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CAD/EMTDC的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多机并联运行仿真 被引量:18
1
作者 严干贵 刘吉刚 +4 位作者 穆钢 崔杨 宋强 孟磊 刘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73,共7页
提出了一种与直流系统直接耦合的多机并联永磁风力发输电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永磁直驱风电机组与轻型直流输电各自优点,适用于远距离风电直流联网。建立了dq同步旋转坐标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转子磁场矢量定向技术... 提出了一种与直流系统直接耦合的多机并联永磁风力发输电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永磁直驱风电机组与轻型直流输电各自优点,适用于远距离风电直流联网。建立了dq同步旋转坐标下的永磁直驱风力发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转子磁场矢量定向技术,构建了多机并联发输电系统的有功、无功解耦控制策略;基于电网电压矢量定向技术,构建了输电系统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了两台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并联发输电仿真系统,对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其无功调节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两机并联的发输电系统能够在不同的风况下稳定运行,且对电网具有一定的无功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 永磁同步发电机 建模 直流输电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for Wind Energy System 被引量:1
2
作者 K. Suresh Dr. R. Arulmozhiyal 《Circuits and Systems》 2016年第11期3705-3722,共18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for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The proposed project consists of boost DC/DC converter,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BDC), pe...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for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The proposed project consists of boost DC/DC converter,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BDC), permanent magnet DC generator and batteries. A DC-DC boost converter is interface with proposed wind system to step up the initial generator voltage and maintain constant output voltage. The fluctuation nature of wind makes them unsuitable for standalone operation. To overcome the drawbacks an energy storage device is used in the proposed system to compensate the fluctuations and to maintain a smooth and continuous power flow in all operating modes to loa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BDC) is capable of transforming energy between two DC buses. It can operate as a boost converter which supplies energy to the load when the wind generator output power is greater than the required load power. It also operates in buck mode which charges from DC bus when output power is less than the required load power. The proposed converter reduces the component losses and increa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verall system. The complete system is implemented in MATLAB/SIMULINK and verified with hardw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Boost dc/dc Converter Wind Turbine Generation System (WTGS) permanent magnet dc generator (pm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Based Stabilization of DC Microgrid for More Electric Aircraft
3
作者 YANG Jiajun BUTICCHI Giampaolo +3 位作者 GU Chunyang WHEELER Pat ZHANG He GERADA Chris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5期737-746,共10页
Electrifying the on-board subsystems of aircraft becomes an inevitable process as being fac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long with the proposed concept called more electric aircraft(MEA).With the increasing num... Electrifying the on-board subsystems of aircraft becomes an inevitable process as being fac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long with the proposed concept called more electric aircraft(MEA).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on-board power electronic based devices,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the aircraft can be regarded as an onboard microgrid.As it is known that the load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s can exhibit constant power load(CPL)characteristics and reduce the system stability,it is necessary to accurately predict and enhance the system stability in designing process.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stability of an on-board DC microgrid with the presence of CPL.Then,discusses the reasons behind instability and proposes a control strategy to enhance system stability.Finally,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worked out to validate the analysis and the effect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microgrid stability analysis impedance model constant power load more electric aircraft dual active bridge converte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受端馈入站与近区风电场系统振荡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康怡 李大虎 +3 位作者 姚伟 周泓宇 林思齐 文劲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85-2698,I0014,共15页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不断投产,以及风电项目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风电场出现在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commutated-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受端换流站近区,两者构成的系统存在振荡风险。为此,...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不断投产,以及风电项目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风电场出现在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commutated-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受端换流站近区,两者构成的系统存在振荡风险。为此,该文针对直流受端馈入站与近区风电场系统的振荡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建立并验证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出系统特征值,确定LCC-HVDC与风电场共同参与的振荡主导模式并进行参与因子分析。进一步地,通过对比是否接入LCC-HVDC的主导模式,得到LCC-HVDC的接入会削弱系统阻尼的结论。最后,从系统额定容量、交流系统短路比、风电场并网线路长度等方面探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系统的不同短路比、潮流比对风机网侧换流器(grid-side converter,GSC)外环控制和换流站定电流控制器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场 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馈入站 耦合振荡 小信号分析 参与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侧电压的风电输出功率平滑控制策略比较与研究
5
作者 张庆富 成云朋 +4 位作者 李斌 张志强 李明刚 隋茹 朱瑛 《大电机技术》 2024年第6期117-129,共13页
风电系统输出功率受风速间歇性和随机性的影响将随机波动,从而影响电能质量及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无需储能装置,依靠风机自身平滑输出功率的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基于风电变换器直流侧电容电压控制便是其中的一种。首先,本... 风电系统输出功率受风速间歇性和随机性的影响将随机波动,从而影响电能质量及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无需储能装置,依靠风机自身平滑输出功率的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基于风电变换器直流侧电容电压控制便是其中的一种。首先,本文总结了现有文献中提出的两种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有效的基于分段区间电压控制的功率平滑策略。然后,通过采用低通滤波器得到平滑功率的参考值,在设置了直流母线电压范围的基础上,分析并研究了低通滤波时间常数τ可取的最大值。最后,以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为仿真研究对象,将所提控制策略与以往的控制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跟踪平滑指令和风机启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风力发电 功率平滑 直流母线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直流微网的电压分层协调控制 被引量:155
6
作者 王毅 张丽荣 +1 位作者 李和明 刘均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24,4,共9页
对于以新能源发电为主的微网系统,直流微网以其显著优势成为微网技术新的研究方向。该文以风电直流微网为例,在分析直流微网的构成以及各种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直流电压的变化量来协调各电... 对于以新能源发电为主的微网系统,直流微网以其显著优势成为微网技术新的研究方向。该文以风电直流微网为例,在分析直流微网的构成以及各种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直流电压的变化量来协调各电力电子变流器的工作方式,从而确保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保持微网内的有功功率平衡。各变流器独立工作,无需相互通信,可简化控制系统结构,并使直流微网具备"即插即用"功能。通过对含永磁风电机组、储能蓄电池的直流微网的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对直流微网的有效控制。在风速或负荷变化、电网故障、蓄电池达到容量限定值等各种工作状态下,各端变流器都能根据直流电压变化量做出快速响应,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 蓄电池储能 电压分层协调控制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40
7
作者 沈建新 缪冬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变速、变负载的永磁同步发电机一般需要电力电子装置进行整流与直流稳压,由此构成了基本的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该系统既可提供直流电源,也可经逆变后提供交流电源或并入交流电网。本文对基本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的常见结构与控制策略进... 变速、变负载的永磁同步发电机一般需要电力电子装置进行整流与直流稳压,由此构成了基本的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该系统既可提供直流电源,也可经逆变后提供交流电源或并入交流电网。本文对基本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的常见结构与控制策略进行综述,分析了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变流装置 整流 直流-直流变换 稳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直驱永磁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胜文 包广清 +2 位作者 范少伟 刘峻 李正元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3,共5页
通过对兆瓦级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PMSG)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调节直流电流和控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抑制直流母线动态过电压。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该策略中升压斩波变换器采... 通过对兆瓦级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PMSG)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调节直流电流和控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抑制直流母线动态过电压。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该策略中升压斩波变换器采用电流内环、直流母线电压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结构;网侧逆变器采用电流内环和转速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结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PMSG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 电压跌落 低电压穿越 直流母线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微分进化算法的风电直流微网能量管理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毅 于明 李永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92-2397,共6页
针对含蓄电池作为储能元件的风电直流微网系统,提出了能够衡量储能系统老化过程的能量管理模型。该模型通过纳入蓄电池健康状态实现了系统的经济运行,通过功率平衡约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采用基于群体适应度方差的改进型微分进化算法求... 针对含蓄电池作为储能元件的风电直流微网系统,提出了能够衡量储能系统老化过程的能量管理模型。该模型通过纳入蓄电池健康状态实现了系统的经济运行,通过功率平衡约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采用基于群体适应度方差的改进型微分进化算法求解所建模型,并应用Matlab软件在联网工况下对所建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由蓄电池老化引起的系统运行成本,并基于微网预测信息实现了潮流最优管控,满足了风电直流微网系统经济、稳定运行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永磁同步发电机 蓄电池健康状态 微分进化算法 能量管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风力机转矩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天勇 赵庚申 +3 位作者 赵耀 程如岐 赵二刚 祁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6,共6页
针对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受到自然条件制约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无刷直流电机来代替风力机的模拟方案,通过控制无刷电机直流侧电流的方式实现转矩控制,电流环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与PI调节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 针对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受到自然条件制约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无刷直流电机来代替风力机的模拟方案,通过控制无刷电机直流侧电流的方式实现转矩控制,电流环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与PI调节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并搭建了基于DSP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永磁发电机的硬件平台,仿真和试验结果都与理论转矩相吻合,并有效降低了无刷电机的转矩脉动。该方法控制简单、精度高,为实际模拟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风力机 转矩 模拟 径向基函数 永磁发电机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串联型风电机组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大清 施刚 +1 位作者 吴国祥 蔡旭 《南方电网技术》 2012年第6期100-104,共5页
描述了基于直流串联的风电场的结构和工作特点。讨论了直流串联型风电机组的控制策略,并分析了出口电压和电流的工作曲线。建立风电机组串联的仿真模型,研究在正常工作模式和电压限幅工作模式下各状态量的变化情况,比较机群功率输出的异... 描述了基于直流串联的风电场的结构和工作特点。讨论了直流串联型风电机组的控制策略,并分析了出口电压和电流的工作曲线。建立风电机组串联的仿真模型,研究在正常工作模式和电压限幅工作模式下各状态量的变化情况,比较机群功率输出的异同,设计了风电机组投入和切除时的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接收电网出现短暂接地故障的风电机组的反应状况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风电机组运行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永磁同步发电机 最佳功率跟踪 直流串联 电压限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直驱型永磁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能力的改进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边晓燕 田春笋 符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74,共6页
为了提高直驱型永磁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能力,提出一种新的故障穿越策略。通过采用紧急变桨技术,减少故障期间风机的出力,降低直流母线两端的功率不平衡,以限制直流母线过电压。提出一种新颖的控制直流母线侧电容器投切方案,故障期间增加... 为了提高直驱型永磁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能力,提出一种新的故障穿越策略。通过采用紧急变桨技术,减少故障期间风机的出力,降低直流母线两端的功率不平衡,以限制直流母线过电压。提出一种新颖的控制直流母线侧电容器投切方案,故障期间增加直流电容容量,进一步限制故障期间直流母线电压骤升。充分利用风电机组的无功能力,网侧变流器采用电压控制模式,为系统在故障期间提供无功支撑。给出了详细的故障穿越方案,并在仿真软件DIg SILENT中建立仿真模型,设计了低电压故障和高电压故障两个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有效的限制故障期间直流母线过电压,为系统提供了足够的无功支撑,协助并网点电压快速恢复,提升了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风电机组 故障穿越 紧急变桨 直流母线 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PMW直驱同步风力发电的低电压穿越控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胜文 包广清 +2 位作者 范少伟 刘峻 李正元 《大电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8,22,共5页
通过对兆瓦级双PMW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PMSG)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功率变换控制方法来抑制过高的直流母线动态电压。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中机侧整流器采用电流内环、直流母线电压外环的双闭环控... 通过对兆瓦级双PMW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PMSG)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功率变换控制方法来抑制过高的直流母线动态电压。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中机侧整流器采用电流内环、直流母线电压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结构,同时网侧逆变器采用电网电流为内环、发电机转速为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结构,保证系统输出最佳能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PMSG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 电压跌落 低电压穿越 直流母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十二相梯形波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卓然 严仰光 +1 位作者 周竞捷 周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74-79,共6页
同步电机六相双Y绕组就电机内部而言实质上由十二相30°绕组连接而成。提出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十二相梯形波相电势输出,经共阳极连接十二相零式整流电路整流构成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利用槽电势星形图分析输出电压特性,得到电枢绕组... 同步电机六相双Y绕组就电机内部而言实质上由十二相30°绕组连接而成。提出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十二相梯形波相电势输出,经共阳极连接十二相零式整流电路整流构成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利用槽电势星形图分析输出电压特性,得到电枢绕组的设计原则。设计一台2kW梯形波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建立发电机系统场路耦合模型,并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整流二极管导通模态及导通电流特性。样机实验结果与理论及仿真分析一致,表明十二相梯形波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整流二极管数目与六相双Y整流电路相同,输出电压脉动相当,但整流二极管平均电流降低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十二相整流 无刷直流发电机 场路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高压直流电源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起动发电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岩 苏学军 李运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提出了基于270 V航空高压直流电源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起动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一体化模型,采用矢量控制及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方式实现电动机与发电机的控制,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的双向变流器完成电源变换,实现... 提出了基于270 V航空高压直流电源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起动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一体化模型,采用矢量控制及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方式实现电动机与发电机的控制,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的双向变流器完成电源变换,实现了航空发动机快速起动、永磁电机起动到发电的平稳转换以及270 V高压直流电源输出。仿真研究表明系统的起动时间短、动态过程性能好,且高压直流电源的纹波在2%之内,达到了航空高压直流电源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起动发电 高压直流 航空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模式下风电直流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晓兰 李晓晓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99,共8页
将基于阻抗比判定系统电压稳定的方法引入风电直流微电网中,建立并分析系统小信号模型,推导各单元输出/输入阻抗表达式。对于风电单元,详细推导其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小信号控制模型,分析母线电压、穿越频率等关键参数对直流端输... 将基于阻抗比判定系统电压稳定的方法引入风电直流微电网中,建立并分析系统小信号模型,推导各单元输出/输入阻抗表达式。对于风电单元,详细推导其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小信号控制模型,分析母线电压、穿越频率等关键参数对直流端输出阻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直流微网源、负载子系统的阻抗比模型,对级联系统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小信号阻抗比稳定性分析方法对风电直流微电网系统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直流微电网 孤岛模式 小信号稳定性 阻抗比判据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式永磁直流发电机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学义 高明玲 巴连良 《中小型电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19,47,共4页
离心式永磁直流发电机把皮带轮与离心式转子设计为一体,磁场得到了充分利用,降低了成本。本文介绍了电子稳压器通过移相、削波输出电压稳定的直流电,解决了小型农用车的低速照明问题和用电设施需用直流电的问题。
关键词 离心式永磁直流发电机 永磁材料 电子稳压器 皮带轮 离心式转子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整流缩短连续极永磁发电机电压恢复时间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学修 许家群 +2 位作者 蒋杰 赵博 孙荣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00-206,共7页
连续极永磁型无刷直流发电机是具有梯形波电动势的混合励磁发电机。为了缩短电压恢复时间,该文提出可控整流方法,利用电机电枢绕组实现能量快速存储与释放,通过提高电枢绕组电动势加快电压恢复速度,并且不会增加硬件成本。采用状态空间... 连续极永磁型无刷直流发电机是具有梯形波电动势的混合励磁发电机。为了缩短电压恢复时间,该文提出可控整流方法,利用电机电枢绕组实现能量快速存储与释放,通过提高电枢绕组电动势加快电压恢复速度,并且不会增加硬件成本。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分析了超级电容储能的可控整流系统电压调节过程,完成了可控整流与二极管整流方式下电压恢复时间的理论计算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二极管整流相比,可控整流能将电压恢复时间减少约一半。该研究对提高车载敏感电子设备工作的可靠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电压控制 试验 连续极永磁 无刷直流发电机 电压恢复时间 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十二相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容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竞捷 邱梁骏 +2 位作者 袁梅 潘正源 沈洁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8-51,共4页
阐述了新型十二相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结构原理,系统分析了该无刷直流发电机的相绕组开路故障工作模式和容错特性。建立了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完成场路耦合分析。先对容错特性的工作和故障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再通过... 阐述了新型十二相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结构原理,系统分析了该无刷直流发电机的相绕组开路故障工作模式和容错特性。建立了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完成场路耦合分析。先对容错特性的工作和故障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再通过建模仿真和原理样机试验结果验证了新型十二相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具有较强的相绕组开路故障容错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十二相整流电路 无刷直流发电机 场路耦合分析 容错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风力发电机分布式直流并网动态电压解耦补偿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任远 张洪阳 +1 位作者 张志锋 朱建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分布式直流并网的要求,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机侧电压动态解耦补偿的且具有宽运行范围的分布式直流并网控制策略。分析了永磁风力发电机励磁分量控制原则,进而为电机的高性能运行提供依据。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 针对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分布式直流并网的要求,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机侧电压动态解耦补偿的且具有宽运行范围的分布式直流并网控制策略。分析了永磁风力发电机励磁分量控制原则,进而为电机的高性能运行提供依据。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把宽范围运行下系统所有的交叉耦合项和电压波动等原因造成的系统扰动统一定义为一个新的变量扰动,然后对控制系统进行补偿。采用辅助支撑电容的直流斩波电路进一步实现不同直流电压等级的匹配,最终实现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变速恒压控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风力发电机 分布式直流并网 电压动态解耦 高性能运行 变速恒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