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Roots of 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被引量:19
1
作者 胡小燕 窦德强 +1 位作者 裴玉萍 付文卫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6年第2期127-129,共3页
Ranunculus ternatus is culus, which is distributed a species of genus Ranunmainly in Henan, Hubei, Guangxi,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 in China. The root of Ranunculus ternatus has been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fa... Ranunculus ternatus is culus, which is distributed a species of genus Ranunmainly in Henan, Hubei, Guangxi,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 in China. The root of Ranunculus ternatus has been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faucitis, tuberculosis, neck scrofula, etc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water extract of Ranunculus ternatus inhibits not only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ut also S-180, and S37 remarkabl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uncalus ternatus thunb. γ-keto-δ-valerolactone URID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花粉流潜能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金平 李天煜 +2 位作者 汪小凡 李海军 贾宗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5-228,共4页
在自然居群中对小毛茛传粉机制与距离作了观测,并对开花后花粉萌发能力的变化作了研究,结果是:该种兼具虫媒或风媒传粉机制,以虫媒传粉为主;传粉距离多数局限于2m以内,但不排除远距离传粉的可能性;体外萌发试验表明,该种花粉... 在自然居群中对小毛茛传粉机制与距离作了观测,并对开花后花粉萌发能力的变化作了研究,结果是:该种兼具虫媒或风媒传粉机制,以虫媒传粉为主;传粉距离多数局限于2m以内,但不排除远距离传粉的可能性;体外萌发试验表明,该种花粉萌发率在开花第一天甚低,开花后24h达到最高值。作者推测,小毛茛花粉以近距离散布为主,但具有远距离传播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毛茛 传粉机制 花粉流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alkenoic acid ester and a new benzophenone from Ranunculus ternatus 被引量:8
3
作者 Ying Xiong Ke Zhong Deng +2 位作者 Wen Yuan Gao Yuan Qiang Guo Tie Jun Zh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364-1366,共3页
A novel alkenoic acid ester, (E)-4-hydroxy-dodec-2-enedioic acid-12-O-methyl ester and a new benzophenone, ethyl (S)-3-[2- (3,4-dihydroxybenzoyl)-4,5-dihydroxyphenyl]-2-hydroxypropanoate, together with a known c... A novel alkenoic acid ester, (E)-4-hydroxy-dodec-2-enedioic acid-12-O-methyl ester and a new benzophenone, ethyl (S)-3-[2- (3,4-dihydroxybenzoyl)-4,5-dihydroxyphenyl]-2-hydroxypropanoate, together with a known compound, (E)-4-hydroxy-dodec-2- enedioic aci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Ranunculus ternatu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unculus ternatus Alkenoic acid ester BENZOPHEN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 New Glycosides from the Roots of Ranunculus ternatus 被引量:3
4
作者 JingKuiTIAN FengSUN YiYuCHE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7期928-930,共3页
Two new glycosides named as ternatoside A 1 and ternatoside B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Ranunculus ternatus, the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1D and 2D NMR, ESI-MS techniques, and chemical methods.
关键词 ranunculus ternatus ternatoside A and ternatoside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花娇娇 杨立军 +1 位作者 姬永庆 陈琼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43-253,270,共12页
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是20世纪50年代新发现的草药,药用历史较短,但因其具有明显的抗结核和抗肿瘤作用而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随着猫爪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了解到猫爪草具有解毒、消肿散结、祛痰的较好疗效,... 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是20世纪50年代新发现的草药,药用历史较短,但因其具有明显的抗结核和抗肿瘤作用而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随着猫爪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了解到猫爪草具有解毒、消肿散结、祛痰的较好疗效,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结核、咽炎等疾病的治疗。猫爪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糖类、黄酮类、苷类及有机酸、挥发油,具有抗肿瘤、抗结核等作用。对猫爪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新型杂环化合物进行综述,旨在为猫爪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杂环化合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活性多糖RTP-60-3V-Ⅲ化学结构及抗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姚蕙 麻浩 +4 位作者 骆芙瑶 顾嘉楠 赵修南 高月求 单俊杰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0-371,共12页
目的:分离和纯化制备猫爪草的多糖成分RTP-60-3V-Ⅲ,研究其理化性质及化学结构特征,评价其对药物诱导肝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猫爪草粗多糖RTP-60经乙醇分级沉淀,DEAE纤维素、凝胶Sephdex G50和G-100柱色谱分离和纯化,获得分子量均一多... 目的:分离和纯化制备猫爪草的多糖成分RTP-60-3V-Ⅲ,研究其理化性质及化学结构特征,评价其对药物诱导肝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猫爪草粗多糖RTP-60经乙醇分级沉淀,DEAE纤维素、凝胶Sephdex G50和G-100柱色谱分离和纯化,获得分子量均一多糖RTP-60-3V-Ⅲ。高效凝胶过滤法测定分子量分布,PMP衍生和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单糖组成。采用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和甲基化反应,再结合IR,NMR和GC-MS等技术对RTP-60-3V-Ⅲ进行化学结构特征的研究。采用MTT法评价RTP-60-3V-Ⅲ对阿托伐他汀、地塞米松、阿奇霉素、紫杉醇和利福平药物体外诱导LO2肝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RTP-60-3V-Ⅲ为葡聚糖,峰高分子量为4628 Da,骨架结构主要为→4,6)-α-D-Glcp-(1→以及α-D-Glcp-(1→,→4)-α-D-Glcp-(1→和→6)-α-D-Glcp-(1→这3种侧链。该多糖对阿托伐他汀、地塞米松、阿奇霉素、紫杉醇和利福平诱导的LO2细胞死亡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且呈良好的浓度-效应关系。结论:猫爪草多糖RTP-60-3V-III具有明显的抗药物性肝损伤活性,未来有望成为治疗药物肝损伤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多糖 化学结构 药物性肝损伤
原文传递
遮阴对猫爪草光合特性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王黎 赵丹丹 张鸽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5-1063,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遮阴程度对野生植物猫爪草光合特性和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为深入了解其耐阴性以及开展规模化栽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以盆栽猫爪草为试验材料,设置全光照(CK)、30%遮阴(T_(1))、50%遮阴(T_(2))、70%... 【目的】探究不同遮阴程度对野生植物猫爪草光合特性和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为深入了解其耐阴性以及开展规模化栽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以盆栽猫爪草为试验材料,设置全光照(CK)、30%遮阴(T_(1))、50%遮阴(T_(2))、70%遮阴(T_(3))和90%遮阴(T_(4))5个处理,对各处理下叶片光合特性及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随着遮阴程度增加,猫爪草叶面积在T_(3)环境下达到最大值,而株高和茎粗逐渐降低。(2)随遮阴程度增加,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E)先升后降,在T_(4)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_(d))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逐渐降低;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最大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F_(o))先升后降,初始荧光(F_(o))和热耗散的电子比率(φ_(Do))则先降后升。(3)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叶片气孔密度先减后增,并在T3处理达到最小值,上下表皮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逐渐降低,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先降后升,组织结构疏松度(SR)先升后降。(4)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片厚度及上、下表皮厚度与Rd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海绵组织厚度、CTR和SR与P_(n,max),以及栅海比(P/S)、SR与AQE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海绵组织厚度和SR与F_(o)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猫爪草可以通过降低光合速率和改变叶片结构提高耐阴性,在全光照下生长良好,也能较好地适应30%~70%遮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遮阴 光合特性 叶片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8
作者 赫丁轩 吕雪艳 +4 位作者 熊柏惠 崔晨旭 高涵 叶润 乔新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2-268,共7页
该试验以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醇溶性浸出物的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猫爪草固态发酵工艺,并分析发酵前后提取物主要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猫爪草粉末固态发酵最佳工艺为球毛壳菌(C... 该试验以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醇溶性浸出物的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猫爪草固态发酵工艺,并分析发酵前后提取物主要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猫爪草粉末固态发酵最佳工艺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1∶1(V/V),发酵时间5 d,猫爪草粉末过筛目号40目,水与猫爪草粉末液料比0.7∶1(mL∶g),发酵温度30℃,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发酵猫爪草醇溶性浸出物得率为46.12%,且发酵后猫爪草水溶性浸出物、多糖含量较发酵前均有所下降,醇溶性浸出物、黄酮、皂苷、多酚、有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较发酵前均有所提高。发酵后醇溶性浸出物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羟基自由基(·OH)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88 mg/mL、3.29 mg/mL、7.36 mg/mL,较发酵前也均有所下降,表明猫爪草醇提取物发酵后的抗氧化能力有所上升,该研究为后续猫爪草发酵工艺的优化和发酵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混菌发酵 热浸提 醇溶性浸出物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总皂苷基于Sema4D/PlxnB1/c-Met通路对A549裸鼠移植瘤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陈思思 童晔玲 +4 位作者 戴关海 吴人照 陈璇 任泽明 梅茜钰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1期941-944,共4页
目的:探讨猫爪草总皂苷(TSRT)基于Sema4D/PlxnB1/c-Met通路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功构建A549裸鼠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组、过表达组和药物组(1.73g/kg TSRT),记录成瘤情况并绘制肿... 目的:探讨猫爪草总皂苷(TSRT)基于Sema4D/PlxnB1/c-Met通路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功构建A549裸鼠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组、过表达组和药物组(1.73g/kg TSRT),记录成瘤情况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实验结束后剥离移植瘤并称重;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Sema4D、PlxnB1、c-Met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免疫组化检测Sema4D阳性表达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接种20d后的肿瘤体积显著增加,肿瘤重量明显增加,Sema4D、PlxnB1、c-Me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ema4D阳性表达率显著提高(P<0.01);与过表达组相比,药物组接种20d后肿瘤体积明显降低,瘤重显著降低,Sema4D、PlxnB1、c-Me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Sema4D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TSRT能显著抑制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ema4D/PlxnB1/c-Me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总皂苷 Sema4D/PlxnB1/c-Met通路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猫爪草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鉴定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林东 刘晓冰 +2 位作者 赵蕊 陈琼 杨立军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猫爪草,又名三散草,属毛茛科,具有清热、祛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猫爪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糖苷、多糖、黄酮、有机酸和挥发油等。毛茛多糖是毛茛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本文详细阐述了猫爪草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猫爪草,又名三散草,属毛茛科,具有清热、祛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猫爪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糖苷、多糖、黄酮、有机酸和挥发油等。毛茛多糖是毛茛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本文详细阐述了猫爪草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化学结构特征、生物活性及潜在的应用前景,为猫爪草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提取分离 活性研究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灰霉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11
作者 骆晓斌 张天海 +5 位作者 柴艺 张皓磊 张俪凡 高萨 王国君 尤伟晨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为筛选出对猫爪草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本试验从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方法测定其对猫爪草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106株细菌,通过初筛,对猫爪草灰霉病... 为筛选出对猫爪草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本试验从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方法测定其对猫爪草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106株细菌,通过初筛,对猫爪草灰霉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共有13株,其编号分别是BDYM-1、BDYM-2、BDHS-3、DFYM-1、SQBC-1、SQTS-2、SQBC-8、XJMH-1、NYHS-3、ZKFQ-1、ZKFQ-2、ZKFQ-3和ZKFQ-6;经过复筛,在初筛基础上选定了5株对猫爪草灰霉病病原菌抑菌效果较好的拮抗细菌,分别是BDYM-1、BDHS-3、SQTS-2、SQBC-8、ZKFQ-3;对这5株菌株进行细菌发酵液测定后,其中SQBC-8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64.4%,BDHS-3菌株抑菌效果相对稳定。通过形态特征观察进行了初步鉴定,鉴定结果为5种菌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灰霉病 拮抗细菌 分离筛选 革兰氏阳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猫爪草中常量及微量元素 被引量:48
12
作者 陈军 姚成 欧阳平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0-562,共3页
运用ICP -AES法对河南、新疆产猫爪草中常量及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猫爪草含K ,Fe ,Ca,Cr,Mg ,Mn ,Zn ,Co,Cu ,Ni,Se ,Sr等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Pb ,Cd ,As等的含量甚微;研究发现猫爪草块根中Zn/Cu值为3左右,与抗癌中药... 运用ICP -AES法对河南、新疆产猫爪草中常量及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猫爪草含K ,Fe ,Ca,Cr,Mg ,Mn ,Zn ,Co,Cu ,Ni,Se ,Sr等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Pb ,Cd ,As等的含量甚微;研究发现猫爪草块根中Zn/Cu值为3左右,与抗癌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Zn高Cu低的现象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法 猫爪草 常量 测定 中微量元素 ZN CU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化学成分及抗耐药结核活性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熊英 陈虹 +3 位作者 邓敏芝 周斌 邓可众 罗永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5-777,共3页
目的:研究猫爪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耐药结核活性。方法:采用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利用NMR等波谱技术鉴定猫爪草的化学成分,利用绝对浓度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耐药结核活性评价。结果:从猫爪... 目的:研究猫爪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耐药结核活性。方法:采用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利用NMR等波谱技术鉴定猫爪草的化学成分,利用绝对浓度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耐药结核活性评价。结果:从猫爪草的抗耐药结核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脱氧-D-核糖酸-1,4-内酯(1)、异麦芽酚-α-D-葡萄糖苷(2)、香草酸4-O-β-D-葡萄糖苷(3)、水杨苷(4)、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5)、3,4-二甲氧基苯甲酸(6)、咖啡酸(7)。结论: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毛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药敏试验表明,化合物1~4、6、7具有抗耐药结核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化学成分 耐药性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中黄酮类与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熊英 邓可众 +1 位作者 郭远强 高文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49-1452,共4页
目的研究猫爪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和柱色谱分离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粗贝壳杉黄酮-4’-甲醚(Ⅰ)、榧双黄酮(... 目的研究猫爪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和柱色谱分离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粗贝壳杉黄酮-4’-甲醚(Ⅰ)、榧双黄酮(Ⅱ)、罗汉松双黄酮A(Ⅲ)、白果素(Ⅳ)、异银杏素(Ⅴ)、穗花杉双黄酮(Ⅵ)、猫爪草苷[4-氧代-5-(O—β-D-吡喃葡萄糖基)-戊酸-正丁基酯](Ⅶ)、4-氧代-5-(O-β-D-吡喃葡萄糖基)-戊酸甲酯(Ⅶ)、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Ⅸ)。结论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Ⅶ是新的天然产物,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双黄酮 苷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有效成份诱生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78
15
作者 周立 张炜 许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56-460,共5页
就中药提取物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诱生作用做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建立了用L-929细胞—结晶紫染色法结合S-180细胞~3HTdR同位素掺入法检测TNF活性,并以此为筛选指标建立了药物筛选模型。用此筛选模型对36... 就中药提取物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诱生作用做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建立了用L-929细胞—结晶紫染色法结合S-180细胞~3HTdR同位素掺入法检测TNF活性,并以此为筛选指标建立了药物筛选模型。用此筛选模型对36味中草药进行了初步筛选发现:分属7个科的7味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对TNF有不同程度的诱生作用,其中以毛茛科植物猫爪草效果最好。将猫爪草的乙醇萃取液浓缩后,经溶媒分级分离萃取及柱层析分离,得到单一的有效成份,结构分析证明为软脂酸。诱生出的TNF通过单克隆抗体中和试验得到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巨噬细胞 猫爪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猫爪草氨基酸的测定 被引量:14
16
作者 姚成 陈军 欧阳平凯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7-98,共2页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河南、新疆、山东、湖北及安徽等5个产地猫爪草中氨基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猫爪草含15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49%、7.65%、10.7%、9.93%和8.46%。
关键词 中药 猫爪草 氨基酸 测定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猫爪草的商品鉴定及资源调查 被引量:15
17
作者 全山丛 郑汉臣 +1 位作者 胡晋红 王忠壮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90-392,共3页
通过收集商品药材、深入分布区及产地调查和查阅原植物标本,对中药猫爪草进行了商品鉴定,发现目前商品猫爪草药材来源于毛茛属的2种植物,主流品种为小毛茛Ranunculusternatus,少数地区用肉根毛茛R.poli;
关键词 中药 猫爪草 小毛莨 肉根毛莨 资源调查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中的脂肪酸及有机酸的GC-MS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军 姚成 +1 位作者 夏黎明 欧阳平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50-1552,共3页
研究了用GC-MS法测定猫爪草中脂肪酸及有机酸的方法。河南产猫爪草块根粉碎后过20目筛,分别用石油醚(60~90℃)和乙醚回流提取6h,提取液经浓缩后进行甲酯化,并由GC-MS法对其脂肪酸及有机酸的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两... 研究了用GC-MS法测定猫爪草中脂肪酸及有机酸的方法。河南产猫爪草块根粉碎后过20目筛,分别用石油醚(60~90℃)和乙醚回流提取6h,提取液经浓缩后进行甲酯化,并由GC-MS法对其脂肪酸及有机酸的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提取剂的提取结果基本一致,猫爪草乙醚提取物中检测出含有23种物质,鉴定出其中的15种脂肪酸和有机酸,包括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二十烷酸、二十二烷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58.19%,亚油酸占3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郭学敏 周卓轮 洪永福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931-934,共4页
猫爪草化学成分的研究郭学敏,周卓轮,洪永福(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中西药研究室200433)猫爪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RannuculusternatusThunb.)的块根,收载于199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猫爪草在... 猫爪草化学成分的研究郭学敏,周卓轮,洪永福(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中西药研究室200433)猫爪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RannuculusternatusThunb.)的块根,收载于199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猫爪草在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咽喉炎、肺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中药化学成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猫爪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熊英 邓可众 +1 位作者 高文远 郭远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09-911,共3页
目的:研究猫爪草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NMR,MS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及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豆甾-4,6,8(14),22-四烯-3-酮(1),5-羟甲基糠醛(2)... 目的:研究猫爪草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NMR,MS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及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豆甾-4,6,8(14),22-四烯-3-酮(1),5-羟甲基糠醛(2),7-酮书-戊内酯(3),α-羟基1β,β-二甲基-7-丁内酯(4),4-羟甲基-γ-丁内酯(5),5-羟基氧化戊酸甲酯(6),琥珀酸甲酯(7),琥珀酸乙酯(8),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9),对羟基桂皮酸(10),4-氧化戊酸(11),丁二酸(12),壬二酸(13),对羟基苯甲酸(14),对羟基苯甲醛(15),豆甾醇-3-0-β-D-吡喃葡萄糖苷(16)。结论:化合物1,4—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