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茯苓发酵产物对T2DM模型大鼠PI3K/Akt/GLUT4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雷晓蕾 李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通路探讨葛根-茯苓发酵产物干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作用机理。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葛根-茯...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通路探讨葛根-茯苓发酵产物干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作用机理。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葛根-茯苓未发酵药物组、葛根-茯苓发酵药物组,除正常组外的4组均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式建立T2DM大鼠模型,并持续灌胃给药8周。记录一般情况、体质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2 h餐后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肝脏和骨骼肌中PI3K/Akt/GLUT4信号通路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一般情况较差,FBG、2 hPBG、TC、TG、LDL-C、HbAlc等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1),体质量、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脏组织脂肪样变性、炎性浸润明显;PI3K/Akt/GLUT4通路蛋白和mRNA表达量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茯苓各药物组以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葛根-茯苓发酵药物组较葛根-茯苓未发酵药物组FBG、2hPBG、HbAlc、TC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PI3K/Akt/GLUT4通路蛋白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葛根-茯苓发酵前后均可有效改善T2DM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葛根-茯苓发酵药物组部分治疗效果优于未发酵药物组,二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GLUT4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茯苓 发酵 PI3K/Akt/GLUT4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风味蛋糕的制备及其品质特性与风味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兵兵 陈思贤 +3 位作者 黄哲宇 魏丫然 刘翰林 艾有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9期293-305,共13页
目的以葛根全粉及药食同源食材茯苓、当归为主要添加物,制备葛根风味戚风蛋糕,并对其质构特性、风味进行解析。方法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葛根全粉、茯苓粉、当归粉和白砂糖的最佳添加量,得到制备葛根风味蛋糕的最佳工艺,并利用质构仪对蛋... 目的以葛根全粉及药食同源食材茯苓、当归为主要添加物,制备葛根风味戚风蛋糕,并对其质构特性、风味进行解析。方法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葛根全粉、茯苓粉、当归粉和白砂糖的最佳添加量,得到制备葛根风味蛋糕的最佳工艺,并利用质构仪对蛋糕的质构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借助电子舌、电子鼻、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解析蛋糕的滋味、风味特征。结果葛根全粉、茯苓粉、当归粉和白砂糖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8.69%、10.52%、3.34%、64.12%。经实验分析可知,制备得到的葛根风味戚风蛋糕质构特性良好。葛根风味蛋糕电子舌和电子鼻相应响应值略低于未添加3种药食同源粉(葛根全粉,茯苓粉和当归粉)制备得到的原味蛋糕,但无显著性差异。经测定原味蛋糕和添加3种药食同源粉制备得到的葛根风味蛋糕中挥发性物质种类相同,共有28种,其中14种挥发性成分含量在两种蛋糕中无明显差异,12种风味物质在葛根风味蛋糕中含量略低于原味蛋糕组,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高于原味蛋糕组。基于电子舌、电子鼻、GC-IMS数据分析,一定程度上说明添加3种药食同源粉末制备得到的葛根风味蛋糕主体滋味风味略低于原味蛋糕组,但药食同源食材的添加赋予了蛋糕葛根、茯苓和当归特有的滋味与风味以及一定的功效成分。结论本研究制备得到的葛根风味蛋糕质构特性良好,滋味与风味相似,同时因为3种药食同源食材的添加赋予蛋糕新的风味,并增加了蛋糕中功效物质。本研究旨在为丰富蛋糕产品的开发种类提供数据支撑,为药食同源食材在食品加工领域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全粉 茯苓粉 当归粉 质构特性 滋味物质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花茯苓片的解酒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会肖 刘继锋 +2 位作者 白玉 吴文博 何立泽 《实验动物科学》 2009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葛花茯苓片的解酒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56°白酒,分别观察葛花茯苓片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醉酒时间,睡眠时间,肝脏组织中的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及乙醇脱氢酶(ADH)含量的影响。结果葛花茯苓片能延长醉酒时间,缩... 目的探讨葛花茯苓片的解酒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56°白酒,分别观察葛花茯苓片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醉酒时间,睡眠时间,肝脏组织中的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及乙醇脱氢酶(ADH)含量的影响。结果葛花茯苓片能延长醉酒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并能明显提高小鼠肝组织GSH、ADH水平和抑制酒精引起的MDA含量的增加。结论葛花茯苓片具有显著的解酒作用,这可能与其提高肝组织GSH、ADH水平和抑制MDA等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茯苓片 解酒作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丙二醛 乙醇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茯苓汤联合西药治疗结肠炎80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光辉 马照琳 +1 位作者 董艳莉 曹建华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0期2469-2470,共2页
目的:观察葛根茯苓汤联合西药治疗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根茯苓汤治疗。结... 目的:观察葛根茯苓汤联合西药治疗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根茯苓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率6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血清IL-8、SIL-2R及TN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茯苓汤联合西药治疗结肠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葛根茯苓汤 阿奇霉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泻方剂与肠道菌群关联性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雪 朱林平 《河南中医》 2021年第10期1477-1480,共4页
止泻方剂与肠道菌群的关联性可简单概括为彼此的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肠道菌群与中药复方发生化学反应,将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的成分转化为可被吸收的效用成分,进而帮助中药复方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中药复方不仅可破坏细菌细胞壁、细胞... 止泻方剂与肠道菌群的关联性可简单概括为彼此的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肠道菌群与中药复方发生化学反应,将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的成分转化为可被吸收的效用成分,进而帮助中药复方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中药复方不仅可破坏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结构,阻断其蛋白质合成,抑制有害菌生长,还可促使优势菌群在胃肠道黏膜表面黏附定植,恢复菌群动态平衡状态。因此,临床采用止泻方剂可调整肠道菌群活性,改善菌群紊乱造成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关于止泻方剂选择性杀灭有害菌群的分子生物学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且无菌动物造模方法难以达到理想水平。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相关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止泻方剂 中药复方 葛根芩连汤 保和丸 参苓白术散 四神丸 痛泻要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S-1/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葛根-茯苓发酵产物对T2DM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李津 雷晓蕾 +3 位作者 闫世琛 刘国 高丽 王永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0-395,共6页
目的:基于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探讨葛根-茯苓(简称GF)发酵产物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GF未发酵药... 目的:基于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探讨葛根-茯苓(简称GF)发酵产物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GF未发酵药物组、GF发酵药物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式制备T2DM模型。阳性药物对照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91mg/kg,GF未发酵药物组及GF发酵药物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水煎液13g/kg,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持续8周。给药结束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IRS-1、PI3K、Akt蛋白水平,采用RT-qPCR检测大鼠肝脏IRS-1、PI3K、Akt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FBG、2hPBG、HbAlc、TC、TG、LDL-C、FINS、HOMA-IR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ISI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脂肪样变性、炎症浸润明显;肝脏组织中IRS-1、PI3K、Akt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FBG、2hPBG、HbAlc、TC、TG、LDL-C、HOMA-IR、FINS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阳性药对照组、GF发酵药物组ISI水平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肝脏组织脂肪样变性、炎症浸润减少;各给药组肝脏组织中IRS-1、Akt蛋白和IRS-1、PI3K、AKT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阳性药对照组、GF发酵药物组PI3K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GF发酵药物组较未发酵药物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葛根茯苓发酵产物可改善T2DM大鼠的糖脂代谢,其内在机制可能与IRS-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茯苓 发酵 糖脂代谢 胰岛素受体底物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2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葛根、菊花、茯苓复合袋泡茶的研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健柏 王君高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2-73,77,共3页
将葛根、茯苓经过浸提后,经浓缩、干燥然后粉碎,与破碎的菊花、绿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袋泡茶,口感良好,兼有保健作用。
关键词 葛根 菊花 茯苓 绿茶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小儿糖源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增华 李香莲 +1 位作者 罗红 杨玉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对糖源性腹泻(SID)患儿肠乳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SID患儿随机分为中药治疗(A)组、去乳糖饮食治疗(B)组和西药治疗(C)组;另抽取40例非SID患儿作为D组,予中药治疗。观察各组病例止泻天数和治疗前后肠乳糖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中药对糖源性腹泻(SID)患儿肠乳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SID患儿随机分为中药治疗(A)组、去乳糖饮食治疗(B)组和西药治疗(C)组;另抽取40例非SID患儿作为D组,予中药治疗。观察各组病例止泻天数和治疗前后肠乳糖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在SID患儿中,A组的止泻天数及肠乳糖水平的下降明显优于C组;中药治疗SID的止泻天数明显短于治疗非SID的止泻天数。[结论]中药能促进肠乳糖分解,降低肠乳糖水平,缓解临床症状,缩短SID患儿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糖源性 葛根芩连汤
原文传递
基于LC-MS的不同年份葛根茯苓酵素有机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国栋 李旭东 +2 位作者 杨琴 黄武军 徐向荣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11期283-287,共5页
为确定不同陈放时间对葛根茯苓酵素的化学成分的影响,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手段检测不同年份的葛根茯苓酵素的化学成分,共鉴定出117种有机化学成分,分别为有机酸类、糖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酚类、氨基酸、脂肪酸类、胺类、... 为确定不同陈放时间对葛根茯苓酵素的化学成分的影响,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手段检测不同年份的葛根茯苓酵素的化学成分,共鉴定出117种有机化学成分,分别为有机酸类、糖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酚类、氨基酸、脂肪酸类、胺类、醇类、糖类等,含量最高且种类最多的均为有机酸。对比2016年份和2018年份的葛根茯苓酵素成分,结果表明陈放时间对酵素有一定影响,其主要成分变化不大,微量成分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茯苓 酵素 陈放
原文传递
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津 雷晓蕾 +1 位作者 闫世琛 宋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464-5468,共5页
目的:优选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液态发酵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检测发酵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以证实该工艺的可行性。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最终评价指标,分别以葛根基质加水量、茯苓菌株接种量以及发酵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利用三因素三水平正... 目的:优选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液态发酵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检测发酵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以证实该工艺的可行性。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最终评价指标,分别以葛根基质加水量、茯苓菌株接种量以及发酵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利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发酵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紫外分光光度法(UV)检测发酵前后葛根总黄酮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发酵前后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葛根基质加水量为80mL,茯苓菌株接种量为2000μL,发酵3d,该条件下发酵产物中的总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发酵前葛根总黄酮含量为9.71%,发酵后葛根总黄酮含量为14.74%。发酵前葛根素含量为3.688%,发酵后葛根素含量为4.625%。结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工艺简单方便、稳定可行,且发酵后其有效成分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茯苓 发酵 葛根总黄酮 葛根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