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valuation value of the 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 for the prognosis of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rological indicators
1
作者 Ting-Mei Do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evaluation value of the 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 (qEEG) for the prognosis of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rological indicators.Methods: 76 ... Objective:To study the evaluation value of the 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 (qEEG) for the prognosis of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rological indicators.Methods: 76 children with HIE who were born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April 2013 and February 2017 were col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50 healthy newborns who were born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collected as normal control group. qEEG parameter values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determined, serum levels of nerve injury indexes, nerve apoptosis indexe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Pearson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inner link between qEEG parameter values and disease severity in children with HIE.Results: qEEG Fp1, Fp2, C3, C4, T3, T4, O1 and O2 loci power spectrum valu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normal control group. Serum NSE, NPY, S-100B and MBP cont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control group;nerve apoptosis indexes sFas, sFasL and Caspase-3 cont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while Bcl-2 conten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 group;serum oxidative stress indexes AOPP and MDA cont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while SOD conten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Pearson test showed that qEEG Fp1, Fp2, C3, C4, T3, T4, O1 and O2 loci power spectrum values in children with HIE were direct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s of nerve injury indexes, nerve apoptosis indexe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dexes. Conclusion: The qEEG parameter values in children with HIE are lower than those in normal children, and the specific valu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 NERVE injury NERVE apoptosis Oxidative str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的多模脑功能监测评估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
2
作者 孙实安 王迎东 +3 位作者 程晓峰 邸燕娜 姜健慧 于朝旭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评估定量脑电图(QEEG)和经颅多普勒(TCD)的多模脑功能监测在预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12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接受QEEG和TCD检... 目的评估定量脑电图(QEEG)和经颅多普勒(TCD)的多模脑功能监测在预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12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接受QEEG和TCD检查,并根据血肿是否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79例)和血肿稳定组(41例)。通过对比两组间QEEG和TCD的参数差异,探究这些监测指标与血肿扩大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结果血肿扩大组的患者年龄较高,且吸烟比例也较高,血肿扩大组患者的初始神经功能损伤更严重,血肿扩大组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DAR和DTABR值均高于续血肿稳定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AR、DTABR和P1与血肿扩大呈正相关,其中DAR和DTABR的相关性尤其强(r值分别为0.774和0.738,P<0.05),P1的相关性相对较弱(r=0.21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AR、DTABR和P1参数在预测血肿扩大方面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DAR的AUC值高达0.970。随访期间,血肿稳定组的MRS评分在所有时间点上优于血肿扩大组(P<0.05)。结论QEEG和TCD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从而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定量脑电图 经颅多普勒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定量脑电图(qEEG)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者脑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曼婷 韩珂 吴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00-305,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及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对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者脑功能改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及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对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者脑功能改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9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经TCD诊断单侧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者74例,包括症状组45例及无症状组29例,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5例,应用联合了EEG及TCD的神经监护仪、核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 imaging,PW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别比较MCA重度狭窄或闭塞侧与健侧脑区的qEEG相对波段功率(relative band power,RBP)、软脑膜侧支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脑灌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与无症状组比较,症状组qEEG的δ波、θ波RBP值高,而α波RBP值低(P<0.05)。症状组MCA分布区δ波RBP值狭窄侧较健侧高,α波、β波RBP值低(P<0.01)。TCD显示MCA重度狭窄或闭塞侧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参数无症状组高于症状组(P<0.05)。PWI显示CBF下降组δ波RBP值较CBF正常组高(P<0.05)。症状组全脑区δ波RBP值与NIHSS分值呈正相关(r=0.83,P=0.000)。结论 qEEG的RBP参数是评估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者脑缺血神经功能缺损的预测指标。TCD联合qEEG的神经血流监护仪是评估MCA狭窄神经元功能、侧支循环及脑组织灌注的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 定量脑电图 相对波段功率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功能 侧支循环 脑组织灌注 NIH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EEG在大面积MCA供血区脑梗塞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4
作者 吴卫红 张戈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化脑电图)QEEG在大面积(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脑梗塞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神级内科病房接受住院治疗的大面积MCA供血区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时间分为近期随访(发病后1月... 目的:探讨(定量化脑电图)QEEG在大面积(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脑梗塞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神级内科病房接受住院治疗的大面积MCA供血区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时间分为近期随访(发病后1月)和远期随访(发病后3月)。近期随访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远期随访根据预后(CPCs分级方法)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别比较组间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信息(包括患者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常规脑电图检测及QEEG相关参数等,并对患者的年龄、GCS评分及QEEG参数对于患者的预后价值分别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对于近期预后,生存组患者的GCS评分(t=2.348,P=0.019)和SEF95%(t=3.446,P<0.01)均高于死亡组,而δ绝对频带能量(t=2.814,P<0.01)、θ绝对频带能量(t=2.104,P=0.018)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远期预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年龄(t=2.951,P<0.01)、δ绝对频带能量(t=2.434,P<0.01)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而良好组患者的GCS评分(t=2.963,P<0.01)、SEF95%(t=2.725,P<0.01)和aEEG上界(t=2.310,P<0.01)显著高于不良组;患者年龄、GCS评分及QEEG数据三者联合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敏感性为91.80%,特异性为91.02%,明显优于三者单独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论:QEEG参数(如SEF95%、aEEG上界及δ绝对频带能量等)结合脑梗患者的年龄和GCS评分对于大面积MCA脑梗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化脑电图 大脑中动脉 脑梗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化脑电图对前循环脑梗死血管重建术后患者预后判断的研究
5
作者 卢知娟 赖锦星 +3 位作者 刘华石 黄靖茹 李俊达 赖朝晖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化脑电图对前循环脑梗死血管重建术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9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管重建术治疗,并随访3个月,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预后... 目的探讨定量化脑电图对前循环脑梗死血管重建术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9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管重建术治疗,并随访3个月,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所有患者均行定量化脑电图检测,包括(θ+δ)/(α+β)比值(DTABR)、大脑对称指数(BSI),比较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基础资料间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前循环脑梗死血管重建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定量化脑电图预测前循环脑梗死血管重建术后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89例患者随访3个月,其中61例预后良好为预后良好组,28例预后不良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DTABR、BSI为(0.84±0.11)、(0.09±0.02),低于预后不良组的(1.35±0.16)、(0.2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TABR、BSI为影响前循环脑梗死血管重建术后预后的高危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DTABR、BSI及联合检测预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重建术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0.833、0.965,联合检测价值更高。结论定量化脑电图在预测前循环脑梗死术后预后中具有较高价值,且操作简单、更为客观,可作为早期必检项目推广,以便于完善脑梗死的早期救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脑梗死 血管重建术 定量化脑电图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患者定量脑电图、血压变异性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静 陈泽鹏 +3 位作者 江沛 张强 周敬华 周华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1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患者定量脑电图、血压变异性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宜都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智力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认... 目的:分析帕金森患者定量脑电图、血压变异性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宜都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智力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35例)和非认知障碍组(53例)。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运动检查以及运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定量脑电图(额区、中央区、颞区、顶区、枕区)功率谱比值以及血压变异性(24 h平均收缩压及其标准差、24 h平均舒张压及其标准差),并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对定量脑电图功率谱比值、血压变异性变化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患者额区、中央区、颞区、顶区、枕区功率谱比值均低于非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定量脑电图功率谱比值与血压变异性均与帕金森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相关性。结论:发生认知障碍的帕金森患者定量脑电波功率比值和血压变异性与未发生认知障碍的帕金森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且上述指标与帕金森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定量脑电图 血压变异性 认知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定量脑电图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袁溪 兰启琴 +2 位作者 吴雯 刘飞 陈史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复合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定量脑电图与谵妄的影响。方法:将149例行髋部骨折术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5),椎管内麻醉成功后,对照组静脉泵入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复合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定量脑电图与谵妄的影响。方法:将149例行髋部骨折术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5),椎管内麻醉成功后,对照组静脉泵入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静脉泵入Dex。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48 h,两组患者MMSE评分较术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各部位的α1波频率较术前均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各部位δ波频率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Dex复合椎管内麻醉,可减轻对定量脑电图的影响,降低术后谵妄、躁动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术 右美托咪定 椎管内麻醉 定量脑电图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评估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数特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佳美 蔡金晓 于辛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42-846,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定量脑电图(qEEG)参数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收治的81名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组)和68名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被试者于入院或门诊就诊时行定量脑...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定量脑电图(qEEG)参数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收治的81名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组)和68名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被试者于入院或门诊就诊时行定量脑电图检查。卒中患者于入院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影像检查确定梗死部位。对比2组基础资料和定量脑电图参数差异。对比不同NIHSS评分、不同梗死部位、前后循环卒中患者定量脑电图参数差异,并分析参数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卒中组患者定量脑电图δ波功率值、θ波功率值、δ/α功率比(DAR值)和(δ+θ)(/α+β)功率比(DTABR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NIHSS>5分患者DAR与DTABR值高于NIHSS≤5分患者(P<0.05)。皮质下梗死患者δ波功率值、θ波功率值和β波功率值均显著高于脑干梗死患者(P<0.05)。前循环和后循环梗死患者定量脑电图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DAR值、DTABR值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影响定量脑电图参数的改变。定量脑电图参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相关,对评价卒中患者的神经损伤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脑电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参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对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宋璐 程群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435-439,445,共6页
目的分析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对溶栓后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对溶栓后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53例)和预后不良组(47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qEEG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Pearson法分析qEEG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溶栓后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溶栓后24 h,预后良好组脑对称指数(BSI)、脑电图慢波化比率(DTABR)及NIHSS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的BSI、DTABR与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819、0.673,均P<0.001),BSI、DTABR升高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SI、DTABR联合预测溶栓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6,高于单独指标(Z=2.997、3.034,均P<0.05),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77.92%。结论qEEG可用于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BSI和DTABR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脑电图 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后脑出血 神经功能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tilization of 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 in China:an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被引量:1
10
作者 Jiayin Li Xiangyi Zhu +2 位作者 Shengjie Pan Yeting Lu Xiaowei Hu 《Acta Epileptologica》 2022年第3期194-200,共7页
Background: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is a tool that uses a computer to analyze brain activity monitored by electroencephalogram(EEG)according to measurements such as frequency,amplitude,and slope.The purp... Background: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is a tool that uses a computer to analyze brain activity monitored by electroencephalogram(EEG)according to measurements such as frequency,amplitude,and slop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QEEG utilization in China and further compare the situations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hospitals.Methods:An online questionnaire comprising 14 questions was designed.Statistical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were made for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Results:A total of 158 people from 134 medical institutions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The participants came from 21 provinces,accounting for 61.76%(21/34)of the 34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in China.The Eastern China region accounted for 66.42%(89/134)of all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that participated in this survey.Among the institutions surveyed,QEEG was routinely used in only 23.88%(32/134)of them.Among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which QEEG was routinely used,87.50%(28/32)of them were 3A-grade hospitals.Among the institutions with routine use of QEEG,56.25%(18/32)were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medical school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utilization of QEEG between the 3A-grade and non-3A-grade hospitals(P=0.040)and between the hospitals affiliated to medical schools and those non-affiliated to medical schools(P=0.020).Conclusions:The utilization of QEEG is still limited in China.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QEEG among different hospitals and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 Continuous electroencephalogram Questionnaire online Seizure detection
原文传递
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成人全麻气管插管时对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β频段的影响
11
作者 王立强 杨寅奇 +2 位作者 高雅樵 郑秋岳 严志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116-11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应用于成人全身麻醉(全麻)气管插管时对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不同频段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全麻气管插管下拟行腹部手术的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引导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实施常规心电图监测以...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应用于成人全身麻醉(全麻)气管插管时对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不同频段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全麻气管插管下拟行腹部手术的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引导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实施常规心电图监测以及QPEEG检测,通过上述检测手段采集患者不同脑区(左右额叶、顶叶以及颞叶)脑电信号并划分多个频段,分别利用苯磺顺阿曲库铵、丙泊酚以及舒芬太尼进行诱导。根据舒芬太尼不同剂量将患者分为Ⅰ组(0.15μg/kg)、Ⅱ组(0.30μg/kg)以及Ⅲ组(0.45μg/kg),各20例。在三组患者均处于麻醉状态时应用意识深度监测仪观察其意识深度,当Narcotrend指数均在40~60的情况下采集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1 min(G0)、插管后1 min(G1)的QPEEG信号。对比三组全麻诱导期间需使用阿托品药物、升压药物情况及各脑区δ、β频段功率百分比变化。结果Ⅰ组使用阿托品药物占比为5.00%,无使用升压药物的患者;Ⅱ组使用阿托品药物占比为15.00%,使用升压药物占比为10.00%;Ⅲ组使用阿托品药物占比为40.00%,使用升压药物占比为25.00%;Ⅲ组使用阿托品药物及升压药物的占比高于Ⅰ组,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Ⅰ组和Ⅲ组使用阿托品药物及升压药物的占比对比不具有差异性,未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于G0,三组G1所有脑区β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显著增加,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左额、左右顶、左右颞脑区变化最明显;G1时所有脑区β频段功率百分比三组对比,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其中最显著的区域为左额、顶脑区。较之于G0,三组G1所有脑区δ频段功率百分比降低,其中最为明显区域为左额、左右顶脑区;G1时左额脑区δ频段功率百分比三组对比,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Ⅲ组;其余脑区三组δ频段功率百分比对比不具有差异性,未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一镇静效果作用下,伤害性刺激可以促进脑电波变化,此时β频段功率所占百分比将会显著增加,δ频段功率所占百分比则应明显降低,所以上述两个频段中脑电变化与伤害性刺激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关联性,而在大剂量舒芬太尼应用中可以达到抑制β频段脑电波所产生变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舒芬太尼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定量药物脑电图 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联合ASL灌注成像在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中的评估
12
作者 戚妹 曾雅清 +1 位作者 王琴 何建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61-666,共6页
目的 分析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 qEEG)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灌注成像对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MCA)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单侧MCA狭窄患者82... 目的 分析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 qEEG)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灌注成像对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MCA)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单侧MCA狭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qEEG、ASL灌注成像及CT脑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检查,根据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比较3组患者qEEG与ASL灌注成像参数[慢波化指数(delta and theta/alpha+beta ratio, DTABR)、脑电时间对称指数(temporal brain symmetry index, tBSI)、脑电图空间对称指数(spatial brain symmetry index, sBSI)、脑血流量值(cerebral blood flow, CBF)],分析qEEG联合ASL灌注成像对单侧MCA狭窄的评估价值。结果 82例单侧MCA狭窄患者经CTA检查显示,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32例、重度狭窄22例。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sBSI、tBSI值高于轻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sBSI、tBSI值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患侧CBF值、患侧与健侧CBF比值、MoCA及MMSE评分低于轻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低于中度狭窄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ure, ROC)曲线,结果显示sBSI、tBSI、患侧CBF、患侧与健侧CBF比值单独及联合评估轻中度及中重度MCA狭窄的AUC均>0.7,具有中等评估价值,联合评估价值最佳。结论 qEEG联合ASL灌注成像对单侧MCA狭窄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可准确反映MCA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动脉疾病 定量脑电图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嗅吸法介导的人体脑电图动态响应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淑颖 徐建华 +3 位作者 任晓亮 杨森艳 魏旖琪 姚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10,22,共6页
利用16导数字化脑电系统采集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通过线性定量脑电图分析手段,研究健康人在嗅吸了具有相似组成的2款不同薰衣草精油配方后产生的实时EEG生理响应变化,并与空白静息下的EEG信号进行功率谱对比。结果表... 利用16导数字化脑电系统采集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通过线性定量脑电图分析手段,研究健康人在嗅吸了具有相似组成的2款不同薰衣草精油配方后产生的实时EEG生理响应变化,并与空白静息下的EEG信号进行功率谱对比。结果表明,60名不同年龄段的受试者在嗅吸单方及复方精油后,以18.5Hz为代表的高频成份均不同程度受到抑制,其中单方使青年组β频域功率百分比含量降低达到显著水平(P<0.05),复方变化更显著(P<0.01);而老年组则均未表现明显差异。嗅吸薰衣草精油后,女性比男性的EEG生理响应更为敏感。此外,根据脑电地形图(BEAM)分布特点推测,枕叶是多数受试者嗅吸薰衣草精油后引起β波变化的稳定集中发生源。研究表明,EEG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同类型不同配方精油之间的功效程度差异,为精油嗅吸法所引起的人体EEG生理响应研究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薰衣草 嗅吸法 定量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定量脑电图特征与CT灌注成像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秀颖 蓝瑞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早期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EG,QEEG)特征和脑CT灌注成像参数的相关性,并分析QEEG特征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早期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EG,QEEG)特征和脑CT灌注成像参数的相关性,并分析QEEG特征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92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急诊给予脑CT灌注成像检查,确定缺血性病变区域,而后给予脑电图监测至少2 h,并于入院后进行NIHSS评分。根据CT灌注图像获得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等参数。QEEG分析获得α波指数、θ波指数、δ波指数、慢波指数、α/δ相对功率比(ADR)、(δ+θ)/(α+β)相对功率比(DTABR)和脑对称指数(brain symmetry index,BSI)等指标。通过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研究缺血性病变区域CT灌注成像参数和QEEG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以及CT灌注成像参数、QEEG特征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IS患者缺血性病变区域与对侧区域相比,CBF减少,MTT和TTP延长,δ波指数、慢波指数和BSI升高,ADR和DTABR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MTT与δ波指数、慢波指数、BSI呈正相关(均P<0.05),与ADR、DTABR呈负相关(均P<0.05);TTP与δ波指数、慢波指数、BSI呈正相关(均P<0.05),与ADR、DTABR呈负相关(均P<0.05);NIHSS评分与MTT、TTP、δ波指数、慢波指数、BSI呈正相关(均P<0.05),与CBF、ADR、DTABR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AIS患者的QEEG特征与CT灌注成像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早期记录患者QEEG特征有助于评估缺血灶变化和神经缺损程度,并实现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定量脑电图 CT灌注成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晓梅 黄光 +2 位作者 徐斌 孙利 王露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6期2628-2630,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定量分析参数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2周内的6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脑电图(EEG)δ、θ、α、β四个频带的相对功率值,并计算EEG的δ/... 目的探讨脑电图定量分析参数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2周内的6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脑电图(EEG)δ、θ、α、β四个频带的相对功率值,并计算EEG的δ/α功率比值(DAR),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EEG分级判定,随访至6个月进行改良Rankin评分(m RS)。结果 65例患者的DAR、EEG分级标准与m R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r=0.874,0.796,P<0.01),DAR比值越大,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越差;DAR与入院时NIHSS评分亦呈正相关(r=0.663,P<0.01),DAR能够反映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DAR值对预后的预测准确率为92.3%,略优于EEG分级标准的87.6%。结论脑电图定量分析参数DAR能准确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功能状态,且DAR与梗塞的部位及范围有密切的关系,尤以前循环卒中更为显著,可以作为发病早期预后评估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脑电图 急性脑卒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定量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34
16
作者 陈小敏 周小莉 丁砚兵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定量脑电图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监测意义。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定量脑电图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监测意义。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慢波化比率(Deltaratio,Symmetry theta/alpha+beta rate,DTABR)等数据。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3.58±2.72)分vs(6.33±2.63)分]、Barthel指数评分[(68.20±26.83)分vs(66.12±24.45)分]、DTABR[(2.83±1.20)分vs(4.10±1.72)分]的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定量脑电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监测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定量脑电图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平平 蔡慧明 +4 位作者 郭继龙 吴克俭 王琦 王立伟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影响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方法 18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七氟烷50,100和200μl·kg-1组,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静注七氟烷前后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七氟烷50μl&#...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影响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方法 18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七氟烷50,100和200μl·kg-1组,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静注七氟烷前后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七氟烷50μl·kg-1对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影响;七氟烷100μl·kg-1使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在各脑区30 s~10 min内增加(P<0.05);七氟烷200μl·kg-1使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在各脑区30 s~10 min内显著增加(P<0.05,P<0.01);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的改变与七氟烷剂量在30 s~10 min内均成显著正相关(r=0.734~0.944,P<0.01)。结论七氟烷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提示δ频段可能成为反映麻醉深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Δ频段 定量药物脑电图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拉西坦对急性轻型脑伤患者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但炜 孙晓川 +1 位作者 刘福英 唐文渊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对急性轻型脑伤患者脑功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研究。方法 选择受伤后24小时入院的48例急性轻型脑伤(GCS 12~15分),随机双盲分别使用奥拉西坦及吡拉西坦进行治疗(均为4g+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对急性轻型脑伤患者脑功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研究。方法 选择受伤后24小时入院的48例急性轻型脑伤(GCS 12~15分),随机双盲分别使用奥拉西坦及吡拉西坦进行治疗(均为4g+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21天)。定量脑电图监测用药前及用药后α、θ相对功率值及θ/α比值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奥拉西坦及吡拉西坦组α相对功率值均提高,而0相对功率值降低,且二者问比值缩小,有显著性差异。奥拉西坦组与吡拉西坦组比较,奥拉西坦作用更强,其差异更显著。结论 奥拉西坦能显著改善急性轻型脑伤患者的脑功能,其作用强于吡拉西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定量脑电图 奥拉西坦 吡拉西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脑外伤的数量化脑电图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朝辉 徐道妙 +3 位作者 赵双平 胡浩 龚华 贺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9期43-45,共3页
目的 :通过数量化脑电图 (QEEG)和临床指标监测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脑外伤的疗效。方法 :对 39例急性重型脑外伤患者进行随机、双盲治疗。前 3天剂量为每日 0 .3mg/kg ,后 7天剂量为 4 .8mg/d ,观察生命体征、头颅CT变化 ,连续监测... 目的 :通过数量化脑电图 (QEEG)和临床指标监测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脑外伤的疗效。方法 :对 39例急性重型脑外伤患者进行随机、双盲治疗。前 3天剂量为每日 0 .3mg/kg ,后 7天剂量为 4 .8mg/d ,观察生命体征、头颅CT变化 ,连续监测数量化脑电图。揭盲后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早期病人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 ,呼吸异常 (33.3% )、心律异常 (38.1% )和重度脑水肿者(2 2 .6 % )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纳洛酮治疗组早期病人双频谱指数 (Bispectralindex ,BIS)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1周后BIS达 90以上者 12例 (5 7.1% ) ,高于对照组 7例 (38.9% ) (P <0 .0 5 ) ,且BIS的升高与GCS评分变化一致。结论 :纳洛酮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外伤患者异常的数量化脑电图指标 ,对于急性重型脑外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治疗 急性重型脑外伤 数量化脑电图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的定量脑电图检测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新一 蔡增林 +2 位作者 徐丙超 李路明 周晓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646-1648,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 EEG)在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中的监护应用价值。方法:将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3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老年人30名为对照组,采用Bio-Logic脑电图仪分别检测患者发病6 h内(T1)、24 h(T2)、...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 EEG)在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中的监护应用价值。方法:将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3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老年人30名为对照组,采用Bio-Logic脑电图仪分别检测患者发病6 h内(T1)、24 h(T2)、72 h(T3)、168 h(T4)的q EEG,检测(δ+θ)波与(α+β)波的比率(DTABR)以及颅内脑水肿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结果:入院后观察组DTABR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中死亡5例,各个病程阶段之间DTABR、脑水肿体积和NIHSS评分的比较结果显示,T1与T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D TABR和脑水肿体积均多于T1和T2(P〈0.05~P〈0.01),而T4DTABR脑水肿体积和NIHSS评分均明显少于T1、T2与T3。观察组治愈患者DTABR和NIHSS评分均低于未愈患者(P〈0.05~P〈0.01)。结论:q EEG可客观有效地评价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脑功能情况,有望成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床边脑功能评价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水肿 定量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