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改良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5例病例分析
1
作者 李帅鹏 杨成城 +4 位作者 梁鸿 范青文 姚富强 杨展鹏 张超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4-37,4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35例结肠肝曲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及术后病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71.4±10.5)min,术中出血... 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35例结肠肝曲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及术后病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71.4±10.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1.7±15.6)mL;1例患者因腹腔粘连严重中转开腹,1例患者联合行肝脏切除术,5例患者术中输血;术后发生1例吻合口漏、1例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中位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4(3,5)d,中位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5(4,6)d;中位淋巴结获取数量为32(18,50)枚,中位阳性淋巴结获取数量为0(0,1)枚,No.206组淋巴结获取数量为63枚,阳性No.206组淋巴结获取数量为1枚,No.223组淋巴结获取数量为102枚,阳性No.223组淋巴结获取数量为2枚。结论:腹腔镜改良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改良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联合术前治疗性抚触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洁 朱凌云 孙立群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456-1459,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联合术前治疗性抚触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手术室复合保温... 目的探讨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联合术前治疗性抚触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联合术前治疗性抚触。比较两组患者的温度、焦虑情绪[状态焦虑量表(SAI)]、术后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30 min、1 h、2 h及术毕,观察组患者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两组患者SAI评分均低于本组入院时,观察组患者S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联合术前治疗性抚触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可维持术中体温稳定,缓解术前焦虑情绪,促进术后麻醉苏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 手术室 复合保温措施 抚触 焦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入路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治疗效果研究
3
作者 巫锦春 陈海军 +2 位作者 李福协 吴观勇 陈斌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3091-3094,共4页
目的比较双侧入路与传统入路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MLRC)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于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实施腹腔镜下MLRC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分... 目的比较双侧入路与传统入路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MLRC)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于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实施腹腔镜下MLRC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双侧入路组(n=45)和传统入路组(n=3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目、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侧入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目、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8.64±8.16)mL、(153.07±20.84)min、(27.10±3.04)min、(18.26±1.60)枚、(3.32±0.63)分、(2.39±0.49)d、(8.74±1.62)d,与传统入路组的(76.53±8.40)mL、(148.01±22.15)min、(25.95±3.19)min、(18.80±1.42)枚、(3.05±0.67)分、(2.28±0.46)d、(9.17±1.63)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入路腹腔镜下MLRC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入路相似,但双侧入路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根治术 左结肠癌动脉 双侧入路 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4K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艳秋 刘珂 许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探讨4K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期间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4K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依照护理计划将患者划分组别,常规护理计划划分在参照组(50例)、基... 目的探讨4K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期间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4K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依照护理计划将患者划分组别,常规护理计划划分在参照组(50例)、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计划划分在研究组(5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并以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数据为判定依据。结果经数据统计,护理前两组患者身体指标、心理情绪各项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数据两组对比,研究组数据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各项用时研究组用时短,参照组用时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护理前均较低,两组组间对比研究组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肠梗阻、伤口感染、尿潴留、腹胀等不良反应,研究组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患者满意度,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分析,在4K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可降低患者治疗应激反应,患者可积极配合,术后可快速恢复,并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效果理想,患者满意,值得推荐并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加速康复外科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沈娴 陈欢 陈海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9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8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9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8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两组苏醒情况,术前、术后24 h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升高,研究组CAT、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CD3^(+)、CD4^(+)水平均降低,CD8水平升高,研究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可缩短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时间,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 瑞芬太尼 复合麻醉 苏醒时间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效果
6
作者 高桂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5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3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82例拟使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 目的:探讨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3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82例拟使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观察组使用经尾侧联合中线手术入路,对照组使用常规中线手术入路,两组术后均观察1周。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及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CEA、CA199水平均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尾侧联合中线入路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加快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与中线入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 根治术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指数联合保护性肺通气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王蕴畅 刘永兰 +2 位作者 方爱莉 张宁 姜先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观察熵指数联合保护性肺通气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入院的70例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参考治疗方式不同分... 目的观察熵指数联合保护性肺通气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入院的70例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参考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23)、保护组(n=23)和联合组(n=24)。常规组给予常规肺通气治疗,保护组给予保护性肺通气治疗,联合组给予熵指数联合保护性肺通气治疗。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气管插管后(T_(0))、气腹后30 min(T_(1))、气腹后1.5 h(T_(2))、气腹停止后10 min(T_(3))]的肺功能指标(呼吸指数、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呼吸力学指标[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与术中麻醉药用量(罗库溴铵、舒芬太尼)、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呼吸衰竭、肺栓塞、肺不张、低氧血症)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T_(1)、T_(2)、T_(3)的呼吸指数、氧合指数、MAP、PaO_(2)、Ppeak、Pmean均明显高于T_(0),T_(1)、T_(2)、T_(3)的CL明显低于T_(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组、联合组T_(1)、T_(2)、T_(3)的呼吸指数、氧合指数、PaO_(2)、CL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peak、Pmean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T_(1)、T_(2)、T_(3)的呼吸指数、氧合指数、PaO_(2)、CL均明显高于保护组,Ppeak、Pmean均明显低于保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心率、PCO_(2)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组、联合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常规组,苏醒、拔管及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保护组,苏醒、拔管及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保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组、联合组的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常规组,苏醒、拔管及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组、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组、联合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39%、0,明显低于常规组(47.83%),且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保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熵指数联合保护性肺通气用于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气及呼吸力学,还可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患者苏醒、拔管及呼吸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熵指数 肺通气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正东 陈本鑫 +4 位作者 吴德平 余有声 陈霖霖 王兴亮 刘浩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探讨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并经根治术治疗的78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的随访资料对其转移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经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 目的探讨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并经根治术治疗的78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的随访资料对其转移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经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因素进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转移复发与吸烟情况、原发部位、是否为双原发癌、淋巴结转移、癌结节、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形态、脉管瘤栓、TMN分期、T分期、化疗方案、术前CEAb、术后CEAb、术前CA19-9b、术后CA19-9b有密切的关系(P<0.05);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形态、TMN分期、化疗方案、术前CEAb、术前CA19-9b是转移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以淋巴结转移、TMN分期以及组织学类型等密切相关,临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需结合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根治术 转移复发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董鹏 李玉华 +2 位作者 郭盟迪 甄宇 田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1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60—75岁、ASAI-Ⅱ级、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组(GE组)和全麻组(G组),每组各20例。G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均...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60—75岁、ASAI-Ⅱ级、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组(GE组)和全麻组(G组),每组各20例。G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均采用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全静脉靶控输注。GE组先行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固定后行全麻,药物及方法同G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入室后(TO)、全麻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T2)、气腹建立后15min(T3)、气腹结束后(T4)、拔管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过程中麻醉药和血管活性药的使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各时间点的MAP和HR有显著性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GE组r13时间点的MAP较G组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1)。GE组乌拉地尔的使用量较G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20)。GE组患者丙泊酚(P=0.021)和罗库溴铵(P=0.038)的使用量明显少于G组。结论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能有效地调控气腹产生的应激反应和循环改变,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利于病人平稳的度过围术期,是适合老年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全麻 硬膜外麻醉 气腹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韩伟峰 费伯健 +2 位作者 曹华祥 蒋晖 高其忠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胃肠肿瘤外科完整结肠系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4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开腹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22例....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胃肠肿瘤外科完整结肠系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4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开腹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22例.结果 4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46.43±30.73)min(90~2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2.86±38.97)ml(100~3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5±2.45)d(6~16d),无严重并发症,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中位淋巴结清扫数17.5枚(12~50枚),淋巴结阳性率11.43%,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28个月),肿瘤复发率为2.38%.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右半结肠癌 D3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EA法的结肠癌根治术风险识别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思佳 杜蕾 +6 位作者 李洋 柳丽颖 张莹 刘行宇 吴国松 赵璐 毛静馥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的高危风险以及引起风险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结肠癌根治术进行风险识别研究。结果分析得出结肠癌根治术共计8项流程、26项失效环节,排在前10位的高危风险分别为:观察患...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的高危风险以及引起风险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结肠癌根治术进行风险识别研究。结果分析得出结肠癌根治术共计8项流程、26项失效环节,排在前10位的高危风险分别为:观察患者药物反应失误、设备仪器准备不充分、检查时间过长、术前宣教不佳、麻醉前核对失误、手术时间过长、排药错误、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有误、护士术后核对失误、手术者术后核对失误。结论 FMEA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高危风险,据此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采取策略,能够最终从源头上避免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结肠癌根治术 风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老年结肠癌近期疗效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35
12
作者 黄文伟 曾国祥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完整... 目的比较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06.5±12.4)m L明显少于对照组(139.7±13.2)m L,且术后排气时间(2.8±0.7)d、术后排便时间(4.7±1.2)d及住院时间(9.1±1.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3.9±1.1)d、(5.4±1.5)d、(14.6±2.2)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20.9±2.6)个明显多于对照组(16.5±2.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17.9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97.67%)高于对照组(92.31%),而复发率(4.65%)低于对照组(10.26%),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癌的近期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结肠癌根治术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结肠癌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3例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梁晓明 许可 冯上利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88-289,292,共3页
目的探讨163例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44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163例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为腹腔镜组,181例行开腹根治术为开腹组,比较2组... 目的探讨163例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44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163例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为腹腔镜组,181例行开腹根治术为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短期手术疗效、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穿刺口和切口的种植转移率、远期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缘情况、清除淋巴结数、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局部复发率、种植转移率、远处转移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治疗组优于开腹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其短期和长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可广泛应用于结肠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癌 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根治术中洛铂腹腔灌洗化疗预防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若凡 高旭 孙立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72-775,792,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中洛铂腹腔灌洗化疗预防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化疗方案将9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化疗,但观察组在术中采用洛铂进行腹腔灌洗化疗;分析预防术后复发效...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中洛铂腹腔灌洗化疗预防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化疗方案将9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化疗,但观察组在术中采用洛铂进行腹腔灌洗化疗;分析预防术后复发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 d引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有所升高,化疗1周后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肝肾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化疗1周后观察组WBC、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及两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根治术中应用洛铂行腹腔灌洗化疗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提升生存质量,无肝肾毒性,骨髓抑制可耐受,对症处理后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根治术 洛铂 腹腔灌洗 化疗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峰 李正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5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LRO)治疗右半结肠癌(RC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RO治疗的RCC患者88例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间组(n=44)与侧方组(n=44)。中间组取中间入路,侧方组取侧... 目的研究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LRO)治疗右半结肠癌(RC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RO治疗的RCC患者88例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间组(n=44)与侧方组(n=44)。中间组取中间入路,侧方组取侧方入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术前及术后7 d CD3^+、CD4^+、CD8^+、CD4^+/CD8^+水平,两组术后7 d血清Polo样激酶1(Plk1)、胸腺激酶(TK1)、凋亡抑制因子(Livin)、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等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中间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大于侧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中间组CD3^+、CD4^+、CD4^+/CD8^+均低于侧方组,CD8^+高于侧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中间组血清Plk1、TK1、Livin、Xiap水平均高于侧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3.64%)与对照组(11.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方入路LRO治疗RCC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病灶切除彻底,对患者细胞免疫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根治术 右半结肠癌 中间入路 侧方入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布桂嗪对腹腔镜结肠癌术后Galectin-3VEGF及CD105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芦小龙 陈高飞 +2 位作者 李亮 李剑辉 郑建忠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布桂嗪对腹腔镜结肠癌术后血清Galectin-3、血清VEGF及CD105水平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结肠癌需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72例,根据自身病情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对照组予布桂嗪。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布桂嗪对腹腔镜结肠癌术后血清Galectin-3、血清VEGF及CD105水平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结肠癌需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72例,根据自身病情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对照组予布桂嗪。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芬太尼。分别于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3天进行血清Galectin-3、VEGF及CD105水平测定,并对患者术后2h、8h、24h、48h、72h进行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WHOQOL生存质量表简表进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1手术后第1天、第3天两组患者血清Galectin-3、VEGF及CD105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三项指标均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下降,生存质量WHOQOL评分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疼痛评分下降更明显、生存质量评分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布桂嗪能更显著提高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患者血清Galectin-3、VEGF及CD105水平,对改善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布桂嗪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GALECTIN-3 VEGF CD1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麻醉方式对快速康复外科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雪蓉 秦建华 朱钧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952-956,共5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麻醉方式对快速康复外科(ERAS)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 目的探讨2种不同麻醉方式对快速康复外科(ERAS)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min(T_0)、手术进行2h(T_1)、手术结束后3h(T_2)、手术结束后6h(T_3)、术后24h(T_4)、术后48h(T_5)时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_0时刻IL-6、TNF-α、CRP、IL-10的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1、T_2、T_3、T_4、T_5时刻IL-6、TNF-α、CRP、IL-10的水平与对照组水平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的麻醉方式,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是快速康复外科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炎症反应 结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二期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及一期联合结肠癌根治术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新保 张辉 +6 位作者 张洪义 肖梅 刘承利 张宏义 张希东 冯志强 赵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8-633,共6页
目的:探讨一期未能切除的老年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患者和结肠癌根治切除术后胰头区转移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特点.方法: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2例一期手术施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T型管引流术,另2例一期手术... 目的:探讨一期未能切除的老年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患者和结肠癌根治切除术后胰头区转移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特点.方法: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2例一期手术施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T型管引流术,另2例一期手术施行胆管空肠吻合术,待黄疸减退、肝功能好转后,二期手术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结肠癌根治术后19年再次发现乙状结肠癌及胰头区转移癌,随后同时成功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结果:5例患者中,有1例胆总管引流近2mo后在外院拔除T管,拔管后出现黄疸及胆管炎表现,逐渐加重,再次来我院就诊后很快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10d死于肝肾功能衰竭.其余4例术后逐渐康复,术后定期化疗,分别生存32、41、58、79mo,其中存活58mo的1例患者目前仍健康存活.结论:一期未能切除的老年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患者及结肠癌根治切除术后胰头区转移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周围肿瘤 二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胰腺转移性肿瘤 结肠癌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松岩 林海冠 +6 位作者 刘帛岩 晏阳 滕达 胡时栋 李浩 宋建霖 杜晓辉 《腹部外科》 2022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对比3D完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人资料,探讨3D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病人87例临... 目的对比3D完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人资料,探讨3D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病人87例临床资料,3D完全腹腔镜组47例,腹腔镜辅助组40例。对比两组病人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肿瘤复发及生存率情况。结果3D完全腹腔镜组与3D腹腔镜辅助手术组相比,手术切口短[(4.0±0.8)cm比(6.1±0.8)cm,P<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3.0±1.1)d比(3.7±1.8)d,P=0.029],术后住院时间短[(6.9±1.5)d比(7.8±2.3)d,P=0.031],优势显著;在清扫淋巴结数目,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腔内出血、肠梗阻、淋巴漏、腹泻等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及生存率方面,与腹腔镜辅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完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快,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术后1年的复发与转移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腹腔镜 完全腹腔镜手术 右半结肠癌 D_(3)根治术 短期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8
20
作者 蔡军 涂建成 +2 位作者 黄龙 曹俊杰 陆元基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0期206-208,231,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65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5例,对照...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65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0例,以侧方入路治疗的为对照组,以中间入路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与侧方入路治疗的价值,并对比两种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免疫功能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较对照组高,出现并发症较对照组要少,观察组并发症为2.85%,对照组并发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取中间入路进行治疗,安全性较高,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以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且手术所需的时间较少,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中间入路 侧方入路 效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