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F20影响RNA病毒感染后的巨噬细胞极化
1
作者 杨光 曹俊霞 +1 位作者 张纪岩 董洁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 探究环指蛋白20(RNF20)在抗RNA病毒先天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在293T人胚肾上皮细胞中过表达RNF20,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仙台病毒(SeV)感染诱导的干扰素a4(Ifna4)基因启动子活化。构建Rnf20基因髓系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Rn... 目的 探究环指蛋白20(RNF20)在抗RNA病毒先天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在293T人胚肾上皮细胞中过表达RNF20,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仙台病毒(SeV)感染诱导的干扰素a4(Ifna4)基因启动子活化。构建Rnf20基因髓系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Rnf20F/F;Lyz2-Cre),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nf20F/F;Lyz2-Cre和对照Rnf20F/F小鼠骨髓、脾脏和外周血髓系细胞亚群的比例;利用建立的小鼠模型培养骨髓源巨噬细胞(BMDMs),在Se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SV)感染后,运用免疫印迹检测转录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和核因子-κB (NF-κB)p65亚基的磷酸化,通过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β、TNF-α、IL-6的表达,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转录组的改变,并通过LPS和IL-4分别诱导巨噬细胞M1和M2极化,证实RNF20对于转录组的影响。结果 293T细胞中RNF20过表达不影响SeV感染诱导的Ifna4基因启动子活化。Rnf20F/F;Lyz2-Cre和Rnf20F/F小鼠髓系细胞发育无明显差异,在RNA病毒感染2组小鼠的BMDMs后,IRF3、NF-κB p65的磷酸化和IFN-β、TNF-α、IL-6的表达相似,但是一些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RNF20的缺失有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趋势。结论RNF20不影响RNA病毒感染诱导的IRF3和NF-κB通路活化,但可通过影响巨噬细胞极化而参与感染后炎症的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指蛋白20 骨髓源的巨噬细胞 rna病毒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人感染RNA病毒复制机制和靶向聚合酶药物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董莹莹 彭齐 +1 位作者 王敏 施一 《生物医学转化》 2024年第1期2-11,共10页
近年来,拉沙热、埃博拉、新冠和尼帕等多种病毒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频繁暴发,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广谱抗病毒药物是主动应对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其研发的关键是发现病毒特有的保守药物靶点。... 近年来,拉沙热、埃博拉、新冠和尼帕等多种病毒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频繁暴发,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广谱抗病毒药物是主动应对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其研发的关键是发现病毒特有的保守药物靶点。病毒聚合酶负责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过程,蛋白序列相对保守,是理想的药物靶点。本文以重要人感染RNA病毒聚合酶的工作机制和靶向病毒聚合酶的药物开发展开综述,为未来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防控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病毒 聚合酶 结构 药物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微RNA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张靖鹏 陈翠腾 +5 位作者 林琳 付环茹 李兆龙 江斌 黄瑜 万春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0-866,共7页
旨在建立鸽微RNA病毒(pigeon megrivirus,PiMe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PiMeVs序列特征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从信鸽粪便中检测到PiMeV阳性(命名为PiMeV-CHN001株),并对其3 C基因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 旨在建立鸽微RNA病毒(pigeon megrivirus,PiMe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PiMeVs序列特征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从信鸽粪便中检测到PiMeV阳性(命名为PiMeV-CHN001株),并对其3 C基因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明确其基因特征后,设计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RT-qPCR)引物组,建立检测PiMeV的RT-qPCR方法。结果显示:PiMeV-CHN001株3 C基因全长为591 bp,编码197个氨基酸,和其他2株野鸽源PiMeV(MeV-B1株和MeV-B2株)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89.5%和92.0%。建立的检测PiMeV的RT-qPCR方法的标准曲线Y轴截距为37.93,斜率为-3.335,相关系数为1.00,扩增效率为99.4%。特异性强,仅PiMeV出现特异性扩增信号和特异性峰值[Tm值为(81.69±0.22)℃],对鸽源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鸽源禽I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I,PPMV-1)、鸽输血传播病毒(pigeon torque teno virus,PTTV)、鸽腺病毒(pigeon adenovirus,PiAd)及鸽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检测均未见特异性扩增信号;敏感性优,最低检测限为54.0拷贝·μL^(-1);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5%。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42份信鸽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发现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4.76%)。本研究首次证实我国大陆地区信鸽中存在PiMeV,丰富了PiMeV宿主谱信息;建立的RT-qPCR方法为后续开展PiMeV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鸽 鸽微rna病毒 3 C基因 序列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新型鸭源微RNA病毒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4
作者 李继桐 朱彤 +6 位作者 吕俊峰 高月花 胡峰 于可响 宋敏训 王建琳 李玉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75-3084,共10页
分离新型鸭源微RNA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对本实验室2021年不同来源的种鸭和肉鸭病料进行PCR检测,初步确定存在一种未知分类的新型微RNA病毒感染。取病死鸭病料组织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分离病毒,设计引物对分离到的病... 分离新型鸭源微RNA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对本实验室2021年不同来源的种鸭和肉鸭病料进行PCR检测,初步确定存在一种未知分类的新型微RNA病毒感染。取病死鸭病料组织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分离病毒,设计引物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PCR检测,通过重叠PCR方法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将分离病毒各蛋白氨基酸序列两两比对,同时选取GenBank数据库中微RNA病毒代表毒株序列绘制系统进化树,并对主要蛋白P1、2C、3D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到三株微RNA病毒,分别命名为21101株、21016株和21075株(GenBank登录号:OQ927377~OQ927379)。基因组长度分别为7445、7445和7447 bp,均包含一个编码2141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ORF),可划分为P1、P2、P3三个部分,符合微RNA病毒序列特征。基于全基因组序列遗传进化分析发现,三株分离病毒与本实验室前期分离的Duck/FC22/China/2017(GenBank登录号:MN102111)毒株及上海兽医研究所分离的Duck/AH15/CHN/2015(GenBank登录号:MT681985)位于同一分支,与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遗传距离最近。分离的三株鸭源微RNA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发现,与目前已知的两株微RNA毒株为同一类新型鸭源微RNA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微rna病毒 分离鉴定 基因组测序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扩增技术在RNA病毒核酸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牛志杰 覃鸿妮 《生物化工》 2024年第6期234-238,共5页
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基于恒温条件的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目前,绝大多数致病性RNA病毒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等温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RNA病毒的检测。本文综述了环介导等温扩增、... 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基于恒温条件的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目前,绝大多数致病性RNA病毒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等温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RNA病毒的检测。本文综述了环介导等温扩增、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滚环扩增、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等几种主要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基本原理、优劣势以及在RNA病毒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为实现RNA病毒的快速检测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扩增技术 rna病毒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褐毛忍冬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抗RNA病毒蛋白酶活性
6
作者 杨欣 危英 +4 位作者 周英 潘博文 李星 魏鑫 郝永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5-1729,共5页
目的研究黄褐毛忍冬抗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的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溶剂对黄褐毛忍冬进行提取,通过荧光法分析其提取物和主要成分抗RNA病毒活性。采用UPLC-HRMS法对黄褐毛忍冬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基于分子对接技术采用Surflex-Doc... 目的研究黄褐毛忍冬抗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的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溶剂对黄褐毛忍冬进行提取,通过荧光法分析其提取物和主要成分抗RNA病毒活性。采用UPLC-HRMS法对黄褐毛忍冬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基于分子对接技术采用Surflex-Dock模块及Ligplot1.4.5软件分析黄褐毛忍冬主要成分与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结合情况及相互作用。结果黄褐毛忍冬水提物以及30%、60%、85%甲醇提物对HIV-1蛋白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IC_(50)值为0.079~0.21 mg/mL,其中水提物作用最强。水提物和60%醇提物抑制组织蛋白酶L浓度分别为0.6、0.91 mg/mL。绿原酸、木犀草素、咖啡酸等与相关受体分子结合较好。结论黄褐毛忍冬具有较好抗RNA病毒蛋白酶的优势,尤其是对HIV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毛忍冬 rna病毒蛋白酶 分子对接 UPLC-H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遗传学技术及在RNA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英 李莉 +2 位作者 李旭 韩松 鲁会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3期60-63,共4页
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技术是指由病毒的cDNA克隆获取RNA病毒的一项技术,该技术通过人为加入DNA基因片段,实现了在DNA水平上对RNA病毒基因组的人工操作。反向遗传系统可以对RNA病毒直接进行遗传操作,为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 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技术是指由病毒的cDNA克隆获取RNA病毒的一项技术,该技术通过人为加入DNA基因片段,实现了在DNA水平上对RNA病毒基因组的人工操作。反向遗传系统可以对RNA病毒直接进行遗传操作,为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一例RNA病毒感染性克隆构建成功以来,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种RNA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文章介绍了反向遗传学技术的基本特点、技术方法及其在正、负链RNA病毒的基因功能、致病机制及新型病毒载体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遗传学技术 正链rna病毒 负链rna病毒 感染性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小RNA病毒5′端非编码区的克隆和测序及与哺乳动物小RNA病毒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小纯 张珈敏 +3 位作者 蒋洪 俞海洋 谭莉 胡远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3-578,共6页
用Trizol从纯化的茶尺蠖Ectropisoblique小RNA病毒 (EoPV)中提取病毒基因组RNA ,逆转录后加poly(dT) ,然后进行两步PCR扩增基因组 5′端。克隆测序后 ,对其 5′端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 ,发现具有哺乳动物小RNA病毒的 5′端非编... 用Trizol从纯化的茶尺蠖Ectropisoblique小RNA病毒 (EoPV)中提取病毒基因组RNA ,逆转录后加poly(dT) ,然后进行两步PCR扩增基因组 5′端。克隆测序后 ,对其 5′端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 ,发现具有哺乳动物小RNA病毒的 5′端非编码区的一些特征 :A T含量丰富、起始密码子上游AUG和小顺反子多。利用mfold预测了EoPV 5′端非编码区的二级结构 ,存在4个茎环结构 ,有哺乳动物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的保守区域 ,即含保守基序GNRA的茎环A和A C丰富的环B及多聚嘧啶区域。据此推测EoPV基因组翻译采用IRES起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小rna病毒 哺乳动物小rna病毒 5’端非编码区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动物双RNA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葛均青 龚晖 陈超 《武夷科学》 2014年第1期162-167,共6页
水生动物双RNA病毒(Aquabirnavirus,ABV)隶属双RNA病毒科Birnaviridae,是一类可引起水生动物爆发传染性病毒病的病原,在世界范围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代表种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 水生动物双RNA病毒(Aquabirnavirus,ABV)隶属双RNA病毒科Birnaviridae,是一类可引起水生动物爆发传染性病毒病的病原,在世界范围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代表种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ABV的基因组包括两段分节的RNA,以负链RNA为模板进行病毒基因组复制,编码5种成熟的蛋白;本文结合ABV的功能基因、致病机理、诊断检测及免疫防治等近年研究的热点做一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物双rna病毒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海洋双rna病毒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基因操作技术及其在负链RNA病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光玉 李新红 +1 位作者 白雪帆 杨为松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3年第5期268-271,共4页
反基因操作技术实现了在DNA水平上对RNA病毒基因组的人工操作,在深入阐明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发展新型病毒载体、研制筛选基因工程疫苗及基因治疗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反基因操作技术及其在负链RNA病毒中的应用进行了... 反基因操作技术实现了在DNA水平上对RNA病毒基因组的人工操作,在深入阐明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发展新型病毒载体、研制筛选基因工程疫苗及基因治疗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反基因操作技术及其在负链RNA病毒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基因操作技术 负链rna病毒 应用 rna病毒基因组 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果树RNA病毒 被引量:29
11
作者 侯义龙 张开春 +3 位作者 胡文玉 吴禄平 林珂 尹淑萍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3,共3页
为调查主要果树携带苹果褪绿叶斑病毒 (ACLSV)、苹果茎沟病毒 (ASGV)、苹果茎痘病毒 (ASPV)和李属坏死环斑病毒 (PNRSV)的情况 ,以指示植物为试材 ,优化了四种病毒的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检测体系。使用该优化体系检测了苹... 为调查主要果树携带苹果褪绿叶斑病毒 (ACLSV)、苹果茎沟病毒 (ASGV)、苹果茎痘病毒 (ASPV)和李属坏死环斑病毒 (PNRSV)的情况 ,以指示植物为试材 ,优化了四种病毒的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检测体系。使用该优化体系检测了苹果树、樱桃树、桃树中携带上述四种病毒的情况。结果 :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的RT—PCR检测体系 ;同时又证明主要果树被这几种病毒单独感染和复合感染的程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优化 果树病毒 检测 rna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病毒翻译调控元件——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 被引量:15
12
作者 卢杰 张珈敏 +2 位作者 林美娟 曹旭 胡远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3-518,共6页
真核生物大多数蛋白质合成采用了依赖帽子结构的翻译起始方式.但一组缺乏帽子结构的RNA病毒的蛋白质合成起始是依赖其5′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翻译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 真核生物大多数蛋白质合成采用了依赖帽子结构的翻译起始方式.但一组缺乏帽子结构的RNA病毒的蛋白质合成起始是依赖其5′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翻译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它们能够在一些反式作用因子的辅助下,招募核糖体小亚基到病毒mRNA的翻译起始位点.目前,依赖IRES元件翻译起始的RNA病毒在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及植物中均有发现.因此,对RNA病毒IRES元件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相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而且为工业应用和疾病治疗提供借鉴意义.本文对RNA病毒IRES元件发现、分类、结构与功能等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病毒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 翻译起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及动物RNA病毒的反向遗传系统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耀伟 李龙 于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1-318,共8页
反向遗传系统可以对RNA病毒直接进行遗传操作 ,为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在过去 2 0年 ,特别是自 90年代中期第一例负链RNA病毒感染性克隆构建成功以来 ,动物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这很大... 反向遗传系统可以对RNA病毒直接进行遗传操作 ,为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在过去 2 0年 ,特别是自 90年代中期第一例负链RNA病毒感染性克隆构建成功以来 ,动物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种动物RNA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这里系统总结了人类及动物非反转录RNA病毒中各类代表性成员在建立反向遗传系统时的方案设计、遇到的困难及研究者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分类讨论到的代表性病毒种属有脊髓灰质炎病毒、冠状病毒 (包括SARS病毒 )、黄病毒、野田村病毒、流感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以及呼肠孤病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及动物rna病毒 反向遗传 感染性克隆 拯救 微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G-I样受体与RNA病毒识别 被引量:15
14
作者 秦成峰 秦鄂德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18-1423,共6页
RIG-I样受体(RIG-I likereceptors,RLR)是一类新发现的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细胞质中的病毒RNA,通过RLR级联信号诱导干扰素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对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LR信号通路既受宿主的严格调控,也能够... RIG-I样受体(RIG-I likereceptors,RLR)是一类新发现的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细胞质中的病毒RNA,通过RLR级联信号诱导干扰素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对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LR信号通路既受宿主的严格调控,也能够作为病毒逃避宿主干扰素反应的靶点。本文重点讨论了RLR及其在RNA病毒识别和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rna病毒 干扰素 RIG-I MDA5 R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小RNA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宿主及病毒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衍全 郭慧琛 +2 位作者 徐进 孙德惠 孙世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5,90,共5页
阐明宿主和病毒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病毒的复制、致病性和毒力至关重要,本文对小RNA病毒感染和复制过程中参与的宿主蛋白和病毒蛋白的功能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首先讨论病毒衣壳蛋白和宿主细胞受体间的相互作用,然后详述病毒复制过... 阐明宿主和病毒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病毒的复制、致病性和毒力至关重要,本文对小RNA病毒感染和复制过程中参与的宿主蛋白和病毒蛋白的功能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首先讨论病毒衣壳蛋白和宿主细胞受体间的相互作用,然后详述病毒复制过程中参与的病毒蛋白和宿主细胞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病毒 感染与复制 病毒及宿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病毒基因组和转录复制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青珍 李凌云 +1 位作者 齐义鹏 杨复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94-300,共7页
自然界中RNA病毒的种类和数量比DNA病毒多得多。根据基因组类型 ,RNA病毒可分为多种类型。许多研究者认为 :存在于古细菌Myxobacteria中、仅仅有一个逆转录酶基因的反转子 (Retron)可能是所有病毒的祖先。进化的模式如下 :反转子→反座... 自然界中RNA病毒的种类和数量比DNA病毒多得多。根据基因组类型 ,RNA病毒可分为多种类型。许多研究者认为 :存在于古细菌Myxobacteria中、仅仅有一个逆转录酶基因的反转子 (Retron)可能是所有病毒的祖先。进化的模式如下 :反转子→反座子→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病毒→副反转录病毒→DNA病毒。RNA病毒转录 /复制在很多特征上与DNA病毒迥然不同。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是RNA病毒转录 /复制的主要催化剂。RNA病毒基因组转录和复制都从 3′端poly(A)或类tRNA结构或其他结构起始 ,内部终止是转录 ,通读到 5′末端终止是复制。RNA病毒的模板有正链病毒RNA模板、负链病毒RNA模板和全长正负链反基因组RNA模板。RNA模板的选择调控机制非常复杂 ,目前知之甚少。选择模板、RNA聚合酶与转录因子结合形成复制体是两种主要的调控方法。另外 ,5′UTR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病毒 复制 转录 多样性 病毒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RNA病毒的群体遗传演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士华 张慧聪 +2 位作者 李月 裴扬 吴兴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09-112,共4页
植物RNA病毒群体的快速演化是其流行成灾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其遗传演化机制对制定病害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已研究证明植物RNA病毒可通过高频突变保持一个动态的遗传变异群体(准种),也可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变异类型。高... 植物RNA病毒群体的快速演化是其流行成灾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其遗传演化机制对制定病害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已研究证明植物RNA病毒可通过高频突变保持一个动态的遗传变异群体(准种),也可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变异类型。高度变异的病毒群体在进行细胞间运动、组织间系统侵染及植株间水平传播等过程中均会遭遇遗传瓶颈而使群体数量大幅度减少。此时,自然选择或遗传漂变会发挥对群体中不同变异基因型进行筛选的作用。另外,基因漂移也是影响病毒群体遗传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rna病毒 群体 演化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光清 刘在新 谢庆阁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7-320,共4页
构建RNA病毒感染性克隆是对RNA病毒实施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综述了RNA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原理、方法及应用。
关键词 rna病毒 感染性克隆 反向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RNA分析技术在鉴定RNA病毒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文会 王江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2-117,共6页
dsRNA技术是以无RNA病毒或类似病毒因子侵染的植物组织中不含有容易鉴定的同原大分子的dsRNA(>0.1×106)存在为前提。在植物体内dsRNA是RNA病毒和类病毒因子存在的迹象,dsRNA包括dsRNA病... dsRNA技术是以无RNA病毒或类似病毒因子侵染的植物组织中不含有容易鉴定的同原大分子的dsRNA(>0.1×106)存在为前提。在植物体内dsRNA是RNA病毒和类病毒因子存在的迹象,dsRNA包括dsRNA病毒的基因或ssRNA病的复制中间型。dsRNA在寄主组织相当稳定,可以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分离出来。叙述了dsRNA技术用于植物病毒群、成员、同一病毒的不同株系、感染作物的新病毒及其复合侵染、类病毒、卫星病毒等的鉴定。证明该方法使用广泛、快速准确,不需要贵重设备,在一般实验室中即可进行。该方法有重要应用和学术价值,已引起植物病毒和植物病理学工作者广泛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病毒 DSrna dsrna分析 植物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 被引量:5
20
作者 薛强 仇华吉 童光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反向遗传操作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RNA病毒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RNA病毒反向遗传学的研究方法以及RNA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rna病毒 反向遗传学 反向遗传操作 感染性分子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