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瞳孔孔径动态变化测量分析装置定量检测正常人瞳孔对光反射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盛强 郑锦涛 +9 位作者 燕启江 柳息洪 王延平 玉梅 李丹 黄绍宽 邓永萍 贺奇才 籍涛 谭润初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76-277,共2页
目的:定量观察正常人瞳孔对光反射。方法:以瞳孔孔径动态变化测量分析装置连续摄录并且分析127名正常人瞳孔直径,分析不同年龄的瞳孔对光反射的变化;结果:不同年龄组的瞳孔对光反射的瞳孔收缩速率和收缩时间不同,年龄越大,瞳孔收缩速率... 目的:定量观察正常人瞳孔对光反射。方法:以瞳孔孔径动态变化测量分析装置连续摄录并且分析127名正常人瞳孔直径,分析不同年龄的瞳孔对光反射的变化;结果:不同年龄组的瞳孔对光反射的瞳孔收缩速率和收缩时间不同,年龄越大,瞳孔收缩速率越慢。年龄越小,瞳孔收缩时间越短。结论:瞳孔孔径动态变化测量分析装置能较好地定量检测人瞳孔对光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 对光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瞳孔光反射的检测和特征提取 被引量:3
2
作者 曾涛 施云涛 +2 位作者 彭权兵 陈南晖 马原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5-420,共6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快速瞳孔直径检测算法,运用此算法提取了反映阿片类药物成瘾人员与正常人对瞳孔光反射变化差异的3个特征值:绝对收缩幅度(absolute amplitude of contraction,AAC)、相对收缩幅度(relative amplitude of contra... 建立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快速瞳孔直径检测算法,运用此算法提取了反映阿片类药物成瘾人员与正常人对瞳孔光反射变化差异的3个特征值:绝对收缩幅度(absolute amplitude of contraction,AAC)、相对收缩幅度(relative amplitude of contraction,RAC)和收缩斜率(SCV,slope of contraction velocity);分别研究了成瘾、性别、近视、年龄、睡眠剥夺等因素对于这3个特征值的影响。不同性别、近视人员、睡眠剥夺人员与正常人之间的3个特征值均无显著差异,成瘾人员与之对比均显著减小。老年人相对于正常青年人,3个特征值都明显减小;与成瘾人员相比,仅在RAC值上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阿片类药物成瘾人员除了与正常人外,也与其他具有潜在影响瞳孔变化因素的非阿片成瘾人员在瞳孔对光反射的特征值上具有显著差异。该研究的实验数据为进一步建立基于检测瞳孔对光反射其直径发生变化的方法来快速、非接触地鉴别出阿片类药物成瘾人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直径 阿片类成瘾 瞳孔对光反射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照度LED光下人眼瞳孔的非视觉生物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罗达 张惠平 周晓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6-241,共6页
基于瞳孔收缩分析研究低照度LED光对人的非视觉效应。选择10名受测者、6种彩光LED和5种低照度,进行瞳孔受光反射实验;实验全程用红外视频记录仪拍摄,由基于Open CV开发的程序完成瞳孔大小的计算。结果显示:在同一照度水平下,蓝光波段... 基于瞳孔收缩分析研究低照度LED光对人的非视觉效应。选择10名受测者、6种彩光LED和5种低照度,进行瞳孔受光反射实验;实验全程用红外视频记录仪拍摄,由基于Open CV开发的程序完成瞳孔大小的计算。结果显示:在同一照度水平下,蓝光波段光源非视觉效应最为显著,瞳孔稳定收缩率和恢复收缩率随着光源波长向短波方向偏移而增大;在同一光源下,瞳孔稳定收缩率与恢复收缩率随照度加强而增大,并且在10~70 lx间两瞳孔收缩率存在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5;两瞳孔收缩率分别与生物节律因子存在线性相关,表明用瞳孔收缩率能较好表征非视觉生物效应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觉生物效应 瞳孔收缩 PLR LED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对猕猴瞳孔光反应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志强 张玉华 +3 位作者 陈南晖 缪应达 胡新天 马原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2-286,共5页
光照能明显改变正常人和动物瞳孔的大小,而精神疾病及药物滥用则影响人和动物瞳孔对光的反应性。因此,瞳孔对光反应异常可以用作检测精神疾病和药物滥用的指标。有关药物滥用是如何影响瞳孔对光的反应性的研究还很少。为定量地测量成瘾... 光照能明显改变正常人和动物瞳孔的大小,而精神疾病及药物滥用则影响人和动物瞳孔对光的反应性。因此,瞳孔对光反应异常可以用作检测精神疾病和药物滥用的指标。有关药物滥用是如何影响瞳孔对光的反应性的研究还很少。为定量地测量成瘾性药物对瞳孔光反应变化的影响,该文采用猕猴为实验对象,通过在黑暗环境中测量猕猴在吗啡给予前和吗啡给予后的不同时间段,其瞳孔直径大小以及其对光反应能力的变化情况,来系统研究吗啡是如何影响这种非自主性反射系统的。研究发现,吗啡给予降低了猕猴在黑暗环境中的扩瞳反应,并且降低了瞳孔对光反应的收缩率。该文为将瞳孔对光反应特征用作鉴定吸毒者的检测手段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吗啡 瞳孔直径 瞳孔对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瞳孔测量技术在急危重症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师琳 吴春双 张茂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21期4279-4284,共6页
瞳孔检查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预后价值,目前仍主要依赖传统的手动检查。而应用自动瞳孔测量技术进行定量瞳孔检查,可客观提供数个瞳孔参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优于传统的主观评估。自动瞳孔测量技术在心脏停搏后的早期... 瞳孔检查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预后价值,目前仍主要依赖传统的手动检查。而应用自动瞳孔测量技术进行定量瞳孔检查,可客观提供数个瞳孔参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优于传统的主观评估。自动瞳孔测量技术在心脏停搏后的早期预后预测,颅脑损伤后的颅内压升高及预后预测,危重症患者镇痛深度的监测,以及危重症患者谵妄的早期预测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尚未有指南支持自动瞳孔测量技术在危重症临床环境中常规使用,未来仍需更多大规模、前瞻性研究验证其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自动瞳孔测量技术 瞳孔光反射 瞳孔扩张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瞳孔直径变化分析系统在C57BL/6小鼠瞳孔对光反射功能评价中的作用
6
作者 刘锐 张磊 +4 位作者 张浩 胡文治 夏峰 耿佳 张作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0,共6页
背景瞳孔对光反射检查在诊断和评价视觉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中有重要价值。小鼠动物模型的视觉系统评价技术复杂,其神经系统的评价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准确测量瞳孔对光反射对于快速评价动物模型的视网膜功能及诊断神经系统病变有重... 背景瞳孔对光反射检查在诊断和评价视觉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中有重要价值。小鼠动物模型的视觉系统评价技术复杂,其神经系统的评价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准确测量瞳孔对光反射对于快速评价动物模型的视网膜功能及诊断神经系统病变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瞳孔直径变化分析系统在小鼠瞳孔对光反射测量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的刺激光亮度对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纳入1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受检前进行2h暗适应,然后采用瞳孔直径变化分析装置对每只小鼠均依次给予2、8、32、128、256cd/m2 5个光亮度的白色光刺激,每次刺激与上次刺激之间至少间隔60s,每次持续时间为100ms,同时在暗环境中采用红外线摄像头及视频捕捉卡获取小鼠瞳孔对光反射过程的数字图像,摄取速度为60帧/s,以*.AVI格式保存文件。运用自行开发的软件系统确定瞳孔直径并输出瞳孔对光反射动态变化曲线图,获取瞳孔直径初始值(R1)、收缩幅度(CA)、收缩速度(CV)、光刺激开始时到瞳孔开始收缩时之间的潜伏期(T1)、开始收缩时至最大收缩速度时的时间(T2)、开始收缩时到收缩最大程度时的时间(T3)、收缩最大程度时到瞳孔复张10.1%R1时的时间(RT)及快速复张速度(RV)等参数,用Searman秩相关法分析刺激光亮度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5个刺激光亮度组小鼠的R1值变化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17,P=0.361)。刺激光亮度等级与CA变化值间呈线性正相关(r=0.508,P〈0.01),与CV及RV均呈线性负相关(r=-0.625、-0.609,P〈0.01)。不同刺激光亮度组间T1值、T2值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02,P=0.936;F=1.584,P=0.195),刺激光亮度等级与T3值变化及RT值均呈线性正相关(r=0.791、0.609,P〈0.01)。结论瞳孔直径变化分析系统可以反映C57BL/6小鼠的瞳孔对光反射功能变化。小鼠瞳孔对光反射动态曲线分析参数受刺激光亮度的影响。瞳孔直径变化分析系统可作为视觉系统及神经系统功能评价小鼠模型的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对光反射 心理物理学测量 C57BL 6小鼠 光亮度 神经系统 视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眼挫伤瞳孔对光反射与视功能改变的相关研究
7
作者 刘雨薇 李青 +1 位作者 刘瑛 林晓峰 《眼科学报》 2008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测量单眼挫伤患者瞳孔对光反射的改变,分析瞳孔对光反射与眼挫伤后其他视功能评价方法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红外线自动瞳孔仪分别检测26例单眼挫伤患者双眼瞳孔对光反射,并行视力、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等视功能检查。检查的瞳孔... 目的:测量单眼挫伤患者瞳孔对光反射的改变,分析瞳孔对光反射与眼挫伤后其他视功能评价方法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红外线自动瞳孔仪分别检测26例单眼挫伤患者双眼瞳孔对光反射,并行视力、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等视功能检查。检查的瞳孔对光反射参数包括瞳孔面积,对光反应潜伏期、反应幅度。结果:眼挫伤患者健眼直接、间接反应幅度比与双眼视力差具有显著相关性(r=-0.648);瞳孔对光反应幅度差、反应幅度比均与视野平均偏差具有显著相关性(r=0.5和r=-0.535);瞳孔对光反应幅度比与双眼视觉诱发电位振幅比具有显著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瞳孔对光反应幅度和VEP振幅结合可提高预测视力预后的可能性。结论:在瞳孔对光反射各参数中,瞳孔对光反应幅度在反映眼挫伤后视功能改变方面优于其它参数,眼挫伤患者瞳孔对光反应幅度与视力、视野、VEP波幅具有中度相关性,其与VEP联合应用可提高眼挫伤后准确预测视功能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对光反射 眼挫伤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FS-LASIK近视患者的Kappa角动态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邓文庆 李正日 +7 位作者 崔红 金花 金海燕 李承霖 汝新宇 林淑华 贾寓洁 李英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98-1602,共5页
目的:探讨行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近视患者的瞳孔大小和中心的动态变化分布,角膜共轴反光点的偏心量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01/05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FS-LASIK的... 目的:探讨行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近视患者的瞳孔大小和中心的动态变化分布,角膜共轴反光点的偏心量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01/05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FS-LASIK的患者225例407眼,术前采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瞳孔的大小和中心位置,准分子激光机记录患者仰卧位时瞳孔中心与角膜共轴反光点之间的偏移量(P-Dist)。结果:术前角膜中心与瞳孔中心之间的偏移量分布平均为0.322±0.194mm,262眼(64%)≤0.40mm;P-Dist分布平均为0.225±0.102mm,326眼(80%)≤0.30mm。角膜共轴反光点主要偏向角膜中心的颞上侧138眼(34%)。暗光条件下左眼X轴:-0.061±0.084mm,右眼X轴:-0.016±0.059mm(P=0.002)(左眼暗光下向颞侧位移)。角膜横径(WTW)与瞳孔直径变化呈正相关性(r=0.270,P<0.001)。结论:左眼应调整切削中心偏向颞侧0.061mm以内的位置上,角膜横径偏大的患者,术中尽量维持较暗光线环境,以便提高瞳孔匹配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PA角 瞳孔中心 角膜共轴反光点 偏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光及蓝光刺激下正常人瞳孔直接对光反射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余芳 姚新旺 +1 位作者 杨艳茹 张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3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分析红光及蓝光刺激下正常人瞳孔直接对光反射的特点,以期找到更为敏感的瞳孔刺激光。方法选取健康工作人员、家属及学生共32例(55眼),根据年龄分为年长组[41~56岁,14例(24眼)]和年少组[21~40岁,18例(31眼)]。两组分别采用红光... 目的探讨分析红光及蓝光刺激下正常人瞳孔直接对光反射的特点,以期找到更为敏感的瞳孔刺激光。方法选取健康工作人员、家属及学生共32例(55眼),根据年龄分为年长组[41~56岁,14例(24眼)]和年少组[21~40岁,18例(31眼)]。两组分别采用红光及蓝光作为刺激光进行瞳孔对光反射检查,观察红光及蓝光分别刺激下瞳孔的收缩速度、收缩幅度、潜伏期、收缩前瞳孔直径等指标。比较在蓝光及红光刺激下年长组不同性别及眼别的瞳孔对光反应参数,在蓝光及红光刺激下年少组不同性别及眼别的瞳孔对光反应参数,两组在红、蓝光分别刺激下瞳孔对光反应参数。结果在红光刺激下,年长组不同眼别和性别的瞳孔收缩速度、收缩幅度、潜伏期、收缩前瞳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蓝光刺激下,年长组不同眼别和性别的瞳孔收缩速度、收缩幅度、潜伏期、收缩前瞳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光刺激下,年少组不同眼别和性别的瞳孔收缩速度、收缩幅度、潜伏期、收缩前瞳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蓝光刺激下,年少组不同眼别和性别的瞳孔收缩速度、收缩幅度、潜伏期、收缩前瞳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长组红光刺激下瞳孔的收缩速度、收缩幅度、潜伏期、收缩前瞳孔直径分别为(3.00±1.00)mm/s、(0.54±0.18)mm、(245.71±19.45)ms、(3.85±0.47)mm,蓝光刺激下分别为(1.61±0.47)mm/s、(0.31±0.08)mm、(279.25±30.73)ms、(3.28±0.32)mm;年少组红光刺激下瞳孔的收缩速度、收缩幅度、潜伏期、收缩前瞳孔直径分别为(4.03±0.75)mm/s、(0.69±0.14)mm、(234.19±16.17)ms、(4.50±0.75)mm,蓝光刺激下分别为(2.13±0.56)mm/s、(0.38±0.10)mm、(253.81±22.47)ms、(3.81±0.55)mm。两组在蓝光及红光刺激下瞳孔的收缩速度、收缩幅度、潜伏期、收缩前瞳孔直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长组红光刺激下瞳孔的收缩速度、收缩幅度、潜伏期、收缩前瞳孔直径与蓝光刺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长组红光刺激下瞳孔的收缩速度较快、收缩幅度较大、收缩前瞳孔直径较大、潜伏期较短,蓝光刺激下瞳孔的收缩速度较慢、收缩幅度较小、收缩前瞳孔直径较小、潜伏期较长。年少组红光刺激下瞳孔的收缩速度、收缩幅度、潜伏期、收缩前瞳孔直径与蓝光刺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少组红光刺激下瞳孔的收缩速度较快、收缩幅度较大、收缩前瞳孔直径较大、潜伏期较短,蓝光刺激下瞳孔的收缩速度较慢、收缩幅度较小、收缩前瞳孔直径较小、潜伏期较长。结论正常人的瞳孔直接对光反射的特点与年龄具有显著的关联,与眼别及性别无关;在等亮度的红光及蓝光中,瞳孔对红光的光反射可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蓝光的光反射敏感性可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直接对光反射 红光 蓝光 正常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患者优势眼与非优势眼的Kappa角、瞳孔大小及中心位置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景华 贾寓洁 +7 位作者 林淑华 赵健 崔红 常玉荣 贾法力 许文皓 曹婉莹 李英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患者优势眼与非优势眼的Kappa角、瞳孔大小及中心位置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患者117例... 目的探讨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患者优势眼与非优势眼的Kappa角、瞳孔大小及中心位置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患者117例(234眼)为研究对象。采用ALLEGRO 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德国Wavelight公司)测量并记录患者60 s内暗光与亮光状态下的瞳孔大小和瞳孔中心位置的变化。采用德国WaveLight EX500鹰视准分子激光机(500 kHz)的波前像差优化的切削程序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并记录患者仰卧位时P-Dist(瞳孔中心与角膜共轴反光点之间的偏移量)。优势眼和非优势眼之间各项参数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117例患者中,右优势眼82例,左优势眼35例。优势眼的前房深度较非优势眼略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光条件下,优势眼的瞳孔中心相对角膜共轴反光点的水平位移为(-0.07±0.14)mm,非优势眼为(0.01±0.13)mm,两组间水平位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暗光到亮光条件下,随着瞳孔收缩,优势眼的瞳孔中心移位量为(0.08±0.13)mm,非优势眼为(0.04±0.12)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从暗光到亮光条件下,优势眼瞳孔直径变化量为(3.44±0.50)mm,非优势眼为(3.17±0.4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所有患眼P-Dist为(0.209±0.101)mm。优势眼P-Dist为(0.195±0.085)mm,非优势眼为(0.215±0.103)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优势眼的P-Dist小于非优势眼。在暗光条件下,优势眼的瞳孔中心略向颞侧移动。手术时有必要对优势眼和非优势眼的Kappa角进行个体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眼 瞳孔中心 KAPPA角 角膜共轴反光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和瞳孔的关系
11
作者 张琼 芦晓磊 杨亚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498-1500,共3页
目的:测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探索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和瞳孔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4-07/2015-10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6例115眼和健康个体16例23眼纳入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视... 目的:测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探索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和瞳孔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4-07/2015-10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6例115眼和健康个体16例23眼纳入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视野检查(Humphrey,SITA Standard 24-2)和动态瞳孔测量(Mon CV3 Metrovision)。依据视野检查结果和青光眼分期系统,将青光眼患者分为5个亚组,即1期亚组、2期亚组、3期亚组、4期亚组和5期亚组。瞳孔对光反射相关的测量指标包括:瞳孔直径(最小和最大瞳孔直径)、收缩和开大的潜伏时间、收缩和开大的持续时间、收缩和开大的速度、收缩幅度以及瞳孔收缩比例。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光眼组中4期亚组和5期亚组的最小瞳孔直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14);各组的瞳孔收缩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675,P<0.01),其中5期亚组的瞳孔收缩速度小于其他亚组和对照组(P<0.05);3期、4期和5期亚组的瞳孔收缩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瞳孔收缩速度、瞳孔收缩比例和最小瞳孔直径与青光眼的视野分期相关。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瞳孔瞳孔收缩能力有所下降,瞳孔收缩能力的下降与视野缺损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瞳孔 对光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环境下应用纯白光检查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瞳孔对光反射体会
12
作者 向青天 王小兵 +3 位作者 左红光 盛迎来 王春华 韩朝勇 《工企医刊》 2014年第2期633-635,共3页
目的探讨暗环境下应用纯白光检查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瞳孔变化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2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检查方法与检查效果。对照组(n=208)采用传统的3V手电筒浅黄光观察。实验组(n=214)采用暗环境下应... 目的探讨暗环境下应用纯白光检查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瞳孔变化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2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检查方法与检查效果。对照组(n=208)采用传统的3V手电筒浅黄光观察。实验组(n=214)采用暗环境下应用纯白光观察。定期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及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好转率为86.4%,对照组为78.8%,具有统计学差异。医务人员问卷调查中多数人更加乐意在暗环境下使用纯白光检查患者对光反射。对好转出院的患者随访表明,患者更乐意接受暗环境下纯白光检查。结论暗环境下应用纯白光检查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瞳孔变化较传统的方法检查更准确、检查者及患者更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环境 纯白光 瞳孔 对光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瞳孔测量技术在轻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崔俊杰 陈浩琪 +2 位作者 李贺 孙建军 荔志云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82-86,共5页
瞳孔评估能够提供有关早期传入视觉通路完整性的关键信息,检测瞳孔直径变化及对光反射是神经外科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基于客观的红外瞳孔测量在定量动态瞳孔评估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瞳孔对光反射(PLR)参数,检测到更细... 瞳孔评估能够提供有关早期传入视觉通路完整性的关键信息,检测瞳孔直径变化及对光反射是神经外科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基于客观的红外瞳孔测量在定量动态瞳孔评估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瞳孔对光反射(PLR)参数,检测到更细微的视觉转导缺陷,在颅脑外伤的诊断、监测、治疗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是最常见的脑损伤类型,多数情况下在神经影像学中无法观测到实质性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困难。研究证实MTBI患者瞳孔系统的整体动态减慢,在急性、亚急性、慢性期都可观测到平均瞳孔收缩和扩张速度的降低。该综述简单地介绍了PLR通路,总结了近年瞳孔测量技术在MTBI患者中的应用情况,重点探讨了PLR参数作为诊断MTBI潜在的视觉生物学指标及光敏性、屈光不正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瞳孔测量 瞳孔对光反射 生物学指标 瞳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超声在创伤性脑损伤病人瞳孔评估中的应用
14
作者 付茂亮 刘新艳 +5 位作者 李欣 于大鹏 李文玉 孟文文 郭秀燕 宋璇 《循证护理》 2025年第7期1443-1447,共5页
目的:探讨M型超声作为一种瞳孔检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M型超声评估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BI)病人瞳孔对光反射(PLR)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30日—10月30日东阿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TB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LR敏感性将... 目的:探讨M型超声作为一种瞳孔检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M型超声评估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BI)病人瞳孔对光反射(PLR)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30日—10月30日东阿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TB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LR敏感性将病人分为灵敏组、迟钝组和消失组。M型超声按照眼球超声操作指南进行,采用标准化光刺激。观察并记录瞳孔直径(PD)和PLR敏感性。同时,采用M型超声进行瞳孔检查,测量双侧瞳孔在静息、同侧PLR、对侧PLR时PD和瞳孔收缩时间(PCT),并计算获得瞳孔直径变异率(PDVR)。结果:共纳入TBI病人150例。灵敏组病人85例,同侧PLR时左、右眼的PCT分别为(0.09±0.02)s和(0.10±0.09)s,PDVR分别为(0.36±0.10)和(0.35±0.09);迟钝组病人23例,同侧PLR时左、右眼的PCT分别为(0.20±0.05)s和(0.19±0.03)s,PDVR分别为(0.18±0.07)和(0.19±0.11)。灵敏组中,同侧PLR时PDVR的cut-off值为0.205,AUC为0.957,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5.3%和90.8%;对侧PLR时PDVR的cut-off值为0.146,AUC为0.962,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5.3%和86.2%。结论:瞳孔M型超声是一种简单、快速、客观的方法,可以准确地监测PD、PLR灵敏度,特别是对眼睑水肿或TBI的病人,证实了M型超声定量评价瞳孔变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超声 瞳孔直径 瞳孔直径变异率 对光反射灵敏度 瞳孔收缩时间 眼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瞳孔及瞳孔对光反射的特征 被引量:27
15
作者 练苹 顾欣祖 叶秀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瞳孔对光反射的特征,为神经眼科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瞳孔自动测试仪检测100例正常人(200只眼)的瞳孔及瞳孔对光反射.检测对象年龄12~66岁,平均(31±2)岁,按10岁为1个年龄段分为5组,并对不同年龄组... 目的探讨正常人瞳孔对光反射的特征,为神经眼科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瞳孔自动测试仪检测100例正常人(200只眼)的瞳孔及瞳孔对光反射.检测对象年龄12~66岁,平均(31±2)岁,按10岁为1个年龄段分为5组,并对不同年龄组、性别、眼别间的左右眼参数值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群随年龄增长,瞳孔面积减小,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应幅度降低、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眼别间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瞳孔对光反射检查是一种客观的视觉通路功能检查.瞳孔自动测试仪检查法可定量检测正常人瞳孔及瞳孔对光反射的各种参数值,为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和随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 光反射 视觉通路 瞳孔自动测试仪 视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重视瞳孔检查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钟勇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57-1059,共3页
瞳孔对光反射能够反映视路传入通路和瞳孔传出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状况,而临床上瞳孔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常被忽视,正确掌握常规简捷的瞳孔检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到异常的瞳孔光反应,有助于疾病的临床早期诊断... 瞳孔对光反射能够反映视路传入通路和瞳孔传出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状况,而临床上瞳孔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常被忽视,正确掌握常规简捷的瞳孔检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到异常的瞳孔光反应,有助于疾病的临床早期诊断。在瞳孔检查时,特别需注意排除影响检查结果的各种因素,恰当地运用瞳孔药敏试验有助于正确地选择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检查,为神经眼科疾患的确诊提供有效的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 瞳孔 瞳孔失调 瞳孔不等 反射
原文传递
研究弱视眼瞳孔直径变化探讨其视觉通路的功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燕 陈洁 吕帆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39-744,共6页
目的比较弱视儿童的弱视眼与对侧健眼的瞳孔直径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差异,分析其视觉通路功能与对侧健眼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30例单眼弱视儿童,包括屈光参差性弱视17例、屈光不正性弱视8例以及斜视性弱视5例,其中中度弱视13例,... 目的比较弱视儿童的弱视眼与对侧健眼的瞳孔直径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差异,分析其视觉通路功能与对侧健眼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30例单眼弱视儿童,包括屈光参差性弱视17例、屈光不正性弱视8例以及斜视性弱视5例,其中中度弱视13例,轻度弱视17例。所有患者弱视眼矫正视力0.2~0.8,所有患者对侧健眼矫正视力0.9~1.2。应用照相机拍摄法在普通光照条件、直接对光条件、间接对光条件及夜间环境条件下,让受试者分别注视远距和近距E视标,来测量弱视眼与对侧健眼的瞳孔直径,比较其差异。结果在四种不同光照条件下,受试者在注视远距及近距E视标时,其弱视眼组的瞳孔直径均大于对侧健眼组(P〈0.05),弱视眼在看远看近两种状态下,直接对光反射时的瞳孔直径均大于间接对光反射时的瞳孔直径;弱视眼在间接对光反射时的瞳孔直径均大于健眼直接对光反射时的瞳孔直径;弱视眼直接对光反射时的瞳孔直径均大于健眼间接对光反射时的瞳孔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眼视网膜功能较对侧健眼要降低,弱视眼的近反射中枢(枕叶视皮质)功能可能较对侧健眼下降,并且E—W核功能下降是弱视眼瞳孔直径异于对侧健眼的主要原因,从而推断弱视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弱视眼的视网膜、视觉传导通路及视皮层均存在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瞳孔直径 瞳孔对光反射
原文传递
瞳孔监测在围手术期的应用和临床意义
18
作者 于乐洋 王莹 +4 位作者 严诗婷 吴浩 杨阳 张转 孙建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19-322,共4页
临床工作中肉眼所见瞳孔的变化可反映患者的部分脑功能,但其主观性较强,且精确度较差。红外线瞳孔测量仪的出现可将瞳孔的微弱变化进行精确量化,受到脑功能研究者的关注,亦逐渐走入麻醉医师视野。文章主要总结了红外线瞳孔测量仪测量的... 临床工作中肉眼所见瞳孔的变化可反映患者的部分脑功能,但其主观性较强,且精确度较差。红外线瞳孔测量仪的出现可将瞳孔的微弱变化进行精确量化,受到脑功能研究者的关注,亦逐渐走入麻醉医师视野。文章主要总结了红外线瞳孔测量仪测量的各项瞳孔指标对于术前评估、指导术中用药、预测麻醉相关并发症及判断预后等围手术期各方面的参考价值,以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围手术期恢复质量,加快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监测 瞳孔直径 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扩张反射 瞳孔震荡
原文传递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瞳孔对光反射的观察
19
作者 周跃明 童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观察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瞳孔及瞳孔对光反射特征,探讨瞳孔对光反射检查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鹰视Topolyzer.Vario角膜地形图仪的瞳孔测量软件Pupillometer分别检测18例(男16例,女2例)临床... 目的观察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瞳孔及瞳孔对光反射特征,探讨瞳孔对光反射检查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鹰视Topolyzer.Vario角膜地形图仪的瞳孔测量软件Pupillometer分别检测18例(男16例,女2例)临床确诊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DHN)患者36只患眼(11778点突变皆阳性)和正常对照组30例60只眼的暗环境和亮刺激下的瞳孔大小及瞳孔对光反射。患者组年龄8~70岁,平均年龄34.5岁;对照组(男27例,女3例)年龄10~67岁,平均年龄35.1岁。对照组与患者组年龄、性别无差异。检查的瞳孔及瞳孔对光反射参数包括暗环境瞳孔大小、亮环境瞳孔大小,瞳孔对光反射的最大反应幅度。结果LOHN患眼在暗环境和亮刺激下瞳孔大小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光反射的最大反应幅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OHN患眼瞳孔光反射良好,即便视力很差,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但对光反射略迟钝,认为应归因于选择的黑视蛋白(Melanopsin)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免于受损。所以,利用鹰视Topolyzer.Vario角膜地形图仪的Pupillometer软件可观察瞳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视神经疾病 瞳孔对光反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