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并行结构的H.264帧内预测器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凌志 路奇 +1 位作者 戎蒙恬 郑世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构设计的并行结构的H.264帧内预测器.在分析17种帧内预测值求解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其运算上的相似性,将所有运算单元集中到一个运算单元中.该运算单元可根据预测模式的不同对输入的数据安排相应的运算模块及数据通路,...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构设计的并行结构的H.264帧内预测器.在分析17种帧内预测值求解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其运算上的相似性,将所有运算单元集中到一个运算单元中.该运算单元可根据预测模式的不同对输入的数据安排相应的运算模块及数据通路,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达到适时解码,系统同时安排4个并行运算单元以提高处理能力.实验表明,在50.5 MHz时钟时,本结构可以适时处理720×480,30帧/s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帧内预测器 H.264 可重构 并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Smith预估补偿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汪秉文 李国宽 姜新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33-35,共3页
在常规Sm ith 预估补偿算法控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使用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方法,把控制对象与模型间的差异用增益来补偿,使得模型失配条件下的Sm ith 预估补偿控制效果接近于模型精确条件下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 在常规Sm ith 预估补偿算法控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使用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方法,把控制对象与模型间的差异用增益来补偿,使得模型失配条件下的Sm ith 预估补偿控制效果接近于模型精确条件下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模型偏差时,提出的方法能大大改善Sm ith 预估补偿控制的动态性能,且对外扰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系统 SMITH预估器 模型参考 自适应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经PCI血运重建能否获益的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昆 郭靖涛 +1 位作者 周江 张敏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372-1376,共5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否获益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123例ICM患者,优化药物治疗2周后行PCI,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和介入诊治数据,随访6个月,分析PCI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依据治疗是否有效,...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否获益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123例ICM患者,优化药物治疗2周后行PCI,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和介入诊治数据,随访6个月,分析PCI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依据治疗是否有效,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组间比较,分析ICM患者经PCI血运重建治疗可能获益的预测因素。结果:123例入选的ICM患者中,经PCI血运重建治疗有效组67例,无效组56例,有效率为54.47%。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SYNTAX评分、心绞痛、心电图V1~V4导联Q波以及是否实现左前降支血运重建等7项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OR=0.825,95%CI:0.813~1.157,P=0.032)、是否合并糖尿病(OR=0.170,95%CI:0.042~0.643,P=0.012)、是否有心绞痛症状(OR=3.982,95%CI:0.581~14.232,P=0.008)、心电图V1~V4导联病理性Q波(OR=0.039,95%CI:0.018~0.576,P=0.000)、是否有效开通前降支(OR=4.251,95%CI:0.833~19.143,P=0.046)是影响ICM患者PCI治疗有效性的预测因素。结论:对比分析ICM患者PCI前及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提示:年龄较轻、不合并糖尿病、有心绞痛发作、心电图V1~V4导联无Q波、实现左前降支血运重建是ICM患者PCI治疗可能获益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运重建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特殊损失下预测问题的PMC准则
4
作者 朱家砚 王学敏 彭耿 《长春大学学报》 2007年第12期5-6,43,共3页
将估计问题中的PMC准则运用到随机变量的预测问题中。在一类特殊损失下证明了中位数无偏预测量为某一给定预测量集合中的Pitman-closest预测量。
关键词 PMC准则 中位数无偏 Pitman-closest预测量 LINEX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估模糊PID控制在石灰窑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业明 陈乐庚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6年第11期84-85,共2页
石灰窑的生产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它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大时滞、强耦合等问题,普通PID控制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设计了具有Smith预估功能的模糊PID控制器。运用MATLAB中的模糊逻辑工具箱,搭建了石灰窑窑温的预估模糊PID... 石灰窑的生产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它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大时滞、强耦合等问题,普通PID控制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设计了具有Smith预估功能的模糊PID控制器。运用MATLAB中的模糊逻辑工具箱,搭建了石灰窑窑温的预估模糊PID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预估模糊PID控制比普通PID控制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窑 PID Smith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