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壬寅年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五运六气禀赋相关分析
1
作者 王昭倩 马湘婷 +3 位作者 高畅 蔡婷婷 陈铚晗 刘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分析壬寅年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患者先天运气禀赋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2022年(壬寅年)在春、秋两个花粉季(即3月5日~5月21日、8月7日~9月23日)... 【目的】分析壬寅年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患者先天运气禀赋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2022年(壬寅年)在春、秋两个花粉季(即3月5日~5月21日、8月7日~9月23日)就诊的SAR患者共8918例,对患者的出生日期进行运气分析。【结果】壬寅年SAR患者发病与岁运、司天、主气、运气相合,以及双因素中的岁运—司天、主气—客气关系密切。出生于天干为壬,地支为戌,五运为木运,岁运为岁木太过,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主气为阳明燥金,运气相合为不和之年,患者的发病率增高;双因素中,岁运—司天为岁木太过-太阳寒水,主客相合为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患者的发病率增高。【结论】先天运气因素中,岁运、司天、主气及运气相合等对疾病的发生有影响,出生时运气与发病时的运气因素相互作用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寅年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 先天运气禀赋 五运六气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壬寅年运气特点对于冠心病的影响及临床用药指导
2
作者 李轩 曹雪盼 +3 位作者 郑超强 史吉阳 杨启航 李艳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2期15-17,79,共4页
五运六气理论是用于探究自然规律与疾病发生发展的一门学说,其基于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基础延伸而来,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将自然与人体和疾病密切结合;运用“脏气法时”理论探究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为预防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 五运六气理论是用于探究自然规律与疾病发生发展的一门学说,其基于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基础延伸而来,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将自然与人体和疾病密切结合;运用“脏气法时”理论探究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为预防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指导和借鉴。文章基于运气理论,探究壬寅年的运气特点,通过对壬寅年的气候变化分析,来总结该年气候特点对罹患冠心病的影响及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壬寅年 冠心病 临床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神经示踪技术初步探讨针刺人迎穴降血压的动脉压力反射机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孔莉 申鹏飞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555-558,共4页
[目的]利用神经示踪技术,从动脉压力反射角度,初步探讨针刺人迎穴的降压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45只,随机分为:人迎组、人迎加手法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并选取正常雄性Wistar大鼠15只,作为正常空白对照组... [目的]利用神经示踪技术,从动脉压力反射角度,初步探讨针刺人迎穴的降压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45只,随机分为:人迎组、人迎加手法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并选取正常雄性Wistar大鼠15只,作为正常空白对照组。人迎组针刺人迎后留针30 min;人迎加手法组针刺人迎后行小幅度(小于90°)、高频率(每分钟120~160次)的捻转补法,施术1 min,留针30 min;其余两组不进行针刺,干预周期28天。分别于干预前、后测定血压;干预结束后在大鼠人迎穴注射PRV-152病毒,镜下观察其延髓及下丘脑平面染色情况。[结果]人迎加手法组的降压效应明显优于其他组。各组大鼠下丘脑、延髓中PRV阳性细胞计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人迎加手法组PRV阳性细胞在下丘脑、延髓中计数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针刺人迎穴,可能通过增强相关轴浆运输通路的敏感性,来实现降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穴 针刺 高血压 神经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学制演变与职业教育发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廖承琳 吴洪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9,共6页
近代中国学制经历了三次演变,每一次变革都将职业教育的地位得以加强,从而不断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考察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可为当前我国学制改革如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条件以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学制 “壬寅癸卯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 “壬戌学制” 实业教育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人迎穴机制及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艳琴 喻禄洪 +2 位作者 苏文莉 赵凌 梁繁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9期52-53,共2页
人迎穴为针灸临床要穴,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及良好的疗效。通过对人迎穴的近现代解剖结构加以探讨,进而阐述其针刺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同时深入分析和总结该穴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人迎穴的进一步探讨与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 针刺 人迎穴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寅宫变”与嘉靖朝政的转变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延清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7-12,共6页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发生的宫婢之变,险些将嘉靖皇帝扼死。它是嘉靖皇帝专横暴躁,横施淫威所造成的,对嘉靖朝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开启了嘉靖皇帝怠政的时期;第二,狂热地崇信道教,专一奉道事玄;第三,直接导致严嵩专权...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发生的宫婢之变,险些将嘉靖皇帝扼死。它是嘉靖皇帝专横暴躁,横施淫威所造成的,对嘉靖朝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开启了嘉靖皇帝怠政的时期;第二,狂热地崇信道教,专一奉道事玄;第三,直接导致严嵩专权乱政的出现。"壬寅宫变"是嘉靖朝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皇帝 壬寅宫变 朝政下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癸卯学制”替代“壬寅学制”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米龙 李伟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9-102,共4页
在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中,清政府先后让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出了两个学制,即"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两者颁布的时间相差很短,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学制的更替是很值得深思的。通过考察两个学制的内容及两个学制... 在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中,清政府先后让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出了两个学制,即"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两者颁布的时间相差很短,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学制的更替是很值得深思的。通过考察两个学制的内容及两个学制制定者之间的影响力,可以发现"癸卯学制"代替"壬寅学制"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卯学制 壬寅学制 张之洞 张百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壬寅-癸卯学制与中国高等师范教育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辉 王小丁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8-61,共4页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推进、新式学堂的建立、社会对人才需求、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反思以及教育体制的变革推动了壬寅—癸卯学制产生,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正式形成。通过对学制中有关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资格、办学条件、课程设置...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推进、新式学堂的建立、社会对人才需求、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反思以及教育体制的变革推动了壬寅—癸卯学制产生,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正式形成。通过对学制中有关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资格、办学条件、课程设置、学生义务、费用待遇等内容的解读,阐述其对当今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对进一步推行师范生免费政策,建立适合中国高等师范毕业生的分配制度和竞争机制,强化师范生的专业训练和人格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寅—癸卯学制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学制改革中《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之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钱广福 《怀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65-66,共2页
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先后任命张百熙、张之洞制定了两个学制,即《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通过比较这两个学制制定的背景及其内容,可知:由于制定者的主观原因,造成了《壬寅学制》被《癸卯学制》取代的必然。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壬寅学制》 《癸卯学制》张百熙 张之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则徐与邓廷桢在疆谪戍之交谊——以林则徐谪戍新疆诗文为中心
10
作者 方华玲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1-63,共3页
林则徐与邓廷桢之间的友谊,是广为人知的历史佳话。道光年间,他们曾并肩战斗在广东禁烟抗英的前线,后又同罪被清廷戍发伊犁效力赎罪。林则徐在与邓廷桢唱和的谪戍诗文中,非常诚恳而坦然地去面对自我内心深处的念想,表达自己对于革职流... 林则徐与邓廷桢之间的友谊,是广为人知的历史佳话。道光年间,他们曾并肩战斗在广东禁烟抗英的前线,后又同罪被清廷戍发伊犁效力赎罪。林则徐在与邓廷桢唱和的谪戍诗文中,非常诚恳而坦然地去面对自我内心深处的念想,表达自己对于革职流放、谪戍边疆的无奈与悲伤。二人在事业上相互支持、理解,相似的患难经历更添彼此信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员 林则徐 邓廷桢 癸卯日记 壬寅日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预科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壬寅学制”中的预科教育
11
作者 王奎正 《高教学刊》 2017年第19期194-196,共3页
中国的预科教育最早出现在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中。该章程虽然还未开始实施就被次年的《奏定学堂章程》所取代,但《钦定学堂章程》中所设想的预科教育,对今天如何办预科教育,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学... 中国的预科教育最早出现在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中。该章程虽然还未开始实施就被次年的《奏定学堂章程》所取代,但《钦定学堂章程》中所设想的预科教育,对今天如何办预科教育,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学制过长、其培养目标中的"忠君"思想以及教条主义的知识灌输等方面,是今天的预科教育必须抛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寅学制” 预科教育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壬寅-癸卯学制与中国高等师范教育
12
作者 刘辉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10年第1期67-69,共3页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推进、新式学堂的建立、社会对人才需求、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反思以及教育体制的变革推动了壬寅-癸卯学制产生,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正式形成。通过对学制中有关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资格、办学条件、课程设置...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推进、新式学堂的建立、社会对人才需求、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反思以及教育体制的变革推动了壬寅-癸卯学制产生,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正式形成。通过对学制中有关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资格、办学条件、课程设置、学生义务、费用待遇等内容的解读,阐述其对今天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对进一步推行师范生免费政策,建立适合中国高等师范毕业生的分配制度和竞争机制,强化师范生的专业训练和人格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寅-癸卯学制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论人迎寸口脉诊法的针灸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娲 沈卫东 马文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4期41-43,共3页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诊法是古代脉诊法之一,现已成为针灸临床经络辨证的首要方法,本文将从针灸临床的角度出发从理论前言、辨证方法和治疗手段三个方面来探讨《内经》人迎寸口脉诊法的针灸临床意义。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人迎寸口脉诊法 针灸 临床 经络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寅年(2022年)运气推演及民病防治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莎 初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2022年自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从五运、六气、客主加临等方面研究壬寅年运气特点对疾病防治的意义。发现壬寅年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全年气候特征多为风和火。发病特点以风、火为邪,... 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2022年自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从五运、六气、客主加临等方面研究壬寅年运气特点对疾病防治的意义。发现壬寅年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全年气候特征多为风和火。发病特点以风、火为邪,其中初之气因气候温热,加之岁冬不藏精,多温病为患。结合大运及六气特点,以六壬年运气主方苓术汤、寅申之岁的六气时方升明汤为临床施治代表方,总体体现敛肝、运脾、泻火的治法。运气学说内涵精深,并充分反映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临床疾病的诊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气学说 五运六气 三因司天方 壬寅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迎穴深刺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盛惠 吴玉娟 +3 位作者 焦建凯 魏林林 任蓉 崔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人迎穴深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人迎穴深刺为主,每日治疗1次,10次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 d,行下1个疗程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以卡马西... 目的观察人迎穴深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人迎穴深刺为主,每日治疗1次,10次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 d,行下1个疗程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以卡马西平片口服,每次150 mg,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在Mcgill量表中的疼痛评估指数(the pain rating index,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直观模拟量表(visualanalohuc scales,VAS)、现在疼痛程度(the 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5个方面进行比较,除现在疼痛程度外,其余4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1年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22.4%,对照组为4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5)。结论以人迎穴深刺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镇痛作用均较好,且复发率较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针灸疗法 人迎穴 针刺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学制演变下中国生物学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逸伦 夏如兵 《昆明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27-132,共6页
晚清庚子国变后,民族危机的加剧和西方近代科技的传入使国人深刻地认识到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中国开始进行学制上的变革以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三次重大的学制变革在教学内容、教学层次、教学方法等方面推动了我国近代生物学教育的发展.... 晚清庚子国变后,民族危机的加剧和西方近代科技的传入使国人深刻地认识到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中国开始进行学制上的变革以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三次重大的学制变革在教学内容、教学层次、教学方法等方面推动了我国近代生物学教育的发展.壬寅、癸卯学制下我国近代教育体制初具雏形,生物学教育初见端倪;壬子、癸丑学制下我国生物学教育曲折发展,逐渐走向正轨;壬戌学制下各大学普遍设立生物学系,推动了我国近代生物学高等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寅、癸卯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 壬戌学制 生物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法律教育刍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子宸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118,共9页
戊戌变法时期,在中央未能做出改变的同时,地方上的部分学堂已经尝试将法律引入课程之中。地方政府通过派人去日本考察以及大胆的实践,在促进法律教育兴起上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中央政府通过借鉴日本学制与吸收地方政府办理法律教育的... 戊戌变法时期,在中央未能做出改变的同时,地方上的部分学堂已经尝试将法律引入课程之中。地方政府通过派人去日本考察以及大胆的实践,在促进法律教育兴起上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中央政府通过借鉴日本学制与吸收地方政府办理法律教育的经验制定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但是为了能够控制局势,中央限制了法律教育的普及。清末修律、预备立宪使得地方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这才迫使中央政府不断调整癸卯学制中对于法律教育的限制。而正是在这个调整过程中,法律教育的兴起才真正得到实现。纵观整个过程,地方政府更具活力,不断推动中央政府实施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教育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壬寅—癸卯学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则徐《壬寅日记》对研究西北地区地理人文的史学价值
18
作者 岳振国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壬寅日记》是林则徐在清道光二十二年由陕西进入新疆时所写的见闻录,记载了西北地区的地理名称、山川关隘、气候特征、物产矿藏、生活习俗等风土人情,日记内容丰富翔实,为研究清代后期西北地区的地理人文保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关键词 林则徐 壬寅日记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岁女医谈允贤传奇医传——从《女医杂言》细论前明妇科、性医学的进步
19
作者 邵丹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2期156-160,共5页
2015年中国女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后,中医借此大善,于今岁再祭前明女医谈允贤氏。岁首电视剧《女医·明妃传》热映,故事情节虽跌宕,然非历史真实之谈允贤也。199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郑金生撰文《明代女医... 2015年中国女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后,中医借此大善,于今岁再祭前明女医谈允贤氏。岁首电视剧《女医·明妃传》热映,故事情节虽跌宕,然非历史真实之谈允贤也。199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郑金生撰文《明代女医谈允贤及其医案<女医杂言>》,第一次向世间介绍了这位著名的明朝女医生。此前该人医事且并不为人知,究为何?《女医杂言》在前明出版两次,今仅以后版(万历年版)存世,经初考似曾另著别"医案"(或医著)存世,而今仍无善本见存,内中缘由深矣。今经较详细考证有关史料,发现女医谈允贤或其家族成员,似于500年前曾卷进一桩被《明史》记为"壬寅宫变"的冤案当中。至于这宗晚明时期的杀医要案,久不查者甚矣,今当昭雪于世界,以彰显为医者之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女医 谈允贤 女医杂言 深闱衔恚 壬寅宫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藏书建设述略
20
作者 姚伯岳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京师大学堂经历了戊戌大学堂和壬寅大学堂两个阶段,其早期的藏书楼和后来的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都投入巨大。戊戌大学堂藏书楼虽然只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中文藏书应已超过5万册,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西文藏书,可惜在庚子事变中几乎尽遭... 京师大学堂经历了戊戌大学堂和壬寅大学堂两个阶段,其早期的藏书楼和后来的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都投入巨大。戊戌大学堂藏书楼虽然只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中文藏书应已超过5万册,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西文藏书,可惜在庚子事变中几乎尽遭损毁。壬寅大学堂藏书楼的藏书建设基本上从头开始,但很快就超过了戊戌大学堂曾达到的藏书数量。1904年1月,藏书楼改称图书馆,继续多方采买图书。多年坚持不懈的藏书建设,使京师大学堂以其雄厚的文献典藏而无愧于全国最高学府的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书建设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 京师大学堂图书馆 戊戌大学堂 壬寅大学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