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acidiscabies鉴定及抑菌有机酸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勋 丰加文 +6 位作者 何文睿 徐亚锦 邓琳梅 周昆燕 张潇方 杨艳丽 刘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125-134,共10页
本研究旨在鉴定微型薯连作基质中疮痂病原菌的种类,筛选具有良好抑制活性的有机酸以利于控制疮痂病发生。研究从病薯上分离纯化病原菌,用薯片法、萝卜片法及温室盆栽接种法检测其致病性,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基... 本研究旨在鉴定微型薯连作基质中疮痂病原菌的种类,筛选具有良好抑制活性的有机酸以利于控制疮痂病发生。研究从病薯上分离纯化病原菌,用薯片法、萝卜片法及温室盆栽接种法检测其致病性,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种类,对其耐盐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用纸碟法测定甲酸等有机酸对疮痂链霉菌生长的影响。链霉菌19311具有致病性,其致病岛毒力相关基因型为txtAB+/tomA+/necI+,根据19311菌株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鉴定为酸性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acidiscabies)。甲酸、乙酸、丙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可显著抑制S.acidiscabies的生长,甲酸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45.43 mm,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1%,可通过增加细胞膜通透性抑制S.acidiscabies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微型薯生产基质中疮痂链霉菌19311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未来可考虑使用1%甲酸进行疮痂病的控制试验,并评估其对原原种生产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微型薯 种类鉴定 生物学特性 有机酸 细胞膜通透性 甲酸 抑制活性 连作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马铃薯不同品种(系)对马铃薯疮痂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施贵芝 丰加文 +2 位作者 徐亚锦 林知许 刘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5期137-142,共6页
随着云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薯调运的频繁,质量监管不足导致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日益严重。本研究旨在评估云南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该病害的抗性水平,并筛选出具有潜在抗病性的育种材料。为此,本研究收集了33份不同的马铃薯品种(... 随着云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薯调运的频繁,质量监管不足导致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日益严重。本研究旨在评估云南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该病害的抗性水平,并筛选出具有潜在抗病性的育种材料。为此,本研究收集了33份不同的马铃薯品种(系)材料,并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培育组培苗,进而采用盆栽试验进行抗性评估。同时结合对大田主栽品种田间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供试的33份马铃薯品种(系)的组培苗接种疮痂病菌后,所有测试品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病率58%~96.67%,其中I-1085品种的发病率最低,F37-2品种的发病率最高。病情指数分布在22.58~67.27之间,以Fx3品种的病情指数最低,F37-2的最高。本研究结果为云南省马铃薯抗疮痂病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品种抗性 抗性分析 组培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抗病种质资源评价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越 宿飞飞 胡柏耿 《中国马铃薯》 2024年第1期21-29,共9页
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cabies)近年在中国北方一作区、西南混作区、中原二季作区普遍发生,选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经济的防治方法。试验筛选对疮痂病具有抗性的马铃薯品种(系)材料。2022年利用自然病圃法对31个马铃薯品种(系)材... 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cabies)近年在中国北方一作区、西南混作区、中原二季作区普遍发生,选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经济的防治方法。试验筛选对疮痂病具有抗性的马铃薯品种(系)材料。2022年利用自然病圃法对31个马铃薯品种(系)材料的疮痂病抗性进行评价鉴定并测定产量,2023年对筛选出的12份材料重复鉴定。2022年参试的31份品种(系)材料中,‘希森5号’‘Z496’‘Z740’‘Z759’‘Z760’‘Z812’‘Z917’‘Z962’‘Z1148’‘Z1152’‘Z1356’11份品种(系)材料具有疮痂病抗性,产量表现优异。2023年进一步测试鉴定结果表明,‘Z962’连续两年抗性鉴定结果为抗病材料(R),产量与当地主栽品种‘尤金’无显著差异;‘Z1148’‘Z1152’‘Z1356’‘Z740’‘Z760’‘Z917’产量高于对照品种,但仅‘Z740’产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对马铃薯疮痂病具有中等抗性(MR)。‘希森5号’和‘Z496’对疮痂病具有较强抗性,可作为杂交亲本材料进行疮痂病抗病育种创制杂交组合。研究筛选评价了31份马铃薯材料疮痂病抗性,为疮痂病抗病育种和病害防控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系) 疮痂病 抗性评价 种质资源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疮痂病新型病原菌种类及致病性鉴定
4
作者 王越 曹春梅 +5 位作者 陈汉 王晓娇 余乾鹏 李学洋 张志凯 胡柏耿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2期151-156,共6页
研究旨在对土壤中马铃薯病原菌分离鉴定,明确致病基因及致病能力。对开展抗疮痂病育种及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对采集的发病薯块,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涂布稀释、通过16S r DNA测序进行种类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PCR鉴定致病基因,萝卜幼苗... 研究旨在对土壤中马铃薯病原菌分离鉴定,明确致病基因及致病能力。对开展抗疮痂病育种及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对采集的发病薯块,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涂布稀释、通过16S r DNA测序进行种类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PCR鉴定致病基因,萝卜幼苗法、小薯片法和盆栽接种鉴定测试致病性。共分离鉴定致病性链霉菌4种,分别为Streptomyces scabies、Streptomyces thermocarboxydus、Streptomyces rubrogriseus、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以上菌株分别接种希森3号进行致病性检测,测试结果表明,上述4种链霉菌均能引起块茎发病,且致病基因组合均为txtAB+/tomA+/nec1+;本研究共鉴定马铃薯疮痂病致病性链霉菌4种,除Streptomyces scabies外,Streptomyces thermocarboxydus、Streptomyces rubrogriseus、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 3种病原菌为马铃薯疮痂病新型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致病性链霉菌 分离鉴定 致病基因 16S rDNA测序 系统发育树 PCR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萌 刘伯 +2 位作者 于秀梅 赵伟全 刘大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03-2610,共8页
【目的】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30株马铃薯疮痂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同时测试菌株的生理生化及生长限制因子等指标,利用SPSS软件将结果与11株链霉菌标准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个... 【目的】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30株马铃薯疮痂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同时测试菌株的生理生化及生长限制因子等指标,利用SPSS软件将结果与11株链霉菌标准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个测试菌株中包括Streptomyces scabies种群10株,S.bobili种群7株,S.turgidiscabies种群1株,S.galilaeus种群6株,S.diastatochromogenes种群2株,S.setonii种群1株,S.enissocaesilis种群3株。【结论】由此可见,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的组成具有明显多样性,其中S.galilaeus,S.bobili和S.enissocaesilis等种群为新发现的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链霉菌 表型特征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诱导马铃薯疮痂病抗性的生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汤晓莉 薛红芬 +3 位作者 邓国宾 杨明挚 王燕云 陈小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51-1854,共4页
以感病品种夏波蒂为材料,研究外源水杨酸(SA)在温室马铃薯种薯生产中,对种薯疮痂病的感病指数和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PAL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多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索诱导抗性的生理基础。结果... 以感病品种夏波蒂为材料,研究外源水杨酸(SA)在温室马铃薯种薯生产中,对种薯疮痂病的感病指数和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PAL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多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索诱导抗性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外源SA能显著降低种薯感病率;同时矮化植株,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增强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过诱导抗氧化酶系活力的提高,SA能有效降低叶片中超氧自由基和MDA的含量,增强植株对疮痂病的系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水杨酸 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马铃薯疮痂病菌种类及致病性鉴定 被引量:30
7
作者 邢莹莹 吕典秋 +4 位作者 魏琪 万书明 董学志 邱彩玲 金光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2,50,共8页
为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特征,2012-2013年从黑龙江省克山县、绥化市、哈尔滨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采集具有疮痂病病斑的马铃薯块茎,从中分离纯化病原菌,根据16SrRNA基因的差异采用分子手段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 为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特征,2012-2013年从黑龙江省克山县、绥化市、哈尔滨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采集具有疮痂病病斑的马铃薯块茎,从中分离纯化病原菌,根据16SrRNA基因的差异采用分子手段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种类和致病性鉴定,并对txtAB阳性菌株采用萝卜幼苗法或马铃薯致病性试验测定其致病性。共分离出74株菌株,鉴定出致病性菌株26株,其中Streptomyces scabies或S.europaeiscabiei 21株,S.turgidiscabies 3株和S.acidiscabies 2株。所有的致病性菌株中共有4种致病岛基因型,即nec1+/tomA+、nec1-/tomA+、nec1+/tomA-和nec1-/t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STREPTOMYCES spp. 致病岛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菌及防控手段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夏善勇 牛志敏 +2 位作者 李庆全 张丽娟 盛万民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17,共6页
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是由放线菌目链霉菌属疮痂病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土传兼种传病害,在世界各马铃薯种植区域广泛分布,已成为马铃薯生产上四大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商品性及加工品质,给马铃薯产... 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是由放线菌目链霉菌属疮痂病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土传兼种传病害,在世界各马铃薯种植区域广泛分布,已成为马铃薯生产上四大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商品性及加工品质,给马铃薯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可造成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马铃薯疮痂病在我国很多省(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有逐年扩大和加重的趋势。本评述对马铃薯疮痂病症状、发病规律、病原菌种类与分布进行了归纳,阐述了病原菌的鉴定及致病机理,总结了不同防治措施的特点,并对今后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以期为病原菌的深入研究和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链霉菌 致病机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爽 杨美军 +4 位作者 张云 李婷婷 王振钰 曾潆 韩玉珠 《中国马铃薯》 2018年第4期240-248,共9页
马铃薯疮痂病菌是由放线菌科链霉菌属引起的,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中国,马铃薯疮痂病分布较广泛,危害严重。多年来疮痂病对马铃薯生产和加工造成一定困扰。主要从疮痂病的分布,病原菌分类,病原菌致病性鉴定方法,病原菌鉴定,致病机制,品... 马铃薯疮痂病菌是由放线菌科链霉菌属引起的,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中国,马铃薯疮痂病分布较广泛,危害严重。多年来疮痂病对马铃薯生产和加工造成一定困扰。主要从疮痂病的分布,病原菌分类,病原菌致病性鉴定方法,病原菌鉴定,致病机制,品种资源及抗病性,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病原 致病机制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马铃薯疮痂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夏善勇 盛万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6,28,共11页
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是由放线菌目链霉菌属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土传兼种传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马铃薯种植区,不仅影响马铃薯的外观品质和销售价格,严重时还会导致马铃薯出苗延迟甚至引起幼苗死亡,造成产量下... 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是由放线菌目链霉菌属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土传兼种传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马铃薯种植区,不仅影响马铃薯的外观品质和销售价格,严重时还会导致马铃薯出苗延迟甚至引起幼苗死亡,造成产量下降,给马铃薯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全球危害马铃薯生产的第四大病害。2015年我国确立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种植区域和规模不断扩大,马铃薯疮痂病在我国很多省(自治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有逐年扩大和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商品薯、加工原料薯和种薯的生产,成为制约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对马铃薯疮痂病症状、发病因素、传播规律、致病机理、分类方法以及我国马铃薯疮痂病发生情况、种类及分布进行归纳,并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马铃薯疮痂病的研究和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致病机理 鉴定方法 种类分布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马铃薯疮痂病发生与防治途径 被引量:28
11
作者 张建平 尹玉和 +4 位作者 闫任沛 哈斯 林团荣 程玉臣 胡冰 《中国马铃薯》 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
2011~2012年对内蒙古自治区18个种薯生产单位和11个马铃薯县(旗、市)进行了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pp.)实地访问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8个种薯生产单位有疮痂病率83.0%,病薯率0.0%~100.0%,11个县(旗、市)商品薯有疮痂病率100.0%... 2011~2012年对内蒙古自治区18个种薯生产单位和11个马铃薯县(旗、市)进行了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pp.)实地访问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8个种薯生产单位有疮痂病率83.0%,病薯率0.0%~100.0%,11个县(旗、市)商品薯有疮痂病率100.0%,病薯率0.1%~38.0%。重复使用蛭石生产种薯、商品薯生产田轮作少、发病重。种薯较商品薯疮痂病问题更为严重。品种感病、条件适宜、重复使用蛭石、轮作少和缺乏有效杀菌剂是病害严重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使用效果显著的蛭石消毒剂或种薯处理剂是内蒙古马铃薯疮痂病防治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马铃薯疮痂病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试验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建平 哈斯 +5 位作者 林团荣 尹玉和 郑友 闫任沛 程玉臣 胡冰 《中国马铃薯》 2013年第2期83-86,共4页
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pp.)是目前内蒙古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更是影响微型薯生产的主要病害。缺少有效杀菌剂是病害严重的主要原因,2012年选用10种杀菌剂进行了网棚蛭石消毒防治该病害试验。结果表明:疮痂治200倍液防效86.8... 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pp.)是目前内蒙古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更是影响微型薯生产的主要病害。缺少有效杀菌剂是病害严重的主要原因,2012年选用10种杀菌剂进行了网棚蛭石消毒防治该病害试验。结果表明:疮痂治200倍液防效86.8%,99%硫酸铜40倍液防效55.1%、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50.9%、77%冠菌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42.9%、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41.2%。疮痂治对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具有优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杀菌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及施用方式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被引量:23
13
作者 孙静 金光辉 刘喜才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马铃薯疮痂病被视为马铃薯生产中的第四大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外观、等级和品质。为求得防效好的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方法,试验采用种薯处理与土壤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试验品种为‘尤金’,供试微生物制剂有5种,化学药剂1... 马铃薯疮痂病被视为马铃薯生产中的第四大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外观、等级和品质。为求得防效好的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方法,试验采用种薯处理与土壤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试验品种为‘尤金’,供试微生物制剂有5种,化学药剂1种。对照为常规处理,即不采取任何拌种与沟施。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以处理5最好,达到55.17%,处理5是在常规药剂(滑石粉+甲托+链霉素)拌种下,微生物肥料2(薯益生)沟施;其次为处理6防治效果达50.08%,处理6是在常规药剂拌种下,化学药剂爱可(化学药剂1)沟施。处理5、6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5的产量为1 767 kg/667m2,处理6的产量为1 740 kg/667m2,但与对照产量(1 646 kg/667m2)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拌种 沟施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毒马铃薯疮痂病的特征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云 岳新丽 +1 位作者 帅媛媛 王玉春 《中国马铃薯》 2011年第6期367-368,共2页
在大同高寒所的温室微型薯规模生产中,每年约有10%以上的微型薯受到疮痂病侵染,使微型薯的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微型薯感染疮痂病的程度与温室内温度、湿度、品种抗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温室的大规模微型薯生产过程中,选用良好... 在大同高寒所的温室微型薯规模生产中,每年约有10%以上的微型薯受到疮痂病侵染,使微型薯的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微型薯感染疮痂病的程度与温室内温度、湿度、品种抗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温室的大规模微型薯生产过程中,选用良好的基质、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喷水时期及次数等防治措施,有效抑制疮痂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疮痂病 特征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氟啶胺对马铃薯块茎疮痂病防治效果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露 艾玉廷 +2 位作者 马健 张伟 赵凯涛 《中国马铃薯》 2013年第3期175-178,共4页
为减轻疮痂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采取对播种垄沟中的薯块喷施氟啶胺药剂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比例氟啶胺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及块茎疮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不同比例氟啶胺对马铃薯的出苗率、产量以及防病效果都... 为减轻疮痂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采取对播种垄沟中的薯块喷施氟啶胺药剂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比例氟啶胺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及块茎疮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不同比例氟啶胺对马铃薯的出苗率、产量以及防病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00倍液可显著提高块茎的维生素C含量。1000倍液的防病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块茎 疮痂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马铃薯疮痂病菌种群结构及PAI致病基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铉哲 赵雪 +3 位作者 陈苏慧 徐浩然 任雪琦 朱二龙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59,共7页
2018—2020年,从黑龙江省6个市(哈尔滨市、佳木斯市、鹤岗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和鸡西市)采集马铃薯疮痂病薯块,采用稀释分离法对马铃薯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利用萝卜幼苗法进行分离菌株致病性测定。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 2018—2020年,从黑龙江省6个市(哈尔滨市、佳木斯市、鹤岗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和鸡西市)采集马铃薯疮痂病薯块,采用稀释分离法对马铃薯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利用萝卜幼苗法进行分离菌株致病性测定。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DNA序列对疮痂病菌进行分类鉴定,并进一步分析了致病菌的PAI致病基因组成。结果表明,从6个市采集到的154份马铃薯样品中分离鉴定获得263株链霉菌致病菌株,共有5种,为S.scabies、S.acidiscabies、S.bottropensis、S.rochei和S.lavendulae。其中S.scabies是优势菌株,S.bottropensis、S.rochei和S.lavendulae是黑龙江省首次报道的马铃薯疮痂病菌。通过对致病链霉菌进行PAI致病基因(txtAB、tomA、nec1)的PCR扩增,共检测出2种致病基因类型txtAB^(+)/tomA^(+)/nec1^(+)和txtAB^(-)/tomA^(+)/ne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致病链霉菌 鉴定 PAI致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杀菌剂不同施药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疮痂病防效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宇飞 石瑛 +2 位作者 张丽莉 柳迎杰 刘海旭 《中国马铃薯》 2021年第3期262-271,共10页
疮痂病已经成为影响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并有逐年加重趋势。为筛选防治疮痂病有效药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马铃薯品种‘尤金’为试验材料,比较6种生物源药剂和4种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0%噻唑锌悬浮剂... 疮痂病已经成为影响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并有逐年加重趋势。为筛选防治疮痂病有效药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马铃薯品种‘尤金’为试验材料,比较6种生物源药剂和4种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0%噻唑锌悬浮剂拌种防效最好,病情指数最低为18.74%,防效最高为50.28%,其次是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拌种和12%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拌种的防治效果较好,病情指数小于20.00%,防效47.00%左右,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多数药剂拌种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好于沟施处理,但拌种处理有抑制植株高度倾向,多数沟施处理比拌种处理相对安全。40%噻唑锌悬浮剂、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12%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能够替代72%农用链霉素可溶粉剂防控马铃薯疮痂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杀菌剂 施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马铃薯4种细菌病害 被引量:7
18
作者 魏琪 闵凡祥 +4 位作者 张抒 高云飞 董学志 王文重 杨帅 《中国马铃薯》 2016年第2期105-111,共7页
马铃薯易受到多种细菌病害的侵染,特别是检疫性病害和土传性病害,对马铃薯种薯进行全面的细菌病害检测势在必行。将检测检疫性细菌病害的DNA条形码技术应用在马铃薯4种细菌性病害(环腐病、青枯病、疮痂病和黑胫病)的检测中,探讨该项技... 马铃薯易受到多种细菌病害的侵染,特别是检疫性病害和土传性病害,对马铃薯种薯进行全面的细菌病害检测势在必行。将检测检疫性细菌病害的DNA条形码技术应用在马铃薯4种细菌性病害(环腐病、青枯病、疮痂病和黑胫病)的检测中,探讨该项技术的应用可行性。采用已知菌株以明确该项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项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马铃薯环腐病和疮痂病的结果良好;检测青枯病可以确定到属;检测黑胫病时配合特异性基因,可获得良好的检测结果。该DNA条形码技术是标准性操作规程与测序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高,同时可以在大规模样品的检测工作中缩减工作量,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技术 马铃薯 环腐病 青枯病 疮痂病 黑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复合拌种对马铃薯黑痣病和疮痂病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立 惠娜娜 +5 位作者 李继平 郑果 马生彪 吕昭龙 张金奎 李培玲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8期84-88,共5页
马铃薯黑痣病和疮痂病是影响马铃薯品相及产量的主要土传性病害。为有效防控该类病害,选取0.3%四霉素水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9种药剂进行马铃薯复合拌种试验。结果表明,4个复合拌种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和长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马铃薯黑痣病和疮痂病是影响马铃薯品相及产量的主要土传性病害。为有效防控该类病害,选取0.3%四霉素水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9种药剂进行马铃薯复合拌种试验。结果表明,4个复合拌种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和长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为38.10%~69.66%,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为32.06%~61.50%。各处理马铃薯增产14.52%~40.36%,均增产显著。其中每100 kg切块种薯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 mL+0.3%四霉素水剂15 mL+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2 g复合拌种处理,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效为69.66%,对疮痂病防效为61.50%,增产率为40.36%,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适于生产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复合拌种 马铃薯 黑痣病 疮痂病 防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种质资源疮痂病抗性与块茎表型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光辉 张春雨 +3 位作者 张桂芝 李鑫 王鹏程 姜丽丽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6,共6页
马铃薯疮痂病已成为当前马铃薯逐年大面积生产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为明确马铃薯疮痂病病菌与块茎表型性状的关系,通过盆栽接菌方法,对113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鉴定,并对其块茎表型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疮痂病抗性与... 马铃薯疮痂病已成为当前马铃薯逐年大面积生产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为明确马铃薯疮痂病病菌与块茎表型性状的关系,通过盆栽接菌方法,对113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鉴定,并对其块茎表型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疮痂病抗性与块茎表皮皮孔密度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疮痂病抗性与块茎表皮光滑度具有正相关关系,疮痂病抗性与马铃薯薯型、块茎的芽眼类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块茎肉色和皮色对种质资源疮痂病的抗性水平影响差异显著,其中紫色肉质的种质资源疮痂指数显著高于白色、红色和黄色肉质的种质资源。块茎皮孔密度和表皮光滑度可以作为田间育种中,快速评价筛选抗疮痂病后代的辅助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抗性鉴定 块茎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