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bined with Lung Cancer
1
作者 Wei Yuan Yuanyuan Lu +4 位作者 Mi Zhang Min Zheng Xing Luan Yanling Feng Linlin Chai 《Proceedings of Anticancer Research》 2023年第3期47-52,共6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bined with lung cancer.Methods:From August 2021 to August 2022,6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bined with lung cancer.Methods:From August 2021 to August 2022,6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bined with lung cancer were admitted.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with lung cancer by pathology.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daily nursing care,whereas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integrated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The sputum conversion rate,tumor remission rate,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item function score and symptom functio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putum convers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bined with lung cancer,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can help consolidat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thus,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care integratio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lung can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iomics model for distinguishing tuberculosis and lung cancer on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 被引量:5
2
作者 E-Nuo Cui Tao Yu +6 位作者 Sheng-Jie Shang Xiao-Yu Wang Yi-Lin Jin Yue Dong Hai Zhao Ya-Hong Luo Xi-Ran Ji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21期5203-5212,共10页
BACKGROU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TB)and lung cancer(LC)are common diseases with a high incidence and similar symptoms,which may be misdiagnosed by radiologists,thus delaying the best treatment opportunity for patient... BACKGROU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TB)and lung cancer(LC)are common diseases with a high incidence and similar symptoms,which may be misdiagnosed by radiologists,thus delaying the best treatment opportunity for patients.AIM To develop and validate radiomics methods for distinguishing pulmonary TB from LC based on computed tomography(CT)images.METHODS We enrolled 478 patients(January 2012 to October 2018),who underwent preoperative CT screening.Radiomics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and selected from the CT data to establish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A radiomics nomogram model was constructed,with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decision and calibration curves plotted to evaluate the discriminative performance.RESULTS Radiomics features extracted from lesions with 4 mm radial dilation distances outside the lesion showed the best discriminative performance.The radiomics nomogram model exhibited good discrimination,with an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0.914(sensitivity=0.890,specificity=0.796)in the training cohort,and 0.900(sensitivity=0.788,specificity=0.907)in the validation cohort.The decision curv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onstructed nomogram had clinical usefulness.CONCLUSION These proposed radiomic methods can be used as a noninvasive tool for differentiation of TB and LC based on preoperative CT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monary tuberculosis lung cancer Radiomics Computed tomography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NOMO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血清Survivin、MIF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3
作者 李丹萍 寇介丽 +4 位作者 刘娜 杨枫 刘桃桃 韩君蕊 杨立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究CT联合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对肺结核(TB)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34例确诊为TB合并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合并组),另选60例同期在我院收治的TB... 目的探究CT联合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对肺结核(TB)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34例确诊为TB合并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合并组),另选60例同期在我院收治的TB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urvivin、MIF的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Survivin与MIF水平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CT联合血清Survivin、MIF对TB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合并组的空泡征并发肺不张、“毛刺”征、胸膜凹陷、“分叶”征、棘状突起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空洞”征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周围型“毛刺”征和“空洞”征检出率明显高于中心型,“分叶”征、空泡征并发肺不张、胸膜凹陷、棘状突起检出率明显降低(P<0.05);合并组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血清Survivin、MI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血清Survivin与MIF呈正相关(r=0.602,P=0.000);BV、PS、MTT、Survivin、MIF诊断TB合并肺癌的AUC分别为0.813、0.862、0.714、0.748、0.763,联合诊断的AUC为0.939,CT联合血清Survivin、MIF诊断TB合并肺癌优于各自单独诊断。结论TB合并肺癌患者血清Survivin、MIF水平均上调,CT联合血清Survivin、MIF对TB合并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合并肺癌 CT 凋亡抑制蛋白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学结合血清PCT、IL-6、CRP水平鉴别薄壁空洞型肺结核与肺癌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王馨悦 王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817-819,833,共4页
目的:探讨CT影像学结合血清降钙素原(Procai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鉴别薄壁空洞型肺结核与肺癌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35例薄壁囊腔型肺癌患者,将其作为肺癌组... 目的:探讨CT影像学结合血清降钙素原(Procai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鉴别薄壁空洞型肺结核与肺癌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35例薄壁囊腔型肺癌患者,将其作为肺癌组,另纳入27例薄壁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将其作为肺结核组。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对血清PCT、IL-6、CRP指标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肺癌组患者年龄相较于肺结核组升高,肺癌组患者壁厚相较于肺结核组下降(均P<0.05),而两组患者病灶大小、含气腔隙大小经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肺结核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均相较于肺癌组上升(均P<0.05);肺结核组和肺癌组患者病灶位置、形态学分类、病灶边缘形态、含气腔隙数量、含气腔隙内壁光整度、内部结构、磨玻璃征、蜂窝征经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影像学结合血清PCT、IL-6、CRP指标鉴别薄壁空洞型肺结核与肺癌的曲线下的面积值、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0.987、100.00%、88.44%、95.60%,均相较于单项检测升高。结论:CT影像学结合血清PCT、IL-6、CRP水平在对薄壁空洞型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学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鉴别 薄壁空洞型肺结核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在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5
作者 范娜 蒋登蓉 王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7期998-1002,共5页
肺癌和肺结核是2种常见且严重危害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二者不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关联,在同一患者的临床表现中也常呈现出因果关系,针对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需要综合考虑2种疾病的相互影响及个体化情况,权衡2种疾病治疗的优先... 肺癌和肺结核是2种常见且严重危害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二者不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关联,在同一患者的临床表现中也常呈现出因果关系,针对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需要综合考虑2种疾病的相互影响及个体化情况,权衡2种疾病治疗的优先级,同时减少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随着全球对肺癌和肺结核的关注增加,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展现出显著效果,但其在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仍需关注。尽管PD-1/PD-L1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有效,但其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具体治疗效果和风险尚不明确。目前,对PD-1/PD-L1抑制剂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中的适用性和安全性了解不足,未来研究应积极探索免疫治疗与个性化管理,同时加强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筛查与免疫治疗前的风险评估,为患者安全与疗效提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 抑制剂 肺癌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Observer Variability in the Det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Chest X-Ray Anomalies in Adults in an Endemic Tuberculosis Area 被引量:1
6
作者 Boniface Moifo Eric Walter Pefura-Yone +4 位作者 Georges Nguefack-Tsague Marie Laure Gharingam Jean Roger Moulion Tapouh André-Pascal Kengne Samuel Nko’o Amvene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15年第3期143-149,共7页
Purpose: To assess the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in reading adults chest radiographs (CXR) and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observers in radiographic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 in a tuberculosis endemi... Purpose: To assess the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in reading adults chest radiographs (CXR) and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observers in radiographic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 in a tuberculosis endemic area. Methods: A quasi-observa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Pneumology Department of Yaounde Jamot Hospital (Cameroon) from January to March 2014. This included six observers (two chest physicians, two radiologists, two end-training residents in medical imaging) and 47 frontal CXRs (4 of diffus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6 normal, 7 of lung cancers, 7 of bacterial pneumonia, 23 of PTB). The sample size was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an expected 0.47 Kappa with a spread of 0.13 (α = 5%, CI = 95%) for six observers and five diagnostic items. The analysis of concordance was focused on the detection of nodules, cavitary lesions, pleural effusion, adenomegaly and diagnosis of PTB and lung cancer. These intervals of kappa coefficient were considered: discordance (0.81).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for the detection of caverns was the highest (58.3%) followed by that of the correct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49.3%). Pneumologists had the highest proportions of correct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69.6% and 73.9%) and better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k = 0.71) for PTB diagnosis. Observers were more in agreement for the detection of nodules (0.32 - 0.74), adenomegalies (0.43 - 0.69), and for the diagnosis of cancer (0.22 - 1) than for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0.19 - 0.71). Disagreements were more frequent for the detection of pleural effusions (-0.08 - 0.73). Conclusion: The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varies with the type of lesions and diagnosis. Pneumologists were most effective for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Observers were more in agreement for the detection of nodules and the diagnosis of cancer than for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Observer Variability CONCORDANC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NODULES Caverns lung cancer CHEST Radiography KAP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性肺亚段和联合亚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少 朱潇 +3 位作者 杏福宝 王伟 唐震 张雷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肺癌是死亡率最高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普及和大众体检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毛玻璃结节被检出。研究表明,对于直径≤2 cm,毛玻璃成分≥50%的结节患者,在保证切缘的情况下... 肺癌是死亡率最高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普及和大众体检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毛玻璃结节被检出。研究表明,对于直径≤2 cm,毛玻璃成分≥50%的结节患者,在保证切缘的情况下,胸腔镜亚肺叶或者肺段亚肺段切除术能更加有效地保留患者肺功能,逐渐成为被推荐的手术方式。近年来,胸腔镜外科手术技术不断提高,胸腔镜亚段和联合亚段切除术逐渐开展。相对于肺叶肺段切除术,在保证安全切缘的前提下,亚段切除可以保留更多的正常肺组织,肺功能损失更少。但是胸腔镜亚段切除术对于术者的手术技术和解剖知识要求更高,在相关文献中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对于解剖性肺亚段和联合亚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肺亚段切除术 联合亚段切除术 肺结节 早期肺癌 段间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ChEα-HBDH PGRN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钟临锋 袁飞 +4 位作者 陈兴 陈子文 胡苏衡 付立平 高强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644-1648,共5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胆碱酯酶(ChE)、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颗粒蛋白前体(PGRN)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经过病理检测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36例即为...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胆碱酯酶(ChE)、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颗粒蛋白前体(PGRN)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经过病理检测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36例即为研究组,单纯肺结核患者48例为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ChE、α-HBDH、PGRN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ChE、α-HBDH、PGRN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肿块、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胸腔积液、毛刺征、结节影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血清中ChE水平显著降低,α-HBDH、PGRN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单独诊断相比,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ChE、α-HBDH、PGRN对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的AUC显著升高(z=3.497,P=0.001;z=4.310,P<0.001;z=3.328,P=0.001;z=4.518,P<0.001)。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血清ChE低表达,α-HBDH、PGRN高表达,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ChE、α-HBDH、PGRN对肺结核合并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多层螺旋CT 胆碱酯酶 Α-羟丁酸脱氢酶 颗粒蛋白前体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肺结核的蛋白组学图谱及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析
9
作者 周文娣 林佳敏 +4 位作者 琚岱晨 王琪 朱家楼 苏宁 胡锦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14-1821,共8页
目的旨在分析肺癌合并肺结核(LC-PTB)患者的外周血蛋白组学特征,寻找其与肺癌(LC)患者的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析。方法研究共纳入8例LC-PTB患者和10例LC患者,LC均为经病理确诊且未接受任何治疗的初诊患者,PTB均为采样时结核... 目的旨在分析肺癌合并肺结核(LC-PTB)患者的外周血蛋白组学特征,寻找其与肺癌(LC)患者的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析。方法研究共纳入8例LC-PTB患者和10例LC患者,LC均为经病理确诊且未接受任何治疗的初诊患者,PTB均为采样时结核杆菌病原性阳性。应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对上述患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测,并评估其间的差异蛋白,进而通过生物信息学进行功能分析。结果两组共检测到5185种蛋白质,识别出190种差异蛋白,其中58种表达上调,132种表达下调。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集中在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外基质。KEGG通路及GO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差异蛋白在免疫反应、新陈代谢和分泌调控等生物过程中的作用。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指出SORT1、SAR1B、RPS6KB1、VWF、SHC1、SRPRB、CTSD、TARDBP、RPLP0、PSMA2、RPS6、XPO1、PRKACB、HLA-DRB1等可能在LC-PTB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ADA2、MAP3K1、GLS2等蛋白的表达变化也可能与LC-PTB的发展密切相关。结论蛋白组学图谱全面描述了LC-PTB的蛋白组学特征并发现众多表达差异蛋白,有望为LC-PTB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结核 蛋白质组学 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漏诊、误诊分析及治疗转归评估
10
作者 弓莉 高红 +1 位作者 杨瑞 刘继伟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漏诊、误诊分析及治疗转归。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漏诊...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漏诊、误诊分析及治疗转归。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漏诊和误诊情况,比较两组患者MSCT参数和肺功能检查仪检查结果,分析MSCT参数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预后追踪随访,随访时间均在3年以上,比较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MSCT参数,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SCT各项参数预测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疗效的价值。结果临床症状方面,观察组咳嗽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方面,观察组钙化、空洞低于对照组,分叶征、毛刺征、肺不张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漏诊6例,误诊10例;观察组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深呼气末全肺容积(Vex)、肺容积比(Vex/Vin)、深吸气末平均肺密度(MLDin)、深呼气末平均肺密度(MLDex)、单位体积密度高于对照组,肺容积差(Vin-Vex)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in与肺总量(TLC)相关性最佳,呈正相关(r=0.75,P<0.05),Vex与残气容积(RV)相关性最佳,呈正相关(r=0.84,P<0.05),Vex/Vin与用力肺活量(FVC)相关性最佳,呈负相关(r=-0.82,P<0.05),Vin-Vex与FVC相关性最佳,呈正相关(r=0.79,P<0.05);预后不良组Vin、Vex、Vex/Vin高于预后良好组,Vin-Vex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in、Vex、Vex/Vin、Vin-Vex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33、0.758、0.782、0.870;敏感度分别为70.00%、47.50%、62.50%、92.50%;特异度分别为56.67%、95.00%、83.33%、71.67%。结论MS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漏诊率、误诊率较低,MSCT参数与肺功能存在良好相关性,其对预测患者治疗效果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合并肺癌 多层螺旋CT 漏诊误诊 肺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肺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黄美玲 陶欣 +1 位作者 章春平 王淑梅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1期1854-1857,共4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发病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征和诊治,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通过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2例肺结核合并肺癌,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2例患者抗酸染色(+)、肺组织HE... 目的探讨肺结核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发病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征和诊治,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通过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2例肺结核合并肺癌,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2例患者抗酸染色(+)、肺组织HE染色均见肿瘤细胞,瘤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圆形、卵圆形,核大深染;免疫组化示CK-pan、CK5/6、TTF-1、Ki-67均为阳性。结论肺结核和肺癌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肺结核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慢性炎症、免疫功能异常、药物因素、瘢痕组织相关。癌症本身所具有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抗癌治疗也可能会增加肺结核的发生风险。快速明确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预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癌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常用指标在肺结核高发地区对结核性及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评价
12
作者 蒋云龙 吴志超 +3 位作者 张迅夫 加娜提·托勒恒 侯昌建 马金山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指标在肺结核高发地区对孤立性肺结核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并手术切除病理为肺结核和肺癌的536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记录并统计分析临床常用...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指标在肺结核高发地区对孤立性肺结核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并手术切除病理为肺结核和肺癌的536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记录并统计分析临床常用指标的危险因素,获得一个预测模型。结果:结核组男性发病率、非老年患者(<60岁)、少数民族比例、毛刺征、入院时血清CRP、ESR、T-SPOT、AFP、CEA高于肺癌组,均无血管集束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男性、<60岁、少数民族、有临床症状、SPN毛刺征、血清CRP、ESR、T-SPOT呈高表达是SPN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T-SPOT AUC值为0.7,预测价值较理想,其余单个危险因素AUC均>0.5,预测价值一般;但联合诊断AUC为0.905,特异度为0.823,灵敏度为0.922,预测价值高。结论:新疆作为肺结核病高发地区,结核和肺癌SPN目前难以通过单一检测手段明确鉴别,对于男性、中青年、少数民族、有明显临床症状、胸部CT检查考虑良性可能、血清CRP、ESR、T-SPOT呈高表达的SPN患者,若无明显倍增或其他恶性征象,可考虑定期随访,暂缓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肺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肿瘤标记物 肺癌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营养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胡琰琰 林立华 方杭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影响因素,为肺癌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营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74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及营养...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影响因素,为肺癌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营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74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及营养风险评价,并对其营养风险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MI)、结核菌涂片/培养、血红蛋白、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的营养风险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史、结核类型、耐药结核的营养风险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BMI(OR=1.636,95%CI:1.239~1.863)和血红蛋白(OR=0.626,95%CI:0.517~0.757)是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营养风险评价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BMI和血红蛋白是肺癌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影响因素,可制订计划,在营养管理方面为肺癌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提供更好的方案,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合并肺结核 营养风险评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护理在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房丽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176-179,194,共5页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在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在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CD3^(+)、CD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而言,营养护理干预措施,便于改善营养指标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结核 肺癌 营养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贾会英 朱华强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2期2534-2536,2544,共4页
目的 探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均接受抗结核治疗,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奈达铂组(n=30,奈达铂^(+)多西他赛治疗)和顺铂组(n=30,顺铂^(+)多西他赛治... 目的 探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均接受抗结核治疗,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奈达铂组(n=30,奈达铂^(+)多西他赛治疗)和顺铂组(n=30,顺铂^(+)多西他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C反应蛋白(CRP)]、免疫功能指标[CD4^(+)/CD8^(+)、辅助性T细胞(Th)1/Th2]。结果 奈达铂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高于顺铂组患者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FN-γ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IL-6、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奈达铂组患者IL-2、IFN-γ水平均高于顺铂组,IL-6、CRP水平均低于顺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Th1/Th2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奈达铂组患者CD4^(+)/CD8^(+)、Th1/Th2均高于顺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及抗结核方案治疗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结核 奈达铂 顺铂 多西他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肺癌与肺结核联系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高玉堂 彭靖 +3 位作者 郑苇 朱锡麟 金凡 汪仲贤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1-274,共4页
1987年~1989年期间对上海结防系统自1972年起登记的肺结核病例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检验肺癌与肺结核有联系性的假设。对在1957年1月1日前出生且常住户口在上海市区的30373名肺结核病例(男19709例,... 1987年~1989年期间对上海结防系统自1972年起登记的肺结核病例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检验肺癌与肺结核有联系性的假设。对在1957年1月1日前出生且常住户口在上海市区的30373名肺结核病例(男19709例,女10664例)进行随访直至1986年。男女肺结核病例中肺癌SMR分别为1.38和2.73.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调整吸烟因素后,调整的肺癌SMR男性为1.72(95%置信区间:1.11~2.53),女性为2.79(95%;置信区间:1.79~4.14).肺结核病例中肺癌危险性升高不是吸烟因素影响的结果。异菸肼治疗和X线胸透也不能解释升高的危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队列研究 吸烟 肺肿瘤 调查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和肺结核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勇 丁湘彧 +4 位作者 张宝秋 王雪玉 勾秀丽 张洁 时广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2129-2130,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和肺结核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7~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130例肺癌患者、126例肺结核患者和50例健康者血浆标本,应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所有血浆标本中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肺癌和肺结核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7~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130例肺癌患者、126例肺结核患者和50例健康者血浆标本,应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所有血浆标本中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和肺结核患者( Z=2.704,P<0.01);肺结核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Z=2.54,P<0.05);血浆中D‐二聚体在晚期肺癌(Ⅲ期和Ⅳ期)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Z=2.195,P<0.05)。血浆D‐二聚体在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61.2%)显著高于肺结核患者(41.3%)(χ2=10.525, P<0.01)。结论肺癌和肺结核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凝血和纤溶激活状态,通过监测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肺癌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晓红 潘克梫 +1 位作者 吴殷 陈新新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特点,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并与同期单纯肺癌96例、单纯肺结核12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组胸痛、呼吸困...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特点,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并与同期单纯肺癌96例、单纯肺结核12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组胸痛、呼吸困难少于单纯肺癌组,乏力、盗汗多于单纯肺癌组;与单纯肺结核组比较发热少于单纯肺结核组,刺激性咳嗽、持续性胸痛和血性胸水多于单纯肺结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影像上肺结核合并肺癌组斑片索条影、钙化影多于单纯肺癌组;团块影伴分叶、毛刺、小泡征并肺不张多于单纯肺结核组,小结节影,空洞、空腔影少于单纯肺结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临床医师在关注肺结核患者时,应警惕并发恶性变的可能,并尽早进行多种检查,以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合并肺癌 诊断 单纯肺结核 癌临床分析 肺癌患者 影像学特点 显著性差异 临床特征 影像学表现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与肺部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莉 肖凌 陈临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1-868,共8页
自噬(autophagy)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基本生命现象,是细胞适应环境变化、防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多种肺部疾病中存在自噬活性的变化,自噬与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噬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 自噬(autophagy)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基本生命现象,是细胞适应环境变化、防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多种肺部疾病中存在自噬活性的变化,自噬与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噬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肺癌、肺结核等许多肺部疾病中发生,且发挥重要作用.现从自噬与多种肺部疾病的关系角度进行综述,有助于了解自噬在肺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以便进一步研究自噬的调节,为肺部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气肿 肺癌 肺结核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DR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20
作者 刘亚斌 宋晓琴 +3 位作者 白琛 黄昊 周成香 吴少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1期1872-1874,共3页
目的探讨DR、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采用DR、CT影像分析方法,分析检查方法的结节检出数、各病理指标,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CT结节总检出率为38.00%,明显高于DR检出率(20.67%)(P<0.0... 目的探讨DR、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采用DR、CT影像分析方法,分析检查方法的结节检出数、各病理指标,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CT结节总检出率为38.00%,明显高于DR检出率(20.67%)(P<0.01);≤5 mm结节检出率CT为18.67%,明显高于DR检出率(5.33%)(P<0.01);CT检出气管病变率为24.00%,显著高于DR检出的气管病变率(7.30%),(P<0.01);CT检出支气管病变率为38.7%,明显高于DR检出的支气管病变率(22.7%)(P<0.05);CT检出纵隔淋巴结肿大率为26.00%,明显高于DR检出率(1.33%)(P<0.05)。结论 CT检查用于肺癌、肺结核等高危人群的筛查以及发现和辨别病灶方面优于DR检查,可满足临床影像诊断的要求,有助于患者尽早明确诊断,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DR 肺结核合并肺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