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iable Data Collection Model and Transmission Framework in Large-Scale Wireless Medical Sensor Networks
1
作者 Haosong Gou Gaoyi Zhang +2 位作者 RenêRipardo Calixto Senthil Kumar Jagatheesaperumal Victor Hugo C.de Albuquerque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4年第7期1077-1102,共26页
Large-sca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play a critical role in monitoring dangerous scenarios and responding to medical emergencies.However,the inherent instability and error-prone nature of wireless links present ... Large-sca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play a critical role in monitoring dangerous scenarios and responding to medical emergencies.However,the inherent instability and error-prone nature of wireless links present significant challenges,necessitating efficient data collection and reliable transmission services.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overy protocols by proposing a systematic end-to-end design tailored for medical event-driven cluster-based large-scale WSNs.The primary goal is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data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services,ensuring a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approach.Our approach focuses on refining the hop-count-based routing scheme to achieve fairness in forwarding reliability.Additionally,it emphasizes reliable data collection within clusters and establishes robust data transmission over multiple hops.These systematic improvements are designed to optimiz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WSN in real-world scenarios.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 validate its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other prominent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s.The evaluation spans varying sensor densities,wireless channel conditions,and packet transmission rates,showcasing the protocol’s superiority in ensuring reliable and efficient data transfer.Our systematic end-to-end design successfully addresses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instability of wireless links in large-scaleWSNs.By prioritizing fairness,reliability,and efficiency,the proposed protocol demonstrates its efficacy in enhancing data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services,thereby offering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event-drivenWS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reliable data transmission medical emergencies CLUSTER data collection routing sche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iability Strategi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
2
作者 Zhao Nan (Wireless Pre-research Department of ZTE Corporation, Xi’an 710065, China) 《ZTE Communications》 2008年第2期30-33,共4页
Wireless Mesh Network (WMN) is a new-type wireless network. Its core idea is that any of its wireless equipment can act as both an Access Point (AP) and a router. Each node in the network can send and receive signals ... Wireless Mesh Network (WMN) is a new-type wireless network. Its core idea is that any of its wireless equipment can act as both an Access Point (AP) and a router. Each node in the network can send and receive signals as well as directly communicate with one or several peer nodes. One important issue to be considered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is how to secure reliable data transmission in multi-hop link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proposes two functionalities: ARQ and HARQ.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HARQ schemes, namely hop-by-hop and edge-to-edge, and three ARQ schemes: hop-by-hop, edge-to-edge, and last-hop. Moreover, it proposes three solutions for WM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ocol stock design: layered cooperative mechanism, relay ARQ mechanism and multi-hop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Q WMN MESH Reliability Strategi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f CAN Bus in the Coal Mine Field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Reliability
3
作者 LUO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8期83-85,共3页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China' 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various new science,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of new technology,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coal mine industry, seize the opportunity, by virtue of i...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China' 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various new science,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of new technology,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coal mine industry, seize the opportunity, by virtue of its original advantages, coupled with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play, ushered in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into the modern coal mining era. CAN bus technology is a new technology which has the typical data transmission in coal mining, the introduction of a certain degree of CAN bus technology,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ata transmission, at the same time, in terms of reliability and greatly enhance. In this paper, to a certain extent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AN bus technology, and on this basis, based on the CAN bus in the coal mine field data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research and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 Bus Underground Coal Mines Field Bus Control System data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nomous and Mobile Prototype of Curvature Sensor with Remote Reliable Communication of Spectral Curvature
4
作者 Francisco Bulnes Isaías Martínez +3 位作者 Rocio Cayetano Omar Zamudio Cuauhtémoc Gutierrez Isaí Martínez 《Journal of Sensor Technology》 2016年第4期159-179,共21页
Through the cre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 curvature sensor of accelerometer type, using the spectral curvature concept or curvature energy that measures curvature in Volts/m<sup>3</sup>, an autonomous and... Through the cre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 curvature sensor of accelerometer type, using the spectral curvature concept or curvature energy that measures curvature in Volts/m<sup>3</sup>, an autonomous and mobile censorship of curvature sensing with reliable data transmission/reception in real time and remote position i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considering the spectra of curvature of the measured curvature energy during the advance of the prototype as the normed measure by with β , a constant rationalized parameter according with the required advance of the mobile device in the control scale of their velocity. Likewise, the sensed curvature data are digitalized through wireless interconnectivity using a HC-05 Module with a programmable device that includes logic blocks whose interconnection and functionality can be configured according to the sensor measure in situs. Also an application is planted to the obtaining of an energy plus due to the curvature that could be used in the displacement of a veh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SORSHIP Curvature Energy Curvature Sensing Curvature Sensor Curvature Spectra Mobile Curvature Sensor reliable data transmission/rece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多路径可靠传输数据分配
5
作者 陈文庆 孙更新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0,共6页
传感网络多路径传输中的不同路径带宽不同,为实现最优的传感网络负载均衡,需要对其传输数据合理分配。提出针对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的多路径可靠传输数据分配方法。通过计算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感知范围内节点部署数量的上限与下限,对感... 传感网络多路径传输中的不同路径带宽不同,为实现最优的传感网络负载均衡,需要对其传输数据合理分配。提出针对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的多路径可靠传输数据分配方法。通过计算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感知范围内节点部署数量的上限与下限,对感知范围内的节点展开部署,获取最佳节点部署结构。对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SCTP耦联内的全部数据传输路径展开延迟判断,并根据延迟判断结果选择传输路径。基于负载均衡情况进行可靠数据分配,保障网络数据平稳传输。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迭代100次时即可完成收敛,此时数据传输速率约为4 000 bps;流量均衡度高于75.6%;运行至80 s左右时实际队列长度已被平稳控制在35左右。实现了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多路径高效传输,避免拥塞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 数据分配 最佳节点部署 多路径传输 可靠数据 传输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数据链文件传输功能设计和实现
6
作者 向国利 梁白鸥 《电子质量》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针对宽带数据链文件传输功能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宽带数据链文件传输功能实现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首先,阐述了相关背景和设备原理;其次,通过对功能需求的分析和分解,进行了文件传输功能的详细设计,依托于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簇相关... 针对宽带数据链文件传输功能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宽带数据链文件传输功能实现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首先,阐述了相关背景和设备原理;其次,通过对功能需求的分析和分解,进行了文件传输功能的详细设计,依托于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簇相关传输协议,实现了文件传输相关消息的可靠传输;然后,进行了内外场测试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指明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数据链 文件传输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可靠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网络数据远程接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吴頔 张磊 赵红卫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载设备的数量和感知采集点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尽管这为监测列车运行状况提供了便利,但产生的大量数据给服务器端造成不可忽视的数据接收压力。为此,研究如何满足大量车载终端接入的同时快速处理车载...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载设备的数量和感知采集点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尽管这为监测列车运行状况提供了便利,但产生的大量数据给服务器端造成不可忽视的数据接收压力。为此,研究如何满足大量车载终端接入的同时快速处理车载终端上传的数据是至关重要的。结合列车网络远程数据的特点,采用Netty和Kafka等相关技术,构建了一套车地传输远程接收平台技术体系架构。试验结果表明车地传输远程接收平台满足数据高效处理并提升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网络数据 车地远程无线传输 远程接收平台 分布式架构 消息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光纤中数据单向可靠性传输技术研究
8
作者 马良 魏永生 《自动化与仪表》 2025年第2期111-114,132,共5页
为有效提升多模光纤中数据单向传输可靠性,研究一种多模光纤中数据单向传输可靠性提升方法。通过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模光纤中数据信息预处理方法,将全部多模光纤数据点通过非线性离散化后变成单边取值,提高多模光纤异常征兆的数据点边界... 为有效提升多模光纤中数据单向传输可靠性,研究一种多模光纤中数据单向传输可靠性提升方法。通过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模光纤中数据信息预处理方法,将全部多模光纤数据点通过非线性离散化后变成单边取值,提高多模光纤异常征兆的数据点边界敏感值判断度,为多模光纤单向传输异常数据隔离建立基础;针对预处理后的多模光纤数据,采用基于改进关联聚类的异常数据隔离算法,将多模光纤单向传输中异常数据实施聚类并隔离,以此提升多模光纤中数据单向传输可靠性。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隔离异常数据,显著提升多模光纤数据单向传输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光纤 数据传输 单向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PG算法的数据传输研究
9
作者 闫丹婷 焦新泉 《电子技术应用》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针对目前数据传输系统可靠性差、传输速率低的情况,利用FPGA和UDP协议设计了一款数据传输系统。系统采用FPGA为主控芯片,Flash为存储介质,通过上位机发送指令控制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取,采用千兆以太网进行数据通信与指令接收,增加了数据... 针对目前数据传输系统可靠性差、传输速率低的情况,利用FPGA和UDP协议设计了一款数据传输系统。系统采用FPGA为主控芯片,Flash为存储介质,通过上位机发送指令控制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取,采用千兆以太网进行数据通信与指令接收,增加了数据重传机制以及流量控制模块,以保证数据高速可靠传输。为提高带宽利用率、降低网络时延,加入了改进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进行拥塞控制。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能够显著降低网络时延,系统传输速率可达912 Mb/s,且系统可靠性高、成本低,具有移植性和实际的推广价值,也便于升级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传输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 FPGA 可靠传输 DDPG算法 千兆以太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交通数据实时传输可靠性评估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凌海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5-168,共4页
为保障船舶交通数据实时传输的可靠性,设计船舶交通数据实时传输可靠性评估系统。从网络条件、节点设备、环境因素与网络管理4个主要方面出发选取评估指标,构建船舶交通数据实时传输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模糊层次分... 为保障船舶交通数据实时传输的可靠性,设计船舶交通数据实时传输可靠性评估系统。从网络条件、节点设备、环境因素与网络管理4个主要方面出发选取评估指标,构建船舶交通数据实时传输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估指标的权重值;将各评估指标与对应的权重值形成并进行汇总,由此得到最终船舶交通数据实时传输可靠性评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获取准确的评估结果,且由于不同因素造成的船舶交通数据实时传输故障发生概率下降幅度均达到50%以上,由此说明基于该系统的评估结果能够有效保障船舶交通数据实时传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交通数据 实时传输 可靠性 评估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备份技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数据单向传输可靠性的设计方法
11
作者 许子恒 李王睿 +1 位作者 张立东 张菁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7-230,共4页
[目的]为了应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各个子系统间复杂接入带来的潜在安全威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出安全生产网和外部服务网间应实施物理安全隔离。既有传输方式下,数据单向传输过程中经常发生丢包、误码等问题,需要寻求新的方法,以提... [目的]为了应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各个子系统间复杂接入带来的潜在安全威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出安全生产网和外部服务网间应实施物理安全隔离。既有传输方式下,数据单向传输过程中经常发生丢包、误码等问题,需要寻求新的方法,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数据单向传输的可靠性。[方法]阐述了单向安全隔离系统的传输原理及存在问题,以及单向安全网关内的代理、会话配置的情况。分析了传输异常3种类型(代理次序混乱、会话次序混乱及传输超时)的判断方式。提出了基于信息备份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定了备份信息的首部格式,制定了基于信息备份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法检查传输异常的技术流程,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及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数据单向传输可靠性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数据单向传输 传输可靠性 信息备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高速计算操作系统软件设计及在轨应用
12
作者 赵丽 杨芳 +3 位作者 李超 王冰 田帅虎 刘思远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5期47-53,共7页
为支持星载图像在轨处理,缩短获取星载目标图像的时间,基于Linux设计了一款高性能、高速数据传输和支持软件快速重构的星载图像处理操作系统,并从操作系统的软件整体设计、存储表决可靠性设计、安全模式可靠性设计、快速定位问题灵活性... 为支持星载图像在轨处理,缩短获取星载目标图像的时间,基于Linux设计了一款高性能、高速数据传输和支持软件快速重构的星载图像处理操作系统,并从操作系统的软件整体设计、存储表决可靠性设计、安全模式可靠性设计、快速定位问题灵活性设计、软件重构设计和接口设计为要点进行阐述。在“北京三号”C卫星上完成了在轨验证,验证了设计的天基高速计算操作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速率在6.4~6.9 Gbit/s。同时,在载荷相机速率不均衡的环境下,支持高速图像数据的稳定输入、传输和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 高速数据传输 软件重构 可靠性设计 在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可靠性提升策略研究
13
作者 曾超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23期83-85,共3页
研究旨在提升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可靠性,通过分析电力系统环境、光缆特性、网络架构等因素,识别影响数据传输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光缆选型、改进网络架构、加强监测与维护等策略,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研究旨在提升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可靠性,通过分析电力系统环境、光缆特性、网络架构等因素,识别影响数据传输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光缆选型、改进网络架构、加强监测与维护等策略,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运行提供保障,推动电力行业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电力系统 数据传输 可靠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中压负荷逐级投切解决方案简析
14
作者 肖振 时庆兵 《建筑电气》 2024年第7期41-44,共4页
根据数据中心负荷逐级投切装置的控制要求,对目前应用比较多的专用负荷逐级投切装置、带有负荷逐级投切功能的10kV双电源转换开关控制器、采用分立元器件自行搭建和编程的PLC控制器、基于IEC61850光纤环网GOOSE传输技术的数字通信自动... 根据数据中心负荷逐级投切装置的控制要求,对目前应用比较多的专用负荷逐级投切装置、带有负荷逐级投切功能的10kV双电源转换开关控制器、采用分立元器件自行搭建和编程的PLC控制器、基于IEC61850光纤环网GOOSE传输技术的数字通信自动控制几种负荷逐级投切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选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负荷逐级投切 供电可靠性 启动电流 双电源切换 PLC控制器 GOOSE传输技术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在远程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关键应用
15
作者 邓璐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和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光纤通信技术在远程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变得尤为关键。文章从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比分析光纤与传统电缆的优势,并详细分析光纤在数据传输高效性、实时监控和故障检测等方面... 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和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光纤通信技术在远程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变得尤为关键。文章从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比分析光纤与传统电缆的优势,并详细分析光纤在数据传输高效性、实时监控和故障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此外,深入讨论光纤监控系统中远程光纤测试系统(Remote Fiber Test System,RFTS)、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等关键组件的作用和功能。文章全面概述光纤通信在远程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强调光纤通信技术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远程电力监控 网络可靠性 数据传输 光时域反射仪(OT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复杂分支子馈线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40
16
作者 夏岩 刘明波 邱朝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44,共5页
采用网络等值法对带有复杂分支子馈线的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 ,并提出一种基于新的分层结构的等值算法。该算法通过将网络元件和分支子馈线组合成节点和线路 2种集合元件 ,根据配电网实际拓扑结构 ,采用层状的数据结构描述节点集合元... 采用网络等值法对带有复杂分支子馈线的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 ,并提出一种基于新的分层结构的等值算法。该算法通过将网络元件和分支子馈线组合成节点和线路 2种集合元件 ,根据配电网实际拓扑结构 ,采用层状的数据结构描述节点集合元件和线路集合元件之间的拓扑关系 ,从而避免直接描述网络元件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采用宽度优先搜索算法对其进行顺向和逆向遍历求解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数据结构 风格等值法 分支子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数字化变电站关键报文传输可靠性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胡春潮 蔡泽祥 竹之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1-96,共6页
数字化变电站关键报文传输要求处理过程简单、时延小和具备一定的差错控制能力。以报文载体数据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关键报文的传输可靠性要求及其帧结构。依据报文帧的具体字段,分别分析了通过基于地址字段优化报文寻址、基于优先级字... 数字化变电站关键报文传输要求处理过程简单、时延小和具备一定的差错控制能力。以报文载体数据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关键报文的传输可靠性要求及其帧结构。依据报文帧的具体字段,分别分析了通过基于地址字段优化报文寻址、基于优先级字段设置减少时延、基于类型字段配置增加报文识别处理速度及基于内容字段的组成技术增加系统效率来保证报文传输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展现了提高报文传输可靠性的途径与方法。结合基于以太网技术搭建的光纤过程层通信网络方案,说明了目前关键报文的传输可靠性满足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要求,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技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GOOSE报文 SV报文 数据帧 传输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数据传输协议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晴晴 汪正东 +2 位作者 左羽 崔忠伟 郭龙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70,共6页
针对煤矿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流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节点地理位置信息、集成MAC和路由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数据传输协议。该协议采用概率性唤醒工作方式,根据本地节点的连通度、节点自身的剩余能量信息和区域事件发生概率选择转发节点,... 针对煤矿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流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节点地理位置信息、集成MAC和路由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数据传输协议。该协议采用概率性唤醒工作方式,根据本地节点的连通度、节点自身的剩余能量信息和区域事件发生概率选择转发节点,同时引入备用节点,在主节点发生故障时自动转换为主节点进行数据转发,保证数据可靠传输。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消耗,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工作面 采空区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路由 可靠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广域消息总线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恒 郭凌旭 +3 位作者 武瑞龙 武杨 张志君 厉启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00-106,共7页
互联大电网中各电网调度系统间通知、告警、运行信息等实时数据通信需求日益强烈,而目前电网调度系统中的消息总线提供的消息传输服务局限在单一系统的局域范围内,缺少通用、高效的多系统间广域实时信息交互手段。分析了现有消息总线的... 互联大电网中各电网调度系统间通知、告警、运行信息等实时数据通信需求日益强烈,而目前电网调度系统中的消息总线提供的消息传输服务局限在单一系统的局域范围内,缺少通用、高效的多系统间广域实时信息交互手段。分析了现有消息总线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广域范围实时数据通信的广域消息总线,研究了基于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广域消息总线架构,介绍了该架构下广域消息的订阅、同步、监控、推送、跟踪、可靠传输等关键技术。广域消息总线建立了贯通各级电网调度系统的实时消息传输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广域范围各应用之间消息传输的通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消息总线 电力调度数据网 广域数据通信 广域订阅/发布 消息可靠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逐跳自适应FEC传输可靠性保证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明 董亚波 鲁东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79,共7页
针对现有自适应前向纠错(FEC)方法在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无法保证端到端数据传输可靠性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2级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的FEC码率调整策略(RA-TP),实现根据数据传输可靠性需求和当前通信质量状况自动优化FEC码率;提出... 针对现有自适应前向纠错(FEC)方法在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无法保证端到端数据传输可靠性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2级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的FEC码率调整策略(RA-TP),实现根据数据传输可靠性需求和当前通信质量状况自动优化FEC码率;提出逐跳自适应FEC数据传输可靠性保证方法(RAH),将端到端数据传输可靠性需求平均分配到数据传输链路上的每一跳,并令每个节点使用RA-TP各自保证到下一跳节点的数据传输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跳网络中能够以较低的冗余数据传输开销保证端到端数据传输可靠性,有效改善实际数据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端到端可靠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可靠性保证 逐跳自适应F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