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州市RhD阳性献血者Rh表型分布调查及应用分析
1
作者 李雄英 徐阳曦 +2 位作者 刘艳琼 覃美健 梁新龙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目的了解柳州市RhD阳性献血者Rh表型分布规律,建立献血者Rh表型库并应用于患者疑难配血。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4年7月在柳州地区参加无偿献血的RhD阳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087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献血者RhD、C、c、E、... 目的了解柳州市RhD阳性献血者Rh表型分布规律,建立献血者Rh表型库并应用于患者疑难配血。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4年7月在柳州地区参加无偿献血的RhD阳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087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献血者RhD、C、c、E、e抗原。采用配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献血者Rh表型资料库。结果10870名RhD阳性献血者检出8种表型,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Cee(60.55%)、CcEe(25.58%)、Ccee(8.20%)、ccEE(2.43%)、ccEe(1.90%)、CCEe(0.96%)、ccee(0.22%)、CcEE(0.16%),未检出CCEE。RhC、c、E、e抗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97.41%)、C(95.46%)、c(38.49%)、E(31.03%)。结论柳州市RhD阳性献血者Rh表型以CCee和CcEe为主。建立RhD阳性献血者表型数据库,可为疑难配血患者及时提供配型相合的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阳性 献血者 rh表型 表型 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8例RhD初筛阴性孕产妇Rh表型及意外抗体分析
2
作者 张文丽 李萍 +1 位作者 宗朋 陈增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 分析我院RhD初筛阴性孕产妇Rh表型的分布特点和意外抗体产生的频率,为临床安全输血及新生儿溶血病(HDN)的预防提供保障。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手术备血或产前血型鉴定的孕产妇进行Rh分型检测、意外抗体筛选及鉴定;HDN... 目的 分析我院RhD初筛阴性孕产妇Rh表型的分布特点和意外抗体产生的频率,为临床安全输血及新生儿溶血病(HDN)的预防提供保障。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手术备血或产前血型鉴定的孕产妇进行Rh分型检测、意外抗体筛选及鉴定;HDN的检测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结果 共有40 079例孕产妇进行Rh分型检测,初筛RhD阴性208例,阴性比率为0.52%(208/40 079),其中A型57例,B型72例,O型68例,AB型11例;208例RhD初筛阴性表型中,ccdee 123例,Ccdee 62例,ccdEe 12例,CCdee 6例,CcdEe 2例,3例RhD确认实验结果为D变异型,其表型为ccEe2例,Ccee 1例;意外抗体阳性11例,阳性率为5.29%(11/208),其中抗-D 8例,表型分别为Ccdee 1例,ccdee 4例,CCdee 1例,ccdEe 1例,ccEe D变异1例;抗-D+抗-C 1例,其表型为ccdEe;抗-Mur 1例;抗体无特异性1例;11例意外抗体阳性中只有1例抗-D发生了HDN。C抗原阳性和E抗原阳性表型产生抗-D抗体的比例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我院RhD阴性孕产妇表型以ccdee为主,其次是Ccdee、ccdEe、CCdee、CcdEe,意外抗体以抗-D最为常见,以E抗原阳性者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rh表型 意外抗体 D变异型 孕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妇Rh表型分布特征及相容性输血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桂林 张涛 +5 位作者 李春莉 张宏鹏 吴盈盈 李胜蓝 万块 杨赟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8-874,共7页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孕产妇Rh表型分布特征,探讨Rh表型在孕产妇中的临床意义及实行Rh表型相容性输血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65161例孕产妇进行ABO血型和Rh表型检测,以同期48122例男性为对照,通过χ^(2)检验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孕产妇Rh表型分布特征,探讨Rh表型在孕产妇中的临床意义及实行Rh表型相容性输血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65161例孕产妇进行ABO血型和Rh表型检测,以同期48122例男性为对照,通过χ^(2)检验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3283例样本中,RhD+112870例(99.64%),以CCDee(48.39%)和Cc DEe(32.88%)为主要表型,并检出重庆地区首例Rh缺失型D--表型;Rh D-413例(0.36%),以ccdee(52.78%)和Ccdee(33.41%)为主要表型;RhD+组与Rh D-组的Rh表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5161例孕产妇中,Rh5种抗原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为D>e>C>c>E,与男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Rh表型分布与男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BO血型的孕产妇间Rh表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产妇中,正常妊娠人群、有不良流产史人群、采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人群和不孕症患者人群间Rh表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4个孕产妇人群与本地区综合性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和献血者相比,Rh表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D阳性孕产妇中,CcDEe表型找到相容性血液的概率为100%,CCDee、CcDee和CCDEe表型找到相容血液的概率为45%-60%,ccDEE、ccDEe、CcDEE表型找到相容血液的概率为5%-10%,其余表型的相容概率均低于0.5%;提供CCDee和ccDEE两个表型的血液即可满足99%以上患者7种Rh表型相容性输血需求。结论:应对孕产妇进行Rh表型检测,对需要输血的孕产妇推行Rh表型相同或相容性输血是切实可行的输血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rh表型 rh缺失型D-- rh血型相容性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输血中Rh表型检测及同型输注的必要性
4
作者 李晓芳 彭小友 +1 位作者 王琼 何章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3-728,共6页
目的探讨Rh表型检测及同型输血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本院3411例反复输血患者与4735例献血员样本进行Rh表型(CcDEe)分型检测,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产生情况统计。对Rh同型输血组与随机输血组的输血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 目的探讨Rh表型检测及同型输血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本院3411例反复输血患者与4735例献血员样本进行Rh表型(CcDEe)分型检测,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产生情况统计。对Rh同型输血组与随机输血组的输血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Rh抗原及其表型分布情况与已报道的结果相似,Rh CCDee、Rh CcDEe为高频表型,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为高频不规则抗体,占检出抗体的62.42%;随机输血组Rh系统不规则抗体产生率6.67%、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10%均高于Rh同型输血组的0和3.3%,随机输血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3例,Rh同型输血组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且该组输注红细胞后的血红蛋白上升更明显。结论在反复输血的患者中,Rh表型检测和同型输血,可避免随机输血造成的Rh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有效降低由Rh血型系统引起的输血免疫和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输血疗效,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同型输注 临床安全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地区RhD阳性患者实行Rh表型同型/相容型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张雪冰 李丽鹤 +2 位作者 叶银才 谢作听 蔡雪娇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9期55-57,74,共4页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RhD阳性患者实行Rh表型同型/相容性红细胞输血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微柱凝胶法检测279910名Rh(D)阳性患者的Rh表型,获得C/c/E/e抗原阳性率和Rh表型构成比,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9910名Rh(D)阳性患者中...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RhD阳性患者实行Rh表型同型/相容性红细胞输血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微柱凝胶法检测279910名Rh(D)阳性患者的Rh表型,获得C/c/E/e抗原阳性率和Rh表型构成比,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9910名Rh(D)阳性患者中共检测到9种Rh表型,不同Rh表型实现同型/相容型输血的概率分别为CcEe(100%)、Cce(55.04%)、CEe(46.67%)、Ce(45.95%)、cEe(10.11%)、CcE(6.62%)、cE(6.47%)、ce(0.30%)、CE(<0.01%)。当红细胞库存≥46袋时,除ce、CE两种稀有表型外,其余7种表型均可实现同型/相容型输注。结论温州地区Rh D阳性患者开展Rh表型同型/相容性红细胞输血具有可行性,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同型/相容型输血率,实现精准输血,推进安全用血,建议血站建立Rh表型库并根据输血科需求发放相应Rh表型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rh表型 同型/相容性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表型配合性输注红细胞疗效 被引量:7
6
作者 贾军会 高晓云 +2 位作者 田华 白薇 王新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5-869,共5页
目的:分析评价Rh表型配合性输注红细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Rh表型配合性输注与非配合性输注、初次非配合性输注与再次非配合性输注红细胞后患者血红蛋白增长量和溶血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研究评价了120例反复输血患者共计67... 目的:分析评价Rh表型配合性输注红细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Rh表型配合性输注与非配合性输注、初次非配合性输注与再次非配合性输注红细胞后患者血红蛋白增长量和溶血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研究评价了120例反复输血患者共计674次输血效果,Rh表型配合性输注每U红细胞血红蛋白增长量优于非配合性输注[(33.397±1.475)g/U vs (29.951±1.304)g/U,P=0.033],而初次非配合性输注与再次非配合性输注后血红蛋白增长量无统计学差异[(28.942±2.083)g/U vs(30.686±1.737)g/U,P=0.589]。输血后溶血相关检测显示,乳酸脱氢酶的升高与红细胞洗涤、辐照、效期、再次非配合性输注等因素均有相关性(均P<0.05);再次非配合性输注后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较初次非配合性输注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均P<0.05)。结论: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Rh表型配合性输注可以减少抗原暴露的概率,增强输血疗效,是保证患者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配合性输注 输血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维族和藏族D_(el)型检测及Rh表型分布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明明 闫清雅 +8 位作者 卢旭玲 李慧 刘思景 刘持翔 晁艳 陈蓉 张印则 徐华 周华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使用吸收放散微柱凝胶法对Del型个体D抗原相对定量;研究部分汉族、维族和藏族RhD(-)人群Rh表型分布特征;研究部分汉族Del型个体Rh表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Ig M单克隆抗体鉴定Rh表型,改良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确认RhD(-)标本,吸收放... 目的使用吸收放散微柱凝胶法对Del型个体D抗原相对定量;研究部分汉族、维族和藏族RhD(-)人群Rh表型分布特征;研究部分汉族Del型个体Rh表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Ig M单克隆抗体鉴定Rh表型,改良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确认RhD(-)标本,吸收放散微柱凝胶法检测Del型。结果汉族、维族和藏族RhD(-)个体Rh表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4,P<0.05);维族和汉族、维族和藏族RhD(-)标本Rh表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31,P'<0.05;χ2=21.761,P'<0.05),但汉族和藏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7,P'>0.05)。汉族和维族RhD(-)个体在Cc表型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57,P<0.05)。222例随机非血缘关系汉族RhD(-)标本检出Del型43例(19.37%),55例随机非血缘关系维族RhD(-)标本检出1例Del型(1.82%),7例藏族RhD(-)标本未检出Del型。汉族Del型阳性个体中携带Rh C抗原比例(93.02%)远远高于Del型阴性个体中携带Rh C抗原比例(25.14%),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18,P<0.05)。结论吸收放散微柱凝胶法可以检测Del型及对D抗原进行相对定量;中国汉族、维族和藏族RhD(-)人群Rh表型分布存在明显差异;Del型与Rh C抗原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放散试验 rh表型 Del型 汉族 维族 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阴性孕妇的RHD基因分型及Rh表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霓 邵林楠 +3 位作者 周世航 张力 于卫建 梁晓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795-797,共3页
目的对大连地区152例RhD阴性血孕妇的RHD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RHD基因型的Rh C、c、E和e表型分布特征。方法用PCR-SSP法对孕妇的RHD基因进行分型;分别应用单克隆抗-C、抗-c、抗-E和抗-e鉴定孕妇的Rh表型。结果共发现105例RHD全缺失型... 目的对大连地区152例RhD阴性血孕妇的RHD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RHD基因型的Rh C、c、E和e表型分布特征。方法用PCR-SSP法对孕妇的RHD基因进行分型;分别应用单克隆抗-C、抗-c、抗-E和抗-e鉴定孕妇的Rh表型。结果共发现105例RHD全缺失型,以ccee表型(85.7%)为主;19例RHD 1227A纯合型,以Ccee表型(78.9%)为主;14例RHD-CE(2-9)-D2型,均为Ccee表型;6例弱D15型,均有c和E抗原;4例RHD 1227A杂合型,均有C和e抗原;4例用此PCR-SSP法无法判断分型结果。结论大连地区RhD阴性孕妇的RHD基因型呈现多样性,其中大多数为RHD全缺失型,其次为RHD 1227A纯合型和RHD-CE(2-9)-D2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rhD基因 基因分型 rh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ABO、RhD血型调查与建立Rh表型库在安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9
作者 胡梅京 车丽敏 +1 位作者 张艳宾 杨君青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04-708,共5页
目的调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ABO、RhD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探讨ABO、Rh血型调查与建立Rh表型库在安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8000例住院患者ABO血型及RhD血型的检测结果,对需输血的患者5000例... 目的调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ABO、RhD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探讨ABO、Rh血型调查与建立Rh表型库在安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8000例住院患者ABO血型及RhD血型的检测结果,对需输血的患者5000例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标本进一步行抗体特异性鉴定。随机选取3000袋RhD阳性滤白红细胞悬液样本检测Rh表型,通过电脑建立献血者Rh表型数据库,探讨其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及价值。结果8000例患者中ABO血型分布情况从多到少依次为B型血(32.02%)、O型血(28.98%)、A型血(27.01%)、AB型血(11.99%)。不同年龄组间ABO血型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中ABO血型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00例患者中RhD阴性48例(0.60%)。男性和女性Rh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0例需输血患者的血样标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30例(0.60%),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19例(63.33%),抗-E检出率最高。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0例RhD阳性献血者血样标本Rh血型表型共8种,其中CCDee检出率最多,其次为CcDEe,DcDEE和ccDee检出率较少。结论ABO血型的分布与地域及年龄有关;临床上除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进一步检测其抗体特异性;建立献血者Rh表型数据库有利于预防因Rh表型不符输血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对于临床安全输血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系统 rh-HR血型系统 rh表型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超速离心技术在Rh表型精准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永 张少强 +5 位作者 王蓉 黄祖州 赵真 闫松霞 于姗姗 李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毛细管超速离心技术在Rh表型精准鉴定以及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对本科室2019年5月~2020年2月血型鉴定结果中Rh表型呈混合外观的132例标本,使用毛细管超速离心技术进行分离后,分别取近心端和远心端红细胞进行Rh表型鉴定,然后... 目的探讨毛细管超速离心技术在Rh表型精准鉴定以及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对本科室2019年5月~2020年2月血型鉴定结果中Rh表型呈混合外观的132例标本,使用毛细管超速离心技术进行分离后,分别取近心端和远心端红细胞进行Rh表型鉴定,然后选择与近心端Rh表型相同的献血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 132例标本经过毛细管超速离心后,128例(96.97%)标本近心端均能成功分离患者新生红细胞,精准鉴定出其Rh表型,检出CcDEe 47例(36.72%),CcDee 12例(9.38%),ccDEE 11例(8.59%),CCDee 52例(40.63%),ccDEe 5例(3.91%),ccDee 1例(0.78%);4例标本离心后Rh表型仍呈混合外观,此4例患者近2 d内均有输血史。128例精准鉴定出Rh表型的患者,均选择Rh表型同型献血者,4例未能确定Rh表型的患者,根据表型分布频率和减少抗原输注原则选择CCDee表型献血者,132例患者交叉配血均相合。结论毛细管超速离心技术能有效分离患者新生红细胞,辅助Rh表型的精准鉴定,为临床精准输血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超速离心技术 rh表型 精准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血者与献血者Rh表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育 贝娜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827-828,857,共3页
目的通过对受血者与献血者Rh表型分布的多态性调查,探讨Rh表型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取4210例受血者和3 499例献血者血液样本,以微柱凝胶法检测每例样本的ABO血型和Rh表型,对各Rh表型进行统计分析,观察CcEe抗原间的不配合概率。... 目的通过对受血者与献血者Rh表型分布的多态性调查,探讨Rh表型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取4210例受血者和3 499例献血者血液样本,以微柱凝胶法检测每例样本的ABO血型和Rh表型,对各Rh表型进行统计分析,观察CcEe抗原间的不配合概率。结果在受血者与献血者人群中Rh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不同Rh表型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Ee抗原间随机输注的不配合概率为0.5370。结论了解受血者与献血者Rh表型的多态性,对保障输血安全尤其是对依赖长期输血治疗的受血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多态性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Rh表型血清学分析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争胜 江涛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8期1515-1516,共2页
目的了解浙江地区住院患者Rh表型分布规律,建立Rh表型库为本地区血液中心合理备血、建立稀有表型血源资料库提供依据。方法用Rh表型微柱凝胶分型卡测定Rh表型D、C、E、c、e。结果经统计分析浙江地区住院患者有效数据29338例,D、C、E... 目的了解浙江地区住院患者Rh表型分布规律,建立Rh表型库为本地区血液中心合理备血、建立稀有表型血源资料库提供依据。方法用Rh表型微柱凝胶分型卡测定Rh表型D、C、E、c、e。结果经统计分析浙江地区住院患者有效数据29338例,D、C、E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99.54%、89.51%和47.56%,Rh阳性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Rh阴性表型分布规律Ccdee〉ccdee〉CCde〉ccdEe〉ccdEe。结论掌握本地区住院患者的Rh血型系统表型的分布状况,为血液中心及时提供Rh配型相舍的血液,防止高频抗体的产生,对保障合理、安全用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rh表型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表型同型红细胞输注效果评价
13
作者 刘丽娟 杜肖刚 +3 位作者 潘慧芳 李伟 马登峰 郭晓玲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分析评价红细胞Rh表型同型输注的输血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输血患者临床资料,共输血391次,根据有无进行Rh(CcEe)同型输注分为同型输注组和配合型输注组,比较2组输血疗效。结果:同型输注组输注有效率明显高于配合型输注组,差... 目的:分析评价红细胞Rh表型同型输注的输血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输血患者临床资料,共输血391次,根据有无进行Rh(CcEe)同型输注分为同型输注组和配合型输注组,比较2组输血疗效。结果:同型输注组输注有效率明显高于配合型输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输注次数增加,同型输注组有效率未发生明显降低(P>0.05),而配合型输注组输注无效率明显增高(P<0.05);≥4次输血,同型输注组输注有效率较配合型输注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红细胞Rh表型同型输注能提高反复输血患者的输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同型输注 输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Rh表型分布及配合性临床输血应用探讨 被引量:22
14
作者 孔艺蓉 杨元铭 +3 位作者 黄祖洲 张少强 鞠强 邵长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研究本院患者Rh表型的分布,并探讨Rh 5种抗原在临床匹配性输血应用的意义。方法实验组:我院患者和献血员进行ABO和Rh血型系统5种抗原(D、C、c、E、e)的血清学检测,并运用输血管理系统,建立Rh表型数据库,在ABO和RhD同型的基础上,对2... 目的研究本院患者Rh表型的分布,并探讨Rh 5种抗原在临床匹配性输血应用的意义。方法实验组:我院患者和献血员进行ABO和Rh血型系统5种抗原(D、C、c、E、e)的血清学检测,并运用输血管理系统,建立Rh表型数据库,在ABO和RhD同型的基础上,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27 929例患者进行RhC、c、E、e抗原匹配性输注;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23 105例未进行Rh抗原匹配的输血患者进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不规则抗体分布进行比较。结果本院输血患者的Rh 5种抗原分析:D、C、e抗原比例分别为99.7%、94.5%、94%,C和e抗原比例接近D抗原,但分布明显高于c和E抗原;DCe和DCcEe表现型最多,两者占所有表型的70%以上,Dce和DCE两种表现型最为罕见,其他5种表现型分布尚可;Rh优先级匹配原则进行相容性输注,实验组中Rh 5种抗原完全匹配输注率达到84.7%,对照组中的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0.39%(120/30 912)vs 0.28%(97/34 817);χ~2=5.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输血后新产生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实验组中Rh系统的抗体的产生率由之前的73.1%(对照组)下降至15.4%,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患者新产生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相比具有明显差异[0.29%(67/23 105)vs 0.14%(39/27 929);χ~2=13.78,P<0.05]。结论对患者和献血者进行Rh 5种抗原检测,运用智能化输血管理系统建立一体化的Rh抗原数据库,对临床输血患者,特别是儿童、孕产妇、反复输血者,进行ABO和Rh 5种抗原全相合性输注,不仅能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和避免Rh系统抗体的产生,而且是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化输血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输血管理系统 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3名Rh(D)阴性无偿献血者Rh表型及献血后回访工作的必要性
15
作者 艾亚男 夏兵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年第6期107-107,110,共2页
目的:通过对鞍山地区113名Rh(D)阴性献血员Rh血型表型检测,探讨建立Rh(D)抗原阴性的献血员资料库的必要性,观察对首次献血的Rh(D)抗原阴性人群进行电话回访中的效果。方法:对2011-10~2012-07采集的Rh(D)抗原阴性血液标本的C、c、E、e抗... 目的:通过对鞍山地区113名Rh(D)阴性献血员Rh血型表型检测,探讨建立Rh(D)抗原阴性的献血员资料库的必要性,观察对首次献血的Rh(D)抗原阴性人群进行电话回访中的效果。方法:对2011-10~2012-07采集的Rh(D)抗原阴性血液标本的C、c、E、e抗原采用试管法进行检测。通过对59名首次献血的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他们是否有再次加入献血队伍的意愿。结果:113名Rh(D)抗原阴性献血者Rh表型中以表型ccdee比例最高、其次为Ccdee,表型CCdee、ccdEe、CcdEe的比例都低于10%,未发现CCdEE、ccdEE、CcdEE、CCdEe表型。通过回访工作,59名首次献血Rh(D)抗原阴性献血者均愿意在我站的调控下再次献血。结论:Rh(D)抗原阴性在我国人群中分布频率较低,加之Rh血型系统抗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因此各地采供血机构应该对Rh(D)抗原阴性献血员进行Rh血型表型检测,并实现各机构资源共享,采用回访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首次献血的Rh(D)抗原阴性献血员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rh(D)rh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例RHD阴性献血者RH表型及RHD基因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海丹 周宜开 +4 位作者 张广森 史娟 陈凤英 严尽力 李双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 RHD阴性献血者中 RHD基因的存在情况及血清学表型与 RHD基因型两者间的关系。了解长沙地区 RHD阴性者中 RHD基因的多态性情况。 方法 应用 SSP- PCR方法检测长沙地区 73名常规血清学 RHD阴性献血者的 RHD基因外显子 3、4、... 目的 探讨 RHD阴性献血者中 RHD基因的存在情况及血清学表型与 RHD基因型两者间的关系。了解长沙地区 RHD阴性者中 RHD基因的多态性情况。 方法 应用 SSP- PCR方法检测长沙地区 73名常规血清学 RHD阴性献血者的 RHD基因外显子 3、4、7的存在情况。 结果  73例 RHD阴性献血者中 ,完全存在所测外显子的 15例 ,其中表型为 Cc或 CC占 14例 ,表型 cc Ee 1例 ;部分存在所测外显子的 4例 ,其中 1例 ccee存在 RHD基因外显子 7。完全缺失所测外显子 5 4例。 结论 所测的 RHD阴性者的 RHD基因呈现多态性。 RHC表型的 RHD阴性者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rh表型 rhD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和藏族Rh表型分布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华友 刘持翔 +4 位作者 李晓娟 杨贺才 斯朗泽仁 扎西顿珠 张印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854-3856,共3页
目的:比较广东汉族和西藏藏族Rh表型分布特征。方法:用微柱凝胶法检测200例汉族和50例藏族样本Rh表型并进行比较。结果:汉族共检出DCCee(55.00%)、DCcEe(29.00%)、DCcee(7.00%)、DccEE(5.50%)、DccEe(3.00%)、dccee(0.50%)6种表型,藏族... 目的:比较广东汉族和西藏藏族Rh表型分布特征。方法:用微柱凝胶法检测200例汉族和50例藏族样本Rh表型并进行比较。结果:汉族共检出DCCee(55.00%)、DCcEe(29.00%)、DCcee(7.00%)、DccEE(5.50%)、DccEe(3.00%)、dccee(0.50%)6种表型,藏族共检出DCCee(28.00%)、DCcEe(54.00%)、DCcee(2.00%)、DccEE(8.00%)、DccEe(8.00%)5种表型。汉族和藏族在DCCee和DCcEe这2种表型分布中均存在差异(P<0.01),汉族以RhCC(55.00%)和Rhee(62.5%)纯合子多见,而藏族以RhCc(56.00%)和RhEe(62.00%)杂合子多见(P<0.01))。结论:西藏藏族与南方汉族人群的Rh表型分布差异较大,藏族Rh表型有自己的地域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藏族 rh表型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表型在不同疾病患者中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春晶 马峰 +4 位作者 岳彦伟 吴继博 徐华 姜侠 王宝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Rh表型在不同疾病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血清学方法对2 717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和不同疾病患者(共7 812例)做Rh抗原分型检测,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献血者与肾脏疾病、消化疾病、肿瘤疾病患者的Rh表型... 目的探讨Rh表型在不同疾病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血清学方法对2 717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和不同疾病患者(共7 812例)做Rh抗原分型检测,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献血者与肾脏疾病、消化疾病、肿瘤疾病患者的Rh表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30、8.629、8.787,均为P>0.05),与神经疾病、血液疾病患者的Rh表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961、34.168,均为P<0.05);在神经疾病患者中,Rh表型中的DCcEE和DCCEe的相对危险度较高(OR=4.771、2.344),在血液疾病患者中,Rh表型中Dccee和DCcEE的相对危险度较高(OR=3.446、3.014)。结论健康人群的Rh表型分布与神经疾病、血液疾病患者的Rh表型分布规律有一定的差异,Rh表型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供受血者红细胞Rh表型匹配输注及追踪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权军辉 张明刚 +1 位作者 邵香 左旭盈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3期310-314,共5页
目的研究受血者Rh表型分布特征,并探索其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配合规律。方法Aigel 300检测并传输1117例受血者ABO血型、Rh表型、抗筛及3174例供血者Rh表型,TMIS9.5接收并实现供受双方Rh表型Ⅰ、Ⅱ、Ⅲ级匹配。输注RBC后15日开始... 目的研究受血者Rh表型分布特征,并探索其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配合规律。方法Aigel 300检测并传输1117例受血者ABO血型、Rh表型、抗筛及3174例供血者Rh表型,TMIS9.5接收并实现供受双方Rh表型Ⅰ、Ⅱ、Ⅲ级匹配。输注RBC后15日开始对受血者做为期6个月抗筛追踪,并运用SPSS 25.0做风险评估。结果西安地区供受血者RBC匹配输注结局:受血者Ⅲ级输注概率17.82%,供血者Ⅲ级匹配概率8.99%;918例Ⅰ+Ⅱ级(匹配输注)受血者,输注前有8例抗筛阳性;199例Ⅲ级受血者,输注前有1例抗筛阳性。半年后追踪到Ⅰ+Ⅱ级受血者448例,新增1例抗筛阳性(为非Rh系统抗体);Ⅲ级受血者91例,新增4例抗筛阳性(均为Rh系统抗体)。Rh表型Ⅲ级RBC输注风险显著[χⅢ2=5.586,PⅢ<0.05;ORⅢ=9.103,95%CIⅢ=(1.003,82.633)];Ⅰ+Ⅱ级不显著[χⅠ+Ⅱ^(2)=0.191,PⅠ+Ⅱ>0.05;ORⅠ+Ⅱ=1.284,95%CIⅠ+Ⅱ=(0.418,3.947)]。结论西安地区供受血者Rh表型分布符合人群基本特征;建议有生育需求(女性)、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避免输血,必须输注时应遵循Ⅰ+Ⅱ级Rh表型匹配或依次避开E、c、C、e、D中风险最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血者 供血者 rh表型 匹配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Rh表型对抗-D效价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卓越 刘倩兮 +2 位作者 徐士岚 杨欢 黄春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248-1250,共3页
目的利用不同Rh表型的RhD阳性红细胞与系列倍比稀释抗-D试剂的反应结果,来评估不同Rh表型红细胞对抗-D效价测定的影响,为实验室检测抗-D效价的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抗体筛查细胞和抗体鉴定细胞中不同Rh表型的RhD阳性红细胞,利... 目的利用不同Rh表型的RhD阳性红细胞与系列倍比稀释抗-D试剂的反应结果,来评估不同Rh表型红细胞对抗-D效价测定的影响,为实验室检测抗-D效价的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抗体筛查细胞和抗体鉴定细胞中不同Rh表型的RhD阳性红细胞,利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卡法分别测定单克隆IgM抗-D试剂和IgG抗-D试剂的效价。结果R2R2、RZR2、R1~WR1谱细胞以及3个O型RhD阳性献血者混合红细胞测得的IgM抗-D和IgG抗-D效价最高,分别达到256和512,R0r和R1r测得的IgM抗-D和IgG抗-D的效价只有64和256。结论不同Rh表型的RhD阳性红细胞测得的抗-D效价有一定差异,各实验室应固定抗-D效价检测的指示细胞,建立本实验室的标准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效价 效价测定 抗-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