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SPP-YOLOv4多尺度融合无人机图像目标检测
1
作者 王玲 韩卓育 +1 位作者 王鹏 白燕娥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5,235,共7页
针对无人机视频图像背景复杂、小目标数量多、漏检错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的小目标检测算法。加入改进的注意力机制来加强关注小目标信息的能力;增加一个检测头并与主干网络的特征图进行融合来获取小目标的语义信息;使... 针对无人机视频图像背景复杂、小目标数量多、漏检错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的小目标检测算法。加入改进的注意力机制来加强关注小目标信息的能力;增加一个检测头并与主干网络的特征图进行融合来获取小目标的语义信息;使用改进的ASPP网络代替普通卷积块进行下采样以增大感受野,减少信息丢失。在VisDrone2019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ASPP-YOLOv4的mAP较YOLOv4提升3.82百分点,显著地提升了小目标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视频图像 小目标检测 YOLOv4 多尺度融合 as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CAM和ASPP的车道线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娟 朱国吕 岳晓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4,共9页
UFLD(ultra fast structure aware deep lane detection)是一种轻量化车道线检测模型,为提升模型的检测精度,对模型进行改进。引入CAM(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使模型能更关注携带重要车道线信息的特征通道和像素;为了感知车道线... UFLD(ultra fast structure aware deep lane detection)是一种轻量化车道线检测模型,为提升模型的检测精度,对模型进行改进。引入CAM(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使模型能更关注携带重要车道线信息的特征通道和像素;为了感知车道线的细节信息,引入ASPP(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扩大卷积过程的感受野,提高模型分割精度;搭建引入CAM和ASPP后的改进模型,并在改进的模型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TuSimple数据集上以ResNet18为主干网络的模型检测精度由95.81%提升至95.98%,以ResNet34为主干网络的模型检测精度由95.84%提升至96.12%;在CULane数据集上,无论是以ResNet18还是以ResNet34为主干网络模型,其平均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CAM aspp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特征融合和RASPP驱动的场景分割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新杰 熊风光 +2 位作者 谢帅康 宋宁栋 李文清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本文针对场景中目标多样性和尺度不统一等现象造成的边缘分割错误、特征不连续问题,提出了一种交叉特征融合和RASPP驱动的场景分割方法.该方法以交叉特征融合的方式合并编码器输出的多尺度特征,在融合高层语义信息时使用复合卷积注意力... 本文针对场景中目标多样性和尺度不统一等现象造成的边缘分割错误、特征不连续问题,提出了一种交叉特征融合和RASPP驱动的场景分割方法.该方法以交叉特征融合的方式合并编码器输出的多尺度特征,在融合高层语义信息时使用复合卷积注意力模块进行处理,避免上采样操作造成的特征信息丢失以及引入噪声的影响,细化目标边缘分割效果.同时提出了深度可分离残差卷积,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结合残差的金字塔池化模块——RASPP,对交叉融合后的特征进行处理,获得不同尺度的上下文信息,增强特征语义表达.最后,将RASPP模块处理后的特征进行合并,提升分割效果.在Cityscapes和CamVi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相比现有方法具有更好的表现,并且对场景中的目标边缘有更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交叉特征融合 金字塔池化 注意力机制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ooling Method Developed for Use i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4
作者 Ìsmail Akgül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4年第10期751-770,共20页
I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pooling methods are used to reduce both the size of the data and the number of parameters after the convolution of the models.These methods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amount of convoluti... I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pooling methods are used to reduce both the size of the data and the number of parameters after the convolution of the models.These methods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amount of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making the neural network more efficient.Maximum pooling,average pooling,and minimum pooling methods are generally used i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However,these pooling methods are not suitable for all datasets used in neural network applications.In this study,a new pooling approach to the literature is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and success rates of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This method,which we call MAM(Maximum Average Minimum)pooling,is more interactive than other traditional maximum pooling,average pooling,and minimum pooling methods and reduces data loss by calculating the more appropriate pixel value.The proposed MAM pooling method increa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ural network by calculating the optimal value during the training of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To determine the success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AM pooling method and compare it with other traditional pooling methods,training was carried out on the LeNet-5 model using CIFAR-10,CIFAR-100,and MNIST datasets.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the proposed MAM pooling method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maximum pooling,average pooling,and minimum pooling methods in all pool sizes on three different datas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ol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deep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pooling,specialization,and discretionary task completion on queueing performance
5
作者 JIANG Houyuan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6,共16页
Pooling,unpooling/specialization,and discretionary task completion are typical operational strategies in queueing systems that arise in healthcare,call centers,and online sales.These strategies may have advantages and... Pooling,unpooling/specialization,and discretionary task completion are typical operational strategies in queueing systems that arise in healthcare,call centers,and online sales.These strategies may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different operational environments.This paper uses the M/M/1 and M/M/2 queues to study the impact of pooling,specialization,and discretionary task completion on the average queue length.Closed-form solutions for the average M/M/2 queue length are derived.Computational examples illustrate how the average queue length changes with the strength of pooling,specialization,and discretionary task completion.Finally,several conjectures are made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uing systems pooling SPECIALIZATION discretionary task completion average queue l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esian partial pooling to reduce uncertainty in overcoring rock stress estimation
6
作者 Yu Feng Ke Gao Suzanne Lacas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1192-1201,共10页
The state of in situ stress is a crucial parameter in subsurface engineering,especially for critical projects like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As one of the two ISRM suggested methods,the overcoring(OC)method is widely u... The state of in situ stress is a crucial parameter in subsurface engineering,especially for critical projects like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As one of the two ISRM suggested methods,the overcoring(OC)method is widely used to estimate the full stress tensors in rocks by independent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data from each OC test.However,such customary independent analysis of individual OC tests,known as no pooling,is liable to yield unreliable test-specific stress estimates due to various uncertainty sources involved in the OC method.To address this problem,a practical and no-cost solution is considered by incorporating into OC data analysi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mplied within adjacent OC tests,which are usually available in OC measurement campaigns.Hence,this paper presents a Bayesian partial pooling(hierarchical)model for combined analysis of adjacent OC tests.We performed five case studies using OC test data made at a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 research site of Sweden.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artial pooling of adjacent OC tests indeed allows borrowing of information across adjacent tests,and yields improved stress tensor estimates with reduced uncertainties simultaneously for all individual tests than they are independently analysed as no pooling,particularly for those unreliable no pooling stress estimates.A further model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partial pooling model also gives better predictive performance,and thus confirms that the information borrowed across adjacent OC tests is relevant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coring stress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reduction Partial pooling Bayesian hierarchical model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bileViT-PC-ASPP和迁移学习的果树害虫识别方法
7
作者 张欢 周毅 +2 位作者 王克俭 王超 李会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7,共11页
为提高果树害虫识别效果,及时做好防治措施,本研究以6种对果树危害程度较大的害虫为研究对象,针对自然环境下果树害虫识别背景复杂、害虫目标小检测难度大、与不同类别间特征相似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轻量化MobileViT-PC-ASPP识别... 为提高果树害虫识别效果,及时做好防治措施,本研究以6种对果树危害程度较大的害虫为研究对象,针对自然环境下果树害虫识别背景复杂、害虫目标小检测难度大、与不同类别间特征相似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轻量化MobileViT-PC-ASPP识别模型。该模型用PConv(Partial convolution)模块代替原模型MobileViT模块中部分标准卷积模块,其次修改MobileViT模块的特征融合策略,将输入特征、局部表达特征、全局表达特征进行拼接融合;删除网络第10层MV2模块和第11层MobileViT模块,使用改进空洞空间池化金字塔(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模块进行代替,形成多尺度融合特征;此外,模型用SiLU激活函数代替ReLU6激活函数进行计算,最后基于ImageNet数据集进行迁移学习。实验结果表明,6类果树害虫图像识别准确率达93.77%,参数量为8.40×10^(5),与改进前相比,识别准确率提高7.5个百分点,参数量降低33.86%;与常用害虫CNN识别模型AlexNet、ResNet50、MobileNetV2、ShuffleNetV2相比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8.25、4.78、7.27、7.41个百分点,参数量分别减少6.03×10^(7)、2.48×10^(7)、2.66×10^(6)、5.30×10^(5);与Transformer识别模型ViT、Swin Transfomer相比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19.03、9.8个百分点,参数量分别减少8.56×10^(7)、2.75×10^(7)。本研究适合部署在移动终端等有限资源环境,并且有助于实现对复杂背景下小目标果树害虫进行识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害虫 识别模型 PConv模块 融合策略 SiLU激活函数 空洞空间池化金字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轻量化ASPP和U-Net的遥感影像烤烟种植区域提取
8
作者 郝戍峰 高宇 +5 位作者 刘萍 李宇昂 张华栋 任鸿杰 田帅杰 寇文韬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9,共11页
针对目前遥感影像中烤烟边缘识别效率低且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融合轻量化ASPP和U-Net框架的遥感影像烤烟种植区域提取模型。首先,该模型在U-Net编码层和解码层连接处加入轻量化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其次,该模型将线性整流... 针对目前遥感影像中烤烟边缘识别效率低且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融合轻量化ASPP和U-Net框架的遥感影像烤烟种植区域提取模型。首先,该模型在U-Net编码层和解码层连接处加入轻量化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其次,该模型将线性整流函数(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替换为ReLU6激活函数,能够在低精度计算时压缩动态范围,从而使算法更具鲁棒性;最后,该模型通过采用形态学孔洞填充构建标签图后处理算法,实现分割结果优化。为验证该模型框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文章采用无人机遥感影像作为实验数据集,构建与传统语义分割模型的对比实验以及消融实验等。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与FCN、U-Net、SegNet和DeepLabV3+等传统语义分割算法相比较,文章提出的模型获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其像素准确率和平均交并比分别为93.7%和84.1%。此外,该模型在保证模型精度的情况下,还能够提高模型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种植区域提取 轻量化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 U型网络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et Based Dual-Pooling Segmentation of Bone Metastases in Thoracic SPECT Bone Scintigrams
9
作者 Yang He Qiang Lin +1 位作者 Yongchun Cao Zhengxing Man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24年第4期60-71,共12页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NN-based segmentation models for bone metastases, this study proposes a segmentation method that integrates dual-pooling, DAC, and RMP modules. The network consists of disti...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NN-based segmentation models for bone metastases, this study proposes a segmentation method that integrates dual-pooling, DAC, and RMP modules. The network consists of distinct feature encoding and decoding stages, with dual-pooling modules employed in encoding stages to maintain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needed for bone scintigrams diagnosis. Both the DAC and RMP modules are utilized in the bottleneck layer to address the multi-scale problem of metastatic lesions. Experimental evaluations on 306 clinical SPECT data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cases a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in both DSC and Recall scores by 3.28% and 6.55% compared the baseline. Exhaustive case studies illustr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method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mor Bone Metastasis Bone Scintigram Lesion Segmentation CNN Dual poo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融合金字塔焦点网络的接触网零部件检测
10
作者 朱新宇 崔浩锐 宋洋 《工程科学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7,共13页
作为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系统承担着向动车组传输电能的重要功能.实际工程运营表明,受弓网交互产生的持续冲击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接触网支撑部件可能会出现“松、脱、断、裂”等缺陷,导致接触网结构可靠性下降,严重... 作为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系统承担着向动车组传输电能的重要功能.实际工程运营表明,受弓网交互产生的持续冲击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接触网支撑部件可能会出现“松、脱、断、裂”等缺陷,导致接触网结构可靠性下降,严重影响接触网系统稳定运行.因此,及时精确定位接触网支撑部件(CSCs),对保障高铁安全运行和完善接触网检修维护策略具有重大意义.然而,CSCs的检测通常面临着零部件种类多、尺度差异大、部分零部件微小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融合金字塔焦点网络的接触网零部件检测算法,将平衡模块和特征金字塔模块相结合,提高对小目标的检测性能.首先,设计了可分离残差金字塔聚合模块(SRPAM),用于优化模型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扩大感受野,缓解CSCs检测的多尺度问题;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平衡特征金字塔的路径聚合网络(PA-BFPN),用于提升跨层特征融合效率和小目标检测性能.最后,通过对比试验、可视化实验和消融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其中,所提的MFPFCOS在CSCs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mAP)能够在达到48.6%的同时,实现30的FLOPs(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接触网支撑组件(CSCs) 路径聚合特征金字塔(PA-FPN) 空洞空间卷积池化金字塔(as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与区域过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群落构建的饱和与开放
11
作者 韩博平 王璐 +2 位作者 刘振元 周婷婷 黄琦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0,共12页
自MacArthur和Wilson建立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模型以来,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群落生态学进入了范式转变的阶段,从更为广阔的视角重新审视群落构建这一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机制。与经典群落生态学不同,新范式的群落生态学将局域群落视... 自MacArthur和Wilson建立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模型以来,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群落生态学进入了范式转变的阶段,从更为广阔的视角重新审视群落构建这一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机制。与经典群落生态学不同,新范式的群落生态学将局域群落视为一个开放的单元,认为区域群落和集合群落内部的物种扩散与迁移是平衡局域群落中物种灭绝的关键力量。局域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是局域过程与区域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局域过程包括生物过滤和非生物过滤,而区域过程包含了影响物种形成的地理、历史和进化过程。局域过程与区域过程在局域群落构建中的相对重要性具有时空依赖性。文章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群落生态学研究范式的变化,从群落构建、物种库与群落饱和性等概念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基于局域-区域物种丰富度关系分析区域与局域过程相对重要性的方法及其局限性,并介绍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的辅助分析方法。物种库是生物地理学的基础概念,物种库的物种数量与组成记录了地理与区域尺度上历史上发生的生态与进化过程,物种库为表述区域过程的作用提供了可定量化的变量。局域群落是区域物种库所有物种的子集,局域群落构建是这一子集形成的过程与机制。局域-区域物种丰富度关系是用于比较群落构建中区域与局域过程的相对重要性的直观方法,这种关系的非线性反映了群落的饱和性。由于这种关系受到空间尺度、环境条件和群落中物种特性的影响,在判读群落是否饱和时需要结合其他理论与经验方法。对于物种均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群落而言,当局域尺度足够小时,容易检测到群落的饱和性。而对于包括多个营养级的群落,局域-区域物种丰富度关系的解读需要考虑跨营养级的相互作用。环境选择与种间相互作用都是通过性状实现的,实际观测的局域群落与随机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比较可以辅助判断局域过程的性质与强度。准确定义物种库是理解局域群落构建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前提,同时应考虑物种库的大小与功能属性,这将促进我们对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格局的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库 区域群落 扩散限制 环境过滤 物种库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道路拓扑关联特征的城乡道路面精细提取网络
12
作者 王艳军 唐徐超 +1 位作者 王成 蔡恒藩 《测绘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9,共15页
深度学习方法已成为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的城乡道路网分类提取的主流技术。然而,现有方法存在邻近地物(如植被和建筑物等)混杂遮挡、模型训练时间长、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并且大多仅关注道路面、边缘线和中心线等独立目标,导致道路分类提... 深度学习方法已成为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的城乡道路网分类提取的主流技术。然而,现有方法存在邻近地物(如植被和建筑物等)混杂遮挡、模型训练时间长、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并且大多仅关注道路面、边缘线和中心线等独立目标,导致道路分类提取结果精度不高。为了充分利用道路边缘与道路面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约束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拓扑关联特征信息的道路面提取网络,记作CAS-DeepNet。首先,基于DeepLabV3+网络架构,改进轻量级MobileNetV2特征提取网络,嵌入基于残差连接的边缘增强模块以捕获道路边缘信息;其次,设计基于密集连接的CS-ASPP结构以提高模型性能;然后,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有效地融合图像中的多分支通道,以提高特征表征能力;最后,通过道路边缘拓扑关联信息构建道路连通性约束,以提升道路网提取结果完整性。在CHN6-CUG和DeepGlobe等数据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CAS-DeepNet与当前流行的U-Net++、DeepLabV3+、D-LinkNet、RoadNet、ACNet和SDUNet等方法相比,在准确率、召回率、F 1值和总体精度等评价指标方面更具优势,能够明显提升道路路网提取结果精度与完整性。本文方法可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地理空间环境感知建模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提取 边缘增强模块 改进DeepLabV3+ CS-aspp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板竖缝式鱼道池室水流条件模型试验研究
13
作者 郭超 赵凯 +1 位作者 刘菁 胡彧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0,共6页
鱼道能够帮助洄游鱼类上下行通过大坝等障碍物,顺利到达繁殖地、索饵场等,完成鱼类生殖洄游过程。隔板竖缝式鱼道是国内常见的鱼道形式,依托了某航运枢纽工程隔板竖缝式鱼道进行了该类型鱼道池室水流条件模型试验研究。该鱼道最大设计... 鱼道能够帮助洄游鱼类上下行通过大坝等障碍物,顺利到达繁殖地、索饵场等,完成鱼类生殖洄游过程。隔板竖缝式鱼道是国内常见的鱼道形式,依托了某航运枢纽工程隔板竖缝式鱼道进行了该类型鱼道池室水流条件模型试验研究。该鱼道最大设计运行水头6.8 m,主要过鱼对象为四大家鱼。鱼道设计流速为0.8~1.0 m/s。鱼道普通池长3.6m,净宽3.0 m,隔板竖缝宽度0.45 m,采用“L”型隔板型式。直段休息池长度增加为9.0 m,鱼道宽度及隔板型式不变。普通池室纵坡为1∶80,休息池纵坡为0。鱼道池室设计水深为2.0 m。通过建立1∶5的大比尺鱼道局部水工物理模型,采用旋桨流速仪对不同布置方案下的鱼道竖缝流速进行了测量,采用ADV(多普勒流速仪)和PIV(粒子图像测速仪)等多种流速测量技术手段,对不同布置方案下的鱼道池室内水流流速及流态进行了分析。物理模型中悬桨流速仪实测鱼道隔板竖缝最大流速为0.95 m/s,小于本鱼道最大设计流速,实测鱼道最大流量为0.69 m^(3)/s。ADV和PIV实测池室内最大流速值位于隔板竖缝主流中心,约为0.94 m/s。池室竖缝出流流向明确,竖缝出口附近最大流速约为0.6 m/s,水流主流在池室内成相对较缓的“S”形流线。上溯鱼类通过竖缝进入池室后,有明确的水流引导鱼类沿主流进入池室左侧进行休息调整。在已建立的1∶5的鱼道局部物理模型上进行放鱼试验,观察到鱼类在池室内顶着主流方向以冲刺的方式向上游动通过竖缝。当鱼类上溯疲劳时,停留在休息池隔板下游侧的低流速回流区进行休息,整体而言上溯过程顺利,说明在现布置条件下,鱼道池室和竖缝尺寸、普通池室和休息池底坡的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 隔板竖缝式 池室 物理模型试验 水流流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结构烧结沟槽表面沸腾传热性能
14
作者 张喆 纪献兵 +2 位作者 杨聿昊 刘家璇 姚泊丞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9-676,共8页
为解决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的散热问题,本文采用不同粒径的铜粉烧结制备了多尺度结构沟槽表面,以FCM-47电子氟化液为工质,结合可视化,研究了多尺度结构对液体补充与汽泡逸出的作用,探寻了铜粉粒径与沟槽结构尺寸对汽泡产生、长大、脱离... 为解决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的散热问题,本文采用不同粒径的铜粉烧结制备了多尺度结构沟槽表面,以FCM-47电子氟化液为工质,结合可视化,研究了多尺度结构对液体补充与汽泡逸出的作用,探寻了铜粉粒径与沟槽结构尺寸对汽泡产生、长大、脱离及沸腾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槽结构尺寸对沸腾换热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谷部宽度影响着汽泡脱离直径,存在最佳宽度值,脊部高度及沟槽底层厚度的影响是沟槽所能提供的核化点数量、相变传热面积及汽液流动阻力平衡的结果。孔隙的理论分析和沸腾可视化均表明多尺度结构有利于沸腾换热。相较于球状铜粉,枝状铜粉在烧结后形成了具有大小孔径的多尺度结构通道,很好地兼顾了液体补充与汽泡逸出的不同需求,传热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其中粒径为150μm的枝状铜粉多尺度表面传热性能显著优于本实验范围内其他表面,在电子氟化液中的换热系数可达46.0kW/(m^(2)·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烧结 沟槽结构 池沸腾 可视化 传热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在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造成形过程中的数值模拟
15
作者 王天琪 靖雯 何俊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针对镁合金在冷金属过渡(CMT)电弧增材制造成形过程中熔池精度难于控制、结构件成形质量差等问题,建立了三维瞬态数值模型,研究了增材过程中的熔池流动及传热过程。引入周期性系数加入双椭圆热源中,得到了更加符合实际CMT焊接过程的热... 针对镁合金在冷金属过渡(CMT)电弧增材制造成形过程中熔池精度难于控制、结构件成形质量差等问题,建立了三维瞬态数值模型,研究了增材过程中的熔池流动及传热过程。引入周期性系数加入双椭圆热源中,得到了更加符合实际CMT焊接过程的热源模型,并利用连续表面力思想将其转化为体热源加载在相界面;预测了焊缝和熔池的形状和尺寸,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了同一焊接速度下不同焊接电流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熔池内部主要受马兰戈尼力影响在熔池后方产生逆时针流动;将模拟结果与试验进行对比发现,焊接电流为129 A时熔宽误差约为1.13%,余高误差约为5.49%,熔深误差约为5.03%,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相同焊接速度下,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焊缝宽高比以及熔深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冷金属过渡 熔池 焊缝成形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网格技术的CMT-WAAM熔池温度场与流场数值模拟
16
作者 申俊琦 张帆 +1 位作者 胡绳荪 耿辉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针对基于冷金属过渡(CMT)技术的镁合金摆动电弧增材制造(WAAM)过程,采用流体体积(VOF)法和动网格(DM)技术建立了分别考虑熔滴和熔池受力情况的三维瞬态数值模型,研究了熔滴过渡和熔池流动过程中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结果表明,相应试验... 针对基于冷金属过渡(CMT)技术的镁合金摆动电弧增材制造(WAAM)过程,采用流体体积(VOF)法和动网格(DM)技术建立了分别考虑熔滴和熔池受力情况的三维瞬态数值模型,研究了熔滴过渡和熔池流动过程中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结果表明,相应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熔池和熔滴尺寸参数模拟的误差均在10%之内.在CMT-WAAM开始阶段,基板表面和焊丝在电弧热作用下熔化分别形成熔池和熔滴.在焊丝向熔池送进过程中,熔滴不断长大,并在表面张力作用下长成球形.熔滴金属的热量主要通过热传导的形式向熔池传递,熔池最高温度随着熔滴金属的过渡而升高,熔池最高温度可达2100.0K;随着焊丝的回抽,熔池最高温度降低至1763.6K.随着焊丝向熔池送进,熔滴的最大速度从1.87 m/s逐渐减小到1.07 m/s,而熔池的最大速度仅为0.87 m/s.当熔滴金属前端与熔池发生接触后,液态金属的最大速度可达到4.21 m/s;随着焊丝的机械回抽,液态金属的最大速度在1.69~4.90 m/s范围内波动.当熔滴与熔池接触发生短路时,熔滴金属从熔池表面流向熔池底部和熔池两侧,增强了对熔池底部和熔池两侧的搅拌作用,使得熔池体积增加;当熔滴从焊丝端部脱离后,熔池中液态金属从熔池底部流向熔池表面和熔池两侧,熔池温度和流体速度随之降低,从而减缓了熔池体积的增加.此外,熔池自由表面在摆动电弧作用下呈现波浪式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网格 电弧增材制造 熔滴过渡 熔池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多功能池式研究堆设计现状与展望
17
作者 陈晓亮 韩鹏 +1 位作者 朱吉印 朱珈辰 《核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4,共18页
池式研究型反应堆是全球多用途研究堆中的重点类型,因其在安全特性、多用途性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而备受关注。在池式堆中,热功率为1~10 MW的小型研究堆方案设计最为成熟,应用场景最为广泛。为了探索未来池式研究堆堆芯设计及其... 池式研究型反应堆是全球多用途研究堆中的重点类型,因其在安全特性、多用途性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而备受关注。在池式堆中,热功率为1~10 MW的小型研究堆方案设计最为成熟,应用场景最为广泛。为了探索未来池式研究堆堆芯设计及其应用场景的发展趋势,首先,根据全球开展RERTR(Reduced Enrichment Research and Test Reactor)低浓化项目并进行堆芯重新设计的小型池式研究堆不同的堆芯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未来小型池式研究堆堆芯可采用的燃料类型和组件结构,以及目前全球小型池式研究堆的应用情况。其次,总结了小型池式研究堆在燃料类型和堆芯结构两个方面的发展现状,汇总了研究堆各类中子应用场景的技术指标。最终,通过横向对比探究分析推判:未来小型池式研究堆将采用紧凑型堆芯设计,采用高密度的低浓缩铀燃料,以紧凑可移动式小堆芯为基础,以大水池内中子源应用设施为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 池式研究堆 紧凑型堆芯 弥散型燃料 U-MO合金
原文传递
全国统筹能否“均贫富”:养老保险基金省际调剂的精算分析
18
作者 杨红燕 邓智宇 叶菁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1,共11页
2022年我国开始实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以统筹调剂方案取代中央调剂方案,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省际调剂。现有文献研究了统筹调剂方案的财政负担、可持续性问题,尚未关注其调剂效果测算。基于此,文章构建养老保险精算模型,对... 2022年我国开始实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以统筹调剂方案取代中央调剂方案,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省际调剂。现有文献研究了统筹调剂方案的财政负担、可持续性问题,尚未关注其调剂效果测算。基于此,文章构建养老保险精算模型,对比中央调剂方案,分析统筹调剂方案下基金省际差距变化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优化路径:第一,基金当期结余省际差距上,统筹调剂方案仅在2023—2028年低于中央调剂方案,2025年最低,相比下降95.93%;基金可支付水平省际差距上,统筹调剂方案在测算期内均低于中央调剂方案。第二,2026年开始,全国当期结余将难以满足统筹调剂方案的调剂资金需求,导致调剂效果持续下降。第三,累计结余再次调剂可优化调剂持续性,其中48.5%部分累计结余再调剂模式可维持调剂效果并平衡累计结余支出和财政支出。建议规划累计结余再调剂方案,完善保费征缴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筹 养老保险 省际差距 基金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服务及费用的影响分析——以金华市为例
19
作者 于淼 李泽耀 +4 位作者 妥宏武 杨燕绥 吴冠频 金华强 江小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实证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冲击下门诊与住院服务之间的关系,验证改革效果。方法:利用金华市8个区县2020—2022年医疗服务与医保支付数据,构建门诊住院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服务及费用的影响。结果:DRG支付对住... 目的:实证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冲击下门诊与住院服务之间的关系,验证改革效果。方法:利用金华市8个区县2020—2022年医疗服务与医保支付数据,构建门诊住院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服务及费用的影响。结果:DRG支付对住院人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职工医保住院费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头打包+门诊病例分组付费”对住院人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门诊支付与门诊人次的交互项对职工医保住院人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门诊支付与门诊费用的交互项对整体和职工医保住院费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DRG支付改革带来了住院人次的上升,降低了职工医保住院费用;门诊“人头打包+门诊病例分组付费”支付改革起到了降低住院人次的作用,并降低了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减缓了门诊与住院之间的互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统筹 门诊病例分组付费 按人头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金统筹改革与城投债风险溢价研究——来自中央调剂制度实施的经验证据
20
作者 康书隆 李昊亮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0,共21页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老龄化严重地区政府的支出压力。鉴此,进一步考察政府财力改善能否降低隐性债务风险,有助于更为全面地评估养老金统筹改革的作用。本文以2018年7月实施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老龄化严重地区政府的支出压力。鉴此,进一步考察政府财力改善能否降低隐性债务风险,有助于更为全面地评估养老金统筹改革的作用。本文以2018年7月实施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养老金统筹改革对城投债风险溢价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央调剂制度实施后,高社保负担地区城投债的风险溢价显著降低。在替换处理变量度量方法,以及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债券担保特征和同时期其他政策干扰等因素纳入回归模型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中央调剂制度是通过改善高社保负担地区的财政状况降低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利差,带动城投债风险溢价水平下降。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央调剂制度的实施,在财政基础薄弱、金融资源禀赋差、融资平台资质差的地区,对降低城投债风险溢价的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合理划分基本养老保险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能够起到化解隐性债务风险、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调剂制度 养老金统筹改革 城投债 风险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