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oke Reaction Index on Reduction and Permeability of Ore Layer in Blast Furnace Lumpy Zone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ZHAO Hong-bo BAI Yong-qiang CHENG Shu-sen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4期6-10,共5页
Reasonable control on CRI(coke reaction index)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BF(blast furnace)low-carbon smelting.However,there are contrary opinions.One is increasing CRI to improve reaction efficiency in BF and t... Reasonable control on CRI(coke reaction index)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BF(blast furnace)low-carbon smelting.However,there are contrary opinions.One is increasing CRI to improve reaction efficiency in BF and the other is decreasing CRI to suppress coke degradation in furnace.Different methods are adopted to realize effective catalysis(increasing CRI)and passivation(decreasing CRI)of coke.Simulation tests of coke in BF lumpy zone under gradual temperature rising have been done.Effect of CRI on gas composition,ore reduction,burden column permeability and heat reserve zone′s temperature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 are studied.Then combined with iron making calculations,a novel BF operation suggestion is proposed as coke nut with small size be catalyzed and mixed with ore while skeletal coke with large size be passivated and separately charged into B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furnace low carbon smelting resistance loss coke reaction index
原文传递
光率-HPLC法联用测定丁酮肟化反应中关键组分的含量
2
作者 王艳 赵相柱 +2 位作者 杨旭 高爱红 岳涛 《化学工程师》 2025年第2期82-87,共6页
建立折光率-HPLC联合应用测定连续丁酮肟化反应中关键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折光率法检测速度快,检测通量高,适用于过程检测;HPLC法检测结果准确度高,有助于物料衡算与产品质量控制;由于杂质影响,折光率法的测定结果略低于HPLC... 建立折光率-HPLC联合应用测定连续丁酮肟化反应中关键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折光率法检测速度快,检测通量高,适用于过程检测;HPLC法检测结果准确度高,有助于物料衡算与产品质量控制;由于杂质影响,折光率法的测定结果略低于HPLC法,但不影响工艺过程的判断。折光率法与HPLC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折光率法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丁酮肟精密度的RSD小于2.0%,回收率在98.03%~99.08%之间,均符合要求;HPLC法采用双波长同时测定丁酮肟与丁酮,方法验证结果表明,HPLC法的专属性、线性关系均良好,丁酮与丁酮肟的精密度结果小于2.0%,丁酮肟与丁酮回收率均在99.5%~101.0%之间,均符合要求。将折光率法与HPLC法相结合,既适用于连续肟化反应的快速检测,又适用于各物料的具体组成,为工艺的调整与丁酮肟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光率 HPLC 连续丁酮肟化反应 丁酮肟 丁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萜内酯化合物Euphorikanin A的结构和性质计算分析
3
作者 徐佳禛 王长江 王朝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1-378,共8页
化合物Euphorikanin A是从甘遂大戟根中分离出的新型二萜内酯化合物,初步生物活性发现其具有肿瘤细胞毒活性,分析药物的结构、光谱性质和成药可能性是了解其生物活性的必要前提,也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参考。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 化合物Euphorikanin A是从甘遂大戟根中分离出的新型二萜内酯化合物,初步生物活性发现其具有肿瘤细胞毒活性,分析药物的结构、光谱性质和成药可能性是了解其生物活性的必要前提,也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参考。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2d,p)和ωB97XD/6-311++G(2d,p)方法,对化合物Euphorikanin A的药效构象、几何和电子结构、红外(IR)、紫外-可见(UV-Vis)、核磁共振(NMR)谱进行计算,并借助概念密度泛函理论进行分子全局反应指数分析,使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平台开展成药性和ADME/Tox评估。计算结果显示Euphorikanin A有唯一药效构像,两种方法和不同溶剂环境中化合物几何结构参数值相近,计算值与晶体参数吻合较好。理论红外光谱特征与实验吻合,水环境中计算的IR光谱更接近真实环境,理论计算校正因子为0.94。Euphorikanin A紫外光谱最大吸收峰在193.88~201.75 nm。两种方法得到的核磁数据理论结果与实验吻合度高,R^(2)均大于0.94。Euphorikanin A的六元环的羟基可能为反应活性位点。Euphorikanin A的全局反应参数和药代动力学表现出良好性能,尤其在Caco-2细胞膜通透性、血脑屏障透过率和人肠道吸收性。Euphorikanin A的结构和性质在成药性拥有优势,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phorikanin A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反应指数 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
4
作者 田杰 谢云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水市中医医院的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目的分析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水市中医医院的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利巴韦林,研究组给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比较两组病毒应答率、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病毒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凝血酶原(PTA)水平高、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人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原(PⅢNP)、透明质酸(H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的疗效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效果明显,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相关指标水平,进而提升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磷布韦 慢性丙型肝炎 临床指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_(3)Co高指数晶面氧还原过程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5
作者 刘磊 郭瑞华 +3 位作者 王丽 王艳 张国芳 关丽丽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I0001-I0005,共13页
Pt_(3)Co催化剂是Pt基合金中氧还原反应(ORR)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合成Pt_(3)Co高指数晶面(HIFs)是一种提高其催化性能的有效策略,但具有最高ORR活性的HIFs尚未明确,并且目前缺乏对Pt_(3)Co HIFs ORR的系统研究。本研究构建了六种不同Pt_(3... Pt_(3)Co催化剂是Pt基合金中氧还原反应(ORR)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合成Pt_(3)Co高指数晶面(HIFs)是一种提高其催化性能的有效策略,但具有最高ORR活性的HIFs尚未明确,并且目前缺乏对Pt_(3)Co HIFs ORR的系统研究。本研究构建了六种不同Pt_(3)Co HIFs,通过从头算分子动力学(AIMD)计算证明了其稳定性,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六种Pt_(3)Co HIFs的ORR过程中间物*O、*OH、*OOH的结合能(BE),通过d带中心(εd)、Bader电荷及配位数(CN)解释了其在台阶与边缘位点BE不同的原因。同时分析了吸附原子CN与εd的关系,通过ORR自由能台阶图分析了ORR过程中的过电位(η),发现η大小主要与*OH结合能(BE-*OH)有关,其中η最小的晶面为Pt_(3)Co(211),其在台阶处的η达到了0.294 eV。本工作为高ORR活性HIFs催化剂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_(3)Co催化剂 高指数晶面 密度泛函理论 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相关不良反应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杨扬 刘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输血相关不良反应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发生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未发生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指... 目的分析输血相关不良反应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发生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未发生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常规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凝血功能指标与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输血前,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的PT、TT、APTT长于输血前,FIB水平低于输血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观察组的PT、TT、APTT长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两组的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及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的RBC、PLT、HCT及Hb水平均高于输血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观察组的RBC、PLT、HCT及H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TT、APTT与血常规指标呈负相关,FIB与血常规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常规指标检测有助于预测输血相关不良反应,为临床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指导依据,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关不良反应 凝血功能指标 血常规指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督安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刘霞 国华 +1 位作者 晏石枝 钟如春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84-86,共3页
目的 观察调督安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收治的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试验... 目的 观察调督安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收治的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调督安神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睡眠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督安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督安神 针刺 中风 失眠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拉米韦与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患儿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杨贺峰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比较帕拉米韦与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8例流感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 目的:比较帕拉米韦与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8例流感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给予帕拉米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流涕、咽喉肿痛、关节酸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流涕、咽喉肿痛、关节酸痛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拉米韦治疗流感患儿可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奥司他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帕拉米韦 奥司他韦 临床症状 炎性因子 T细胞亚群指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效果
9
作者 王玉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该院收治的9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该院收治的9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相关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水平,降低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特布他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特布他林 血气分析指标 炎性指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张亚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47-49,5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LC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LC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不同时间[麻醉前(T_(0))、麻醉后20 min(T_(1))、拔管时(T_(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研究组心率、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6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Cor、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LC患者可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声引导 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疼痛 应激指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流感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王晶晶 刘思祺 +1 位作者 吴玉秀 孟文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2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小儿流行性感冒(流感)给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流感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采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 目的研究小儿流行性感冒(流感)给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流感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采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2.86±0.78)d、退热时间(1.49±0.64)d、扁桃体红肿缓解时间(4.20±1.28)d、鼻塞流涕缓解时间(4.17±1.08)d均短于对照组的(4.29±0.94)、(3.08±1.17)、(5.28±1.35)、(5.14±1.15)d,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显著(P<0.05)。结论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流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病症好转,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 奥司他韦 小儿流行性感冒 症状缓解时间 肝肾功能指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烧干酪的工艺优化及对其在不同成熟期蛋白质降解的研究
12
作者 马晓蕊 瓮亚楠 +1 位作者 陈涛 魏超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为了开发干酪新品种,探究美拉德反应对炭烧干酪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及其蛋白质降解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炭烧干酪的试验工艺条件,并对不同成熟期的炭烧干酪进行理化指标、蛋白质降解度、游离氨基酸以及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为了开发干酪新品种,探究美拉德反应对炭烧干酪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及其蛋白质降解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炭烧干酪的试验工艺条件,并对不同成熟期的炭烧干酪进行理化指标、蛋白质降解度、游离氨基酸以及蛋白酶活力的测定。最终结果表明,炭烧干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10%、加热温度95℃、加热时间3.0 h。实验结果表明,炭烧干酪在发酵过程中,pH和水分逐渐下降,蛋白质分解量和总游离氨基酸增加,蛋白酶活力和乳酸菌总数先增加后降低;在发酵中期,炭烧干酪的水分含量、脂肪以及蛋白质含量低于普通干酪,这是美拉德反应致使蛋白质和脂肪球膜蛋白发生变性,失去脂肪球膜的脂肪不稳定发生凝结,从而使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炭烧干酪 蛋白质降解度 理化指标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
13
作者 刘倩倩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116-118,122,共4页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PCT和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盐酸氨溴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盐酸氨溴索 儿童 急性支气管炎 T细胞亚群指标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武善霞 刘洋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富马酸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 目的观察富马酸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富马酸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炎性指标[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χ^(2)=4.026,P=0.045)。治疗1个月后,2组上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IL-2、TNF-α、IL-6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80.65%(25/31)(χ^(2)=4.026,P=0.04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8.00%(7/25)(χ^(2)=4.838,P=0.028)。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9.35%)(χ^(2)=4.026,P=0.045)。结论富马酸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清炎性指标,提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富马酸伏诺拉生 阿莫西林 临床疗效 症状积分 炎性指标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droplet metal in direct current on oxygen contamination of submerged arc welding
15
作者 李晓泉 初雅杰 +1 位作者 杨宗辉 贺显聪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3年第4期53-57,共5页
Agglomerated fluxes with different basicity index designed in laboratory were used to study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between slag and metal in submerged arc welding under both power polarities. The droplet metal oxyg... Agglomerated fluxes with different basicity index designed in laboratory were used to study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between slag and metal in submerged arc welding under both power polarities. The droplet metal oxygen and nitrogen contents were measured using oxygen-nitrogen instrument in order to analyze indirectly metallurgy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taking place in cathode and anode of welding arc. The results show that just in the period of droplet growth at the tip of consumable electrode the electrochemical oxygen contamination is produced in the case of direct current electrode positive polarity whereas electrochemical oxygen lost in electrode negative polarity.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asicity index of molten slag has great influence upon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With basicity index increasing, the effect of oxygen transferring resulted from electrochemistry becomes more evident for reacting dynamics depended on 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lten slag. The effect of basicity index on metal-slag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is contrary to traditional thermo-chemical reaction an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be considered as a metallurgy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ity index oxygen content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submerged arc wel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阳 薛成俊 尤国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5期5-8,共4页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采取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的效果,验证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临床优势。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建湖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2023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Hp感染性消化...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采取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的效果,验证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临床优势。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建湖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2023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观察组采用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Hp根治率、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和炎症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5,P=0.01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治率和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Hp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根治Hp,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伏诺拉生 消化性溃疡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
17
作者 刘江涛 李亭亭 赵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4,8,共5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TP化疗组(n=30)、联合化疗组(n=30)。TP化疗组患者采用TP...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TP化疗组(n=30)、联合化疗组(n=30)。TP化疗组患者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在TP化疗组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管生成促进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不良反应,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联合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96.67%,高于TP化疗组的73.33%(χ^(2)=4.706,P=0.030)。化疗4个周期后,2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bFGF、VEGF水平低于化疗前,且联合化疗组低于TP化疗组(P<0.05或P<0.01);2组CD3^(+)、CD4^(+)、CD4^(+)/CD8^(+)高于化疗前,CD8^(+)低于化疗前,且联合化疗组高/低于TP化疗组(P<0.01);2组VAS评分低于化疗前,QOL评分高于化疗前,且联合化疗组低/高于TP化疗组(P<0.01)。TP化疗组与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长于TP化疗组(P<0.01)。结论贝伐珠单抗与TP化疗方案联合应用于晚期NSCLC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进展,并提升生活质量,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贝伐珠单抗 TP化疗方案 肿瘤标志物 免疫指标 不良反应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积宏 周刊社 +3 位作者 张东东 普布多吉 张伟华 史继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0-992,共13页
利用西藏高原38个气象站1981-202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1970-2000年30 s空间分辨率气候数据,对人体舒适度指数(ICHB)及高原人体舒适度指数(PICHB)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西藏高原近40 a ICHB呈显著上升趋势,整个西藏高原年I... 利用西藏高原38个气象站1981-202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1970-2000年30 s空间分辨率气候数据,对人体舒适度指数(ICHB)及高原人体舒适度指数(PICHB)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西藏高原近40 a ICHB呈显著上升趋势,整个西藏高原年ICHB升高率为0.76·(10a)-1,各气候区年ICHB升高率为(0.57~0.98)·(10a)^(-1)。季ICHB升高率在时间上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2)年ICHB和季ICHB的升高率在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北部>东北部>东南部>中部、南部边缘。(3)PICHB空间上表现为寒冷特不舒适、重度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及东北部的高山上;冷不舒适、重度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及南部边缘的高山上;冷不舒适、中度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和南部边缘等区域的较低海拔地区;凉较不舒适、轻度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不冷不热舒适、无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错那县南部和墨脱县南部。随着西藏高原近40 a和未来气候“暖湿化”的变化趋势,各地月ICHB、季ICHB、年ICHB明显提高,PICHB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均向着舒适度升高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反应指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 高原人体舒适度指数 西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活高效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研究与工业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启飞 白旭辉 +1 位作者 许友好 于福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能源结构调整关头,成品油和化工产品市场需求量和价格呈现正弦型波动,现有炼油转型技术存在不可逆性,且生产方案不可灵活调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微观尺度调控单分子和双分子反应路径是解决催化裂化工艺由炼油向化工转型发展缺乏灵活... 能源结构调整关头,成品油和化工产品市场需求量和价格呈现正弦型波动,现有炼油转型技术存在不可逆性,且生产方案不可灵活调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微观尺度调控单分子和双分子反应路径是解决催化裂化工艺由炼油向化工转型发展缺乏灵活性问题的有效方法,提出双分子反应指数可以作为单分子和双分子反应的发生比例量度,发现反应温度和分子筛催化剂类型是影响液化气和汽油产率的两个显著变量。试验结果显示:转化率相近时,530℃条件下Y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的汽油和(丙烯+丁烯)产率分别为47.55%和13.31%,580℃条件下MFI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的汽油和(丙烯+丁烯)产率分别为22.05%和31.45%;得到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类型比例与目标产物产率的关系,提出工业装置生产方案灵活切换调整思路,形成灵活高效催化裂化工艺。工业应用结果显示:数周内完成(丙烯+丁烯)与成品油的生产方案切换,生产方案灵活,为低成本渐进式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指数 催化裂化 Y分子筛 MFI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环式管理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20
作者 王敏 周学健 +4 位作者 吉爱军 单靖眙 张赟 刘德林 金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138-145,共8页
目的探索闭环式管理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镇痛门诊首诊并使用阿片类药物(羟考酮缓释片)进行镇痛治疗的癌痛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 目的探索闭环式管理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镇痛门诊首诊并使用阿片类药物(羟考酮缓释片)进行镇痛治疗的癌痛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闭环式管理模式,包括对患者首诊、复诊、定期随访、宣教、用药记录、指导等,同期疼痛门诊专科医师、药师、护士对患者制订个体化规范、合理、有效的镇痛方案及随诊计划,重点解决患者镇痛用药依从性,随诊反馈中存在的问题。两组患者均接受持续1个月的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服药依从率、数字评分量表(NRS)、爆发痛次数、疼痛控制满意程度,外周血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内皮素-1(ET-1)、体质状况(KP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管理后对护理满意程度及管理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NRS、爆发痛次数、β-EP、PGE-2、ET-1、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镇痛满意程度、β-EP、护理满意程度和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RS、PGE-2、ET-1和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爆发痛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环式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门诊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有效控制疼痛,改善患者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闭环式管理模式 癌性疼痛 服药依从指数 数字评分量表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