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QRS间期及其变化与远期全因死亡的关系
1
作者 王雅靖 田晶 +4 位作者 郭威 王磊 张蕾 张岩波 韩清华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住院期间QRS间期及其变化与远期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21年11月于山西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诊断为慢性心衰的住院患者3580例...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住院期间QRS间期及其变化与远期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21年11月于山西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诊断为慢性心衰的住院患者3580例,记录患者入院及出院心电图的QRS间期,并计算住院期间QRS间期变化(ΔQRS)和ΔQRS比率(ΔQRS/入院QRS间期×100%)。根据ΔQRS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RS间期下降组(n=1364)、QRS间期稳定组(n=1248)和QRS间期进展组(n=968),于患者出院后第1、3、6、12个月及此后每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以远期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随访截止时间为2023年5月1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评估慢性心衰患者住院期间QRS间期相关指标与远期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71(56,92)个月期间,共502例(14.0%)患者死亡。QRS间期下降组和QRS间期稳定组的远期全因死亡率明显低于QRS间期进展组(13.9%vs.10.7%vs.18.6%,χ^(2)=28.607,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入院QRS间期(HR=1.005,95%CI:1.002~1.009,P=0.003)及住院期间ΔQRS比率(HR=2.071,95%CI:1.247~3.440,P=0.005)是慢性心衰患者远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当入院QRS间期>96.36 ms时,QRS间期越长,患者远期全因死亡风险越高;当入院QRS间期为89.32~96.36 ms时,QRS间期为慢性心衰患者远期全因死亡的保护性因素;当住院期间ΔQRS比率≥3.40%时,其数值越大,患者全因死亡风险越高。结论:入院QRS间期及住院期间ΔQRS比率是慢性心衰患者远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入院QRS间期>96.36 ms和住院期间ΔQRS比率≥3.40%时患者远期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qrs间期 qrs间期变化 影响因素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RS间期和QRS间期离散度对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评价
2
作者 胡春林 尹林 熊晶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160-161,164,共3页
目的研究QRS间期(QRSD)和QRS间期离散度(QRSd)对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20例继发于缺血性心脏病或扩张型心肌病的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人,根据住院时情况,分成3组:存活组80例,心脏性死亡非猝死组25例,猝死组(SCD... 目的研究QRS间期(QRSD)和QRS间期离散度(QRSd)对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20例继发于缺血性心脏病或扩张型心肌病的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人,根据住院时情况,分成3组:存活组80例,心脏性死亡非猝死组25例,猝死组(SCD)15例。所有病人均有标准12导心电图记录,均测量QRSD、计算QRSd、QT离散度(QTd)、辨别左束之传导阻滞(CBBB)。结果心脏性死亡非猝死组QTd、QRSD、QRSd显著长于存活组,分别为(95±48)ms∶(78±31)ms、(127±34)ms∶(113±32)ms、(54±17)ms∶(46±16)ms,P均<0.05。猝死组QRSD、QRSd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132±36)ms∶(113±32)ms(、56±13)ms∶(46±16)ms,P均<0.05。猝死组LBBB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χ2=7.44,P<0.01。结论QRSD、QRSd对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有预测价值并有可能预测死亡方式,伴有LBBB的病人猝死的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慢性心力衰竭 qrs间期 qrs间期离散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RS间期与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易莉莎 武庆平 +5 位作者 谢飞 郭超 袁世荧 刘宏 漆红 姚尚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QRS间期延长是否影响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入选264例HFPEF患者,按QRS间期宽度分为正常组(≤120 ms)和延长组(>120 ms),分别... 目的 探讨QRS间期延长是否影响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入选264例HFPEF患者,按QRS间期宽度分为正常组(≤120 ms)和延长组(>120 ms),分别为174例和90例,随访至2012年12月,比较两组终点事件(全因死亡)的差异,并通过Cox危险模型分析QRS间期延长对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 平均随访1.8年,延长组全因病死率高于正常组(46.7% vs.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风险模型分析显示,QRS间期延长增加HFPEF患者的全因病死率(危险比:HR 1.67,95%CI:1.32~2.16,P<0.01),校正相关因素后,趋势仍未改变(HR 1.12,95%CI 1.05~1.19,P<0.05).结论 QRS间期延长是HFPEF患者全因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s间期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衰患者QRS间期与左室结构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牛保松 卢家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8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间期与左室结构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筛选10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收集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数据;根据心电图QRS间期分为三组,对三组间超声心动图变量及QRS间期与超声心电图变量的关... 目的探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间期与左室结构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筛选10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收集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数据;根据心电图QRS间期分为三组,对三组间超声心动图变量及QRS间期与超声心电图变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向(因素)ANOVA分析及两两比较显示,三组问左室舒张期末腔径和左室重量指数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及偏相关分析显示,心电图QRS间期与左室舒张期末腔径呈正相关,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室舒张期末腔径的偏回归系数为0.05,概率水平有统计学意义,而左室重量指数对心电图QRS间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越宽,左室舒张期末腔径越大,提示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qrs间期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左室结构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QRS间期与慢性心衰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牛保松 卢家彬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8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间期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观察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间期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收集患者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数据;根据心电图QRS间期分成3组,3组... 目的:研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间期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观察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间期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收集患者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数据;根据心电图QRS间期分成3组,3组间左室射血分数均值行单向(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两两比较用SNK法;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QRS间期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结果:左室射血分数3组间及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间期与左室射血分数负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愈宽,则射血分数愈低,提示预后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qrs间期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收缩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P-R、QRS间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6
作者 张晓红 张君良 施有为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观察窦性心律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电图P-R间期、QRS波时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普通标准12导心电图选择窦性心律的DCM住院患者(DCM组)30例,符介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健康体检者18例... 目的:观察窦性心律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电图P-R间期、QRS波时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普通标准12导心电图选择窦性心律的DCM住院患者(DCM组)30例,符介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健康体检者18例(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摄心脏正位片,比较两组心电图P波时限、P-R间期、QRS波时限;超声心动图左房、左室舒张末内径(LAED、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反流程度(MR),X线心胸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组P-R间期(P<0.05)、QRS波间期(P<0.01)、LAED、LVED和LVEF(均p<0.01)及x线心胸比(P<0.01)明显不同,DCM患者中P-R间期或/和QRS波时限延长者具有更严重的MR和更低的LVEF(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P-R间期延长或/和QRS波时限延长与LVEF、MR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心功能进一步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P-R间期 qrs间期 心电图 诊断 二尖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侧壁导联QRS间期延长与急性肺栓塞近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虞晓武 上官宗校 +3 位作者 陈善锡 钱松泉 陈咏华 温玉丹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6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讨下侧壁导联QRS间期延长与急性肺栓塞(APE)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瑞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肺CT血管造影确诊为APE的患者101例。根据下侧壁导联QRS间期,将患者分为QRS间期≥100ms组42例和QRS间期<100ms... 目的探讨下侧壁导联QRS间期延长与急性肺栓塞(APE)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瑞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肺CT血管造影确诊为APE的患者101例。根据下侧壁导联QRS间期,将患者分为QRS间期≥100ms组42例和QRS间期<100ms组59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既往史、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APE发病30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QRS间期≥100 ms组的慢性肺病占比高于QRS间期<100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间期≥100 ms组的心脏骤停,晕厥,中高危、高危患者占比,心肌肌钙蛋白I(cTnI),30 d死亡率高于QRS间期<100 ms组,血氧饱和度低于QRS间期<100 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慢性肺病、心脏骤停、高危、QRS间期≥100ms与APE发病30d内死亡相关(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QRS间期≥100ms对APE发病30 d内死亡均有独立预测价值(均P<0.05)。结论下壁与侧壁QRS间期延长的APE患者30d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qrs间期 近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治疗合并窄QRS间期的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臧红云 王冬梅 +3 位作者 韩雅玲 周薇薇 于海波 邓捷 《沈阳部队医药》 2009年第2期81-85,共5页
为评价常规超声和组织多普勒(TDI)超声指导下窄QRS间期合并心室不同步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将91例经常规超声和TDI确定为心脏收缩不同步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CRT组43例(窄QRS间期组21例,宽QRS间期组22例... 为评价常规超声和组织多普勒(TDI)超声指导下窄QRS间期合并心室不同步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将91例经常规超声和TDI确定为心脏收缩不同步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CRT组43例(窄QRS间期组21例,宽QRS间期组22例)和对照组48例(窄QRS间期23例,宽QRS间期2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评价心功能及生存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RT组的6min步行试验变化、生活质量积分变化、NYHA分级改善明显增加。超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RT组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与各对照组亚组相比,CRT-窄QRS亚组NYHA分级改善,6min步行距离变化、LVEF变化、生活质量积分变化明显增加。同时,LVESV和LVEDV明显减少。结论:应用超声多普勒指导的窄QRS间期患者也可以从CRT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qrs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例运动后QRS间期异常延长的康复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9
作者 周柳芳 潘兴寿 +5 位作者 莫健娇 周柳平 李天资 李近都 林暇桂 蓝丹 《亚洲心脑血管病例研究》 2023年第4期25-33,共9页
为探讨伴有运动后QRS间期延长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97例运动后QRS ≥ 9 ms的康复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心电图、身高、体重、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检测,并与104例运动后QRS < 9 ms的康复... 为探讨伴有运动后QRS间期延长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97例运动后QRS ≥ 9 ms的康复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心电图、身高、体重、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检测,并与104例运动后QRS < 9 ms的康复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比较。结果:伴有运动后QRS间期延长的康复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体重水平、体重指数水平、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较对照组高,心功能 ≥ 3级、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比率高。logistic回归显示,舒张压、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是运动后QRS间期异常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伴有运动后QRS间期异常延长的康复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心血管疾病基础疾病还没有完全恢复,运动后心率不升。结论:伴有运动后QRS异常延长的康复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聚集,患者运动后心率明显减慢。对于康复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当积极检测其运动后QRS水平,对伴有运动后QRS异常延长的患者,应当加强卫生宣教,积极控制其基础疾病,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慎用运动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六分钟步行试验 qrs间期 心脏康复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RS间期联合心率变异对慢性心衰评估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克强 胡嘉涛 +2 位作者 晏斌林 王洪生 邹海平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探讨QRS间期联合心率变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入院的CHF患者210例,收集体表心电图、Hoter分析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统计其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事件情况,回顾性分析QR... 目的探讨QRS间期联合心率变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入院的CHF患者210例,收集体表心电图、Hoter分析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统计其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事件情况,回顾性分析QRS间期、心率变异(HRV)与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 (1)不同QRS间期组的CHF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QRS时间延长,NYHA心功能级别增加。(2)不同QRS间期各组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事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RV时域指标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呈递减性下降,NYHA级别越高,HRV降低越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患者的HRV、QRS波群间期与左心功能损害、心脏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QRS间期联合HRV检测有助于CHF的病情评估、预后预测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qrs间期 心率变异 NYHA心功能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RS间期延长预测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达波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483-1485,共3页
目的研究QRS间期延长对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 E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的144例HFp EF患者按照QRS间期时限分成QRS正常组和QRS延长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 目的研究QRS间期延长对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 E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的144例HFp EF患者按照QRS间期时限分成QRS正常组和QRS延长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以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随访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再次入院及终点全因死亡率。结果 QRS延长组的LVEF明显的低于正常组,LVEDD和NT-proBNP水平明显的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QRS延长组中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比例明显的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QRS延长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再次入院比例均明显的高于QRS正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QRS延长组的死亡率明显的高于QRS正常组,两组的生存曲线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QRS间期延长增加了HFpEF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全因死亡率,对HFpEF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s间期延长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性早搏QRS间期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童鸿 黄丽君 《心电学杂志》 1992年第3期145-146,202,共3页
回顾分析98例室性早搏病人的心电图及其它临床资料。结果发现无基础心脏病者和有基础心脏病组而心功能、左室腔大小或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患者的室早 QRS 间期显著小于心功能不全、左室腔扩大或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脏病患者(P<0.001)... 回顾分析98例室性早搏病人的心电图及其它临床资料。结果发现无基础心脏病者和有基础心脏病组而心功能、左室腔大小或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患者的室早 QRS 间期显著小于心功能不全、左室腔扩大或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脏病患者(P<0.001)。无基础心脏病患者室早 QRS 间期的均值+2个标准差((?)+2SD)为150ms,以室早 QRS≥150诊断心功能≥Ⅱ级、左室腔>55mm(女性50mm)及左室射血分数<60%,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达67—84%,83—90%,71—87%及71—92%,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心脏结构 qrs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RS间期与生存率的关系
13
作者 高嵩 牛凤珍 《辽宁医学杂志》 2002年第6期302-302,共1页
关键词 无束支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 qrs间期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QRS间期与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同步性关系的超声评价分析
14
作者 房莉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10期4441-4441,共1页
目的评价分析心电图QRS间期与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同步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2月到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15例健康人,54例患者中分为正常QRS组与宽QRS组,各为26例,28例。对所有人进行心肌组织多普勒(TDI)成像研究... 目的评价分析心电图QRS间期与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同步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2月到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15例健康人,54例患者中分为正常QRS组与宽QRS组,各为26例,28例。对所有人进行心肌组织多普勒(TDI)成像研究,记录收缩期与舒张早期12节段达峰时间。即Ts与Te,记录在不同QRS间期,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各个阶段的不同步状况,分析影响同步性的因素。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的舒张与收缩的末期容积增大,宽QRS组较之于其他组增加显著。以Ts≥182ms为界,收缩期不同步的百分值,正常QRS组46%,宽QRS组71%。以Te-diff≥79ms为界,舒张期不同步的百分值,正常QRS组58%,宽QRS组89%。同时存在收缩与舒张不同步者,正常QRS组31%,宽QRS组64%。收缩末期容积同左心室收缩期不同步相关,舒张末期容积与左心室舒张期不同步相关。结论心电图QRS间期无法完全反映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同步性关系,而左心室收缩与舒张末期的容积会影响其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qrs间期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同步性 超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QRS间期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15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40-940,共1页
心力衰竭(CHF)病人常见QRS间期延长,我们设想:没有CHF时,QRS间期延长的人,CHF危险是否增加。该文研究1759名Framingham研究参加者,平均年龄69岁,63%女性,既往无心肌梗死或CHF,参加常规体检,QRS间期根据:〈100ms,不完全束... 心力衰竭(CHF)病人常见QRS间期延长,我们设想:没有CHF时,QRS间期延长的人,CHF危险是否增加。该文研究1759名Framingham研究参加者,平均年龄69岁,63%女性,既往无心肌梗死或CHF,参加常规体检,QRS间期根据:〈100ms,不完全束支传导阻滞(BBB)100~119ms;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120ms分成3级。随访12.7年。325名(女性205人)发生CHF。QRS间期等级与CHF发生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s间期延长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电图 束支传导阻滞 CHF 无心肌梗死 平均年龄 常规体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显像评估严重心力衰竭而QRS间期正常患者的左室收缩不同步
16
作者 陈小珠 王洁婷 +2 位作者 宋素云 傅绢 张新霞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DTI)评估严重心衰而QRS间期正常的患者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方法:应用DTI分析20例QRS间期正常的严重心衰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左室侧壁、后间隔、前壁、下壁、前间隔及后壁的基底段和中段共12个节段的脉冲组...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DTI)评估严重心衰而QRS间期正常的患者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方法:应用DTI分析20例QRS间期正常的严重心衰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左室侧壁、后间隔、前壁、下壁、前间隔及后壁的基底段和中段共12个节段的脉冲组织多普勒频谱,测量每例的QRS波起始至各个左室壁节段多普勒频谱收缩峰起始的时间(以Ts表示)。计算每例最大Ts与最小Ts的差值(Ts-MD)、Ts的标准差(Ts-SD)和Ts的变异系数(Ts-CV),用以评估两组对象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差异。结果:HF组的Ts-MD、Ts-SD和Ts-CV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01),表明QRS间期正常的心衰患者存在左室壁收缩不同步。以TS-MD53.08 ms、Ts-SD18.08 ms和Ts-CV0.91(正常值单侧95%可信区间,x+1.65s)作为切断值,HF组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分别为55.0%(11/20)、55.0%(11/20)和55.0%(11/20),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且QRS间期正常的心衰患者最大收缩延迟部位亦不完全相同。结论:DTI显示左室收缩不同步在严重心衰而QRS间期正常的患者中常见。这个结果支持心衰患者即使QRS间期正常也可能从CRT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显像 心力衰竭 qrs间期正常 收缩不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QRS间期与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李运清 霍雅黎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3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间期 左室收缩功能 相关性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RS间期延长可有效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脏猝死风险
18
作者 Morin DP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42-142,共1页
心脏猝死(SCD)约占全美国心血管疾病致死率的一半左右,尤以伴左室肥厚和高血压等患者的SCD风险更高。然而既往关于心电图所示QRS间期长短与伴左室肥厚和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继发SCD风险间关系远未清楚。本文旨在就QRS间期延长在预... 心脏猝死(SCD)约占全美国心血管疾病致死率的一半左右,尤以伴左室肥厚和高血压等患者的SCD风险更高。然而既往关于心电图所示QRS间期长短与伴左室肥厚和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继发SCD风险间关系远未清楚。本文旨在就QRS间期延长在预测伴左室肥厚和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继后SCD罹患风险中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s间期延长 高血压患者 心脏猝死 风险 预测 左室肥厚 降压治疗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病人运动试验时QRS间期延长与冠脉狭窄关系探讨
19
作者 高松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8期517-518,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心肌缺血时QRS间期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狭窄的关系 ,并结合现有资料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20名患者分别于1月内予心导管检查及蹬车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30名患者冠脉造影正常 ,90名有冠脉狭窄病变。正常者运动时QRS间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心肌缺血时QRS间期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狭窄的关系 ,并结合现有资料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20名患者分别于1月内予心导管检查及蹬车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30名患者冠脉造影正常 ,90名有冠脉狭窄病变。正常者运动时QRS间期缩短 (-2.9ms,可信区间 -6.0至0.2) ,而冠脉狭窄者运动时QRS间期延长。运动诱发QRS间期延长与冠脉狭窄支数相关 ,(4.5ms/1支 ,7.9mg/2支 ,13.4ms/3支 ,P<0.01)。结论运动可导致冠脉狭窄者QRS间期延长 ,并与心肌缺血有关。QRS间期延长可作为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运动试验 qrs间期 心肌缺血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伴或不伴束支传导阻滞的QRS间期延长的临床价值
20
作者 郑先菊 过瑞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9X期1329-1330,共2页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QRS≥0.12s独立预测短期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为ACS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干预和治疗手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 心电图 qrs间期≥0.12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