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6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path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in CO_(2) conversion by electro-, photoand plasma catalysis
1
作者 Claudio Ampelli Maria L.Carreon Yuefeng Li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300-301,共2页
CO_(2) conversion into value-added products by electro-, photoand plasma catalysis under mild operating conditions(ambi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s an emerging area to achieve carbon circularity by producing chemi... CO_(2) conversion into value-added products by electro-, photoand plasma catalysis under mild operating conditions(ambi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s an emerging area to achieve carbon circularity by producing chemicals and fuels using directly renewable energy. Among all CO_(2) conversion approaches, the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_(2) is the most mature technology, capable of achieving high productivity(i.e. high current densities) at large scale, especially for producing carbon monoxide(CO), but with many examples showing selectivity to C_(2) carbon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path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in CO_(2)conversion by electro photoand plasma cat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c Path of Veterinary Medicine 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Agriculture-Related Universities
2
作者 Jiedan Li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5期65-73,共9页
Local agriculture-related universities must have certain regional advantages,advantages of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human resources,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 Local agriculture-related universities must have certain regional advantages,advantages of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human resources,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s,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veterinary discipline of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respondent and technology yard,this study discusses our veterinary discipline in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talent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study on the strategic path of united front service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terinary medicine Rural revitalization path resea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ltivation Path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3
作者 Guanying Yang Yuan Zhao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5期202-212,共11页
Objectiv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s one of the nursing learning objectiv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training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 Objectiv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s one of the nursing learning objectiv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training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3332”. Methods: Three course learning modules are constructed: stage-based course learning module, systematic project practice training module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raining module. A practical training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projects is built, and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is carried out from both in-class and out-of-class lines. Results: Since 2017, the students have obtained 7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s, 52 university-level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published more than 10 academic papers, and obtained 2 patent authorization. Conclusions: The training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3332”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to cultivate nursing talents who can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and have better post compet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sing Under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Learning Module Cultivation pa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ategies and Paths for Constructing Rural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4
作者 SHEN Kejian ZHANG Hong +1 位作者 CHEN Binqing LI Guoqi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4年第5期50-55,共6页
It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content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constructing a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rural landscape,providing important basis for scientifically formulating rural spatial planning a... It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content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constructing a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rural landscape,providing important basis for scientifically formulating rural spati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The research on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of landscape at home and abroad is mainly focused on urban areas.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research on strategies and paths for constructing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rural landscapes aims t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ural area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rural resource allocation.Using 3S(GPS,RS,GIS)technology method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and elaborates on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and paths of rural water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rural biological protection security pattern,rural geological disaster security pattern,and local cultural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superposition of the patterns,a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rural landscape is finally constructed.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nd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rural landscape,emphasis is placed on top-level design,long-term planning,multi-party participation,mechanism improvemen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the strategy of“integrating knowledge with 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revitalization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Rural planning path resea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后人文主义修辞学的研究路径
5
作者 王佳宇 赵亚茹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后人文主义修辞学质疑将人类视作唯一的修辞主体,主张将技术、人造物品、动植物等生命物,以及非生命自然物的修辞能动性纳入研究视域。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中国社会和语言生活实践,结合后人文修辞学探讨了中国后人文主义修辞学的四... 后人文主义修辞学质疑将人类视作唯一的修辞主体,主张将技术、人造物品、动植物等生命物,以及非生命自然物的修辞能动性纳入研究视域。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中国社会和语言生活实践,结合后人文修辞学探讨了中国后人文主义修辞学的四种研究路径。中国后人文主义修辞学融合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当代政治理念及后人文主义核心概念,重构人类与非人类要素共构的修辞集合,旨在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后人文主义修辞理论体系,为应对技术革新、生态危机与全球话语权重构提供学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文主义 中国后人文主义 修辞学 技术修辞 后人文主义修辞学研究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州市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创新路径研究
6
作者 李岚 谭菁菁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6-121,共6页
面对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的挑战,达州市需通过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来提升劳动力素质,从而挖掘人口质量红利,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各自短板,互相沟通衔接,... 面对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的挑战,达州市需通过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来提升劳动力素质,从而挖掘人口质量红利,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各自短板,互相沟通衔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当前,达州市经济和教育持续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初步融通,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现实条件越来越充分,但在顶层设计、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融通、文化理念上仍面临阻碍。对此,需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水平、构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融通的“立交桥”、营造文化支持氛围等措施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协同创新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
7
作者 党婷婷 岳建光 《当代体育科技》 2025年第3期57-60,共4页
美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及丰富校园文化具有关键作用。该文从国家、高校及个体3个层面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美育的价值,并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美育实施存在的共性问题:美育理念认知不足、... 美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及丰富校园文化具有关键作用。该文从国家、高校及个体3个层面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美育的价值,并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美育实施存在的共性问题:美育理念认知不足、课程设置与内容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与手段传统、学生参与度低与反馈机制缺失、评价体系不完善、成功案例与实践经验推广不足。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以下建议:深化美育理念认知、优化课程设置与内容、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学生参与与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广成功案例与实践经验。这些建议旨在为探索高校体育教学中美育的实践路径提供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美育 实施现状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大学语文课程提升学生美育素养路径研究
8
作者 魏娜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60-162,168,共4页
数智时代的到来为大学语文课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数智时代背景,探讨大学语文课程提升学生美育素养的必要性、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路径和保障措施。研究发现,美育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适应数智时代... 数智时代的到来为大学语文课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数智时代背景,探讨大学语文课程提升学生美育素养的必要性、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路径和保障措施。研究发现,美育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适应数智时代的挑战,而大学语文课程在提升学生美育素养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然而,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在提升学生美育素养方面存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相对滞后、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等路径,并从加强教师美育素养培训、完善美育教学资源建设、营造良好的美育环境氛围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此项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数智时代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升学生美育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大学语文 美育素养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崛起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教育研究
9
作者 宋斌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134-137,共4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从世界边缘迈向舞台中央。中国的崛起和“东升西降”已成为推动世界百年变局的决定性力量。面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国际政治秩序和全球治理,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从世界边缘迈向舞台中央。中国的崛起和“东升西降”已成为推动世界百年变局的决定性力量。面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国际政治秩序和全球治理,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自身国家发展道路、制度体系、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自信,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更加自信地应对国际社会的挑战,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国际交往。我们应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融入思政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发挥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育背景 时代价值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关联、研究动态与实践进路——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计量分析
10
作者 江光辉 武珊珊 梁宗正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85-92,共8页
作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两大战略举措,“新文科”和“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具有高度关联性。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以中国知网数据库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计量分析新文科背景下... 作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两大战略举措,“新文科”和“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具有高度关联性。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以中国知网数据库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计量分析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通过分析发现:新文科战略与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交叉关联度较高,相关研究热点主要围绕课程新文科专业思政元素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等方面,体现了新文科战略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关联性,但目前仍处于交叉研究初期。展望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路,应立足交叉融通理念建设课程群思政,构建高质量的新文科课程思政案例库,提升新文科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课程思政 价值关联 研究动态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与路径创新——以湖南图书馆为例
11
作者 黄佳玲 陈梦星 张婷玉 《图书馆》 2025年第1期96-103,共8页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主要路径,其次介绍了湖南图书馆践行文旅融合的业务概况和创新实践,总结其具有以文化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塑造旅游...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主要路径,其次介绍了湖南图书馆践行文旅融合的业务概况和创新实践,总结其具有以文化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塑造旅游形象和促进文旅研究等实践特点,最后从细分读者群体、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创新创意文化和加强跨界合作等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文旅融合 路径创新 研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评述与展望
12
作者 寇垠 李妍 张宇骜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5年第1期27-41,共15页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员,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服务质量、运行绩效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对...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员,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服务质量、运行绩效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对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基于此,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基础上,本文厘清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公共文化设施的关系,剖析了空间建设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并提出“十五五”时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建设现状 研究综述 概念界定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关联视角下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路径识别及预测研究
13
作者 董坤 林艳秋 +1 位作者 陈可鑫 张晓惠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5年第1期77-89,共13页
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转化是发挥基础研究价值的根本途径,而准确识别和预测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路径是其重要前提。构建知识关联视角下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路径识别及预测方法框架,该方法聚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 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转化是发挥基础研究价值的根本途径,而准确识别和预测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路径是其重要前提。构建知识关联视角下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路径识别及预测方法框架,该方法聚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知识关联,融合多源信息数据、多种情报分析方法构建知识关联网络,识别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路径并分析其特征,对可能生成的路径进行预测与评价,揭示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现状与未来趋势。在此基础上,以工业机器人领域为例进行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从微观知识关联视角揭示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路径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为破解当前基础研究成果转化难题提供新视角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成果转化 转化路径 知识关联 路径预测 路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创融合、多级联动”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
14
作者 秦娟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年第1期139-141,共3页
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新工科建设,达成“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理念为主线,将实践—科研—思政—竞赛—校企多级联动、相互协同,融合于创新创业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实践—科赛教—理政—校企与创新创... 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新工科建设,达成“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理念为主线,将实践—科研—思政—竞赛—校企多级联动、相互协同,融合于创新创业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实践—科赛教—理政—校企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打牢基础、注重实践、善于创新、强化能力、塑造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建设路径 实践—科研—思政—竞赛—校企 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研究生教学资源的有效路径和保障机制
15
作者 刘双清 刘磊 +3 位作者 王玉生 黄国华 唐前君 张亚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271-273,282,共4页
倡导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科研促进研究生教学,这对于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十分重要。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研究生教学资源是研究生教学改革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科研成果转化为研究生教学资源的必要... 倡导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科研促进研究生教学,这对于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十分重要。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研究生教学资源是研究生教学改革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科研成果转化为研究生教学资源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植物保护学科研究生教学特点,分析了科研成果教学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研究生教学资源的有效路径和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 研究生教学 教学资源 有效路径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教研室助推教师自主发展:逻辑向路、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向
16
作者 杨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9,共6页
教师发展是为促进教师个体生命成长和专业成长、超越自我与不断精进的过程,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为推进传统教研室的转型升级,虚拟教研室应运而生,成为连接“数智技术”“教师发展”两个具有时代... 教师发展是为促进教师个体生命成长和专业成长、超越自我与不断精进的过程,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为推进传统教研室的转型升级,虚拟教研室应运而生,成为连接“数智技术”“教师发展”两个具有时代特征与生长向度的“关键力量”。虚拟教研室与教师发展的逻辑“耦合”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增力,赋能教师自主发展。在技术重塑教研室新的生态背景下,教师将面临教学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扩增、自主性驱动、评价改革引领等方面的现实挑战,需要从精神、物质、机制、评价层面,聚焦理念、知识、制度、评价改革等要素,探索助推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路向,为实现高质量教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教师自主发展 逻辑“耦合” 实践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职教科研的价值蕴含、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17
作者 雷世平 《职教通讯》 2025年第1期5-12,共8页
高职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机构,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实践者,又是职业教育理论的生产者。高职院校职教科研不仅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还是支撑和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智力... 高职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机构,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实践者,又是职业教育理论的生产者。高职院校职教科研不仅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还是支撑和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智力基础。当前,由于办学层次不够高,特别是有组织的科研缺乏,高职院校职教科研还存在研究目标的泛化松散、研究主体的一方主导、研究组织的普遍缺失、研究内容的具象细微等一些关联性问题。高职院校要提高职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必须凝聚目标,谋划职教科研方向;多方联动,聚合职教科研力量;搭建平台,汇聚职教科研智慧;顶天立地,拓宽职教科研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教科研 价值蕴含 现实困境 突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赋能的新形态工科实验教学初探
18
作者 郭丰 杨清香 +2 位作者 郑春辉 孙厚涛 韩振宇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8,85,共8页
在工科实验中融合AIGC的技术优势是工科实验教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AIGC赋能的新形态工科实验具有时代紧迫性。AIGC赋能的新形态工科实验呈现技术性实验设计、泛化性实验方案、螺旋式实验过程、思辨性实验创新、瞬时性实验评价的内... 在工科实验中融合AIGC的技术优势是工科实验教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AIGC赋能的新形态工科实验具有时代紧迫性。AIGC赋能的新形态工科实验呈现技术性实验设计、泛化性实验方案、螺旋式实验过程、思辨性实验创新、瞬时性实验评价的内涵,支持新形态工科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本体研究,以及能力依赖、生成式实验、复合大脑、在场模式的外延,支持新形态实验教学中的教学特征研究。为适应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研究提出了基于六度循环的新形态工科实验教学路径,覆盖引导、查询、判断、应用、评价与优化共6个实验阶段,探索了融合AIGC的新形态工科实验支持系统框架,从智慧实验导学、精准实验教学、高阶实验探学三个方面讨论了新形态工科实验在典型教学场景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为新形态工科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态实验 AIGC 特征研究 教学路径 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路径分析的领域研究路径识别研究——以知识图谱为例
19
作者 魏瑞斌 王伊丹 徐艳 《科技情报研究》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目的/意义]引文网络的主路径分析可以对特定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识别,并能实现主流研究线索提取。文章旨在利用主路径分析方法,对知识图谱的研究路径进行分析,梳理其研究发展的脉络。[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从Web of Science平台获取知识... [目的/意义]引文网络的主路径分析可以对特定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识别,并能实现主流研究线索提取。文章旨在利用主路径分析方法,对知识图谱的研究路径进行分析,梳理其研究发展的脉络。[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从Web of Science平台获取知识图谱领域的研究论文,然后利用HistCite软件生成文献的直接引证网络,再将数据导入到Pajek中,生成该数据集的多条主路径,并结合主路径上论文的内容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结论]通过主路径分析,可以快速识别出知识图谱领域的一些主路径,如知识图谱的构建、知识图谱在推荐和问答等应用场景中的研究、知识图谱在制造业等特定应用领域的应用研究,折射出知识图谱技术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方向。综述性研究在知识图谱领域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领域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路径分析 引文网络 知识图谱 PAJEK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研融合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
20
作者 陆旭东 沈铭 张倍佳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1期245-252,共8页
总结梳理国家和地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政策体系演进过程,调研凝练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短板和瓶颈。分析美国、德国、以色列通过产研融合集成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国际范式和典型经验,从产研融合创新政策引导、创新方向凝练... 总结梳理国家和地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政策体系演进过程,调研凝练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短板和瓶颈。分析美国、德国、以色列通过产研融合集成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国际范式和典型经验,从产研融合创新政策引导、创新方向凝练、创新队伍打造、要素集聚融合4个方面,提出系统性的建议和对策,为政府、高校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研融合 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一体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