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发现概率的雷达机动组网部署研究
1
作者 魏维斌 兰旭辉 彭思勇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8,共8页
针对雷达组网优化部署中,对已有雷达网状况和目标动态雷达散射截面积特性考虑不全面的问题,基于动态RCS影响下的雷达发现概率,对雷达机动组网部署位置进行研究。分析雷达波束照射角度与目标RCS动态变化特性的关系,从目标发现概率出发,... 针对雷达组网优化部署中,对已有雷达网状况和目标动态雷达散射截面积特性考虑不全面的问题,基于动态RCS影响下的雷达发现概率,对雷达机动组网部署位置进行研究。分析雷达波束照射角度与目标RCS动态变化特性的关系,从目标发现概率出发,建立了雷达(网)有效覆盖率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仿真计算一定数量雷达下雷达机动组网部署位置,仿真结果表明,确定合适的部署位置,组织开展雷达机动组网,能有效提升雷达网的发现概率,扩大雷达网的有效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RCS 发现概率 雷达网模型 雷达机动组网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数据库的神经网络RC柱恢复力预测
2
作者 王涛 周雨晨 +2 位作者 孟丽岩 谢婧怡 孙立飞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针对依赖传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建筑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存在的耗时较长、求解困难、恢复力模型难以处理的问题,将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收集的253组RC柱在往复拟静力作用下的结构参数和滞回曲线特征参数作为输入向... 针对依赖传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建筑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存在的耗时较长、求解困难、恢复力模型难以处理的问题,将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收集的253组RC柱在往复拟静力作用下的结构参数和滞回曲线特征参数作为输入向量,训练BP神经网络RC柱恢复力模型,分析不同输入变量参数数量以及不同训练样本数量情况下神经网络结构恢复力的预测精确度。结果表明:输入向量仅考虑RC柱结构参数训练网络恢复力模型时,网络并不能很好地预测恢复力;相对于输入变量考虑三变量时,五变量和八变量下的神经网络预测精度分别提高76.3%、44.4%;随着训练样本数量的增加,神经网络预测精度和训练效率也随之提高,精度最高可提升8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预测 RC柱恢复力 输入变量参数 训练样本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RC框架通信机楼震后损伤评定方法
3
作者 毛晨曦 郭永超 +1 位作者 张昊宇 张亮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7,共11页
为解决震后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通信机楼损伤评定需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研究从构件层次至整体结构的损伤评定方法。首先对汶川地震、鲁甸地震、芦山地震等多次地震后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调查图片筛选处理,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为解决震后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通信机楼损伤评定需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研究从构件层次至整体结构的损伤评定方法。首先对汶川地震、鲁甸地震、芦山地震等多次地震后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调查图片筛选处理,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损伤评定数据集。然后通过对3个关键问题的研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震损评定方法:训练和建立YOLOv5网络模型完成从结构震害照片中检测识别出梁、柱构件的任务,并改进优化了YOLOv5网络模型的检测性能;优选比较3种网络模型(ResNet50、MobileNetV2和AlexNet模型)对梁、柱构件损伤水平评定的精确性,最终建立了基于ResNet50的梁、柱构件损伤评定模型;给出了从构件层次到整体结构的损伤水平确定方法,并通过对一栋实际震损框架进行损伤评定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用性。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与专家的损伤评定结论一致性高,优化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精确度和稳定性好,对震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评定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通信机楼 卷积神经网络 震害调查 损伤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煜东 许卫晓 +3 位作者 于德湖 邱玲玲 陈阵隆 邱玉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为了实现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快速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设计低层、多层和小高层共3个典型RC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四川雅安地区为目标场地,基于条件均值... 为了实现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快速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设计低层、多层和小高层共3个典型RC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四川雅安地区为目标场地,基于条件均值谱选取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所得样本数据用于训练人工神经网络。以地震动强度信息和结构信息为输入预测结构响应,同时对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平均谱加速度具有最高的平均影响值,提出的方法为快速预测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人工神经网络 地震响应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现概率的预警机机动部署研究
5
作者 魏维斌 兰旭辉 +2 位作者 彭思勇 孙定涛 任富强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0-627,共8页
针对预警机优化部署中,对已有地面雷达网状况和目标动态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特性考虑不全面的问题,基于动态RCS影响下的雷达发现概率,对在已有地面雷达网的前提下,按特定航线飞行的预警机机动组网部署位置进行了研... 针对预警机优化部署中,对已有地面雷达网状况和目标动态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特性考虑不全面的问题,基于动态RCS影响下的雷达发现概率,对在已有地面雷达网的前提下,按特定航线飞行的预警机机动组网部署位置进行了研究。对目标动态RCS模型进行了说明,从目标发现概率出发,建立了预警机与地面雷达组网区域覆盖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仿真计算了预警机机动部署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已有的地面雷达网,组织预警机机动部署至合适的位置,能有效提升拓展雷达网的区域覆盖范围,更好地发挥出对隐身目标的探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机 动态RCS 发现概率 雷达组网 机动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工作阶段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算法
6
作者 郝金骁 王龑 +1 位作者 郭倩宇 张文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8,共11页
传统寿命预测算法在包含退化阶段数据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面已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刚运行和运行一段时间数据相似,因此在只有正常工作阶段数据的情况下难以准确预测。储备池计算(RC)可根据之前时刻数据预测多个时间步长之后的数据... 传统寿命预测算法在包含退化阶段数据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面已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刚运行和运行一段时间数据相似,因此在只有正常工作阶段数据的情况下难以准确预测。储备池计算(RC)可根据之前时刻数据预测多个时间步长之后的数据,通过数据模拟补充退化数据,提高了将早期预测转化为传统预测的可能性。回声状态网络(ESN)可在充分利用时序信息的基础上输出当前时刻的相关维度。针对早期阶段轴承寿命预测,提出一个基于RC和ESN的递归可重构神经(RRN)网络的算法。首先设计一个基于RC的特征模拟网络,根据早期特征模拟包含退化数据的全寿命周期数据;然后提出一个基于ESN的寿命预测网络,根据输入的模拟特征输出剩余寿命。在PHM 2012数据集上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效果较好的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原测试数据实验与早期阶段剩余寿命预测的实验平均误差分别降低了61.35%和53.14%,具有较优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剩余寿命预测 滚动轴承 数据模拟 储备池计算 回声状态网络 递归可重构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知识监督的RC墩柱力学性能神经网络分析方法
7
作者 刘振亮 李素超 赵存宝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3,共9页
基于试验或数值模拟的单一墩柱力学性能分析方法难以兼顾计算精度和效率,纯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存在可解释性差和对数据依赖性强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研究钢筋混凝土(RC)墩柱力学性能试验数据、经验知识和机器学习的融合机制,提出了经... 基于试验或数值模拟的单一墩柱力学性能分析方法难以兼顾计算精度和效率,纯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存在可解释性差和对数据依赖性强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研究钢筋混凝土(RC)墩柱力学性能试验数据、经验知识和机器学习的融合机制,提出了经验知识监督的RC墩柱力学性能神经网络(knowledge-guided neural network,KGNN)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761组RC墩柱拟静力试验样本的数据库;随后,基于经验知识分析了RC墩柱主要特征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构建了相应的数学表征方法;最后,将RC墩柱试验数据及经验知识融入人工神经网络架构和训练过程,建立了高精度、可解释、可通用且不依赖大量训练数据的RC墩柱力学性能KGNN分析模型。本文提出的KGNN分析方法与纯数据驱动神经网络(BPNN)的结果对比表明:BPNN在测试集上表现更好,在分析墩柱承载力时均方根误差(E)和拟合系数(R^(2))分别为0.070和0.978,KGNN模型的E和R^(2)分别为0.108和0.942;但由于BPNN所预测的墩柱特征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与经验知识并不吻合,即未能准确反映墩柱特征与其力学性能间的关系,BPNN模型发生了过拟合;而KGNN方法不仅可以快速准确获得RC墩柱力学性能,且预测规律与经验知识吻合较好,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因此,融合试验数据与经验知识的神经网络有望成为一种新的RC结构力学性能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墩柱 数物融合的神经网络 经验知识 力学性能 试验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N的区域R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评估
8
作者 李一民 康帅 +1 位作者 董正方 殷琳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705,共8页
为准确评估区域RC框架结构震后损伤状态,提出了基于时序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TCN)模型的结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首先选取几何参数中的结构高度、x向跨度和设计参数中的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作为结构... 为准确评估区域RC框架结构震后损伤状态,提出了基于时序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TCN)模型的结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首先选取几何参数中的结构高度、x向跨度和设计参数中的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作为结构特征参数,设计了48个RC框架结构模型;然后用OpenSees软件计算结构在地震过程中的加速度响应数据,采用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损伤指标,并建立结构损伤指标与加速度响应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此得到震损数据集;最后通过建立基于TCN模型的区域RC框架结构震损评估模型,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找出模型中的最优参数组合,分析了TCN模型的损伤评估准确率、计算资源及在噪声作用下的泛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TCN模型损伤评估准确率高达86.6%,评估效果优于CNN-LSTM模型,且具有更少的参数量,在噪声作用下也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RC框架结构 地震响应 损伤评估 时序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与深度学习的结构震后损伤评估
9
作者 周荣环 康帅 +1 位作者 王自法 靳满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为评估地震后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的损伤状态,提高损伤评估的效率和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首先利用增量动力时程分析对一个6层RC框架结构进行地震损伤模拟,并根据最大层间位... 为评估地震后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的损伤状态,提高损伤评估的效率和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首先利用增量动力时程分析对一个6层RC框架结构进行地震损伤模拟,并根据最大层间位移角对加速度信号进行损伤程度的标定,以此来获取数据样本,随后应用五种不同的时频分析方法对原始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建立基于1D-CNN的地震损伤评估模型,并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寻找模型中的最优参数组合;最后评估所提出模型方法在噪声情况下的泛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五种时频分析方法中,小波散射变换方法的准确率最高,达92.5%,且计算速度也最快,仅需144 s;另外在噪声下该方法仍可以保持较高的损伤评估准确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损伤评估 RC框架结构 时频分析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网络相频特性的土壤含水率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12
10
作者 蔡坤 岳学军 +2 位作者 洪添胜 徐兴 黄双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6-43,共8页
土壤中的水分影响土壤养分的溶解、转移和微生物的活动,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土壤含水率的快速准确监测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RC网络相频特性的土壤含水率传感器。不同含水率的土壤的介电常数的变化会导... 土壤中的水分影响土壤养分的溶解、转移和微生物的活动,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土壤含水率的快速准确监测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RC网络相频特性的土壤含水率传感器。不同含水率的土壤的介电常数的变化会导致RC电路网络的相频特性的变化。传感器通过感知这种变化进而确定土壤含水率。此外,针对RC网络电路元件参数和工作频率选择的问题,该文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从而使传感器在量程范围内具有最佳的灵敏度。其中最优的工作频率为f*=1.9412×108Hz,最优的串联电阻R*=13.1Ω。试验表明,该传感器对砖红壤土含水率的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889,实际预测误差≤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设计 土壤含水率 RC网络 相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输入响应的Cauer型RC网络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杜雄 李腾飞 +2 位作者 夏俊 刘小翠 孙鹏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230,共9页
对于封闭的RC网络,其参数不能直接测量,需要根据端口响应辨识网络参数。但对于等效的RC网络,受实际条件限制,端口激励信号是随机变化的,其模型难以建立。提出了一种基于零输入响应的参数辨识方法。在不考虑激励信号的条件下,分析了RC网... 对于封闭的RC网络,其参数不能直接测量,需要根据端口响应辨识网络参数。但对于等效的RC网络,受实际条件限制,端口激励信号是随机变化的,其模型难以建立。提出了一种基于零输入响应的参数辨识方法。在不考虑激励信号的条件下,分析了RC网络参数和零输入响应条件下时间常数之间的关系,得出在一种工况下不能对参数进行辨识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级联一阶RC网络,在不同的级联网络参数下得到关于待辨识网络参数的约束方程,根据两组不同的约束方程组可辨识出RC参数。以2阶待辨识的CauerⅠ型电网络为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对Cauer型RC参数进行辨识。然后,将该方法应用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Cauer热网络参数辨识中,也取得了较准确的辨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uer型RC网络 参数辨识 零输入响应 变参数 热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RCS测量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密歌 张麟兮 李南京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标散射截面(RCS)的测量是雷达目标识别、成像等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对目标RCS测量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目标RCS的测量系统。通过对几个实际目标RCS的测量,说明了该系统不仅结构简单,测量方便,而... 目标散射截面(RCS)的测量是雷达目标识别、成像等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对目标RCS测量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目标RCS的测量系统。通过对几个实际目标RCS的测量,说明了该系统不仅结构简单,测量方便,而且功能强大,测量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S 矢量网络分析仪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RC网络的等效电路电池模型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维强 张吉 +1 位作者 张力 严运兵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2-216,共5页
针对Thevenin模型结构过于简化、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精确的三阶RC网络等效电路模型。在充分考虑电池极化的基础上,对磷酸铁锂正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并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别。基于Simscape搭建Thevenin... 针对Thevenin模型结构过于简化、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精确的三阶RC网络等效电路模型。在充分考虑电池极化的基础上,对磷酸铁锂正极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并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别。基于Simscape搭建Thevenin模型及三阶RC模型,用变电压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三阶RC网络电池模型估算的相对误差不超过±0. 01 V,相比于Thevenin模型的±0. 06 V,精度更高,更能体现电池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LiFePO4) 锂离子电池 Thevenin模型 三阶RC网络 最小二乘法 Simscape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i9979的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平 金明河 刘宏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4,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i9979、FPGA和DSP的手指驱动系统。证明了由Si9979、比较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和MOSFET电动机驱动电路组成的四层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板可以满足驱动和空间要求。设计的R-C缓冲电路,很好地抑制电流方向快速切换...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i9979、FPGA和DSP的手指驱动系统。证明了由Si9979、比较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和MOSFET电动机驱动电路组成的四层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板可以满足驱动和空间要求。设计的R-C缓冲电路,很好地抑制电流方向快速切换时产生的瞬时电压,保证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驱动电路 设计 Si9979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网络的非均匀介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俊 肖哲 +2 位作者 胡宝晶 刘芳 黄铭 《电子测量技术》 2007年第4期136-138,164,共4页
随机位置电容和电阻构成的大型RC网络可以仿真两相材料(金属-绝缘体)的显微结构。本文用商业电路仿真软件Pspice9.2建立了200个元件的RC网络模型,计算了该模型中电容值分别设置为10nF、0.1nF、10pF、0.1pF时的网络幅频特性,并分别研究了... 随机位置电容和电阻构成的大型RC网络可以仿真两相材料(金属-绝缘体)的显微结构。本文用商业电路仿真软件Pspice9.2建立了200个元件的RC网络模型,计算了该模型中电容值分别设置为10nF、0.1nF、10pF、0.1pF时的网络幅频特性,并分别研究了10×9RC、10×8RC、10×7RC、10×6RC、10×5RC、10×4RC、10×3RC网络的幅频响应。结果表明(1)RC网络中电容的数值越小,非均匀介质驰豫频率越高,仿真结果与文献结果相符;(2)10×4RC的网络与10×10RC均可模拟两相材料的特性;(3)大型RC网络可以简化为简单RC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网络 显微结构 电介质模型 微波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SANTE用户行为模型的DVB-RCS宽带卫星网络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涛 李志强 +1 位作者 何家富 李广侠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0-193,共4页
分析了用户行为定义的Opnet实现技术,建立了基于BISANTE的业务流量模型,完成了符合DVB-RCS标准的宽带卫星网络、网元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基于BISANTE用户行为的流量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用户行为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业务流量的建模方... 分析了用户行为定义的Opnet实现技术,建立了基于BISANTE的业务流量模型,完成了符合DVB-RCS标准的宽带卫星网络、网元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基于BISANTE用户行为的流量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用户行为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业务流量的建模方法和仿真实现技术具有很好的可信度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卫星网络业务评价 流量建模 卫星返回信道的数字视频广播 网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传热模型建模分析 被引量:50
17
作者 陈明 胡安 +1 位作者 唐勇 汪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3-459,共7页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简称IGBT)等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是电能变换装置的核心部件,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性能与可靠性等都与其工作结温直接相关,而电力电子器件的热阻抗直接影响器件的结温,开展以IGBT热阻网络为对象的传热特性研究对于延...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简称IGBT)等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是电能变换装置的核心部件,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性能与可靠性等都与其工作结温直接相关,而电力电子器件的热阻抗直接影响器件的结温,开展以IGBT热阻网络为对象的传热特性研究对于延长IGBT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应用可靠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概述了IGBT物理结构、热阻网络及提取动态热阻抗曲线测试原理、传热模型3种建模方法及各方法的优劣。以某型IGBT模块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其各分层及模块结壳稳态热阻值,建立了Cauer热网络模型,并在数值仿真软件ANSYS热仿真分析环境下利用有限元法(FEM)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利用搭建的试验平台开展了提取动态热阻抗实验,建立了7阶Foster实验测定模型。数值仿真和实验测定所得到的稳态结壳热阻值与理论计算模型接近,并对偏差进行了分析。建模研究IGBT传热模型对该类电力电子器件热传递模型建模研究及散热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热模型 热阻 动态热阻抗 结温 RC热网络 壳温 数值仿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热网络建筑能耗预测模型综述 被引量:7
18
作者 石欣 张琦 +1 位作者 赵莹 印爱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9-65,共7页
基于获取建筑能耗数据并对其进行准确的规划和配置,从而实现建筑节能,需要建立高效的建筑能耗预测模型。本文针对灰箱模型中的RC热网络建筑能耗预测模型进行综述研究。以典型的RC热网络模型为例,分析其建模思想以及模型推导方法。总结R... 基于获取建筑能耗数据并对其进行准确的规划和配置,从而实现建筑节能,需要建立高效的建筑能耗预测模型。本文针对灰箱模型中的RC热网络建筑能耗预测模型进行综述研究。以典型的RC热网络模型为例,分析其建模思想以及模型推导方法。总结RC热网络建筑能耗预测模型传递矩阵的五个推导步骤,并对核心的模型参数优化算法:序列二次规划法、共轭梯度法和遗传算法三种算法进行分析。为提高模型计算速度和精度,数据融合和模型降阶方法成为模型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通过RC热网络建筑能耗预测模型应用实例展示了其省时、高效、准确的预测性能,并且指出了其输入参数不稳定和预测形式单一的缺点。最后,展望了RC热网络建筑能耗预测模型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RC热网络能耗预测 传递矩阵 数据融合 模型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商富通信终端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凌 胡文胜 +1 位作者 杨新章 严丽云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3,共6页
富通信技术凭借其增强型的通信体验以及社区交互等特点,结合智能终端本身提供的能力,大大丰富了在智能终端上实现的应用,并为运营商提供了融合发展的某种契机。本文从富通信技术角度出发,描述了在智能终端上实现富通信的业务场景,分析... 富通信技术凭借其增强型的通信体验以及社区交互等特点,结合智能终端本身提供的能力,大大丰富了在智能终端上实现的应用,并为运营商提供了融合发展的某种契机。本文从富通信技术角度出发,描述了在智能终端上实现富通信的业务场景,分析了智能终端实现富通信的关键技术以及富通信功能植入对终端的要求,基于此提出了运营商实现富通信的发展策略,并展望其后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通信 智能终端 网络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Cascode拓扑和RC反馈网络的高Q差分有源电感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昌麟 张万荣 +6 位作者 丁春宝 赵飞义 卓汇涵 白杨 江之韵 胡瑞心 陈亮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针对传统全差分有源电感在高频下品质因子Q较低的问题,联合使用Cascode拓扑和RC反馈网络对其进行优化。组合电路引入的双重负阻有效抵消了有源电感的寄生电阻,进而有效提高了高频下的Q值。基于Jazz 0.35μm SiGe BiCMOS工艺,利用射频仿... 针对传统全差分有源电感在高频下品质因子Q较低的问题,联合使用Cascode拓扑和RC反馈网络对其进行优化。组合电路引入的双重负阻有效抵消了有源电感的寄生电阻,进而有效提高了高频下的Q值。基于Jazz 0.35μm SiGe BiCMOS工艺,利用射频仿真软件ADS完成电路设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联合采用了Cascode拓扑和RC反馈网络后,在频率大于1GHz时,有源电感的Q值明显提高;在1.3~3GHz频率范围内,Q值均大于20;在2.1GHz时,Q值达到最大值4 416,电感值变化范围为6.9~12n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感 品质因子 RC反馈网络 Cascode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