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Pregel-like的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琳 郭彦磊 +2 位作者 王静宇 张臣 张文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99-2803,共5页
现有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方法对大规模社会网络数据表现出隐私保护效果差、处理性能低等缺点,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Pregel-like的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传统MapReduce模型在多次迭代处理时的数据反复迁移... 现有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方法对大规模社会网络数据表现出隐私保护效果差、处理性能低等缺点,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Pregel-like的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传统MapReduce模型在多次迭代处理时的数据反复迁移和作业连续调度等问题,利用"节点为中心"的思想,通过节点间消息传递和程序的多次迭代实现大规模社会网络的隐私保护处理。基本思想为,首先将社会网络进行安全分组,然后结合隐私保护需求实现节点的标签列表匿名,最后将处理后的数据直接发布到云端或发布给数据使用者。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克服传统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的缺陷,且在满足隐私保护需求的同时保证发布数据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gel-like 社会网络 隐私保护 海量数据 标签列表匿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egel模型的分布式图着色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甘瀛 王鑫 +1 位作者 冯志勇 杨雅君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6-897,共12页
图着色问题一直是计算机科学和数学领域最著名和经典的研究问题之一。由于目前图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加,单机图着色算法性能受到限制。现有的分布式图着色算法大多基于共享内存的消息传递模型,而无共享Pregel计算模型的提出与发展提高了大... 图着色问题一直是计算机科学和数学领域最著名和经典的研究问题之一。由于目前图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加,单机图着色算法性能受到限制。现有的分布式图着色算法大多基于共享内存的消息传递模型,而无共享Pregel计算模型的提出与发展提高了大规模图数据的处理能力,其已成为现今大数据处理的主流框架之一,但尚缺少将现有的分布式图着色算法适配到Pregel模型进行算法研究与实验比较的工作。为了提高图着色算法的性能,受经典图着色算法MIS(maximal-independent-set)启发,设计了一种基于Pregel模型的分布式图着色算法MIS-Pregel。结合着色时间和所需颜色数等方面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优化策略,第一种优化策略基于JP算法,第二种优化策略基于LDF算法。在实现了主流图数据处理模型Pregel的Spark Graph X框架下开发了上述MIS-Pregel算法和两种改进算法JP-Pregel和LDF-Pregel。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分布式图着色算法能够高效地完成图着色任务,且JP-Pregel算法和LDF-Pregel算法的着色时间比MIS-Pregel算法分别平均缩短了26.4%和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图着色 pregel模型 SPARK Graph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egel的分布式保护节点影响力匿名算法
3
作者 李健 张晓琳 +2 位作者 刘娇 高鹭 张换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428-3432,共5页
针对当前社会网络图数据规模不断增加,现有匿名算法大多只考虑匿名隐私强度,忽略匿名后节点影响力变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Pregel模型提出分布式保护节点影响力的匿名算法(anonymous protecting influence of nodes,APIN)。算法分解... 针对当前社会网络图数据规模不断增加,现有匿名算法大多只考虑匿名隐私强度,忽略匿名后节点影响力变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Pregel模型提出分布式保护节点影响力的匿名算法(anonymous protecting influence of nodes,APIN)。算法分解社会网络图得到k-核图,核数代表节点影响力,分裂节点匿名的同时保证原节点核数不变,从而保证节点影响力不变。为了提高APIN算法隐私保护强度,针对社区结构提出保护社区中节点影响力的社会网络匿名算法(anonymous protecting influence of nodes in community,APINC),基本思想是在社区中实现δ-shell安全分组,从而达到δ-核匿名。在真实社会网络数据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保持节点影响力的同时很好地保护了图结构性质;最后展望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影响力 pregel k-核 社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预测链接的分布式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琳 于芳名 +1 位作者 何晓玉 袁昊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5-91,共7页
针对单机工作站环境下处理大规模动态社会网络图时执行效率低,以及动态社会网络发布中数据可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预测链接的分布式动态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方法 D-DSNBLP。该方法通过Pregel-like消息迭代更新模型,实现匿名大规模图数... 针对单机工作站环境下处理大规模动态社会网络图时执行效率低,以及动态社会网络发布中数据可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预测链接的分布式动态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方法 D-DSNBLP。该方法通过Pregel-like消息迭代更新模型,实现匿名大规模图数据的并行处理。首先通过快速迭代完成结点分组;其次根据各个组内的结点属性值并行构建候选结点集合;最后通过构建互斥边集合添加边,实现结点的隐私保护。实验表明,D-DSNBLP方法提高了大规模动态社会网络发布的效率,保证了匿名图的数据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动态社会网络 隐私保护 pregel-like 预测链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度中心度与k-压力中心度及其并行算法
5
作者 饶东宁 林卓毅 魏来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6-41,共6页
网络中心度是网络分析的重要指标。文章提出n-度中心度和k-压力中心度以补充网络中心度的研究,此外,并行算法能提高大规模网络的计算效率。为此,在设计网络中心度并行工具包的同时,设计并实现n-度中心度和k-压力中心度的并行算法。工具... 网络中心度是网络分析的重要指标。文章提出n-度中心度和k-压力中心度以补充网络中心度的研究,此外,并行算法能提高大规模网络的计算效率。为此,在设计网络中心度并行工具包的同时,设计并实现n-度中心度和k-压力中心度的并行算法。工具包的设计基于Spark框架的Pregel方法,并通过Board Ex社交网络测试性能。实验证明工具包的可行性与可拓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中心度 并行算法 工具包 SPARK preg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并行编程框架在数据挖掘领域的比较
6
作者 何渊淘 齐兵辉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90-94,共5页
将机器学习并行化是进行海量数据挖掘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并行计算框架、机器学习算法的多样性,导致计算框架的选取及算法并行化存在着困难。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并行计算框架的模型结构和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算法中变量的依存关系将其分... 将机器学习并行化是进行海量数据挖掘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并行计算框架、机器学习算法的多样性,导致计算框架的选取及算法并行化存在着困难。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并行计算框架的模型结构和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算法中变量的依存关系将其分类,并将这几类算法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中变量的依存关系对其在并行化后的性能有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REDUCE pregel HAMA GraphLab MPI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PIE:基于消息传递的RDFS并行推理框架 被引量:3
7
作者 吕小玲 王鑫 +3 位作者 冯志勇 饶国政 张小旺 许光全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1-465,共15页
随着语义Web的快速发展,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语义数据规模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大规模语义数据上的推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消息传递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RDFS(RDF schema)并行推理方案。利用RDF图数据结构,建立RDFS推... 随着语义Web的快速发展,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语义数据规模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大规模语义数据上的推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消息传递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RDFS(RDF schema)并行推理方案。利用RDF图数据结构,建立RDFS推理过程的图上加边模型。以顶点为计算中心,根据不同推理模型,向其他顶点传递推理消息,完成推理操作。当所有推导出的新三元组以边的形式加入原RDF图中时,整个推理过程结束。在基于消息传递模型的开源框架Giraph上,实现了RDFS并行推理框架MPPIE(message passing parallel inference engine)。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准数据集LUBM和真实数据集DBpedia上,MPPIE执行速度均比当前性能最好的语义推理引擎Web PIE快一个数量级,且展现了良好的可伸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描述框架(RDF) RDFS推理 消息传递 pregel 并行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交联凝胶颗粒调剖剂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39
8
作者 唐孝芬 刘玉章 +3 位作者 刘戈辉 李良雄 白宝君 蔡磊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2-75,共4页
由丙烯酰胺等在地面交联聚合形成网状凝胶黏弹体 ,经干燥、粉碎、分筛等工艺过程制备形成遇水膨胀但不溶解的预交联凝胶颗粒 ,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被广泛地用于存在水驱通道的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但目前对这种新型调剖剂性能仅通过膨胀... 由丙烯酰胺等在地面交联聚合形成网状凝胶黏弹体 ,经干燥、粉碎、分筛等工艺过程制备形成遇水膨胀但不溶解的预交联凝胶颗粒 ,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被广泛地用于存在水驱通道的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但目前对这种新型调剖剂性能仅通过膨胀倍数这单一量化指标进行评价 ,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简述了预交联凝胶颗粒调剖剂的制备及作用机理 ,对调剖剂的性能建立了系统的量化指标 ,即吸水膨胀倍数、吸水膨胀率、膨胀时间、颗粒的圆度和粒径及凝胶颗粒的强度 ,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对凝胶颗粒的吸水膨胀性能、颗粒粒度分布、颗粒强度以及在多孔介质中的封堵性能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预交联 深部调剖 封堵性能 高含水油藏 水驱 凝胶 颗粒 交联聚合 吸水膨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甲氧基果胶的胶凝机理及防止预凝胶形成的措施 被引量:22
9
作者 徐伟 马力 +3 位作者 袁永俊 熊华 朱秀灵 焦云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0-93,共4页
对低甲氧基果胶的胶凝机理及影响胶凝的主要因素———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钙离子浓度进行了探讨 ,并针对低甲氧基果胶应用中产生的降低产品质量的预凝胶问题进行了讨论 ,为分析低甲氧基果胶应用中的问题提供了依据 ,并提出了一些... 对低甲氧基果胶的胶凝机理及影响胶凝的主要因素———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钙离子浓度进行了探讨 ,并针对低甲氧基果胶应用中产生的降低产品质量的预凝胶问题进行了讨论 ,为分析低甲氧基果胶应用中的问题提供了依据 ,并提出了一些防止预凝胶形成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甲氧基果胶 胶凝机理 预凝胶 预防措施 PH值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凝胶技术及其在火烧山裂缝性砂岩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铁龙 王雷 +4 位作者 黄勇 徐赋海 赵秀娟 李斌 李洪玺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1期83-85,共3页
火烧山油田是一个裂缝性特低渗透砂岩油田 ,调堵水技术应用在该油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堵水次数的增加以及大裂缝的存在 ,使堵水效果越来越差。 1998年在火烧山油田的H 1194井组应用预凝胶技术进行调剖 ,施工 4口井 ,措施后增... 火烧山油田是一个裂缝性特低渗透砂岩油田 ,调堵水技术应用在该油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堵水次数的增加以及大裂缝的存在 ,使堵水效果越来越差。 1998年在火烧山油田的H 1194井组应用预凝胶技术进行调剖 ,施工 4口井 ,措施后增加的可采储量为 15× 10 4 t,增加的水驱采收率为 5 79%。文中叙述了预凝胶体系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用于测试其性能指标的流动实验 ,简介了H 1194井组的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凝胶 火烧山 裂缝性砂岩油藏 应用 调堵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的大规模图数据并行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剑峰 《现代计算机》 2016年第5期44-46,64,共4页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从海量的社交数据中分析数据的关系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Spark利用其内存计算模型和适合迭代运算的优势,为大规模图数据并行运算提供Graphx框架。以经典的Page Rank算法为例,分...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从海量的社交数据中分析数据的关系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Spark利用其内存计算模型和适合迭代运算的优势,为大规模图数据并行运算提供Graphx框架。以经典的Page Rank算法为例,分析Graphx框架下的Pregel迭代计算模型,总结Pregel计算模型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图数据 并行计算 SPARK preg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凝胶法碳热还原制备UO_2核燃料微球
12
作者 马涛 郭成初 +2 位作者 陈铭 宋彤 常振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3-867,共5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凝胶方式结合碳热还原法制备UO_2核燃料微球。研究实现凝胶微球常温条件下的形成以及预凝胶液中的反应物炭黑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即可实现均匀分散。采用包括zeta电位仪、纳米粒度仪等多种技术对产物表征,对预凝胶液中...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凝胶方式结合碳热还原法制备UO_2核燃料微球。研究实现凝胶微球常温条件下的形成以及预凝胶液中的反应物炭黑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即可实现均匀分散。采用包括zeta电位仪、纳米粒度仪等多种技术对产物表征,对预凝胶液中的炭黑分散机理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凝胶微粒与炭黑通过固有电性发生交错式结合而使得炭黑均匀分散。成功制备了密度大于90%理论密度的UO_2燃料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核燃料微球 碳热还原 炭黑分散 预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辅助预糊化技术工艺优化及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昝学梅 刘明 +5 位作者 刘艳香 孟宁 刘翼翔 谭斌 田晓红 方秀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8,共10页
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糙米的酶解辅助预糊化工艺,以蒸煮时间为指标,得到最佳酶解辅助预糊化工艺条件,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测定白米、糙米和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及其蒸煮前后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时... 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糙米的酶解辅助预糊化工艺,以蒸煮时间为指标,得到最佳酶解辅助预糊化工艺条件,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测定白米、糙米和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及其蒸煮前后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为4 h、酶的添加量为0.1%、预糊化时间为10 min,酶解温度为39℃。在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中检测到5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19种,酮类8种,酯类6种,醇类12种及其它类11种;而蒸煮后的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中检测到4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18种,酮类8种,酯类3种,醇类11种及其它类4种,且2-辛烯醛、苯乙醛、苯乙酮、乙偶姻、γ-丁内酯、戊酸、己酸、丁酸和己二烯二硫化等挥发性物质在蒸煮之后消失。糙米酶解辅助预糊化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改变最大的为醛类、酮类和醇类;而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蒸煮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改变最大的为酯类和其它类中的酸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辅助预糊化 糙米 工艺优化 挥发性风味成分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