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HACO+IOL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姜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72-075,共4页
通过对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最佳疗法,将PHACO+IOL联合小梁切除术与PHACO+IOL联合房角分离术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所取样本是64名来自我院顺利接受治疗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观察组采取PHACO... 通过对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最佳疗法,将PHACO+IOL联合小梁切除术与PHACO+IOL联合房角分离术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所取样本是64名来自我院顺利接受治疗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观察组采取PHACO+IOL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取PHACO+IOL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房角开放范围、ACD、LogMAR视力、眼压、角膜内皮计数以及RNFL厚度等指标,与动手术前相比,皆有统计学价值差异(P<0.05),且观察组在所有指标上表现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有明显差异,9.4%的观察组明显低于28.1%的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PHACO+IOL联合小梁切除术与PHACO+IOL联合房角分离术相比,前者疗效更为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co+iol联合小梁切除术 phaco+iol联合房角分离术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行Phaco+IOL植入术的术前准备及护理
2
作者 马华荣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27期3652-3653,共2页
目的观察青光眼行Phaco+IOL植入术的术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013年实施的48例(55眼)行Phaco+IOL植入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其术前护理睛况。结果术后48眼眼压控制在15-21mmHg,7眼眼压较高,经过药物治疗恢复... 目的观察青光眼行Phaco+IOL植入术的术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013年实施的48例(55眼)行Phaco+IOL植入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其术前护理睛况。结果术后48眼眼压控制在15-21mmHg,7眼眼压较高,经过药物治疗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青光眼行Phaco+IOL植入术前要进行完整规范的心理护理、术前检查、术中配合方法培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phacoiol植入术 术前准备 术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后眼前节结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天 郭瑞萍 +2 位作者 郭安琪 洪颖 张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721-1727,共7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术后眼前节结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2018-01/2022-12间接受Phaco+IOL手术且在手术前后愿意接受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术后眼前节结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2018-01/2022-12间接受Phaco+IOL手术且在手术前后愿意接受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的白内障患者44例88眼,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眼轴、角膜曲率和IOL资料。采用UBM测量手术前后各眼前节参数,包括前房深度(ACD)、巩膜睫状突角(SCPA)、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ILCD)、睫状体最大厚度(CBTmax)和巩膜突睫状体厚度(CBT0),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计算后房面积(PCA)。结果:术后ACD为3.50(2.89,3.68)mm,CBTmax为1.199±0.233 mm,CBT0为1.11(0.964,1.23)mm,PCA为1.21(0.926,1.57)mm^(2),较术前明显增大(均P<0.001)。术后ILCD为0.00(0.00,0.794)mm,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1)。术后SCPA为37.9°(33.4°,46.6°),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908)。PCA增量在性别间存在差异(P=0.045),术后男性平均PCA增量为0.679 mm^(2),女性平均PCA增量为0.304 mm^(2)。年龄与术后SCPA、CBTmax、CBT0显著相关(P=0.002、0.004、0.009)。结论:Phaco+IOL术后后房面积扩大,CBTmax和CBT0均有显著增长,ACD增加,ILCD减小。术后PCA增加量与年龄、术前ACD、SCPA呈正相关,与术前CBT0呈负相关。不同品牌IOL对眼前节结构影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眼前节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 后房面积 睫状体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Phaco+IOL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成艳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6期178-18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Phaco+IOL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钟祥市人民医院2 061例接受Phaco+IOL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PACG合...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Phaco+IOL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钟祥市人民医院2 061例接受Phaco+IOL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患眼2 984眼。根据术后是否并发感染性眼内炎分为感染组(72例,105眼)和非感染组(1 989例,2 879眼)。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糖尿病、病房类型、眼外伤、眼部手术史、植入物类型、术后佩戴角膜接触镜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高龄、眼外伤、入住日间病房、术后佩戴角膜接触镜均为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经Phaco+IOL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受高龄、眼外伤、入住日间病房、术后佩戴角膜接触镜等独立因素影响,临床需在手术前后针对以上因素给予预防措施避免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phaco+iol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感染性眼内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PHACO+IOL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小兰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PHACO+IOL植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8例接受PHACO+IOL植入术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通过观摩和跟进手术过程,加强了对PHACO+IOL植入术的了解,加强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及围手... 目的探讨白内障PHACO+IOL植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8例接受PHACO+IOL植入术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通过观摩和跟进手术过程,加强了对PHACO+IOL植入术的了解,加强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及围手术期的的整体护理,取得明显的恢复效果。结论积极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phaco+iol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Phaco术、IOL植入并房角分离三联术治疗白内障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尹晓艳 王娟娟 刘彦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9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对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摘除(Phaco)术+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并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 目的观察对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摘除(Phaco)术+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并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小切口Phaco术+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小切口Phaco术+IOL植入并房角分离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内压、最佳矫正视力和中央前房深度的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1、3、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眼内压均显著降低,最佳矫正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Phaco术、IOL植入并房角分离三联术治疗白内障并青光眼安全有效,能够有效降低眼压,获得更好的视力和更佳的中央前房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超声乳化摘除(phaco)术 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 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5
7
作者 马玉胜 韩莉 杨伟光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4期337-338,共2页
目的 探讨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6例(6只眼)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中央连续环形撕囊(CCCC)拦截劈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囊袋内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术后视力均在0.6以上,术后反... 目的 探讨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6例(6只眼)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中央连续环形撕囊(CCCC)拦截劈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囊袋内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术后视力均在0.6以上,术后反应轻微。结论 中央连续环形撕囊(CCCC)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是目前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CHS综合征 并发症 白内障 手术治疗 中央连续环形撕囊 慢性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在白内障膨胀期原发性房角关闭治疗的长期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世宏 叶剑 尹小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013-2015,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phacoemul sification+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PHACO+IOL)对白内障膨胀期合并原发性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PAC)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住我院的白内障膨胀期合...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phacoemul sification+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PHACO+IOL)对白内障膨胀期合并原发性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PAC)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住我院的白内障膨胀期合并PAC患者29例38眼行PHACO+IOL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及追踪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完成随访24例32眼。术后随访时间6~35(19.53±8.93)个月。术前用药前平均眼压(IOP)为(31.61±9.88)mmHg,术后1个月及最后随访IOP分别为(16.73±2.13)mmHg和(15.61±1.94)mmHg,前组和后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中央前房深度(ACD)由术前的(2.22±0.51)mm增加到的(3.59±0.46)mm和(3.17±0.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所有患者术后最佳校正视力(BCVA)均有明显提高,最后随访组虽较术后1个月组BCVA有所下降,但是统计学无明显差异。术前前房角关闭的部位基本开放,粘连范围缩小或消失,术眼虹膜平坦,前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术后1个月及最后随访时间点均未发现视野有明显改变。结论白内障膨胀期合并PAC的患者行PHACO+IOL术可以阻断闭角型青光眼病程,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膨胀期 原发性房角关闭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力恢复不良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赵丽红 聂新刚 何颖颖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因素。方法对829例85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以手术后3个月视力结果为标准,将手术后视力恢复低于0.5的患眼作为低视力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56眼术...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因素。方法对829例85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以手术后3个月视力结果为标准,将手术后视力恢复低于0.5的患眼作为低视力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56眼术后3个月低视力87眼,主要分布于非老年性白内障患眼(74/87,85.1%,χ2=641.29,P=0.0000);白内障手术后引起低视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术前因屈光间质不清,存在难以判断的视网膜视神经等疾病(64/87,73.6%),术中术后发生如角膜失代偿、后囊破裂、后囊混浊、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23/87,26.4%)。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前应加强对白内障患眼特别是非老年性白内障患眼的视功能评估,对眼底疾病采取联合治疗方法,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低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NO、IL-8、Ca^(2+)的动态变化
10
作者 董宇 于军 +1 位作者 王淑霞 董思杞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 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囊外摘出术后房水中一氧化氮(NO)、白介素-8(IL-8)、钙离子(Ca^(2+))动态变化;探讨术后炎症反应程度。方法 30只家兔分为超声乳化术组、囊外摘出术(ECCE)组和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术后1、3、7、14、28d房水... 目的 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囊外摘出术后房水中一氧化氮(NO)、白介素-8(IL-8)、钙离子(Ca^(2+))动态变化;探讨术后炎症反应程度。方法 30只家兔分为超声乳化术组、囊外摘出术(ECCE)组和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术后1、3、7、14、28d房水中NO、Ca^(2+)、IL-8含量。28d取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做病理分析。结果 术后房水中NO、IL-8含量升高,Ca^(2+)含量降低。超声乳化组NO、IL-8含量低于ECCE组而Ca^(2+)含量无差异。术后28d植入晶状体表面可见吞噬细胞沉积;超声乳化术组比ECCE组吞噬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NO、IL-8、Ca^(2+)参与术后眼内炎症反应;超声乳化术组炎症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 NO IL-8 CA^2+ 一氧化氮 白介素-8 钙离子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何欢 赵美玲 +3 位作者 高雪 杨云鹏 刘文霞 姜霄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7-461,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PCO)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04/08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82例203眼,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M组,98眼)和非糖尿病组(非DM组,...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PCO)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04/08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82例203眼,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M组,98眼)和非糖尿病组(非DM组,105眼),DM组患者按照白内障术后30mo是否发生PCO分为PCO组(26眼)和非PCO组(72眼)。比较DM组和非DM组术后PCO的发生及分级情况,分析术前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是否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因素对DM组患者白内障术后PCO发生影响。结果:术后12、18、24、30mo,DM组患者PCO发生率分别为10.2%、14.3%、22.4%、26.5%,非DM组患者分别为2.8%、4.8%、10.5%、14.3%,两组患者PCO程度均逐渐加重,且DM组患者各时间点PCO程度均重于非DM组,(均P<0.05)。PCO组和非PCO组患者术前糖尿病病程、存在DR情况均有差异(P<0.05),术前HbA1c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PCO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混浊程度较重,糖尿病患者术前糖尿病病程、存在DR是影响PCO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混浊 糖尿病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的护理
12
作者 郭元晖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3期613-614,共2页
总结了12例患者12眼表面麻醉下超乳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的护理体会,分别从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眼局部护理、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术后1d、14d、90d视力0.5以上者9眼,视力0.4者2眼,0.3者一眼。认为充分的术... 总结了12例患者12眼表面麻醉下超乳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的护理体会,分别从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眼局部护理、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术后1d、14d、90d视力0.5以上者9眼,视力0.4者2眼,0.3者一眼。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系统的术后护理,对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co+iol 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白内障小切口非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永杰 罗顺利 雷智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8期620-621,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2例(76眼)80~103岁老年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及1个月视力≥0.3者...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2例(76眼)80~103岁老年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及1个月视力≥0.3者分别为64眼、67眼,≥0.5者分别为54眼、65眼.角膜内皮水肿11眼,后囊破裂2眼。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宜高龄老人白内障患者.而且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较低.是一种完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人 白内障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晶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7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50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5眼),观察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50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5眼),观察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4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安全、疗效好,组织损伤轻微、易于操作,能有效减少手术发症,降低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华琨 叶卫平 +1 位作者 林征 张继莲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6期594-595,共2页
目的: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水肿、术后继发青光眼、术后暂时性高眼压、人工晶体夹持、葡萄膜炎性反应、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等,加强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 目的: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水肿、术后继发青光眼、术后暂时性高眼压、人工晶体夹持、葡萄膜炎性反应、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等,加强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为2020例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315例出现并发症,经治疗护理出院时并发症全部治愈。结论:加强观察,采取正确得当的护理措施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角膜穿孔伤三联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智 高永杰 丁相奇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 观察小儿角膜穿孔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术的疗效。方法 对 6 8例 (6 8只眼 )角膜穿孔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 ,施行角膜穿孔伤清创缝合、超声乳化摘出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 (A组 )。并与同期和既往 5 7例 (5 ... 目的 观察小儿角膜穿孔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术的疗效。方法 对 6 8例 (6 8只眼 )角膜穿孔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 ,施行角膜穿孔伤清创缝合、超声乳化摘出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 (A组 )。并与同期和既往 5 7例 (5 7只眼 )同类病例行角膜伤口修补、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B组 )作对比。术后随访 1~ 2年。结果 术后 2周视力≥ 0 .5者 ,A组为 2 7只眼 ,B组为 12只眼。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术后并发症 A组较 B组明显减少 ,尤其是术后 1年后囊混浊的发生前者仅为 15只眼 ,后者为 2 5只眼(P <0 .0 1)。结论 此术式对眼组织损伤轻 ,术后视力恢复快 ,并发症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角膜穿孔伤 手术治疗 并发症 人工晶状体 超声乳化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晓华 张淑华 陈海燕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研究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4~2014-05间我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TRAB+... 目的:研究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4~2014-05间我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TRAB+Phaco+IOL治疗,观察组采用ECP+Phaco+IOL手术治疗。以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及视力变化作为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眼压由25.8±3.2降低至14.6±1.7,而观察组患者眼压由26.7±3.3降低至11.5±1.6,术后两组患者之间眼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前房深度变化趋势为增加,对照组由1.5±0.3增高至2.8±0.2,观察组由1.6±0.2增高至3.6±0.3。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较TRAB+Phaco+IOL效果好,能够降低患者眼压,改善视力,增加前房深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P+phaco+iol手术 白内障 青光眼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玉胜 韩莉 杨伟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 探讨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6例(6只眼)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采用中央连续环形撕囊(cccc)拦截劈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囊袋内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术后视力均在0.6以上,术... 目的 探讨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6例(6只眼)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采用中央连续环形撕囊(cccc)拦截劈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囊袋内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术后视力均在0.6以上,术后反应轻微。结论 中央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是目前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CHS综合征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