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施艾氟迪对鄱阳湖棉区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崔爱花 夏绍南 +1 位作者 张丽娟 高红兵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93-95,共3页
通过设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喷施不同剂量棉花花芽分化剂AFD,以全精控和清水为对照的3个处理,研究了AFD对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AFD,可以明显降低株高,增加果节数和桠果节数,有效缩短果节距和主茎节距,塑造紧凑、理想株型;在... 通过设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喷施不同剂量棉花花芽分化剂AFD,以全精控和清水为对照的3个处理,研究了AFD对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AFD,可以明显降低株高,增加果节数和桠果节数,有效缩短果节距和主茎节距,塑造紧凑、理想株型;在减少蕾花脱落和促进蕾铃转化方面有效,但在提高单株成铃方面效果不显著。喷施AFD可使铃壳增厚,衣分略有降低,提高单铃重和产量的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氟迪 鄱阳湖棉区 棉花 生育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经济政策影响鄱阳湖区粮棉产量波动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邹秀清 黄贤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42-445,共4页
鄱阳湖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对国家粮、棉经济政策影响鄱阳湖区粮棉产量波动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 ,揭示国家经济政策与湖区的粮食、棉花产量高度相关并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国家经济政策 鄱阳湖区 产量 粮食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与轻简化设想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允昔 田绍仁 +2 位作者 鲁速明 朱模勇 李江平 《江西棉花》 2011年第A01期32-37,共6页
通过阐述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优势,描述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中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意义与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适合鄱阳湖棉区应用的机械化与轻简化技术,最终提出了鄱阳湖棉区... 通过阐述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优势,描述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中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意义与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适合鄱阳湖棉区应用的机械化与轻简化技术,最终提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与轻简化发展模式,以利于鄱阳湖棉区加快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棉花生产 机械化 轻简化 构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的密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崔爱花 夏绍南 +3 位作者 李永旗 张丽娟 高红兵 卢雪峰 《棉花科学》 2015年第5期23-26,共4页
为筛选出鄱阳湖棉区适于机械化采收的最佳密度,于2014年设119625株/hm2、101220株/hm2、87720株/hm2和77400株/hm24个处理,分别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始果枝着生节位及高度、衣分和纤维品质等性状不同密度... 为筛选出鄱阳湖棉区适于机械化采收的最佳密度,于2014年设119625株/hm2、101220株/hm2、87720株/hm2和77400株/hm24个处理,分别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始果枝着生节位及高度、衣分和纤维品质等性状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单株成铃数随着密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较适宜的种植密度在90000株/hm2左右,株行距配置为行距76 cm,株距15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机械化收获 棉花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株行距配置对产量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丽娟 夏绍南 +1 位作者 崔爱花 高红兵 《棉花科学》 2014年第2期13-18,共6页
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形成的密度对棉花生育期... 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形成的密度对棉花生育期、成铃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密度高于36000株/hm2可通过株行距配置来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棉花 株行距配置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机械采收适宜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操宇琳 肖水平 +4 位作者 夏绍南 杨军 钟敏 段志诚 刘克东 《棉花科学》 2015年第4期60-62,共3页
通过征集28个早熟棉花材料进行适宜机械化采收性状考察,从生育期、株型、产量、纤维品质及抗病性等几个性状综合判断,结果表明:中425机收性状优良,较适合鄱阳湖棉区用作棉花机械化采收品种选用。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棉花 机械收获 适宜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发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棉花生产的思考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水仙 叶智华 +3 位作者 张天玉 鲁速明 田绍仁 吴昊 《江西棉花》 2010年第4期8-12,共5页
通过介绍环鄱阳湖棉区的棉花生产发展现状,以及有利的气候、土壤、植棉技术等棉花生产条件,提出优化棉田布局、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提高植棉效益、完善服务功能等生产建议,以发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棉花生产。
关键词 重视 发展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棉花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种植密度对早熟棉中棉所58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亚平 杨兆光 +1 位作者 肖远龙 吴振江 《棉花科学》 2016年第6期28-33,共6页
为了筛选出鄱阳湖棉区种植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8的最佳密度,结合鄱阳湖棉区短季棉生产情况,设6个密度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测量不同处理的棉花农艺、产量性状,为鄱阳湖棉区发展短季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密度为12 0000... 为了筛选出鄱阳湖棉区种植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8的最佳密度,结合鄱阳湖棉区短季棉生产情况,设6个密度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测量不同处理的棉花农艺、产量性状,为鄱阳湖棉区发展短季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密度为12 0000株/hm^2较为适宜,其籽棉、皮棉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与中熟棉对照品种常规密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中棉所58 早熟棉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鄱阳湖棉区植棉常遇的自然灾害及预防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磊 张允昔 《江西棉花》 2009年第6期8-12,共5页
环鄱阳湖棉区是国家优势产棉集中区,是江西的优质高产棉区。在分析了环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上常出现的高温干旱、涝灾渍害、雹灾、台风和低温冷害自然灾害后,提出了相应的有效预防及补救措施。以提高环鄱阳湖棉区植棉的防灾抗灾能力。
关键词 环鄱阳湖棉区 植棉 自然灾害 预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亩产千斤子棉”群体结构建成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绍仁 杨磊 +2 位作者 夏绍南 柯兴盛 彭苗苗 《江西棉花》 2011年第A01期3-8,共6页
2009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共同在湖口县实施的"亩产千斤子棉"创建项目,取得了单产子棉7 605.9 kg/hm2("1014.12斤/亩")的好成绩。通过分析"亩产千斤子棉"的群体结构和成铃规律,提出"千... 2009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共同在湖口县实施的"亩产千斤子棉"创建项目,取得了单产子棉7 605.9 kg/hm2("1014.12斤/亩")的好成绩。通过分析"亩产千斤子棉"的群体结构和成铃规律,提出"千斤棉"群体结构为株型较紧凑,种植密度27 000株/hm2左右,株高120~125 cm,果枝数22~23层,单株总果节数为180个左右,成铃率40%以上,总铃数达到140万个/hm2;上、中、下部成铃分布均匀,同时确保第1~5果节有较高的成铃率,早发早熟不早衰,是获得棉花超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千斤棉” 成铃分布 群体结构 超高产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和密度对鄱阳湖植棉区不同熟性棉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丽娟 夏绍南 +2 位作者 李永旗 谢业涛 阳太羊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20-24,共5页
为探讨在鄱阳湖植棉区中早熟品种进行晚播替代早熟品种的可能性,于2018年采用裂-裂区设计,在鄱阳湖植棉区分3个时期[4月28日(A1)、5月10日(A2)、5月26日(A3)]和2种密度[6.75万株/hm^2(B1)、9.00万株/hm^2(B2)]种植有代表性的中早熟品种... 为探讨在鄱阳湖植棉区中早熟品种进行晚播替代早熟品种的可能性,于2018年采用裂-裂区设计,在鄱阳湖植棉区分3个时期[4月28日(A1)、5月10日(A2)、5月26日(A3)]和2种密度[6.75万株/hm^2(B1)、9.00万株/hm^2(B2)]种植有代表性的中早熟品种赣棉杂1号(C1)与早熟品种中棉所425(C2),研究其对产量、产量影响因子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播期2种密度水平下的各处理平均子棉产量为2513.5~3072.0 kg/hm^2,其中以A1B1C1和A1B2C1产量相对较高,以A2B2C2产量最低,且A3播期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播期对纤维品质有显著影响,播期A3处理的棉纤维品质均优于A1和A2处理。综上所述,在鄱阳湖植棉区,中早熟品种适当晚播(5月底之前),只要密度适宜再加上合理的化学调控,可以通过自身的自动调节机制进行生长发育,能够取得和早熟品种相当的产量,且纤维品质较好,可以代替早熟品种进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播期 密度 品种熟性 产量 品质 鄱阳湖植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在“千斤棉”创建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绍仁 操宇琳 +2 位作者 柯兴盛 杨磊 杨兆光 《棉花科学》 2012年第3期3-7,共5页
通过3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棉区"亩产千斤子棉"超高产创建,总结分析了在"千斤棉"创建中主要来源于自然灾害、基础条件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提出了科学选择试验地选点、合理密植、适度化控、应用滴... 通过3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棉区"亩产千斤子棉"超高产创建,总结分析了在"千斤棉"创建中主要来源于自然灾害、基础条件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提出了科学选择试验地选点、合理密植、适度化控、应用滴灌管道抗旱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应对措施来提高产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千斤棉”创建 不利因素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应用全精控调节的示范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文忠 张丽娟 +1 位作者 夏绍南 杨磊 《棉花科学》 2016年第3期43-46,共4页
通过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其植株喷施生长调节剂"全精控"示范试验,以助壮素和清水为对照,分析其对棉花株型、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全精控"可以有效控制棉株的主茎和中部果枝的伸长,缩短主茎和果节... 通过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其植株喷施生长调节剂"全精控"示范试验,以助壮素和清水为对照,分析其对棉花株型、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全精控"可以有效控制棉株的主茎和中部果枝的伸长,缩短主茎和果节节距;可以减少无效果节数,增加桠桃数,但对产量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其上述作用的效果与助壮素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全精控 棉花 生长发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棉花花铃期降水资源变化与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昊 杨柳 杨磊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11-116,122,共7页
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棉花花铃期降水资源的变化与影响,以鄱阳湖区棉花产量(品质)因素和花铃期降水因子为研究对象,提取了棉花产量品质形成限制性影响因子,分析诊断了其变化特征及其对棉花产业发展的利弊。结果表明:(1)7月、8月降水日... 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棉花花铃期降水资源的变化与影响,以鄱阳湖区棉花产量(品质)因素和花铃期降水因子为研究对象,提取了棉花产量品质形成限制性影响因子,分析诊断了其变化特征及其对棉花产业发展的利弊。结果表明:(1)7月、8月降水日数以及花铃期降水量与降水日数是鄱阳湖区棉花产量品质形成的限制性降水因子,正常年份鄱阳湖区花铃期降水条件对棉花产量品质形成是适宜的。(2)棉花伏、秋桃数分别与7月、8月降水日数呈负相关;蕾铃脱落率与花铃期降水量绝对距平呈正相关,单铃重、霜前花率均与花铃期雨量绝对距平呈负相关;衣分、纤维长分别与花铃期降水日数绝对距平的"立方值"和"4次方根"呈负相关。(3)7、8月降水日数总体呈不显著的线性递增趋势,且均有增多的突变期,周期性变化趋势不显著;进入2000年代以来7月份降水日数减少趋势明显,有利于降低伏桃形成的灾害风险。(4)花铃期降水量与降水日数的绝对距平总体上均呈减小的变化趋势,特别是2000年代以来这一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花铃期降水有利于研究地区棉花产量品质形成和棉花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花铃期 降水特征 影响 鄱阳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策金 刘克东 +4 位作者 段志诚 王永邦 赵云峰 宋涛 谈梅芳 《棉花科学》 2012年第4期25-29,共5页
采取空白地与施肥地建立两个长期定位监测点,根据调查农户耕作记录和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分析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对鄱阳湖棉区的水稻土和潮土等类型土壤进行肥力变化的研究。通过对两种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 采取空白地与施肥地建立两个长期定位监测点,根据调查农户耕作记录和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分析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对鄱阳湖棉区的水稻土和潮土等类型土壤进行肥力变化的研究。通过对两种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棉区耕地土壤养分供给逐渐失衡,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推进,可有效地缓解和改善这种不平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土壤肥力 定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