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0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及影像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斌 蔡金蕾 +1 位作者 田军 胡强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14-819,共6页
目的:探究经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及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拟行椎间隙融合手术(Trans... 目的:探究经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及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拟行椎间隙融合手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LDH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入路方式行TLIF治疗,观察组采用经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方式行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MacNab标准评价术后康复效果;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for pain,NRS)评价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和疼痛程度;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腰椎-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LSA)、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变化情况;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和术后下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优良率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84.32%(P<0.05);ODI评分和腰痛NRS评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P<0.05);术后6个月时LL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LSA、PT、SS和PI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行TLIF治疗LDH相较于传统开放入路的TLIF创伤更小,操作更简洁,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进程更快,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腰椎稳定性,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功能 疼痛 影像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周鹏 《中外健康》 2024年第8期4-7,共4页
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的疗效。选取2022年1月―2024年8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IS-TLIF治疗组和开放TLIF治疗组,各50例。比... 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的疗效。选取2022年1月―2024年8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IS-TLIF治疗组和开放TLIF治疗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MIS-TLIF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开放TLIF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残留腿痛和残留腰痛占比均显著低于开放TLIF治疗组,术后腰椎活动度、腰椎功能JO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开放TLIF治疗组(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开放TLIF治疗组(P<0.05)。研究发现,Quadrant通道下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quadrant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尉志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6期34-36,共3页
目的:探究Quadrant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常规组采用开放式腰椎融合术治疗,微创... 目的:探究Quadrant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常规组采用开放式腰椎融合术治疗,微创组采用Quadrant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常规组,手术切口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1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下降,且微创组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下降,且微创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Quadrant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良好,其手术切口小,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微创融合术 quadrant通道 腰椎间盘突出症 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与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
4
作者 张焕 贾川 +3 位作者 吴国明 黄盛昌 鄂远 钱志鹏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54-462,共9页
目的比较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与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 目的比较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与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行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髓核摘除(M-Q组)与PEID术(PEID组)。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PEID组手术切口小于M-Q组,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M-Q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M-Q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次日及术后1、3、6、12月两组患者腰腿痛VSA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术后次日及术后1月M-Q组腰腿痛VSA评分及ODI均优于PEID组(P<0.05),至术后3、6、12月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5.48±3.62)个月。末次随访按改良MacNab标准:M-Q组优30例,良1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6.0%;PEID组优30例,良1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4.0%;组间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Q组出现伤口延迟愈合1例,责任节段复发1例;PEID组出现痛觉过敏和灼样神经根痛3例,术中硬膜囊撕裂1例,责任节段复发2例,术后髓核残留2例;组间比较,M-Q组低于PEID组(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与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达到较好的中远期临床效果,但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技术术后早期疼痛缓解明显,并发症少,视野宽广,适合椎板间隙狭窄需要切除部分椎板彻底减压的患者,而PEID创伤小,患者恢复快,适合椎板间隙宽大、单纯髓核摘除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 显微镜 quadrant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性腰椎病变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黄炳菘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09-0112,共4页
观察单节段性腰椎病变接受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单节段性腰椎病变患者就诊时间2020年5月-2023年5月,随机分组。Quadrant通道MIS-TLIF纳入A组,常规术式纳入B组。结果 A组手术指标... 观察单节段性腰椎病变接受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单节段性腰椎病变患者就诊时间2020年5月-2023年5月,随机分组。Quadrant通道MIS-TLIF纳入A组,常规术式纳入B组。结果 A组手术指标、ODI评分、腰痛VAS评分、肌酸肌酶水平、T2弛豫时间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腿痛VAS评分与B组无差异,P>0.05;A组单节段腰椎病变者并发症率较B组低,P<0.05。结论 单节段性腰椎病变接受Quadrant通道MIS-TLIF治疗,可纠正腰椎功能障碍、舒缓腰腿痛、优化腰椎功能,还可减少腰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TLIF quadrant通道 单节段腰椎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24
6
作者 康辉 蔡贤华 +1 位作者 徐峰 黄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0年3月采用微创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33~62岁,平均53.2岁;L4/5 18例,L5/S1...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0年3月采用微创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33~62岁,平均53.2岁;L4/5 18例,L5/S1 13例,L4/5和L5/S1双节段4例。复发时间为初次手术后8~70个月,平均38.2个月。均经椎旁肌间隙在Quadrant可扩张管道系统下行微创TLIF。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d和术后1年的疼痛情况;采用腰椎JOA功能评分(29分法)对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按改善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105~210min,平均145min;术中出血量210~580ml,平均335ml;术后引流量90~230ml,平均140ml。术中均无脑脊液漏及神经根损伤。术前VAS评分为7.63±0.81分,术后3d为2.46±0.92分,术后1年为1.14±0.69分,术后3d与术前比较、术后1年与术后3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JOA评分为14.26±1.36分,术后1年为25.06±1.19分,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时JOA评分改善率为41%~90%,平均78%,优21例,良10例,可4例。随访19~41个月,平均20个月,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5个月,随访期间无椎弓根螺钉断裂、融合器移位。结论:经Quadrant通道微创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性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quadrant通道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2
7
作者 陈少华 蓝梅妍 郑延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49-1951,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理念,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理念,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垫枕头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垫枕头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无发生并发症。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椎间融合手术 腰椎滑脱症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螺钉置入椎间融合:早期腰椎滑脱纠正 被引量:9
8
作者 镐英杰 李志磊 +2 位作者 于磊 张迪 刘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699-2703,共5页
背景:腰椎滑脱常规修复方案创伤大、出血多,治疗后易遗留腰背痛。近年来脊柱生物力学的发展及新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的研发及应用对于滑脱椎体的复位、融合有了新的认识。目的:观察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修复腰椎滑脱患者1年随访... 背景:腰椎滑脱常规修复方案创伤大、出血多,治疗后易遗留腰背痛。近年来脊柱生物力学的发展及新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的研发及应用对于滑脱椎体的复位、融合有了新的认识。目的:观察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修复腰椎滑脱患者1年随访的腰椎滑脱纠正情况及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修复腰椎滑脱患者23例,观察治疗后3个月、1年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改善率,了解椎间融合情况及内固定有无松脱、断裂。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无脑脊液漏及神经损伤,治疗后1例患者切口感染、抗生素治疗10 d后感染控制,余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后3个月及1年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恢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1年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1年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率为(65.3±14.8)%,1年随访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改善率为(58.2±12.0)%。提示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修复腰椎滑脱安全可行,不仅能有效的纠正腰椎滑脱畸形、维持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改善患者症状,还能降低治疗后患者腰背痛的发生率,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脊椎滑脱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固定器 骨钉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滑脱 quadrant通道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 螺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Quadrant通道椎管内肿瘤切除与传统半椎板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琛 鲍刚 何百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与传统显微手术椎管内肿瘤切除的手术相关指标和疗效。方法回顾自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33例病变长度小于5cm的椎管内肿瘤患者,其中16例接受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 目的对比分析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与传统显微手术椎管内肿瘤切除的手术相关指标和疗效。方法回顾自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33例病变长度小于5cm的椎管内肿瘤患者,其中16例接受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另外17例接受传统半椎板椎管内肿瘤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JOA评分治疗改善率等。结果与传统手术相比,Quadrant通道手术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肯定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椎管内较小肿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quadrant通道 显微手术 对比研究 JOA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Quadrant通道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 被引量:4
10
作者 鲍刚 陈琛 +4 位作者 廉海平 王宁 李传坤 廉民学 何百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经Quadrant通道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技巧及该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0月~2015年7月经Quadrant通道进行显微切除手术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资料及手术方式和临床恢复... 目的探讨经Quadrant通道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技巧及该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0月~2015年7月经Quadrant通道进行显微切除手术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资料及手术方式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共16例肿瘤患者,其中硬脊膜外3例、髓外硬膜下12例、髓内1例;包括颈段(C3~C7)3例,胸段(T1~T10)5例,下胸及腰骶段(T11~S2)8例,肿瘤均做到镜下全切,无中转开放性手术者;按病理分型包括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2例)、脊膜瘤(4例)和神经上皮性囊肿(1例)。术后患者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随访2~10月无1例肿瘤复发或出现脊柱失稳的并发症。结论采取Quadrant通道可进行长度小于2个椎体节段、横截面小于2/3椎管面积的硬膜外及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切除,但粘连广泛及髓内病变的手术应更慎重,其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quadrant通道 显微手术 核磁共振成像(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经直径22 mm Quadrant通道行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博 杨群 +4 位作者 王文孝 张锐 张德强 张哲美 吴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4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经直径22 mm Quadrant通道行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分为改良组22例和对照组30例,改良组在内窥镜下经直径22 mm Quadrant通道行椎体间融合术,...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经直径22 mm Quadrant通道行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分为改良组22例和对照组30例,改良组在内窥镜下经直径22 mm Quadrant通道行椎体间融合术,对照组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统计两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6个月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改良组术后1个月内出现并发症2例(9.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3例(10%),两组比较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时改良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改良组及对照组术后1、6个月优良率均≥90.0%,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内窥镜下经直径22 mm Quadrant通道行微创椎体间融合术对减轻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及改善其腰椎功能障碍效果好于传统微创MIS-TLIF,且未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quadrant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Quadrant通道微创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军 项良碧 +2 位作者 于海龙 马骏雄 杨会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对收治的2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术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对收治的2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术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患者满意度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20例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ODI评分、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20例患者对手术效果感到满意,患者满意度Ⅰ级13例,Ⅱ级6例,Ⅲ级1例。结论 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荐的微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微创 极外侧椎间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切口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 被引量:12
13
作者 石义华 周轶 +1 位作者 晏雄伟 廉凯 《骨科》 CAS 2017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双侧小切口下普通椎弓根螺钉结合Quadrant通道下,改进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 目的探讨腰椎双侧小切口下普通椎弓根螺钉结合Quadrant通道下,改进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55例退行性腰椎疾病病人,男19例,女36例;年龄为46~78岁,平均为(62.3±2.5)岁。术前常规完善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CT及MRI检查,影像学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并不稳30例(其中6例为单纯髓核摘除术后复发),腰椎管狭窄17例,腰椎滑脱8例。病人均采用双切口Quadrant通道下改进MIS-TLIF手术治疗,双侧减压20例,单侧减压35例。通过比较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椎评分法评定腰椎疼痛和功能改善状况,按改良Mac Nab临床评估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5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为(24.2±2.2)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7.4±2.1)分降至(2.1±1.2)分,JOA评分由术前的(8.4±1.5)分升高至(24.5±2.3)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疗效:优47例,良8例。随访期间病人均无复发。结论双切口Quadrant通道下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 腰椎退行性变 quadrant通道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与开放后路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彭昊 张雷 廉凯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8期590-593,共4页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后路椎体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为腰椎滑脱症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腰椎滑脱症病人65例,分别采用mis-TLIF手术(mis-TLIF组,26例)和PLIF手术(PLIF组,39例)...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后路椎体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为腰椎滑脱症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腰椎滑脱症病人65例,分别采用mis-TLIF手术(mis-TLIF组,26例)和PLIF手术(PLIF组,39例),统计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影像学(X线)评估椎体融合情况。结果 mis-TLIF组和PLIF组BMI指数分别为(22.77±4.38)kg/m2和(21.28±5.24)kg/m2,术前VAS分别为(6.46±1.67)分和(6.59±1.56)分,术前ODI评分分别为(58.70±7.19)%和(60.10±9.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口分别为(6.10±0.95)cm和(11.12±2.02)cm,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7.31±36.72)ml和(340.51±64.32)ml,手术时间分别为(179.96±17.54)分钟和(151.85±16.06)分钟,卧床时间分别为(3.62±1.44)天和(4.98±1.74)天,住院时间分别为(9.38±2.60)天和(11.95±3.61)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VAS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和和6个月分别为(3.15±1.08)分、(1.58±0.81)分和(1.08±0.74)分,ODI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和和6个月分别为(30.77±6.45)%、(25.54±6.33)%和(20.23±7.05)%,与PLI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住院天数短、恢复快和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 微创 开放后路椎体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辅助下椎间融合术治疗重度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雷 张为 +4 位作者 申勇 丁文元 杨大龙 张迪 孙亚鹏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5-98,F0003,共5页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辅助下椎间融合术与传统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重度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1年9月重度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43例,其中接受Quadrant通道辅助下椎间融合术1...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辅助下椎间融合术与传统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重度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1年9月重度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43例,其中接受Quadrant通道辅助下椎间融合术15例,传统PLIF手术治疗28例.采用VAS评分、JOA评分及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比较2组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平均随访>12个月,VAS评分及JOA评分2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Quadrant组均显著少于传统PLIF组(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内固定均无松动和断裂.术后并发症:传统PLIF手术组出现硬膜损伤1例、切口血肿2例;Quadrant组术后即刻出现下肢肌力减退1例.结论:Quadrant手术治疗重度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PLIF手术的临床疗效接近,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固定融合 微创 quadrant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邢帅 高延征 +2 位作者 王红强 张广泉 张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0-1016,共7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行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的23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行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的23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0~40岁(31.0±6.9岁)。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68个月(42.0±6.6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于术前及术后2d、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visualan 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手术的临床效果;于术后2d、末次随访时行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检查,测量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行腰椎MRI检查,应用Pfirrmann分级评估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高度及信号变化,计算Pfirrmann分级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2.5±11.6min,术中出血量58.8±9.5ml,术后住院时间3.1±0.4d。患者术后2d、末次随访时的ODI、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2d、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及其上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以及上位邻近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d手术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Pfirrmann分级30.5%改善,56.5%无明显改变,13.0%退变加重;邻近节段8.7%改善,73.9%无明显改变,17.4%退变加重。随访期间无椎间盘突出复发,无螺钉松动、断裂、失效等相关并发症。结论:Quadrant通道辅助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维持椎间隙高度,保留腰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quadrant通道辅助技术 动态非融合固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系统TLIF与传统TLIF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振鹏 温国宏 +3 位作者 尚晖 吴亚鹏 郭晓鹏 李兵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2期97-100,146,共5页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系统TLIF与传统TLIF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十堰市太和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TLIF方法 ,观察组采用Qu...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系统TLIF与传统TLIF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十堰市太和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TLIF方法 ,观察组采用Quadrant通道系统TLIF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切开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周、术后2个月的VAS及ODI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结果示钉棒固定完好,椎间融合好,融合器无移位。结论 Quadrant通道系统TLIF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安全性好。针对复杂性及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系统 TLIF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TLIF结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俊 赵敏 +4 位作者 周江军 付美清 史柏娜 肖春林 余专一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5期448-449,共2页
外科手术微创化是近年来发展趋势,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能有效完成椎管减压,滑脱椎体撑开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及有效内固定,但是术中需要剥离牵拉腰背肌.损伤大,出血多,恢复慢。且容易导致神经根牵拉伤,术后硬脊膜和神经根... 外科手术微创化是近年来发展趋势,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能有效完成椎管减压,滑脱椎体撑开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及有效内固定,但是术中需要剥离牵拉腰背肌.损伤大,出血多,恢复慢。且容易导致神经根牵拉伤,术后硬脊膜和神经根形成的瘢痕组织再次压迫椎管.甚至需要形腰椎翻修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退变性腰椎滑脱 椎间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志刚 吕书军 +4 位作者 李立东 周广鑑 洪晔 林俊安 丁春劲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25例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手...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25例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TLIF组)10例,传统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开放组)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血肌酸激酶值(creatine kinase,CK)。结果 MIS-TLIF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切口引流量明显少于开放组,而手术时间却长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VAS评分MIS-TLIF组患者低于开放组患者(P〈0.05),术后第1天、第3天CK值MIS-TLIF组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但术后第7天两组CK值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两组患者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MIS-TLIF组出现1例未融合。结论 MIS-TLIF治疗单节段下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获得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融合率,同时具有出血少、椎旁肌损伤小、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quadrant通道 经肌间隙入路 颈椎监控腰椎间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段单椎体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四波 陈晓春 +1 位作者 姜海涛 顾小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Wiltse)入路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伤椎置钉(六钉两棒)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48例,术前按AO分型,A3.1... 目的回顾性分析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Wiltse)入路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伤椎置钉(六钉两棒)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48例,术前按AO分型,A3.1型29例,A3.2型19例;脊髓神经功能全部为Frankel E级。术后10个月常规取出内固定。通过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VAS及JOA评分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48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5.5个月。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恢复良好(P<0.05),后凸畸形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VAS疼痛评分由术前6.5分改善至2.3分,JOA评分由术前13.38分提高至16.85分,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未出现脊髓、神经根损伤现象。结论 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进钉点定位准确、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肌间隙入路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