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娟 苏兵 +3 位作者 李硕 王薇 沈林 王亚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4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与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12月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与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12月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分为心脏不良事件组(63例)以及无心脏不良事件组(137例)。分别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水平,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心脏不良事件组尿酸(UA)、QTd、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水平均高于无心脏不良事件组(P<0.05)。心脏不良事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无心脏不良事件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UA、QTd、QTcd均是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LVEF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Td与QTcd增大均增加了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慢性心力衰竭 q-t间期离散度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间期离散度在评价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中的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田莉莉 应汉艺 韩玫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心电图Q T间期离散度 (Q Tcd)的变化 ,用以评价心肌损害情况。方法 对60例有不同程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 (观察组 )及 2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 (对照组 )于生后 2 4~ 3 6h进行Q Tcd测量 ,并分析结果。结果 对照组Q Tc...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心电图Q T间期离散度 (Q Tcd)的变化 ,用以评价心肌损害情况。方法 对60例有不同程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 (观察组 )及 2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 (对照组 )于生后 2 4~ 3 6h进行Q Tcd测量 ,并分析结果。结果 对照组Q Tcd为 (57.48± 3 1.0 1)ms ;轻度窒息组为 (67.0 4± 2 4.0 8)ms ,重度窒息组为(84.2 1± 3 4 .2 6)ms;窒息新生儿并胎儿窘迫组为 (84.3 7± 3 5.92 )ms ;单纯窒息组 (65.3 8± 18.15)ms。重度窒息组Q Tcd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窒息组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轻度窒息组Q Tcd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窒息并胎儿窘迫组Q Tcd明显高于单纯窒息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新生儿窒息越重 ,窒息持续时间越长 ,Q Tcd越大。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q-t间期离散度 心电图 心肌损害 诊断 损害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及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程江涛 校卫东 +4 位作者 胡育才 陈鹏 牛琳琳 杜廷海 朱明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8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及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68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曲美他嗪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缺血性心肌病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及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68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曲美他嗪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缺血性心肌病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口服进行治疗,疗程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标和Q-T离散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曲美他嗪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每博输出量(SV)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曲美他嗪组Q-T间期离散度及心率校正Q-T间期(QTcd)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可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缩短Q-T间期离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曲美他嗪 左心功能 q-t间期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间期离散度在表阿霉素心肌损伤中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英 李青山 吕喜英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 cd)在表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损伤中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9例乳腺癌患者,且均采用含表阿霉素的方案化疗,使用剂量为(75mg/m2),进行2-6个周期,随化疗进行体内表阿霉素累积剂量不同,动态监测心电图Q-T间期...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 cd)在表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损伤中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9例乳腺癌患者,且均采用含表阿霉素的方案化疗,使用剂量为(75mg/m2),进行2-6个周期,随化疗进行体内表阿霉素累积剂量不同,动态监测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各疗程化疗后Q-T间期离散度较化疗前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2疗程、第3疗程化疗结束后Q-T间期离散度延长最为明显,P<0.001,第1疗程、第4疗程化疗结束后Q-T间期离散度延长较为明显,P<0.01,第5疗程化疗结束后Q-T间期离散度轻度延长,P<0.05。结论: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在表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损伤中具有早期预测价值,且与损伤心肌病灶的大小成正比,通过监测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变化能够在心肌损伤亚临床阶段发现其心脏毒性的发生与进展,能够反应心肌损伤的发生与修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离散度 表阿霉素 心肌损伤 早期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间期离散度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寇海燕 刘珍 +1 位作者 朱连英 陈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q-t间期离散度 QTD 高血压 冠心病 治疗 心肌病 心律失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结华 《临床荟萃》 CAS 1997年第19期874-876,共3页
早已发现不同导联的QT间期存在差异,但一直未引起临床足够重视。直至1985年Campbell等发现这些差异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从而提出了QT离散度(QTdisperson, QTd)这一概念。它的应用已涉及到QT延长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功能... 早已发现不同导联的QT间期存在差异,但一直未引起临床足够重视。直至1985年Campbell等发现这些差异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从而提出了QT离散度(QTdisperson, QTd)这一概念。它的应用已涉及到QT延长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病领域。 1 概念 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长QT间期(QTmax)与最短QT间期(QTmin)的差异程度,它克服了单导联测量QT间期的局限,反映了心室肌复极化的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离散度 q-t间期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联合可调钠曲线透析对尿毒症心肌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琳娜 郭存霞 陈小永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Danggui Buxue Decoction,DBD)联合可调钠曲线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心肌病患者透析低血压及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nse,Q-T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符合尿...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Danggui Buxue Decoction,DBD)联合可调钠曲线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心肌病患者透析低血压及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nse,Q-T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符合尿毒症心肌病诊断标准。观察全部9例患者16周血液透析,前4周恒定钠浓度透析,中间4周可调钠曲线透析,后4周DBD联合可调钠曲线透析,观察每次透析时血压,脱水量,平均动脉压,每次透析结束时心电图检测Q-Td和校正Q-Td(Q-Tc)。结果前中后4周透析前患者血压及每次透析脱水量比较差异无明显性,但中后4周透析中患者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前4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4周,患者在上机后1.5小时易于发生透析低血压反应,中后4周透析中,在透析进行1.5小时后患者血压较前4周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后4周透后患者Q-Td,Q-Tc较前4周比较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后4周比较,平均动脉压,上机后1.5小时较中4周明显增加,Q-Td和Q-Tc较中4周明显减少,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DBD联合可调钠曲线透析能改善尿毒症心肌病患者透析低血压,减少Q-Td和Q-Tc;联合应用效果强于单独可调钠曲线透析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心肌病 可调钠曲线透析 q-t间期离散度 当归补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血压变异性及Q-T间期离散度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汤凤英 桑更生 王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69-170,17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与血压变异性(BPV)及Q-T间期离散度(QTc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9例门诊及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4h动态血压监测、静息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左室重量...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与血压变异性(BPV)及Q-T间期离散度(QTc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9例门诊及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4h动态血压监测、静息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左室重量指数、QTcd及BPV等相关参数。结果:LVH组平均左室重量指数为(158.68±23.57)g/m^2,明显高于左心室正常组(P〈0.001);LVH组24h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校正QTcd均明显高于LVH组(P〈0.01-P〈0.001)。结论:老年患者高血压LVH与BPV有关,LVH是心律失常、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BPV可作为降压治疗的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左心室肥厚 血压变异性 q-t间期离散度 老年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间期离散度和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诊断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双萍 岳雪莲 +2 位作者 李小花 管玲 王卫丽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8期163-165,共3页
目的:研究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和多普勒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心脏评估,探讨早期发现心脏功能亚临床损害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选择初诊的乳腺癌患者60例,于化疗前、化疗每周期后24~48 h常规进行十... 目的:研究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和多普勒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心脏评估,探讨早期发现心脏功能亚临床损害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选择初诊的乳腺癌患者60例,于化疗前、化疗每周期后24~48 h常规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描记,测量Q-T间期,测算出Q-T间期离散度值(Q-Tcd)。于化疗前、化疗每周期后24~48 h行心脏常规超声及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Tei指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峰、二尖瓣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峰。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侧舒张期运动速度,E峰、A峰,计算E/A值、E/e值。计算左室收缩期心尖四腔心切面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a4c)、二腔心切面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a2c)、三腔心切面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a3c)、左室平均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avg)。观察蒽环类药物用药前后及各个周期心电图Q-Tcd值和心脏常规超声及斑点追踪显像参数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不同次数用药后Q-T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次数增加Q-Tcd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Tcd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化疗前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PS-a4c、GLPS-a3c、GLPS-a2c、GLPS-avg各参数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T间期离散度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有助于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早期发现,为及时改善化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蒽环类药物 心肌损害 q-t间期离散度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志诚 张俐勤 +2 位作者 陈国英 姜振华 林振起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9期698-698,共1页
关键词 稳心颗粒 急性冠脉综合征 q-t间期离散度 快速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间期离散度联合肌钙蛋白Ⅰ检测早期诊断乳腺癌蒽环类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庆龙 崔萍萍 +2 位作者 王会华 韩佩 原阳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d)联合肌钙蛋白I(cTnI)在蒽环类化疗药所致心脏毒性早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06月用蒽环类药物完成化疗的9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左心射血分数(LVEF)下降幅度及...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d)联合肌钙蛋白I(cTnI)在蒽环类化疗药所致心脏毒性早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06月用蒽环类药物完成化疗的9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左心射血分数(LVEF)下降幅度及充血性心衰症状为参考标准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心脏毒性组)与对照组(非心脏毒性组),统计其QTd、cTnI水平,用SPSS 25.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入组的97例患者中18人发生心脏毒性,发生率18.6%。化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QTd、cTnI基线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各化疗周期后QTd、cTnI水平均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P<0.05);相同化疗周期观察组QTd、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QTd、cTn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7、0.871,敏感性分别为85.4%、82.6%,特异性分别为96.5%、93.4%,联合应用时AUC为0.876,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4.0%、97.3%。结论:QTd、cTnI检测均可作为无创性评估蒽环类化疗药所致心脏毒性发生的前瞻性方法之一;QTd、cTnI联合应用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离散度 乳腺癌 蒽环类药物 化疗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前后Q-T间期离散度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贵新 何劲松 莫云秋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疗法 q-t间期离散度 溶栓前 恶性心律失常 预测价值 近期预后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碧瑜 丁秋燕 邬小花 《心电与循环》 2017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77例2型糖尿病合并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出院后随访6个月的是否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分为M... 目的探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77例2型糖尿病合并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出院后随访6个月的是否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n=55例)及非MACE组(n=122例),比较两组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心电图QTd及校正的QTd(QTcd),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QTd和QTcd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血清尿酸、空腹血糖(FPG)、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 ro BNP)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CE组QTd[(81.44±13.76)ms]高于非MACE组[(74.29±12.61)ms](t=3.808,P<0.05);MACE组QTc d[(105.50±15.67)ms]高于非MACE组[(87.31±13.22)ms](t=8.120,P<0.05);Pe a rs on相关分析显示QTd和QTcd与LVEF呈负相关,与NT-pro BNP、LVEDD、左房内径、FPG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方程提示QTd和QTc d增大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776和1.943,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CHF患者QTd和QTc d增大与近期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离散度 糖尿病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的Q-T间期和Q-T间期离散度 被引量:4
14
作者 成建国 《西藏医药》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心电图上的Q-T间期是指O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这段时间,反映心室除极开始到心室复极结束的时间间隔,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时间总和。Q-T间期等于心室有效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总和,代表心室的总不应期,Q-T间期变化与心室复极过程的改变有... 心电图上的Q-T间期是指O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这段时间,反映心室除极开始到心室复极结束的时间间隔,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时间总和。Q-T间期等于心室有效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总和,代表心室的总不应期,Q-T间期变化与心室复极过程的改变有关,并且受很多因素如心率、性别、电解质、药物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某些疾病的影响,也可以说凡能改变动作电位2相和3相时程的因素均能引起Q-T间期改变。在影响Q-T间期的众多因素中,以心率对其影响最大,当心率增快时QT间期缩短,而心率减慢时则Q-T间期延长。为了得到可靠的Q-T间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离散度 心电图学 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室有效不应期 q-t间期延长 相对不应期 心率增快 心室复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正常青年男性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15
作者 李延敬 黎莉 +2 位作者 庞栋 王媛媛 孙桂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4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男性青年服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后不同血药浓度下静息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与用药前比较有无显著性变化,以对卡维地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名健康男青年在服用卡维地洛20 mg前及服药后0.5、1、2、3... 目的探讨健康男性青年服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后不同血药浓度下静息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与用药前比较有无显著性变化,以对卡维地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名健康男青年在服用卡维地洛20 mg前及服药后0.5、1、2、3、4、6、8、10、24 h分别测血药浓度,并做静息心电图,于十二导联心电图测量Q-T间期离散度。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血药浓度的升高,QTd有缩小趋势,但与用药前比较各P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卡维地洛对正常健康男性的QTd可能无影响,从反面证实,它主要对有病理情况下的心脏病患者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q-t间期离散度(QTd) 血药浓 健康男性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16
作者 孙俊华 刘怀霖 +4 位作者 袁义强 于力 王瑞敏 孙运 赵玉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0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q-t间期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MB、cTnI和Q-T间期离散度在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意义
17
作者 潘兆军 周利 韩良荣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675-676,共2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eTnI)和心电图Q-T问期离散度(Q-Ted)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合并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4例HIE新生儿(轻度26例、中度18例、重度10例)和20例正常新生儿在生后...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eTnI)和心电图Q-T问期离散度(Q-Ted)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合并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4例HIE新生儿(轻度26例、中度18例、重度10例)和20例正常新生儿在生后48h内血浆cTnI、CK-MB和Q-Ted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结果①eTnI随着窒息程度加重逐渐升高,但轻、中度HIE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HIE组高于对照组和轻、中度HIE组(P〈0.05)。②各HIE组CK-MB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HIE组高于对照组和轻、中度HIE组(P〈0.05),中度HIE组高于轻度HI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着窒息程度加重Q-Ted逐渐升高,各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在评价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敏感性较高,但其特异性不高;cTnI虽对心肌损伤有高度特异性,但敏感性可能稍低;Q-Ted则是对新生儿心肌损伤的特异性高、敏感性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心肌损害 心肌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 q-t间期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时Q-T间期离散度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B在评价心肌损害中的意义
18
作者 康强 叶莱锦 +2 位作者 严争 危夷 王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4期2965-296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cd)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B(CK-MB)的动态变化,用以评价心肌损害情况。方法采用对70例有不同程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24~48 h和治疗7 d后QTcd和CK-MB进行检测与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cd)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B(CK-MB)的动态变化,用以评价心肌损害情况。方法采用对70例有不同程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24~48 h和治疗7 d后QTcd和CK-MB进行检测与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比较,根据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将窒息组分为三组,1 min Apgar评分为4~7分为窒息组1,1 min Apgar评分为0~3分为窒息组2,5 min Apgar评分为7分以下为窒息组3并分析结果。结果窒息组Q-Tcd和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窒息组2 Q-Tcd明显高于窒息组1,差异有显著性(P<0.01),窒息组2 CK-MB高于窒息组1,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窒息组3 Q-Tcd和CK-MB明显高于窒息组2,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经7 d治疗后,患儿QTcd及CK-MB均显著下降。结论新生儿窒息越重,时间越长,Q-Tcd越大,并能反映新生儿窒息时心肌损害恢复情况。Q-Tcd较CK-MB能更早反映新生儿窒息时心肌损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q-t间期离散度 肌酸激酶同功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向量环体扭曲与Q-T间期离散度分析
19
作者 陈德芳 蔡丹 +1 位作者 王晨 徐春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讨Q -T间期离散度 (QTd)与心电向量 (VCG)环体扭曲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 13 0例健康人及肥厚型心肌病 (HCM)、左室肥大、劳损 (冠心病所致 )、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各 2 0例 ,用美国产MACVU0 0 2E型心电图机采集VCG及同步 12... 目的 探讨Q -T间期离散度 (QTd)与心电向量 (VCG)环体扭曲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 13 0例健康人及肥厚型心肌病 (HCM)、左室肥大、劳损 (冠心病所致 )、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各 2 0例 ,用美国产MACVU0 0 2E型心电图机采集VCG及同步 12导联ECG进行分析。结果 健康人组的QTd显著小于其它三组 (P <0 0 1)。HCM组的QTd最大。QTd值与各组VCG中横面和额面的QRS、T环体扭曲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VCG中横面和额面的QRS、T环扭曲可能导致Q -T间期在各导联上差异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离散度 心电向量图 环体扭曲程 相关性 QTCD VCG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Q-T间期离散度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20
作者 侯红霞 周映 +1 位作者 刘淑君 王洪武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6期465-466,共2页
慢性肾衰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并常导致室性心律失常。1985年Campbell发现不同导联的Q-T间期存在着差异^[1],这种差异能从心电图中的12标准导联中获取,即Q-T间期离散度(QTdispersion QTd)。临床实践中QTd的延长及回... 慢性肾衰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并常导致室性心律失常。1985年Campbell发现不同导联的Q-T间期存在着差异^[1],这种差异能从心电图中的12标准导联中获取,即Q-T间期离散度(QTdispersion QTd)。临床实践中QTd的延长及回缩与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事件发生以及治疗效果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合并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 q-t间期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