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cepts and Misconceptions in Climate Change Risk Assessment: Considerations for Sea Level Rise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Risk
1
作者 Efthymia Koliokosta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5年第1期178-214,共37页
Flood extremes due to sea level rise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in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However, despite the need for accurate climate change risk assessment, significant misconceptions in ... Flood extremes due to sea level rise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in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However, despite the need for accurate climate change risk assessment, significant misconceptions in key risk terms, including vulnerability and impact, could lead to risk miscalculations. These misconceptions around risk concepts derive from the lack of risk terms’ standardization and the gaps in an integrated and widely accepted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climate change risks.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s should follow the specialties of each element/sector it is applied on and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each climate hazard. Also, risk assessment matrix should not follow specific design settings but it should better follow the needs of each study, so as to optimize the understanding of each risk. Through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this is the first paper that identifies gaps, inconsistencies and misuses of climate risk concepts and suggests specific system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risk terms definitions. Finally, it develops a climate change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matrix, focusing on sea level rise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which could be widely implemented in risk assessment of all elements at sea level rise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ri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k concept risk Misconceptions IMPACT VULNERABILITY Climate Change Sea Level Rise Extreme Precipitation risk Assessment risk Ran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Risk-Based Cancer Care Planning on the Complications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2
作者 Wei Zheng Yan Ni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isk-based cancer care planning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on the complications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Method:This...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isk-based cancer care planning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on the complications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Method:This study recruited selected patients who came for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in a tertiary hospital in Xianyang City,Shaanxi Province from November 2020 to November 2021.One hundred patients were recruited.Nursing management was carried out,and cancer care plann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conventional care and risk were applied.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on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scores of self-care ability and lower complication rate.All data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nursing effect 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isk-based cancer care planning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s,which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atients’adverse reactions and promote patient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k concept Cancer care planning Patients on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Complication rate Self-care 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乡村建设:内在理路与转型路径
3
作者 汪波 周其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驱动的数字乡村建设是迈向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切入,剖析中国数字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驱动的数字乡村建设是迈向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切入,剖析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机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在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城乡融合以及共同富裕等领域呈现出清晰的现代化理路。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需要坚持系统性思维,从并轨理念、激活动力、调适技术和警惕风险四个维度出发,即秉持任务型与发展型的理念导向、存量与增量制度的双向施策、场景应用迭代弥合多元鸿沟和技术异化与伦理失范的规避。通过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转型,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愿景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乡村 发展理念 场景迭代 风险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的人文风险:概念辨析与构建
4
作者 胡景谱 王誉静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8-25,33,共9页
在关于技术的人文反思中,技术的“人文风险”概念常常与技术的“伦理问题”“伦理风险”“负向价值”“工程风险”等概念混淆,从而被滥用和误用。通过对这些相近概念的逻辑起点、使用范围和基本特征等核心问题进行辨析和澄清,从技术哲... 在关于技术的人文反思中,技术的“人文风险”概念常常与技术的“伦理问题”“伦理风险”“负向价值”“工程风险”等概念混淆,从而被滥用和误用。通过对这些相近概念的逻辑起点、使用范围和基本特征等核心问题进行辨析和澄清,从技术哲学的人文主义传统进入“人文风险”概念的理解,把握技术的人文风险的系统性、属人性、客观实在性、实践情境性、难以量化等特征,对于反思技术与人类文明、人类未来的关系,认识、把握和治理现代技术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风险 技术风险 技术伦理 技术价值 概念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应用于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效果
5
作者 韦利芳 王慧 张娟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应用于卵巢囊肿患者术中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4年4月本院拟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同时给予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 目的:分析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应用于卵巢囊肿患者术中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4年4月本院拟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同时给予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记录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围术期不同时点鼻咽温度、意识恢复后寒战发生情况、麻醉恢复指标(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活动能力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比例(8.3%)少于对照组(22.9%),T0~T3的鼻咽温度变化小于对照组,意识恢复后寒战发生比例(4.2%)和总并发症(6.3%)均少于对照组(16.7%、20.8%),术后意识恢复时间(24.36±3.24min)、肠功能恢复时间(1.52±0.54d)、拔管时间(24.16±4.62min)、活动能力恢复时间(2.46±0.48d)均少于对照组(29.68±3.95min、1.79±0.63d、29.87±4.92min、2.69±0.39d)(均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用于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稳定术中核心温度,降低意识恢复后寒战发生,提高麻醉恢复效果及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手术 保温 风险评估理念 低体温 寒战 麻醉恢复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还原论到生态理念:探索数据治理新路径
6
作者 茶秋思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现有的数据治理模式多基于还原论的视角,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限制潜能、单边主导和缺乏共识,难以适应大数据广泛应用的现实。当前数据治理需要的多元主体协同,可被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与之相适应的治理理念是生态治理,即多元主体基于系统... 现有的数据治理模式多基于还原论的视角,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限制潜能、单边主导和缺乏共识,难以适应大数据广泛应用的现实。当前数据治理需要的多元主体协同,可被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与之相适应的治理理念是生态治理,即多元主体基于系统性的审思和整体性的关照,通过共担风险、让渡价值与平等互动,建构以“问题众包—能力互补—利益共享”为路径的数据治理。该路径弥补了还原论模式在数据治理实践中所欠缺的适应性和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治理 生态治理理念 共担风险 让渡价值 平等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义观视野下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及规制路径
7
作者 郭哲 李甜甜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4-69,共6页
人工智能引发了算法偏见、数据鸿沟、信息侵权等问题。在人工智能伦理领域,正义论要求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要遵循人本、透明和公平原则,以实现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正义原则体系的指导下,亟需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伦理的规则体系,... 人工智能引发了算法偏见、数据鸿沟、信息侵权等问题。在人工智能伦理领域,正义论要求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要遵循人本、透明和公平原则,以实现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正义原则体系的指导下,亟需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伦理的规则体系,为防范化解人工智能正义风险提供根本遵循。除此之外,还应完善伦理审查与监管机制,促进科技向善价值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伦理 正义观 风险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控理念下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
8
作者 黎秀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147-150,共4页
目的 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术期采用风控理念下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单纯方便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行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 目的 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术期采用风控理念下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单纯方便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行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控理念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22.51±1.38)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7,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健康状态、身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风控理念下护理干预凸显风险防范特征,应用于PCI术围术期中可以分别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多个维度明确风险隐患点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满足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风控理念 围术期护理 介入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能否得到伦理学辩护?
9
作者 邱仁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伦理学研究者的基本工作之一是伦理学辩护。伦理学辩护是通过运用逻辑推理用证据或理由证明已经采取的或建议采取的行动或决策是正确的或合乎伦理的,并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或法规法律方面的建议。因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相似,再加上... 伦理学研究者的基本工作之一是伦理学辩护。伦理学辩护是通过运用逻辑推理用证据或理由证明已经采取的或建议采取的行动或决策是正确的或合乎伦理的,并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或法规法律方面的建议。因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相似,再加上“高保真”观念的影响,所以估计每年有超过10万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被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种研究不符合伦理,因为非人灵长类动物跟人一样能够敏感地感受到痛苦,而不能从研究中受益。此外,一些研究表明,人与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各种组织和基因类别方面的差异性明显超过相似性,这让一些科学家坚持的“高保真”观念遭到质疑。从伦理学角度,之所以反对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一是风险-受益比、成本-效益比并不理想,非人灵长类动物受到了非常明显、严重且不可逆的伤害;二是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感受能力接近于人,拥有接近于人所具有的完全的道德地位和边缘性人格地位,将其囚禁于实验室,并用于自身不能受益的研究,不符合伦理规范。综合来看,人类应该逐渐用符合伦理、对科学实际有益、更实用、可重复以及风险-受益比和成本-效益比理想的模型取代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在逐渐取代过程中,若必须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则需进行伦理审查和风险-受益比的评估,并坚持3R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动物 伦理审查 “高保真”观念 风险-受益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观念对育龄群体离婚风险的影响
10
作者 杨雪 陶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2,共11页
在中国,婚姻是生育的前提,在目前国内人口负增长趋势明显的严峻形势下,婚姻稳定性一直受到学界关注。本研究使用2012年至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构建社会性别观念指数,探究了社会性别观念对于育龄群体离婚风险... 在中国,婚姻是生育的前提,在目前国内人口负增长趋势明显的严峻形势下,婚姻稳定性一直受到学界关注。本研究使用2012年至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构建社会性别观念指数,探究了社会性别观念对于育龄群体离婚风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性别、已育和未育群体间影响的差异,且进一步分析了生活幸福感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会降低离婚风险,这一影响在女性和已育群体中更为凸显;另外,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除了直接降低离婚风险外,还会降低育龄群体的生活幸福感,从而增加他们做出离婚选择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观念 离婚风险 生活幸福感 中介效应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质控理念联合风险管理模式在ICU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肖伟霞 王翠彩 于月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5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患者中应用循环质控理念联合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寿光市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33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选取2023年6—12月ICU住院患者340例作为干预...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患者中应用循环质控理念联合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寿光市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33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选取2023年6—12月ICU住院患者340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循环质控理念联合风险管理模式。比较2组管理质量、风险事件、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管理质量(感染监测、组织管理、风险评估、制度建设)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47%)低于对照组(4.48%)(P<0.05);干预组医院感染发生率(3.82%)低于对照组(7.46%)(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98.24%)低于对照组(95.52%)(P<0.05)。结论循环质控理念联合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ICU住院患者中,可提高管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与医院感染发生,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体现了《ICU十大安全目标》的执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管理 循环质控理念 风险管理模式 管理质量 风险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综合安全观:理论缘起、历史演进与实践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萌萌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35,165,166,共30页
德国首份《国家安全战略》以“综合安全”为要义,具有理论逻辑和历史脉络可循。德国综合安全观兴起于冷战后,其内在逻辑是对欧洲主义安全观的继承性发展,聚焦两极秩序瓦解后的经济与社会秩序稳定以及应对域外冲突,注重非传统安全,安全... 德国首份《国家安全战略》以“综合安全”为要义,具有理论逻辑和历史脉络可循。德国综合安全观兴起于冷战后,其内在逻辑是对欧洲主义安全观的继承性发展,聚焦两极秩序瓦解后的经济与社会秩序稳定以及应对域外冲突,注重非传统安全,安全参与者包含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克里米亚危机后,传统军事威胁回归欧陆,德国综合安全观“防御性”与“韧性”融合并重。俄乌冲突冲击欧洲安全秩序,德国综合安全观愈发重视国家与联盟防御,并通过“多元化”与“联盟政治”等手段推进“去风险”策略,增强经济与社会韧性,同时也呈现出泛安全化、价值观化与权力政治的特质,其影响力辐射至“印太”地区与对华政策上。然而,德国综合安全政策实践仍面临诸多挑战。防御上,德国提升国防的政治承诺与其军事资源尚不匹配。韧性上,德国“去风险”策略受国际权力对比变化、中国市场红利、德国政界与商界意见的异质性以及德国国内经济成本的制约。为此,中国应客观看待德国安全政策转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安全观 德国国家安全战略 经济去风险 德国安全政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控制理念风险预警手术室护理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兰 王小刚 +2 位作者 夏燕 鲍冬梅 唐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目的分析前馈控制理念风险预警手术室护理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分析前馈控制理念风险预警手术室护理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理念风险预警手术室护理。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疼痛评分和术后腰椎功能指数,并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包括尿潴留、感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功能指数、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理念风险预警手术室护理能有效促进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理念 风险预警 手术室护理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恢复指标 并发症 满意度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内压监测联合风险预警理念分级管理对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炎义 张家栋 +3 位作者 商全梅 王伟 赵乐伟 常文胜 《全科护理》 2024年第3期508-511,共4页
目的:分析腹内压监测联合风险预警理念分级管理对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抽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危重症肠内营养病人140例,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2022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7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腹内压监测联合风险预警理念分级管理对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抽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危重症肠内营养病人140例,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2022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7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及腹内压监测;将2022年9月—2023年4月收治的70例作为研究组,基于腹内压监测联合风险预警理念分级管理。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热卡达标率、营养指标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第7天时,研究组病人腹泻及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热卡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内压监测联合风险预警理念分级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耐受性,降低不耐受症状发生率,提高肠内营养早期达标率,且可改善其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病人 肠内营养 腹内压监测 风险预警理念 分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气理论探讨运气禀赋与小儿癫痫罹患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陈朝远 张喜莲 +2 位作者 李亚平 李瑞本 钱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302-2311,共10页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的出生日期、胎孕期干支运气分布规律及与癫痫罹患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癫痫患儿共1113例(病例组)以及同时期就诊的非癫痫患儿2346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的出生日期、胎孕期干支运气分布规律及与癫痫罹患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癫痫患儿共1113例(病例组)以及同时期就诊的非癫痫患儿2346例(对照组),采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等对患儿胎孕及出生时的运气禀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出生日期运气分布研究: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出生时主气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之气最多[215(19.30%)],终之气最少[145(13.0%)]。在出生时岁运、主运、客运、客气、司天在泉之气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出生于壬年(OR=1.444,95%CI:1.055-1.975)、初之气(OR=1.363,95%CI:1.057-1.757)、五之气(OR=1.378,95%CI:1.065-1.783)后天发生癫痫的风险增加。(2)胎孕期运气分布研究: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胎孕期岁运、司天在泉之气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胎孕期岁运为太木-太木(OR=1.866,95%CI:1.142-3.048)、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OR=1.672,95%CI:1.004-2.786)后天发生癫痫的风险增加。【结论】先天运气禀赋与小儿癫痫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小儿癫痫 运气禀赋 出生日期 胎孕期 疾病罹患风险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洋洋 刘苏玉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53-956,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介入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共6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年龄36~68岁,其中子宫腺肌病16例,子宫肌瘤44例,使用Excel表格生成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研... 目的研究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介入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共6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年龄36~68岁,其中子宫腺肌病16例,子宫肌瘤44例,使用Excel表格生成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医院手术室常规保温措施,研究组基于风险评估理念制定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保温措施,根据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相关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低体温的相关风险因素评估,从而制定包括动态监测体温、维持手术室合适的温度、输液及冲洗液加温、加盖棉被、使用保温装置的等保温措施,并将该保温措施贯穿于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个过程,从术前到术后进行全程的风险评估及干预。比较患者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情况、术中体温变化、低体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段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结果使用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保温措施后,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低体温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研究组手术后1、6、12、2 h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基于风险评估理念的保温措施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基于风险理念的保温措施,不仅能降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低体温的发生率,且能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及低体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理念 保温措施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干预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晓焕 贺娇娇 陈伯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干预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6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干预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6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应激反应指标及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E、NE及Cor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干预护理相较于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减轻应激反应,还能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理念 风险预警干预 膝关节置换术 术中风险事件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校园安全风险防控策略研究
18
作者 吴冬 肖瀚林 +1 位作者 焦爱新 梅木青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2期30-33,共4页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高校校园安全是国家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基于高职院校校园安全风险防控现状,探究高职院校校园安全风险防控策略,为高职院校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提出合理对策和...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高校校园安全是国家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基于高职院校校园安全风险防控现状,探究高职院校校园安全风险防控策略,为高职院校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提出合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校园安全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预警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
19
作者 徐志凤 王佩斯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8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预警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的预防价值。方法 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90例患者,均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治... 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预警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的预防价值。方法 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90例患者,均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开展预警性护理。比较2组的康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炎症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相关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1个月后,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各炎症指标检测结果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和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皮下积液、患肢水肿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预警性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应用,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机体炎症状态,预防多类型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身体持续恢复创造有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风险管理理念 预警性护理 康复情况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结合ERAS理念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施佩姝 吴丹 刘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0期195-199,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86例,按照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实施时间,将2022年1月—2022年9月实施ERAS理念护理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86例,按照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实施时间,将2022年1月—2022年9月实施ERAS理念护理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年10月—2023年6月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结合ERAS理念护理的44例患者设为中医组;比较2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筛查法(NRS-2002)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医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 d、3 d,中医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RS-2002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组NRS-2002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26.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护理满意度为93.18%,对照组为76.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结合ERAS理念可促进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康复,缩短胃肠功能恢复和术后住院时间,有效降低营养风险及并发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下根治术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胃肠功能 营养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