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NX家族转录因子3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曙 王学红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4期1415-1418,1423,共5页
RUNX家族转录因子(RUNX)在控制正常细胞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各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细胞增殖、分化、细胞谱系规范和凋亡。RUNX3属于该家族中的一种,在主要发育途径中充当基因表达的主要调节器。RUNX3基因有着十分复杂的作用和表达机... RUNX家族转录因子(RUNX)在控制正常细胞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各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细胞增殖、分化、细胞谱系规范和凋亡。RUNX3属于该家族中的一种,在主要发育途径中充当基因表达的主要调节器。RUNX3基因有着十分复杂的作用和表达机制,目前的研究发现RUNX3在胃癌、结肠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诸多恶性肿瘤中均有着不同水平的表达。本文就RUNX3基因的结构及其在上述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家族转录因子 runx家族转录因子3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其类黄酮合成调控基因的筛选
2
作者 郭飞翔 李春霞 +3 位作者 周爽 郭彬彬 张均 马超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33,共17页
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鉴定了绿豆(Vigna radiata L.)全基因组水平的R2R3-MYB转录因子,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 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鉴定了绿豆(Vigna radiata L.)全基因组水平的R2R3-MYB转录因子,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基因结构做了预测分析;此外,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RT-PCR)分析该转录因子在不同组织、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并基于相关分析及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到可能参与调控绿豆类黄酮生物合成的R2R3-MYB成员。结果表明,共鉴定到168个R2R3-MYB成员,其中145个分布于11条染色体, 23个成员染色体信息未知;大多数R2R3-MYB含有3个外显子,编码99~1645个氨基酸,均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将绿豆R2R3-MYB基因家族分为30个亚组(V1~V30),不同亚组成员的基因结构存在差异;共线性分析表明,片段复制事件均进行了纯化选择;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绿豆R2R3-MYB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大量激素响应、胁迫响应及少量的类黄酮合成响应等元件;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在叶片、叶柄、下胚轴和籽粒种皮中表达量较高的成员分别占15.5%、16.1%、16.1%和10.7%。RT-PCR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R2R3-MYB家族成员在低温胁迫下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不同成员对逆境胁迫有不同的响应模式。蛋白互作与相关性分析可知,VrMYB6、VrMYB77、VrMYB93这3个基因可能参与了绿豆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R2R3-MYB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家族分析 类黄酮合成调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外源ABA对香樟R2R3-MYB亚家族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关信 郑洋群 +2 位作者 张亚东 王毅 郑元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3,共13页
R2R3-MYB亚家族转录因子与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相关,其通过与下游靶基因特异性结合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本研究基于香樟全基因组数据,鉴定了90个R2R3-MYB亚家族成员(CcMYB1~CcMYB90),并对其生物信息学及外源ABA调控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 R2R3-MYB亚家族转录因子与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相关,其通过与下游靶基因特异性结合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本研究基于香樟全基因组数据,鉴定了90个R2R3-MYB亚家族成员(CcMYB1~CcMYB90),并对其生物信息学及外源ABA调控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2R3-MYB亚家族基因结构相似,功能多样,大多数基因与抗旱通路和植物激素反应相关;基于转录组数据基因表达谱分析,在干旱胁迫下CcMYB2、CcMYB9、CcMYB21、CcMYB46、CcMYB63、CcMYB84等通过正调控参与香樟抗旱物质的合成;结合顺式作用元件中参与涉及干旱诱导性的MYB结合位点,CcMYB16、CcMYB51、CcMYB52可能通过ABA信号通路中的去磷酸化过程,参与干旱胁迫调控,CcMYB2、CcMYB21、CcMYB22、CcMYB61、CcMYB63可能与干旱胁迫下ABA介导的气孔运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外源ABA 干旱胁迫 R2R3-MYB亚家族 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和叉头蛋白转录因子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关系研究
4
作者 杨睿 李占江 陈腾飞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64-767,I0004,共5页
目的 分析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及叉头蛋白转录因子3(FOXO3)在肺腺癌病人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肺腺癌病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以上)80对... 目的 分析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及叉头蛋白转录因子3(FOXO3)在肺腺癌病人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肺腺癌病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以上)80对,收集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查询YTHDF2、FOXO3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YTHDF2、FOXO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YTHDF2、FOXO3蛋白水平与肺腺癌病人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分析肺腺癌中YTHDF2与FOXO3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对病人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分析病人3年累积生存率。结果 YTHDF2、FOXO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4.00%、26.0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中79.48%、61.54%(P<0.05)。YTHDF2蛋白表达情况与肺腺癌病人年龄、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TNM分期、性别无关(P>0.05);FOXO3蛋白表达情况与肺腺癌病人性别和分化程度相关(P<0.05);肺腺癌组织中YTHDF2蛋白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病人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3.30%、14.00%,经log-ran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O3蛋白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病人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4.50%、12.20%,经Log-Ran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THDF2、FOXO3在肺腺癌组织中均低表达,与病人肿瘤分化程度及3年累积生存率有关,有望成为评估肺腺癌病人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肺腺癌 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 叉头蛋白转录因子3 临床病理特征 累积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细胞高表达E2因子转录因子家族成员3a(E2F3a)通过上调CD24抑制NK细胞的杀伤
5
作者 姚田军 周幸春 +2 位作者 杨帆 刘静 张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341,共9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细胞过表达E2因子转录因子家族成员3a(E2F3a)后是否影响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化及杀伤并探讨其具体机制。方法 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E2F3a稳定过表达的人及小鼠膀胱癌细胞株并将其与NK细胞共孵育,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及流...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细胞过表达E2因子转录因子家族成员3a(E2F3a)后是否影响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化及杀伤并探讨其具体机制。方法 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E2F3a稳定过表达的人及小鼠膀胱癌细胞株并将其与NK细胞共孵育,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活化及杀伤能力的变化。转录组测序分析膀胱癌细胞E2F3a过表达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E2F3a与差异基因在蛋白水平上表达的相关性。进一步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时定量PCR、 Western blot法及小干扰RNA(siRNA)等方法探索膀胱癌细胞过表达E2F3a后对NK细胞活化及杀伤影响的具体机制。结果 在膀胱癌细胞中过表达E2F3a能显著抑制NK细胞的活化及杀伤。膀胱癌细胞过表达E2F3a可显著上调CD24基因的表达,膀胱癌组织中E2F3a和CD24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CHIP结果显示,E2F3a能够结合CD24的启动子区并促进CD24基因的转录。干涉E2F3a过表达膀胱癌细胞中的CD24表达后,发现膀胱癌细胞E2F3a过表达所介导的NK细胞活化及杀伤抑制被显著缓解。结论 在膀胱癌细胞中E2F3a可结合CD24的启动子区促进CD24基因的转录及CD24蛋白的表达。膀胱癌细胞E2F3a通过上调CD24表达来抑制NK细胞的活化及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E2因子转录因子家族成员3a(E2F3a) 自然杀伤(NK)细胞 CD24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抑制低氧诱导的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艳华 李宾公 +4 位作者 王裕勤 王得龙 邹晋 柯旋 郝艳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27-1631,共5页
目的探讨敲减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对低氧诱导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向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低氧条件下培养HCMEC,使用RUNX3干扰慢病毒敲减HCMEC中的RUNX3基因,应用反转录PCR检测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ndoMT)相关... 目的探讨敲减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对低氧诱导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向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低氧条件下培养HCMEC,使用RUNX3干扰慢病毒敲减HCMEC中的RUNX3基因,应用反转录PCR检测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ndoMT)相关基因CD31、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以及RUNX3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31、α-SMA、RUNX3、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Smad2/3、p-Smad2/3以及Notch-1、Hes1、Hey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D31、α-SMA的表达和定位。结果低氧能够诱导HCMEC发生EndoMT;低氧时TGF-β2、Smad2/3、p-Smad2/3以及Notch-1、Hes1、Hey1蛋白均上调;而RUNX3敲减后TGF-β2以及Notch-1蛋白水平增高,然而Smad2/3、p-Smad2/3以及Hes1、Hey1蛋白水平均不同程度下调。结论 RUNX3敲减可减轻低氧诱导的EndoMT,可能是通过部分抑制TGF-β及Notch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 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NOTCH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P3表达量的影响
7
作者 姚战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及白癜风等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是一类可以调节其他免疫细胞功能的T细胞亚型,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免疫效应从而维持体内免疫稳... 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及白癜风等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是一类可以调节其他免疫细胞功能的T细胞亚型,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免疫效应从而维持体内免疫稳态[1]。近年来研究发现叉头框家族成员P3(forkhead box P3,Foxp3)是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调节性T细胞 免疫抑制 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PAX1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李丛 姜珊珊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94-99,共6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配对盒家族基因1(PAX1)基因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诊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43例作为CIN组,...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配对盒家族基因1(PAX1)基因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诊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43例作为CIN组,同期慢性宫颈炎患者(正常宫颈组织)4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宫颈脱落细胞中RUNX3、PAX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比较3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分析RUNX3、PAX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其蛋白水平的关系。分析研究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RUNX3、PAX1基因甲基化,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肿瘤标志物作为传统指标,以RUNX3、PAX1基因甲基化作为新型指标,对比其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RUNX3、PAX1甲基化率及蛋白阴性表达率高于CIN组和对照组,且CIN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高于CIN组和对照组,且CIN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UNX3基因甲基化与RUNX3蛋白阴性表达一致性良好(Kappa=0.81,P<0.001),PAX1基因甲基化与PAX1蛋白阴性表达一致性良好(Kappa=0.78,P<0.001);RUNX3、PAX1甲基化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传统指标CEA、CA125、CA199单项及联合诊断宫颈癌的AUC值分别为0.759、0.794、0.738、0.847,新型指标RUNX3甲基化、PAX1甲基化单项及联合诊断宫颈癌的AUC值分别为0.783、0.765、0.910;传统指标联合诊断的AUC值高于单项指标诊断,新型指标联合诊断的AUC值高于单项指标诊断,新型指标联合诊断的AUC值高于传统指标联合诊断(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RUNX3、PAX1甲基化率升高,且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检测其甲基化状态对宫颈癌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其甲基化状态对宫颈癌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RUNT相关转录因子3 配对盒家族基因1 甲基化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RUNX3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宏伟 陆江阳 《感染.炎症.修复》 2011年第1期56-58,共3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启动机体建立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调控免疫反应。RUNX3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家族成员,它在神经、胸腺发育和肿瘤发生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最...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启动机体建立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调控免疫反应。RUNX3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家族成员,它在神经、胸腺发育和肿瘤发生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最新研究证实RUNX3在调节免疫细胞特别是DCs的分化成熟过程和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3 树突状细胞 细胞功能 转录因子 调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细胞 病理生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EIN3/EIL转录因子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乃国洁 卢世雄 +3 位作者 马维峰 李艳梅 陈佰鸿 毛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6-870,共15页
【目的】探究葡萄EIN3/EIL家族的进化特性及其在逆境胁迫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方法】通过Blast比对鉴定EIN3/EIL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对该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分析该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不同激素及逆境胁迫下的表... 【目的】探究葡萄EIN3/EIL家族的进化特性及其在逆境胁迫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方法】通过Blast比对鉴定EIN3/EIL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对该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分析该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不同激素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EIN3/EIL家族主要分布在6号染色体上,定位在细胞核中,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对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EIL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中包含许多激素应答、胁迫响应、植物防御及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元件。组织芯片数据显示,不同组织中EILs基因的表达量由低到高依次为根、叶、茎且VvEIL2基因在所有组织中高表达。qRT-PCR分析表明,逆境胁迫下,VvEILs基因在NaCl诱导下的表达量较高且根系中VvEIL1基因的表达量最高,是对照的18倍;激素处理下,EILs基因均被不同程度地诱导表达,且在250 mg·L^(-1)乙烯利处理下,VvEIL6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是对照的93倍;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乙烯利诱导下VvEIL2和VvEIL5基因下调表达,乙烯抑制剂处理下上调表达。【结论】葡萄EIN3/EIL基因家族在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VvEIL2和VvEIL5在乙烯信号通路中可能是负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EIN3/EIL转录因子家族 胁迫诱导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C3H和NBS转录因子家族成员鉴定及盐胁迫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金洋 林云 +5 位作者 陈景斌 闫强 薛晨晨 吴然然 陈新 袁星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7-1109,共13页
NBS和C_(3)H是植物体内2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植物抗病与耐盐方面不可或缺。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qRT-PCR分析,分别鉴定出30个和289个绿豆C_(3)H和NBS家族成员,2个基因家族各有13个基因受到纯化选择,并且C_(3)H和NBS基因... NBS和C_(3)H是植物体内2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植物抗病与耐盐方面不可或缺。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qRT-PCR分析,分别鉴定出30个和289个绿豆C_(3)H和NBS家族成员,2个基因家族各有13个基因受到纯化选择,并且C_(3)H和NBS基因家族种内共线性关系均为片段重复。耐盐材料的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VrC_(3)H5、VrC_(3)H7、VrC_(3)H10和VrC_(3)H13等4个基因的表达量在盐胁迫后发生显著改变。VrC_(3)H5,VrC_(3)H7和VrC_(3)H133个基因对脱落酸(ABA)处理、氯化钠(NaCl)处理、干旱胁迫都有不同程度的响应,VrC_(3)H5在ABA处理后基因表达量上调超过了10倍。在NBS基因中,有85个基因在盐胁迫10 d和15 d后出现显著差异表达,其中9个NBS基因表达变化值|log_(2)FC|(FC为表达倍数变化)大于2。VrNBS20转录因子通过调控EVM0022385参与绿豆的耐盐功能,VrNBS20可能是绿豆抗病与耐盐调控网络中的交叉点。本研究结果为绿豆耐盐与抗病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NBS基因家族 C_(3)H基因家族 盐胁迫 VrNBS20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转录因子家族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研究进展
12
作者 汪铭煜 杨政 +1 位作者 樊迪 唐其柱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42-146,共5页
RUNX转录因子家族在多个谱系中参与协调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谱系演化在内的多种细胞发育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RUNX转录因子家族在心血管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就RUNX转录因子家族的结构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系... RUNX转录因子家族在多个谱系中参与协调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谱系演化在内的多种细胞发育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RUNX转录因子家族在心血管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就RUNX转录因子家族的结构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系统的相关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转录因子家族 心脏重构 血管钙化 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晓敏 吴素娜 徐焕海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0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RUNX家族转录因子3(RUNX family transcription factor 3,RUNX3)蛋白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80例胃癌癌前病...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RUNX家族转录因子3(RUNX family transcription factor 3,RUNX3)蛋白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80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1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的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RUNX3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RUNX3蛋白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RUNX3 mRNA相对表达量,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改良Ciemsa法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比较,癌前病变组的RUNX3蛋白表达阳性率(41.25%比64.00%)、RUNX3蛋白相对表达量[(0.54±0.06)比(1.12±0.12)]、RUNX3 mRNA相对表达量[(1.64±0.14)比(2.35±0.24)]明显降低(P<0.01)。与癌前病变组比较,胃癌组的RUNX3蛋白表达阳性率(16.67%比41.25%)、RUNX3蛋白相对表达量[(0.21±0.04)比(0.54±0.06)]、RUNX3 mRNA相对表达量[(1.00±0.02)比(1.64±0.14)]明显降低(P<0.01)。与HP阴性的病灶组织比较,胃癌组(12.68%比31.58%)、癌前病变组(26.47%比52.17%)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组(40.91%比70.51%)HP阳性的病灶组织RUNX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1)。胃癌组织(r=-0.683)、癌前病变组织(r=-0.582)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r=-0.701)的RUNX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与HP阳性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HP可能通过下调RUNX3蛋白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unx家族转录因子3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结构转录因子GATA家族的一员(GATA-3)在乳腺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14
作者 吴小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7期58-61,共4页
锌指结构转录因子GATA家族的一员(GATA-3)在乳腺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方法 选取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均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入院。对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不同病理组织中锌指结构转录... 锌指结构转录因子GATA家族的一员(GATA-3)在乳腺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方法 选取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均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入院。对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不同病理组织中锌指结构转录因子GATA家族的一员(GATA-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雌激素受体与GATA-3的表达相关性以及临床病理指标与GATA-3的表达相关性。结果 癌旁乳腺组织中,导管上皮细胞中GATA-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肌上皮细胞(P<0.05);乳腺癌组织中,浸润性神经内分泌癌、派杰病、黏液腺癌、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组间GATA-3表达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癌旁乳腺组织中GATA-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癌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GATA-3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的的相关性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GATA-3表达与肿块大小、年龄无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GATA-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GATA-3表达与组织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乳腺癌发生转移过程中,锌指结构转录因子GATA家族的一员(GATA-3)的表达与其密切相关,可通过对该指标表达的监测,预判疾病的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结构转录因子GATA家族的一员(GATA-3) 乳腺癌 转移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Runx2、Osterix与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强 邱勇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7-659,共3页
在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过程中,Runx2与Osterix是两个极为重要的转录因子。Runx2又称核心结合因子,属于runt域基因家族,体内外实验均表明Runx2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和骨发育所必需,Runx2基因是骨形成的关键基因。而Osteri... 在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过程中,Runx2与Osterix是两个极为重要的转录因子。Runx2又称核心结合因子,属于runt域基因家族,体内外实验均表明Runx2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和骨发育所必需,Runx2基因是骨形成的关键基因。而Osterix则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含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它虽不是Runx2表达所需的转录因子,但其位于成骨细胞分化路径中Runx2的下游调控成骨细胞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OSTERIX runx2 转录因子 成骨分化 成骨细胞分化 核心结合因子 基因家族 分化过程 关键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t相关转录因子3基因表达下调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民柱 杨留勤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0年第5期439-441,共3页
关键词 RUNT相关转录因子3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表达下调 抑癌基因 runx3基因 消化系统肿瘤 gene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兰屿蝴蝶兰R2R3-MYB转录因子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雪霁 梁立雄 +1 位作者 李潞滨 王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目的]本研究为了探讨在植物发育和抗逆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的MYB转录因子的潜在功能。[方法]利用拟南芥MYB转录因子家族蛋白序列(At MYBs)和已报道的蝴蝶兰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蛋白序列(Pe MYBs),采用本地化软件BLASTP对小兰屿蝴蝶兰... [目的]本研究为了探讨在植物发育和抗逆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的MYB转录因子的潜在功能。[方法]利用拟南芥MYB转录因子家族蛋白序列(At MYBs)和已报道的蝴蝶兰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蛋白序列(Pe MYBs),采用本地化软件BLASTP对小兰屿蝴蝶兰全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搜索,并利用Pfam数据库验证MYB结构域,获得小兰屿蝴蝶兰MYB转录因子家族编码序列(Pe MYBs)125条,包含1R-MYB结构域的Pe MYBs蛋白序列27条,R2R3-MYB结构域96条,R1R2R3-MYB结构域2条。重点对96条R2R3-MYB结构Pe MYBs蛋白序列特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依据拟南芥的分类标准将小兰屿蝴蝶兰R2R3-MYB类转录因子划分为20个亚群,预测获得同源性较高的直系和旁系同源基因;各基因在四种器官(花、叶、根、茎)中的表达情况各异,39个Pe MYBs基因在4种器官中均表达,48个基因在不同器官中有特异性不表达现象,一些基因呈现器官特异性表达特点,推测其可能参与相应组织特定发育时期的调控。[结论]预测获得125条Pe MYBs蛋白序列,并对部分Pe MYB转录因子可能的调控功能进行了预测,将为细致研究蝴蝶兰MYB转录因子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理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兰屿蝴蝶兰 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 全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Runx3、Twist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劲红 杜林 +2 位作者 蒋萍 陈英超 姜娟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RUNX家族转录因子3(Runx3)、Twist家族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Twist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EC患者,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unx3、Twist1表达,比较...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RUNX家族转录因子3(Runx3)、Twist家族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Twist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EC患者,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unx3、Twist1表达,比较两种组织Runx3、Twist1表达量,并对Runx3、Twist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Runx3、Twist1表达与患者预后生存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EC组织中Runx3表达降低,Twist1表达增高(P均<0.05)。EC组织中Runx3和Twist1表达呈负相关(r=-0.611,P<0.05)。EC组织中Runx3、Twist1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低Runx3表达组3年生存率低于高Runx3表达组,高Twist1表达组3年生存率低于低Twist1表达组(P均<0.05)。结论EC中Runx3表达下调,Twist1表达上调,两者表达与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runx家族转录因子3 Twist家族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 临床特点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FoxO信号通路在胰岛素类似生长因子1调节神经细胞PRNP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蒋国红 王长明 张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状转录因子O亚家族蛋白(Fox O)信号通路在胰岛素类似生长因子1(IGF-1)调节神经细胞PC12细胞株PRNP基因表达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为IGF-1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状转录因子O亚家族蛋白(Fox O)信号通路在胰岛素类似生长因子1(IGF-1)调节神经细胞PC12细胞株PRNP基因表达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为IGF-1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和对照组。IGF-1组加入终浓度80 ng/m L的IGF-1;实验1、2组先加入25、50μmol/L的PI3K/AKT/Fox O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37℃培养30 min后再滴入80 ng/m L的IGF-1。对照组不加药物。继续培养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算各组PC12细胞PRNP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算各组PC12细胞AKT、磷酸化AKT(p AKT)、Fox O3a和磷酸化Fox O3a(p Fox O3a)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IGF-1组PC12细胞PRNP mRNA及p AKT、p Fox O3a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1、2组PC12细胞PRNP mRNA及p AKT、p Fox O3a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IGF-1组(P均<0.05),且实验2组低于实验1组(P均<0.05)。结论 IGF-1通过磷酸化PI3K/AKT/Fox O信号通路蛋白AKT、Fox O3a调节PC12细胞PRNP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叉头状转录因子O亚家族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PRNP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基因调节TGF-β_1介导的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巫华志 蔡曼妮 +2 位作者 谭玲婵 肖倩 孙晓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05-1308,1312,共5页
目的: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物CD8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RunX3调节TGF-β1对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过临... 目的: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物CD8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RunX3调节TGF-β1对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过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等方法综合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UC组)及正常志愿者40例(对照组)结肠镜下乙状结肠肠黏膜活检标本,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RunX3mRNA、TGF-β1mRNA和成熟树突状细胞常用的表面标志物CD83mRNA。结果:(1)与对照组肠道黏膜组织相比,UC组RunX3mRNA、TGF-β1mRNA的表达下调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D83mRNA的表达上调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2)UC组肠黏膜组织中RunX3mRNA与TGF-β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9,P<0.05),RunX3mRNA与CD83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6,P<0.05),TGF-β1mRNA与CD83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4,P<0.05)。结论:RunX3mRNA、TGF-β1mRNA及树突状细胞与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RunX3基因可能通过调节TGF-β1介导树突状细胞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树突状细胞 CD8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