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apeutic Evaluation of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被引量:1
1
作者 Xue Chen Hailong Zhang +1 位作者 Xingmiao Quan Feng Huo 《Open Journal of Clinical Diagnostics》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Yiqing granule and Zhibai Dihuang pill combined with Oralpolin gel on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Methods: 150 patients with mild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were classified as...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Yiqing granule and Zhibai Dihuang pill combined with Oralpolin gel on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Methods: 150 patients with mild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were classified as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type and deficiency internal heat type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The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thalidomide group), the trial group (Yiqing granule group/Zhibai Dihuang pill group), and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topical medication group). All the patients in every group used Oralpolin gel. Additionally, the patients in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took thalidomide tablets orally and those in the trial group orally took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Yiqing granule/Zhibai Dihuang pill). The treatment lasted for 4 weeks. The curative effects were all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RAU Efficacy Evaluation Trial Standard” which was formulated by th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Mucosal Diseases of Chinese Stomatological Association. Results: Of all the 150 patients involved in this medical experiment, 146 cases finished it, including 66 ones in the trial group, 36 ones in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and 44 ones in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drop-out rate was 2.7%. For the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type, the effective rates in the thalidomide group, the Yiqing granule group and the local medication group were 91.7%, 52.6% and 52.9% respectively in order. For the deficiency internal heat type, the effective rates in the thalidomide group, the Zhibai Dihuang pill group and the local medication group were 87.5%, 71.4% and 40% respectively in order.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Zhibai Dihuang pil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local medication group and similar to that of the thalidomide group (P Conclusion: Zhibai Dihuang pill i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for mild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of deficiency internal heat type without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Zhibai Dihuang Pill Yiqing Granu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IOIMMUNOASSAY OF SERUM FERRITI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ATION
2
作者 程慧 许国祺 +2 位作者 张庆华 曹宏康 史慧宝 《Medical Bulletin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CAS 1991年第2期70-74,共5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ron deficiency and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ation (RAU). Radioimmunoassay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serum ferritin level (SFL) in 52 patients with RAU and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ron deficiency and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ation (RAU). Radioimmunoassay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serum ferritin level (SFL) in 52 patients with RAU and in 54 controls. Both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in accordance with sex. The 36 female patients were subdivided into 3 age-groups as follows: 8 aged 22-24, 10 aged 25-34, and 18 aged 35-50 while the male patients were gathered as one single group aged 26-57. The subdivision was adapted similarly for the normal age-grouts. Althoug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FL was found between the male control and the male patient group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emale control and female patient groups showed highly significant which levels, with the ascendance of age, were P【0.001, P【0.005 and P【0.001, respectively. Als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ntrol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FL were discovered among the 3 patient groups. 10 female patients with SFL【12ng/ml were tested with ferrous sulfate for one month, then their SFL was reexamined one week after the treatment. A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FL was noted between the pre-ad post-treatment (P【0.001). 9 of them showed that the interval of recurrences were prolonged, the number of ulcers reduced, the pain less intensive and its duration short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a singificant decrease in iron-storage occurred in female RAU patients.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the decrease SFL was possibly related to menstruation and child bea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ATION serum FERRITIN LEV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Action Mechanism of Mongolian Medicine Hatageqi-7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3
作者 Wenxiu QI Qizhu WU 《Medicinal Plant》 CAS 202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Based on Mongolian medical theory and modern pharmacology,literature on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action mechanism of Hatageqi-7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is collected,sorted and summarized.The resear... Based on Mongolian medical theory and modern pharmacology,literature on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action mechanism of Hatageqi-7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is collected,sorted and summarized.The research hopes to provide certain basis for its clinical efficacy from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tageqi-7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Main component Ac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建立SD大鼠RAU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祁晶 余占海 +4 位作者 刘燕 薄磊 陈光 张轩 张菊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比较实验性SD大鼠口腔黏膜组织匀浆+完全弗氏佐剂的免疫注射法和乙酸灼烧法建立RAU动物模型,为研究人类RAU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免疫法和灼烧法建立大鼠RAU模型,观察大鼠口腔内RAU的形成及体重和摄食量变化情... 目的:比较实验性SD大鼠口腔黏膜组织匀浆+完全弗氏佐剂的免疫注射法和乙酸灼烧法建立RAU动物模型,为研究人类RAU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免疫法和灼烧法建立大鼠RAU模型,观察大鼠口腔内RAU的形成及体重和摄食量变化情况。研究溃疡的组织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变化。结果:2种方法建模的实验大鼠都发生了RAU,模型建立过程中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均有变化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组、乙酸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发现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组CD3+CD8+的细胞数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免疫法和乙酸法均可引起SD大鼠发生实验性RAU,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观察均与人类RAU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动物模型 免疫 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5
作者 郑兆昱 靳文琴 +2 位作者 郭伟伟 金钊 左渝陵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5年第1期54-56,共3页
老年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一种老年群体常见口腔黏膜疼痛性疾病,病程较长且疼痛难耐。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老年患者身体情况各异,故在临床治疗时难度较大。目前本病治疗尚无确切手段,传统的治疗药物应用于老年患者群体往往疗... 老年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一种老年群体常见口腔黏膜疼痛性疾病,病程较长且疼痛难耐。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老年患者身体情况各异,故在临床治疗时难度较大。目前本病治疗尚无确切手段,传统的治疗药物应用于老年患者群体往往疗效欠佳,随着国家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迫在眉睫,因此对于老年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亟待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近年来老年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老年群体 临床治疗 中西医结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灌胃对大鼠RAU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渝芳 张永忠 《辽宁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15-11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甘草泻心汤对大鼠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检测10只RAU模型SD大鼠中药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与10只盐水治疗组及10只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中药治疗后CD4+细胞数量、CD4+... 目的观察中药甘草泻心汤对大鼠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检测10只RAU模型SD大鼠中药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与10只盐水治疗组及10只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中药治疗后CD4+细胞数量、CD4+/CD8+比值均升高,CD8+细胞数量下降,与治疗前及盐水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药甘草泻心汤能改善RAU模型SD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 中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免疫细胞表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之间的因果关系
7
作者 谢雪洁 徐隽 +3 位作者 刘媛 陈悦 唐莉 古丽努尔·阿吾提 《口腔疾病防治》 2025年第4期296-304,共9页
目的 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索731种免疫细胞表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公开发布的731种免疫细胞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 目的 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索731种免疫细胞表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公开发布的731种免疫细胞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统计数据与来自FinnGen联盟RAU的GWAS统计数据进行了两样本双向MR研究。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WM)、MR-Egger回归、加权众数法以及简单众数法作为补充性的分析工具。敏感性分析则依赖于Cochran's Q检验、孟德尔随机化多效性残差与异常值识别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 pleiotropy residual sum and outlier,MR-PRESSO)以及留一交叉验证法(leave-one-out approach)。此外,利用来源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的一项临床队列数据集进行差异性分析,进一步辅助验证MR结果。结果 在正向MR分析中,731种免疫表型作为暴露因素,RAU作为结局,其中有52个免疫细胞表型对RAU的因果效应显著(P<0.05),经过假阳性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校正后,发现2个免疫表型与RAU风险显著相关:随着单核髓源性抑制细胞(monocytic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MDSC)(OR=1.06,95%CI:1.03-1.09)以及粒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granulocytic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G-MDSC)上的CD33分子(OR=1.06,95%CI:1.03-1.09)的增加,RAU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反向MR中,RAU对2个免疫细胞表型因果效应显著(P<0.05),但经FDR矫正后,未发现有显著效应的免疫细胞表型。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SNPs之间并未展现出显著的异质性(P>0.05)。GEO数据集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的特征基因(CTBS、IPMK及UBA3)在RAU中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31种免疫细胞中的M-MDSC与G-MDSC上的CD33分子可能是RAU发生的危险因素,RAU的临床GEO数据集辅助验证了MDSC可能在RAU中发挥作用;而RAU对731种免疫细胞表型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表型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因果推断 孟德尔随机化 髓源性抑制细胞 单核髓源性抑制细胞 粒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组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锌与T细胞亚群在RAU患者中的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黎 季旭东 石爱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7期2251-2252,共2页
目的通过对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phthors ulcer,RAU)患者锌及T细胞亚群的测定,探讨锌与T细胞亚群在RAN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RAU患者50例,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40例作对照研究,分别取静脉血光谱分析仪测定锌含量和用间接... 目的通过对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phthors ulcer,RAU)患者锌及T细胞亚群的测定,探讨锌与T细胞亚群在RAN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RAU患者50例,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40例作对照研究,分别取静脉血光谱分析仪测定锌含量和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并加以比较。结果RAU患者的锌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明显降低,CD8则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U患者血清锌与CD3(rs=0.195,P>0.05)、CD4(rs=0.212,P>0.05)、CD8(rs=-0.253,P>0.05)、CD4/CD8(rs=-0.168,P>0.05)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U患者血清锌和T细胞亚群功能低下,但二者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疮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沙利度胺对老年RAU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9
作者 罗志晓 艾俊 +2 位作者 柴红波 陈明月 冷卫东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老年RAU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52例轻型RAU老年患者,自身对照观察疗效;同时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老年RAU患...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老年RAU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52例轻型RAU老年患者,自身对照观察疗效;同时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老年RAU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P<0.05),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经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异常改善,同时患者溃疡间歇期明显延长、溃疡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溃疡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老年RAU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减少,淋巴亚群比例异常,小剂量沙利度胺具有调节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异常作用,能延长溃疡间歇期,减少溃疡发作,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rau 沙利度胺 淋巴细胞亚群 疗效
原文传递
PA-MSHA菌苗局部治疗RAU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体林 刘为国 《大连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复发性阿弗遣他溃疡(RAU)是口腔粘膜常见病之一.由于其病因复杂,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案.我们选用绿脓杆菌甘露糖敏感血凝菌毛株菌苗局部治疗RAU,其在促进溃疡愈合,延长复发间隔的作用均优于口腔渍疡膏,并讨论了治疗机制.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遣他溃疡 rau 口腔粘膜病治疗 PA-MSHA菌毛株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复新治疗RAU的疗效及对血清IL-6、CD4^+及CD8^+T细胞的影响
11
作者 林伯杰 李洪 宁学玲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34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贝复新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RAU患者,随机分为西瓜霜治疗组(对照组)和贝复新治疗组(观察组),并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炎性指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情况... 目的:探讨贝复新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RAU患者,随机分为西瓜霜治疗组(对照组)和贝复新治疗组(观察组),并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炎性指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值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含量均下降,其中观察组含量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升高,其中观察组的CD4^+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CD8^+含量与对照组升高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溃疡疼痛缓解时间(2.75±0.66)d及溃疡愈合时间(3.30±0.82)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总预后率(93.33%)优于对照组(81.67%)。结论:贝复新治疗RAU具有明显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贝复新 疗效 白细胞介素-6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炎喷雾剂局部治疗RAU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琪亮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10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观察口腔炎喷雾剂局部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5例,用口腔炎喷雾剂直接喷于溃疡面;对照组63例,用消毒棉签蘸少许碘甘油,直接涂于溃疡面上,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77%... 目的观察口腔炎喷雾剂局部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5例,用口腔炎喷雾剂直接喷于溃疡面;对照组63例,用消毒棉签蘸少许碘甘油,直接涂于溃疡面上,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有效率为57.1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口腔炎喷雾剂局部治疗RAU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口腔炎喷雾剂 碘甘油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复发性阿弗它性溃疡(RAU)的心理分析与治疗分析
13
作者 冉智华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7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复发性阿弗它性溃疡(RAU)的心理分析与治疗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RA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C加入5%葡萄糖300 ml静脉滴注... 目的:探讨口腔复发性阿弗它性溃疡(RAU)的心理分析与治疗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RA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C加入5%葡萄糖300 ml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使用双黄连粉针剂加心理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粉对RAU有显著疗效,同时RAU发生与发展与精神心理因素呈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复发性阿弗它性溃疡 心理分析 治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张琳 高艾玲 何祥一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1期3675-3679,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治疗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80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治疗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80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1.88±6.12)岁,病程(11.15±2.70)个月,采用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共治疗2周;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1.76±6.00)岁,病程(11.22±2.16)个月,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共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用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溃疡面积、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溃疡面积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及TNF-α、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30±0.22)分比(2.20±0.36)分、(3.58±0.81)g/L比(5.35±1.48)g/L、(0.30±0.07)g/L比(0.62±0.10)g/L],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0.68±0.12)cm^(2)比(1.45±0.28)cm^(2)],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77.50±12.97)mmol/L比(63.68±12.4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92、6.635、16.580、15.986、4.854,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608)。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疼痛程度与炎性反应,缩小溃疡面积,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白芍总苷胶囊 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 炎性反应 疼痛度 溃疡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劲主任医师从“虚实”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利利 豆鹏程 +1 位作者 代禹红 舒劲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24-26,共3页
舒劲主任医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病位分上、中、下三焦,以虚实定性,虚即虚火或阳虚浮火,实即实火;实火宜“清热泻火敛疮”,虚火应“温阳泻火”;临证中可用升麻宣郁清火,用行气药加强祛热之力,用消积药兼顾脾胃。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复发性 虚实 辨证 名医经验 舒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导赤散联合沙利度胺片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评价
16
作者 欧阳明 胡颖秋 +1 位作者 李皑冰 沈雪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8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加味导赤散联合沙利度胺片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方法:在本文研究将2022年1月—2023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的88例心脾积热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随机分组为两组,各44例,对... 目的:研究加味导赤散联合沙利度胺片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方法:在本文研究将2022年1月—2023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的88例心脾积热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随机分组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沙利度胺片治疗,观察组实施加味导赤散联合沙利度胺片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发作间歇时间、总有效率、溃疡复发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发作间歇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脾积热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开展联合治疗(加味导赤散、沙利度胺片),能显著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导赤散 沙利度胺片 心脾积热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连-升麻药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皓曦 董君莹 +2 位作者 王珂 余轶群 史瑞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4-163,169,共11页
[目的]探讨黄连-升麻药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现代药理机制,分析可能存在的中医治法相关疗效因素,进一步指导中医临床辨治。[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 [目的]探讨黄连-升麻药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现代药理机制,分析可能存在的中医治法相关疗效因素,进一步指导中医临床辨治。[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药物成分及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Human Genome Annotation Database,GeneCards)等检索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采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以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PPI网络图并筛选出核心靶点,上传至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网络图,利用AutoDock 4.2.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采用PyMOL软件将对接结果可视化。采用脊柱两侧注射完全弗氏佐剂的方法构建RAU大鼠模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检测各组大鼠口腔组织中核心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得到黄连、升麻活性成分共19个,靶点191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27个,药对干预RAU核心靶点23个,并依据连接度筛选出7个最关键的靶点,核心通路为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有效成分豆甾醇与各关键靶点均有较高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发现,该药对可有效减少大鼠口腔溃疡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关键靶点表达明显更高(P<0.05);高剂量组靶点的mRNA相对表达和口腔溃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结论]黄连-升麻药对治疗RAU的分子机制,与其抗炎、保护口腔黏膜、调节免疫等作用有关,而相关的中医疗效机制涉及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托毒敛疮生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升麻 复发性口腔溃疡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靶点预测 药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伤卫”理论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思路
18
作者 李春财 原明星 +3 位作者 艾黄萍 黄清清 左渝陵 金钊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风伤卫”理论可指导因外界因素导致卫气受损而产生的多种疾病。基于“风伤卫”理论,口腔微环境中,“风邪”是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的直接原因,卫气受损,口腔黏膜腠理失于固密是其发展的关键。治疗本病应把握“风”与“卫”的邪正变化,... “风伤卫”理论可指导因外界因素导致卫气受损而产生的多种疾病。基于“风伤卫”理论,口腔微环境中,“风邪”是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的直接原因,卫气受损,口腔黏膜腠理失于固密是其发展的关键。治疗本病应把握“风”与“卫”的邪正变化,注重祛风、兼顾病理产物的同时,强卫固膜以实黏膜腠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伤卫 风邪 卫气 复发性口腔溃疡
原文传递
新疆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罹患状况及就医观念行为调查
19
作者 周源 俞欣悦 +2 位作者 罗晓雯 李伊迪 于倩 《新疆医学》 2024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目的调查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患病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就医观念行为的趋势,为该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804位新疆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患病情况、生活饮食习惯、口腔... 目的调查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患病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就医观念行为的趋势,为该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804位新疆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患病情况、生活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就医观念行为等的问卷调查。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行RAU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有效调查表726份,共83位患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病率约为11.4%。其中考试周、经常食用熏烤食物、损坏后再更换牙刷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病的危险因素,其OR值均>1。结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新疆医科大学学生群体就医观念及行为被动,为预防疾病发生,可从与饮食、心理状态、口腔健康宣讲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流行病学调查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研究进展
20
作者 邓雨晗 陶波 +1 位作者 于江婷 陈欣雅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1期4428-4432,共5页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为了探讨中医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方法,系统归纳该病的中医治疗进展,此文检索近10年中医治疗文献,结果表明中医内治法及针灸、针刀、贴敷等为代表的外治法治疗该病有良好疗效...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为了探讨中医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方法,系统归纳该病的中医治疗进展,此文检索近10年中医治疗文献,结果表明中医内治法及针灸、针刀、贴敷等为代表的外治法治疗该病有良好疗效。但相关临床研究仍有不足,深入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对中医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疮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