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食用型甘薯产量、品质性状及淀粉RVA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魏猛 李洪民 +3 位作者 唐忠厚 陈晓光 张爱君 史新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61-2264,共4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食用型甘薯品种‘徐引0602’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乙烯利)对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块根的产量和品质及其淀粉RVA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均能有效抑制甘薯藤蔓的生长...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食用型甘薯品种‘徐引0602’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乙烯利)对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块根的产量和品质及其淀粉RVA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均能有效抑制甘薯藤蔓的生长,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块根的产量及淀粉、蛋白质含量,降低其淀粉的崩解值,而对块根的淀粉率、果糖含量及其淀粉的最终粘度值、回复值、出峰时间、糊化温度影响不显著。喷施多效唑显著提高块根的葡萄糖含量,降低块根的蔗糖含量及其淀粉最低粘度值;而喷施乙烯利显著提高块根的蔗糖含量,降低其淀粉最高粘度值,而对块根的葡萄糖含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食用型甘薯 产量 品质 淀粉rva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对甘薯产量、品质及淀粉RVA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朱红 钮福祥 +3 位作者 徐飞 孙健 岳瑞雪 张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8-139,195,共3页
在沙壤质潮土上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甘薯产量、品质及淀粉RVA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钾肥用量水平下,甘薯产量随氯化钾和硫酸钾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高剂量的氯化钾增产效果最好,而硫酸钾处理的商品薯率... 在沙壤质潮土上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甘薯产量、品质及淀粉RVA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钾肥用量水平下,甘薯产量随氯化钾和硫酸钾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高剂量的氯化钾增产效果最好,而硫酸钾处理的商品薯率比氯化钾高。施用氯化钾可以提高紫心甘薯的花青素含量,硫酸钾处理可提高甘薯蛋白质含量。氯化钾低量(K_(75))与硫酸钾中量(K_(150))水平下,甘薯薯块含糖量高,蒸煮后的食用风味好。施用硫酸钾对改善甘薯鲜食品质以及淀粉RVA特性的效果较好。因此,在生产上应根据甘薯不同的种植用途,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钾肥 产量 品质 rva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水稻品种(系)的产量、品质及RVA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欣 施利利 +2 位作者 丁得亮 王松文 崔晶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20-123,共4页
为了筛选适宜引进地种植的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系),对引进的5个水稻品种(系)进行了产量、品质及RVA特性研究,并对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RVA特征值及食味特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最高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消减... 为了筛选适宜引进地种植的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系),对引进的5个水稻品种(系)进行了产量、品质及RVA特性研究,并对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RVA特征值及食味特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最高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消减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7和r=0.710,最高粘度与食味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689。综合5个引进品种(系)产量、品质及RVA特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津稻1007’增产最多(增产约58%),但食味品质最差;‘津原E28’增产较多,食味品质与对照品种相当;‘津原45’和‘津原43’增产较多,食味品质稍逊于对照品种;‘津川1号’有一定程度减产,但食味品质与对照品种相当,可作为优质稻育种中间材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品质 rva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获期对秋播糯玉米不同品种产量与淀粉糊化(RVA)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陆大雷 王德成 +2 位作者 赵久然 王凤格 陆卫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048-4054,共7页
【目的】根据收获期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确定不同糯玉米品种的适宜收获期。【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8个品种为主区、4个收获期为副区),研究了不同品种籽粒产量、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在不同收获期(花后30、35、40... 【目的】根据收获期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确定不同糯玉米品种的适宜收获期。【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8个品种为主区、4个收获期为副区),研究了不同品种籽粒产量、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在不同收获期(花后30、35、40和45 d)下的变化。【结果】随着收获期延迟,籽粒产量逐渐增加,增加速率以花后35~40 d最快,日增重达5.2%,花后40 d增加缓慢。淀粉含量先升后降,在花后35~40 d达到峰值,后期略有下降。收获期对糊化温度没有影响,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峰值时间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呈先升后降趋势,这几项指标在花后40 d最高,回复值此时最低。RVA谱特征值中,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受收获期的影响较小,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受收获期的影响较大。【结论】综合考虑产量、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在不同收获期间的变化趋势,可认为花后40 d收获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有利于改良糯玉米淀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收获期 产量 淀粉 rva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粳稻品质现状及淀粉RVA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国珍 刘吉新 +6 位作者 陈于敏 苏振喜 世荣 朱振华 邹茜 寇姝燕 袁平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41,共8页
以32个云南高原粳稻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聚类及表型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品质性状和淀粉RVA(Rapid Visco Analyser)谱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9.4%的云南高原粳稻主栽品种稻米品质达2级标准,12.5%的品种稻米品质达3级标准,其余品种... 以32个云南高原粳稻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聚类及表型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品质性状和淀粉RVA(Rapid Visco Analyser)谱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9.4%的云南高原粳稻主栽品种稻米品质达2级标准,12.5%的品种稻米品质达3级标准,其余品种品质均在3级以下.2糙米率、透明度、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达2级标准,精米率和垩白度达3级标准.3差异最大的稻米品质性状和淀粉RVA谱特征值分别是垩白度和消减值,变异系数分别为99.77%和34.32%.4 32个品种聚为6类,其中第Ⅲ类包含的品种最多,占40.6%.5在选出的8个影响云南稻米品质和淀粉RVA谱特性的主成分因子中,第1主成分因子(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和第2主成分因子(直链淀粉含量)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44.6%.高原粳稻品质改良的重点是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选择适宜的直链淀粉含量,同时拓宽亲本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高原粳稻 稻米品质 淀粉rva特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与味度及RVA谱特性相关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金正勋 沈鹏 +3 位作者 金学泳 钱春荣 杨静 刘海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569-574,共6页
选用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有显著差异的4个粳稻品种,对水稻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与味度值和RVA谱特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浆同一时期的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等3种酶活性大小,不同品种间有极显著的遗传差... 选用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有显著差异的4个粳稻品种,对水稻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与味度值和RVA谱特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浆同一时期的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等3种酶活性大小,不同品种间有极显著的遗传差异;与劣质品种相比,优质品种灌浆前期3种酶活性低,但灌浆中、后期比劣质品种保持更高水平的酶活性;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的活性与味度值和RVA谱特性间的相关性质和程度因灌浆时期不同,而发生变化;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与味度值间的相关均不显著,但灌浆前期和中、后期的ADPG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分支酶的活性与味度值间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选择灌浆前期酶活性低或灌浆后期酶活性高的材料,将有利于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淀粉合成关键酶 味度值 rva特性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稻品种味度及淀粉RVA谱特性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金正勋 姜文洙 +1 位作者 晋重玄 高熙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10-1214,共5页
选用 8个籼稻品种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 ,对稻米味度值及淀粉黏滞性谱 (RVA谱 )特性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在稻米味度值、最高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下降黏度值、黏滞峰消减值、回冷黏滞性恢复值等特性中 ,亲本基... 选用 8个籼稻品种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 ,对稻米味度值及淀粉黏滞性谱 (RVA谱 )特性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在稻米味度值、最高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下降黏度值、黏滞峰消减值、回冷黏滞性恢复值等特性中 ,亲本基因的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起主导作用 ,而糊化开始温度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2 )亲本稻米味度值和RVA谱特性与一般配合力效应密切相关 ,味度值及RVA谱特性高的 ,其后代该特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也大 ,反之 ,则低 ;(3)杂种一代味度值和RVA谱特性小区平均值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 ,利用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杂种一代味度和RVA谱特性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味度 rva特性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面粉RVA粘度特性的遗传潜势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韬 徐辰武 +3 位作者 胡治球 孙长森 李刚 顾世梁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8-292,338,共6页
分析了84个小麦品种(系)面粉的RVA特征参数,结果表明:7个RVA粘度性状在不同品种(系)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所有RVA特征值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根据全部7个RVA特征参数和仅用高峰粘度、低谷粘度和最终粘度3个指标将84个品种(系)聚类的结... 分析了84个小麦品种(系)面粉的RVA特征参数,结果表明:7个RVA粘度性状在不同品种(系)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所有RVA特征值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根据全部7个RVA特征参数和仅用高峰粘度、低谷粘度和最终粘度3个指标将84个品种(系)聚类的结果几乎完全相同,结果是不同品种(系)总体上有按不同生态型聚集的趋势,变异系数的大小决定着聚类的结果.南方品种(系)绝大部分聚为一类,这类品种的RVA特征值均较高,但各参数变异较小;绝大部分北方品种(系)和加拿大品种聚为一类,这类品种所有RVA特征值均较低,但变异系数均较大;其它品种(系)聚为一类,其RVA参数为3类中最低,变异系数却为最高,且最终粘度低于或接近高峰粘度.小麦面粉RVA粘度高低的总体表现是:第Ⅰ类(南方为主型)>第Ⅱ类(北方为主型)>第Ⅲ类(特殊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面粉 rva粘度特性 遗传潜势 聚类分析 面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味度值和RVA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钱春荣 杨春梅 +3 位作者 金正勋 冯延江 王麒 杜晓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79-81,共3页
选用粳稻品种东优9901和长粒香,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味度值与RVA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处理间的味度值和粘滞峰消减值没有显著差异;但整精米率、下降粘度和最高粘度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东优9901在灌浆35~40 d时... 选用粳稻品种东优9901和长粒香,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味度值与RVA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处理间的味度值和粘滞峰消减值没有显著差异;但整精米率、下降粘度和最高粘度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东优9901在灌浆35~40 d时RVA谱特性最佳,而长粒香在灌浆35~45 d时RVA谱特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收获时期 味度值 rva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小麦淀粉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海萍 师凤华 +4 位作者 唐朝晖 刘少翔 张兰萍 逯成芳 刘广田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31-33,共3页
对100份山西小麦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膨胀势和RVA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对各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期为山西优质面条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直链淀粉 膨胀势 rva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紫薯全粉糊化特性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中良 郑建利 +4 位作者 刘桂玲 杨俊 田长庚 赵丰玲 张鹏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48-50,55,共4页
以11个紫薯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品种间全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加与不加硝酸银各紫薯品种间全粉的RVA谱特征值均有显著差异。不加硝酸银全粉的峰值黏度范围为113.50—1129.00RVU;谷值黏度以渝紫7号最大,为674.50RVU;烟0747和徐2... 以11个紫薯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品种间全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加与不加硝酸银各紫薯品种间全粉的RVA谱特征值均有显著差异。不加硝酸银全粉的峰值黏度范围为113.50—1129.00RVU;谷值黏度以渝紫7号最大,为674.50RVU;烟0747和徐2001谷值黏度最小,同为56.50RVU;徐8008崩解值最小,为54.50RVU;渝紫7号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大,分别为945.00、270.50RVu,烟0747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小,分别为71.50RVU和15.00RVU。加入硝酸银后,各紫薯品种全粉的RVA谱特征值均相应地增大。渝紫7号峰值粘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大,而烟0747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小;峰值时间较不加硝酸银平均增加了0.89min;糊化温度较不加硝酸银降低了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全粉 rva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不同品种田间产量与淀粉糊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建利 刘桂玲 +5 位作者 刘中良 杨俊 田昌庚 赵丰玲 孙哲 张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9期192-197,共6页
为了系统比较研究不同品种甘薯的产量、干率、淀粉含量及淀粉糊特性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采用大田试验,测定了中国近年来31个甘薯主栽品种的产量、干率和淀粉含量,并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测定了这些甘薯品种淀粉的糊化特性。结果表... 为了系统比较研究不同品种甘薯的产量、干率、淀粉含量及淀粉糊特性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采用大田试验,测定了中国近年来31个甘薯主栽品种的产量、干率和淀粉含量,并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测定了这些甘薯品种淀粉的糊化特性。结果表明,供试各品种间以‘南薯88’单株薯重最高,达到1.56 kg/株;品种间干率和淀粉率也存在一定差异,变幅分别为20.57%~40.87%和11.54%~29.13%;鲜薯产量以‘南薯88’最高,达到78065.61 kg/hm2,其次是‘泰中10号’,为63325.17 kg/hm2,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的RVA谱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各个黏滞性特征值上,其中最终粘度和回复值的品种间差异较大。峰值粘度与终值黏度、峰值黏度与回复值、谷值黏度与终值黏度、谷值黏度与回复值、终值黏度与回复值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糊化温度与各特征值(除峰值时间)存在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产量 淀粉 rva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淀粉型甘薯品种全粉糊化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中良 郑建利 +4 位作者 杨俊 田昌庚 赵丰玲 张鹏 刘桂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2-47,共6页
以淀粉型甘薯品种(系)为试材,采用RVA仪和相关性分析,研究比较了不同淀粉型甘薯品种的全粉糊化特性、各特征值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加与不加硝酸银甘薯全粉RVA谱特征值均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加AgNO3甘薯全粉的峰值黏度平均值为4... 以淀粉型甘薯品种(系)为试材,采用RVA仪和相关性分析,研究比较了不同淀粉型甘薯品种的全粉糊化特性、各特征值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加与不加硝酸银甘薯全粉RVA谱特征值均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加AgNO3甘薯全粉的峰值黏度平均值为484.64 RVU,品种间变异系数为58.64%,变幅为68.01 ~ 947.50 RVU.谷值黏度以徐18最高,为583.00RVU.徐22的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小,分别为91.67、46.33和9.00 RVU.加AgNO3后全粉的RVA谱特征值均显著提高.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较不加硝酸银各特征值分别增加了1.67、3.94、0.51、4.29和5.29倍.此外,加与不加硝酸银各甘薯品种全粉RVA谱特征值之间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不加硝酸银全粉的峰值黏度与回复值呈显著正相关;不加硝酸银全粉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崩解值与回复值、终值黏度与回复值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全粉 rva糊化特性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山东省小麦育种骨干亲本材料品质特性鉴评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爱峰 程敦公 +2 位作者 李豪圣 宋健民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15-20,共6页
近几年来随着小麦育种目标的多样化,优异亲本材料的数量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利用籽粒品质、面粉品质和淀粉RVA糊化特性对448份近年来山东省小麦育种骨干亲本材料的品质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这批骨干亲本材料的品... 近几年来随着小麦育种目标的多样化,优异亲本材料的数量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利用籽粒品质、面粉品质和淀粉RVA糊化特性对448份近年来山东省小麦育种骨干亲本材料的品质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这批骨干亲本材料的品质变异类型非常丰富。籽粒硬度主要集中在大(65~85)、小(30~45)两个正态区域,籽粒蛋白和面粉蛋白含量均呈正态分布,筛选出籽粒品质和蛋白品质较好的材料山农267、济037042、山农7081、济南17、DH155、耷拉头、济20061594、ME2IQ02和中作8131-1等。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值和面筋指数变异丰富,面筋品质类型多,筛选出济046368、抗秆锈38和6F6-155等适用于选育弱筋小麦的杂交亲本材料,以及山农267、济麦20、济884187、泰麦1号、济056760、PH82-2、济995071、济038186、临汾6410、CP20-3、ME2IQ2-3和ME2IQ2-6等用于高蛋白强筋类小麦选育的优异材料。峰值黏度、稀懈值和回生值等基本呈正态分布,糊化温度呈两极分化,反映了这批材料的淀粉RVA糊化特性,筛选出了烟农24、泰山24、济0541167、济0040919、烟0469、济035354、济056743、郑农19、扬麦5号、Rh6、郑麦366、百农4805、百农64、优选1号、wheatear、B.Rock、CD70E、Kukrj70E、27thESWYTL等RVA糊化特性优良的材料,可用于小麦淀粉品质改良和面条小麦新品种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骨干亲本 籽粒品质 面筋品质 rva糊化特性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玉米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粒位间差异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鑫 陆大雷 +2 位作者 闫发宝 徐仁超 陆卫平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0,共4页
以6个普通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粒位间差异。结果表明:总体上籽粒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粒位间无显著差异,但RVA黏度特征值中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崩解值和回复值基部粒位较高,糊化温度基部粒位较低。DSC... 以6个普通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粒位间差异。结果表明:总体上籽粒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粒位间无显著差异,但RVA黏度特征值中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崩解值和回复值基部粒位较高,糊化温度基部粒位较低。DSC研究表明,热焓值、终值温度和回生值各品种粒位间均无显著差异,而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品种间表现不一。总体上,基部籽粒淀粉粒平均粒径较低,直径9~13及17μm以上淀粉粒比例较低。相关分析表明,直径17μm以上淀粉粒分布比例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崩解值显著负相关,且粒径与峰值黏度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粒位 直链淀粉含量 rva热力学特性 淀粉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收获时间对“南粳46”营养食味品质和淀粉R V A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龚克成 李育娟 +1 位作者 鲁超 周丽瑶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51-51,61,共2页
为探索"南粳46"的最佳收获时间,研究了不同收获时间对"南粳46"营养食味品质和淀粉RVA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收获时间对"南粳46"的营养食味品质存在一定影响。其中,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遗... 为探索"南粳46"的最佳收获时间,研究了不同收获时间对"南粳46"营养食味品质和淀粉RVA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收获时间对"南粳46"的营养食味品质存在一定影响。其中,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遗传特性的影响显著,推迟收获时间对这两个指标虽有影响,但影响较小,指标数值均在其最适宜范围内;崩解值、消减值受收获时间的影响较大。在江苏省无锡市"南粳46"最多能推迟10~15 d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粳46 收获时间 rva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稻米淀粉谱特性及食味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张维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0年第25期86-86,共1页
利用不同品质类型的粳稻品种,研究了氮肥对稻米RVA特性及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逐渐提高。淀粉谱特性变劣,味度值下降;抽穗期追施氮肥,更加大这种负作用;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淀粉谱... 利用不同品质类型的粳稻品种,研究了氮肥对稻米RVA特性及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逐渐提高。淀粉谱特性变劣,味度值下降;抽穗期追施氮肥,更加大这种负作用;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淀粉谱特性中的粘滞峰消减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33,与最高粘度、下降粘度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742和-0.9834,而与特性中的其它指标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rva特性 食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干燥与鼓风干燥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素雅 杨晓亚 +2 位作者 胡丹丹 周曰春 鞠兴荣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3-87,93,共6页
本试验研究了热风与微波干燥条件下不同品种稻谷爆腰率、发芽率、糊化特性变化及RVA谱特征值与各项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更易造成稻谷特别是籼稻爆腰并降低发芽率。RVA谱特征值与表观直链淀粉、爆腰率增长量密切相关... 本试验研究了热风与微波干燥条件下不同品种稻谷爆腰率、发芽率、糊化特性变化及RVA谱特征值与各项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更易造成稻谷特别是籼稻爆腰并降低发芽率。RVA谱特征值与表观直链淀粉、爆腰率增长量密切相关,热风与微波干燥时消减值与表观直链淀粉和爆腰率增长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0.906^(**)和0.789^(**)和0.846^(**)。热风与微波干燥时表观直链淀粉与爆腰率增长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8^(**)和0.971^(**)。干燥影响了粳稻与糯稻的食味,米饭硬度略有增加。籼稻由于直链淀粉含量高,微波干燥对其品质影响较大,不利于后期储藏及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微波干燥 热风干燥 爆腰 rva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养分管理调控水稻胚乳成分提高稻米食味品质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兆惠 张维本 +4 位作者 程海涛 路连吉 宋文雯 吕文彦 莫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7,共13页
【目的】研究磷钾镁施肥配比对不同类型水稻胚乳成分及食味的影响,为通过施肥改善稻米食味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低直链淀粉含量的软米品种、优良食味的普通粳稻品种和高产的粳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设置磷... 【目的】研究磷钾镁施肥配比对不同类型水稻胚乳成分及食味的影响,为通过施肥改善稻米食味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低直链淀粉含量的软米品种、优良食味的普通粳稻品种和高产的粳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设置磷肥、钾肥和镁肥处理,并通过对糙米的逐层碾磨,分析不同层次米粉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差异,及其与食味特性的关系。【结果】从食味表现看,低直链淀粉含量的软米品种最佳,高产品系彦粳4号次之。各分层胚乳成分对质构特性、食味特性影响不同,其中呈味层直链淀粉主要控制糊化特性,米芯层直链淀粉主要调节适口性,呈味层蛋白质是调控食味的关键。通径分析表明,表层质构中平衡度、黏度和附着性对食味值的直接作用最大,且主要通过平衡度调节;整体质构中食味值是由黏度特性和硬度综合影响,其中附着量对食味值贡献最高。从施肥角度来看,高磷可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硬度,增加黏性,高钾能有效提高软米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并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高镁肥对提高稻米质构黏度性状、附着特性、食味值都具有显著作用。在RVA方面,高磷+中或高镁肥是施肥组合中提高崩解值、降低回冷值的基础。在质构方面,高水平镁肥配以不同水平的磷钾肥可改善米饭质构附着特性,而高钾肥是施肥组合中提高米饭表层黏性和平衡度的基础。但对于软米品种,适量增施钾镁肥,再配以较高水平磷肥,可提高该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使食味达到最佳。而普通品种(系)需降低钾肥,增加黏性。【结论】肥料配比通过调控胚乳成分而对食味产生综合影响。总体上,磷肥主要改善稻米外观和食味特性,钾肥对质构特性影响明显,而镁肥对改善适口性作用较好。根据品种(系)特性,软米品种应以高磷+高钾+高镁为宜,普通品种(系)应以高磷+低钾+中或高镁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乳成分 质构特性 食味 rva特性 磷肥 钾肥 镁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脂活性豆粉对面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玲 杜先锋 +1 位作者 徐阮园 邢正军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0年第4期6-10,共5页
通过在面粉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脱脂活性豆粉,研究了其对面粉流变学性质、快速粘度性质及馒头品质影响。粉质试验表明,脱脂活性豆粉可使面团的校正吸水率提高,稳定时间提高(除1.0%略低于空白外),形成时间缩短,粉质指数提高,弱化度降低;快... 通过在面粉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脱脂活性豆粉,研究了其对面粉流变学性质、快速粘度性质及馒头品质影响。粉质试验表明,脱脂活性豆粉可使面团的校正吸水率提高,稳定时间提高(除1.0%略低于空白外),形成时间缩短,粉质指数提高,弱化度降低;快速粘度特性结果表明,脱脂活性豆粉可使面粉峰值粘度、低谷粘度、崩解值和最终粘度降低,糊化温度(除2.5%)提高;馒头实验表明,脱脂活性豆粉可以提高馒头表面白度,增加成品质量和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活性豆粉 面粉 面团流变学性质 rva特性 馒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