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长REM期睡眠剥夺及莫达非尼干预后大鼠下丘脑Orexin A神经元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惠雪枫 韩小东 +2 位作者 成延萍 王璐 宿长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快动眼睡眠(REM)期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及莫达非尼干预后大鼠下丘脑Orexin A神经元的表达。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和SD组和对照组,SD组又分为用药组(drug group,DG)和非用药组(non-dru...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快动眼睡眠(REM)期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及莫达非尼干预后大鼠下丘脑Orexin A神经元的表达。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和SD组和对照组,SD组又分为用药组(drug group,DG)和非用药组(non-drug group,NDG),每组分SD12,24,48,72,96h共5个小组;对照组(cage control,CC)1个小组,正常饲养于笼中。每小组3只大鼠。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REM期SD模型。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下丘脑Orexin 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Orexin A阳性表达在SD12,24h时长的DG组与NDG组表达较CC组均有增加(P<0.05)而二者之间差别不明显(P>0.05);在SD48,72,96h时长的NDG组的表达较CC组下降(P<0.05),而DG组和C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明显高于NDG组表达(P<0.05)。结论:推测莫达非尼可能是通过活化下丘脑促觉醒肽Orexin A的分泌和表达实现促觉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rem期睡眠剥夺 莫达非尼 下丘脑 OREXIN 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期睡眠剥夺对大鼠不同脑区组蛋白H3K9和H3K4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安东 马妮 +2 位作者 史明 田丰仓 吴中亮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研究REM期睡眠剥夺对成年大鼠不同脑区包括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下丘脑和中缝核群的组蛋白H3K9和H3K4三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睡眠剥夺1 d组(SD1 d)、睡眠剥夺3 d组(SD3 d)、睡眠剥夺... 目的:研究REM期睡眠剥夺对成年大鼠不同脑区包括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下丘脑和中缝核群的组蛋白H3K9和H3K4三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睡眠剥夺1 d组(SD1 d)、睡眠剥夺3 d组(SD3 d)、睡眠剥夺6 d组(SD6 d)。采用改良式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REM期睡眠剥夺模型,分别于睡眠剥夺后1、3、6 d断头取脑,用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下丘脑和中缝核群H3K9和H3K4三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最终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三个SD组H3K9三甲基化水平均低于control组(P<0.05),H3K4三甲基化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P<0.05);(2)下丘脑三个SD组H3K9三甲基化水平均低于control组(P<0.01),但SD1 d组H3K4三甲基化水平高于control组(P<0.05),SD3 d、SD6 d组H3K4三甲基化水平低于control组(P<0.05);(3)中缝核群三个SD组H3K9和H3K4三甲基化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P<0.05)。对海马与下丘脑免疫荧光验证H3K9三甲基化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趋势一致,且说明细胞无减少。结论:睡眠剥夺可能与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下丘脑和中缝核群的组蛋白H3K9和H3K4三甲基化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期睡眠剥夺 组蛋白三甲基化 海马 腹内侧前额叶皮质 下丘脑 中缝核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动眼期睡眠剥夺和睡眠恢复及莫达非尼干预后大鼠下丘脑orexin A神经元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惠雪枫 姜泓 +2 位作者 成延萍 王璐 宿长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576-3579,共4页
目的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大鼠48 h快速动眼(REM)期睡眠剥夺(SD)和6 h睡眠恢复(SR)及莫达非尼干预后大鼠下丘脑orexin A神经元的表达,进一步探讨莫达非尼对睡眠的影响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0只,随机数字表... 目的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大鼠48 h快速动眼(REM)期睡眠剥夺(SD)和6 h睡眠恢复(SR)及莫达非尼干预后大鼠下丘脑orexin A神经元的表达,进一步探讨莫达非尼对睡眠的影响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D组10只和SR组10只,每组又分为用药组(drug group,DG)5只和非用药组(non-drug group,NDG)5只。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REM期SD模型。SD组剥夺睡眠48 h,SR组剥夺睡眠48 h后再恢复睡眠6 h。DG大鼠每日予莫达非尼混悬液灌胃给药,NDG同样时间予梭甲基纤维素钠(CMC)灌胃。到时间点后立即灌注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下丘脑orexin 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在SD组中,DG下丘脑orexin 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高于NDG(P<0.05);而在SR组中,DG与NDG之间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莫达非尼可能是通过活化下丘脑促觉醒肽orexin A的分泌和表达实现促觉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期睡眠剥夺 睡眠恢复 莫达非尼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