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超声分析高原居住时间对急进高海拔人群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
1
作者 张芸芸 杨登 +2 位作者 李新顺 马小婷 张建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900-905,共6页
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急进高海拔人群视神经鞘直径(ONSD),并与高原原住居民ONSD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急进高海拔人群ONSD随高原居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从海拔1100 m急进至海拔3500 m处高原且居住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健康志愿... 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急进高海拔人群视神经鞘直径(ONSD),并与高原原住居民ONSD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急进高海拔人群ONSD随高原居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从海拔1100 m急进至海拔3500 m处高原且居住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健康志愿者53例(试验组)及高原原住居民健康志愿者137例(对照组),应用超声测量试验组初到高原时及高原居住3、6个月时左、右眼ONSD,以及对照组左、右眼ONSD。比较两组男、女性ONSD,以及试验组不同高原居住时间男、女性ONSD的差异。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两组ONSD与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体质量、年龄、身高、收缩压、舒张压及脉搏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两组ONS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初到高原时男性左、右眼ONSD均大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试验组男性和女性左、右眼ONSD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高原居住时间的延长,试验组男性和女性左、右眼ONSD均增大,但女性高原居住3、6个月时左、右眼ONSD与初到高原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高原居住6个月时左、右眼ONSD与初到高原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初到高原时男性双眼平均ONSD均大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照组ONSD与性别、BMI、吸烟及体质量均相关(均P<0.01);试验组ONSD与性别、吸烟均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ONSD的共同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而BMI为对照组ONS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7)。结论 超声可用于评估急进高海拔人群ONSD;急进高海拔人群ONSD较高原原住居民低,其大小随高原居住时间的延长缓慢增加,且高原居住时间对男性ONSD的影响较女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视神经鞘 视神经鞘直径 急进高海拔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氧适应预防急性高原病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其全 张雪峰 杨景义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1期1-3,共3页
作者对不同急进高原人群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其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仅为2.6%;而未载氧人群(对照组)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高达16.1%。载氧后血液动力学检查结果表明,载氧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明显增加心脏每博量和... 作者对不同急进高原人群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其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仅为2.6%;而未载氧人群(对照组)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高达16.1%。载氧后血液动力学检查结果表明,载氧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明显增加心脏每博量和每分心输出量。同时结果表明,载氧能明显增加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和血清SOD活性,延缓Hb的增长速度。动物实验表明载氧不能增加小鼠对缺氧的耐受性,但却能增加皮质醇、皮质酮的含量。因此作者认为载氧适应能预防急性高原病,并不是其皮下“氧气库”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某些适应机制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从而使机体尽快适应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区 急进人群 高原病 载氧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