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费氏丙酸杆菌两个亚种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4
1
作者
谭蓓英
陈敏
+1 位作者
程光胜
凌代文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3-65,共3页
用亨格特(Hungate)厌氧技术从不同奶制品分离出3株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编号为PTC-1,PTC-2和PTC-3。细胞呈多形态,杆状,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孢,不运动,菌落在PYG深层洋菜中呈双凸透镜状,白至土黄色,从葡萄糖、乳糖...
用亨格特(Hungate)厌氧技术从不同奶制品分离出3株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编号为PTC-1,PTC-2和PTC-3。细胞呈多形态,杆状,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孢,不运动,菌落在PYG深层洋菜中呈双凸透镜状,白至土黄色,从葡萄糖、乳糖等8种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葡萄糖发酵产物包括大量丙酸和乙酸,少量异丁酸,琥珀酸和CO_2。厌氧至耐氧。PTC-1的DNA的GC百分含量测定值为67.8mol%(Tm)。三株菌的特性很接近,只在硝酸盐还原和牛奶凝固特性有差别。它们分别被鉴定:PTC-1和PTC-2是同一个种,为费氏丙酸杆菌费氏亚种(Propionibacteriumfreudenreichiisubsp.freudenreichii),PTC-3是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P.freudenreichiisubsp.shermanii)。保藏号依次为AS1.2128,AS1.2129和AS1.2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氏丙酸杆菌
亚种
丙酸杆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对特型酒风格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生文
辛秀明
+1 位作者
邓丹雯
熊秋萍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0-134,199,共6页
乳酸及乳酸乙酯含量过高影响白酒的风味,甚至出酒率。丙酸菌可以利用乳酸作为碳源,发酵生成丙酸,具有"增丙降乳"的效果。从特型酒窖泥中分离得到高产丙酸的菌株,将其应用于特型酒生产。当丙酸菌浓度增加6.7×105个/g糟醅...
乳酸及乳酸乙酯含量过高影响白酒的风味,甚至出酒率。丙酸菌可以利用乳酸作为碳源,发酵生成丙酸,具有"增丙降乳"的效果。从特型酒窖泥中分离得到高产丙酸的菌株,将其应用于特型酒生产。当丙酸菌浓度增加6.7×105个/g糟醅时,与空白样对照,特型酒中乳酸含量降低了3.67g/L,乳酸乙酯含量降低了0.806g/L,丙酸乙酯含量提高了0.005g/L,且基酒风格突出、口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菌
增丙降乳
分离
鉴定
特型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酸菌对特型酒风格风味物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辛秀明
吴生文
+1 位作者
邓丹雯
陈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0-243,共4页
从特型窖泥中分离得到高产丙酸的菌株,将其应用于特型酒生产。结果表明:当丙酸菌添加量增加6.7×105个/g糟醅时,与未补加筛选丙酸菌的对照组作比较,特型酒中乳酸含量降低了3.67mg/100mL,乳酸乙酯含量降低了80.6mg/100mL,丙酸乙酯含...
从特型窖泥中分离得到高产丙酸的菌株,将其应用于特型酒生产。结果表明:当丙酸菌添加量增加6.7×105个/g糟醅时,与未补加筛选丙酸菌的对照组作比较,特型酒中乳酸含量降低了3.67mg/100mL,乳酸乙酯含量降低了80.6mg/100mL,丙酸乙酯含量提高了0.5mg/100mL,且基酒风格突出、口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菌
分离
鉴定
特型酒
风格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酸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燕波
张边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56-1859,共4页
以富含丙酸菌与乳酸菌的奶酪为菌源材料,利用乳酸菌不能以乳酸为碳源这一特点,对丙酸产生菌株进行富集,经过初筛、复筛,从178株菌株中筛选得到5株丙酸产生菌株,其中XZ1号菌株丙酸产量最高且发酵性能稳定,被确定为下一步研究的出发菌株...
以富含丙酸菌与乳酸菌的奶酪为菌源材料,利用乳酸菌不能以乳酸为碳源这一特点,对丙酸产生菌株进行富集,经过初筛、复筛,从178株菌株中筛选得到5株丙酸产生菌株,其中XZ1号菌株丙酸产量最高且发酵性能稳定,被确定为下一步研究的出发菌株。对该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为费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将其命名为P.freudenreichii XZ1;不同玉米浆浓度及不同碳源对丙酸生产的影响考查表明,玉米浆的最适浓度为40g·L-1,当以20g·L-1葡萄糖及20g·L-1的乳酸为混合碳源时,丙酸产量最高达18.94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
费氏丙酸杆菌
筛选
鉴定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鲜牛奶中丙酸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分析
5
作者
范小飘
高文文
+6 位作者
李欣芮
赵桉
赵鹏昊
尚佳萃
赵乐
周雪
孟祥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6-113,共8页
从新鲜生牛奶中分离筛选产丙酸较高的菌株,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及糖发酵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等实验鉴定该菌株,分析了其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及产酸情况,并从溶血性试验...
从新鲜生牛奶中分离筛选产丙酸较高的菌株,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及糖发酵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等实验鉴定该菌株,分析了其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及产酸情况,并从溶血性试验及抗生素抗性试验方面来评估该菌株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从4批次样品中共分离获得54株能产丙酸的菌株,其中一株菌的丙酸产量达到7.38 g/L,为费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比较了葡萄糖和甘油对其生长的影响,发现其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大于对甘油的利用率,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于30℃厌氧培养120 h后丙酸产量达到7.38 g/L。该菌株无溶血性,对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耐药性,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敏感,对红霉素中介。综上,费氏丙酸杆菌B1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氏丙酸杆菌
分离与鉴定
生物学特性
抗生素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痤疮丙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
5
6
作者
吴凌
赵明娟
+2 位作者
夏成
倪宏波
张洪友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的特点是能量负平衡,瘤胃发酵产生的丙酸是奶牛糖异生供能的主要底物,对预防奶牛能量负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从健康奶牛瘤胃液中分离、筛选出以产丙酸为主的痤疮丙酸杆菌,研究其瘤胃发酵特性。【...
【目的】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的特点是能量负平衡,瘤胃发酵产生的丙酸是奶牛糖异生供能的主要底物,对预防奶牛能量负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从健康奶牛瘤胃液中分离、筛选出以产丙酸为主的痤疮丙酸杆菌,研究其瘤胃发酵特性。【方法】无菌采取装有瘤胃瘘奶牛的瘤胃液,按照厌氧菌分离步骤,通过丙酸生成菌株的特异性培养基SLB进行筛选,提取分离菌的基因组DNA,克隆其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离出一株痤疮丙酸杆菌。通过体内外发酵试验研究痤疮丙酸杆菌对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的影响。【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和序列分析证实所分离的一株产丙酸的杆菌为痤疮丙酸杆菌。该菌株在体外发酵过程中,瘤胃液pH先下降,在12h时降至最低,随后上升;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先升高,于12h时升至最高,随后又降低;乳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总体上一直下降;在体内发酵过程中,pH总体上下降;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总体上升。【结论】在国内首次从健康牛瘤胃液中成功分离出一株痤疮丙酸杆菌,为今后研发预防奶牛能量负平衡的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丙酸杆菌
分离鉴定
瘤胃微生物发酵
原文传递
题名
费氏丙酸杆菌两个亚种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4
1
作者
谭蓓英
陈敏
程光胜
凌代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出处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3-65,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用亨格特(Hungate)厌氧技术从不同奶制品分离出3株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编号为PTC-1,PTC-2和PTC-3。细胞呈多形态,杆状,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孢,不运动,菌落在PYG深层洋菜中呈双凸透镜状,白至土黄色,从葡萄糖、乳糖等8种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葡萄糖发酵产物包括大量丙酸和乙酸,少量异丁酸,琥珀酸和CO_2。厌氧至耐氧。PTC-1的DNA的GC百分含量测定值为67.8mol%(Tm)。三株菌的特性很接近,只在硝酸盐还原和牛奶凝固特性有差别。它们分别被鉴定:PTC-1和PTC-2是同一个种,为费氏丙酸杆菌费氏亚种(Propionibacteriumfreudenreichiisubsp.freudenreichii),PTC-3是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P.freudenreichiisubsp.shermanii)。保藏号依次为AS1.2128,AS1.2129和AS1.2130。
关键词
费氏丙酸杆菌
亚种
丙酸杆菌
分离
鉴定
Keywords
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
isolation
,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Q939.109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对特型酒风格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生文
辛秀明
邓丹雯
熊秋萍
机构
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0-134,199,共6页
基金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GA02800)分支项目
文摘
乳酸及乳酸乙酯含量过高影响白酒的风味,甚至出酒率。丙酸菌可以利用乳酸作为碳源,发酵生成丙酸,具有"增丙降乳"的效果。从特型酒窖泥中分离得到高产丙酸的菌株,将其应用于特型酒生产。当丙酸菌浓度增加6.7×105个/g糟醅时,与空白样对照,特型酒中乳酸含量降低了3.67g/L,乳酸乙酯含量降低了0.806g/L,丙酸乙酯含量提高了0.005g/L,且基酒风格突出、口感较好。
关键词
丙酸菌
增丙降乳
分离
鉴定
特型酒
Keywords
propionibacterium
ethyl propionic acid-increasing and ethyl lactate-decreasing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te-type liquor
分类号
TS261.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酸菌对特型酒风格风味物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辛秀明
吴生文
邓丹雯
陈飞
机构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0-243,共4页
基金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GA02800)分支项目
文摘
从特型窖泥中分离得到高产丙酸的菌株,将其应用于特型酒生产。结果表明:当丙酸菌添加量增加6.7×105个/g糟醅时,与未补加筛选丙酸菌的对照组作比较,特型酒中乳酸含量降低了3.67mg/100mL,乳酸乙酯含量降低了80.6mg/100mL,丙酸乙酯含量提高了0.5mg/100mL,且基酒风格突出、口感较好。
关键词
丙酸菌
分离
鉴定
特型酒
风格风味物质
Keywords
propionibacterium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Te-type liquor
style and flavor substances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酸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燕波
张边江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生命科学系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56-1859,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基金项目(08KJD180012)
文摘
以富含丙酸菌与乳酸菌的奶酪为菌源材料,利用乳酸菌不能以乳酸为碳源这一特点,对丙酸产生菌株进行富集,经过初筛、复筛,从178株菌株中筛选得到5株丙酸产生菌株,其中XZ1号菌株丙酸产量最高且发酵性能稳定,被确定为下一步研究的出发菌株。对该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为费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将其命名为P.freudenreichii XZ1;不同玉米浆浓度及不同碳源对丙酸生产的影响考查表明,玉米浆的最适浓度为40g·L-1,当以20g·L-1葡萄糖及20g·L-1的乳酸为混合碳源时,丙酸产量最高达18.94g·L-1。
关键词
丙酸
费氏丙酸杆菌
筛选
鉴定
培养条件
Keywords
propionic acid
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screening
identification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分类号
Q93-331 [生物学—微生物学]
Q93-335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鲜牛奶中丙酸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分析
5
作者
范小飘
高文文
李欣芮
赵桉
赵鹏昊
尚佳萃
赵乐
周雪
孟祥晨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6-11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400304)。
文摘
从新鲜生牛奶中分离筛选产丙酸较高的菌株,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及糖发酵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等实验鉴定该菌株,分析了其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及产酸情况,并从溶血性试验及抗生素抗性试验方面来评估该菌株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从4批次样品中共分离获得54株能产丙酸的菌株,其中一株菌的丙酸产量达到7.38 g/L,为费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比较了葡萄糖和甘油对其生长的影响,发现其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大于对甘油的利用率,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于30℃厌氧培养120 h后丙酸产量达到7.38 g/L。该菌株无溶血性,对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耐药性,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敏感,对红霉素中介。综上,费氏丙酸杆菌B1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费氏丙酸杆菌
分离与鉴定
生物学特性
抗生素抗性
Keywords
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tibiotic resistance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痤疮丙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
5
6
作者
吴凌
赵明娟
夏成
倪宏波
张洪友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3,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科技厅攻关项目(GC05B504)~~
文摘
【目的】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的特点是能量负平衡,瘤胃发酵产生的丙酸是奶牛糖异生供能的主要底物,对预防奶牛能量负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从健康奶牛瘤胃液中分离、筛选出以产丙酸为主的痤疮丙酸杆菌,研究其瘤胃发酵特性。【方法】无菌采取装有瘤胃瘘奶牛的瘤胃液,按照厌氧菌分离步骤,通过丙酸生成菌株的特异性培养基SLB进行筛选,提取分离菌的基因组DNA,克隆其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离出一株痤疮丙酸杆菌。通过体内外发酵试验研究痤疮丙酸杆菌对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的影响。【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和序列分析证实所分离的一株产丙酸的杆菌为痤疮丙酸杆菌。该菌株在体外发酵过程中,瘤胃液pH先下降,在12h时降至最低,随后上升;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先升高,于12h时升至最高,随后又降低;乳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总体上一直下降;在体内发酵过程中,pH总体上下降;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总体上升。【结论】在国内首次从健康牛瘤胃液中成功分离出一株痤疮丙酸杆菌,为今后研发预防奶牛能量负平衡的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
关键词
痤疮丙酸杆菌
分离鉴定
瘤胃微生物发酵
Keywords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rumen microorganism Fermentation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费氏丙酸杆菌两个亚种的分离与鉴定
谭蓓英
陈敏
程光胜
凌代文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丙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对特型酒风格风味的影响
吴生文
辛秀明
邓丹雯
熊秋萍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丙酸菌对特型酒风格风味物质影响的研究
辛秀明
吴生文
邓丹雯
陈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丙酸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
李燕波
张边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鲜牛奶中丙酸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分析
范小飘
高文文
李欣芮
赵桉
赵鹏昊
尚佳萃
赵乐
周雪
孟祥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痤疮丙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吴凌
赵明娟
夏成
倪宏波
张洪友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