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钯的新的直接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兴国 徐燕军 +1 位作者 刘满仓 胡之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1033-1035,共3页
本文以新显色剂磺胺偶氮氯膦建立了微量钯的新的直接和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数十倍贵金属离子共存的情况下可不经分离直接在水相测定矿石中的微量钯。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慕华 张春牛 郑云法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2-304,共3页
合成了显色剂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MHPPAT),并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铜生成2:1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 合成了显色剂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MHPPAT),并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铜生成2:1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2×10^5L·mol^-1·cm^-1,Cu^2+的质量浓度在0-480μg/L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铜,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 合成 显色反应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糖核酸与对二甲氨基偶氮苯邻羧酸作用机理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志强 迟燕华 +3 位作者 庄稼 邹敏 毕欣颖 刘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U09期49-53,共5页
通过实验,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对二甲氨基偶氮苯邻羧酸(JJR)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反应的特征。由Stern-Volmer方程和双倒数曲线Lineweaver-Burk方程获得了反应的猝灭常数Ksv=1×10^6~2×10^6L/mol、结合常数KA≈0.5... 通过实验,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对二甲氨基偶氮苯邻羧酸(JJR)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反应的特征。由Stern-Volmer方程和双倒数曲线Lineweaver-Burk方程获得了反应的猝灭常数Ksv=1×10^6~2×10^6L/mol、结合常数KA≈0.5×10^6mol/L以及对猝灭的类型做出了推断。通过热力学参数、离子强度实验讨论并得到它们以氢键、嵌插入、范德华力等几种方式作用。该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H值控制在6.1左右;加入顺序为JJR+DNA+(B-R)适宜反应体系;线性范围在0~100ms/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精核酸 对二甲氨基偶氮苯邻羧酸 荧光光谱 猝灭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显色剂邻羧基苯基偶氮桑色素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明辉 陈蓉 +1 位作者 甘利霞 饶恒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9-41,共3页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邻羧基苯基偶氮桑色素与铁(Ⅲ)在pH5.6的缓冲溶液中的褪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褪色反应测定铁(Ⅲ),其灵敏度高,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3.15×105L·mol-1·cm-1,线性范...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邻羧基苯基偶氮桑色素与铁(Ⅲ)在pH5.6的缓冲溶液中的褪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褪色反应测定铁(Ⅲ),其灵敏度高,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3.15×105L·mol-1·cm-1,线性范围0~1.0μg/25mL,检测限为:1.8×10-10g/mL。应用于黑色食品中微量铁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色 光度法 桑色素 CP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偶氮苯衍生物应用于阴离子及阳离子的识别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芳英 孙梅珍 +1 位作者 谭晓芳 万筱芬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研究了系列8-羟基喹啉偶氮苯衍生物与过渡金属离子如Ni2+,Co2+,Zn2+和Cu2+等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主体分子中的不同取代基对其光谱性质的影响及对阳离子识别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强吸电子基团-NO2或-CN的主体分子对阳离子的亲... 研究了系列8-羟基喹啉偶氮苯衍生物与过渡金属离子如Ni2+,Co2+,Zn2+和Cu2+等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主体分子中的不同取代基对其光谱性质的影响及对阳离子识别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强吸电子基团-NO2或-CN的主体分子对阳离子的亲合力大于含有供电子基团-N(CH3)2或-CH3的主体分子;而含供电子基团的主体分子形成的金属离子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更长,长波长的吸收峰源于金属离子的拉电子作用促进了分子内的电荷转移。主体分子与阴离子通过氢键结合,对氟离子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识别能力;而其金属配合物对阴离子的光谱响应的选择性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阴离子与金属配合物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所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偶氮苯衍生物 阳离子识别 阴离子识别 比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汞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慕华 张春牛 郑云法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2-84,共3页
合成了新显色剂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MHPPAT)并研究了它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10.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汞生成4∶1的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20... 合成了新显色剂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MHPPAT)并研究了它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10.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汞生成4∶1的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8×105L·mol-1·cm-1。Hg2+质量浓度在0~4.80×10-4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萤光试剂SPAEC与铝(Ⅲ)的配合反应及分析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志良 俞汝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7-101,共5页
用新合成的萤光试剂2-(5'-磺基-2'-羟基苯-1'-偶氮)-5-乙氨基-4-甲酚(SPAEC)研究了荧光光度法测定铝的反应条件。铝(Ⅲ)与试剂在pH4.0~5.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形成1:1型红色配合物并呈现荧光,其最大激发/发射波长为λ_(ex)/λ_(... 用新合成的萤光试剂2-(5'-磺基-2'-羟基苯-1'-偶氮)-5-乙氨基-4-甲酚(SPAEC)研究了荧光光度法测定铝的反应条件。铝(Ⅲ)与试剂在pH4.0~5.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形成1:1型红色配合物并呈现荧光,其最大激发/发射波长为λ_(ex)/λ_(em)=535(520)/575nm。建立了0.05~3.01μol/L铝的荧光测定方法,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方法,并试用于人工合成样及合金样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光试剂 SPAEC 荧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羟基-3,6-萘二磺酸-1-偶氮)-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钢铁中镁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秋芬 马莎 +1 位作者 汤丹瑜 尹家元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19,11,共3页
研究了 4 ( 8 羟基 3 ,6 萘二磺酸 1 偶氮 ) 1 苯基 3 甲基吡唑啉酮 (HAPMP)与镁的显色反应 ,在 pH1 0硼砂 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CTMAB)存在下 ,镁与HAPMP生成 2∶1络合物 ,λmax=560nm ,ε=3 57× 1... 研究了 4 ( 8 羟基 3 ,6 萘二磺酸 1 偶氮 ) 1 苯基 3 甲基吡唑啉酮 (HAPMP)与镁的显色反应 ,在 pH1 0硼砂 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CTMAB)存在下 ,镁与HAPMP生成 2∶1络合物 ,λmax=560nm ,ε=3 57× 1 0 4。镁含量在 0~ 1 0 μg/2 5mL内符合比尔定律 ,方法用于钢铁样品中镁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 甲基吡唑啉酮 光度法 钢铁样品 显色反应 HAP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慕华 郑云法 张春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477,共3页
合成了新显色剂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MHPPAT),并研究了它与镍的显色反应.在pH=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ween-8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镍生成1:1型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表观摩尔吸... 合成了新显色剂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MHPPAT),并研究了它与镍的显色反应.在pH=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ween-8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镍生成1:1型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6×105L·mol-1·cm-1.Ni2+浓度在0~44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镍,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一三氮烯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镉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慕华 郑云法 张春牛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21-923,共3页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与镉的显色反应。在pH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NP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镉生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4.28×10^5L·mol^-1·cm^-1。Cd^2+...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与镉的显色反应。在pH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NP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镉生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4.28×10^5L·mol^-1·cm^-1。Cd^2+浓度在0~36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废水中微量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综合实验设计: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组装与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延龄 雷忠利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7期235-238,248,共5页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高分子科学前沿研究成果融入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创新性思维与人格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设计合成...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高分子科学前沿研究成果融入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创新性思维与人格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设计合成了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β-环糊精接枝聚乙二醇@端偶氮苯基聚乳酸超分子聚合物,并研究了其自组装性能。通过本实验,学生可掌握从酯化、醚化、开环聚合到主客体相互作用制备超分子聚合物的原理与操作;掌握利用沉淀剂、柱层析和透析技术分离纯化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熟悉1H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二维核磁、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透射电镜等结构、性能及形貌表征技术,了解自组装体的光响应性能及机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综合实验 主客体相互作用 自组装 β-环糊精接枝聚乙二醇 端偶氮苯基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偶氮类聚丙烯酸苯酯的合成与光电性能
12
作者 张文龙 王家蕾 +2 位作者 蒋强 赵成龙 王暄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9,共5页
以聚丙烯酸苯酯为主链,2,4-二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了4种含偶氮基团的聚丙烯酸苯酯,分别为对硝基苯胺接枝聚丙烯酸苯酯、2,4-二硝基苯胺接枝聚丙烯酸苯酯、对硝基偶氮苯胺接枝聚丙烯酸苯酯、2,4-二硝基苯胺接枝聚丙... 以聚丙烯酸苯酯为主链,2,4-二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了4种含偶氮基团的聚丙烯酸苯酯,分别为对硝基苯胺接枝聚丙烯酸苯酯、2,4-二硝基苯胺接枝聚丙烯酸苯酯、对硝基偶氮苯胺接枝聚丙烯酸苯酯、2,4-二硝基苯胺接枝聚丙烯酸苯酯.用紫外(UV-vis)、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光电性能.结果表明2,4-二硝基偶氮苯胺接枝聚丙烯酸酯的电光系数和光电导率最大,分别为14.53 pm/V和53.32×10-16(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苯酯 偶氮 合成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与苯基偶氮(4-偶氮-1)-2-萘酚(苏丹红Ⅲ)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娟 赵虎 +1 位作者 庞艳玲 王怀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7-380,共4页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苯基偶氮(4-偶氮-1)-2-萘酚(苏丹红Ⅲ)与β-环糊精的包合机理。用红外光谱法确认了主体分子对客体分子的包合深度。结果表明:苯基偶氮(4-偶氮-1)-2-萘酚与β-环糊精形成1∶1的包容络合物,包合常数为7.95×102L/...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苯基偶氮(4-偶氮-1)-2-萘酚(苏丹红Ⅲ)与β-环糊精的包合机理。用红外光谱法确认了主体分子对客体分子的包合深度。结果表明:苯基偶氮(4-偶氮-1)-2-萘酚与β-环糊精形成1∶1的包容络合物,包合常数为7.95×102L/mol,求出了包合反应热力学参数ΔG,ΔH及ΔS,整个包合过程受熵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偶氮(4-偶氮-1)-2-萘酚 Β-环糊精 包容络合物 分光光度法 红外光谱法 苏丹红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gradation of Dyestuff Pollutant Sudan I Using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被引量:1
14
作者 Pramod Gopinathan Nair Swathy Vijayakumar +2 位作者 Teena Lisluke Menacheri Sunil Paul Mathew Charuvila Thankappan Aravindakumar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4年第14期1276-1283,共8页
Due to an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 search for the cost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the dyes from the textile effluent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processes play i... Due to an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 search for the cost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the dyes from the textile effluent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process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gradation treatments of the azo dyes. The latter process is more effective and in consequence its mechanism is also better understood. The mechanism of the oxidation processes, the intermediates involved in these reactions and their role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the azo dyes, viz, phenyl azo b-naphthol (PAN), Sudan I. On exposure to sunlight at 2 1/2 hours for various samples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AN mixed with Fenton reagent, when the reactive intermediate?reacted with the colour, the pH vs. absorbance generally showed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in between pH 5 and 6.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ame samples on exposure to uv-light of 254 nm and irradiated at 20 minutes. The degradation occurred in samples of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viz, 10-3 and 5 × 10-4 mol· dm-3 at near neutral pH 6 whereas. Low concentration samples such as 10-4 and 5 × 10-5 mol·dm-3 showed degradation towards more acidic range of pH 2 to 4. In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AOP), generally reactive, strongly oxidizing ·OH radicals play a main role in destruction of the dye molecules. The proposed mechanisms and the rate coefficients for the reactions of ·OH intermediates with the dye molecules and with model compounds are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 Dyes DEGRADATION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Textile EFFLUENT phenyl azo Β-naphth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苯基-8-氮杂-5-氮杂鎓-螺旋环[4,5]癸烷卤化物盐的合成及其工艺优化
15
作者 郑黄利 徐崇福 +2 位作者 朱建华 李艺林 王颖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33,共4页
以二乙醇胺和氯化亚砜为原料,经三步合成8-苯基-8-氮杂-5-氮杂鎓-螺旋环[4,5]癸烷卤化物盐。首先,二乙醇胺经SOCl2氯代得到双(2-氯乙基)胺盐酸盐,产率88.0%;接下来与苯胺亲核取代产生N-苯基哌嗪盐酸盐,产率78.0%;最后与1,4-二溴丁烷以... 以二乙醇胺和氯化亚砜为原料,经三步合成8-苯基-8-氮杂-5-氮杂鎓-螺旋环[4,5]癸烷卤化物盐。首先,二乙醇胺经SOCl2氯代得到双(2-氯乙基)胺盐酸盐,产率88.0%;接下来与苯胺亲核取代产生N-苯基哌嗪盐酸盐,产率78.0%;最后与1,4-二溴丁烷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合成目标产物,8-苯基-8-氮杂-5-氮杂鎓-螺旋环[4,5]癸烷卤化物盐。重点对第三步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以K2CO3为缚酸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时,n(N-苯基哌嗪盐酸盐)∶n(1,4-二溴丁烷)=1∶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7h时,粗产物产率高达94.8%。经乙醇和乙腈混合液中重结晶得到浅黄色晶体,分离产率86.4%。所有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都经红外光谱,1 H和13 C核磁共振光谱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2-氯乙基)胺盐酸盐 N-苯基哌嗪盐酸盐 8-苯基-8氮杂-5-氮杂鎓-螺旋环[4 5]癸烷卤化物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乙炔基苯偶氮线性酚醛泡沫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芝华 彭倩玉 +5 位作者 李珺杰 刘夏清 邹德华 牛捷 刘兰兰 李稳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21-1127,共7页
采用高温化学发泡法制备了一种间乙炔基苯偶氮酚醛树脂泡沫(EPANF).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导热系数分析仪、临界氧指数分析仪和热重分析(TG)等表征了间乙炔基苯偶氮酚醛树脂(... 采用高温化学发泡法制备了一种间乙炔基苯偶氮酚醛树脂泡沫(EPANF).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导热系数分析仪、临界氧指数分析仪和热重分析(TG)等表征了间乙炔基苯偶氮酚醛树脂(EPAN)结构和EPANF的泡孔结构、压缩强度、隔热性能、阻燃性能和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所用发泡剂含量为18%,泡沫体的表观密度为0.179 g/cm^3时,EPANF泡孔均匀微细,闭孔率高,泡孔平均粒径为350μm左右.随着表观密度增加,泡沫体压缩强度增大,热导率系数增大,隔热性能略有下降,但其临界氧指数变大,阻燃性能提高.当表观密度为0.363 g/cm^3时,EPANF的压缩强度达到最大为5.63 MPa.EPANF的5%和10%热失重温度分别为333、381℃,其700℃的残炭率和1000℃的残炭率分别为65.8%和58.2%,耐热性和耐烧蚀性较普通线性酚醛树脂有明显提高.EPANF作为热结构材料和烧蚀材料有望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乙炔基苯偶氮酚醛树脂 泡沫 结构 性能 耐热性
原文传递
含炔基酚醛树脂改性PSA及碳纤维布/PSA-EPAN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司书帅 袁荞龙 黄发荣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5-552,共8页
合成了乙炔基苯基偶氮酚醛树脂(EPAN),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用其对含硅芳炔树脂(PSA)进行改性,研究了PSA-EPAN树脂的热性能,并制备了PSA-EPAN的碳布预浸料,经热模压制备碳纤维布(T300CF)增强PSA-EPAN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 合成了乙炔基苯基偶氮酚醛树脂(EPAN),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用其对含硅芳炔树脂(PSA)进行改性,研究了PSA-EPAN树脂的热性能,并制备了PSA-EPAN的碳布预浸料,经热模压制备碳纤维布(T300CF)增强PSA-EPAN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PAN均匀分布于PSA树脂中,EPAN共混改性PSA树脂的固化温度提高,混入质量分数为7%的EPAN,N2中固化PSA-EPAN树脂在800℃残留率超过90%,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500℃,PSA-EPAN共混树脂浇铸体的弯曲性能高于PSA树脂,达40.7 MPa,提高了95.5%;PSA树脂经T300CF/PSA-EPAN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弯曲强度达到了423.5 MPa,提高了74%,层间剪切强度(ILSS)提高至29.53 MPa,增加了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芳炔树脂 乙炔基苯基偶氮酚醛树脂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