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监护仪灌注指数值的稳定性与血氧饱和度报警关系研究
1
作者 张飚瑞 薛阳 +1 位作者 刘宏程 王彦飞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监护仪中脉搏灌注指数(PI)值的稳定性与血氧饱和度(SpO_(2))报警的关系,以期降低误报警率。方法:使用双血氧模块(模块1和模块2)监护仪同时监测新生儿身体的不同部位,以两个模块同时报警时认定为有效报警,而仅1个模块报警... 目的:探讨新生儿监护仪中脉搏灌注指数(PI)值的稳定性与血氧饱和度(SpO_(2))报警的关系,以期降低误报警率。方法:使用双血氧模块(模块1和模块2)监护仪同时监测新生儿身体的不同部位,以两个模块同时报警时认定为有效报警,而仅1个模块报警时,则认为无效报警。通过计算PI值的方差将PI值分为A类(数据无更新)、B类(数据变换更新)和C类(无数据),统计有效报警在3类情况中的分布情况。选取2023年5月11日至19日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收治的18例新生儿进行监测,每例患儿平均监测7.3 h,对比双血氧模块监测的A类、B类和C类误报警率以及PI值与SpO_(2)报警的相关性。结果:模块1和模块2两个无创血氧模块监测到的有效警次数为41次,A类和C类误报警率均明显高于B类。模块1和模块2监测的PI值A、B、C类次数分别为6、34、1和8、30、3次,与SpO_(2)有效报警次数均呈弱相关(r=0.230、0.259,P<0.05),单因素二项逻辑回归SpO_(2)报警时PI值分类无法预测SpO_(2)报警。结论:PI值能够反映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不稳定时影响SpO_(2)的报警正确性,使用单SpO_(2)传感器采集到的PI值能够间接反映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不稳定时会影响SpO_(2)的报警正确性,而采用双血氧模块监护仪同时监测新生儿能够提高SpO_(2)报警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仪 灌注指数(pi)稳定性 血氧饱和度(SPO2)误报警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再入飞行器分数阶PI^(λ)D^(μ)稳定域分析
2
作者 秦昌茂 王兴 雷延花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9,26,共7页
高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具有参数大范围快速时变、强非线性的特性,对控制器的控制品质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最优Oustaloup数字算法框图化实现分数阶PI^(λ)D^(μ)(Fractional-order PID,FOPID)控制器,建立高速飞行器参数... 高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具有参数大范围快速时变、强非线性的特性,对控制器的控制品质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最优Oustaloup数字算法框图化实现分数阶PI^(λ)D^(μ)(Fractional-order PID,FOPID)控制器,建立高速飞行器参数时变的非线性模型,结合ITAE(Integrated Time and Absolute Error)指标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寻优整定分数阶PI^(λ)D^(μ)参数,然后针对选定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利用D-分解法分析高速飞行器的马赫数及攻角稳定区域。最后结合跟踪微分器设计了改进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在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的同时可以在大范围内实现高速飞行器的稳定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pi^(λ)D^(μ) 高速飞行器 ITAE指标 D-分解法 稳定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摄^(99m)Tc功能桥本甲炎甲减期患者甲状腺动态显像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廖珂华 李妮 +1 位作者 卢桂南 孙泽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了解高摄^(99m)Tc功能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甲减期患者甲状腺动态显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60例HT甲减期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摄^(99m)Tc功能增高患者,另30例摄^(99m)Tc功能减低或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 目的了解高摄^(99m)Tc功能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甲减期患者甲状腺动态显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60例HT甲减期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摄^(99m)Tc功能增高患者,另30例摄^(99m)Tc功能减低或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血清FT3、FT4、sTSH测定,^(99m)Tc甲状腺动态显像,观察甲状腺早期血流灌注峰值时间(early thyroid blood flow,EBF)、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早期吸收指数1(uptake index 1,UI1)、早期吸收指数2(uptake index 2,UI2)及静态甲状腺摄^(99m)Tc指数的结果,分析EBF、PI、UI1、UI2与甲状腺摄^(99m)Tc指数及血清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EBF、PI、UI1、UI2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BF、PI、UI1与甲状腺摄^(99m)Tc指数呈负相关(r=-0.623,-0.3402,-0.5719,P<0.05),与sTSH呈正相关(r=0.441,0.503,0.473,P<0.05)。结论高摄^(99m)Tc功能HT甲减期患者甲状腺动态显像特点为甲状腺血流灌注较摄^(99m)Tc减低或正常患者更为丰富,早期摄^(99m)Tc能力更强。从而推断甲状腺高血流灌注为造成HT甲减患者摄^(99m)Tc增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 早期血流灌注峰值时间 血流灌注指数 早期吸收指数1 早期吸收指数2 甲状腺摄99mTc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混凝土厂淤泥稳定湿软土基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张金喜 藤原忠司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3-19,共7页
以水泥混凝土拌合厂产生的淤泥为对象,研究了其在土木工程中有效重复利用的可能性.室内试验证明,混凝土拌合厂产生的淤泥中含有一定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来稳定土基.淤泥产生后应尽可能早的利用,以使粉末中有效活性成... 以水泥混凝土拌合厂产生的淤泥为对象,研究了其在土木工程中有效重复利用的可能性.室内试验证明,混凝土拌合厂产生的淤泥中含有一定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来稳定土基.淤泥产生后应尽可能早的利用,以使粉末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较大,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所提出的混凝土拌合厂产生的淤泥的重复利用方法,在某些地区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可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物 水泥混凝土拌合厂 淤泥 土基稳定处理 塑性指数 pi C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灌注指数联合qSOFA评分预警分层评估急诊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伍卓文 高子娴 +8 位作者 舒鑫妮 夏曼琪 叶志澄 侯明君 郑诗晴 莫均荣 江慧琳 林珮仪 朱永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9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联合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quick 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 SOFA)预警分层评估急诊感染患者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 目的探讨外周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联合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quick 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 SOFA)预警分层评估急诊感染患者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急性感染患者957例,根据患者转归进行危险分层,将患者分成非入院组(444例)和入院组(513例),再将入院患者分成普通病房组(414例)和重症监护室组(99例),分别记录PI、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q SOFA评分和诊疗分级,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I联合q SOFA评分对急诊感染患者的收治入院和入重症监护室(ICU)的预警效能。结果入院组的PI低于非入院组(2.3±1.5 vs.3.0±1.8,P<0.01),PI联合q SOFA评分预测急诊感染患者收治入院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q SOFA评分(0.647 vs.0.574,P<0.01)。同样,重症监护室组的PI低于普通病房组(1.5±0.9 vs.2.5±1.5,P<0.01),PI联合q SOFA评分预测急诊感染患者收治重症监护室的AUC高于q SOFA评分(0.725 vs.0.582,P<0.01)。并且,诊疗分级为Ⅰ~Ⅱ级和q SOFA评分≥2分患者的PI分别小于Ⅲ~Ⅳ级和q SOFA评分<2分患者,PI与诊疗分级呈弱正相关(r=0.22,P<0.01)。结论PI联合q SOFA评分对于预警急诊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灌注指数(pi) 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qSOFA) 急诊 急性感染 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患儿脉搏灌注指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坤 刘利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脉搏灌注指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10月所在包钢三医院所出生的足月窒息新生儿96例(窒息组),并将其分为休克组及非休克组,并根据患儿具体病情给予患儿相应的窒息复苏及抗休克治疗;随机选取同一时...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脉搏灌注指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10月所在包钢三医院所出生的足月窒息新生儿96例(窒息组),并将其分为休克组及非休克组,并根据患儿具体病情给予患儿相应的窒息复苏及抗休克治疗;随机选取同一时期分娩的足月新生儿9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生后按时开奶,按需哺乳。分别记录所有纳入研究患儿出生后、24 h、72 h的脉搏灌注指数数值。结果窒息组患儿出生时的PI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休克组患儿出生时及在给予治疗24 h后PI值明显低于非休克组,在给予患儿综合治疗72 h后休克组与非休克组两组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休克组经综合治疗24 h后,PI值与出生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休克组经治疗72 h后PI值较其出生时明显升高;非休克组患儿经过综合治疗24 h和72 h后,其PI值与出生时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窒息患儿的脉搏灌注指数的变化可以反应患儿的窒息及休克情况,脉搏灌注指数的恢复提示患儿病情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灌注指数 pi 新生儿 窒息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脉搏血氧灌注指数的分布以及不同监测部位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宏程 张飚瑞 薛阳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脉搏血氧灌注指数(PI)的分布特性以及血氧常用监测部位灌注指数的差异性,通过观察新生儿外周局部组织血流的实时变化,及时识别外周循环灌注不足的新生儿。方法:索引医院患者监护期监护信息历史数据库,选取医院产科的72... 目的:研究新生儿脉搏血氧灌注指数(PI)的分布特性以及血氧常用监测部位灌注指数的差异性,通过观察新生儿外周局部组织血流的实时变化,及时识别外周循环灌注不足的新生儿。方法:索引医院患者监护期监护信息历史数据库,选取医院产科的72例新生儿,采用监护仪记录新生儿处于静止状态下3 min血氧数据,测量新生儿血氧监测常用部位(左右侧手腕和手掌、左右侧脚腕和脚掌)的灌注指数(PI),并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不同部位PI的差异以及性别、体重等因素对PI的影响。结果:新生儿的PI约75%分布在0.3%~2.0%区间,其左右手腕、手掌、脚腕和脚掌的不同监测部位灌注指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性别对不同监测部位的脉搏血氧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体重的增加,脉搏血氧PI则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体重<1.5 kg、1.5~2.5 kg和>2.5 kg的左侧及右侧手掌、手腕、脚掌和脚腕的脉搏血氧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左侧)=26.0632,F=6.2331,F=7.5187,F=3.7076;F_(右侧)=12.3997,F=7.2997,F=7.6909,F=5.2254;P<0.05)。结论:新生儿脉搏血氧PI的分布特性以及血氧常用监测部位灌注指数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为临床PI监测部位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脉搏血氧 灌注指数(pi)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