redness, dandruff, and odor. Oxidized sebum, or specifically oxidization of the squalene component in sebum, is one of the key reasons causing scalp inflammation. Therefore, antioxidation of the sebum is an important way to maintain scalp health.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qualene peroxide formed and its exposure time under UVA light. Further, we found two oil-soluble antioxidants, ginger root extract and vitamin E, being effective on antioxidation of sebum, and can be potentially used as scalp care ac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LP health INFLAMMATION sebum OXIDIZATION UVA exposure OIL-SOLUBLE antioxid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pression of Sebum Production and Accumulation by <i>β</i>-Cryptoxanthin Due to the Inhibi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1 and Perilipin in Hamster Sebocytes
2
作者 Takashi Sato Yoshiyuki Shirakura +1 位作者 Katsuyuki Mukai Akira Ito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3年第1期99-106,共8页
Background: Acne vulgari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nhancement of sebaceous lipogenesis and sebum secretion, and apart from retinoids and some natural products there are few effective antiacne agents that directly supp... Background: Acne vulgari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nhancement of sebaceous lipogenesis and sebum secretion, and apart from retinoids and some natural products there are few effective antiacne agents that directly suppress sebum produc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sebaceous glands. Objective: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β-cryptoxanthin (β-CRX), which is a carotenoid pigment most abundant in Citrus unshiu Marcovich (Satsuma mandarin orange) and plays a role as a vitamin A precursor on sebum produc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hamster sebaceous gland cells (sebocyt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regulation of sebum production was examined by the measurement of triacylglycerols (TGs), the major sebum component, and oil red O staining in insulindifferentiated hamster sebocytes. The expression of 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1 (DGAT-1), a rate-limiting enzyme of TG biosynthesis, and perilipin 1 (PLIN1), a lipid storage droplet protein, was analyzed using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Hamster sebocytes constitutively produced TGs during cultiv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TGs was enhanced by insulin treatment. Both constitutive and insulin-enhanced TG productions were dose- and time-dependently inhibited by β-CRX as well as 13-cis retinoic acid. In addition, the gene expression of DGAT-1 was suppressed by β-CRX in the sebocytes. Furthermore, the insulin-en- hanced sebum accumulation as lipid droplets was reduced in the β-CRX-treated cells. Moreover, β-CRX was found to suppress the gene expression and production of PLIN1 in insulin-differentiated hamster sebocytes.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provide novel evidence that β-CRX is an effective candidate for acne therapy by its ability to exert dual inhibitory actions against DGAT-1-dependent TG production and PLIN1-mediated lipiddroplet formation in hamster sebocy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ryptoxanthin Sebocytes TRIACYLGLYCEROL Biosynthesis Diacy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PERILIPIN Lipid-Droplet Formation seb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性皮肤的形成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
3
作者 曾琦棋 陈冬芝 +1 位作者 李桃 马洁婷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25年第2期70-77,共8页
文章全面阐述了影响皮脂分泌的多种因素,并系统性地分析和归纳现有控油医药和化妆品,以期为未来油性皮肤护理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关键词 油性皮肤 皮脂 皮肤微生态 皮肤护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抗菌药物在不同品种肉鸡羽毛和皮脂中的残留规律研究
4
作者 陈大伟 张静 +6 位作者 刘茵茵 马丽娜 唐修君 陆俊贤 赵敏 万玉 高玉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索典型抗菌药物在不同品种肉鸡羽毛和皮脂中的残留规律,评价羽毛在肉鸡兽药残留监控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雪山鸡和AA肉鸡于出栏前21 d投喂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测定停药后不同时间羽毛和皮脂中的药物残留量。[结果]停药后第1天2... [目的]探索典型抗菌药物在不同品种肉鸡羽毛和皮脂中的残留规律,评价羽毛在肉鸡兽药残留监控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雪山鸡和AA肉鸡于出栏前21 d投喂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测定停药后不同时间羽毛和皮脂中的药物残留量。[结果]停药后第1天2个品种肉鸡羽毛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的残留总量达到最高水平,且含量相当。停药后第1天雪山鸡羽毛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残留总量达到峰值,AA肉鸡于停药后第3天达到峰值,且雪山鸡羽毛中药物残留总量峰值远高于AA肉鸡。此后,羽毛中药物残留总量逐渐下降,停药后第14天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在AA肉鸡和雪山鸡羽毛中的残留总量分别为281.37和424.30μg/kg,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残留总量分别为16.03和26.21μg/kg。皮脂中2种药物的残留规律与羽毛中2种药物的残留规律类似,提示通过监测羽毛中的药物残留量可以间接推断可食用组织的药物残留情况。[结论]同种药物在不同品种肉鸡羽毛中的代谢规律存在差异,羽毛中药物残留量可作为监测肉鸡产品中药物残留水平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恩诺沙星 羽毛 皮脂 残留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Insights into the Essential Reason of Liquid Foundation Darkening from the Powder Point of View
5
作者 Du Sinan Luo Huizhen +2 位作者 Qin Jihua Li Ping Pu Ke 《China Detergent & Cosmetics》 CAS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Perfect base makeup is the guarantee of exquisite makeup.However,the problem of base makeup darkening seriously affects the cosmetic effect,and also troubles many researchers and consumers.In this paper,a basic liquid... Perfect base makeup is the guarantee of exquisite makeup.However,the problem of base makeup darkening seriously affects the cosmetic effect,and also troubles many researchers and consumers.In this paper,a basic liquid foundation was chosen as model to explore the darkness reason from the aspects of foundation hue,volatility of emulsification system,and sebum secretion.DEcmc value determined by non-contact colorimeter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process of darkness.It’s widely accepted that foundation oxidation is key to darkness.We herein report a new insight into the essential reason of darkness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ght and foundation.The red hue of the foundation darkened faster because the human eyes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color difference of red.The volatility of foundation emulsion system and skin sebum secretion accelerated the foundation darkening process,which was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foundation surface structure.Considering the above influencing factors,the formula was adjusted and an improved formula was proposed,which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rocess of foundation dark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foundation darkening VOLATILITY seb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昌鸡活体可度量性状与皮脂重的相关分析
6
作者 陈岸鸿 吴海花 +7 位作者 陆阳清 郑心力 魏纲 丰舟 邢增杨 徐铁山 符安 顾丽红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4,共6页
旨在研究文昌鸡活体度量性状与皮脂重的关系,本文选取120日龄文昌鸡60只,公母各半,测量其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胫围、胸肌厚、皮脂厚、皮脂重指标,运用SPSS 26.0软件分别对公、母鸡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相关... 旨在研究文昌鸡活体度量性状与皮脂重的关系,本文选取120日龄文昌鸡60只,公母各半,测量其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胫围、胸肌厚、皮脂厚、皮脂重指标,运用SPSS 26.0软件分别对公、母鸡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等。结果表明,文昌鸡公鸡皮脂重与体重、胸肌厚、皮脂厚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斜长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相关性最大的是胸肌厚(R=0.687),其次是体重(R=0.685);母鸡皮脂重与体重、体斜长、胸肌厚、皮脂厚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体重(R=0.857),其次是皮脂厚(R=0.630)。体重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文昌鸡皮脂重,体斜长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文昌鸡公鸡皮脂重,胫长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文昌鸡母鸡皮脂重。公、母鸡活体可度量性状与皮脂重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_(皮脂重)=396.649+42.279X_(胸肌厚)+0.187X_(体重)+1213.592X_(皮脂厚)-36.516X_(体斜长),Y_(皮脂重)=193.928+0.264X_(体重)-61.334X_(胫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鸡 体尺 体重 关联分析 皮脂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患子水提液的微生物发酵纯化及无患子乳酸杆菌发酵液抗痤疮功效 被引量:2
7
作者 万凯波 陈殿松 +2 位作者 马铃 常宽 王靖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6-1083,共8页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提取液常作为一种天然活性原料添加到洗护产品中,为推进无患子提取液在日化行业的应用,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对无患子水提液进行纯化,以多糖质量浓度和皂苷质量分数为指标,筛选出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提取液常作为一种天然活性原料添加到洗护产品中,为推进无患子提取液在日化行业的应用,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对无患子水提液进行纯化,以多糖质量浓度和皂苷质量分数为指标,筛选出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作为发酵菌株,制得了无患子乳酸杆菌发酵液(SF)。从皮脂、炎症和致病菌的过度繁殖3个方面,研究了SF的抗痤疮功效。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20μg/mL的SF对SZ95细胞脂质合成率降低26.4%,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的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活性氧(ROS)表达量分别降低了52.3%、57.5%、56.2%和35.9%;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SF对痤疮丙酸杆菌、糠秕马拉色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12.5和6.25 g/L;人体功效评价结果显示,受试者面部痤疮情况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发酵液 痤疮 控油 抑菌 抗炎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海地区年轻女性敏感头皮的外在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章苏宁 常晓维 +4 位作者 吴瑶瑶 于笑乾 朱梦娅 詹文睿 严汝满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对上海地区18~25岁的年轻女性的敏感头皮外在表现、皮脂分泌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线收集受试者敏感程度、头皮问题、头发问题、洗护发产品使用行为、生活作息习惯和3S问卷等内容,对同一样本对应的3S问卷得分高低,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 对上海地区18~25岁的年轻女性的敏感头皮外在表现、皮脂分泌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线收集受试者敏感程度、头皮问题、头发问题、洗护发产品使用行为、生活作息习惯和3S问卷等内容,对同一样本对应的3S问卷得分高低,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后,采用Excel的t检验方法分析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敏感头皮会因不同环境因素刺激诱发志愿者疼痛、紧绷、灼烧感、瘙痒等各种症状的发生;不同敏感程度志愿者分组的头皮油脂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头发、头皮的不良问题越多,敏感度得分越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头皮 问卷调查 皮脂 症状 触发因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皮肤类型的脂质差异研究进展
9
作者 黄政皖 彭振刚 +1 位作者 颜欢 王玉玲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6期39-43,139,共6页
健康皮肤离不开皮脂的保护,皮脂组成反映皮肤的健康状态。不仅不同肤质的皮脂组成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处于不同健康状态的相同肤质皮脂组成也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围绕不同皮肤分类、基本脂质组成和功能、不同肤质脂质组成的区别,... 健康皮肤离不开皮脂的保护,皮脂组成反映皮肤的健康状态。不仅不同肤质的皮脂组成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处于不同健康状态的相同肤质皮脂组成也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围绕不同皮肤分类、基本脂质组成和功能、不同肤质脂质组成的区别,系统地介绍了不同皮肤类型的脂质差异。指出针对不同肤质的脂质特点,可以在护肤品开发的过程中进行差异化开发,并为精准护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 油性皮肤 干性皮肤 敏感性皮肤 差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纸检测皮肤油脂水平的模型建立
10
作者 孙华 熊秋茹 +1 位作者 蒋艳雯 金刚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4期187-192,共6页
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建立了一种简便的皮肤油脂水平测量方法。采用一次性的油脂试纸测量皮肤的出油程度,采集了669张油脂试纸图像,并将实验室Sebumeter~?设备测量的数值作为参照,建立基于油脂试纸图像的分析模型,可以自动化计算油脂试纸测... 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建立了一种简便的皮肤油脂水平测量方法。采用一次性的油脂试纸测量皮肤的出油程度,采集了669张油脂试纸图像,并将实验室Sebumeter~?设备测量的数值作为参照,建立基于油脂试纸图像的分析模型,可以自动化计算油脂试纸测量后的皮脂水平,得到了一种简便的皮肤油脂水平判定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油脂试纸方法测量出的皮脂水平与Sebumeter~?测量出的皮脂水平一致性为0.897,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纸 皮肤油脂水平 模型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皮脂脂质体OriginalSL^(TM)的开发与皮肤屏障修复效果评估
11
作者 孙静 卢永杰 +5 位作者 耿林 刘艳红 张兵 张炽坚 罗莹 姜乃生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3期155-162,共8页
旨在通过模拟人体皮肤细胞间脂质的组成和配比,开发一种仿生皮脂脂质体(OriginalSL^(TM))。该脂质体通过纳米包裹技术共包裹神经酰胺、胆固醇和白池花(Limnanthes alba)籽油,以模拟皮肤自然分泌的皮脂。结果表明,OriginalSL^(TM)为寡层... 旨在通过模拟人体皮肤细胞间脂质的组成和配比,开发一种仿生皮脂脂质体(OriginalSL^(TM))。该脂质体通过纳米包裹技术共包裹神经酰胺、胆固醇和白池花(Limnanthes alba)籽油,以模拟皮肤自然分泌的皮脂。结果表明,OriginalSL^(TM)为寡层脂质结构,其平均粒径为(170.2±2.3)nm,PDI值为0.02,包封率为98.0%,且在体积分数≤2.5%时无明显细胞毒性,细胞安全性良好。在3D表皮皮肤模型中,相较于单一神经酰胺或白池花籽油脂质体,OriginalSL^(TM)具有更好的保湿和修复功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皮脂 皮肤屏障修复 脂质体 神经酰胺 白池花(Limnanthes alba)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痘方提取物抗炎祛痘体外功效评价
12
作者 朱迎全 朱聪聪 +1 位作者 董怡彤 朱全刚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7-11,22,共6页
目的:体外评价祛痘方提取物的表皮屏障修复、抗炎、控油和抗菌功效。方法:分别通过检测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诱导的HaCaT细胞损伤模型增殖的影响、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对SZ95细胞... 目的:体外评价祛痘方提取物的表皮屏障修复、抗炎、控油和抗菌功效。方法:分别通过检测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诱导的HaCaT细胞损伤模型增殖的影响、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对SZ95细胞增殖及其中性脂质合成的影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来评价祛痘方提取物的表皮屏障修复、抗炎、控油和抗菌功效。结果:祛痘方提取物能够提高SDS诱导的HaCaT细胞的存活率,抑制经脂多糖处理的RAW 264.7细胞分泌一氧化氮,促进SZ95细胞生长并抑制其中性脂质合成,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活性。结论:祛痘方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表皮屏障修复、抗炎、控油和抑菌功效,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中药祛痘护肤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痘方提取物 表皮屏障修复 抗炎 控油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锌的抗炎和控油功效
13
作者 陈仙祺 孙欣 +2 位作者 曲文杰 邹松岩 王靖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32-36,共5页
透明质酸锌(Zinc hyaluronate,HA-Zn)是一种新型的透明质酸衍生物原料,具有促进创伤愈合、抗微生物、抗氧化等功效。本文使用2种细胞人皮脂腺细胞SZ95和人真皮乳头细胞HDPC,通过体外实验证明了透明质酸锌具有抗炎和控油的功效,是一种有... 透明质酸锌(Zinc hyaluronate,HA-Zn)是一种新型的透明质酸衍生物原料,具有促进创伤愈合、抗微生物、抗氧化等功效。本文使用2种细胞人皮脂腺细胞SZ95和人真皮乳头细胞HDPC,通过体外实验证明了透明质酸锌具有抗炎和控油的功效,是一种有潜力的皮肤护理活性成分。在二氢睾酮DHT刺激模型实验中,HA-Zn对DHT刺激炎症因子IL-8、IL-6的释放具有显著抑制效果,抑制率能达到55.5%、32.8%。HA-Zn对SZ95细胞脂质分泌的抑制率能达到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锌 SZ95 HDPC 抗炎 控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丙酸杆菌对痤疮作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吴文婵 戴儒丽 +3 位作者 宋丽燕 奚义宁 王婷婷 黄丹青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39-41,共3页
痤疮丙酸杆菌(P.acnes)被广泛认为是痤疮的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对P.acnes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与痤疮患者的皮脂分泌、角化过度和炎症等病理过程有密切关联,表明其在痤疮发病机制中并不是独立的致病因素。本文综述了P.acnes在痤疮中的作... 痤疮丙酸杆菌(P.acnes)被广泛认为是痤疮的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对P.acnes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与痤疮患者的皮脂分泌、角化过度和炎症等病理过程有密切关联,表明其在痤疮发病机制中并不是独立的致病因素。本文综述了P.acnes在痤疮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诊治痤疮提供更深入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丙酸杆菌 痤疮 角化过度 皮脂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正常人皮肤表面皮脂和水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辛淑君 刘之力 +3 位作者 史月君 Kenneth R Feingold Peter M Elias 蔄茂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正常人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表面皮脂含量及皮肤皮脂的分泌速度。方法:利用皮肤表面皮脂测量仪和皮肤水分含量测量仪对我国北方325名正常人的前额及前臂屈侧皮肤皮脂量和皮肤含水量进行测量。结果:12...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正常人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表面皮脂含量及皮肤皮脂的分泌速度。方法:利用皮肤表面皮脂测量仪和皮肤水分含量测量仪对我国北方325名正常人的前额及前臂屈侧皮肤皮脂量和皮肤含水量进行测量。结果:12岁以前,男女前额皮脂量无差异;13岁以后,男性前额的皮脂量明显高于女性。除36~50岁年龄组外,女性前额的皮脂分泌快于男性。男女前臂的皮脂量无差异。除男性13~35岁组的前额皮肤含水量高于女性外,其他各年龄组各部位男、女皮肤含水量无显著差别。13~35岁组男、女性前额的含水量均高于前臂。其他各年龄组前额和前臂皮肤含水量无明显部位差异。13~35岁组男性前额皮肤含水量最高。结论:正常人皮肤表面含水量和皮脂含量因性别、年龄和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 含水量 角质层 性别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溢性皮炎致病因素中马拉色菌致病作用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浩 冉玉平 +1 位作者 李丽娜 向耘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明确脂溢性皮炎的致病因素以及马拉色菌在致病中是否起重要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国内外与脂溢性皮炎研究有关的文献,按照循证医学非随机研究的系统评价方法,分析脂溢性皮炎病因学研究的证据,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自195... 目的:明确脂溢性皮炎的致病因素以及马拉色菌在致病中是否起重要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国内外与脂溢性皮炎研究有关的文献,按照循证医学非随机研究的系统评价方法,分析脂溢性皮炎病因学研究的证据,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自1950年以来有关病因学研究的49篇外文文献均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基本集中在马拉色菌属酵母、脂质作用和个体易感性3个方面,其中以对马拉色菌致病性研究最多。5篇中文病因学研究文献中4篇不符合质量要求。结论: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主要是在个体易感性基础上,机体对共生的马拉色菌菌体,及其脂酶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的反应性增强,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并引起皮肤炎症反应。抗真菌治疗可通过减少马拉色菌菌量而缓解皮肤炎症,提示马拉色菌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脂溢性 头皮屑 马拉色菌属 皮脂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痤疮患者面部皮肤生理指标分析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黄勇 陈丽云 +3 位作者 程方 高金平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68-1871,共4页
目的通过对轻中度痤疮患者与正常人面部各生理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探讨皮肤生理指标的异常与痤疮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今后对痤疮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114例受试对象,实验组为痤疮患者57例,对照组为正常... 目的通过对轻中度痤疮患者与正常人面部各生理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探讨皮肤生理指标的异常与痤疮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今后对痤疮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114例受试对象,实验组为痤疮患者57例,对照组为正常健康志愿者57例。运用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检测仪,测量受试者前额、鼻部和脸颊的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TEWL)、皮肤油脂、皮肤表面p H值、皮肤黑色素、皮肤血红素以及皮肤弹性。另外,对受试者的眼角只做弹性测量。统计分析痤疮患者与正常人各部位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前额、脸颊的角质层含水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前额、脸颊的TEWL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前额、鼻部、脸颊的皮肤油脂和血红素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前额、鼻部、脸颊的p H值、黑色素含量、弹性值,鼻部的角质层含水量和TEWL值,以及眼角的弹性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痤疮患者与正常人相比,面部皮肤屏障功能出现损伤,皮脂分泌增多,TEWL和血红素含量升高,角质层含水量降低与痤疮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皮脂 水分 弹性 血红素:黑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对痤疮患者的疗效及对糠秕马拉色菌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穆艳蕾 杨蓉娅 +4 位作者 王文岭 樊昕 徐阳 王聪敏 张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269-2271,共3页
目的观察波长407~420nm蓝光对痤疮患者的疗效,对面部皮肤皮脂溢出率及糠秕马拉色菌的影响。方法对20例痤疮患者蓝光治疗前后行电子显微成像观察,评价靶疹的表皮层及真皮浅层变化;应用Looking bill及Cunliffe改良测定法进行皮脂溢出率测... 目的观察波长407~420nm蓝光对痤疮患者的疗效,对面部皮肤皮脂溢出率及糠秕马拉色菌的影响。方法对20例痤疮患者蓝光治疗前后行电子显微成像观察,评价靶疹的表皮层及真皮浅层变化;应用Looking bill及Cunliffe改良测定法进行皮脂溢出率测定;应用蓝光对培养的糠秕马拉色菌进行照射,观察照光前后菌落的数量及形态变化。结果20例痤疮患者蓝光治疗后靶疹明显消退,其表皮层及真皮浅层损伤减轻;皮脂溢出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在0.5ml细胞数为5×106/ml的糠秕马拉色菌菌液中,菌落数量、直径与光照时间成反比,蓝光光照时间大于3min30s时,平皿内无菌落生长。结论蓝光对痤疮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修复深至真皮层的皮肤损伤,抑制皮脂分泌,对糠秕马拉色菌有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蓝光 皮肤性质 皮脂溢出率 糠秕马拉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老年瘙痒症皮肤生物物理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勇 李恒进 +2 位作者 马素慧 韩晓燕 杨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通过非创伤性皮肤检测技术测量不同部位皮脂度、水分、pH值和皮肤弹性度,客观、定量评价男性老年瘙痒症患者上述皮肤生物物理参数。方法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前额正中、背部肩胛间、腹部和小腿胫前皮肤皮脂度、水分、pH值和弹性度。... 目的通过非创伤性皮肤检测技术测量不同部位皮脂度、水分、pH值和皮肤弹性度,客观、定量评价男性老年瘙痒症患者上述皮肤生物物理参数。方法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前额正中、背部肩胛间、腹部和小腿胫前皮肤皮脂度、水分、pH值和弹性度。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前额、胫前弹性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部位测定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各部位皮肤皮脂度、水分、弹性度均低于对照组,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男性老年瘙痒症患者皮肤皮脂度、水分、弹性度测定值降低,皮肤pH值测定值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瘙痒症 皮脂度 水分 PH值 弹性度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umann皮肤分型问卷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学民 谈益妹 +4 位作者 周玉田 吴琰瑜 邹颖 程英 叶曼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0-552,共3页
目的:用Baumann皮肤分型问卷判定皮肤类型和对相应客观参数的测试,验证其准确性和适用性。方法:选取326名符合要求的健康女性志愿者,分5个年龄组,分别用Baumann皮肤分型的4套问卷进行皮肤分型调查和单一问题自我皮肤类型判定,分别测定... 目的:用Baumann皮肤分型问卷判定皮肤类型和对相应客观参数的测试,验证其准确性和适用性。方法:选取326名符合要求的健康女性志愿者,分5个年龄组,分别用Baumann皮肤分型的4套问卷进行皮肤分型调查和单一问题自我皮肤类型判定,分别测定客观参数。用SPSS11.5软件分析问卷/问题调查结果和客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油性/干性问卷判定的皮肤类型和皮脂测定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其余3套评定结果和对应的皮肤生物物理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单一问题调查中,油性/干性皮肤分型和皮肤水分测定结果、敏感型/耐受型皮肤分型和刺痛试验分值呈现良好的相关性(P<0.05),而色素型/非色素型、皱纹型/紧致型皮肤和黑色素指数、皱纹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Baumann皮肤分型问卷并不适合中国人的皮肤分型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umann皮肤分型问卷 皮肤水分/油分/黑色素/皱纹/敏感性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