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feeding tyrosine and phenylalanine on the accumulation of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to Cistanche deserticola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被引量:2
1
作者 HU Gao-Sheng JIA Jing-Ming Doh Hoon Kim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67-372,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eeding phenylalanine(Phe) and tyrosine(Tyr) on the accumulation of total phenolic compounds and four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PeGs) to a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of the parasitic pl...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eeding phenylalanine(Phe) and tyrosine(Tyr) on the accumulation of total phenolic compounds and four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PeGs) to a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of the parasitic plant Cistanche deserticola. METHOD: A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of C. deserticola was established and precursor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ere fed. In each group, the cell was sampled at the 24th day after inoculation. The content of total phenolic compounds and four PeGs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Folin-Ciocalteu method and an HPLC method, respectively. RESULTS: In the Phe fed cells, the maximum PeGs yield was achieved when Phe was fed at 1.5 mmol·L-1 and the yield reached 1.13 times the control cell concentration. In the Tyr fed cells, the maximum yield of PeGs was 1.60 times of control when 0.75 mmol·L-1 Tyr was fed to the cells. Furthermo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salidroside yield was 4.01 times of control group when 5 mmol·L-1 Tyr was fed. CONCLUSION: Tyr is a better precursor for PeGs accumulation compared with Phe, and the rate limiting enzymes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Tyr bran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stanche deserticola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PHENYLALANINE TYROSINE Precursor feeding RP-HPLC SALIDROSIDE BIOSYNTHESIS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原文传递
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工艺及其对运动机能的作用
2
作者 张民科 宋宜珊 +3 位作者 田梦 高宇 冯凤琴 张希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5期79-81,87,共4页
肉苁蓉苯乙醇苷是一种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天然物质,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本文对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方法进行了分类与总结,简要分析了其对运动机能的改善作用,以期为肉苁蓉苯乙醇苷的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苷 提取工艺 运动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OX1-CPT2基因表达变化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高脂饮食诱导ApoE-/-小鼠肝组织脂质代谢的改善作用
3
作者 贾修滨 刘春燕 +2 位作者 刘运超 刘伯言 张颖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from Cistanche deserticola, PGCD)对高脂饮食诱导ApoE-/-小鼠肝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阿伐他汀[20 mg/(kg·d)]+依折麦布[20 mg...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from Cistanche deserticola, PGCD)对高脂饮食诱导ApoE-/-小鼠肝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阿伐他汀[20 mg/(kg·d)]+依折麦布[20 mg/(kg·d)]组(A+E)及肉苁蓉苯乙醇苷组[(250、500、1000 mg/(kg·d))](L-PGCD、M-PGCD、H-PGCD),均以高脂饮食(脂肪42%、胆固醇0.15%)饲养,另取14只雄性C57BL/6J小鼠喂食普通饲料作为正常对照组。12周末,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三酰甘油(TG)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取新鲜肝组织匀浆,ELISA方法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S)、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LCAD)等脂质代谢相关酶的含量;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CPT2)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个剂量PGCD均明显降低血清和肝脏TG水平,抑制血清ALT、AST的活性,剂量依赖性地减少FAS含量,显著提升LCAD含量和GSH-Px和SOD活性,并降低MDA和LPO含量。RT-PCR实验显示,PGCD显著升高肝组织ACOX1和CPT2 mRNA表达。结论:肉苁蓉苯乙醇苷能够通过调控肝组织ACOX1和CPT2基因表达改善肝组织脂质代谢,降低肝组织的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苯乙醇苷 酰基辅酶A氧化酶1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 脂质代谢 氧化应激 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超声提取肉苁蓉中苯乙醇糖甙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欧阳杰 赵兵 +2 位作者 王晓东 韩江勇 王玉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2-234,238,共4页
研究了循环超声提取肉苁蓉中苯乙醇糖甙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将肉苁蓉粉碎至 4 0目 ,以甲醇提取较为适宜。超声提取苯乙醇糖甙类化合物的最优工艺条件是 :提取温度为 6 0℃ ,超声功率为 15 0 0W ,提取时间为 2 0min。在... 研究了循环超声提取肉苁蓉中苯乙醇糖甙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将肉苁蓉粉碎至 4 0目 ,以甲醇提取较为适宜。超声提取苯乙醇糖甙类化合物的最优工艺条件是 :提取温度为 6 0℃ ,超声功率为 15 0 0W ,提取时间为 2 0min。在此条件下 ,苯乙醇糖甙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为 73 8mg/g ,相当于 6 0℃甲醇热浸 5h的提取量 ,为索氏抽提法提取量 (81 2mg/ g)的 90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糖甙类化合物 超声波 提取 列当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有效成分提取集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欧阳杰 赵兵 +1 位作者 王晓东 王玉春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研究了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中有效成分苯乙醇糖甙类化合物、甜菜碱和肉苁蓉多糖提取的集成方法。肉苁蓉先后用甲醇和水超声破碎提取,然后经大孔吸附树脂AB-8柱和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柱洗脱以及SephadexG-75... 研究了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中有效成分苯乙醇糖甙类化合物、甜菜碱和肉苁蓉多糖提取的集成方法。肉苁蓉先后用甲醇和水超声破碎提取,然后经大孔吸附树脂AB-8柱和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柱洗脱以及SephadexG-75凝胶柱层析,可以分别得到苯乙醇糖甙类化合物52.3mg、甜菜碱125.6mg和肉苁蓉多糖24.5mg,其回收率分别为64.4%、92.9%和53.5%。该法的优点是将肉苁蓉中3种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集成起来,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糖甙类化合物 甜菜碱 肉苁蓉多糖 提取 列当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体饲喂和真菌诱导子对肉苁蓉悬浮培养细胞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吕建军 胡高升 +1 位作者 李经奎 贾景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研究前体饲喂和真菌诱导子对肉苁蓉悬浮培养细胞生长、苯乙醇总苷(PeGs)和松果菊苷(Ech in)含量的影响。方法:悬浮培养联合加入前体和真菌诱导子。结果:前体化合物L-苯丙氨酸+L-酪氨酸与番茄霉菌联合作用,肉苁蓉悬浮细胞干重、PeGs... 目的:研究前体饲喂和真菌诱导子对肉苁蓉悬浮培养细胞生长、苯乙醇总苷(PeGs)和松果菊苷(Ech in)含量的影响。方法:悬浮培养联合加入前体和真菌诱导子。结果:前体化合物L-苯丙氨酸+L-酪氨酸与番茄霉菌联合作用,肉苁蓉悬浮细胞干重、PeGs及Ech in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69 g DW/L、50.55 mg/g和23.86mg/g,是对照的1.81、4.18和3.99倍。结论:前体和诱导子联合作用能显著提高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细胞悬浮培养 前体饲喂 真菌诱导子 苯乙醇总苷 松果菊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生及栽培荒漠肉苁蓉提取物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秀梅 杨雨 +2 位作者 王丹阳 吴道澄 张爱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37,共7页
旨在比较新疆野生与栽培荒漠肉苁蓉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差异,并检测其诱导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成熟能力,评价其免疫活性。采用超声法制备提取物,紫外法测定多糖及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脚掌免疫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 旨在比较新疆野生与栽培荒漠肉苁蓉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差异,并检测其诱导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成熟能力,评价其免疫活性。采用超声法制备提取物,紫外法测定多糖及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脚掌免疫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小鼠体内CD11c+DCs表面CD86(Cell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86,CD86)和MHCI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I,MHCII)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野生及栽培荒漠肉苁蓉水提物中多糖含量分别为59.58%和76.82%,醇提物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7.12%和8.47%;小鼠免疫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荒漠肉苁蓉提取物可显著增强小鼠体内CD11c+DCs表面CD86和MHCII上调表达(P<0.01),且效果与阳性对照组LPS相当,相同剂量野生与栽培醇提物除对CD86的作用差异显著外(P<0.05),其它提取物之间对CD86和MHCII的作用均无显著差异(P>0.05)。新疆野生和栽培荒漠肉苁蓉主要成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且在适宜浓度下均可显著促进小鼠体内DCs成熟,且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肉苁蓉 多糖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丽 刘春明 +2 位作者 刘志强 吕磊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32-236,共5页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肉苁蓉药材粗提物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一些特征的中性碎片丢失,提出了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通过得到的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并与标准化合物以及文献中的已知化合物比...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肉苁蓉药材粗提物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一些特征的中性碎片丢失,提出了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通过得到的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并与标准化合物以及文献中的已知化合物比较,建立了这一类化合物快速鉴定的质谱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苯乙醇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被引量:50
9
作者 玄国东 刘春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以维生素E为阳性对照,用高、低剂量的肉苁蓉苯乙醇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进行灌胃,4周后分别检测学习和记忆能力、SOD活性、MDA含量以及脏器系数。结果:与模...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以维生素E为阳性对照,用高、低剂量的肉苁蓉苯乙醇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进行灌胃,4周后分别检测学习和记忆能力、SOD活性、MDA含量以及脏器系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苯乙醇苷组小鼠的学习和记忆的错误次数降低,学习反应期缩短,记忆潜伏期延长。苯乙醇苷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脑SOD活力(P<0.01),降低肝脏、血清MDA活力。苯乙醇苷组小鼠的脾脏系数显著升高(P<0.05),胸腺系数变化不明显。结论:肉苁蓉苯乙醇苷具有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抗氧化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苷 SOD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肉苁蓉苯乙醇苷回流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蒙 付艳秋 +2 位作者 韩静 岑琴 董博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8期819-823,共5页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瓜州肉苁蓉苯乙醇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探究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肉苁蓉苯乙醇苷的实际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瓜州肉苁蓉苯乙醇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探究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肉苁蓉苯乙醇苷的实际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80℃、液料比12:1,提取时间2 h,提取2次,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76.5880 mg·g-1。结论本研究为瓜州肉苁蓉苯乙醇苷资源开发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苷 回流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中苯乙醇甙类化合物的LC-MS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振杰 赵文军 吴雪萍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研究肉苁蓉 (CistanchedeserticolaY C Ma)在不同采收季节苯乙醇甙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LC MS法对肉苁蓉中的四种苯乙醇甙类化合物 (麦角甾甙、海胆甙、肉苁蓉甙A、2′ 乙酰基麦角甾甙 )进行定性分析和含量测定。结果 ... 目的 :研究肉苁蓉 (CistanchedeserticolaY C Ma)在不同采收季节苯乙醇甙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LC MS法对肉苁蓉中的四种苯乙醇甙类化合物 (麦角甾甙、海胆甙、肉苁蓉甙A、2′ 乙酰基麦角甾甙 )进行定性分析和含量测定。结果 :在春季和秋季肉苁蓉中分别检测出了四个苯乙醇甙类化合物 ,但除麦角甾甙外 ,其余三种化合物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别。结论 :肉苁蓉采收季节不同 ,苯乙醇甙类化合物的含量也不同 ,药材质量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甙类化合物 LC—MS分析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春 李娟 +2 位作者 沈慧慧 易丽娟 刘慧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3-197,共5页
通过研究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碳源、氮源、磷源的消耗,pH、电导率的变化,以及细胞的生长、胞内外蛋白质含量和次生代谢产物苯乙醇苷、总黄酮和多糖合成的情况,掌握了细胞生长、营养消耗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基本规律,为建立结构化... 通过研究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碳源、氮源、磷源的消耗,pH、电导率的变化,以及细胞的生长、胞内外蛋白质含量和次生代谢产物苯乙醇苷、总黄酮和多糖合成的情况,掌握了细胞生长、营养消耗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基本规律,为建立结构化动力学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培养 代谢动力学 苯乙醇苷 肉苁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回流提取新疆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慧玲 许丹丹 +2 位作者 金天佑 张红玉 王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1-305,共5页
管花肉苁蓉是新疆特有药物资源。为了使其充分利用,在单因素研究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回流提取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工艺。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40 k Hz,超声功率为50 W,提取时间15 min时由二次回归模型获得最优工艺条件为... 管花肉苁蓉是新疆特有药物资源。为了使其充分利用,在单因素研究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回流提取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工艺。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40 k Hz,超声功率为50 W,提取时间15 min时由二次回归模型获得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丙酮体积分数50%,液料比14∶1(m L·g^(-1)),微波功率100 W,理论得率为49.87%,验证实验得49.2%,与理论值接近。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超声-微波提取的是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花肉苁蓉 苯乙醇苷 超声-微波 提取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与水杨酸对肉苁蓉悬浮细胞中苯乙醇甙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徐亮胜 薛晓锋 +3 位作者 付春祥 金治平 陈毓荃 赵德修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2-406,共5页
向肉苁蓉悬浮细胞培养系中添加茉莉酸甲酯(MJ)和水杨酸(SA) ,分别考察了这两种诱导子的添加浓度及添加时间对肉苁蓉悬浮细胞系中苯乙醇甙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J和SA能够促进肉苁蓉悬浮细胞系中苯乙醇甙(PeG)和松果菊甙(Echinacosi... 向肉苁蓉悬浮细胞培养系中添加茉莉酸甲酯(MJ)和水杨酸(SA) ,分别考察了这两种诱导子的添加浓度及添加时间对肉苁蓉悬浮细胞系中苯乙醇甙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J和SA能够促进肉苁蓉悬浮细胞系中苯乙醇甙(PeG)和松果菊甙(Echinacoside)的合成,但两者的适用的浓度范围和最佳添加时间存在差异。与未经诱导子处理的细胞培养结果相比,MJ在对数生长初期(培养14d) ,添加浓度为5 μmol L条件下,可使肉苁蓉悬浮细胞系中PeG含量提高2 5 9倍,Echin含量提高3 82倍;而SA在对数生长后期(培养2 8d) ,添加浓度为5 0 μmol L条件下,可使PeG含量提高2 71倍,Echin含量提高3 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细胞悬浮培养 诱导子 苯乙醇甙 松果菊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的药用有效成分及其寄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范丽颖 鞠殿民 +1 位作者 任军 车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952-15954,15970,共4页
肉苁蓉为列当科肉苁蓉属的多年生专性根寄生植物,其寄主为藜科的固沙植物梭梭。肉苁蓉具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氨基酸、无机微量元素等。目前,对肉苁蓉寄生机理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主... 肉苁蓉为列当科肉苁蓉属的多年生专性根寄生植物,其寄主为藜科的固沙植物梭梭。肉苁蓉具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氨基酸、无机微量元素等。目前,对肉苁蓉寄生机理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主要从肉苁蓉种子的萌发过程,吸器的诱导因子及寄生植物对外源物质的识别3方面简单阐述了其寄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活性成分 苯乙醇苷 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6
作者 欧阳杰 武彦文 +2 位作者 王晓东 赵兵 王玉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6-429,共4页
目的研究由肉苁蓉愈伤组织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培养条件。方法在固体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比例的生长激素,考察生长激素、细胞种龄和接种量对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苯乙醇糖苷(PeG)量的影响。结果在添加1mg/L2,4-D的B5固体培养基上形成... 目的研究由肉苁蓉愈伤组织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培养条件。方法在固体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比例的生长激素,考察生长激素、细胞种龄和接种量对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苯乙醇糖苷(PeG)量的影响。结果在添加1mg/L2,4-D的B5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松散易碎,适于进行悬浮培养。细胞种龄为25d和接种量为3%~4%时细胞悬浮培养的结果最好,PeG产量达到最大,为0.82g/L。细胞在悬浮培养时聚集体由大变小,直径小于0.5mm的细胞聚集体由接种时的5%逐渐增加至第20天时的81%,其PeG量为10.1%。结论通过摇瓶培养建立了较好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悬浮培养 苯乙醇糖苷(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对悬浮培养肉苁蓉细胞的生长及苯乙醇苷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娟 李春 +2 位作者 沈慧慧 易丽娟 刘慧英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30-33,共4页
通过研究悬浮培养肉苁蓉细胞生长、蔗糖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蔗糖是限制细胞生长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蔗糖浓度下,比较肉苁蓉细胞干重和主要活性成分苯乙醇苷的合成情况,在30g/L的蔗糖浓度下最有利于肉苁蓉细胞的生长,最大生物量达10.84 ... 通过研究悬浮培养肉苁蓉细胞生长、蔗糖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蔗糖是限制细胞生长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蔗糖浓度下,比较肉苁蓉细胞干重和主要活性成分苯乙醇苷的合成情况,在30g/L的蔗糖浓度下最有利于肉苁蓉细胞的生长,最大生物量达10.84 g/L,苯乙醇苷最高含量可达干重的16.32%,产量为1296.0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培养 蔗糖 苯乙醇苷 肉苁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效离心分配色谱技术分离肉苁蓉中苯乙醇苷化合物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丽 王晶 +2 位作者 桂语歌 宗晓菲 刘春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应用高效离心分配色谱技术分离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方法采用醋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1∶1∶0.1∶2,V/V/V/V)为分离体系。结果从肉苁蓉中成功分离得到了6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结论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技术... 目的应用高效离心分配色谱技术分离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方法采用醋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1∶1∶0.1∶2,V/V/V/V)为分离体系。结果从肉苁蓉中成功分离得到了6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结论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技术分析并鉴定了6种苯乙醇苷化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苷 高效离心分配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欧阳杰 武彦文 +2 位作者 王晓东 赵兵 王玉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136,共5页
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的生长周期约为25 d,细胞内苯乙醇糖甙(PeG)的比生成速率YP/X与肉苁蓉细胞比生长速率μ大致成线性关系,为生长偶联型.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的磷酸盐和氨盐被迅速消耗,而硝酸盐的利用稍慢,基于蔗糖、氨盐和硝酸盐的... 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的生长周期约为25 d,细胞内苯乙醇糖甙(PeG)的比生成速率YP/X与肉苁蓉细胞比生长速率μ大致成线性关系,为生长偶联型.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的磷酸盐和氨盐被迅速消耗,而硝酸盐的利用稍慢,基于蔗糖、氨盐和硝酸盐的细胞收率系数分别为0.481、60和6.4 g/g,基于蔗糖的PeG收率系数为0.055 g/g.根据细胞基本元素分析及各收率系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了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的化学计量方程式,为细胞的生物反应器扩大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糖甙 悬浮培养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苯乙醇苷对东莨菪碱致记忆障碍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美虹 赵国君 陈哲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9-10,14,共3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高、低剂量(100 mg/kg、50 mg/kg)的肉苁蓉苯乙醇苷对东莨菪碱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进行灌胃,4周后用方形水迷宫检测学习和记忆能力,并测定脑组织内胆碱乙酰化酶(...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高、低剂量(100 mg/kg、50 mg/kg)的肉苁蓉苯乙醇苷对东莨菪碱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进行灌胃,4周后用方形水迷宫检测学习和记忆能力,并测定脑组织内胆碱乙酰化酶(ChAT)及胆碱酯酶(AChE)含量、血清和脑组织中SOD含量、血清和肝组织中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肉苁蓉苯乙醇苷组小鼠在方形水迷宫中的碰壁次数以及找到终点所需的时间都明显缩短,显示学习、记忆的错误次数降低,学习反应期缩短,记忆潜伏期延长;肉苁蓉苯乙醇苷能提高小鼠脑组织内ChAT和AChE的含量、改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的SOD含量以及降低血清和肝组织的MDA含量。结论:肉苁蓉苯乙醇苷具有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肉苁蓉苯乙醇苷 东莨菪碱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